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1页
第7课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2页
第7课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3页
第7课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4页
第7课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一、选择题1.近代早期欧洲的企业家组成私人公司,希望从商业贸易活动中获利。19世纪,英、法政府颁行“股份公司法”,股份公司迅速成为工业社会最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这表明()A.近代早期欧洲企业以股份制为主B.股份制企业私有制属性逐步改变C.政府立法推动垄断组织大量出现D.生产力推动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2.下面为1978—2018年中国经济数据表,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年份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进出口总额/亿元1978年3678.71621.4355.041988年15180.45814.03821.791998年85195.534133.926849.682008年319244.6131724.0179921.472018年919281.1301089.3305008.13A.工业生产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最大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动中国经济的全面增长C.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D.我国已实现国际国内市场的协调发展3.(2023江苏新高考4月联考)观察“20世纪世界贸易额变化折线图”,导致这种变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是()A.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B.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C.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D.国际协调机制的加强4.(2023辽宁沈阳模拟)我国古代对外来农作物的命名不断发生变化。秦汉至唐宋的外来农作物名称是胡萝卜、胡荽(香菜)、胡椒;唐宋至明清的名称是蕃薯、蕃茄、蕃豆(花生);清朝以后是洋葱、洋白菜。这种命名的演变反映了()A.贸易体系逐步调整B.天下观念不断改变C.自然经济逐渐解体D.朝贡关系逐渐弱化5.(2023辽宁葫芦岛一模)1989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指出,正在生效的出口限制协定有236项,其中由美国发起的有67项,涉及对欧共体发起的有127项,这些出口限制大多没有遵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规则或约束。这反映出当时()A.区域集团化阻碍全球化进程B.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发生分化C.经济全球化导致了贸易冲突D.国际贸易秩序面临严峻挑战6.据《史记》记载,西汉前期,拥有百万资本的商人较多,民间借贷现象较为普遍。如果一年内投入百万巨资,就可以收获二十万利息。由此可以推知,西汉前期()A.商业资本比较活跃 B.重农抑商政策被舍弃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D.长途贩运已较为普遍7.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品。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年份1684年1689年1701年售价(荷盾)807.752.32A.商业革命不断发展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C.价格革命来势汹汹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8.恩格尔曼对英国不同时期贩卖黑人奴隶所获得的利润进行了估算,具体情况见下表。据此可知,奴隶贸易()时间西非(价格:英镑)牙买加(价格:英镑)每个奴隶平均利润估算(英镑)1651—1675年2.6823.1214.681701—1720年10.2824.988.461761—1780年16.0837.7312.22A.改变了各地人口分布的状况B.增加了美洲地区的劳动力C.为英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D.缓解了非洲地区人口压力9.2014年7月,世界贸易组织对中美间部分贸易争端的投诉作出裁决,认定2012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发起的反补贴措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协议,美国征收了不当关税。这一裁决表明世界贸易组织()A.违背贸易自由化原则 B.阻碍经济全球化C.规范国际贸易行为 D.保护贸易大国利益10.下图是1929—1953年美国重大历史事件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图。根据对表格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经济危机重创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下降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受到严重挑战D.经济体制创新是美国经济获得较快发展的重要因素11.“由于海外贸易的需要,西欧本身的资本流通、贸易种类和数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商业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改变,市场交易越来越成为社会中人们获得日常生活物品的手段,近代的货币与信贷体系纷纷建立与流行起来。”上述现象直接反映了()A.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B.商业结构和组织方式发生变化C.贸易中心转移到地中海沿岸D.商品输出成为贸易的主要方式12.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通过改革议案,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中国的份额计划由3.65%升至6.19%,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三大会员国。2013年3月11日,美国国会否决这一提案。这从侧面反映了()A.布雷顿森林体系仍起关键作用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运行机制存在问题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受美国控制,难以发挥作用D.中国经济实力大增,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扩大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面是明朝徽州地区土地交易契约中所使用的交易媒介统计表(单位:%)。时间宝钞白银谷物和绢布1368—1398年7812101398—1402年31.85021402—1424年82.5116.51424—1425年66.7033.31425—1435年22.52.5751435—1449年064.835.21450—1456年090101457—1464年093.96.11464—1487年01000——摘编自王天有、高寿仙《明史:多重性格的时代》等概括指出表中所反映的交易媒介变迁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一、选择题1.近代早期欧洲的企业家组成私人公司,希望从商业贸易活动中获利。19世纪,英、法政府颁行“股份公司法”,股份公司迅速成为工业社会最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这表明()A.近代早期欧洲企业以股份制为主B.股份制企业私有制属性逐步改变C.政府立法推动垄断组织大量出现D.生产力推动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解析: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欧洲一些国家通过组建股份公司进行生产,因此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企业组织形式发生变革,故D项正确;A项与题干材料“近代早期欧洲的企业家组成私人公司”不符,排除;股份制企业的私有制属性没有改变,排除B项;垄断组织大量出现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2.下面为1978—2018年中国经济数据表,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年份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进出口总额/亿元1978年3678.71621.4355.041988年15180.45814.03821.791998年85195.534133.926849.682008年319244.6131724.0179921.472018年919281.1301089.3305008.13A.工业生产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最大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动中国经济的全面增长C.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D.我国已实现国际国内市场的协调发展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998年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中国经济全面增长,故选B项。3.(2023江苏新高考4月联考)观察“20世纪世界贸易额变化折线图”,导致这种变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是()A.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B.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C.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D.国际协调机制的加强解析:根据题干图片,可知20世纪世界贸易额总体呈增长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5年,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可以看出这些国际协调机制的组织建立后,推动了世界贸易迅速发展,故选D项;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贸易的影响不能概括整个20世纪世界贸易的情况,排除A项;电子商务出现在20世纪末,不会影响整个20世纪的世界贸易,排除B项;根据题干图片,可知美苏冷战时期,世界贸易额也是呈增长趋势,这说明政治格局的变化不是影响20世纪世界贸易的主要因素,排除C项。4.(2023辽宁沈阳模拟)我国古代对外来农作物的命名不断发生变化。秦汉至唐宋的外来农作物名称是胡萝卜、胡荽(香菜)、胡椒;唐宋至明清的名称是蕃薯、蕃茄、蕃豆(花生);清朝以后是洋葱、洋白菜。这种命名的演变反映了()A.贸易体系逐步调整B.天下观念不断改变C.自然经济逐渐解体D.朝贡关系逐渐弱化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我国对外来农作物的命名由多用“胡”到多用“蕃”再到多用“洋”,这种变化是基于贸易体系的转变,即由朝贡贸易到近代化的商品贸易的变化,故选A项;清朝以后外来农作物多用“洋”,实际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华夷”观念和朝贡关系被打破,而不是改变或者弱化,排除B、D两项;自然经济走向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排除C项。5.(2023辽宁葫芦岛一模)1989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指出,正在生效的出口限制协定有236项,其中由美国发起的有67项,涉及对欧共体发起的有127项,这些出口限制大多没有遵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规则或约束。这反映出当时()A.区域集团化阻碍全球化进程B.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发生分化C.经济全球化导致了贸易冲突D.国际贸易秩序面临严峻挑战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这些出口限制大多没有遵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规则或约束”,可知当时的一些国家并未真正遵循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于减少出口限制的规则,说明国际贸易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故选D项;区域集团化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排除A项;题干材料并不是强调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问题,排除B项;“经济全球化导致了贸易冲突”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6.据《史记》记载,西汉前期,拥有百万资本的商人较多,民间借贷现象较为普遍。如果一年内投入百万巨资,就可以收获二十万利息。由此可以推知,西汉前期()A.商业资本比较活跃 B.重农抑商政策被舍弃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D.长途贩运已较为普遍解析:由题干材料中西汉前期“拥有百万资本的商人较多”“民间借贷现象较为普遍”“如果一年内投入百万巨资,就可以收获二十万利息”,可知西汉前期商业资本比较活跃,故选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中,从总体来看,统治者都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题干材料体现不出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排除C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西汉前期商人较多,民间借贷现象普遍,与长途贩运现象无关,排除D项。7.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品。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年份1684年1689年1701年售价(荷盾)807.752.32A.商业革命不断发展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C.价格革命来势汹汹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解析:荷兰东印度公司将茶叶从中国经过爪哇运往欧洲,反映了商品贸易范围不断扩大,虽然价格变化较大,但总的来说这是商业革命的表现之一,故A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B项错误;价格革命是指欧洲物价猛涨,故C项错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20世纪初,故D项错误。8.恩格尔曼对英国不同时期贩卖黑人奴隶所获得的利润进行了估算,具体情况见下表。据此可知,奴隶贸易()时间西非(价格:英镑)牙买加(价格:英镑)每个奴隶平均利润估算(英镑)1651—1675年2.6823.1214.681701—1720年10.2824.988.461761—1780年16.0837.7312.22A.改变了各地人口分布的状况B.增加了美洲地区的劳动力C.为英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D.缓解了非洲地区人口压力解析:根据题干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英国从奴隶贸易中获利颇丰,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故选C项;题干材料反映出英国从奴隶贸易中获取利润,未涉及人口分布状况,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美洲地区的劳动力情况,排除B项;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9.2014年7月,世界贸易组织对中美间部分贸易争端的投诉作出裁决,认定2012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发起的反补贴措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协议,美国征收了不当关税。这一裁决表明世界贸易组织()A.违背贸易自由化原则 B.阻碍经济全球化C.规范国际贸易行为 D.保护贸易大国利益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认定2012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发起的反补贴措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协议,美国征收了不当关税”,可知世界贸易组织旨在规范国际贸易行为,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C项正确。“违背”的说法与题干材料相悖,排除A项;世界贸易组织的这一行为阻止了美国的不正当竞争,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排除B项;美国也是贸易大国,但世界贸易组织对此作出了正确的裁决,排除D项。10.下图是1929—1953年美国重大历史事件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图。根据对表格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经济危机重创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下降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受到严重挑战D.经济体制创新是美国经济获得较快发展的重要因素解析:由图表信息可知,罗斯福新政以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且上升幅度比较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罗斯福新政对经济体制的创新有密切关系,D项正确;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确立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A项错误;由图表信息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B项错误;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受到严重挑战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图表信息未体现,排除C项。11.“由于海外贸易的需要,西欧本身的资本流通、贸易种类和数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商业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改变,市场交易越来越成为社会中人们获得日常生活物品的手段,近代的货币与信贷体系纷纷建立与流行起来。”上述现象直接反映了()A.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B.商业结构和组织方式发生变化C.贸易中心转移到地中海沿岸D.商品输出成为贸易的主要方式答案:B12.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通过改革议案,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中国的份额计划由3.65%升至6.19%,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三大会员国。2013年3月11日,美国国会否决这一提案。这从侧面反映了()A.布雷顿森林体系仍起关键作用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运行机制存在问题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受美国控制,难以发挥作用D.中国经济实力大增,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扩大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通过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