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T 41570-2022 流程生产能效计量技术规范_第1页
(高清版)GBT 41570-2022 流程生产能效计量技术规范_第2页
(高清版)GBT 41570-2022 流程生产能效计量技术规范_第3页
(高清版)GBT 41570-2022 流程生产能效计量技术规范_第4页
(高清版)GBT 41570-2022 流程生产能效计量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程生产能效计量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41570—2022前言 I 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缩略语 25能效计量范围 26流程生产能效计量系统 27流程生产能效数据集成方法 48能效计量器具部署流程 49能效计量器具的选择 410流程生产能效计量管理 5参考文献 6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重庆机电智能制造有限公司、重庆盟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吉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Ⅱ目前流程工业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能效计量方法不统一,造成结果不可信。为了保证能效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起草和制定流程生产能效计量技术规范,规范流程生产主要用能设备及生产过程能效计量范围和计量要求,使流程工业能效计量数据规范化、标准化,利于能效管控,为能效诊断提供基1流程生产能效计量技术规范本文件规定了流程生产用能单位的能效计量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流程生产企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422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用能单位organizationofenergyusing流程生产行业中具有独立结算能力的单位。次级用能单位sub-organizationofenergyusing用能单位下属的能源核算单位。主要用能设备mainequipmentofenergyusing次级用能单位内部一种或多种能源消耗量大于或等于限定值,需要单独进行能耗考核的用能设备。[来源:GB/T35461—2017,3.3,有修改]能效计量器具measuringinstrumentofenergy测量对象为能源和载能工质的计量器具。[来源:GB17167—2006,3.1,有修改]能效energyefficiency输出的绩效、服务、产品、商品或能源与输入的能源之比或其他数量关系。2示例1:转换效率,能源需求/能源实际使用。示例2:输出/输,理论运行的能源量/实际运行的能源量。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PI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MES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ExecutionSystem)X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5能效计量范围按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以及主要用能设备来划分用能单元,能效计量的范围如下:a)输入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耗能工质;b)输出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耗能工质;c)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耗能工质;d)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耗能工质;e)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6流程生产能效计量系统流程生产能效计量系统主要包括计量仪表和采集终端层、网络通信层以及系统管理层,流程生产能效计量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3GPSGPS时钟JPS电源打印机监控主机防火墙MFS或其他系统网TCP:JP光端机交换机YYFYY*NPyYTlt.0学数据采集器计量仪表热量表电表热量表蒸汽表水表数据集中器数据集中器永表热量表热量表蒸汽表蒸汽表热1量表Ethernet水表电表电表图1流程生产能效计量系统架构a)计量仪表用以检出、测量、计算出现场各类能效数据和信息状态。b)采集终端数据采集器宜支持按照监控主机命令采集和主动定时采集两种数据采集模式,接收监控主机的采集和校时等命令。数据集中器具有接收监控主机校时命令等功能。c)网络通信层负责与采集终端的数据集中器进行通信,各类装置的能效数据、参数集中打包传输到系统管理层,同时作为中转单元,接受系统管理层下发的指令,转发给采集终端的数据集中器。d)系统管理层负责将网络通信层上传的能效数据解包,进行集中管理、分析和计算。通过专用的以太网硬件通信接口,向上一级系统(MES或其他系统)发送相关的能效数据和信息,实现系统的集成。监控主机配置有数据库,用于存储能效数据。同时监控主机具有授时功能,网络通信层上传的能效数据统一添加时间戳。47流程生产能效数据集成方法能效数据集成是把不同来源、格式、特点性质的数据在逻辑上或物理上有机地集中,从而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数据共享。数据集成主要解决数据的分布性和异构性的问题,其前提是被集成应用应公开数据结构,即公开表结构,表间关系,编码的含义。将来自现场的异构能效相关数据,按定义的数据模型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供上层能源管理和节能优化应用使用。数据集成方法不限于XML描述、电子表格、直接数据库连接等。常用的是XML描述和直接数据库连接。a)XML描述XML文档包含XML元素并且XML元素在开始标签中含有属性,通过元素和属性可以描述一个事先指定的设备、过程、系统的能效数据模型。XML数据以纯文本格式进行存储,提供了一种独立于软件和硬件的数据存储方法。让不同应用程序可以轻易的共享及交换能效数据。b)直接数据库连接数据库连接采用数据库提供商提供的数据库和API来实现数据库访问。8能效计量器具部署流程能效计量器具部署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步骤。a)按照GB17167的要求,对用能单元进行划分,确定是以总厂为单元还是分厂或车间为单元。b)企业计量主管部门按生产工艺流程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按工艺流程路线,设计绘制本企业能效计量点网络图,编制企业能效计量器具配备规划。c)根据能效计量点网络图进行现场核对。主要核对能源的流向、计量器具部位和计量器具信息是否正确,以及主要用能设备的用能情况和主要用能设备的数量。d)按照GB17167的配备率要求,最终定图,完成计量器具信息的完整录入。e)把已确定的草图转化为电子版图纸,对图中的计量器具进行编号(包括已配和缺配),并制作与图中编号的计量器具一一对应的计量器具信息明细表(电子版)和主要用能设备一览表(电子版)。根据电子版图纸中已配和缺配的计量器具数量和主要用能设备一览表,计算出计量器具配置率;根据计量器具信息明细表中的受检情况,计算出计量器具受检率;根据计量器具的符合使用情况,计算出计量器具的符合使用率。9能效计量器具的选择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应符合GB/T6422的要求。能效计量应使用相应的计量器具:——电能计量器具采用电能表;——液态能源计量器具采用流量表、温度计、压力表等;——煤气流量计量器具采用差压式流量计; 天然气、液化气流量器具采用涡轮或差压式流量计;——蒸汽流量计量器具采用涡街或差压式流量计;——压缩空气流量计量器具采用差压式流量计、热式流量计、涡街流量计;——水流量计量器具采用差压式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电磁流量计。能效计量器具宜符合以下技术要求。5——具有预期使要求的计量特性,包括准确度、稳定性、测量范围、分辨力和灵敏度等。——能实现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要求。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符合现行有效检定规程或校准技术规范的要求。——运输、拆卸、组装、安装方便,并易于检定或校准装置连接和装配在一起。——具有合理的检定周期(或确认间隔)。——具备通信接口,具有数字化的数据通信功能。10流程生产能效计量管理能效计量由企业的计量机构统一管理,通过能效计量管理,促进企业实行能源定量化管理,制定生产工序和产品能耗定额有依据,考核用能状况有标准,为制订节能的操作制度创造条件,同时为合理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提供可靠依据。a)在企业的计量主管部门中,设置能源计量的机构,并配备适当的专业人员,负责完成能效计量b)计量主管部门为实现企业能效计量的统一管理,应建立健全的有关能效计量的管理制度,具体如下:1)能效计量人员岗位责任制;2)能效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保养制度;3)能效计量器具检定、测试、修理定额管理制度;5)能效计量原始数据,统计报表管理制度。c)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统计报表制度,能源统计报表数据应能追溯至计量测试记录。d)用能计量数据记录应采用规范表格样式,计量测试记录表格应便于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应说明被测量与记录数据之间的转换方式或关系。e)用能单位可根据需要建立能源计量数据中心,利用图1所示系统机构实现数据的汇集、处理及管理。f)用能单位可根据需要按生产周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