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突破训练】_第1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突破训练】_第2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突破训练】_第3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突破训练】_第4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突破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42分)1.种子发芽时,下列条件不是必需的是(

)。

A.土壤

B.温度

C.水2.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了氧气的是()。

A.微生物

B.土壤

C.植物3.完成制作生态瓶的步骤。①制作准备:透明塑料瓶、田螺、水、浮萍、细沙、虾、石块、水藻。②将

剪掉上面一部分。③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

,再装人大半瓶自然水域中的水。④在瓶里种上几棵

,在水面放一些浮萍。⑤植物存活后,再放入

等小动物。⑥选择合适的地方安置生态瓶。4.在北方下雪后,偶尔会看到白色的狐狸,这种动物的护身术是(

)。

A.拟态

B.放臭气

C.保护色

D.用毒刺5.研究水量的多少对小鱼生存的影响。一分钟内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记录表生态瓶的情况第一次观察第二次观察第三次观察水多时100水少时334(1)生态瓶里的水较

时,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多。(2)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要保证小鱼的数量

。(3)请解释这种变化的原因。

6.王明同学自己做了一个生态瓶;用一个500毫升的透明玻璃瓶,里面加入400毫升的水、少量的土壤和石块,放入新鲜的水草,2~3条小鱼和几个螺蛳。用软木塞塞住瓶口,观察生态瓶中生物的生活情况。(1)生态瓶中的生物有

;非生物有

。放入水草的作用是

;放入土壤和石块的作用是

(2)王明同学的生态瓶应该放在

(3)生态瓶上部留有一定空间的目的是

7.认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是通过茎里的导管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的实验过程:()→()→()→()→()⑴在其中一个容器加入一药匙红色色素,搅拌均匀使水染色。⑵分别取出浸泡在液体中的植物,截取一段茎,将茎纵向剖开,观察现象并将发现记录下来。⑶取两个透明容器,分别加入等量的清水。⑷选取两条带花的枝条,分别插入两个容器中。⑸准备一种开白花的植物。8.小草、老鼠、兔子、狐狸、蛇、老鹰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A.食物链

B.食物网

C.生态系统9.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是()。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10.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相互竞争的关系

B.吃与被吃的关系

C.互惠互利的关系二.填空题(共10题,共32分)1._____海马将卵产在_____海马体内,由_____海马怀孕生产。(

)

A.雄、雌、雌

B.雌、雄、雌

C.雌、雄、雄2.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

)。3.稻田中有蝗虫、青蛙、蛇等,其食物链为:4.绿豆种子发芽需要(

)、(

)和适宜的温度等。5.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通常从(

)开始,到(

)终止。

6.下列动物中,由雄性怀孕“生产”后代的是()

A.猫

B.海马

C.青蛙7.像蝗虫、甲虫这样,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颜色一致或近似的体色,叫(

)。像竹节虫和枯叶蝶那样,体色和形态都和环境中的其他物体或另一种生物相似,而不易被敌害发现的现象,叫(

)。8.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环境还是光亮环境的实验,我们是这样做的:找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把盒子里面涂成(

),盒子盖子的一端(

),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过一段时间打开盒子观察。

9.食物链通常是从(

)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10.对探究的问题事先作出假设,这样做会使探究(

)更加明确,(

)更加清晰。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在生态瓶中放入的植物越多越好。()2.泡种子的水,温度越高越好。(

)3.老师的意见一定是有道理的,一定要虚心接受。(

)4.绿豆种子离开了土壤就不能发芽。()5.小海马是在爸爸的哺育袋中孕育而成的。()6.自然界没有植物,动物照样能生存下去。()7.生态瓶中的植物数量越多越好。()8.科学注重事实与依据,容不得虚假和轻信。()9.模拟实验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10.在自然界中,人也是消费者。()四.连线题(共1题,共3分)1.把动物名称与其特殊的繁殖方式用直线连起来。水螅

雄性用哺育袋养育蜗牛

从母体直接分离海马

雌雄同体又需要相互交配五.简答题(共5题,共24分)1.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怎么做?(至少写3条)2.阅读资料,完成分析。“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危害在泥沙”。作为世界上输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每年向下游的输沙量达16亿吨。由于该区气候干旱,暴雨集中,植被稀疏,土壤抗蚀性差,加之长期以来乱垦滥伐等人为的破坏,是导致黄土高原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的重要原因。而1500多年前的黄河中游也曾“临广泽而带清流”,森林茂密,群羊塞道,动物种类繁多。正是人类掠夺性的开发掠去了植被,带来了风沙,使水土流失把黄土高原刻画得满目疮痍,大量的动物死亡或迁移。(1)以上资料表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生态系统就失去了

;黄河流域

这个环节最先受到破坏。(2)“九曲黄河万里沙”的原因是

。(3)如果我们请你当个小小科学家,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来治理这种现状?(至少写三点)3.当壁虎遇到天敌的时候,它是怎样保护自己的?4.你制作的生态瓶中有哪些动物和植物?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5.怎样做一些实验,能确定手电筒的光发出后能沿直线传播?根据什么做出结论?六.综合题(共3题,共15分)1.连线题。

燕子

深山老林里

鲸鱼

喜欢生活在温暖的环境里

雪狼

大海里

老虎

温度很低的南极

企鹅

冰天雪地2.将生物和土壤之间的关系用直线连接起来。3.五十年代,由于麻雀吃稻谷,我国曾发起把麻雀作为"四害"来消灭的运动。可是在大量捕杀了麻雀之后的几年里,却出现了严重的蝗虫灾害,使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的损失。后来科学家们发现,麻雀是吃害虫的好手。消灭了麻雀,害虫没有了天敌,就大肆繁殖起来、导致了虫灾发生、农田绝收一系列惨痛的后果。(1)请写出上面短文中的一条食物链。(2)请你解释,为什么麻雀被消灭了,反而造成农田绝收的后果。(3)如果你是科学家,接下来应该呼吁大家怎么做呢?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透明塑料瓶;细沙、石块;水藻;田螺、虾4.C5.(1)少(2)不变(3)水少时,水中氧气含量减少,鱼要浮到水面进行呼吸。6.(1)水草、小鱼、螺蛳;水、土壤、石块、空气、阳光;为动物提供氧气和食物;为瓶中生物生长提供一定的环境(2)有阳光的地方(3)保存一定量的空气7.3;1;5;4;2

8.B9.C10.B二.填空题1.C2.食物链3.水稻→蝗虫→青蛙→蛇4.水;空气5.食物链;绿色植物;凶猛的食肉动物6.B7.保护色;拟态8.黑色;开口9.绿色植物10.方向;目标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1.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

2.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

3.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的动植物。

4.保护草原,合理放牧。

2.(1)平衡;植物(2)植被稀疏、土壤抗蚀性差,人类的乱垦滥伐,造成水土流失严重(3)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改造河道。3.当壁虎遇到天敌的时候,常会丢弃自己的尾巴,来诱惑敌人,逃离险境。4.生态瓶中应该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