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2574-2022 混流式水轮机维护检修规程_第1页
DL∕T 2574-2022 混流式水轮机维护检修规程_第2页
DL∕T 2574-2022 混流式水轮机维护检修规程_第3页
DL∕T 2574-2022 混流式水轮机维护检修规程_第4页
DL∕T 2574-2022 混流式水轮机维护检修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CSK55混流式水轮机维护检修规程2022-11-04发布2023-05-04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标准分享吧/DL/T2574—2022前言 Ⅱ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检修项目与检修周期 24.1检修项目 24.2检修周期 75检修工艺 75.1工艺质量一般要求 75.2蜗壳、尾水管检修 95.3筒形阀检修 95.4导水机构检修 5.5导轴承检修 5.6主轴密封检修 5.7转动部件检修 5.8附属设备检修 6水轮机总体回装 7检修启动试验 7.1一般要求 7.2启动试验项目 7.3验收 扫码免费兑换申子书I标准分享吧http://ww.bzfxb.c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电力行业水轮发电机及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1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龙滩水力发电厂、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岩滩水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祖平、刘丰、王鹏宇、农振昌、李平、向小峰、陈峰兵、张波涛、俸梅、郑立理、李建豪、覃涛、邱涛、胡军、姬升阳、赵宗引。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Ⅱ标准分享吧/混流式水轮机维护检修规程1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功率为10MW及以上或转轮公称直径1.0m及以上的混流式水轮机(以下简称“水轮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900.45电工术语水电站水力机械设备GB/T7596电厂运行中矿物涡轮机油质量GB/T8564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GB/T11348.5旋转机械转轴径向振动的测量和评定第5部分:水力发电厂和泵站机组GB/T15468水轮机基本技术条件GB/T16938紧固件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通用技术条件GB/T28570水轮发电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导则GB/T29531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DL/T410电工测量变送器运行管理规程DL/T444反击式水轮机磨蚀评估导则DL/T507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T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619水电厂自动化元件(装置)及其系统运行维护与检修试验规程DL/T622立式水轮发电机弹性金属塑料推力轴瓦技术条件DL/T1056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系统技术监督导则DL/T1066水电站设备检修管理导则DL/T1318水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NB/T35089水轮机筒形阀技术规范NB/T47013.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3术语和定义GB/T2900.45及DL/T106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A级检修是指对水轮机进行全面的解体检查和修理,以保持、恢复或提高设备性能。B级检修BclassmaintenanceB级检修是指针对水轮机某些设备存在的问题,对水轮机部分设备进行解体检查和修理。B级检修1标准分享吧/可根据水轮机设备状态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实施部分A级检修项目或定期滚动检修项目。C级检修是指根据设备的磨损、老化规律,有重点地对水轮机进行检查、评估、修理、清扫。C级检修可进行少量零件的更换、设备的消缺、调整、预防性试验等作业以及实施部分A级检修项目或定期[来源:DL/T817—2014,3.1]D级检修是指当水轮机总体运行状况良好,而对主要设备及附属系统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与消缺。可根据设备状态的评估结果,安排部分C级检修项目。定期检修是一种以时间为基础的预防性检修,根据设备磨损和老化的统计规律,事先确定检修等级、检修间隔、检修项目、备件及材料等的检修方式。状态检修conditionbasedmaintenance(CBM)状态检修是指根据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提供的水轮机状态信息,评估水轮机的状况,在故障发生前进行检修的方式。4检修项目与检修周期4.1检修项目水轮机C级检修项目见表1,根据水轮机状态评估结果可适当调整。表1水轮机C级检修项目序号机构名称部件名称检修项目1蜗壳、尾水管蜗壳1.外观检查;2.排水阀动作试验;3.排水阀阀盘密封检查;4.蜗壳进人门连接螺栓无损检测;5.蜗壳进人门(外开式)无损检测尾水管1.外观检查;2.尾水管平管段、基础环及锥管第一管节脱空检查、处理;3.排水阀拦污栅检查、处理;4.排水阀动作试验;5.排水阀阀盘密封检查;6.尾水管进人门连接螺栓外观检查;7.尾水管穿梁孔门连接螺栓外观检查2标准分亭吧http://./表1(续)序号机构名称部件名称检修项目2筒形阀机械、油压装置1.外观检查;2.油压装置检查;3.同步装置检查;4.安全阀校验;5.液压油过滤、检验;6.重要紧固件检查;7.筒形阀接力器及操作油管路外观检查;8.卸载阀动作值测定;9.自动补气试验;10.手动操作筒形阀试验;11.自动操作筒形阀试验;12.筒形阀开启、关闭时间测定电气装置1.自动化元件检查;2.同步装置检查3导水机构座环外观检查底环1.外观检查;2.抗磨板空蚀、磨损局部处理导叶1.外观检查;2.立面间隙测量与调整;3.端面间隙测量与调整;4.空蚀检查及处理;5.导叶轴套密封检查、处理顶盖1.表面清扫、局部防腐;2.焊缝外观检查;3.螺栓松动检查;4.抗磨板空蚀、磨损局部处理底环1.外观检查;2.抗磨板空蚀、磨损局部处理导叶1.外观检查;2.立面间隙测量与调整;3.端面间隙测量与调整;4.空蚀检查及处理;5.导叶轴套密封检查、处理顶盖1.表面清扫、局部防腐;2.焊缝外观检查;3.螺栓松动检查;4.抗磨板空蚀、磨损局部处理接力器1.外观检查;2.动作试验;3.压紧行程测量与调整;4.外观检查控制环1.控制环自润滑轴承(轴向、径向)间隙测量;2.控制环连接板检查拐臂1.外观检查、螺栓松动检查;2.导叶止推轴承间隙测量;3.剪断销及信号装置检查;4.限位块检查3标准分享吧/序号机构名称部件名称检修项目4导轴承油槽1.外观检查;2.轴承外部清扫,渗漏检查、处理;3.透平油检验、过滤或换油;4.螺栓松动检查;5.油槽表面清扫;6.油槽密封检查、处理轴瓦瓦面抽检(外观检查、无损检测)轴承冷却系统1.外观检查;2.油过滤器清扫或更换滤芯;3.冷却系统严密性试验;4.电机预防性试验5主轴密封主轴工作密封1.外观检查;2.主轴密封通水试验;3.主轴密封磨损量测主轴检修密封外观检查及空气围带通气试验6转动部件转轮1.外观检查;2.叶片出水边无损检测;3.叶片焊缝无损检测(抽检栓);4.止漏环间隙测量主轴外观检查7附属设备顶盖排水装置1.外观检查;2.水泵抽水试验;3.水泵振动测量;4.自流排水孔清理;5.顶盖水位计检查;6.电机预防性试验补气系统1.主轴中心补气阀动作试验、密封面检查、渗漏试验;2.浮球阀动作试验、密封面检查;3.强迫补气系统管路检查,动作试验水车室环形吊车1.外观检查;2.动作试验;3.螺栓松动检查自动化元件1.外观检查;2.紧固检查及校验;3.密封面渗漏检查、处理其他附属设备1.外观检查;2.油、水、气管路及阀门清扫、检查,渗漏处理;3.表计检查、校验;4.标示牌修复或更换;5.机坑里衬、水车室通道、管路补漆水轮机B级检修应在C级检修项目的基础上进行,实施项目见表2,根据水轮机状态评估结果可适4标准分享吧/表2水轮机B级检修项目序号机构名称部件名称检修项目1蜗壳、尾水管蜗壳蜗壳进人门焊缝检查、处理尾水管1.锥管与基础环焊缝检查、处理;2.尾水排水阀阀盘密封更换2筒形阀机械、油压装置1.密封检查、处理;2.同步装置调整;3.操作机构调整、处理;4.重要焊缝无损检测;5.局部锈蚀处理;6.压油泵输油量测定;7.液压系统升压试验;8.静水启闭试验电气装置UPS供电状态下,筒形阀动作试验3导水机构座环局部防腐底环局部防腐导叶缺陷检查、处理顶盖1.重要焊缝无损检测;2.抗磨板局部缺陷处理接力器1.重要焊缝无损检测;2.压紧行程调整控制环控制环自润滑轴承间隙测量、处理拐臂导叶止推轴承间隙测量、处理4导轴承轴瓦1.瓦面检查、处理;2.瓦间隙测量轴承冷却系统外循环油泵轴封、轴承检查、处理5主轴密封主轴工作密封密封副检查及修复6转动部件转轮1.主要焊缝无损检测;2.缺陷处理主轴1.主要焊缝无损检测;2.缺陷处理7附属设备顶盖排水装置水泵轴承检查、处理补气系统1.主轴中心补气阀动作值检查、调整;2.浮球阀密封面处理;3.强迫补气系统法兰及密封面检查、处理水车室环形吊车钢丝绳保养水轮机A级检修应在B级检修项目的基础上进行,实施项目见表3,根据水轮机状态评估结果可适5标准分享吧/表3水轮机A级检修项目序号机构名称部件名称检修项目1蜗壳、尾水管蜗壳1.接力器及盘型阀分解检查、密封更换;2.接力器严密性耐压试验尾水管1.接力器及盘型阀分解检查、密封更换;2.接力器严密性耐压试验2筒形阀机械、油压装置1.密封更换;2.整体防腐处理;3.液压操作机构分解、检查;4.同步机构分解、检查电气装置1.故障模拟试验;2.动水关闭试验(选做)3导水机构座环防腐处理底环1.防腐处理;2.导叶下端面密封更换;3.底环与座环间的密封更换;4.空蚀部位处理;5.导叶排水孔检查导叶1.轴瓦更换;2.导叶轴密封更换;3.导叶立面密封处理;4.空蚀部位处理顶盖1.防腐处理;2.分瓣面连接螺栓无损检测,必要时更换;3.顶盖与座环连接螺栓无损检测,必要时更换;4.导叶上端面密封更换;5.空蚀部位处理接力器1.分解检查、密封更换;2.接力器严密性耐压试验控制环自润滑轴承更换拐臂1.导叶止推轴承更换;2.限位块焊缝检查4导轴承油槽1.瓦面无损检测;2.瓦面处理或更换;3.油槽密封更换;4.油槽渗漏试验轴承冷却系统油、水管路法兰、接头密封更换5主轴密封主轴工作密封1.供水管更换;2.管路密封更换;3.主轴密封分解检查及处理主轴检修密封空气围带更换6转动部件转轮1.与主轴连接螺栓无损检测;2.止漏环圆度测量7附属设备顶盖排水装置1.水泵分解检查;2.管路密封更换补气系统6标准分享吧/序号机构名称部件名称检修项目7附属设备强迫补气装置管路密封更换水车室环形吊车轴承箱分解检查自动化元件检查处理,根据需要更换或改造其他附属设备管路及接头密封更换水轮机检修周期、检修停用时间直接取决于设备的健康水平与运行状态,宜与发电机检修周期、检修停用时间相结合。水轮机检修周期、检修策略宜参照表4执行,检修停用时间宜参照表5执行。表4检修周期、检修策略表检修等级检修周期(年)检修策略A级检修机组投产运行一定年限后,可选取一台水轮机实施抽查性A级检修,当检查状况良好,可延长其余机组A级检修周期B级检修根据需要安排除为解决影响机组安全性或经济性的严重缺陷外,原则上不安排B级检修C级检修通过机组状态评价与检修评估,设备状况良好的机组可适当延长D级检修0.5~1注1:对状态稳定的设备,根据设备状态评价结果,可逐步延长检修周期。注2:在水轮机运行或检修中,发现危及安全运行的重大缺陷,应立即检修或延长检修时间。注3:水轮机主要运行参数频繁超出设计值,或是水轮机效率、功率明显降低时,报主管单位批准后,可调整检修周期、检修停用时间。注4:多泥沙河流可适当缩短检修周期。缩短检修停用时间。表5水轮机检修停用时间转轮直径D₁检修停用时间d(天)A级检修B级检修C级检修D级检修30≤d≤4520≤d≤307≤d≤9根据检修项目,可适当安排检修停用时间,但不得超过C级检修停用时间的下限2500≤D₁<400050≤d≤6535≤d≤407≤d≤94000≤D₁<550050≤d≤6540≤d≤457≤d≤955≤d≤7045≤d≤6090≤d≤14050≤d≤80注1:在水轮机检修过程中,发现危及安全运行的重大缺陷,可延长检修停用时间。注3:配有筒形阀的机组,A级检修停用时间可在本表规定的检修停用时间上适当延长。5检修工艺5.1工艺质量一般要求5.1.1检修过程中使用的垫片、密封条应符合设计、厂家要求。7标准分享吧/85.1.2楔子板应成对使用,搭接长度在2/3以上。对于承受重要部件的楔子板,安装后应用0.05mm塞尺检查接触情况,每侧接触长度应不低于70%。a)组合面光洁、无毛刺;b)用0.05mm塞尺检查组合缝间隙,应不能通过;c)允许组合缝有局部间隙,用0.10mm塞尺检查,深度不应超过组合面宽度的1/3,总长不应超过周长的20%;d)组合螺栓及销钉周围应无间隙;e)组合缝处安装面错牙一般不超过0.10mm。5.1.4部件装配应注意配合标记,同类部件或测点标记宜符合以下要求:a)对于固定部件,应从+Y开始,顺时针编号(从发电机端视,下同);b)对于转动部件,应从转子1号磁极的位置开始,顺时针编号(轴上盘车测点与机组转动方向相反)。5.1.5水轮机所用紧固件应进行外观检查,重要螺栓应进行无损检测,存在超标缺陷时应进行试验分析(力学、金相、光谱等),当缺陷是由原材料质量或制造工艺引发时,应对同批次螺栓抽样10%且不少于1根进行全面检测,发现不合格应对该批次螺栓全部更换。5.1.6水轮机转轮与主轴等重要受力、振动较大部件的螺栓经2次紧固拉伸后宜全部更换;对小于M32的螺栓拆卸2次后宜按批次全部更换。5.1.7水轮机连接螺栓紧固应符合以下要求:a)连接螺栓应分次、均匀紧固;b)对于有预紧力要求的连接螺栓,其预紧力偏差应不超过设计值的±5%;c)对于无明确预紧力要求的连接螺栓,预紧力不小于正常工况和过渡工况设计工作载荷的2倍,且不超过材料屈服强度的3/4;d)细牙连接螺栓螺纹处应涂润滑剂;e)采用热态紧固的螺栓,紧固后应在室温下抽查不低于20%螺栓的预紧度;f)螺栓、螺母、销钉均应按设计要求锁定牢固。5.1.8设备检修时一般性测量应符合以下要求:a)所有测量工具应定期在有资质的计量检验部门检验、校正合格;b)各部位高程差的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5mm;c)水平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02mm/m;d)中心测量所使用的钢丝线直径一般为0.3mm~0.4mm,其拉应力应不小于1200MPa;e)机组中心或圆度测量误差一般应不大于0.05mm;f)测量时应根据温度的变化对测量数值进行修正。5.1.9现场承压设备及连接件压力试验应符合以下要求:a)强度耐水压试验压力为1.5倍额定工作压力,但最低压力不得小于0.4MPa,保持10min应无渗漏及裂纹等异常现象;b)严密性耐压试验压力为1.25倍实际工作压力,保持30min应无渗漏现象;c)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实际工作压力,保持8h应无渗漏现象。5.1.10单个冷却器应按设计要求的试验压力进行耐水压试验。设计无规定时,试验压力一般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低于0.4MPa,保持60min无渗漏现象。5.1.11设备容器进行煤油渗漏试验时,至少保持4h应无渗漏现象,容器渗漏试验后应不再拆卸。5.1.12水轮机主要结构焊缝检测,及蜗壳、转轮等金属部件的裂纹、空蚀、磨损等缺陷焊接修复应符合DL/T1318的规定。对处于泥沙含量大的江河上的机组,蜗壳、尾水管里衬、转轮磨蚀的测量与评定应符合DL/T444的规定。95.1.13压力表计拆卸后应将接头用干净布包好,防止杂质进入接头内;回装时,压力表计应校验合格。5.1.14分解后的油、水、气管路接头和各密封面,应无毛刺、高点;检修后的管路接头、法兰及阀门应无渗漏,阀门动作灵活。5.1.15设备回装前,应进行全面清扫、检查,重要部件的主要尺寸及配合公差应根据设计要求、检修5.1.16泵的振动级别应不低于GB/T29531中C级振动标准,电机设备预防性试验项目应符合DL/T5965.1.17透平油油质应符合GB/T7596的规定。5.2.1蜗壳、尾水管检修应符合以下要求:a)外观应无锈蚀,防腐涂层应无脱落,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b)蜗壳、尾水管焊缝外观检查发现异常时,应进行无损检测;c)尾水管里衬与混凝土单块脱空面积大于0.2m²时,应进行灌浆处理。5.2.2排水阀及其操作机构检修应符合以下要求:a)轴、锁定螺杆等应无变形、裂纹,活塞及活塞缸表面应无高点、毛刺,自润滑轴承无过度磨损,排水阀阀盘密封应无老化、破损,必要时更换阀盘密封;b)开度指示正确,压紧行程应符合设计要求,阀盘密封面应无间隙,阀门关闭后无渗水现象,操作机构动作应灵活,阀杆密封无渗漏;c)蜗壳及尾水管排水阀的液压驱动装置严密性耐压试验时,试验压力为1.25倍实际工作压力,保持30min,无渗漏现象。5.2.3蜗壳、尾水管人孔门等螺栓紧固件应符合以下要求:a)固定焊点无开裂、止动垫片包裹应完好,螺母无松动;b)蜗壳和尾水人孔门连接螺栓(不小于M32)无损检测时,超声检测比例为100%,必要时进行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无损检测应按NB/T47013执行,发现超标缺陷应及时更换;c)外开式蜗壳进人门螺栓每次拆后宜全部更换。a)各接力器提升杆垂直度、下支座水平度、下支座与提升杆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b)导向板与座环导轨间隙、筒形阀圆度、上下密封面平行度、导向板垂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筒形阀上、下密封应良好,有缺陷时止水密封应更换;c)接力回装后,同步误差应符合设计要求。筒体起落试验时,接力器与筒体间应无卡阻、动作应d)接力器推力轴承碟簧接触良好,碟簧弹性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根据实测弹性系统值确定碟簧的预压缩值,进行碟簧受力调整,受力应均匀。a)接力器链轮下端面与上轴瓦上端面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力器链轮齿应无毛刺、裂纹,回装时各接力器链轮高差应符合设计要求;b)拉紧轮装置及滑块动作灵活、清洁干净,回装时应涂润滑脂,链条应完好,各接头开口销无损坏;c)开度指示装置链轮应无毛刺、裂纹,传动螺杆副灵活,轴承无损坏,行程开关校验合格;d)同步链条各调整螺栓的预紧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各链条张力均匀,内外侧紧度一致,接力器e)张力过载行程开关动作行程应符合设计要求;f)筒阀动作试验时,开度指示装置应指示正确。5.3.3压油装置检修应符合以下要求:a)压油泵转动灵活、无异声,各管路、阀门及接头无渗漏,油泵安全阀动作值正确,阀组动作灵活,补气阀密封严密、操作灵活;b)压油槽内部涂漆和滤网完好、干净,压油槽安全阀检验合格;c)筒形阀油罐密闭完好,在额定油压下保压8h,油压下降值应不大于额定工作压力的4%;d)筒形阀接力器及附属管路和阀门应整体进行油压试验,应符合NB/T35089的规定。a)导叶操作机构在检修前、后应进行导叶漏水量、导叶间隙、接力器压紧行程、导水机构最低油b)其他部件测量包括控制环与顶盖径向间隙、控制环防抬压板与顶盖轴向间隙、拐臂防抬压板轴向间隙等测量。测量前测量部位无杂质、异物,间隙值应符合设计要求。5.4.2导叶操作机构拆卸前应符合以下要求:a)按照导叶编号做好标记,如导叶端面间隙调整垫片、立面间隙调整用的偏心销安装角度或可调b)调速系统泄压前宜将导叶开度置于合适位置:导叶进水边外缘宜尽量靠近顶盖外缘,且不超过a)钢丝绳直径、长度、质量应符合安全起吊要求,吊出过程中避免钢丝绳刮碰水轮机主轴上端法兰;b)调整控制环水平符合起吊要求。当控制环发生卡阻时,在桥机保持钢丝绳受力同时,宜采用千斤顶顶起控制环,直至控制环脱离顶盖止口。5.4.4接力器吊出应注意以下事项:a)拆卸前,应测量、记录接力器活塞杆与推拉杆相对距离;b)接力器吊出时活塞杆应固定牢固。5.4.5导水机构在机坑内的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a)各部结构应无变形、锈蚀,焊缝应无裂纹,螺栓无松动;b)过流面应无空蚀、磨损等现象;c)导叶剪断销应完好,剪断销、各连杆的连接销应无松动。5.4.6控制环检修的基本工艺应符合以下要求:a)控制环与拐臂连杆圆柱销与销套配合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配合间隙超标时应更换;b)接力器推拉杆杆头销与销套配合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配合间隙超标时应更换;c)清扫、检查控制环轴向、径向自润滑轴承,配合间隙超标时应更换。5.4.7接力器检修的基本工艺应符合以下要求:a)接力器活塞杆和活塞缸应无毛刺、高点、锈蚀;b)接力器活塞缸焊缝应无裂纹,焊缝无损检测应符合5.1.12的规定;c)接力器分解、清扫干净后,对活塞杆、活塞缸涂干净透平油进行组装,各配合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组合面间隙应符合5.1.3条的要求。接力器组装时活塞环组合缝之间应互成120°夹角,活塞油口应与接力器缸油口方向一致;5.4.8其他部件检修的基本工艺应符合以下要求:a)导叶轴承与轴套间隙、导叶止推轴承轴向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b)更换导叶上、下端面密封及导叶轴套密封;c)分瓣结构的底环、顶盖、支持盖等组装时应组装面应涂密封胶;d)底水排水孔疏通检查,应无异物、堵塞等现象。a)水导轴承充、排油前接通油管,检查排油阀、充油阀位置正确。排油、充油时应打开通气孔,DL/T1056规定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c)检查承管板、铜管的管口、焊缝等锈蚀情况,并做防腐处理,更换水箱密封(耐油胶皮垫),其厚度应与原垫一致;d)轴承冷却器试验应符合5.1.9、5.1.10的规定;e)外循环冷却系统的油箱、油过滤器、阀门及管路进行清扫、检查,阀门动作应灵活,管路畅通,滤网无破损、杂物;安全阀、溢流阀、电磁阀及阀组动作试验正确,无渗漏;流量、压力应符f)内置冷却器结构的轴承冷却系统管路应畅通,油位、冷却水流量、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g)油槽盖板组合面更换耐油密封,各电气引线密封、各组合面密封应良好。5.5.2导轴承检修应符合以下要求:a)检修前,水导轴瓦做好编号,主轴处于中心位置时,在X、Y方向测量轴领至瓦架加工处的距离,测量轴瓦间隙;b)水导轴承处的轴领应光洁、无毛刺,对局部轴电流烧损或划痕可先用天然油石修磨毛刺,再用细毛毡、研磨膏研磨抛光,最后用白布或丝绸和无水乙醇将轴领表面清扫干净;c)对于支柱螺栓式导轴承结构,检查支柱块表面应光洁、无麻点和斑坑,瓦背垫块座无高点;对于楔子板式导轴承结构,应检查球形支撑球头、球座及楔子板无高点。5.5.3巴氏合金导轴瓦的检修应符合以下要求:a)轴瓦瓦面应无密集气孔、裂纹、硬点及脱壳等缺陷;b)轴瓦是否修刮应按照制造厂规定并在现场检修规程中明确。需要修刮的轴瓦,瓦面局部磨平处应增补刮花;轴瓦研刮后,瓦花应均匀错开排列,每平方厘米面积上至少有1个接触点;每块瓦的局部不接触面积,每处应不大于5%,其总和不应超过轴瓦总面积的15%;c)瓦面与瓦基的结合情况应进行100%超声波检查,接触面积应不小于95%,且单个脱壳面积不大于1%;表面用渗透法检测应无超标缺陷。5.5.4弹性金属塑料导轴瓦的检修应符合以下要求:a)轴瓦瓦面应磨损均匀,无金属丝裸露、严重划痕,裂纹、脱壳及硬点等缺陷;轴瓦磨损严重,瓦面存在裂纹、脱壳、起层、金属丝裸露等缺陷,应更换新瓦;b)检修时,弹性金属塑料导轴承瓦不应修刮和研磨,必要时宜返厂处理,其有关参数和性能应符c)检修中应保护瓦面避免划伤、磕碰。5.5.5橡胶轴瓦表面应平整、无裂纹及脱壳等缺陷。5.6.1端面式工作密封的检修应符合以下要求:a)分解前,记录密封磨损指示仪读数,进行通水试验。密封环动作应灵活,密封环浮动量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密封环与支持座之间应无漏水,供、排水管中通畅,各密封面无渗水;b)主轴密封供水管、排水管、水箱、工作密封应清扫应干净;c)转环抗磨面应与主轴垂直,密封衬套(抗磨环)表面应光滑、无裂纹及严重磨损。对毛刺或浅沟,可用油石沿旋转方向研磨。如有深沟或严重偏磨或磨损,应处理平整。对磨损深度超过3mm的衬套(抗磨环)应及时修补或更换;d)对于活塞式水压端面密封,检查密封环、密封块及密封盘根的磨损或损坏情况,测量密封块厚度,超过设计值允许范围后应更换;尼龙密封块的接缝间隙应有2mm~3mm的间隙,炭精密封块的接缝间隙应严密,最大间隙不应超过0.3mm。5.6.2橡胶平板式工作密封的检修应符合以下要求:a)分解前,测量平板密封漏水量应不超过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漏水量不宜大于1m³/h;b)检查上、下平板密封磨损量和间隙,密封磨损大于3mm且间隙大于2.5mm时,应更换;c)检查密封上、下抗磨面,磨损严重时,利用车床加工磨损表面。多次加工后宜将抗磨面整体更换,并车削至设计尺寸;d)密封环水平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水平度应不大于0.2mm/m;e)检查平板密封间隙应均匀,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5.6.3主轴检修密封的检修应符合以下要求:a)空气围带拆除后,外观检查应无磨损、老化、裂纹和细小穿孔现象;b)空气围带装配前,通入0.05MPa的压缩空气,在水中作漏气试验,应无漏气现象;c)安装后,空气围带不应有翻卷现象,径向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不应超过设计间隙值的d)安装后,应作充、排气试验和保压试验。排气后的围带应能恢复原位,保压试验压降应符合要求,一般在1.5倍工作压力下保压1h,压降不宜超过额定工作压力的10%。a)进水口、尾水检修闸门已关闭,流道已排空;b)尾水管检修平台已搭设、验收;c)水轮机主轴高程、转轮高程、转轮止漏环间隙已测量;d)水轮机主轴与中间轴法兰保护罩已拆除(分段结构形式的主轴);e)桥式起重机电气和机械设备全面检查、试验合格;f)厂用电系统正常,供电可靠;g)转轮检修场地已清理,支墩布置到位,支墩楔子板高程在±0.5mm范围内;h)转动部件吊装(含桥式起重机轨道)通道畅通。5.7.2转轮与主轴吊出工艺应符合以下要求(分段结构形式的主轴):a)伞式机组发电机与中间轴分解前,应确认转轮下环与基础环之间的轴向间隙大于转子与中间轴法兰止口高度,以便发电机主轴与水轮机轴顺利分解;b)对称拆卸中间轴与转子联接螺栓,记录螺栓扭矩(伸长)值;c)对称拆卸水轮机轴与中间轴连接螺栓,记录螺栓扭矩(伸长)值;d)确定水轮机主要部件(接力器、水导轴承、主轴密封及管路、顶盖等)已拆除;e)确定发电机主要部件(上机架及上导轴承、转子、下机架及下导轴承、推力头及推力轴承、镜板等)已拆除;f)吊出主轴与转轮放置在检修现场支墩上,调整支墩楔子板,使支墩均匀受力,调整主轴法兰水平不大于0.05mm/m;g)转轮与主轴整体吊出后,应及时对主轴法兰面、螺栓孔进行清扫、除锈,涂抹凡士林或润滑脂,5.7.3转轮与主轴的检修应符合以下要求:a)转轮叶片、上冠、下环外观检查时,表面应光滑,局部划痕、毛刺及磨损部位应修磨、抛光;b)转轮叶片上的凹坑、刮痕、卷边以及空蚀等缺陷应记录完整;c)按5.1.13的规定对转轮叶片出水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应无相关显示;d)主轴外观检查时,表面应无裂纹、锈蚀、磨损、变形等缺陷;e)修磨联接螺栓螺纹毛刺及高点,螺纹与螺母应配研,试装应无卡阻,联接螺栓应符合GB/T16938f)修磨主轴联接法兰面的毛刺及高点,法兰面应平整、光滑。5.7.4转轮修复与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a)测量、记录转轮空蚀部位、面积及深度,必要时拍照;b)对深度大于2mm以上的凹坑、空蚀区域,打磨出金属光泽,然后对该区域预热、补焊、打磨及无损检测,无损检测应符合本文件5.1.12的规定;c)转轮叶片裂纹宜采用气刨或砂轮机打磨方式将裂纹清除干净,然后按本条b)方法进行处理;d)转轮补焊后应进行修型,型线和粗糙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转轮大面积补焊或更换新转轮后应做静平衡试验。5.7.5转轮各部位的同轴度及圆度,以主轴为中心进行检查,各半径与平均半径之差,应符合GB/T8564a)顶盖排水泵修前应进行抽水试验,能自动启停,水泵应运行平稳、无异常声音,温度正常;b)电机轴无锈蚀和弯曲、变形,轴的弯曲度不应超过0.01mm/m;c)轴承应无明显磨损、变形;d)泵壳和叶片完整、无锈蚀,叶轮与泵壳间隙应均匀;e)检修后,顶盖排水泵及管路、各法面应无渗漏,阀门动作灵活。5.8.2主轴中心补气装置检修应符合以下要求:a)弹簧无裂纹,且弹性良好;b)阀盘密封面良好,阀盘漏试验合格;c)阀轴无磨损、毛刺、弯曲等缺陷,否则进行修复;d)补气阀动作灵活,起始动作压力、最大开度值和行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回装过程中,补气管路宜分段做渗漏试验,管路各密封面应无渗漏。5.8.3浮球阀和强迫补气装置检修应符合以下要求:a)浮球阀动作灵活、无卡阻,无破损、脱落等缺陷,阀体连接法兰面清洁、无高点b)强迫补气管路无堵塞、渗漏等缺陷,通气试验动作灵活。5.8.4水车室环形吊车检修应符合以下要求:a)大、小车行走无卡阻,行走机构轨道无变形,焊缝无裂纹,螺母无松动,车轮轮缘内侧与轨道下翼缘边缘间隙应符合厂家说明书要求;b)轴承箱限位装置动作灵敏可靠,吊钩处于上限位时,吊钩装置的最高点与卷筒外壳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0mm;起升与运行电机制动器的制动环应无裂纹、损伤,磨损量不大于原厚度的50%;开式齿轮表面应加油脂、闭式齿轮表面应更换机油;c)电动葫芦链条无严重磨损、腐蚀、变形和外部损伤等缺陷;所有转动件应动作灵活,紧固件无松动;吊钩应无裂纹、锐角、毛刺、腐蚀、翘曲和扭转等缺陷;钢丝绳无断裂、缠绕现象,钢丝绳润滑情况良好;电动葫芦起降平稳、转动灵活,电源开关状态良好。6水轮机总体回装a)吊装前,各组合面应清扫干净,底环与座环之间如有垫片,则按原方位、厚度放置平整;b)底环按原标记找正,安装定位销,紧固连接螺栓,测定标高及中心位置;c)底环水平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高程、中心位置应与拆前或设计一致。a)桥式起重机检查应完好,具备吊装条件;b)转动部件吊装(含桥式起重机轨道)通道畅通;c)机坑内转轮安放面已清理干净,调整转轮水平用的楔子板(或垫片)已对称放置,楔子板高程应在±0.5mm范围内;d)吊具与转轮连接时应考虑吊具方位,即吊入机坑后,吊具与水轮机主轴法兰位置、方向应一致。a)平稳吊起转轮,并调整转轮水平符合吊装要求。转轮下环进入底环止漏环后,调整止漏环间隙均匀后方可继续下落,同时在底环对称8个方向做好监视,以保证转轮平稳下落至转轮安b)转轮就位以后,转轮与底环止漏环间隙应均匀;c)检查主轴上法兰面高程,确保主轴上法兰面与吊装后的发电机轴下法兰止口底面应有2mm~6d)对于推力头装在水轮机主轴上的机组,主轴和转轮吊入机坑后的放置高程,应较略高于设计高程,以使推力头套装后与镜板有2mm~5mm的轴向间隙;e)调整主轴垂直度偏差一般不大于0.05mm/m。a)导叶底部和底环表面应清洁,导叶底部无油污、杂质、颗粒等异物;c)导叶下部轴套密封方向应安装正确,无遗漏;e)导叶摆放角度应一致,且置于检修人员能够进出导叶又尽量接近关闭的装置。a)顶盖吊装前,应检查导叶已全部吊入机坑,顶盖处导叶上端面密封更换完成,座环法兰面、密封槽、螺栓孔、导叶上端面已清理干净;b)用润滑脂将密封条固定在座环密封槽内,在顶盖导叶上部轴套、中部轴套表面处涂润滑脂;c)平稳吊起顶盖,调整顶盖水平应不大于0.05mm/m,顶盖安装方位应与拆前一致;d)吊入顶盖,在导叶上端面伸出导叶上轴套时,在中轴套密封槽涂润滑脂,按正确方向装入中轴套密封;在顶盖距座环法兰面300mm左右时,在座环法兰面均匀涂抹白厚漆;e)在顶盖下落至座环法兰面150mm左右时,检查座环处密封条和中轴套组合密封应无脱落;当顶盖下落至座环法兰面30mm左右时,调整顶盖中心、方位,使导叶轴处于顶盖导叶轴套中心位置,然后装入定位销,继续下落至座环接触面,检查顶盖水平,调整螺栓拧紧顺序和方向,6.6顶盖回装后应符合以下要求:a)顶盖水平度、顶盖与底环间的距离应与拆前或设计值一致;b)顶盖与座环组面面间隙应符合5.1.3的规定;c)导叶轴套孔同轴度符合设计要求。6.7筒形阀回装后应符合以下要求:a)接力器同步性应符合设计要求;b)密封压板过流面平整度不大于±0.8mm;c)阀体圆度不大于平均直径的±0.08%;d)阀体与导轨间隙不大于设计间隙的±8%;e)阀体硬密封局部不大于0.8mm,总长不超过密封面的3%,软密封应无间隙;f)控制系统纠偏功能工作正常,筒形阀工作过程中无卡阻现象;g)筒形阀在全开位置时,应无下滑现象;h)模拟控制系统交流电源与直流电源完全消失,筒形阀手动关闭功能应工作正常;i)模拟筒形阀出现卡阻,控制系统应自动停止运行,同时发筒形阀卡阻信号;j)液压操作机构动作灵活,密封良好,行程符合设计要求;k)筒形阀安装后应全面检查并符合GB/T8564和DL/T507的规定。从全开到全关范围内做无水和静水启闭试验,启闭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6.8水轮机A级检修后,筒形阀漏水量应符合以下要求:a)3000mm≤公称直径<8000mm,漏水量不大于10L/s;b)8000mm≤公称直径,漏水量不大于15L/s。6.9导叶操作机构回装应符合以下要求:a)导叶操作机构动作应灵活、无卡阻;b)接力器回装的水平偏差,在活塞处于全关、中间、全开位置时测量,套筒或活塞杆水平偏差应不大于0.10mm/m;c)接力器的压紧行程应符合GB/T8564的规定;d)导叶止推环轴向间隙应不大于该导叶上部端面间隙值的50%,导叶应转动灵活;e)在最大开度位置时,导叶与挡块之间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规定时宜为5mm~10mm;f)拐臂连杆销与轴套、导叶轴套与轴颈配合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6.10导叶端面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导叶立面间隙应符合GB/T8564的规定。6.11主轴检修密封回装应符合5.6.3的规定。6.12主轴工作密封回装后应符合以下要求:a)工作密封轴向、径向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不应超过实际平均间隙值的±20%;b)密封件应能上下自由移动,与转环密封面接触良好;供排水管路应畅通。6.13导轴瓦回装应符合以下要求:a)导轴瓦安装应在机组轴线及推力瓦受力调整合格,水轮机止漏环间隙及发电机空气间隙符合要求的条件下进行;为便于复查转轴的中心位置,应在轴承固定部分合适部位建立中心测点,测量并记录有关数据;b)导轴瓦安装时,一般应根据主轴中心位置,并考虑盘车的摆度方向及大小进行间隙调整,安装总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但对只有两部导轴承的机组,调整间隙时,可不考虑摆度;c)分块式导轴承瓦间隙允许偏差不应超过±0.02mm;筒式导轴承瓦间隙允许偏差应在分配间隙值的±20%以内,瓦面应保持垂直;d)橡胶瓦和筒式瓦应与轴试装,总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每端最大与最小总间隙之差及同一方位的上下端总间隙之差,均应不大于实测平均总间隙的10%。6.14水导轴承回装应符合以下要求:a)油位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一般不超过设计值±10mm;b)稀油润滑的导轴承的巴氏合金轴瓦最高温度不应超过70℃,油的最高温度不应超过60℃;c)采用弹性金属塑料瓦的瓦体最高温度不超过55℃,油温最高不超过50℃;d)设备制造厂家有特殊规定的,按厂家规定执行。6.15自动化元件(装置)及其系统的回装应符合以下要求:a)自动化元件(装置)及其系统的试验应符合DL/T619的规定,动作应正确;b)回装前后应测试自动化元件(装置)二次回路绝缘电阻,一般不小于0.5MQ;c)自动化元件(装置)的接线恢复至拆除前状态,不应误接线。6.16在额定水头下,圆柱式布置的导叶漏水量应不大于水轮机额定流量的0.3%。6.17振动、摆度、轴位移等监测系统的回装应符合GB/T28570的规定。6.18水轮机总体回装后,对水车室内、流道内应进行全面清扫检查,应无杂物和不清洁之处,转动与固定部分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6.19蜗壳进人门封闭前,流道内应无人员和异物遗留,转轮止漏环间隙内无杂物。7检修启动试验7.1.1水轮机检修后应结合发电机开展启动试验,启动前根据DL/T507和本文件的规定,结合电站具体情况,编制机组检修后启动程序或大纲、试验检查项目和安全措施。7.1.2对机组及有关附属设备,应进行全面清理、检查,其检修质量应合格。7.1.3检修后首次启动应进行手动开、停机试验,必要时进行稳定性试验。7.2启动试验项目机组启动过程中,应密切监视各部位运行情况:如发现金属碰撞或摩擦、水车室窜水、瓦温突然升高、油槽甩油、机组摆度过大等不正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检查。在机组升速过程中,应加强对轴承温度的监视,应无急剧升高及下降现象。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