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陈经纶学校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北京市陈经纶学校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北京市陈经纶学校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北京市陈经纶学校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北京市陈经纶学校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陈经纶学校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A. B.C. D.2、对于反应2A+B3C+4D,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75mol/(L·s) B.VB=0.5mol/(L·s) C.VC=1.0mol/(L·s) D.VD=1.5mol/(L·s)3、甲烷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0.25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22.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2CH4(g)+4O2(g)=2CO2(g)+4H2O(l)ΔH=+890kJ·mol-1B.CH4(g)+2O2(g)=CO2(g)+2H2O(l)ΔH=+890kJ·mol-1C.CH4(g)+2O2(g)=CO2(g)+2H2O(l)ΔH=-890kJ·mol-1D.2CH4(g)+4O2(g)=2CO2(g)+4H2O(l)ΔH=-890kJ·mol-14、海藻中含有丰富的以离子形式存在的碘元素。下图是实验室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的一部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步骤①、③的操作分别是过滤、萃取分液B.步骤②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步骤③中加入的有机溶剂可以是己烯或四氯化碳D.步骤④的操作是过滤5、有人建议将氢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ⅦA族。下列事实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①H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实现最外电子层稳定结构;②氢分子的结构式为H—H;③与碱金属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④分子中原子间的化学键都属于非极性键。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已知:①H2O(g)===H2O(l)ΔH1=-Q1kJ·mol-1②C2H5OH(g)===C2H5OH(l)ΔH2=-Q2kJ·mol-1③C2H5OH(g)+3O2(g)===2CO2(g)+3H2O(g)ΔH3=-Q3kJ·mol-1若使23g液态无水酒精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单位:kJ)A.Q1+Q2+Q3 B.1.5Q1-0.5Q2+0.5Q3C.0.5Q1-1.5Q2+0.5Q3 D.0.5(Q1+Q2+Q3)7、我国成功研制的一种新型可充放电AGDIB电池(铝-石墨双离子电池)采用石墨、铝锂合金作为电极材料,以常规锂盐和碳酸酯溶剂为电解液。电池反应为CxPF6+LiyAl=Cx+LiPF6+Liy-1+Al。放电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为负极,放电时铝失电子B.电解液可以用常规锂盐和水代替C.放电时A电极反应式为CxPF6+e-=Cx+PF6-D.放电时,若转移1mol电子,石墨电极上可增重7g8、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蒸馏石油 B.除去甲烷中少量乙烯 C.验证化学能转变电能 D.制取乙酸乙酯9、为高空或海底作业提供氧气的物质是A.KClO3 B.KMnO4 C.Na2O2 D.H2O10、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NH3溶于水后,水溶液中存在大量的NH4+B.NH3能在铂的存在下与O2反应C.凡是铵盐都能与苛性钠共热产生NH3D.碳铵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经碱石灰干燥后可得纯净的NH311、下列相关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选项相关实验预期目的A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验证SO2的漂白性B将氯水加入KI-淀粉溶液中验证Cl的非金属性比I强C将铁和锌置于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比较铁和锌的金属性强弱D检测熔融AlCl3的导电性证明AlCl3是共价化合物A.A B.B C.C D.D1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表示常温下,将SO2气体通入溴水中,所得溶液pH的变化B.图表示向NH4A1(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沉淀总物质的量(n)随NaOH溶液体积(V)的变化C.图表示T°C时,对于可逆反应:A(g)+B(g)2C(g)+D(g)ΔH>0,正、逆反应速率与压强的关系D.图表示常温下,几种难溶氢氧化物的饱和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负对数与溶液PH的关系,则在pH=7的溶液中,Fe3+、A13+、Fe2+能大量共存13、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B.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C.能屏蔽电磁波的碳包覆银纳米线D.“玉兔二号”钛合金筛网轮A.A B.B C.C D.D14、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Na2O2中阴阳离子数之和为4NA.B.0.3molNH3中所含质子数为3NA.C.2molNa2SO4含有分子数为2NA.D.0.2mol/LHNO3中所含离子数为0.4NA.1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的氧原子数为2NAB.标准状况下,22.4LCCl4所含的分子数约为0.5NAC.2.24LCH4所含氢原子数为0.4NAD.0.1mol/LMg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为0.2NA16、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A、B、C、D、E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2,C是E的邻族元素;D和E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且D的族序数与周期数相等。甲、乙、丙、丁是它们两两形成的化合物,其中甲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物质组成甲乙丙丁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A和C1:1B和A1:4D和E1:3B和E1:4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D的单质放到NaOH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电子式表示甲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密闭容器中充入BC2、BC和乙的混合气体共mg,若加入足量Na2O2,充分振荡并不断用电火花点燃至反应完全,测得固体质量增重mg,则BC2与乙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5)有200mLMgCl2和丙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0.2mol·L-1,c(Cl-)=1.3mol·L-1,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要4mol·L-1NaOH溶液的体积是:______。18、A、B、C、D、E为五种常见的有机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A是一种可以使溴水及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气体,可作为水果的催熟剂。D分子的模型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B生成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2)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D中的官能团为______。(3)B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19、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1)实验前,向试管a中加入3mL_____________,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____________和2mL乙酸。(2)试管a中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试管b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__________________溶液。试管b中的导管不能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结束后,从试管b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20、下图是实验室对煤进行干馏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仪器名称:c______,d______。(2)仪器d的作用是______,c中液体有______和______,其中无机物里溶有_____,可用_____检验出来。有机物可以通过______的方法使其中的重要成分分离出来。(3)e处点燃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火焰的颜色为_______。21、(1)铅及其化合物可用于蓄电池,耐酸设备及X射线防护材料等。回答下列问题:①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4个电子层。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碳酸的______(填“强”或“弱”)。②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③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当电路中有2mol电子转移时,理论上两电极质量变化的差为_____g。(2)NO2、O2和熔融Na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见下图,石墨Ⅰ为电池的_____极;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Ⅰ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

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导线连接,并且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形成闭合回路。【详解】A.锌比银活泼,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形成了闭合回路,故A可以构成原电池;B.酒精是非电解质,不能构成原电池;C.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D.两电极材料相同,均不能与硫酸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所以答案是A。2、B【解析】

首先把单位统一成相同单位,然后利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的系数之比,转化为用同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据此判断。【详解】根据反应2A+B═3C+4D,可以选D为参照,进行比较:A.V(A)=0.75mol/(L·s),则V(D)=2V(A)=1.5mol·L-1·min-1;B.V(B)=0.5mol/(L·s),则V(D)=4V(B)=2.0mol·L-1·S-1;C.V(C)=1.0mol/(L·s),则V(D)=V(C)=×1.0mol/(L·s)=mol/(L·s);D.V(D)=1.5mol/(L·s);所以B反应最快。故选:B。【点睛】考查反应速率的计算、快慢比较等,难度不大,化学反应中,可以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这一反应的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进行快慢比较单位要相同。3、C【解析】

甲烷燃烧是放热反应,△H小于0,故AB不正确;0.25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22.5kJ热量,则1mol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是222.5kJ×4=890kJ。答案选C。4、A【解析】分析: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海带灼烧成灰,浸泡溶解得到海带灰悬浊液,通过①过滤,得不溶残渣,滤液含碘离子,加入氧化剂②Cl2,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利用有机溶剂萃取出碘单质③,再通过蒸馏④提取出碘单质。详解:A.由分析可知步骤①、③的操作分别是过滤、萃取分液,故A正确;B.涉及氯气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裂化汽油含有不饱和烃,能与碘发生加成反应,不能用作萃取剂,故C错误;D.分离沸点不同的两种物质,步骤④的操作蒸馏,故D错误。故选:A。5、A【解析】

ⅦA族元素原子在反应中易获得一个电子,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易形成离子化合物。【详解】①H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实现最外电子层稳定结构,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符合ⅦA族元素的化合价,正确;②氢分子的结构式为H-H,符合ⅦA族元素各提供1个电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正确;③与碱金属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符合ⅦA族元素与碱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的特点,正确;④不只ⅦA族元素分子中原子间的化学键都属于非极性键,不支持氢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ⅦA族的观点,错误;答案选A。6、B【解析】

由盖斯定律,①×3+③-②得到反应C2H5OH(l)+3O2(g)=2CO2(g)+3H2O(l),则△H=3ΔH1+ΔH3—ΔH2=-(3Q1-Q2+Q3)kJ/mol,23g酒精物质的量为=0.5mol,则23g酒精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1.5Q1-0.5Q2+0.5Q3)kJ,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运用盖斯定律计算,明确反应热和热量的计算关系是解答关键。7、C【解析】分析:电池反应为CxPF6+LiyAl=Cx+LiPF6+Liy-1+Al,根据离子的移动方向可知A是正极,B是负极,结合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解答。详解:A、根据装置图可知放电时锂离子定向移动到A极,则A极为正极,B极为负极,放电时Li失电子,A错误;B、锂的金属性很强,能与水反应,故电解液不可以用常规锂盐和水代替,B错误;C、放电时A电极为正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xPF6+e-=Cx+PF6-,C正确;D、废旧AGDIB电池进行“放电处理”时,若转移1mol电子,消耗1molLi,即7gLi失电子,铝电极减少7g,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为高频考点,明确正负极的判断、离子移动方向即可解答,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易错选项是B。8、C【解析】A.蒸馏石油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冷却水的流向也错误,故A错误;B.乙烯能够被高锰酸钾氧化为二氧化碳,用高锰酸钾溶液除去甲烷中少量乙烯,会引入新杂质,故B错误;C.由图可知,构成原电池,可验证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故C正确;D.制取乙酸乙酯实验中收集乙酸乙酯蒸汽的导管口应该在液面上方,防止倒吸,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混合物分离提纯、原电池、性质实验、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B,除去甲烷中少量乙烯,应该选用溴水。9、C【解析】

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备氧气需要加热;操作复杂,电解水生成氧气需要提供电源,操作不方便;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制备氧气操作简单且能够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故选:C。10、A【解析】

A.NH3溶于水后,大部分氨气与水反应:NH3+H2O⇌NH3•H2O,氨水只有部分电离:NH3•H2O⇌NH4++OH-,所以水溶液中存在少量的NH4+,故A错误;B.氨气在铂的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故B正确;C.铵根离子都能与氢氧根离子共热产生NH3、水,所以凡是铵盐都能与苛性钠共热产生NH3,故C正确;D.碳铵受热分解产生氨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碳铵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经碱石灰干燥后可得纯净的NH3,故D正确;答案选A。11、A【解析】分析:A.二氧化硫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被氧化;B.非金属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C.原电池反应中,活泼金属做负极,可以判断金属性的强弱;D.熔融状态下氯化铝不导电。详解:A.溴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是因为二氧化硫和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SO4和HBr,该反应中二氧化硫体现还原性,故A错误;B.非金属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氯气能置换出碘,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碘,则非金属性Cl>I,故B正确;C.铁、锌和稀硫酸形成原电池,活泼金属做负极,锌的金属性强于铁,故C正确;D.熔融状态下氯化铝不导电,说明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故D正确;故答案选A。12、B【解析】

A.溴水溶液显酸性,pH<7,故A错误;B.向NH4A1(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首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然后是铵根结合氢氧根,最后是氢氧化钠溶解氢氧化铝,图像正确,故B正确;C.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C错误;D.根据图像可知pH=7时,Fe3+、A13+转化为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B。13、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分(B选项为有机物,其他均为无机物),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的区分。同时穿插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的概念。【详解】A.碳化硅(SiC)是由碳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且碳元素与硅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VA族,故A符合题意;B.聚氨酯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C.碳包覆银纳米材料属于复合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且银不是主族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D.钛合金为含有金属钛元素的合金,其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点睛】本题依托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考查了化学知识与生活中物质的联系,创新点在于除了要判断是否为无机非金属材料,还给其加了限制条件“同主族”,应注意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却不一定是有机物。14、B【解析】

A、1molNa2O2晶体中含有2mol钠离子和1mol过氧根离子,共含有阴阳离子总数为3NA,选项A错误;B、每个NH3中含有10个质子,0.3molNH3中所含质子数为3NA.,选项B正确;C、Na2SO4由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不含分子,选项C错误;.D、没有给定体积,无法计算离子数目,选项D错误。答案选B。15、A【解析】A.46gNO2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2molO。46gN2O4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同样含2molO。所以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的氧原子数一定是2NA,A正确。B.CCl4在标准状况下是液体,所以无法计算22.4LCCl4的物质的量,当然也无法计算所含的分子数,B不正确;C.没有指明是标准状况,所以无法计算2.24LCH4所含氢原子数,C不正确;D.不知道溶液的体积,所以无法计算0.1mol/LMg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D不正确。本题选A。点睛: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时,首先要看计算对象是不是气体,然后再看是不是在标准状况下。16、B【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是吸热反应,A错误;B、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是吸热反应,B正确;C、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C错误;D、反应条件与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没有关系,D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反应热的有关判断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第三周期第VIIA族2Al+2NaOH+2H2O=2NaAlO2+3H2↑1:180mL【解析】

A、B、C、D、E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A氢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2,则B碳元素,D的族序数与周期数相等,且D的原子序数大于B,同D为铝元素,D和E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则E为氯元素,C是E的邻族元素,即为第ⅥA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介于B、D之间,则C为氧元素,甲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根据表格中各物质中的原子个数比可知,甲为双氧水,乙为甲烷,丙为氯化铝,丁为四氯化碳,据此进行答题。【详解】(1)E为氯元素,原子序数为17,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VII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VIIA族;(2)把铝的单质放到NaOH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故答案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3)甲为双氧水,双氧水为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为,故答案为:;(4)由2CO2+2Na2O2═2Na2CO3+O2可知,固体增重为与CO2等物质的量的CO的质量,由2Na2O2+2H2O=4NaOH+O2,可知固体增重为与H2O等物质的量的H2的质量,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2、CO、CH4的混合气体共mg,若加入足量的Na2O2,充分振荡并不断用电火花引燃至反应完全,测得固体质量增加mg,则系列反应后CO2、CO、CH4混合气体中所有元素均被吸收,故原混合物中CO2与CH4相对于CO、H2混合,则CO2与CH4的体积之比为1:1,故答案为:1:1;(5)有200mL

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0.2mol•L-1,c(Cl-)=1.3mol•L-1,则c(Al3+)=0.3mol•L-1,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此时Al3+要生成AlO2-,需要NaOH

物质的量为0.3×0.2×4+0.2×0.2×2mol=0.32mol,所以NaOH溶液的体积为0.32mol4mol/L=0.08L=80

mL,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关系的应用,根据题干信息推断元素为解题的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关系。本题的难点为(4),要注意根据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判断出固体质量的变化本质。18、氧化反应CH2=CH2羧基(—COOH)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解析】

A是一种可以使溴水及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气体,可作为水果的催熟剂,则A为乙烯;A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B为乙醇;B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C,则C为乙醛;B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D,由D的分子结构模型可知D为乙酸,B和D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则E为乙酸乙酯。【详解】(1)由B生成C的反应是乙醇的催化氧化,故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2)A是乙烯,其结构简式为CH2=CH2,D是乙酸,其中的官能团为羧基(—COOH)。(3)B与D反应生成E的反应,即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点睛】本题要求学生在基础年级要打好基础,掌握常见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经典转化关系,并能在相似的情境中进行迁移应用。特别要注意一些典型的反应条件,这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如Cu/△通常是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条件。还要注意总结连续氧化的反应,这种现象在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中都存在,要学会归纳。19、乙醇浓硫酸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Na2CO3防止b中溶液倒吸入a中分液【解析】(1)制取乙酸乙酯时,先加人乙酸和乙醇,再加入浓硫酸,或者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硫酸和乙酸,防止混合液体溅出,发生危险,故答案为乙醇浓硫酸。(2)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可逆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故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3)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酸杂质,选用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试管b中的导管不能伸入液面下,防止发生倒吸。(4)乙酸乙酯及挥发出的乙醇和乙酸进入试管b中,乙醇和乙酸被除去,而乙酸乙酯密度小于水且难溶于水,故用分液法分离出乙酸乙酯。点睛:本题考查了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操作、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等,重在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产物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方法等。20、U形管烧杯盛装冷水对蒸气进行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