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真题汇编】_第1页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真题汇编】_第2页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真题汇编】_第3页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真题汇编】_第4页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真题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小强分别用指甲、铜钥匙、刀对这块岩石进行刻划,结果如下表(“√”表示有划痕,“×”表示无划痕),所以该岩石的硬度是(

)。A.较软B.较硬C.硬2.爸爸买来一个用岩石制成的花台,这个花台表面呈花斑状,小明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这种岩石主要由黑色、透明、肉红三种颜色的颗粒组成。可以推测这个花台是由(

)制成的。A.花岗岩B.砂岩C.大理岩3.下列关于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黏质土是最适合植物生长的B.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C.土壤中没有空气4.岩石与矿物在学了《岩石与土壤》这个单元后,同学们带着自己收集到的岩石和矿物到学校,并且对它们的特征进行了探究。小科带来的是从家里厨房装修用到的一种岩石,其表面呈花斑状,由黑、白、肉红和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很坚硬,据此,你判断这种岩石是(

)。A.大理石B.花岗岩C.砂岩5.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

)。A.石盐B.石墨C.赤铁矿D.金刚石6.江山阶“金钉子”位于江山市城北莲塘村,是含生物屑灰岩,由沉积在安静海底的钙质泥和同时沉到海底的球接子等三叶虫遗体演变来的。每层灰岩大约持续了数千年的时间,老的在下面,新的在上面,一层叠一层,连续记录了球接子三叶虫约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这也说明这里曾经是(

)。A.沙漠B.海洋C.山地7.计算机里的许多芯片由(

)。A.石墨制成B.云母制成C.硅制成8.面对一种不知名的矿物,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观察矿物有什么特征,对照资料识别B.观察矿物有什么特征的过程中,可以用到显微镜C.把整块矿物放到火中烤,看看会有什么变化9.小强根据矿物颜色红色,条痕樱红色,金属光泽等特征,推测这块不知名矿物可能是(

)。A.金刚石B.赤铁矿C.石膏10.下列关于岩石和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土壤里乱丢垃圾可以增加肥力B.开采岩石不需要经过政府机关批准C.我们要合理利用岩石和矿物,保护土壤不被污染二.填空题(共10题,共42分)1.小强捡到的一块岩石上面有植物叶片图案,猜想这块岩石可能是(

),所以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2.一些矿物可供我们食用,如豆腐中的石膏;(

)是重要的能源矿产;计算机里的许多芯片由(

)制成,硅来自石英和其他矿物。3.地质学家根据(

),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花岗岩属于(

)。4.小明将一块干燥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有气泡冒上来,这个实验说明土壤中含有(

)。5.地质学家根据含沙量与成分的不同把土壤分成了(

)、(

)和(

)三类。6.土壤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什么?(

)、(

)、(

)。很多人都说古田的脐橙好吃,你知道哪种土壤适宜种植脐橙吗?(

)。7.我国有许多风景名山,他们的主体都是由(

)构成的。8.(

)对我们人类非常重要,我们吃的许多食物都来自在(

)中生长的(

)。9.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它们是(

)(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因此,我们(

)(需要;不需要)珍惜和保护它们。10.用(

)加热土壤,会闻到焦糊气味并看到有烟冒出,证明土壤中有(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花岗岩经常用做建筑材料。(

)2.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菊石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海洋。(

)3.岩石可以在太阳、风、水等作用下转化成土壤,所以土壤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需保护。(

)4.大部分金属矿物有金属光泽。(

)5.利用石膏的硬度可以做粉笔。(

)6.根据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其次是沙,接着是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

)7.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人类开采这些资源以后,它们就不能再生了,因此,我们可以随意开采资源。(

)8.岩石的薄片可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从而帮助人们更准确地判断岩石种类。(

)9.岩石碎裂后马上就变成了土壤。(

)10.土壤就是只有黏土一种物质组成的。(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将下列常见矿物与条痕颜色连起来。赤铁矿

白色方铅矿

樱红色黄铁矿

金黄色石英

绿黑色金矿

黑色五.简答题(共5题,共25分)1.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土壤?2.大理岩和石灰岩滴稀盐酸后有何变化?3.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岩石、矿物、土壤等自然资源?4.你认为岩石和土壤各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有哪些用途?我们可以从哪里发现它们?5.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哪些行为会破坏土壤?(至少写三点)六.综合题(共3题,共34分)1.探究“岩石与土壤”的奧秘。小宁外出时发现有一种岩石,经过观察发现该岩石由较大的颗粒组成,颜色美观,花斑状,由黑、白、内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硬度高,经常在建筑装饰、大厅地面、露天雕刻见到。(1)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这块岩石是(

)。A.砂岩

B.花岗岩

C.大理岩(2)这种岩石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种矿物组成。(3)用刻画的方法比较组成这块岩石的三种矿物的硬度,根据表中的记录,甲应该是_______。(填矿物的名称)(4)许多古代建筑的柱子都是岩石岩石加工而成,请从科学角度写出石柱子优于木柱子的两个理由。(5)有的同学通过学习知道岩石碎裂在经过-系列的变化可以形成士壤,认为土壤是可再生资源,所以不需要珍惜和保护。你认为他的观点是_______的,请说说你的理由。2.岩石可以供我们欣赏吗?答案是肯定的。四(2)班的小聪同学就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参观了本市的奇石馆。他在馆内欣赏到了风格各异的各种岩石艺术品,尤以三种天然臻品花开富贵、美的结晶和翻毛白凤鸡最为突出。(1)他在游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下列行为,你认为可取的是(

)。A.游客在奇石馆内参观时随意刻画和涂鸦岩石B.游客在返程途中将吃剩的冰淇淋盒随手丢弃到车窗外C.游客将喝完水的空瓶子和擦汗的面巾纸扔在垃圾桶内(2)馆内陈列的岩石表面的反光能力是指岩石的(

)。A.透明度B.光泽C.反射(3)小聪在奇石馆的岩石加工处向师傅要了三块不知名的岩石准备带回学校实验室探究。在实验室中,他先将三块岩石进行编号。在观察1号岩石时发现:它的外表是红色的,把它放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留下的痕迹是樱红色的。根据他描述的现象,我们应选(

)作为参考依据。A.红色B.樱红色C.没有可参考的颜色(4)小聪在奇石馆的岩石加工处向师傅要了三块不知名的岩石准备带回学校实验室探究。他还用指甲、铜钥匙和小刀刻画三块岩石,发现3号岩石只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3号岩石硬度可描述为(

)。A.较软B.较硬C.硬(5)小聪在奇石馆的岩石加工处向师傅要了三块不知名的岩石准备带回学校实验室探究。除了上述观察方法外,我们在观察某块岩石时不可以采用下列(

)观察方法。A.闻一闻B.敲一敲C.尝一尝3.小明家前不久移栽的仙人球死了,小明感到很困惑,想弄明白原因。妈妈看看花盆,便说:“仙人球不适合种在这样的土壤里,浇水过量容易烂根。”于是,他想用所学的知识探究泥土的渗水性特点。(1)小明选择了三种常见的土壤进行对比试验。先把三种土壤分别装入漏斗,到达同一(

),再把(

)的水缓慢倒入三个漏斗中。(2)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三种土壤透水性能不同:第一种土壤透水性最好,流下来的水最多,可以推测是(

),第二种土壤渗水性中等,可以推测是(

),第三种土壤透水性最差,流下来的水最少,可以推测是(

)。(填“黏质土”或“沙质土”或“壤土”)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B4.B5.D6.B7.C8.C9.B10.C二.填空题1.化石2.煤;硅3.岩石的成因;岩浆岩4.空气5.沙质土;黏质土;壤土6.沙质土;黏质土;壤土;壤土7.岩石8.土壤;土壤;植物9.不可再生;需要10.酒精灯;腐殖质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植树造林、轮作或修耕、修筑梯田、保护植物、保护环境、减少使用化肥、养成良好环境意识。2.大理岩和石灰岩滴稀盐酸后会冒泡。3.岩石和矿物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宝贵资源。这些资源被开采后,就不能再生了,因此我们要好好保护、合理利用岩石和矿物。土壤为我们提供了食物,还为人和许多生物提供生存家园,就不能再生了,因此我们要好好保护、合理利用岩石和矿物。4.岩石比较坚硬,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土壤是颗粒状的,比较松软。岩石的作用主要是可以用来做建材,可以用来做装饰品等等。土壤的作用:土壤具有调节的功能,土壤是动物植物栖息的场所。地球上到处存在着岩石,地球的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