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轻巧夺冠】_第1页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轻巧夺冠】_第2页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轻巧夺冠】_第3页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轻巧夺冠】_第4页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轻巧夺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6分)1.把浸泡一夜的绿豆种子各10粒分别放在两个相同玻璃瓶中密封,其中一只瓶中抽出空气,另一只瓶中不抽。把它们放在箱子中保持20℃,观察种子发芽情况。这个实验操作可以用来研究种子发芽是否必需(

)A.水

B.空气

C.土壤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B.种子发芽一定要有阳光C.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3.下列描述中,属于群落的是()。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B.一个池塘里的全部动物C.一个池塘里的全部生物4.小草、老虎、狐狸、野兔等生物构成了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1)请写出这条食物链:

。(2)其中

是生产者,

是消费者。(3)如果狐狸被大量捕杀,这个生态系统会发生什么变化?

5.某同学在校园里发现了一种小动物,为了研究这种小动物的生存环境,他四处探索,并记录了他的观察数据,如下表。地点该动物的数量塑胶跑道0干燥的土壤中2

水池边的石头下16菜园的土壤中12(1)通过观察记录,我们可以知道最适宜这种小动物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A.阳光充足

B.土壤干燥

C.阴暗、潮湿(2)如果这种小动物怕生存的环境突然变得十分干燥,那么这种小动物会()。

A.迅速适应干燥的环境B.生存得很健康C.生病或死去6.制作的生态瓶应该放在(

)地方。

A.阴暗

B.阴暗、有阳光都行

C.阳光7.生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下列不能体现光对动物行为影响的是(

)。A.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B.刺猬的身上长满尖刺

C.夏季的夜晚利用灯光诱捕昆虫喂鱼8.下列关于冬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冬眠是动物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B.所有的动物都要冬眠C.冬眠时,动物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会大大减少9.蚯蚓适宜生活在()的环境中。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高温干燥10.下雨天,经常能够看到地面上有很多蚯蚓,这是因为(

)

A.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B.蚯蚓喜欢多水的C.土壤的空隙被雨水占据,氧气含量降低,蚯蚓需要爬到地面上来呼吸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

),适宜的温度和空气。2.(

)、(

)、适宜的(

)是种子萌发必须具备的条件。3.食物链通常是从(

)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4.在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的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

5.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消费者(

)、(

),生产者是(

)。6.种子发芽的3个重要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和(

)。7.种子发芽的条件是(

)、(

)和(

)等。

8.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

)、(

)和(

)。9.蚯蚓喜欢生活在(

)、(

)的环境。10.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生物之间的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2.发明是大人的事,中小学生根本就不可能。()3.非生物没有生命,所以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任何作用。()4.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两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5.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可以给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和食物。()6.一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对其他生物都是有一定影响的。()7.“飞蛾扑火,自取灭亡”说明动物也有趋光性。()8.企鹅适合在亚热带地区生活。()9.当一个问题与很多因素有关时,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10.人可以生产制造自己所需要的、所喜欢的食物,人在食物链中是生产者。()四.连线题(共1题,共3分)1.把动物名称与其特殊的繁殖方式用直线连起来。水螅

雄性用哺育袋养育蜗牛

从母体直接分离海马

雌雄同体又需要相互交配五.简答题(共5题,共24分)1.怎样做一些实验,能确定手电筒的光发出后能沿直线传播?根据什么做出结论?2.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动物和光的特性的?3.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破坏可能引发沙尘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怎样做?4.阅读资料,完成分析。“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危害在泥沙”。作为世界上输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每年向下游的输沙量达16亿吨。由于该区气候干旱,暴雨集中,植被稀疏,土壤抗蚀性差,加之长期以来乱垦滥伐等人为的破坏,是导致黄土高原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的重要原因。而1500多年前的黄河中游也曾“临广泽而带清流”,森林茂密,群羊塞道,动物种类繁多。正是人类掠夺性的开发掠去了植被,带来了风沙,使水土流失把黄土高原刻画得满目疮痍,大量的动物死亡或迁移。(1)以上资料表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生态系统就失去了

;黄河流域

这个环节最先受到破坏。(2)“九曲黄河万里沙”的原因是

。(3)如果我们请你当个小小科学家,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来治理这种现状?(至少写三点)5.怎样可以做出正确的解释?六.综合题(共3题,共18分)1.根据所学知识解程下列现象。(1)夏日,大雨过后,小明发现地面上有很多的蚯蚓,由此小明推断蚯蚓不喜欢湿润的土壤,而是喜欢干燥、阴暗的土壤,小明的判断对吗?为什么?(可从本课的实验结论以及之前所学的有关土壤的氧气含量等角度进行解释)。(2)骆驼用驼峰储水可以在沙漠中更好地生存;枯叶蝶翅膀上有类似猛禽眼睛的花纹,使一些捕食者不敢靠近;蝗虫在夏天草木繁盛时体色是绿色的,到了秋天变成黄色。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2.大蒜是必不可少的厨房烹饪调味品,但是放在屋子里的大蒜很容易发芽,这让妈妈很头疼。小金给妈妈推荐了几个小窍门:一是将大蒜放在阳台干燥处,二是将干燥的大蒜放在冰箱里贮藏,三是用保鲜袋将大蒜密封。果然,大蒜基本没有发芽。结合本课知识,说一说小金的窍门中包含哪些科学道理。3.为了研究蚯蚓喜欢潮湿还是干燥的环境,请制订实验计划,并在括号中打“√”。研究问题蚯蚓喜欢阳光还是阴暗的环境?()蚯蚓喜欢潮湿还是干燥的环境?()我的猜想蚯蚓喜欢阴暗的环境()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要改变的条件环境阴暗与阳光()环境的湿度()蚯蚓的种类相同()不改变的条件环境阴暗与阳光()环境的湿度()蚯蚓的种类相同()实验方法(用文字、画图等方式说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C4.(1)小草→野兔→狐狸→老虎(2)小草;野兔;狐狸;老虎(3)导致野兔大量繁殖,大量草地被野兔吃掉,老虎缺少食物导致数量减少,最终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5.(1)C(2)C6.C7.B8.B9.B10.C二.填空题1.水分2.水分;空气;温度3.绿色植物4.生产者;消费者5.老鼠;蛇;水稻6.空气7.空气;水;温度8.温度;水分;空气9.阴暗;潮湿10.食物网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取三张纸,并在纸上打三个孔,先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对着照,发现光可以穿过来,当三个孔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光就照不过来了。2.利用光对动物的影响,可以捕捉诱杀害虫,捕捉对人们有益的动物,可以灯光诱虫养鱼,灯光照明可增加鸡的产蛋量等。3.不乱砍滥伐、不过度放牧、不过度开采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4.(1)平衡;植物(2)植被稀疏、土壤抗蚀性差,人类的乱垦滥伐,造成水土流失严重(3)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改造河道。5.做出正确解释,需要有充分证据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只是,进行合理思考。六.综合题1.(1)错误。大雨之后,土壤中的大部分空气被排出,蚯蚓为了呼吸到空气,所以会爬到地面上,并不是喜欢干燥的土壤。

(2)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物有不同的特征,说明生活会适应它们生活的环境。2.大蒜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将大蒜放在阳台干燥处,缺少水分,大蒜不能发芽;放在冰箱里贮藏,缺少温度条件,大蒜不能发芽;用保鲜袋将大蒜密封,空气中氧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