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考试试题及答案-答题卷_第1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考试试题及答案-答题卷_第2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考试试题及答案-答题卷_第3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考试试题及答案-答题卷_第4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考试试题及答案-答题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

考试试题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出题制卷:)

一、语言知识和运用(1—5小题,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模棱摹拟落寞莫逆之交顶礼膜拜

B.扉页菲薄斐然匪夷所思蜚短流长

C.诋毁底蕴邸所低首下心砥柱中流

D.搁浅奶酪贿赂洛阳纸贵一丘之貉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冬至过后,气温下降,寒风瑟瑟,在南滨路的人减少了。

(2)沈从文的《边城》以的文笔反映湘西的人文风貌。

(3)重庆商报与市劳动局联合组织了一次“讨薪行动”,第一天就有四起欠薪纠纷得到

解决。

(4)本次历代名家书画展由中华博物馆举办,这些伤口堪称经典之作,是腐品可以

比拟的。

A.宵夜简扑妥善决不B.消夜简朴妥善绝不

C.宵夜俭朴妥当绝不D.消夜俭朴妥当决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把历史当作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涂脂抹

粉,翻云覆雨,弄得面目全非。

B.5月16日中国男子羽毛球队经过奋力拼搏,不孚众望,终于夺回了阔别12年的汤姆斯

杯。

C.朝鲜外交部发言人说,美国就子虚乌有的“浓缩铀计划”指控朝鲜,这只能被看成有意

拖延核问题的解决。

D.丁是丁,卯是卯,本次模拟考试的题型、题量、难度、分值、试卷结构等都已确定,我

们就不必再讨论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05年,我国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十五”

时期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B.恢复升降级的中超06赛季即将打响,人们担心的假球、黑哨等不安定因素,会不会将

日渐失去公信力的中国足球,带进万劫不复的深渊呢?

C.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滋

养人生、改变气质的价值不可小视。

D.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学府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

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组合恰当的一组是()

①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

②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

③那突然显得高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

④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成了浅红

1/11

⑤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

A.②①⑤④③B.①④⑤②③C.①②③⑤④D.③①④⑤②

二、现代科技文阅读(6—9小题,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从乐器的角度看,声音好当然是第一位的。但关键是,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呢?这就像问

上等巧克力的味道,实在是个用语言和文字难以表述的问题。不过办法总是有的,直接、正

面的回答不上来,可以用间接、侧面的,最现成而著名的答案是白居易在其名篇《琵琶行》

中的那句“大珠小珠落玉盘”。然而,即便是专业琵琶界,有谁真听到过珍珠落在玉盘里的

声音呢?再说,就算有人真听到过,多半也会失望的,因为“珠落玉盘”所发出的压根就不

是“乐音”。那么为什么一千多年来,人们不但认可而且还无数次地引用这句话呢?我想它

至少说出了琵琶在发音上的三个要点:颗粒状的发音形态;弹拨乐器而具有某些打击乐器的

发音效果;声音上要具备珠和玉的美学品质。

我国历来把“珠”和“玉”视为“珍宝”,或者说它们是中国人“美的理想”。在大自然中,

很少有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而“珠”能接近正圆体,这恐怕是珠能引起美感的原因

之一,所谓“物以稀为贵”。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越接近正圆体的珠就越珍贵,称为“走盘

珠”,其可贵即在浑圆与饱满。而“玉”则致密、细腻,是一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握

在手里还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感,这里“温”“润”''泽"都带有三点水,这使人联想起悦耳

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其实珠也是一种美石一一珍珠贝的“结石”,它与玉都有

一种光彩,这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即所谓东方人的含蓄

之美。说“在声音上要具备珠与玉的美学品质”,具体地也是笨拙地说,就是声音要具有圆

润、饱满、结实、细腻、有分量、有光泽、水灵灵等性质。把一类事物的特性比附到另一类

不同的事物上去,或者说把一种感官对象的性质移到另一种感官对象上去,这在修辞学上叫

“通感”或“移觉”。例如,用“高”“低”和“明亮”“甘甜”来称呼和形容声音。事实上

作为听觉对象的声音,并不具有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才有的明亮、甘

甜的性质,之所以这样来称呼和形容,就是“通感”的原理在起作用。

用“珠落玉盘”来描述琵琶的声音,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

它不但在制作上,同时也在演奏上为琵琶的基本音质作了“指归”一一“珠玉之美”。这话

也许反过来说更有力,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其发音最具珠玉之美的,是琵琶。

其实,单从制作上来要求好的琵琶声音,历来也是有正面、直接而具体的标准的,那就是行

话所说的:“尖”,指高音区的发音明亮;“堂”,指低音区的发音洪亮;“松”,指按弹时发音

灵敏,余音强而长;“脆”,指发音清脆;“爆”,指发音坚实而有分量。但由于这五条标准由

来已久,可见它们是针对“丝弦琵琶”而言的,因为“钢弦琵琶”只扈0世纪60年代以来

40多年的事。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因丝弦张力小的缘故,

也许在“余韵”和“声势”方面往往会感到不足,所以提出了从字面上看有点矫枉过正的五

项标准,尤其是那个“尖”字,越来越难以使人认可,故已有人把它改为“亮”了。但对钢

弦琵琶而言,这五条标准怕的不是做不到,而是过了头。所以能把这五条标准结合“珠玉之

美”这一条来综合考察,对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的理解,应该是有裨益的。

6.下面各项陈述中,最能说明“通感”特征的一项是()

A.弹拨乐器而具有某些打击乐器的发音效果。

B.玉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

C.珠与玉的光彩,有着东方人的含蓄之美。

D.在中国民族乐器中,琵琶最具珠玉之美。

2/11

7.下面对“珠落玉盘”用来形容琵琶声能引起美感的原因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珠是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B.珠和玉的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

C.人们把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转移到琵琶声上。

D.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

8.文章开头说难以正面、直接回答什么样的琵琶声是好的,但最后一段又说历来有正面、直

接而具体的标准,下面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起到先抑后扬的作用,从而强调“五字标准”的长赴。

B.起到以退为进的作用,从而强调“五字标准”的缺陷。

C.起到正反对比的作用,能够说明“五字标准”的优点。

D.起到前后比较的作用,能够说明“五字标准”的局限。

9.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从“乐音”的角度考虑,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琵琶声并不合适。

B.浑圆之珠,温润之玉,光彩绚烂,给人以美感,成为中国人“美的理想”。

C.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故而最具珠玉之美。

D.与丝弦琵琶相比,钢弦琵琶发音更“尖”、更“脆”,余音更长,声势更大。

三、文言文阅读(10—14小题,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10〜14题。

重修定王台①碑记清•夏献云

湖湘人尚气节,风俗敦厚。虽乡愚僻壤,谈某也忠、某也孝,辄勃然色动。盖其崇根本,渐

摩成化久矣。而其千古不磨者,忠莫著于贾太傅,孝莫著于长沙定王,一宅②一台,出然独

存。

云以同治九年庚子奉命来湘。光绪二年,修贾太傅祠成,议修定王台,有志未逮。今年春,

郡绅李君兴谟等以重修请。官绅俱有同志,立斥白金二千有奇,不日蕨③事,焕然一新。

考《汉书》,景帝二年,封子发为长沙王。以母微无宠,故王卑湿贫国。与程姬有共太后之

称,唐姬并无封号。而相传定王筑台,有云望程唐二母者,有云望唐母者。《长沙县志》称

双女墓,地不可考。亦从《水经注》、《方舆胜览》、《楚宝》、《通志》拾遗言,望唐姬为是。

宋朱、张夫子登台有诗,元许有壬始言定王之孝。《楚宝》言定王载米博长安土筑台,以志

思亲,说必不谬。《北海碑》④言:“炎汉太宗,长沙清庙。”光武中兴,肇祀舂陵⑤,李碑

⑥足补祀典之阙,亦文人尊崇之意耳。蓼园⑦见任昉《述异记》,尤为孝思之证云。又考,

宋时台为长沙学宫,今祀仍旧制。

窗牖洞开,风景殊胜。隙地复蓼园旧迹,台侧得泉曰古涧泉。泉旁为东涧草堂,迤南为望云

山馆。有池有馆,杂植花竹,足以备流连,志景慕已。

夫整纲饬纪,守土之责;明伦尚孝,风俗之良。不忍薄于其亲,则必有忠爱其君者。云从政

湖南,涓埃无补,见斯邦化行俗美,而知彝⑧伦秩叙之有由来。登斯台也,其必有闻风兴起

于百世下者矣。是为记。

【注释】①定王台:为古代长沙名胜,传为西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所筑。相传刘发来长

沙后,思念其母,派人运米去长安,再将长安的土运来长沙,筑一高台以登临望母。②宅:

贾谊故宅。③赢:完成。④北海碑:即麓山寺碑,唐李邕作。⑤肇祀舂陵:肇,开始。舂陵,

湖南宁远县西北,刘发之子刘买封于此,称舂陵侯;光武帝刘秀即为刘买后裔。⑥李碑:即

李邕的麓山寺碑。⑦蓼园:定王刘发宫殿中的一处苑囿。⑧彝:常道,法度。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11

A.孝莫著于长沙定王著显著,昭著

B.议修定王台,有志未逮逮达到,实现

C.言定王载米博长安土筑台博增加,丰富

D.夫整纲饬纪,守土之责饬整治,整顿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云以同治九年庚子奉命来湘②斧斤以时入山林

B.①谈某也忠、某也孝,辄勃然色动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C.①不忍薄于其亲,则必有忠爱其君者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①而知彝伦秩叙之有由来②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12.下列陈述和理解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湖湘一带的人由于崇尚为人的根本,久之而成风习,故即便是偏僻地方的愚鲁

之人谈及忠孝,也会神情激越。

B.作者奉命来到湖南后,先修整了贾太傅祠,但定王台的重修不太顺利,后在一些地方绅

士和官员的支助下才了却心愿。

C.长沙王刘发的母亲因出身微贱,故而得不到景帝的宠爱,她与程姬表面上虽然都有太后

的称呼,但实际上并没有分封。

D.关于定王刘发修筑高台的目的,历来有多种说法,作者以《水经注》《楚宝》等典籍为

据,认为应该是为了遥望唐姬。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句3分)

(1)立斥白金二千有奇,不日藏事。

译文:。

(2)以母微无宠,故王卑湿贫国。

译文:。

(3)明伦尚孝,风俗之良。

译文:。

14.本文第四段描述定王台重修后“风景殊胜”的情形,回应第二段“焕然一新”四字。

首尾两段是怎样呼应的?试作简要分析。(3分)

答:

四、诗文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5—16小题,11分)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夏日西斋书事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注]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时所作。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

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亦有“地自偏”,但表达的情感迥异。试简要分析两者情感的

不同。(3分)

16、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不见复关,o(《诗经•氓》)

4/11

(2),尔卜尔筮。(《诗经•氓》)

(3)桑之未落,o桑之落矣,。(《诗经•氓》)

(4),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

(5)对酒当歌,o(《短歌行•曹操》)

(6),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五、现代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青草的声音

车永静

我一次次地从自己的小屋里走上原野,我倾听到了小草的声音.春天了,它们从睡眠中醒来,在

轻轻地舒展着腰身.春天的世界是多么美好啊,温暖的土地,和煦的阳光,还有柔和的春风,小草

们竞相从泥土里伸出嫩嫩的小手来,和春天相握。

草以自己的柔韧步入了这个世界,那嫩嫩的令人惊喜的一点新绿在慢慢变大变浓,再染成一

片片浓碧,然后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席卷了大地。一个个杂乱无章的村庄在绿色中变得诗

意葱茏,一片片恬然无声的田野变得生机勃勃,远山被这种神秘的春之手点拨着,草色驱走

了山脊上的灰暗,将大山渲染得绿意盎然。

草的呢喃是那么柔和,深情地回应着大地母亲的爱抚和呼唤,它们日生夜长,日益繁茂。那

片片叶茎,在风的细语中悄悄地抻大抻长,宛如一支春之曲,被一株株绿色的生命体酣畅地

吟唱。它们的花瓣在阳光下层层地舒展着,轻轻地绽放,一朵又一朵,发出难以觉察的声音,

一如被神所藏匿的天籁。我迷恋地一遍遍地行走在初春的大地上,倾听着植物生长的声音,

倾听着大地的呼吸喘息,就像去探望自己熟悉的老朋友一样。

翠绿的茵陈草是最先长上来的.它们争着在山坡上、河岸边的泥沙地里,冒出了毛绒绒的团

状幼苗。接着,蒲公英也出来了、长得漫山遍野.那黄色的花朵像一簇簇火焰在风中飘姑朵

花,狗尾巴草……

我最初接触的小草,是从茵陈草开始的,它给了我太多的儿时记忆。在我的家乡,父亲是个

乡镇医生,每年都会依据季节和草药药性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采回不同的药材来。每年最

先采摘的,就是茵陈草了。那时我家房头有位肝病患者.脸黄黄的,每年都大量的吞服茵陈

草,那种草熬出的汤药的味苦苦的,带着一种蒿味,很不好喝,看着他对一堆堆草药贪婪的

样子,我感到了那种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死亡恐惧的心情,他说他不能死还有一对没有拉扯大

的孩子。那时父亲经常领着我,在大地上寻觅这种小草,我一看到他们就在心里产生一种欣

喜,并对它们产生了深深的敬畏。我们家虽然生活艰难,但父亲的诊费通常很低,对待贫困

的患者有时还会无偿地赠送,我的这位贫穷的邻居才得以长久地喝下去,后来他们病好了,

成了我们家的好朋友,父亲的许多贫穷好友就是这样结交下来的。长大后我在一本书里看到

一篇文章,说三国时代的吴国人董奉隐居匡山,为人治病不取财,重症愈者植杏树五株,轻

者一株,多年后医人无数,得杏树十万课,蔚然成林,被后人传为佳话。我把那上面的事讲

给父亲听,父亲那时已经有些驼背,脸上皱纹丛生,仍然辛苦的为一家人生计操劳.父亲闻

听后欣然地笑着,笑得胡须抖动,一连好几天都很高兴。父亲说,这样的人在世上多些好啊,

人不是专为名为利而活着的.人活着总有些更好的东西。

我开始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我向往城市,向往幸福和爱情。当我像一颗蒲公英的种子扬洒

向外面的世界时,我满怀希望地跋涉着,可是我的真情总是换欺骗,总是会失望,心被爱情

一次次的烙伤,人在痛苦中一次次挣扎。我不明白,人为什么那么自私,贪婪,嫉妒,在物

欲和权欲中变得丑陋不堪。在那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里,我孤独地住在城市里一间阴暗漏雨的

5/11

房间里,心灰意冷,了无生趣,心里无限的烦闷和忧郁。可是当我在雨停后起身,站在窗前,

在我目光所及中,我看到在昨天的暴风雨的浩劫中,地上的一丛青草,它们在风雨的摧残中

虽然变得凌乱,根须依旧死死地咬住大地,正在阳光下立了起来,身着泥污和伤痕,在风中

颤颤地晃动。那一刻,我的心震颤了,我分明听到了一首小草之歌。我弄来一盆清水,洗去

它们的满身泥浊,它们又一身新绿地沐浴在阳光下。它们那么卑微渺小,却又清雅高贵,居

柔宁拙,倔强峥蛛,葆有着一种不屈不挠默默向上的精神,我想我从那一刻才真正地懂得了

草的语言,草的精神。我想起了故乡的那片青草覆盖着的原野,我拿起了电话,当父亲那熟

悉的声音从话筒里传来,我的心里出奇地温暖和激动。

没有谁不熟悉草,它们其实是与人类同在的,大古以来就在那里。甲骨文把一茎两叶叫做草,

草们带着柔弱的身体和不屈的精神从远古时走来。我的居室里堆着书籍,堆着现代生活的用

品。我的窗前总会百一抹绿色,一丛丛小草。我愉快地生活着,在书籍之中寻求智慧吸取营

养,我的心情沉静,平缓,明晰透澈如一台明镜。(选自《散文百家》2006年第02期)

17.草本无声,如何理解“青草的声音”?(4分)

答:

18.“父亲说,这样的人在世上多些好啊,人不是专为名为利而活着的,人活着总有些好的

东西。”这句话有何深刻含义?(4分)

答:

19.本文在记叙的顺序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答:

20纵观全文,分三点概括草的作用。(5分)

答:

六、文章赏析(14分)

21.从下面的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赏析短文,字数300左右。

(1)“柔韧”之精神一一赏析本文“草”的形象

(2)草的语言和精神一一赏析本文的主题思想

(3)物我同化,浑然天成一一赏析本文的构思技巧

七、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阅读罗素《我为何而生》一文的节选和有关罗素的简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我

为何而生》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我为何而生》节选: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

烈的三种感情。这些感情如阵阵巨风,吹拂在我动荡不定的生涯中,有时甚至吹过深沉痛苦

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爱情与知识的可能领域,总是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可对人

类苦难的同情经常把我带回现实世界。那些痛苦的呼唤经常在我内心深处引起回响。……我

发现人是值得活的。如谁再给我一次生活的机会,我将欣然接受这难得的赐与。

简介: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一生著书71种,涉及哲学、数学、

政治、伦理、教育、文学、社会学等领域,其中尤以哲学、数学最有成就,1950年获诺贝

尔文学奖。在晚年,他以自己的巨大声誉积极干预国际政治,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其中以“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素一一爱因斯坦的禁核声明”最为世人瞩目。

6/11

高一语文(必修二)月考(一)考试

答题卷

一、将选择题1-13题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

题123456789101112小计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句3分)

(1)立斥白金二千有奇,不日藏事。

译文:。

(2)以母微无宠,故王卑湿贫国。

译文:。

(3)明伦尚孝,风俗之良。

译文:。

14.本文第四段描述定王台重修后“风景殊胜”的情形,回应第二段“焕然一新”四字。

首尾两段是怎样呼应的?试作简要分析。(3分)

答: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夏日西斋书事(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注]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时所作。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

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亦有“地自偏”,但表达的情感迥异。试简要分析两者情感的

不同。(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不见复关,。(《诗经•氓》)

(2),尔卜尔筮。(《诗经•氓》)

(3)桑之未落,,桑之落矣,。(《诗经•氓》)

(4),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

(5)对酒当歌,o(《短歌行•曹操》)

(6),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五、现代文阅读(17分)

17.草本无声,如何理解“青草的声音”?(4分)

答:

7/11

18.“父亲说,这样的人在世上多些好啊,人不是专为名为利而活着的,人活着总有些好

的东西。”这句话有何深刻含义?(4分)

答:

19.本文在记叙的顺序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答:

20纵观全文,分三点概括草的作用。(5分)

答:

六、文章赏析(14分)

21.从下面的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赏析短文,字数300左右。

(1)“柔韧”之精神一一赏析本文“草”的形象

(2)草的语言和精神一一赏析本文的主题思想

(3)物我同化,浑然天成一一赏析本文的构思技巧

七、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阅读罗素《我为何而生》一文的节选和有关罗素的简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我

为何而生》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我为何而生》节选: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

强烈的三种感情。这些感情如阵阵巨风,吹拂在我动荡不定的生涯中,有时甚至吹过深沉痛

苦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爱情与知识的可能领域,总是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可对

人类苦难的同情经常把我带回现实世界。那些痛苦的呼唤经常在我内心深处引起回响。……

我发现人是值得活的。如谁再给我一次生活的机会,我将欣然接受这难得的赐与。

(简介: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一生著书71种,涉及哲学、数

学、政治、伦理、教育、文学、社会学等领域,其中尤以哲学、数学最有成就,1950年获

诺贝尔文学奖。在晚年,他以自己的巨大声誉积极干预国际政治,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

和平,其中以“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素一一爱因斯坦的禁核声明”最为世人瞩目。)

8/11

参考答案

1.(3分)D

(A:模m<5摹m6寞mb莫mb膜m<5;

B:扉f@i菲fei斐fei匪fei蜚fei

C:诋di底di邸di低di砥di;

D:搁g©酪Ido赂lu洛lub貉h6)

2.B.宵夜,夜间和夜宵。消夜,消遣夜间时光;夜里吃点心。

简朴,文笔语言简洁朴素;俭朴,形容生活作风朴素。

妥善,强调完善;妥当,强调适当可靠。

决不,一定不,主要从态度、立场等方面去强调;绝不,绝对不,强调无一例外,不受任

何限制。

3.C(子虚乌有:指虚构的,或不真实的事情,此处用得是正确的。翻云覆雨:比喻人反

复无常或善于玩弄手腕。“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是两个意思截然相反的词语。“不孚

众望”意思是不为大家所信服,贬义;“不负众望”是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丁是丁,

卯是卯:形容对事认真,一点不含糊,不通融。)

4.B(A“创造了”“基础”搭配不当。C句式杂糅,可去掉“具有”;D成份残缺,应

改为“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迷雾

5.B(按事物的发生过程排列:霞光逐渐变浅一霞光消失一天空变成深蓝一启明星出现)

6.B(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乐音”属于听觉,“水

灵灵”属于视觉,根据第二段“把一类事物的特性比附到另一类不同的事物上去,或者说把

一种感官对象的性质移到另一种感官对象上去”的信息可以得出答案。)

7.C(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味觉对象转移到琵

琶声上”为无中生有,A.B两项在第二段有相关落脚点,D项信息在第三段。)

8.D(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第四段中“五条标准……过

了头”“把这五条标准结合‘珠玉之美’这一条来综合考察……是有裨益的”等信息可以作

答。)

9.C(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C项强加因果,“文曲

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是“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的标准,文中是借以说明“五字标准”

“难以使人认可”。)

10.C(博:求取,换取,换运)

11.D(A以:①介词,在;②介词,按,按照。B也:①语气词,用在句中,舒缓语气;

②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疑问语气。C则:①连词,那么,就;②转折连词,去L可是。D

之:①②皆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独)

12.C(本题考查信息筛选,错在无中生有或曲解文意,文中并无此信息。“并无封号”不

是没有分封,而是没有封号)

13.①一下子扩展(或“凑足”)白银有二千余两,没过多久事情就完成了。[斥、奇、不

日]

②由于母亲出身微贱没有受到宠爱,所以他就被分封到低湿贫困的地方为王。[以、微、

王]

③明确(或“光大”)伦常崇尚孝道,这是风俗中优良的(民风)。

14.简答:文章结尾,作者认为孝思其亲,就会忠爱其君,湖南“明伦尚孝”“化行俗美”,

这与第一段说湖南“尚风俗、崇根本”、重忠孝相呼应;而“登斯台也”又与“一宅一台”

回应,首尾圆合。

9/11

15.(1)夏日大雨将至,榴花未全开,槐影沉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志不得伸、压抑苦闷

的心情。(景物2分,情感2分,共4分)

(2)司马诗“地偏”两字,明写住地偏远,实则储蓄地表现了不为朝廷所用的孤寂(或:

辞官后朋友同僚尽散的冷落);陶诗“地自偏”,说明居地虽处闹市,可心情却因摆脱了官场

束缚而

16、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诗经•氓》)

(2)尔卜尔筮,体无咎言o(《诗经•氓》)

(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诗经•氓》)

(4)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

(5)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曹操》)

(6)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17.①这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②表现青草生长的酣畅淋漓和勃勃生机,③更是告诉人们要

有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18.人不能为名利所羁绊,应该多为他人着想,具有像青草一样不屈不饶、默默向上的精神。

(要考虑是否回答充分,到位)

19.①在记叙的顺序上采用了插叙的写法。②插叙父亲用茵陈草给他人治病的故事,③既使

文章有起伏美,又丰富了文章的内容,④既使草的精神具象化,又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四

个要点各给一分)

20.①使村庄变诗意葱茏,使田野变得生机勃勃,使山变得绿意盎然。②能给人治病,让人

恢复健康。③虽然卑微渺小,却清雅高贵,给人不屈的精神力量。(三个要点各占1分,回

答得充分到位再给两分)

21.[鉴赏示例]

(1)“柔韧”之精神一一赏析本文“草”的形象

本文中的“草”不仅仅是指自然界的草,更是比喻象征了像草一样“柔韧”的人。草是柔的,

它能使村庄、田野、山峦变得生机盎然;能给人治病,使人恢复生命的活力,如茵陈草。而

像董奉和“我”的父亲一样的人,也是柔的,慈爱的,他们禁得起风雨的摧残,不屈不饶,

默默向上,这是作者经历人生的风吹雨打之后的独特感悟,因此,这种草的精神其实就是人

的坚强不屈,奋力向上的精神。

总之,本文中的“柔韧”的草比喻象征了温柔、慈爱、顽强不屈的人,写草就是在写人,所

以作者说:“没有谁不熟悉草,它们其实是与人类共存在的。”

(2)草的语言和精神一一赏析本文的主题思想

本文运用比喻和拟人等手法对青草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揭示了青草所蕴涵的生命意义,表明

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和对人性回归的渴望。

作者先从以下几个方面诠释了草的语言和精神:“春天了,它们从睡眠中醒来……舒展着腰

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