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全册知识点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全册知识点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全册知识点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全册知识点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全册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理差异:(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气温逐渐降低。(纬度位置因素)(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海陆位置因素)(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状分布,逐级下降。(地形因素)2.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2)人口、城市、交通线差异:东密西疏。(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东部高,西部低。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②暖温带与亚热带带分界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⑤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⑥结冰期与非结冰期的分界线;⑦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⑧南稻、北麦的分界线;⑨南甘蔗、北甜菜的分界线;⑩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⑾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界线;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二、四大地理区域:

1.划分依据:综合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点,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2.分界线:(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C是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接近,与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接近,确定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气候因素。(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A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向西延伸,主导因素是降水。(夏季风的影响)。(3)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B是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一、黄土地

黑土地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便于大规模机械化耕种;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耕地类型:旱地3.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等;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4.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发展方向(1)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地区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2)解决春旱的措施: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5.华北平原春旱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降水较少;②冬小麦返青,需水量大;③河流少,径流量小;(2)社会原因:人口多,工农业需水量大。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1.位置和范围(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2)范围: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2.自然环境(1)地形: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山地的东南方有鸭绿江和图们江流过,这两条河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黑龙江流过,它是中俄两国的界河。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东北平原。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2)自然环境特征:气候冷湿。(3)气候:由于纬度较高,紧邻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4)东北三省的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原因: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原因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原因是受海陆位置及地形因素的影响。(5)东北三省传统民居的特点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东北三省纬度较高,冬季气候寒冷,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排雪;墙体厚,窗户小是为了保温。3.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2)农业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生长;不利条件:①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②春秋季节,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3)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①存在问题: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②解决措施:停止开荒,建立一批。(4)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①自然条件: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②社会条件: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4.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1)工业特点:以重工业为主,工业分布靠近原料产地和铁路线。(2)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①煤、铁、石油资源丰富;②海陆交通便利。③工业基础雄厚。不足:水资源不足。(3)东北三省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①面临问题: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②解决措施:节约利用资源和能源,开发新能源;更新设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4)大庆工业结构特点及形成原因:大庆工业结构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为主,因为大庆附近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一、文明的摇篮(1)位置和范围: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主要包括甘肃、宁夏、陕西、山西等省区。(2)黄土风情:①白羊肚头巾:抵御风沙;②信天游:地方特色陕北民歌。窑洞: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且比较干燥,容易开挖;黄土高原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开凿了冬暖夏凉的窑洞。二、风吹来的黄土:(1)成因:“风成说”。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景观:三、严重的水土流水:(1)水土流失的原因:①自然原因:A.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B.植被: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C.土壤: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D.地形:地表破碎,沟谷密度大。②人为原因:A.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B.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修路开矿破坏地表。(2)水土流失的危害:①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②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3)实行计划生育,减轻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1.

北京的城市职能: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2.北京概况、历史古城、现代化大都市:

第七章

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1.南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重要的水田农业区3.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湿热。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江海交汇之地1.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2.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3.自然环境:大部分地区气候湿热,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成为鱼米之乡的原因)二、优越的地理位置(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这里优势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2)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A.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发展;B.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对外联系;C.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D.提供丰富的水产品,有利于渔业的发展;E.提供生活用水、工业用水。(3)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①利: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②弊:丰水期易造成洪涝灾害,淹没大片农田。(4)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灌溉水源,又免受水患灾害。

(5)长江下游和上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长江上游地区河流主要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区域农业的发展;长江下游地区河流主要提供便利的通航条件,有利于区域的交通发展和对外联系。(6)西电东送对长江三角洲的积极意义: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缺乏煤、石油等矿产资源,西电东送可以大大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最重要的综合型工业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随着浦东的开放开发,上海对长江三角洲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2.城市群不同城市间的“同城效应”(1)生活方式: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工作和生活,就像是在同一座城市一样。(2)依据条件:快速交通,即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3)利: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工作条件。弊:生活成本高,不方便。四、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1.特色与代表2.旅游业发达的原因: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服务设施完善。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1.香港、澳门概况对比2.香港扩展城市用地的方式:香港人多地少,而且山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上天”(建设高层建筑)和“下海”(填海造陆)成为香港扩建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3.港澳祖国内地合作:4.香港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密切(1)香港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匮乏;(2)香港经济发展的优势:①地理位置优越;②祖国内地强力支持。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一、台湾省的范围及地理位置(1)范围: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2)地理位置: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3)为什么说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A.地缘关系:台湾和大陆曾经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海陆的变迁,才成为现在的岛屿。B.血缘:台湾居民大多是从广东、福建两省迁入的居民的后代;C.历史:台湾一直是历朝历代的“王土”;D.文化:都说闽南话,都信奉妈祖。二、台湾岛的自然环境1.地形:多山,山地面积约占2/3,台湾山脉纵贯南北,主峰玉山是我国东部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2.气候:①台湾岛属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②气温:等温线呈环状分布,气温中部低四周高(原因:地势中部高四周低)3.河流:河流短急,水能丰富。最长河流浊水溪。4.台湾岛气温、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特点:台湾岛的等温线呈环状分布,气温由外向内降低;降水东多西少。

原因:主要受地形的影响:中部是高大的台湾山脉,随海拔升高,气温渐低;东侧位于台湾山脉的迎风坡,降水多。三、美丽富饶的宝岛1.美丽的宝岛(旅游景点):日月潭、野柳地质公园、玉山、阿里山。2.植被:最著名的树种:樟树,樟脑红桧3.美称:“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亚洲天然植物园”(因森林面积广阔)、东方甜岛(盛产甘蔗)、海上

4.台湾岛森林树种繁多,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的原因。①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湿热;②山地海拔高,植被垂直变化明显。四、外向型经济1.台湾的经济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经济的命脉。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的贸易伙伴。2.台湾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1)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2)海岛多港口;(3)吸收外国资本;(4)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第八章

西北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一、草原和荒漠1.位置和范围:主要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2.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相间分布,呈现“三山夹两盆”分布特征。3.气候与自然景观:(1)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2)自然环境特征:干旱(原因:深居内陆,距海较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3)河流:稀少,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4.气候与自然景观差异:自东向西变化: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原因:海陆因素: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二、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1.西北地区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2.内蒙古牧区——温带草原牧场(优良畜种:三河牛、三河马);新疆牧区——山地牧场(优良畜种:新疆细毛羊、伊犁马)。3.蒙古包是牧区的传统民居,便于拆卸、搬运和安装,称为“可移动的房子”。4.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1)四大灌溉农业区①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上,人们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发展农业,成为粮棉瓜果之乡。②在宁夏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上,人们引黄河水灌溉发展农业,被誉为“塞外江南”。(2)由于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这里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尤以瓜果闻名国内外。①新疆瓜果特别甜:因为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糖分的积累。②新疆长绒棉:因为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生长和采摘。(3)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修建暗渠是为了减少输送过程中的水分蒸发。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一、沙漠和戈壁广布1.位置:位于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2.气候:极端干旱(原因: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海洋气流不易到达)3.自然景观:戈壁、沙漠广布。盆地中有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大的沙漠)。4.绿洲:分布: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水源: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5.人口与城市: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影响因素是水源: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6.交通: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二、油气资源的开发1.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1/4左右。2.西气东输工程:(1)对西部的意义: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2)对东部的意义: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局面;②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结构,③减轻环境污染(或提高大气质量)。(3)路线:①线:轮南油气田——上海。途经地形区: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②线:霍尔果斯口岸——广州。地形区:准噶尔盆地—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珠江三角洲

第九章

青藏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一、世界屋脊1、位置和范围: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2、地形特征:“远看是山,近看是川”。3、自然环境特征:高寒(1)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2)气候: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3)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是D黄河、E长江、F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众多大江大河发源地。(4)太阳能资源丰富: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拉萨有“日光城”之称。(5)地热资源丰富:位于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6)夏季去青藏高原旅游,需要准备哪些物品?为什么?防寒衣物(羽绒服、棉衣)、抗缺氧物品(氧气袋、抗缺氧药品)、防晒物品(防晒霜、太阳镜、太阳帽)。原因: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海拔高,空气稀薄,缺氧;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二、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1.青藏高原是我国高寒牧区。有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典型畜种——牦牛、藏绵羊、藏山羊。2.河谷农业:(1)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