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计划教案_第1页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计划教案_第2页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计划教案_第3页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计划教案_第4页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计划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教学计划

1.三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书法,对基本运笔方法有一些理解。

学生

2.对书法练习用品的准备已经比较熟悉,对其功能与用法也有所了解,

情况

所以能较好地保持课堂里的书写秩序,并保持整洁。

分析

3.对基本笔画的写法,需要教师一对一地示范指导,学生才能正确书写。

教学本册教材共有16课,包括欧体基本笔画、欧体笔画的组合变化和课内

内容书法活动三部分。

1、通过观察交流、书写指导、练习实践,规范描红本册54个例字,

掌握普通楷书基本的笔画。

2、进一步规范书法准备、正确的握笔姿势、执笔方法和文具的使

用。

3、指导学生用毛笔练习欧体基本笔法,横、竖、撇、捺、点、提、

折、钩。

4、通过描红竞赛交流的书法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提

升学生对书法的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5、通过观察交流,学会如何正确观察,培养良好的读贴习惯。

教学6、通过观察交流、仿影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书法练习,掌

目标握运笔的基本方法,领悟笔画特点,感受字的间架结构特点。

7、继续培养学生爱护笔墨纸砚,注意书法环境等良好的书写习惯;

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8、阅读书法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汉字和书法的丰富文化内涵及文

化价值,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9、阅读知识纵览:了解书法名家名作,掌握更多的书法知识;拓

宽学生学习书法的视野,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提升审美能力和文化

修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0、培育学生热爱书法的情感,激励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

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重点:

1、通过书法准备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执笔方法和文具的使用。

2、通过学习普通楷书基本的笔画,初步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

基本方法。利用描红把握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

3、培育学生热爱书法的情感,激励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

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难点:

教学

1、通过学习欧体楷书基本的笔画,初步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

重点

基本方法。利用仿影,把握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

难点

2、通过观察交流、仿影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书法练习,掌

握运笔的基本方法,领悟笔画特点,感受字的间架结构特点。

3、继续培养学生爱护笔墨纸砚,注意书法环境等良好的书写习惯;

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4、通过阅读知识纵览:了解书法名家名作,掌握更多的书法知识;

拓宽学生学习书法的视野,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提升审美能力和文

化修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取法乎上,入手容易。

2、以练为主,指导精要。

教材

3、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教材。

特点

4、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图表意。

5、反对机械仿影,讲究笔法。

1、根据教材及学生实际,确定每周的书法教学内容,由易到难,

辅以适量的临帖、仿影练习。

2、在教学中教师要对书写要领进行充分讲解与示范。

采取

3、在课堂上保证学生的书写练习时间,指导学生充分练习。

4、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坐姿与执笔方法时常加以督

措施

促。

5、重视日常评价,量化日常评价,作为综合素质测评的依据。

6、定期在班级内展示学生优秀作业,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在练习实践环节,教师要注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养成。书写前,

将要书写的页面用镇纸压平。书写时,不宜在墨水中加入适量的水,少

注意

沾墨,以保证书写纸张的平整、干净。为进一步保证课本和书写者的整

洁,可使用一张干净的纸垫在刚刚书写完成的页面之上,防止出现未干

问题

透的墨迹被无意抹、蹭的情况发生。书写完成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有序

正确的清理文具,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教学进度表

次日期教学内容备注

―2.13—2.19第一课横

二2.20—2.26第二课竖

三2.27—3.5第三课撇

四3.6—3.12第四课捺

五3.13—3.19集字临摹练习(一)

六3.20—3.26第五课点

七3.27—4.2第六课提折

清明

4.3—4.9

八第七课钩(一)-44*

九4.10—4.16第八课钩(二)

十4.17—4.23集字临摹练习(二)

4.24—4.30第九课钩(三)

5.1-5.7第十课横的组合变化

+

5.8—5.14第十一课竖的组合变化

+

5.15—5.21第十二课撇的组合变化

5.22—5.28第十三课捺的组合变化

五m

15.29—6.4第十四课点的组合变化(一)

6.516.11第十五课点的组合变化(二)

6.12—6.18集字临摹练习(三)

八+

九6.19—6.25第十六课一笔一画写名字

6.26—7.2集字临摹练习(四)

备课时间:2.11上课时间:2.15No.l

第一课横

教学目标:

1、学习欧体笔画一一横,并能书写美观大方。

2、把握书写步骤,注意笔画粗细变化。

3、仿影写字,掌握运笔的基本方法,领悟笔画特点,感受字的间架结构特

点。

教学重点:仿影写字,掌握运笔的基本方法,领悟笔画特点,感受字的间架结构

特点。

教学方法:演示示范与仿影练习结合,辅以个别辅导纠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临摹古代名家的碑帖是学习书法、练好书写基本功的必由之路。

欧阳询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楷书典雅大方,笔画精致,规范严谨,

被称为“欧体”。其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向来被认为是初学者学习楷书的极

佳范本。欧体的笔画遒劲典雅,具有鲜明的特色

师:回忆上学期学习的执笔姿势和运笔方法。

强调:藏锋起笔和回锋收笔及提顿等知识和注意事项。

二、习字指导

1、观察例字

手“二

■乎■仁

特点:长横两头稍粗,中间稍细、短横则用笔较重,粗细变化不明显。

2、书写指导

2)书写要领:

①藏锋起笔,向右下方按笔

②转向右中锋行笔

③向右上方提笔

④向右下方按笔

⑤回锋收笔

②?④

短横

书写要领:

①向右下方按笔②向右上方行笔③向右上方提笔④向右下方按笔⑤回锋收

①露锋起笔

②向右上方行笔,慢慢加重

③右上方提笔。

④右下方按笔。

⑥回锋收笔。

观察两横的特点:横的俯势和仰势

横呈中间拱、两头低的态势,叫“俯势”,也叫“覆势”,如“五”的底横与

俯势相反的是仰势,如“五”的上横,中间呈微微的凹陷状,好像能承接雨露的

浅盘。

三、练习实践

小仔非土

乎:撇要短,横要长,注意弯钩的写法。弯钩的出钩较平;长横起到平衡重心

的作用。

仁:注意两横的间距,左右两部分距离不能太近。笔画较少,可略粗注意竖

入笔的位置和两横用笔的变化。

非:注意把握横的不同写法。左竖短,右竖长,注意横的长短及形态变化。

土:注意把握两横之间的距离,整个字不要太扁。第一横长而平稳,第二

横短而有力,竖画要上粗下略细。

学生仿影练写。

四、评价改进

展示、评价

板书设计:

欧阳询欧体

长横短横左尖横

备课时间:2.15上课时间:2.22No.2

第二课竖

教学目标:

1、学习欧体笔画一一竖,并能书写美观大方。

2、把握书写步骤,注意笔画粗细变化。

3、仿影写字,掌握运笔的基本方法,领悟笔画特点,感受字的间架结构特

点。

教学重点:仿影写字,掌握运笔的基本方法,领悟笔画特点,感受字的间架结构

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察例字

中午

垂露竖在运笔时的轻重变化比较明显,悬针竖形态比较饱满。

2)书写指导

j③

垂露竖◎‘④

①藏锋起笔,按笔

②向下中锋行笔

③向右下方提笔

④向左下方按笔

⑥上回锋收笔

悬针竖

①藏锋起笔,按笔

②向下行笔,行笔过程为重一轻一重一轻

③慢慢提笔出锋

二、习字指导

.中竖为垂露竖,要写得端正劲挺,“口”扁长。“口

扁,注意各笔画的起笔、收笔位置

要端正。底横长,不宜粗重。横画的形

态和长短要有变化,点的位置应找准

仰左竖为垂露竖,较短;右竖为悬针竖,长而挺拔,运笔较重。

注意观察左、中、右三部分的高低位置,提的角度要合适。

I州竖向笔画间距基本相等,末竖略带弧度。竖撇及两竖间的

距离基本一致,三个点要有大小变化。

三、练习实践

仿影写字。

四、评价改进

注意整洁,观察笔画在字中的位置和变化。

板书设计:

垂露竖悬针竖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No.3

第三课撇

教学目标:

1、学习欧体笔画一一撇,并能书写美观大方。

2、把握书写步骤,注意笔画粗细变化。

3、仿影写字,掌握运笔的基本方法,领悟笔画特点,感受字的间架结构特

点。

教学重点:仿影写字,掌握运笔的基本方法,领悟笔画特点,感受字的间架结构

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察例字

撇行笔时弧度不宜过大,形态稍直

2)指导书写

①藏锋起笔,按笔。

②向左下方行笔。

③逐渐提笔出锋

右下方按笔

左下方行笔,渐行渐轻

笔出锋

兰叶撇,飞

①露锋起笔

②行笔过程为轻一重一轻

③出锋收笔

二、习字指导

长撇舒展有力,“古”首横稍长。仔细观察笔画

居分布,明确各部分的位置关系,重心要稳

注意撇捺与横折钩相交的位置,要把握好全字

笔画的分布。点与横折钩中的竖钩要时正,注意各

水笔画的位置。

“彳”的撇为短撇,左竖为垂露竖;兰叶撇较直,

不与上横相接。竖向笔画较多,注意高低及走向变

俯化,整个字要写得紧凑又不拥挤。

注意''衣”中两撇的笔势及走向。右部画较多,

写时要注意疏密得当。

椽怀

三、练习实践

观察写字,仿影练习

四、评价改进

五、知识纵览

汉字的起源

汉字历史悠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古书上记载了黄帝

的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但实际上,它应是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最早的造字法是象形造字法,这是用描摹汉字所代表的客观实体来表达字义

的一种造字方法。甲骨文中有很多象形字,它们的字形就表示它们的意思。“人”

“日”“口”“山”“门”“火”等都是象形字。

你能把下面的甲骨文与其相应的现代汉字连起来吗?

板书设计:

长撇短撇兰叶撇

汉字的起源

甲骨文象形字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No.4

第四课捺

教学目标:

1、学习欧体笔画一一捺,并能书写美观大方。

2、把握书写步骤,注意笔画粗细变化。

3、仿影写字,掌握运笔的基本方法,领悟笔画特点,感受字的间架结构特

点。

教学重点:

1、注意斜捺、平捺和反捺的特点及书写方法。

2、仿影写字,掌握运笔的基本方法,领悟笔画特点,感受字的间架结构特

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察例字

斜捺、平捺均应粗重,下部稍带弧度

2)笔画书写

向右下方行笔,慢慢加重。④至捺脚处稍停顿。⑤转向右提笔出锋。

平姝①藏锋起笔。②轻提笔向右行笔。③略

向右下方行笔,慢慢加重。④至捺脚处稍停顿。⑤向右上方提笔出锋。

反捺①露锋起笔。②向右下方行笔,慢慢加重。③

向右下方按笔。④向左上方回锋收笔。

二、习字指导

大撇捺要伸展,注意点的位置。横向右上倾斜,撇捺伸展,给

点让出空间。

捺为抖捺,注意捺、撇的角度。撇较直,捺右展,整个字重

心要稳。

道“首”部忌宽,捺仲展有力。“首”的横向笔画分布均匀;

平捺要一波三折

不不末笔为反捺,撇与捺应平衡对称。横略向右上倾斜,注意竖

的起笔,撇与反捺应平衡相称,收笔位置不可过低。

三、练习实践

仿影写字

四、知识纵览

方笔与圆笔

用笔的方法有方圆之分方笔是指在起笔和收笔处笔画有棱角,呈“方”

态圆笔是指写出的点画圆润呈“圆”态书写时,应该方圆兼备,圆中见方,方中

见圆,这样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板书设计:

第四课捺

斜捺平捺反捺

方笔与圆笔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No.5

第五课点

教学目标:

1、学习欧体笔画一一点,并能书写美观大方。

2、把握书写步骤,注意笔画粗细变化。

3、仿影写字,掌握运笔的基本方法,领悟笔画特点,感受字的间架结构特

点。

教学重点:仿影写字,掌握运笔的基本方法,领悟笔画特点,感受字的间架结构

特点。

教学过程:

这些点有的饱满灵动,有的棱

角分明。

2)笔画书写

①露锋起笔。②向左下方行笔,慢

慢加重。③向左上方提笔。④向下方按笔。⑤向右上方回锋收笔。

右点点在字中有时出锋收笔,

以求呼应。

①锋起笔。②向右下方行笔,慢慢加重。③稍作停顿。④回锋收笔。

①藏锋起笔,向右下方按笔。②

向下行笔,上粗下略细,要直。③提笔向上,回锋收笔。

二、习字指导

首点为右点,横略长,各部分应协调。“口”写为

"日",首点与竖钩要对正,最后两点要左右呼应。

玉点要饱满,不宜过大,位置略靠外;各横均不宜长

一。末横较短且略取斜势;点稍靠下,以求平衡。

」首点为上点;第二点为左点,下垂。上“口”小,

下“口”略大。注意两个“口”的大小和写法变化。

各横长短不一,“口”与点的位置要对正。长横要

写出粗细变化,各部分要上下对正,横向笔画间距基本一致。

三、练习实践

仿影练习

四、知识纵览

古代的文字写在哪儿

从殷商时期开始,人们就用竹简来书写文字,但那时的竹简没有保存下来现

在我们见到的竹简最早的是战国时期的、商周时期,人们将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称为“甲骨文”;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称为“'金文”。后来,人们开始将文

字写在丝织品上,称为“帛书”:汉代以后,造纸术日益成熟,在纸上书写才逐

渐普及。

板书设计:

第五课点

左点右点上点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No.6

第六课提折

教学目标:

1、学习欧体笔画一一提折,并能书写美观大方。

2、把握书写步骤,注意笔画粗细变化。

3、仿影写字,掌握运笔的基本方法,领悟笔画特点,感受字的间架结构特

点。

教学重点:仿影写字,掌握运笔的基本方法,领悟笔画特点,感受字的间架结构

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察例字

以■食竖提转折处的折角很明显,像两笔

写成的。

2)书写指导

②右上方提笔出锋

①向右下方按笔。②向下行笔,

渐行渐轻。③向左下方提笔。④向下方按笔。⑤向右上方提笔出锋。

②③

步①、一总、④

横折①向右下方按笔。②向右行笔。③向

右上方提笔。④向右下方按笔。⑤向下行笔,稍向左偏。⑥向左上方回锋收笔。

竖折①向右下方按笔。②向下行笔。③提笔。

④向右下方按笔。⑤向右上方行笔。⑥向右上方提笔。

⑦右下方按笔。⑧回锋收笔。

二、习字指导

提要有力,笔画勿细;撇不宜长。字形整体较扁,左

右两部分应形断意连。注意左边点的写法。

一竖提挺拔,两捺均可写为反捺。“人”撇、捺开

张,“良”的上点可写为左尖横。

一—神'号"的横撇可分两笔写,竖与“申”的中竖均为

垂露竖。比“木”的竖略短,“申”的中竖长,左右两部分结合要紧凑。

皆注意竖折的夹角,“日”不宜过窄。上部左低右高,

整体不可松散。

三、练习实践

仿影练字

四、评价改进

巡视指出不足,仿影改写。

板书设计:

第六课提折

提竖提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