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初三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涂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水螅的表述错误的是()A.水螅的触手和口周围有刺细胞分布B.水螅的体壁由三个胚层构成C.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D.水螅体内由内胚层围成的结构叫消化腔2.蛔虫和日本血吸虫都是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的动物,不属于它们共同特征的是()A.生殖器官发达,繁殖能力强B.运动器官退化,运动能力弱C.消化器官结构简单D.体表都有角质层,可以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被寄主消化3.唐代诗人杜甫“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中,描述昆虫的行为分别是()A.攻击行为、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繁殖行为C.觅食行为、繁殖行为 D.觅食行为、防御行为4.下列关于几种动物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蚯蚓有肌肉,运动能力比蛔虫强B.水螅和涡虫比蛔虫低等,是因为没有肛门C.沙蚕靠肌肉和疣足配合运动D.扁形动物大多营寄生生活,所以人类可以消灭扁形动物5.关于下列三种动物,描述正确的是()A.都生活在水中 B.都具有外套膜C.都对人类有害 D.都有贝壳保护6.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A.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B.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C.蜘蛛结网、公鸡报晓、惊弓之鸟D.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7.按照蜜蜂所属类群进行排序,由小到大依次为()①植物②动物③脊椎动物④无脊椎动物⑤节肢动物⑥环节动物⑦甲壳类⑧昆虫类A.①④⑥⑧ B.②④⑤⑧ C.⑧⑤④② D.⑥⑦②④8.在收藏衣服的柜子里,放些樟脑球有助于驱逐蟑螂。蟑螂能够感知樟脑球中的挥发性气味的结构是()A.气管 B.鼻孔 C.触角 D.气门9.下列关于动物身体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蜥蜴体表有甲,适于陆地相对干燥的环境B.鲫鱼有鳃,适于生活在水中C.蚯蚓用体壁呼吸,适于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D.家鸽的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行10.将活的河蚌放入盆中,可见其后端(较尖的一端)上下并列着两个小孔,上为出水孔,下为入水孔。在孔周围滴几滴红墨水,可见红墨水随水流由入水孔进入,过一会儿,又从出水孔流出。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河蚌需要不停地喝水B.水流利于河蚌完成气体和物质交换C.水流利于河蚌的呼吸D.水流利于河蚌的身体调节体温11.有一条食物链,丁→丙→乙→甲,如果乙全部被捕杀,其他三种生物数量变化如图,则曲线a、b、c分别表示()A.丁、甲、乙 B.丁、乙、甲C.甲、丁、丙 D.乙、甲、丁12.“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在水中游泳时,即使光线不好,也能顺利躲开障碍物,这是因为()A.嗅觉在起作用 B.侧线在起作用C.回声定位在起作用 D.视觉在起作用13.在下列有关两栖动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的动物是两栖动物B.青蛙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幼体是蝌蚪,成体具有四肢C.两栖动物的体温不恒定,是变温动物D.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一般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14.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高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①爬行动物的生殖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②爬行动物能在陆地上爬行③爬行动物完全用肺呼吸④爬行动物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如图中圆圈表示三种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则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E可以表示用鳃呼吸B.P可以表示体外受精C.F可以表示用肺呼吸D.Q可以表示有脊柱16.澳大利亚大火后几个月,有些漆黑的桉树开始长新芽。科学家却十分担心,桉树将疯狂生长,影响其它植物的生存,而在大火之前,人们没有这个担心,因为考拉最喜欢的食物就是新鲜的桉树叶,数量众多的考拉对桉树的生长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此事例说明动物在生态系统的作用是()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平衡 B.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C.维持生态平衡 D.和植物共生17.下列属于鸟类特有的特征是()①体表有羽毛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③体温恒定④通过产卵繁殖后代⑤前肢覆羽成翼⑥有喙无齿A.①②③⑤⑥ B.②④⑤⑥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18.完成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后,某同学作了如下总结,你认为错误的是()A.能远距离飞行的鸟比只能近距离飞行的鸟龙骨突更加突出B.鸟类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较大,有利于提高其供氧效率C.鸟类有发达的气囊,既可辅助呼吸又可降低身体密度,利于飞行D.与其他脊椎动物相比,鸟类最突出的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19.长颈鹿与航天员需要克服的共同问题是()A.如何饮水 B.如何行走C.体内血液的正常运输 D.怎样吃东西20.《诗经》诗句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鹿鸣是求偶的表现,其生殖特征是胎生、哺乳B.蒿是一种野生的苔藓植物C.鹿是草食性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D.鹿比蒿结构复杂,出现了系统层次21.下列哪项不属于家兔体温恒定的原因?()A.牙齿有分化B.心脏有四个腔,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强C.用肺呼吸D.体表被毛22.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来探究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捕获的蚂蚁必须来自同一蚁穴B.实验时最好使蚂蚁处于饥饿状态C.做实验需要多只蚂蚁D.实验过程中,可以直接用手移动“桥23.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靠尾鳍的摆动提供前进的动力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龟和蛇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甲或鳞片C.“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与其植食性相适应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属于动物界的最大类群——节肢动物24.各个类群的动物都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人类依靠这些动物资源为人类造福。下列有关人类对动物资源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环节动物——蛭,提取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B.饲养果蝇为遗传学研究提供实验动物C.在稻田里放养青蛙进行生物防治D.养殖河蚌获取其贝壳受刺激形成的珍珠25.我国古籍《草木疏》上说“蝗类青色,长角长股,股鸣者也”,说明动物通过(
)来传递信息。A.视觉 B.气味 C.分泌物 D.声音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道小题,满分50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26.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概念图。(1)关于关节的构成部分: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2)关于骨骼肌的相关内容:⑥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3)关于运动的产生:⑨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⑪___________⑫___________⑬___________⑭___________27.夏季的草地上常见蝗虫在草叶上飞来蹦去,翻开草下湿润的土壤,也常见蚯蚓在土壤中扭转翻腾。请对蚯蚓和蝗虫两位“邻居”进行比较,完成相关问题:(1)观察蚯蚓,可以发现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的___________体节构成,身体前后部区别不大,运动靠___________配合蠕动,各部分器官分化不明显。(2)相对于蚯蚓的外形特征,蝗虫也有多个体节,但不同体节形态结构差异较大,分别组合成了不同的部分,其中头部有专门的___________器官,可以比蚯蚓更有效的发现敌害;胸部有三对分节的___________,善于跳跃,有两对翅,适于飞行,这都使得蝗虫比蚯蚓能更有效逃避敌害及不利的环境;蝗虫体表包被着___________,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比蚯蚓的生活范围更为广阔。(3)有以上分析可知:蝗虫比蚯蚓适应环境的能力更___________。(4)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28.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在生物圈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①~⑤表示生理过程,请你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是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生物部分,它直接决定了流入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少,它和动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___________的关系。(2)图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表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一般指自然界中的___________,但也有例外,举例说明:___________。(3)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之间以___________的形式循环。(4)请你写出图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5)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29.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的动物呼吸的结构或器官差异很大,但其功能都是最大限度的吸收氧气,排二氧化碳。据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用___________呼吸。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时,要用吸管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A,原因是___________(2)观察B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___________;观察C时,发现它具有了呼吸器官___________;观察D时,发现其体表具有与体内呼吸器官相连的___________,它是气体出入的门户。(3)鱼是如何在水中完成呼吸的?某实验小组利用BTB指示剂遇CO2由蓝变黄的特性进行了E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___(4)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发现F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特有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5)不同动物的呼吸器官虽然形态各异,但其内部普遍具有丰富的___________。30.阅读材料,完成填空:材料一:雀形类的鸟所吃的谷物、果实或昆虫,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残渣1.5小时后随粪便排出。绿头鸭吃进的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残渣0.5小时后随粪便排出。雀形类的鸟一天所吃的食物,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0%~30%。蜂鸟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体重的2倍。体重为1500克的雀鹰,一昼夜能吃掉800~1000克肉。材料二人与鸟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及每分钟心搏次数的比较如图比较项目占体重的百分比/%每分钟心搏次数/次人0.4272鸽1.71135~244金丝雀1.68514蜂鸟2.37615(1)材料一说明,鸟消化的特点是食量___________,消化食物的时间___________,及时排出粪便。(2)材料二说明,鸟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___________,每分钟心搏次数___________。(3)鸟获取的营养物质在体内被分解利用的过程是通过细胞内的___________过程进行的。鸟的消化特点和心脏的特点有利于飞行过程中获得充足的___________。(4)鸟类的迁徙分昼迁和夜迁两种,长山列岛历来是我国东部地区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和停歇地,但通过对长岛鸟类的环志普查发现,2000年以前每年环志猛禽3000-4000多只,2000年以后逐年减少,到2016年环志猛禽减至600-800只。长岛壮士断腕,果断采取措施,截至2017年12月20日,将80台陆域风力发电机全部拆除,并将陆续完成风机点位修复工作。你对这一事实有何感悟?___________31.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随机选取四只(A、B、C、D)经饥饿处理的1月龄小鼠,在如图甲所示迷宫中分别进行寻找食物的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请据此回答问题:1月龄小鼠小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s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A10688806030B11198595149C9777723228均值117.389.564.849.035.0(1)刚出生的小鼠即可吮吸乳汁或吃食物,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该行为属于___________性行为。(2)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小鼠穿越迷宫找到食物所用时间___________,说明此类行为可通过训练得以___________(填“强化”或“弱化”),该行为的建立,提高了小鼠适应___________环境的能力。(3)四只小鼠经过5次训练后找到食物的时间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说明此类行为存在个体差异。若将这四只小鼠放入自然环境中,请推测小鼠___________(填小鼠编号)获取食物的能力可能最差。(4)为减少个体差异对结果的影响,用多只小鼠做实验,计算___________。分别得到1月龄和2月龄小鼠走迷宫所需时间曲线图(图乙),该结果说明:1月龄小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比2月龄小鼠___________(填“多”或“少”)。1.B【详解】A.水螅的触手和口周围有刺细胞分布,刺细胞是防御和攻击的利器,A正确。B.水螅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B错误。C.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C正确。D.水螅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作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吃进去的食物就在腔内被内胚层细胞消化,D正确。故选B。2.B【详解】蛔虫和日本血吸虫都是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的动物,属于寄生虫。寄生虫的共同特征是: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非常发达,体表都有角质层,可以保护自己避免被消化,B错误。故选B。3.C【详解】A.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故A不符合题意。B.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集体防御等。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故B不符合题意。C.穿花蛱蝶深深见,是蛱蝶吸食花蜜,属于觅食行为;点水蜻蜓款款飞,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繁殖行为,故C符合题意。D.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集体防御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D【详解】A.蚯蚓的运动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就这样蚯蚓慢慢向前蠕动。所以,蚯蚓的体壁和肠壁都有发达的肌肉,因此运动能力比蛔虫强,A正确。B.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由分析可知,水螅和涡虫都是有口无肛门;蛔虫属于线形动物,有口有肛门,由此可知,水螅和涡虫比蛔虫低等,是因为没有肛门,B正确。C.沙蚕体壁外被由上皮细胞分泌的角质膜,其内为柱状上皮细胞,一些发光种类的发光物质存在于上皮细胞分泌的黏液中。在上皮之内有一薄层结缔组织,其内为一层环肌和一层厚的纵肌,纵肌分为4束肌肉,其内为体腔膜。每节均具两束联系正腹方和背侧方的背腹斜肌,可牵动疣足活动,故又称疣足肌,C正确。D.每种生物都有它存在的意义,都是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一个环节。一旦某种生物消失,食物链就会遭到破坏,生态平衡将被打破。因此,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尽管扁形动物大多营寄生生活,对人和动物都有危害,人类仍然不要轻易使它灭绝,D错误。故选D。5.B【详解】A.石鳖生活在海洋中、蜗牛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乌贼生活在海洋中,A错误。B.软体动物都有外套膜的保护,B正确。C.石鳖可以入药,蜗牛、乌贼可以食用,C错误。D.石鳖、蜗牛有贝壳,乌贼身体内有退化的贝壳,D错误。故选B。6.B【详解】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题中的蜜蜂采蜜,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尺蠖拟态、蜘蛛织网、公鸡报晓等都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猫捉老鼠、鹦鹉学舌、惊弓之鸟、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都是通过学习模仿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所以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7.B【详解】蜜蜂是②动物,体内没有脊柱属于④无脊椎动物,蜜蜂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是⑤节肢动物中的⑧昆虫类,B正确。故选B。8.C【详解】蟑螂属于昆虫,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生有足三对,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前足、中足适于爬行,后足发达,适于跳跃;一般具有两对翅;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一个口器,触角具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故选C。9.A【详解】A.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表有鳞片,适于陆地相对干燥的环境,A错误。B.鱼用鳃呼吸,适于吸收水中的氧气,因此适于水中生活,B正确。C.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体壁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粘液,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同时减少与土壤的摩擦,所以蚯蚓适于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C正确。D.家鸽前肢变成翼,展开面积大,呈扇形,可以煽动空气,适于空中飞行,D正确。故选A。10.B【详解】A.河蚌不停进水与出水不是为了喝水而是为了完成呼吸,A不符合题意。BC.河蚌通过身体后端的水管吸入水,水流经身体一些器官后,再通过出水管排出体外。在吸入和排出水的过程中,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出未消化的残渣,同时,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河蚌属于软体动物体温不恒定,因此水流并不是为了降温,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C【详解】在食物链:丁→丙→乙→甲,如果乙全部被捕杀,丙少了天敌,大量繁殖,啃食植被,植物逐渐减少,丙又会因缺少食物会逐渐减少,植物又逐渐增多,周而复始。甲因缺少食物会逐渐减少,所以,曲线a、b和c分别表示甲、丁、丙。故选C。12.B【详解】A.嗅觉能帮助鱼找到食物,与躲避障碍物没有关系,A错误。B.侧线是鱼的感觉器官,鱼在水中游泳时可通过侧线感知水流方向,即使光线不好也能顺利避开障碍物,B正确。C.回声定位主要蝙蝠、海豚等动物具有的本领,绝大多数鱼类没有这个功能,C错误。D.鱼的眼睛没有眼睑,导致鱼看东西时很模糊,看不清,所以视觉几乎没有作用,D错误。故选B。13.A【详解】AD.由分析可知,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也有可能是爬行动物,比如乌龟,A错误,D正确。B.青蛙的发育过程:一生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幼体蝌蚪和成体青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叫做变态发育,青蛙的成体具有四肢,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B正确。C.两栖动物的体温不恒定,体温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C正确。故选A。14.C【详解】①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而爬行动物体内受精,陆地卵生,生殖脱离了有水的限制,比两栖动物高等,正确。②有些爬行动物生活在水中如龟、鳖等,有的爬行动物能在地上爬行如蛇、蜥蜴等;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也能在陆地上生活如青蛙,错误。③两栖动物成体用肺呼吸,肺不发达,皮肤辅助呼吸;而爬行动物完全用肺呼吸就能满足身体对氧的需要,比两栖动物高等,正确。爬行动物的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宜干燥的陆地生活,比两栖动物高等,正确。故选C15.D【详解】A.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而鲢鱼用鳃呼吸,因此E不可以表示肺呼吸,A错误。B.青蛙是体外受精,乌龟是体内受精,B错误。C.鲢鱼用鳃呼吸,C错误。D.青蛙、鲢鱼、乌龟体内都有脊柱,因此Q可以表示有脊柱,D正确。故选D。16.C【详解】A.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不符合题意。B.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B不符合题意。C.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符合题意。D.共生是指有些生物与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这就是共生,D不符合题意。故选C。17.D【详解】①鸟的体表有羽毛,具有保温和和保护的作用,这属于鸟类特有的特征;②鸟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鸟类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这属于鸟类特有的特征;③鸟的体温恒定,哺乳动物的体温也恒定,所以不属于鸟类特有的特征;④鸟和爬行动物等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所以不属于鸟类特有的特征;⑤鸟的前肢为翼,适于飞行,这属于鸟类特有的特征;⑥有喙无齿属于鸟类特有的特征;由此可知,属于鸟类特有的特征有:①体表有羽毛、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⑤前肢覆羽成翼、⑥有喙无齿,D符合题意。故选D。18.D【详解】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能远距离飞行的鸟比只能近距离飞行的鸟龙骨突更加突出,A正确。鸟类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较大,心跳快,可供给鸟类充足的氧气,可以为其飞行中提供充足的能量,与飞行生活相适应,B正确;鸟类不仅有肺而且有气囊,双重呼吸提高呼吸的效率,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产生大量的热能适应飞行的需要,又可降低身体密度,利于飞行,C正确;鸟的体形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鸟在空中飞行时的阻力,利于飞行,但不是鸟类最突出的特征,如鱼的身体也呈流线型,D错误。19.C【详解】人生活在地球上,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在内的器官已经适应了地球的重力环境,但航天员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活动,情况就大不一样。航天员在太空失重环境下少了地球重力带来的压力,会使大量血液流向头部,导致航天员脑充血。人体长时间脑充血,再加上航天员下半身血管不再承受地球上那么大的压力,会逐渐失去张力并变薄。当航天员返回地球,在重力环境下腿部会重新充满血液,产生头晕甚至晕厥。长颈鹿颈部非常长,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心脏提供足够的抵抗地心引力的能量,才能将血液泵入头部。长颈鹿独特的生理构造使艾伦·哈根斯受到启发,为航天服解决航天员在重力环境下的转换问题提供了思路。现代航天服通过仿生学借鉴了小长颈鹿的生理构造,防止航天员下半身肌肉和血管受损。故选C。20.B【详解】A.鹿鸣是求偶的表现,鹿属于哺乳动物,其生殖特征是胎生、哺乳,A正确。B.蒿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因此属于被子植物,B错误。C.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鹿是草食性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以植物为食,所以鹿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C正确。D.鹿属于哺乳动物,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蒿属于被子植物,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因此鹿比蒿多系统这一层次,D正确。故选B。21.A【详解】家兔为哺乳动物,体温恒定。其牙齿分化与其体温恒定没有关系。而心脏有四个腔,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维持体温恒;用肺呼吸增强了呼吸能力,有利于产热维持体温恒定,体表被毛有利于保温。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2.D【详解】A.为不影响实验效果,捕获的蚂蚁必需来自同一蚁穴,正确。B.实验所用的蚂蚁最好饲养一段时间后,使它处于饥饿状态,这样更利于实验观察,正确。C.探究实验所用的生物实验材料既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为了避免实验带有偶然性误差需要多只蚂蚁进行实验,正确。D.实验用的木条大小、长短大致要一致,以免影响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用手对调两根小木条,手的气味会影响实验结果,错误。故选:D。23.A【详解】A.鱼的运动器官虽是鳍,但主要是协调运动的作用,如胸鳍和腹鳍可保持身体平衡,尾鳍可以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而提供前进的动力是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来产生,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龟和蛇属于爬行动物,体表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甲或鳞片,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地迥鷹犬疾,草深狐兔肥”,兔子是植食性哺乳动物,牙齿出现分化,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与其植食性相适应,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蝉具有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体表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类群,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24.D【详解】A.水蛭唾液中含蛭素是一种多肽,由多种氨基酸组成。蛭素对细菌内毒素引起的血栓形成有预防作用,并能减少死亡率,因此可以利用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A正确。B.果蝇生活史短,繁殖力强,容易饲养,同时具备足够的遗传因子,这些使其成为动物遗传学研究材料的基本条件,B正确。C.利用农田蜘蛛或在农田里放养青蛙等方法来防治农业害虫,这种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叫做生物防治,C正确。D.贝类在偶然条件下受到外界有刺激性的细小杂物进入并接触其外套膜时,外套膜受到刺激便分泌出一种珍珠质,将这些微小杂技层层包裹而形成赘生物,经过一定时间便形成了珍珠,D错误。故选D。25.D【详解】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语言有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如性外激素。“蝗类青色,长角长股,股鸣者也。”股鸣者也,表明动物能通过声音传递信息。故选D。26.(1)
关节头
关节窝
关节软骨
关节囊##关节腔
关节腔##关节囊(2)
肌腱##肌腹
肌腹##肌腱
遇到刺激而收缩(3)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神经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详解】(1)关节包括关节面、④关节腔、⑤关节囊三部分。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上有一层关节软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减少振荡。(2)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转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3)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上肢自然下垂时,二者同时舒张;垂提重物时,二者同时收缩。因此,运动需要骨、关节和肌肉(骨骼肌)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当然,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27.(1)
彼此相似的
肌肉和刚毛(2)
感觉
足
外骨骼(3)强(4)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详解】(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身体前后部区别不大;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2)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由此可知,蝗虫的头部有专门的感觉器官,可以比蚯蚓更有效的发现敌害;胸部是运动中心,有三对足,善于跳跃;有两对翅,适于飞行,这都使得蝗虫比蚯蚓能更有效逃避敌害及不利的环境;蝗虫体表包被着外骨骼,不仅是能保护体内柔软器官的“盔甲”,还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比蚯蚓的生活范围更为广阔。(3)由以上分析可知:蝗虫比蚯蚓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4)由分析可知,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28.(1)
A
依存##依赖(2)
B
腐生微生物
蚯蚓(3)二氧化碳(4)A→D→C(5)
生物种类
数量【详解】(1)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某些细菌也能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自己制作有机物,也属于生产者),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比如动物在取食的同时还能够帮助植物传粉。(2)B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如蚯蚓)。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无机盐、二氧化碳、水),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3)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碳元素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含碳的有机物的形式存在。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4)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因此图中的食物链为:A→D→C。(5)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它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29.(1)
表膜
表层含氧多,草履虫数量多(2)
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鳃
气门(3)水从鱼的鳃盖后缘流出,颜色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超强气阀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传统米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戊胺项目评估报告
- 铝塑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炖汤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缝配件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城市清扫机械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2025年隔离美白乳液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右旋糖酐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鲜龙眼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春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第七章老年人泌尿系统疾病
- 2025年中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省邮政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血透室停电停水应急预案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单元测试
- 《零售药店实务》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校园安全案例解析
- 《病理科(中心)建设与配置标准》
- 《校园廉洁教育》主题班会课件全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