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地区(2024年)小学语文部编版竞赛(难点扫除)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1页
西藏林芝地区(2024年)小学语文部编版竞赛(难点扫除)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2页
西藏林芝地区(2024年)小学语文部编版竞赛(难点扫除)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3页
西藏林芝地区(2024年)小学语文部编版竞赛(难点扫除)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4页
西藏林芝地区(2024年)小学语文部编版竞赛(难点扫除)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藏林芝地区(2024年度)小学语文部编版竞赛(难点扫除)完整试卷(含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1、书写(每题5分共1题)

1).正确、工整地抄写下列句子。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

1).整本书的阅读。

(1)《骑鹅旅行记》是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品,作者是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书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

(2)《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____________,书中的主人公汤姆住在__________家中,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孩子。2).形近字组词。

瘦(

)率(

)怒(

)晖(

)缕(

)

搜(

)摔(

)努(

)挥(

)搂(

)3).巧填同音字。

【lán】【jìng】【mù】

()天()界爱()

()花安()()色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___?

(2)天行健,________。

(3)诗人往往借用诗句表达自己的心声,如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王冕的“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___”。

(4)(名校期末真题)一诗一风景,诗人艾青的笔下绿意无限,“所有的绿集中起来,__________,重叠在一起,___________”。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正所谓“诗是强烈__________,它源于宁静中___________。5).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

)(

)气壮(

)情(

)意安(

)乐(

)

(

)(

)之宝金(

)辉(

)哀鸿(

)(

)

多事(

)(

)(

)心(

)力难以(

)(

)

(1)只要我们___________,美丽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2)他表面上一副___________的样子,实际上心虚得很。

(3)在灯光的照耀下,这座宫殿显得更加___________。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

1).下列量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双手B.一头小猫C.一根竹子D.一口水井2).“诸葛亮”姓()A.诸B.诸葛C.亮3).下面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对应正确的是哪一项?()A.G-eB.R-fC.L-iD.N-n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

1).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

1).字音一家人。

蔫怔喋倚沓

diéyǐniānzhèngtà2).[搭配]将搭配合适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演奏京剧浩瀚的开支

演练动作浩大的沙漠

演唱钢琴浩繁的声势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

1).排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

)我把钢笔交给老师。

(

)我心里感到很高兴。

(

)我在校门口拾到一支钢笔。

(

)老师在班会上表扬了我,还给我戴了一朵小红花。

(

)同学们都说钢笔不是他们丢的。

(

)到了学校,我问同学:“谁丢了钢笔?”2).句子排序

(

)阳光透过深邃,照进了温暖,携带着花旦,我手碰着撒旦。

(

)在温馨的花香中成长,我体味着酸甜苦辣。

(

)生命和徐徐阳光和我一起打造永远。

(

)晚霞慢慢地弥漫开来,猩红的血液在血管里沸腾,我知道了人生如同花蕾的凋枝与重生。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

1).我市正在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以下宣传标语恰当的打√,不当的打×。

1.勤学加苦练,保家又卫国。(

)

2.大手牵小手,同走文明路。(

)

3.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

)

4.共建文明城市,共享幸福生活。(

)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

1).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1.将文中的词补充完整

2.《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结合诗句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明月”外,作者还选取了哪些景物进行描写?请你选取一中景物说说写景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书面表达(每题10分共1题)

1).看图写话。

提示:仔细观察图画,图上都有谁?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后来怎样了?注意他的动作和表情,发挥你的想象,想好后用连贯的话,写下这个故事。恰当地运用逗号、句号。书写要工整,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10、文言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陈元方候袁公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⑤往者尝为邺⑥令,正行此事。不知卿⑦家君法⑧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⑨,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suí):安,安抚。④恣(zì):任凭。⑤孤:古代王侯的自称。⑥邺(yè):地名。⑦卿:客气,亲热的称呼。⑧法:效法,仿效。⑨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⑩师:学习。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元方年十一时。(时间)B.久而益敬。(更加)C.孤往者尝为邺令。(曾经)D.周公不师孔子。(效法)2.下列是对画线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3.下列对故事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方认为其父为人称道的原因是施以恩德安抚强者和用仁爱抚慰弱者。B.文末元方回答的言外之意是家父没有模仿袁公,袁公却模仿家父。C.“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元方引经据典,既没有贬低父亲,也不失礼貌,回答得恰到好处。D.本文通过元方与袁公的问答,表现了元方小小年纪就机敏过人的特点。11、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

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戏曲是中国的传统戏剧形式,历史悠久……材料二:中国的年画色彩鲜艳,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借此寄托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和人兴的祈盼。材料三: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这是人类最早的风筝。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演进成今日的多线风筝……在发展旅游事业、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阅读三则材料,做出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①人类最早的风筝是由竹子制成的。__

②春节在门上张贴年画,寄托着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和人兴的祈盼。___

(2)材料一、二、三分别介绍了中国的_____、____和__。

(3)将上面三则材料作为板报的内容,最适合作为板报标题的一项是A.中国戏曲形式多B.中国“老玩意儿”C.民间艺术在元宵12、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勉强:①将就,凑合②心中不愿而强为之③使人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1)秦王没办法,勉强击了一下缶。(

)

(2)这点食物勉强够他们几个吃一天。(

)

(3)他不去就算了,不要勉强他了。(

)2).______,据于德,______,游于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