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度高中同步月考测试卷(三)高一语文测试模块:必修下册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下册第五、六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聊斋志异》中描写文士治生生态的篇章虽不像《儒林外史》那样集中,但前者所涉及文士治生的描写,如描写处馆授徒和文人经商的情形,却非常细腻和深刻。在文言小说中,文士治生的描写多是依附于小说人物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构建的需要,有的甚至附以神异色彩,并没有以之为小说描写的重点,在小说中仅起到铺垫作用,像《聊斋志异》这样描写文士治生的实不多见。我们不能忽视《聊斋志异》中的文士治生描写,因为它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古代下层文士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蒲松龄自身的治生生涯和感悟也为创作《聊斋志异》注入了活力。《聊斋志异》中所描写的文士治生,主要集中在处馆、经商两个方面,其次也对文士佣书、书画治生进行了描写,这四种途径也是明清文士从事治生所常采用的手段。《聊斋志异》对前两种文士治生途径不吝笔墨,对后两种文士治生途径也进行了简要描写,从而对文士治生生态予以展现。“治生”,即通过授徒、游幕、行医、问卜、业农、经商等手段谋生。古代士大夫一向注重治生,《解经卷第七·述而第七》有言:“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认为治生求富是很正当的需求,即使从事一些低贱的行业也无所谓;如果做不到治生求富,也可从事个人的兴趣爱好。文士从事治生活动,可上溯春秋战国时期,如子贡、范蠡等都是文士治生的典型代表。到南宋时,以陈亮、叶适等人为代表的永嘉永康事功学派兴起,他们主张“农商并重”和“功利并举”,与朱熹等人所代表的传统理学观念发生了激烈碰撞和冲突,被朱熹等理学家视为“功利之学”而大加鞭伐,也进而引起众多文人对义、利何者为重的思考,即义利之辩。及至元代,理学家许衡明确提出了“为学者,治生最为先务”的观点,他认为治生应是学者首先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治生是治学的物质基础,只有解决了治生这个问题,才不至于妨碍治学和自身的品行修为。这种观念奠定了文人的治生理论,深深地影响了明清学者,不少明清文人对许衡的这种治生思想进行继承和延伸,形成了很有学理性的明清文人治生思想。明清两代,科举制度日益完备,众多文人孜孜以求于科试中第。虽然科举中试名额较之前代不断增加,但相对于不断增长的文士数量,中试比例却日益下降。生计问题摆在了众多未仕士子面前,成为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寻求适合自己的谋生之道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明清时期,文人治生的现象较之前代更为普遍,涉及的治生领域日益集中,记载文士治生的文献资料较之前代更加繁多,这显示出明清文士治生的普遍性。蒲松龄《卷堂文》中有云:“学以致圣为先,不可无谋食之计。”这从侧面体现出蒲松龄的治生观念与元代许衡“为学者,治生最为先务”的治生观念一脉相承。蒲松龄的一生,与治生密切关联。家道中落后,蒲松龄面临着严重的生计问题,他不得不一边备考,一边治生,为家计奔波四方,劳碌一生。他不仅在科场上屡遭败绩,而且在治生所得上也是捉襟见肘。科试无成和生计所迫如同两座大山一样,重重地压在了他的身上,令他愁苦异常。蒲松龄这种窘态使他难以做到像中国古代,特别是明中期以来的所谓“山人”那样能脱离世俗,率性而为,不以功名为念。这种贫窘之态令他对人生感悟甚深,故而蒲松龄在其作品中,经常抒发自己穷愁苦闷的情怀。数十年的离家外出治生生涯,使蒲松龄对文士治生的迫切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因此《聊斋志异》中所描写的文士治生情形显得细致而深刻。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用不少笔墨描写了文士治生。他所描摹的文士治生主要集中于处馆授徒、经商两个方面,另外也对佣书自给、文士书画治生予以描写。一方面,真实反映了明清时期的文士治生生态。明清文人治生现象较前代尤为普遍,有些文人为治生对薪酬不再遮遮掩掩,明码标价,这在江南一带尤为突出。正统文人开始理解和尊重文士治生,社会风气也随之发生了巨变。另一方面,揭示了下层文士面临的艰难处境。下层文人多因家贫不得不为生计而治生,面临的窘况令人心酸。一些文人开始以诗文词诉说这种艰辛,如明代唐寅、清代郑板桥等,或作“贫士吟”类自嘲,或作反映科举制度下下层文人窘况的篇章,这都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蒲松龄一生困顿科场,为生计辛苦治生数十年的经历和对此的深切感悟,为《聊斋志异》文士治生的摹写注入了活力。《聊斋志异》所描写的文士治生情形,有的着墨不多,有的进行细致摩画,反映了小说作者的取舍有别:对于自己很有感悟的治生情形,如处馆授徒和文人经商进行细致描写,这恐怕与蒲松龄的治生经历不无关系。蒲松龄处馆授徒数十年,这些长时间的治生经历自然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子。研究《聊斋志异》中的文士治生和蒲松龄的治生情形,有助于我们深入把握《聊斋志异》中所表现出的文人生活史,也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蒲松龄的心路历程。(摘编自徐永斌《论〈聊斋志异〉的文士治生生态》)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聊斋志异》中描写文士治生的篇章不像《儒林外史》那样集中,但前者中有些文士治生情形的描写细腻而深刻。B.文士从事治生常采用的手段有在私塾中教书、经营商业、受人雇佣抄书、作书画售卖四种途径,前两种更为广泛。C.古代士大夫注重治生,有些人认为治生求富是正当需求,可以从事一些低贱的行业,也可以从事个人的兴趣爱好。D.蒲松龄一边备考,一边治生,这样的经历让蒲松龄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也成为其创作的素材和作品内容。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文学作品中描写文士从事治生活动源远流长,可上溯春秋战国时期,明清时期文人治生则更加普遍。B.蒲松龄继承了许衡“治生应是学者首先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的观点,认为治学需要“致圣”,也需要考虑“谋食之计”。C.明清时有些文人为治生对薪酬不再遮遮掩掩,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风气的转变,正统文人开始理解、尊重文士治生。D.想要深入把握《聊斋志异》中展现的文人生活史及其作者的心路历程,可以借助对《聊斋志异》中文士治生的研究。3.下列对原文有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四段主要以时间为序,分析了文士治生现象的发展与变化,思路清晰。B.“如同两座大山一样”运用比喻,生动展现“科试无成”“生计所迫”给蒲松龄带来的压力。C.文章第七段以明代唐寅、清代郑板桥的创作为例,体现一些文人用诗文词诉说生活的艰辛。D.文章采用递进式结构,层层递进地组织材料分析《聊斋志异》中的文士治生生态。4.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文士治生生态”的内涵。(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根据文章有关观点,分析下面《聊斋志异》中文士治生描写的作用。(6分)【相关材料】(1)河间府有个姓徐的书生,在恩村当私塾先生。进了腊月,徐生放寒假回家,路上遇见一位老者。老者说:“我叫施敬业,有个外甥,想找个好老师,先生若屈尊到我家来,报酬比恩村的多一倍。”徐生辞谢说与恩村有约,应守信用。(2)施家孩子不愿念书,徐生批评他,孩子母亲还常讲情。徐生生气地说:“你由着儿子懒,又要求我把孩子教好,我不干了!”徐生离开施家,觉得门很窄小,走了几步,射来了阳光,才发现自己是从一座塌陷的土疙瘩中出来。四下看看,荒凉得很,原来是座古墓。徐生非常害怕,又感激施家待他的仁义,便用施家赏给的金子雇人给坟墓培了土,在周围种上树才回家去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八千岁汪曾祺他是靠八千钱起家的,所以大家背后叫他八千岁。如果他不是一年到头穿了那样一身衣裳,也许大家就不会叫他八千岁了。他总是一身老蓝布,年复一年。有些地方已经洗得露了白色,打了许多补丁。长度一律离脚面一尺。八千岁有八千岁的道理,衣取蔽体,下面的一截没有用处,要那么长干什么?八千岁开米店。店堂里一块竖匾:“食为民天”。竖匾两侧,贴着两个字条,“僧道无缘,概不做保”。和尚来化缘,一看“僧道无缘”四个字,也就很知趣地走开了。不但僧道无缘,连叫花子也“概不打发”。叫花子知道不管怎样软磨硬泡,也不能从八千岁身上拔下一根毛来,也就都“别处发财”。八千岁每天的生活非常单调。量米、看稻样,没什么事的时候,他就到后面看碾坊。这年头大部分米店都已经不用碾子,改用机器轧米了,八千岁却还用这种古典的方法生产。他舍不得这副碾子,舍不得这五匹大骡子。他不看戏,不打牌,不抽烟,不喝酒,食谱非常简单,顿顿都是头糙红米饭。菜是一成不变的熬青菜,有时放两块豆腐。稻仓里有许多麻雀,宋侉子有时拿扫帚拦空一扑,能扑下十几只,说这是下酒的好东西。八千岁可不吃这种东西,有什么吃头!八千岁万万没有想到,他会碰上一个八舅太爷。八舅太爷是个无赖浪子。初中毕业后,上了一年美专,都没上完。后来混进了军队,在军队中很“兜得转”。抗战军兴,军事第一,他到了哪里就成了这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只要他一拍桌子,骂一声“汉奸”,就可以拉出去枪毙,没人敢惹他。他还很风雅。谁家有好字画古董,有借无还。他也不白要你的,会送一张他自己画的画跟你换。过了两天,八舅太爷派兵把八千岁“请”去了。八千岁只来得及跟儿子说一句:“赶快找宋大伯去要主意!”宋侉子一了解,案情相当严重,是“资敌”。八千岁有几船稻子,运到仙女庙去卖,被八舅太爷的部下查获了。仙女庙是敌占区,别的粮商都是事前打通关节,八千岁没有花这笔钱。宋侉子知道这是非花钱不能了事的,就转弯抹角地问。“至少得罚一千块现大洋。”宋侉子说:“他拿不出。你看看他穿的这身!”“包子有肉,不在褶儿了。看你的面子,少要他二百!他能花八百块钱买两匹骡子,还不能花八百块钱买一条命吗!”宋侉子劝八千岁不要舍命不舍财。八千岁说:“你作主吧。我一辈子就你这么个信得过的朋友!”说着就落了两滴眼泪。宋侉子心里也酸酸的。宋侉子请八千岁的两个同行出面做保,叫八千岁儿子带了八百块现大洋,把八千岁保了出来,劝他:“算了,不就是八百块钱吗?看开一点。”八千岁心想,毕竟少花了两百,又觉得有些欣慰,好像他凭空捡到两百块钱似的。八舅太爷接到命令要调防。他要办一桌满汉全席,在荷花亭子里吃它一整天!消息传遍全城,大家都很感兴趣,因为这是多年没有的事了。赵厨房到八千岁的米店买米,八千岁就问:“有多少道菜?”“一百二十道。”“啊?!”“你没事过来瞧瞧。”八千岁真还过去看了:烧乳猪、叉子烤鸭、八宝鱼翅、鸽蛋燕窝……八千岁真是开了眼了,一面看,一面又掉了几滴泪:这是吃我哪!八千岁回家就用一盆水把“僧道无缘”“概不做保”的字条刮下来。做了一身长袍,长短与常人相同,把老蓝布换了下来。晚茶的时候,儿子给他拿了两个烧饼来,八千岁往帐桌上一拍,大声说:“给我去叫一碗三鲜面!”(有删改)文本二:那一日早上,严监生吃过药,听着萧萧落叶打得窗子响,自觉得心里虚怯,长叹了一口气,把脸朝床里面睡下。赵氏从房外同两位舅爷进来问病,就辞别了到省城里乡试去。严监生叫丫鬟扶起来勉强坐着。王德、王仁道:“好几日不曾看妹丈,原来又瘦了些——喜得精神还好。”严监生请他坐下,说了些恭喜的话,留在房里吃点心,就讲到除夕晚里这一番话,叫赵氏拿出几封银子来,指着赵氏说道:“这到是她的意思,说姐姐留下来的一点东西,送与二位老舅添着做恭喜的盘费。我这病势沉重,我死之后,恳请二位老舅照顾你外甥长大,教他读读书,挣着进个学,免得像我一生,终日受大房①里的气!”二位接了银子,谢了又谢,又说了许多的安慰的话,作别去了。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地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生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儿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节选自吴敬梓《儒林外史》)【注】①大房:指严监生的哥哥严贡生。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一第一段交代了“八千岁”名称的由来:八千岁是靠八千钱起家的,同时又从着装上展现了八千岁的吝啬形象。B.文本一中八舅太爷要在荷花亭办满汉全席,“消息传遍全城,大家都很感兴趣”,突显了当时普通百姓的麻木愚昧。C.文本二中写严监生“听着萧萧落叶打得窗子响”,既交代了时间,又暗示严监生的病情愈发严重,身体一日不如一日。D.文本二中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只有赵氏明白严监生是在担心灯盏里点着的两茎灯草会费油,让挑掉一茎。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一第三段连用四个“不”,细致地描述了八千岁的食谱,体现其生活的单调、俭省。B.文本一中宋侉子劝八千岁,“心里也酸酸的”,反映出宋侉子对八千岁遭受欺压的同情。C.文本二中“恳请二位老舅照顾你外甥长大”,通过语言描写展现了严监生关爱孩子的形象。D.文本二第二段中补叙大侄子、二侄子询问严监生伸出两个指头的含义,丰富了文章内容。8.文本一作者设置了多处照应,试举出两组并分析其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反映社会生活是小说的目的之一。请简要分析两篇文本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上有何异同。(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初,始皇尊宠蒙氏,信任之。蒙恬任在外将蒙毅常居中参谋议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赵高者,生而隐宫。始皇闻其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使教胡亥决狱。胡亥幸之。赵高有罪,始皇使蒙毅治之。毅当高法应死。始皇以高敏于事,赦之,复其官。赵高既雅得幸于胡亥,又怨蒙氏,乃说胡亥,请诈以始皇命诛扶苏而立胡亥为太子。胡亥然其计。赵高曰:“不与丞相谋,恐事不能成。”乃见丞相斯曰:“上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斯曰:“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高曰:“君侯材能、谋虑、功高、无怨、长子信之,此五本者皆孰与蒙恬?”斯曰:“不及也。”高曰:“然则长子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乡里明矣!胡亥慈仁笃厚,可以为嗣。愿君审计而定之!”丞相斯以为然,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立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扶苏,数以不能辟地立功,士卒多耗,数上书,直言诽谤,日夜怨望不得罢归为太子,将军恬不矫正,知其谋,皆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节选自《资治通鉴·秦纪二》)材料二:是时二世在甘泉,方作觳抵优俳之观。李斯不得见,因上书言赵高之短曰:“臣闻之,臣疑其君,无不危国。今有大臣於陛下擅利擅害,与陛下无异,此甚不便。昔者司城子罕相宋,身行刑罚,以威行之,期年遂劫其君。田常为简公臣,爵列无敌于国,私家之富与公家均,布惠施德,下得百姓,上得群臣,阴取齐国,杀宰予於庭,即弑简公於朝,遂有齐国。此天下所明知也。今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如子罕相宋也;私家之富,若田氏之于齐也。兼行田常、子罕之逆道而劫陛下之威信。陛下不图,臣恐其为变也。”二世已前信赵高,恐李斯杀之,乃私告赵高。高曰:“丞相所患者独高,高已死,丞相即欲为田常所为。”于是二世曰:“其以李斯属郎中令!”(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蒙恬任在外将蒙毅常居中参谋议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胡亥幸之”与“幸啄不中”(《促织》)两句中“幸”的含义相同。B.“丞相斯以为然”与“今取人则不然”(《谏逐客书》)两句中“然”的含义不同。C.觳抵,即角抵,古代的一种竞技游戏,类似于现在的摔跤。D.郎中令,古代官职名,始置于秦,为九卿之一,掌宫廷侍卫。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始皇听说赵高办事能力很强,且通晓刑法,便提拔他担任中车府令,并让他教胡亥学习审理判决诉讼案。B.李斯认为自己的才能、谋略、功勋、人缘以及所获扶苏的信任都比不上蒙恬,如果扶苏继位,可能会让蒙恬做丞相。C.秦始皇在给扶苏的诏书中指责扶苏多年来没有开辟疆土、创立功业,还导致士卒大量伤亡,最终命令扶苏和蒙恬都自杀。D.李斯认为赵高有奸邪的心思和危险反叛的行为,且他的私人财产富足,如果秦二世不采取行动的话,赵高可能要作乱了。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赵高有罪,始皇使蒙毅治之。毅当高法应死。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布惠施德,下得百姓,上得群臣,阴取齐国。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太史公评价李斯说:“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他认为李斯的功劳不能和周公、召公并列,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理由。(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朱敦儒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世事比作春梦,将人情比作秋云。B.“不须计较”两句是倒装句,词人的情调发生了由沉重到轻松的转变。C.“酒”常含愁情,但词人认为“酒好”,又邂逅了一朵新花,更感愉悦。D.全词使用散文化语句,纯用议论来表达词人对生活的思考,耐人寻味。16.南宋诗人黄升在《中兴以来绝妙词选》中评价此词“辞浅意深”,请简要概括词人的思想感情。(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荀子在《劝学》中写道,“骐骥”是一种很善跑的骏马,但它一次跨越也不如人的十步远,与之相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正反对比说明了坚持的重要性。(3)“樽”指酒杯,也写成“尊”,在古代诗文中多指代饮酒,并借以表达作者饮酒时的心情,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在西方,“中国风”是一个专有名词,意思是受中国及远东文化影响的欧洲艺术潮流。中国风是西方特有的文化现象,对欧洲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这股中国风恰恰就是①从欧洲宫廷内刮起,再推而广之的。自13世纪晚期开始,欧洲就有了中国风的苗头。彼时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蒙古人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据史书纪录,当时的蒙古人非常重视驿站建设,本来是出于军事需要而建,但到了元朝,驿站的应用已经涉及国与国之间的商业往来,大量密集的驿站为东西方交流铺平了道路,让欧亚之间遥远的旅途变得便利,一度中断的丝绸之路也得以复兴拓通。开始涌入中国开展商贸、外交或宗教活动的欧洲各国商人和传教士中最著名的就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了。在中国,马可·波罗几乎是个②的名字。他正是在13世纪时踏足中国,游历17年后,回国写出了那本风靡欧洲的回忆录《马可·波罗游记》。书中他对当时元朝取得的成就不吝笔墨,在他笔下,这个遍地黄金的神秘东方大国甚至有些理想国的色彩,令欧洲人③。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答: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19.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三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最近,“宠物沟通师”这种新职业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所谓的“宠物沟通”,就是沟通师通过宠物照片和一些基础信息与宠物建立“连接”,并代替宠物回答主人想知道的问题,收费从几十到上千元不等。有些人在体验宠物沟通服务后留下了“蛮准的”等评价,①,还遭遇了后续退款难、维权难的问题。事实上,目前宠物沟通师这一职业并未获得官方认证,而且,养宠人们提出的大多是“过得开不开心”这类本就相对开放的问题,沟通师不过是用一些模棱两可的常规话术引导消费者对号入座,让消费者产生错觉。至于那些声称自己能够与离世宠物交谈的宣传口径,就更是彻彻底底的虚假宣传了,②。有媒体评论,“比起会读宠物的心,更应该说宠物沟通师读的是人心”。但即使有人愿意花钱为情绪买单,这也不该成为行业无序发展的借口。相反,③。已经开始走上正轨的宠物医疗、美容,当下还颇具争议的寻宠、基因检测,都需要尽快出台相应的行业规范,对其虚假宣传进行监管,使行业有序发展。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下列各项中引号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养宠人们提出的大多是“过得开不开心”这类本就相对开放的问题。B.有些人在体验宠物沟通服务后留下了“蛮准的”等评价。C.“宠物沟通师”这种新职业吸引了不少人关注。D.有媒体评论,“比起会读宠物的心,更应该说宠物沟通师读的是人心”。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现代人讲求记性好,要记得快、记得多,但庄子却认为“忘”很重要,忘是另一种形式的沉淀,叫作“心斋坐忘”。忘是一种大智慧,把烦琐的、干扰的、骚动的全都忘掉。材料二:人们因为能忘却,所以能渐渐地脱离受过的苦痛;也因为能忘却,所以照样得再犯前人的错误。——鲁迅上述材料对我们当代学生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你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3~2024学年度高中同步月考测试卷(三)·高一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B(“文士从事治生常采用的手段……四种途径”扩大了范围,原文表述是“《聊斋志异》中所描写的文士治生,主要集中在处馆、经商两个方面,其次也对文士佣书、书画治生进行了描写,这四种途径也是明清文士从事治生所常采用的手段”,可知这四种途径只是《聊斋志异》以及明清时期文士治生的常用手段;“前两种更为广泛”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聊斋志异》中对前两种的描写更集中,不是指处馆、经商更广泛。)2.A(“中国文学作品中描写文士从事治生活动源远流长,可上溯春秋战国时期”曲解文意,原文表述是“文士从事治生活动,可上溯春秋战国时期”,并非指文学作品中的相关描写。)3.D(“递进式结构,层层递进地组织材料”错误,文章应是“总—分—总”的结构,没有逐层递进。)4.文士治生生态指古代文人为解决生计问题,通过授徒、游幕、行医、问卜、业农、经商等手段进行谋生的现象。(4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5.①塑造了徐生注重诚信、对学生要求严格、有仁义的形象:徐生辞谢了老者的邀请,后来教授施家孩子时,不纵容孩子的懒惰和孩子母亲的求情,离开后发现施家其实是古墓,便雇人修缮了古墓;②丰富了故事情节,具有神异色彩;徐生教授施家学生的故事曲折离奇,带有神秘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3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6.B(“突显了当时普通百姓的麻木愚昧”过度解读,后文写到“因为这是多年没有的事了”,应反映的是普通民众的凑热闹心理,不能说是“麻木愚昧”。)7.D(“补叙”错误,这里是顺叙,且没有这些叙述也并不影响情节的完整性,因此不能算是补叙。)8.照应:①刮去“僧道无缘”“概不做保”照应前文的竖匾“僧道无缘,概不做保”;②八千岁“做了一身长袍”、换下老蓝布照应前文“总是一身老蓝布”,有些地方已经洗得露白,还有很多补丁;③八千岁让儿子叫碗三鲜面照应前文八千岁顿顿吃头糙红米饭、熬青菜。(每点1分,答满两点即可,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作用:①丰富了人物形象,表现了八千岁的转变:过去小气节俭,从此决意大方;过去不近人情,此刻反省愧疚。②前后形成强烈的反差,产生戏剧性效果,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③暗示了文章主旨,显现乱世之中小人物的心态变化、人情世态。(每点1分,答满两点即可,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9.①同:都反映了特定时代下,普通民众遭受欺压的辛酸生活。八千岁省吃俭用,却被八舅太爷找借口拿走了八百现大洋,并大摆宴席,八千岁只能暗自流泪;严监生直接控诉“终日受大房里的气”,这里的“大房”即严贡生,虽是“贡生”,却六亲不认、冷酷无情。②异:文本一反映的是旧社会里小业主的艰难挣扎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弱肉强食的社会现实。文本二则重点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科举制度对文人的压迫,展现了一些文人在政治、生活等各个领域中或丑恶或可笑的形象。(每点3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10.BEG(原文标点为:蒙恬任在外将,蒙毅常居中参谋议,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11.A(含义不同,宠幸/幸亏。)12.C(“秦始皇在……”错误,这里是赵高联合李斯篡改的诏书的内容,并不是秦始皇的意思。)13.(1)赵高曾经犯下大罪,始皇派蒙毅惩治他。蒙毅判决赵高依法应被处死。(“使”“治”“法”各1分,句意通顺1分)(2)给予人们仁德和恩惠,在下得到百姓拥护,在上得到大臣拥护,暗中窃取了齐国。(互文翻译1分,“下”“阴”各1分。句意通顺1分)14.①李斯听信赵高的奸计邪说,废掉秦始皇长子扶苏而改立庶子胡亥为太子,且害死扶苏、蒙恬。②李斯劝谏秦二世要防患于未然,但为时已晚,作为臣子,没有做到及时弥补君主的过失。(每点1分,答满两点得3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文言文参考译文:材料一:当初,始皇帝尊重宠爱蒙氏兄弟,信任他们。蒙恬在外担任大将,蒙毅则在朝中参与商议国事,称为忠信大臣,即便是各位将领丞相也没有敢与他们一争高低的。赵高一生下来就被阉割了。始皇听说他办事能力很强,且通晓刑法,便提拔他担任中车府令,并让他教小儿子胡亥学习审理判决诉讼案。胡亥非常宠幸他。赵高曾经犯下大罪,始皇派蒙毅惩治他。蒙毅判决赵高依法应被处死。但始皇因赵高办事灵活,赦免了他,并恢复了他的官职。赵高既然素来得到胡亥的宠幸,又怨恨蒙氏兄弟,便劝说胡亥,让他诈称始皇遗诏命杀掉扶苏,立胡亥为太子。胡亥同意了赵高的计策。赵高又说:“这件事如果不与丞相合谋进行,恐怕不能成功。”随即会见丞相李斯说:“皇上赐给扶苏的诏书及符玺,都在胡亥那里。定立太子之事,只在您我口中的一句话罢了。这件事将怎么办呢?”李斯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