2024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人口分布人口容量教师用书_第1页
2024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人口分布人口容量教师用书_第2页
2024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人口分布人口容量教师用书_第3页
2024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人口分布人口容量教师用书_第4页
2024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人口分布人口容量教师用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人口分布人口容量

---------、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主要特点: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2.分布规律

按半球主要居住在北半球

按纬度集中在北纬10°~50°范围内

按距海洋远

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按海拔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

4.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即“胡焕庸线”,自黑加江省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此线西北部人

口稀疏,东南部人口稠密。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因素原因举例

过于寒冷、干旱和湿热的地区不适宜人

高纬度地带、沙漠戈壁地区、热带雨林

气候类居住,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

地区人口稀少

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平原

地形

发等地区人口稠密

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

水源北美五大湖地区人口稠密

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

2.人文因素

⑴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直的地区,人口稠密,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

和欧洲西部地区。

⑵历史因素: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

⑶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I微方法I

平原并非都是人口稠密区

一般来说,平原人口多于高原。但并不是所有的平原都这样,如巴西的亚马孙平原,虽

然地形平坦,但是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人烟稀少。人口

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巴西高原。

三、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概念:是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妊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

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

⑴自然资源状况:呈正相关。

①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短板”所决定的.

②资源丰富的区域能承载的人口较多。

③通常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估算某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依据.

⑵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⑶人均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3.三种观点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

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3.社会问题

资源问题:资源短缺

环境问题:污染物排放量增加

人口过快增长{社会问题:国难、

住房紧张等

4.措施

区域具体措施

整个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世界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保证人人拥有平等权利

各国或各地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官制定本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

考点一人口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典例导悟

(2021•北京卷)蒙古国面积156.65万平方千米,2020年全国人口约336万,其中首都乌

兰巴托人口约160万。该国城乡人口比例约7:3。回答下列问题。

概述该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思维培养】

蒙古国面积156.65万平方千米,2020年全国人口约336万,其中

知识材料信息

乌兰巴托人口约160万。该国城乡人口比例约7:3

储备

调运知识人口分布特点的描述内容

人口分布材料国土面积、人口总量、城市人

的特点信息‘口、城乡人口比例

调运知识、

思维路径

根据人口总量和国土面积,可判断出人口密度

±;根据乌兰巴托人口数量和全国人口总量,

可判断人口分布不均;集中在首都;根据城乡

人口比例可以判断出城乡人口差异大

【我的解答】

答案:人口密度小,人口分布极不均匀,近一半人口集中在首都,城乡人口差异大。

核心突破

超碳㊀人口的分布特征

1.世界人口的分布

o

腾冲

超破②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案例

平原

工农业生产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区,50%以上的

和低

人口居住在平原区

地地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地势低

形高山的第三级阶梯上

土层贫瘠,交通不便,气候寒冷,风力较大,

和高

人口较稀疏

北半球温带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

气温

80%的人口分布于这一地带热带干旱地区的人口集中分

主要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不同植被带布在气候凉爽、降水相对较多

降水的农业、人口分布不同.一般来讲,降水多,的高原、山地地区

人口密集;降水少,人口稀疏

干旱地区的人们往往逐水而居,人口稠密区依我国西北干旱区的人口集中

水源

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分布在水源充足的绿洲地区

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土壤肥我国东北肥沃黑土的分布地

土壤

力、性状不同,人口的分布不同区,人口密度也高

产业革命时期,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

人口密集,形成城市,如攀枝

矿产资源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煤矿、油田等工矿点

花、克拉玛依、鹤岗等

也是居民密集点

2.社会经济因素

影响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原因

农业发达地区人口稠密以农业经济为主

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发展,科技

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

与管理技术的进步

交通对地区经济的发

交通运输条件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分布多

展起重要作用

人口大规模移动导致人口分战争、宗教、文化习

政治、文化

布的变化俗、政策和历史等

时点UII练

考向1人口的分布规律

根据每个县域单元占全区域的面积和人口百分比,可以绘制出“面积一人口洛伦斯曲

线”.下图中,实线表示我国某区域(324个县域单元)的“面积一人口洛伦斯曲线”,虚线

表示绝对均衡线。读图文材料,完成1~2题。

100

%80

汩60

4

曲40

M

20

0

020406080100

人口累计比例/%

1.下列关于该区域人口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县域的人口比重与面积比重呈正相关

B.83%左右的土地上分布着20%的人口

C.人口比重小的县域,环境承载力更大

D.人口均衡分布更利于该区域的发展

2.图示地区最有可能是(A)

A.西北地区B.华北地区

C.华南地区D,江淮地区

考向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人口密度突变线(下图)是一条全国尺度最重要的人地关系突变线,它综合反映了自

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强度的限制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约束的适应。

⑴说明大兴安岭北段人口密度突变线未到达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原因。

⑵说明兰州至武威一线人口密度突变线突破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原因。

⑶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这条人口密度突变线今后能否被突破.

3.解析:第⑴题,大兴安岭北段人口密度突变线未到达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说明该区

域人口密度较低;其位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说明降水并非影响因素,主要原因应

为该段纬度较高,气候寒冷,而且一年寒冷季节很长,地面冻土广布,不利于农业发展及人

们生活,所以人口密度较小。第(2)题,可以从水源、气候(气温)、地形等方面分析该地适宜

居住的条件。由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该段位于黄河上游,河流水量较大,生产生活用

水较充足;相较于东北地区,纬度较低;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候较适宜。第⑶题,人口

密度突变线能够被突破可以回答的观点有: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环境人口容量增加,

人口密度也相应增加;南水北调工程也能够缓解西部地区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不能被突破可

以回答的观点有:西部地区人口稀疏,经济落后,且还有不断向东部地区迁移的趋势,人口

稀疏;西部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生态环境脆弱,盲目治理可能会使得当地生态环境进一

步恶化,环境人口容量降低,人口更加稀疏。

答案:⑴该段纬度较高,气候寒冷,而且一年寒冷季节很长,地面冻土广布,不利于农业发

展及人们生活,所以人口密度较小,人口密度突变线未到达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⑵兰州至武威一线位于黄河上游,虽然降水较少,但是有黄河流经,河流水量较大,生产生

活用水较充足;该段纬度较低,位于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候较适宜-

⑶能够被突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口密度突变线以西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环境人

口容量增加,人口密度增加;跨流域调水工程能够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缓解

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使得生活和生产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人口密度增加.

不能被突破: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疏,经济落后,且西部地区居民不断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迁移,使得西部地区人口更加稀疏;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牧区,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严重,

生态环境脆弱.

考点二人口容量

「典例导悟

(202「北京卷)M县在制定县域内精准扶贫方案时,规划将某个村实行生态搬迁。读图,

完成下题。

图例

@地质公园

—•县界

时令河

■居民点

&绿洲

口M县

□N县

考虑环境承载力等因素,该村最适宜选址在()

A.甲B.乙

C.丙D.T

【思维培养】

甲、乙、丙、丁四地周围绿洲、河流的分布,M、N两县的分

材料信息

知识储备界线

调运知识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村落最适J!曳甲、丙、丁三地位于

宜的选址信息'M县,三地位于N县

思维路径调运知识

甲地附近有时令河,且绿洲面积大,环境承

载力大,且原有居民点较小,适合生态搬迁

【我的解答】A

核心突破

窿陵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区域资源环境所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下和

强调

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即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最佳

最多能养活多少人人口),即适合养活多少人

大小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关系

备器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各影响

因素的相互关系及其与人口容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丰

小大

高噫

小人口大

大容量小

\晨J

小小

'低同I/

「冒J低

时点训练

考向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生态适度人口是指从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保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来考虑的区域

的适度人口规模。下表为广西、新疆、四川、内蒙古四省区生态适度人口数据.据此完成1~

3题。

省区生态适度人口/万人P1/万人P2/万人现实人口/万人

广西3276.22970.67203.25331.4

新疆1957.31937.24303.32164.4

四川2990.33229.26574.59001.3

内蒙古1825.83912.34014.32453.2

(注:P1表示将消费水平提高到全国平均消费水平后各省区人口容量,P2表示基于全国平均

生态压力指数的各省区人口容量。)

1.广西生态适度人口比新疆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A.水热条件好B.油气资源丰富

C.地域面积大D.地形平坦开阔

2.推测内蒙古现实人口低于P1的主要原因是()

A.生态环境脆弱

B.距经济发达地区近

C.畜牧业较发达

D.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低

3.仅从全国平均生态压力指数看,人口应外迁的省区是()

A.广西B.新疆

C.四川D.内蒙古

1.A2,A3.C解析:第1题,广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生态环境

相对适宜,更适合居住,A正确.新疆油气资源丰富,地域面积大;广西喀斯特地貌广布,

地形崎岖.第2题,人口容量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内蒙古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

境脆弱,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消耗大,导致其现实人口少。故选A。第3题,读表可知,四

川基于全国平均生态压力指数的人口容量为6574.5万人,其现实人口数量为9001.3万人,

说明该省区的生态压力较大,人口应外迁.故选C。

♦国表判读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典例导悟

(2022•江苏卷)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第

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六普”“七普”

人口增长差异图。据此完成⑴~⑶题。

“六普”增长率/%,,七普”全国平均增长率

40-沪•京

30-•津

粤,

20----……酒’,产

曼二篇炉j•藏

“六普”全国

I黑.吉I内蒙古(辽隆冀'陕力;.渝平均增长率

~,与V一“七普,,增长

相上・'出020

率/%

-W-皖川桂•黔

⑴,,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相等的省级行政区是(

A.京、沪B.黑、吉

C.粤、鄂D.渝、黔

⑵我国四个直辖市人口增长的共同特点是()

A.“六普”至IJ“七普”期间,人口加速增长

B.“六普"至U“七普”期间,人口减速增长

C.“六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D.“七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

A.向城市群集聚B.向中西部迁移

C.沿长江带集聚D,分布更加均衡

【判图流程】

1.读坐标轴:图中共有两个纵坐标:“六2.读虚线:选择

普”增长率和“七普”全国平均增长率。虚线上的一点,

两个横坐标:“七普”增长率和“六普”分别向“六普”

全国平均增长率增长率坐标轴和

“六普”增长率/%“七普”全国平均增长率“七普”增长率

坐标轴作垂线,

40-加•京

可判断出所得数

30•津值相等,由此可

知位于虚线上的

20

青•藏省级行政区“七

晋」0・蟹野•%/普”与“六普”

寒.吉内葭田辽人口增长率%等,

“七普,,增长

-20=40,片,20

皖力|率/%如粤、鄂

:•黔

-10-

3.分析增长:根据坐标轴读出每个省级行政区的“六普”

“七普”人口增长率,可判断出京、沪、津三地“七普”

人口增长率低于“六普”人口增长率;然后再将每个省

级行政区的“六普”“七普”人口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增

长率对比可知,四个直辖市“七普”高于全国平均增长

率,“六普”重庆市低士全国平均人口增长率,由此可

判断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向城市群集聚

【我的解答】(DC(2)D(3)A

「思维构建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除人口金字塔图外,还有柱状图、曲线图和饼状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统

计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等.这些图形可以反映人口增长状况、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入或迁出状况,也可以反映人口年龄构成、职业构成等。

1.与人口增长率有关的点状、折线或柱状统计图

该类统计图阅读较简单,以曲线图的判读为例:

⑴阅读纵横坐标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思考纵横坐标所反映的内容之间的联系。

⑵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增段表示纵坐标地理事物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正相关,递

减段表示纵坐标地理事物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

曲线斜率小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小。

⑶对地理事物及变化过程和峰值、谷值、谷峰变化进行相关分析.

2.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

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在内部作若干条三条边的平行线,并

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百分比结构。

读三角形统计图时必须注意,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图中每

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变量的坐标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例的总和必然是100%。

020%40%60%80%100%

0~14岁一

如上图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人口比例,可以采用平行线法,该法分三步:

⑴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头①②③。

⑵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注意:在图

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②不一致)。

⑶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在图中待

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为23%,15~64岁为73%,65岁及以上为4%。

3.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人口金字塔图又称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可直观地表示某一地区人口的年龄构成和

性别构成。人口金字塔图主要考查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增长模式,预测未来

的人口变化趋势和可能存在的人口问题等.其判读技巧如下:

差率丽芬代袤勇崔,君率舒芬代袤豆桂:

;从中可以粗略地比较同一年龄段中男女性别比例状况

③看图中短④看年龄分组。

柱分布。每80岁及以上下部代表少儿

一短在代表70-79人口,比例越

60-69

一个年龄组50-59大,说明出生

的人口,可40-49

30-39率越高;上部

读出各自代20-29代表老年人口,

表的男、女10-19

0~9比例越大,老■

人口比例

龄化越明显

[①看稹轴香及厂横轴长度我袤勇雇或女性天6的薮灌或

;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

判读人口金字塔图的三个步骤:

⑴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⑵定类型: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高一低一高”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

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低一

低一低”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⑶析变化。

①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

人口增长模式由“高一高一低”型一“高一低一高”型一“低一低一低”型转变。

②特殊变化。通过对不同年龄段所占比例或数量的计算,可分析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

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人口问题出现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一国家或地区的

经济状况、人口政策等;人口性别比失调一生育观念、人口政策、工业发展需要、战争等),

以及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实战训练

(2023•广州模拟)截至2020年底,台湾省65岁以上人口达3787315人,占比16.07%,

其中85岁以上的长寿老人达40.5万人,已进入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高龄社会”。下图示

意2020年台湾省人口年龄结构.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台湾省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的最主要原因是()

A.生育率持续下降B.医疗技术的进步

C,就业机会减少D.产业结构调整

2.台湾省出生率急剧下降的时段是()

A.2001—2005年B.1981—1985年

C.1961—1965年D.1941—1945年

1.A2.A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台湾省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反映

出生率不断下降.随着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台湾地区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医疗技术

的进步、就业机会减少、产业结构调整不是影响人口老龄化加快的主要原因.第2题,由

图可知,15~19岁年龄段人口较20~24岁年龄段人口明显减少,说明该年龄人口出生的时

段出生率明显下降;读图可知,1981—1985年、1961—1965年、1941—1945年三个时段

出生人口比其上一个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增多,出生率没有下降。

下图为2016—2020年我国分孩次出生人口相对变动情况统计图(均与2015年相比)。据

止匕完成3~4题.

40-|

2o

尸一孩|

o□二孩|

|■合计|

Y

-2o

田4o

处-

东-6O

3.图示时段一孩出生人口变动幅度表明()

A.一孩出生人口不断增加

B.人们生育意愿不断减退

C.出生人口总量呈增长状态

D.适育年龄人口不断减少

4.二孩出生人口变动幅度出现了短暂增长,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政策的影响

B.医疗水平提高

C.适婚人群数量大

D.适龄人口生育意愿改变

3.B4.A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图示时段一孩出生人口变动幅度表现出负向持续

增加的趋势,说明该时段内我国一孩出生人口数量不断减少,表明该时段内人们生育意愿不

断减退,A错、B对;出生人口总数量、适育年龄人口数量并不能从图中获知,排除C、D。

第4题,我国在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由此推测影响2016—2019年我国二孩

人口变动幅度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政策的实施,A对。

二十五人口分布人口容量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2023•青岛模拟)21世纪以来,俄罗斯的人口增减空间分布发生了变化,但以“圣彼得

堡一图瓦”线为分界线的人口分布格局并未发生明显改变。下图示意2010—2017年俄罗斯

人口增减空间变化。据此完成1~3题。

——圣图线匚二I人口快速增加区尊人口缓慢减少区

织人口快速减少区匚二I人口缓慢增加区

1.21世纪以来,俄罗斯的人口分布格局未发生明显改变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势B.资源分布

C.经济水平D.人口政策

2.2010—2017年,俄罗斯西北部北冰洋沿岸地区的人口急剧减少,主要原因是()

A.该地气候恶劣

B.该地产业结构调整

C.周边资源开发

D.大城市的虹吸效应

3.为优化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俄罗斯应()

①促进区域协调平衡发展②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③放开外来人口限制政策④

参与亚太地区的一体化进程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1.C2,D3.B解析:第1题,从自然原因看,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地势平坦,气候温

和;从社会原因看,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分布集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但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第2题,俄罗斯北部纬度高,气候寒冷,生存

环境恶劣,本身居住人口稀少,不是人口急剧减少的原因;该地产业结构调整、周边资源开

发,会吸引人口迁入,导致人口增加;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高,辐射带动作用强,对该地

区的人口产生了虹吸效应,使人口急剧减少。第3题,为优化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俄罗斯应

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加快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一

体化进程,带动东部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放开外来人口限制政策,可以吸引人口迁入,

增加人口数量,与优化人口分布无关。

(2023•永州模拟)我国女性人口数量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具有周期性特征.下图示意

2020年、2032年(预测)我国女性人口数量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据此完成4~5题。

A.数量大幅增多B.高峰数量增多

C,平均年龄更小D.育龄高峰消失

5.2020年我国女性人口数量曲线相邻两高峰中③④间隔最大,原因是()

A.女性人口流动增强B.女性人口数量减少

C.女性生育年龄推迟D.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4.D5.C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与2020年相比,2032年我国女性人口数量总体变

化不大,A错误;高峰数量并未增多,B错误;高年龄段女性人口明显增多,平均年龄更大,

C错误;育龄女性(约为20—38岁)人口高峰消失,D正确.故选D。第5题,从图中2020

年我国女性人口数量分布来看,峰值①②、②③之间呈现大致间隔20岁的周期性,以此推

测下一个高峰年龄值④应为12岁左右,但实际却出现在5岁,主要原因是生育观念发生变

化导致女性生育年龄推迟,使女性人口数量高峰③④间隔增大,C正确;女性人口流动、女

性人口数量减少、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对新出生女性人口数量有一定影响,但对峰值出现或间

隔时间(岁数)影响不大,A、B、D错误。故选C。

我国Y县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随海拔变化,呈现菱形分布特征(下图)。据此完成6~7题。

6.Y县最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

C,塔里木盆地

7.下列关于Y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为气候和水源

B.2000~2300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

C,海拔低于1600米区域人口迁移的拉力大

D.人口分布十分密集,乡村聚落的规模较大

6.A7.B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人口规模较大处位于海拔2000米到3000米,华

北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云贵高原海拔在1000米以上,地势相对平坦;东南丘陵海拔为

200~500米;塔里木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故Y县最可能位于云贵高原.第7题,由图可知,

该地影响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2000~2300米人口聚集最多,区域资源环境承

载力最大;海拔低于1600米区域人口规模较小,说明生存条件较差,人口迁移的推力大,

如海拔低,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云贵高原地势崎岖,人口大都分散居住。

河西走廊是甘肃西北部狭长冲积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富足之地。下图示意河西走廊位置。

据此完成8~9题。

8.影响该地人口环境承载力的最大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土地资源B.淡水资源

C.矿产资源D.交通落后

9.下列措施可以扩大该地人口环境承载力的是()

A.扩大耕地面积B.增加牲畜数量

C.增加外联交通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