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云南省玉溪市第八中学三模化学试题(无答案)_第1页
2024年云南省玉溪市第八中学三模化学试题(无答案)_第2页
2024年云南省玉溪市第八中学三模化学试题(无答案)_第3页
2024年云南省玉溪市第八中学三模化学试题(无答案)_第4页
2024年云南省玉溪市第八中学三模化学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溪第八中学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学校模拟检测化学试题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7个小题,共8页;满分9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S-32 Cu-64 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天工开物”是指人利用自然规律开创物质财富。下列过程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烧窑制砖 B.粮食酿酒 C.烧石成灰 D.海水晒盐2.下列物质中,能用作氮肥的是()A. B. C. D.3.光化学电池的阳极材料中含有二氧化钛(),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2 C.+3 D.+4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 B.测定溶液的pHC.稀释浓硫酸 D.熄灭酒精灯5.向下列物质中分别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硝酸钾 B.蔗糖 C.花生油 D.酒精6.很多小朋友把“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误当做行为准则。但是在化学世界里,这个“套路”有时候是正确的。例如“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说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正确的。以下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可燃性——火箭发射B.活性炭——吸附性——除臭剂C.甲烷——可燃烧——作燃料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霓虹灯7.了解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加热液体时,容器内液体越多越好 B.霉变的大米清洗干净后,继续食用C.用电器着火,先用水浇灭,然后切断电源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要检验气体纯度8.青少年缺乏某种微量元素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该微量元素是()A.锌 B.铁 C.碘 D.钙9.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硼属于非金属元素 B.硼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C.硼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8110.米线是云南人喜爱的主食之一,豆腐米线中豆腐富含的营养素为()A.油脂 B.蛋白质 C.糖类 D.维生素11.“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A.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B.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液柱变长——原子之间间隔变大C.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构成它们的氧原子个数不同D.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12.取一张光滑的厚纸,做成一个如图所示的小纸锅,用纸锅盛水在火上加热,锅里的水烧开了,纸锅却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A.纸的着火点变低 B.水隔绝了氧气C.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纸锅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太小1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D.鉴别氯化钾和氯化铵14.化学“变化美”、“现象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铁锈与稀硫酸反应: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15.艾草中含有的黄铜素()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关于黄铜素说法正确的是()A.黄铜素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B.黄铜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22C.黄铜素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D.黄铜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16.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的化学式为B.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物质丙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17.下列对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方法正确的一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除去CO气体中的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B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C鉴别氯化铁、氢氧化钙、硝酸钠三种溶液只用组内试剂无法鉴别D检验久置的烧碱溶液部分变质先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再加入无色酚酞溶液18.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将a、b的饱和溶液从℃降温至℃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关系为:a>bC.M点表示在℃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D.升高温度可以将a、b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19.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下列各物质按照甲、乙、丙顺序符合要求的是()A.CaO、、 B.、、C.KCl、、 D.C、CO、2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是()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A.图一:向等质量的锌片、镁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B.图二:一定压强下,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变化关系C.图三: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D.图四:向生锈的铁钉缓慢滴加稀盐酸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4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9分)21.(7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①2个硝酸根离子;②氨气分子;③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2)根据下列工艺流程图。回答问题:①步骤Ⅰ“混合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填写“物理”或“化学”)。②步聚Ⅱ中(反应条件可不写)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③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是。22.(7分)我国提出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充分体现了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筑梦”活动小组开展了“低碳有我”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碳中和”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等于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实现“碳中和”可以从两方面进行:①;②消耗二氧化碳。观察图1,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写一条即可)。图1(2)调查发现,我国的碳排放80%以上来自能源使用。化石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要减少能源使用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下列措施合理的是(填标号)。A.严禁使用化石燃料B.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C.捕集能源使用过程中生成的二氯化碳,进行封存处理(3)同学们通过调查后了解到:、等气体都会产生温室效应;相同条件下,阳光照射时,温室气体含量越高环境升温越快。于是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研究温室效应。图2①将图2装置的A瓶装满气体,B瓶装满空气,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红墨水向(填“左”或“右”)移动;②将图2装置的A瓶装满气体,B瓶装满,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红墨水向右移动,该现象说明。23.(7分)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1)厨房中的小苏打是。(写出物质的化学式)(2)酸碱间的中和反应在医疗中有重要应用,如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当胃酸过多时可以吃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来治疗,请写出二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属于酸,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填离子符号)。但稀硫酸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盐酸则不能,从微观角度分析能发生反应的本质原因。(4)某同学在探究酸碱盐反应实验时,向和混合液中逐渐加入10%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①写出M点的溶质;②ab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24.(8分)社会发展离不开金属,生产生活中铁、铝及其合金制品随处可见。(1)某品牌碳酸饮料的易拉罐是由铝合金制成、内壁附着一层有机薄膜。该铝合金中铝的含量约为97%,还含有镁、锰、铁,铟(In)等。①将铝合金易拉罐剪成条状,打磨后与纯铝片相互刻划,发现(填“铝合金”或“纯铝片”)表面有划痕。②铝在地壳中的含量位于第位,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③铝可以制成薄片是利用了金属的性。(2)易拉罐用铝合金材质而不用铁的主要原因是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原因,铁更容易生锈,生活中可通过等方式防止生锈。(3)某同学在探究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向铝粉和锌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滤渣和滤液。若滤渣中含有三种金属,则此时滤液中的溶质是,反应后滤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相比(填“增大”或“减小”、“不变”)。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25.(8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图示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2)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应该从(填“b”或“c”)口进。(3)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标号)。(4)化学研究小组用制得的二氧化碳进行物质性质的探究。以“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为主题展开化学反应可视化研究,设计如下实验:向两个装满的同样规格的瓶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和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放在水平的桌面上。(U型管内为红墨水)①根据装置内气压变化,实验中若观察到U型管内红墨水(填“左”或“右”)端液面升高,则证明NaOH与发生了化学反应。②小云同学认为,也可以从验证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证明NaOH与发生了化学反应。她在实验结束后,将左侧加过NaOH溶液的集气瓶内液体倒出,向倒出液中滴加足量(填标号)溶液,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A.稀盐酸 B.氯化钙 C.酚酞26.(7分)垃圾焚烧促进了垃圾处置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走进垃圾焚烧厂,展开了项目式学习之旅。项目一:了解垃圾焚烧工艺系统【实地参观】垃圾焚烧工艺系统由垃圾储存系统、焚烧系统、余热锅炉系统、烟气净化系统、汽轮发电系统、灰渣处理系统、给排水系统、渗沥液处理系统组成。【表达交流】(1)垃圾进入焚烧系统前,需要将垃圾进行分类,下列垃圾属于可回收物的是(填字母序号)。A.废旧金属 B.快递纸箱 C.食物残渣 D.废旧矿泉水瓶(2)为了使垃圾在焚烧系统内充分燃烧,可进行的操作是。项目二:检验垃圾渗沥液的成分(3)【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1取少量黑色的垃圾渗沥液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①静置上层溶液变为无色,异味消除步骤2取少量上层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②;渗沥液中含有步骤3另取少量上层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③溶液产生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