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解质溶液一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攻克典型题型之客观题
一、溶液中三大平衡及影响因素
1.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⑴内因:电解质、盐类、沉淀的本性。
(2)外因
①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一般越大、水解程度越大、溶解程度越大(极个别例外,
比如温度越高氢氧化钙溶解度反而越小,其他特殊物质题目一般会给出信息)。
②浓度:单一微粒浓度改变,平衡会向着减弱该微粒浓度改变的方向移动;加水会造
成所有微粒浓度减小(除水外,温度不变时H+、OH-浓度变化相反)。
注意:外加酸、碱、盐以及能反应的物质均从“单一微粒浓度改变”加以认识。例:
醋酸溶液中加CH3coONa固体,实际上是单独增大了CH3co0-的浓度,所以平衡逆
向移动,减弱这种改变。
2.水的电离影响因素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可以根据普通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影响因素分析。①外加酸
碱:抑制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②外加含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的电离(水
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③外加活泼金属或氧化物等情况复杂,不予考虑。
二、溶液中四大常数的关系及综合应用
1.四大常数
(1)水的离子积常数Kw。
(2)弱电解质电离常数:弱酸电离常数Ka(二元弱酸有Kal、Ka2)、弱碱电离常数即。
(3)盐的水解常数:Kh(多元弱酸根有多级水解Khi、Kh2)。
(4)沉淀的溶度积常数:Ksp。
注意:Kw并非水的电离常数,水的电离常数仁旭融白,KW=K-C(H20)=C(H+).C(0H-
)o所以实际上Kw是水的电离常数与溶液中水的浓度的乘积,由于纯水和稀溶液中水
的浓度基本不变,是个常数,所以其浓度与电离常数乘积也必然是个常数,此常数称
“水的离子积常数”。
2.所有常数均只与温度有关系(即温度不变,K不变);各种常数在水中或其他稀酸、
碱、盐溶液中可能受到各种相关微粒浓度影响,平衡会移动,但是其数值不变。比如
稀酸、稀碱溶液中由于H+、0H-浓度较高抑制了水的电离平衡,但水的Kw不变[不过
注意Kw=c(H+>c(OH-),此时H+、OH-浓度也包括稀酸、稀碱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
根离子];再比如CH3coOH在醋酸钠溶液中电离受到抑制,但其居不变表达式中
c(CH3coCT)也包含醋酸钠电离产生的醋酸根离子在内],沉淀溶解平衡类似。所以各种
常数表达式中,各微粒浓度均指“溶液中的该微粒浓度”,而并非专指“水、弱酸
碱、弱离子盐、沉淀”产生的该微粒浓度。
3.常数的运算法则:①&=产L;②Km=詈,&2=爰。
心(或Kb)Ka2Kal
4.熟练掌握各种常数表达式的书写和基本计算,能运用&与各种K的关系定量判断各
种平衡的移动方向:Qc>K,平衡逆向移动;Qc<K,平衡正向移动;Qc=K,正好平
衡。
5.注意电离度与电离常数,溶解度与溶度积常数的关系(水解度与水解常数关系一般不
考查):
(1)电离度用a表示,类似于转化率,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浓度有关,浓度越小电离
度越大,但Ka(或b)不变,温度越高一般电离度越大,此时Ka(或b)也增大。
(2)溶解度用S表示,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浓度及溶剂有关,比如S(CaC03)在CaCb
溶液中比较小(溶解受Ca2+抑制),但其&p不变。
三、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比较
1.弱酸碱的电离
⑴电解质越弱,电离程度越小,电离出的离子浓度通常越低。
(2)&1>>招2,所以一级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大于二级电离出的离子浓度。
2.盐类水解
(1)盐的弱离子对应弱电解质越弱,弱离子水解程度就越大,弱离子的浓度则越小,水
解出来的微粒(分子或离子)浓度则越大。
(2)&i»Kh2。
3.弱电解质电离以及盐类水解程度都很小
通常弱电解质电离度多数在10%以内,多数盐类单水解时水解度在1%以内,但注意
题目所给条件,有例外的情况。
4.何时考虑水解平衡、电离平衡
(1)弱电解质溶液:仅考虑电离平衡(还有水的电离平衡)。
(2)含弱离子的盐类(正盐):仅考虑水解平衡(还有水的电离平衡)。
⑶弱酸一弱酸盐混合液,弱碱一弱碱盐混合液,酸式盐溶液:既考虑弱酸、碱电离平
衡,又考虑盐所含弱离子的水解平衡(酸式酸根离子既水解又电离)。
5.三个守恒规律
⑴电荷守恒: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⑵物料守恒(原子守恒):此守恒反映的是“变”与“不变”的离子或分子之间的一种
等量关系。例:Na2c。3溶液中,“不变”的是Na+,“变”的是C0/,C0『有一部
分通过水解会变成HCO?和H2c。3两种形式,所以碳酸根最终有三种形式存在:
COp、HCO3、H2co3。Na2cO3溶液中若碳酸根不水解,则有c(Na+)=2c(C0p),三种
形式的“碳酸根”加在一起浓度仍然与原来相同,所以有
c(Na+)=2[c(CO/)+c(HCC)3)+c(H2co3)],注意本式中c(CO『)代表的是水解后剩下的碳
酸根的浓度。
(3)质子守恒:基本原理是根据H2O-H++OH-,知道C(H+),K=C(OH-)水,此关系称为质
子守恒。比如在碳酸钠溶液中质子守恒关系式为c(OH)
=c(H+)+c(HCO3)+2c(H2co3)。此守恒比较难理解,一般可以通过“电荷守恒”与“物
料守恒”推导出来。比如碳酸钠溶液中电荷守恒关系是c(H+)+c(Na+)=c(OH-
)+c(HCO3)+2c(COr),物料守恒关系为c(Na+)=2[c(C0歹)+c(HC03)+c(H2co3)],电荷
守恒减去物料守恒即得质子守恒。
四、电解质溶液类题目处理技巧
L电解质溶液类题目的标志:出现类似以下特点c(X-)>c(Y+)>c(Z-)>
c(R+)或c(Y+)+c(R+)=c(Z>c(X-)的选项,前者一般属于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类题型,可以
根据水解程度、电离程度相对大小解决,有些也可以根据电荷守恒结合酸碱性分析,
后者一般考查的是“三个守恒”。
2.对于酸碱混合型(一弱一强)的离子浓度大小排序问题可用“三点分析法”进行分析。
三点分别为:
(1)半中点:一元酸、碱弱的一方反应掉50%或二元弱酸被中和掉50%。
(2)中性点:溶液整体显中性时溶液中既有弱酸、碱剩余,又有生成的含弱离子的盐存
在。
(3)中和点:酸、碱按照方程式化学计量数比恰好完全中和的点。
例:CH3co0H与NaOH中和过程。
①半中点:醋酸被中和一半,此时溶液中溶质是CH3co0H和CH3coONa,物质的量
浓度之比为1:1,止匕时有CH3co0H-CH3co0+H+和CH3coe)-+
一CH3co0H+0H-,由于醋酸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电离生成CH3co0-大
于水解消耗CH3co0-,所以相较原来增多,所以有c(CH3co0-)
>c(Na+),同理有c(H+)>c(OH)因为醋酸电离程度较小,水的电离程度更小(受醋酸电
++
离抑制),所以有c(Na+)>c(H+),因此最后排序为c(CH3COO)>c(Na)>c(H)>c(OH)o
②中性点:因为显中性,所以有c(H+)=c(OH)根据电荷守恒有c(CH3coeT)=c(Na+),
同时中性溶液中常温下c(H+)=c(OH)=10-7mol-L1,浓度极低,所以最后排序为
++
c(CH3COO)=c(Na)>c(H)=c(OH)。
③中和点:是醋酸被完全中和的点,此时溶液是CH3coONa溶液,由于CH3coCT水
解,所以有c(Na+)>c(CH3co0)由于水解显碱性,所以有c(OH》c(H+),由于醋酸根
水解程度较小,所以有c(CH3coO»c(OH-),最终排序为c(Na+)>c(CH3coO»c(OH-
+
)>c(H)o
一般题目经常考的就是这几个点的粒子浓度比较,其他点较少考查,如有考查可以根
据上述三点综合分析。
注意:二元弱酸与一元强碱反应可以根据“一级中和点”“二级中和点”类似进行分
析,比如H2c2。4与NaOH反应,一级中和时溶质为NaHCzCU,二级中和时溶质为
Na2c2。4。再如二元弱酸正盐与一元强酸反应可以根据“一级反应点”“二级反应点”
类似分析,比如Na2c2。4与HC1反应,一级反应点溶质为NaHCzCU和NaCl(l:1),二
级反应点溶质为H2c2。4和NaCl(l:2)等等。
3.电解质溶液类题目涉及图像坐标为对数时:要“化对为指”,即把对数(或负对数)坐
标化为指数坐标来考虑,要注意负对数化为指数坐标后,沿坐标轴方向坐标值是减小
的。
4.电解质溶液类题目涉及K计算的图像通常均根据“交点”或“有坐标值的点”进行
计算。
5.电解质溶液类题目涉及“数量级”问题:把一个数字转化成axlOb形式(1夕<10,b为
整数),则“10b”称作“数量级”。例:10-48可以转化成10°8xl0-4,也可以转化成
10°-2X10-5,前者后者10。2=】近>>1且<10,所以1048数量级为“10-
V108
5,,
6.涉及“浓度比值”变化问题:一般引入K表达式进行分析,比如向CH3co0H溶液
中加入NaOH固体后,如何变化后艮据及表达式知道:中黑)舁显
C"H3coOH)c(cH3coOH)/乜丁)
然加NaOH后,及不变而c(H+)减小,所以稣嘿言增大。
Cr(-H3COOH)
【针对训练】
1.海洋中碳循环的简单原理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碳酸的电离常数
(1=4.5x101/=4.7x10-",碳酸钙的溶度积常数&p=3.4xl(r,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C02co
I吸收;々光合
A.海洋中含碳无机物的量不变
c(COt)
B.若海水的pH=9,则此时海水中=0.047
clHCO3I
C.“钙化”过程中海水的pH升高
D.若“钙化”后的海水中c(Ca2+)=6.8x10-3mol.iJ,贝|J《CO:)=2X1CT6moLIji
2.25℃时,氢氟酸(HCN)的Ka=4.9xl()T°,氢氟酸的(=3.5乂10-4。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25C时,向HF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CN固体,调节溶液pH=5,此时c(F)>c(HF)
B.25℃时,将浓度均为O.lOmol.T的NaF和HF溶液分别加水稀释,两种溶液的pH
均变小
C.25℃时,向HCN溶液中滴入等浓度HF溶液,则HCN的电离受到抑制
D.25°。时,将浓度相等的NaF和HF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呈酸性
3.室温下,向20.00mL0.1000molL-1的某一元碱MOH溶液中滴加未知浓度的稀硫
酸,混合溶液的温度与Poh[pOH=-lgc(OH-)]随加入稀硫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10203040500
以稀硫酸)/mL
A.b、c、d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b=d
B.a点对应的溶液中:c(M+)+c(MOH)=8c(SOj)
6
C.室温下一元碱MOH的电离常数Kbxl.OxlO
D.pOH=7时溶液中存在2c(SOr)=c(M+)>c(H+)=c(OH.)
4.25℃时,用同一NaOH溶液分别滴定一元酸HA溶液和CuSO4溶液,pM[p表示负对
数,M表示――、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CuA?易溶于
水,一般认为反应的平衡常数K>105时反应进行完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A为一元弱酸,25℃时E=10力
B.线①代表滴定CUSO4溶液时pM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
C.滴定HA溶液至x点时,溶液中c(HA)>c(A-)>c(Na+)>c(H+)>c(OHj
D.滴定CUSO4溶液至x点时,改为滴加HA溶液,沉淀逐渐完全溶解
5.0?+与NH3可结合生成多种络合物,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2+2+2+
[Cu(NH3)4]逢&燧[Cu(NH3)3]峰~嗖[cu(NH3)J
簿K楚[CU(NH3)『簿~堂C/+(&、K]、(、(分别为每一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
数)。向某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浓氨水,实验测得含Cu微粒的物质的量分布分
数(d)与溶液中游离氨的lgc(NH3)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LKT*,曲线b表示[CU(NH3)『
K,K
B—2<—4
&(
C.lgc(NH3)=-3时,
2+2+2+2+
C(CU)+C{[CU(NH3)]}+C{[CU(NH3)2]{+C{[CU(NH3)3]}+
2++
c{[Cu(NH3)4]}=0.5[c(OH-)-c(H)-c(NH:)]
D.M点时,lgc(NH3)="+*+"
6.常温下,一元酸HA、HB电离常数分别为10-5、5*10^。在某体系中,H\A>不
能穿过隔膜,未电离的HA、HB可自由穿过隔膜,溶液I、II体积相同(如图所
示)。起始时溶液I中无HB,溶液H中无HA,且溶液I中
c总(HA)[c总(HA)=Cl(HA)+Cl(A-)]等于溶液II中
,总(HB)&(HB)=cn(HB)+cn(B—)]。
溶液I隔膜溶液口
平衡时pH=5j平衡时pH=6
HA=H,+A--~~:----HB=H,+B-
当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II中存在5c(HB)=c(B)
一4A-)一
B.溶液I中的HA的电离度----~\~v为。5
c(HA)+c(A-)
C.溶液I中生(A-)与溶液n中4(A)之比为1:10
D.溶液I中q(HA)与溶液II中cn(HB)之比为26:15
7.室温下,用0.1mol.I?NaOH溶液滴定20mL0.1mol.匚1马来酸(结构简式为
COOH
HOOC^A,可简写为H?A)的曲线如图:
H
H
第一滴定终点第二滴定终点
»»■
14
12
10
W8
6
4
2
O1020304050
加入NaOH溶液体积/mL
已知:p%=1.75,p&2=5.8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
A.滴入10mLNaOH溶液时,溶液中存在:2c(Na)=c(A")+c(HA-)+c(H2A)
+2
B.滴入20mLNaOH溶液时;溶液中存在:c(H)+c(H2A)=c(A)+C(OH-)
2
C.滴入30mLNaOH溶液时,c(A-)<c(H2A)
D.第一次滴定终点时,可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第二次滴定终点时,可选用酚醐作指
示剂
8.海洋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决定性作用。CO?进入海水后,主要以4种无机
形式存在,称为总溶解无机碳(DIC),占海水总碳95%以上。海水中存在平衡关
系:CO2+H2O簿9H2cO3脩9H++HCO;、HCO]脩为H++CO:,某些组分百分
率随pH变化如图。资料显示:天然海水中,影响总碱度(海水中氢,离子接受体的
净浓度总和,符号TA)的弱酸阴离子主要为HCO「CO:、B(OH);等;海洋中的珊瑚
虫经反应Ca2++2HCC)3窿4CaCOs+HzO+COz个形成石灰石外壳,进而形成珊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80b
一
逑
利
拼
一
太r
阳(10.3,50)
太40F
舞-
却
20F
°45678910111213
pH
A.海洋中藻类的光合作用促进了珊瑚的形成
c(HCO;)
B.海水中:pH=6.3+1g
C(H2CO3)
C.TA®c(HCO;)+c(CO7)+c[B(OH);]+c(0H-)-c(H+)
D.天然海水的pH一般在7.8~8.3左右,DIC的主要存在形式为HCO]
9.室温下,用SOlmollTCuSO,溶液浸泡NiS固体,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
氨水,产生蓝色沉淀。已知
K^NiS)=1.0x10-21,40(CUM=1.5x10-36,Ksp(PbS)=9.0x10-2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2+2
A.过滤后所得溶液中存在:c(Ni)-c(S-)<7Csp(NiS)
2+
B.滤液中加入氨水产生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CU+2OH=CU(OH)2J
C.欲使反应NiS(s)+Cu2+(aq)脩为Ni?+(aq)+CuS(s)正向进行,则需满足
D.用0.01mol-L-1CuSC\溶液浸泡PbS固体,不能得到CuS固体
10.H2s是传统的重金属离子沉淀剂,常温下对H2s的沉淀规律进行探究,得出如图所
2
示的硫化物沉淀溶解平衡曲线[pM=-lgc(M2+),M=Mn、Cu、Zn,pS=-lgc(S-)]o
已知:常温下,H2s的电离平衡常数KR(H2s)=1.3xl0-7,Ka2(H2s)=7.1xlOT3;
Ksp(MnS)=L7xl0T5,Ksp(ZnS)=L0xl(y23.8,Ksp(CuS)=8.5xl0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CuS对应曲线
2++
B.^Zn+H2S—ZnSJ+2H的平衡常数约为100
C.含MnS和CuS的悬浊液中:c(Mn2+)=2.0xl029c(Cu2+)
D.将浓度均为0.00111101.「的乂11504溶液、H2s溶液等体积混合,有沉淀产生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钙化”时不断生成CaCC)3,同时受酸碱性、水温等影响,含碳无机物的量在
变化,A错误;由HCO;<?>CO;+H+可知,pH=9时,
&2=\/口二1=4.7xl0T,代入CH+可得—=0.047,B正确;“钙
C(HC(J3IclHCO3I
化”过程中Na2co3、NaHCC)3转化为CaCX^、CO?和H?。,海水pH降低,C错误;
2+3
Q=c(Ca)-c(CO;-)=6.8xlO_x2x10^=1.36x10^>Ksp(CaCO3),D错误。
2.答案:B
解析:由{H),。仅)=3.5x]0T得,pH=5时,
c(HF)
1°¥)=35x107=35C(F)>C(HF),A正确;将浓度均为0.10mol.匚】的
NaF和HF溶液分别加水稀释,NaF溶液的pH减小,HF溶液的pH增大,B错误;HF
酸性大于HCN,向HCN溶液中滴入等浓度HF溶液,c(fT)增大,HCN的电离向逆
反应方向移动,C正确;HF的=3.5乂10-4,则广的水解常数约为2.86x10。HF
的电离程度大于F的水解程度,则浓度相等的NaF和HF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
酸性,D正确。
3.答案:B
解析:由图知,b点时,溶液溶质主要为MOH,有少量M?SO4,MOH的电离占主导
作用,抑制水的电离,温度比室温稍高,pOH~3.2,则水电离出的
c(H+)>10-(]4-32)mol-L-1=1O-108mol.L-1,c点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生成了强酸
弱碱盐,促进了水的电离,d点时硫酸过量,H2s。4的电离占主导作用,酸抑制水的
电离,水电离出的C(OH-b10T"mol.LT,因此水的电离程度:c>b>d,A项错误;a
点时,消耗稀硫酸5mL,根据图象分析可知:加入的H2sO,的物质的量为
0.05x5x10-3mol=2.5X1Q-4mol,溶液中原MOH的物质的量为
20.00X10-3X0.1000mol=2x10-3mol,据物料守恒知,c(M+)+c(MOH)=8c(SOj),
B项正确;由图知0.1000mol[TMOH溶液的pOH=3,即{OH)=10-3moLIji,据
3
MOH脩9M++OH知c(OH-)=c(M+)=lCT3mol.lj\K^10xlO=10xl0-5,C
v7v7b0.1000
项错误;由图可知pOH=7时,温度高于室温,C(H+)>C(OH-),再由电荷守恒式
+
2c(SOj)+c(OH_)=c(M+)+c(H+)矢口:{OH)<c(H+)时,2C(SO;-)>c(M),即溶
液中有2c(SOj)>c(M+)>c(H+)>c(OH-),D项错误。
4.答案:D
解析:根据NaOH溶液与HA溶液、CuSO,溶液的反应可知,随着NaOH溶液的滴
加,pH增大,4CL)逐渐减小,-Ige//)变大,所以线①代表滴定CuSC)4溶液时
pM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线②代表滴定一元酸HA溶液时pM与pH的变化关系,
从线②与横坐标轴的交点可知c(A)/c(HA)=l时,
+741CH+74
c(H)=10mol-L,Ka=()=c(H)=W,A正确、B正确;x点溶液
呈酸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a+)=c(OIT)+c(A)所以
c(A-)>c(Na+)>c(H+)>c(OH-),再根据x点的pM>0,即c(A)<c(HA),可得
c(HA)>c(A-)>c(Na+)>c(H+)>c(OIT),C正确;若发生反应
Cu(OH)2(s)+2HA(aq)-Cu2+(叫)+2人-西)+2应0⑴,则该反应的
K「(CU2;"(A)=Ksp[Cu(O)}K:,根据线①与横坐标轴的交点可知M=0,即
C2(HA)Kl
c(Cu2+)=1.0mol-K1Ht,C(OH")=mol-K1=IO-98mol-V1,所以
196196742142645
7Csp[CU(OH)2]=IO-,=10--x(lO)/(10)=10-<10,故沉淀不能完全溶
解,D错误。
5.答案:D
解析:第一步:明确图中纵、横轴的含义。纵、横轴分别代表含Cu微粒的物质的量
分布分数")和溶液中游离氨的lgc(NH3)。第二步:理解图中的曲线变化,推断每
条曲线代表的含义。由图可知,曲线a在C(NH3)最小时,物质的量分布分数最大,说
明曲线a表示Cd+,随着4NH3)升高,{&2+)逐渐减小,[CU(NH3)『的浓度逐渐
增大,故曲线b是[CU(NH3)『,C(NH3)继续增大,[CU(NH3)『浓度逐渐减小,
[CU(NH3)2『的浓度逐渐增大,则曲线c表示[CU(NH3)2广,以此类推,曲线d表
示[CU(NH3)3『,曲线e表示[CU(NH3)4『。第三步:结合选项分析确定答案。取
、曲线的交叉点,此时{()『}=()
dec[CuNH33d[CuNH3J],则
2+
_C{[CU(NH3)3]}-C(NH3)
CNH2错误;由上述分析得
2+=(3)=10-,A
C{[CU(NH3)4]{
2+
C(NH3)C{[CU(NH3)2]!
,当c{[Cu(NH3)2『}=c{[Cu(NH3)3r}
&=10,K2=7-~
C{[CU(NH3)3]}
261
时,c(NH3)=10molU,即长2=10々6,同理得出
4
储=10-,?=1046,*=10「所以个>仅,B错误;lgc(NH3)=-3HtJ依据电
仆2AjA2
荷守恒,
2+2+(2++2C{[CU(NH)]2+}
2C(CU)+2CJ[CU(NH3)]J+2cj[CuNH3)9]133+
(2+(+(:所以
2c{[CuNH3)4]}+cH)+cNH)=c(OH-)+2c(SOt),
2+2+2+2+
c(Cu2+)+C{[CU(NH3)]}+C{[CU(NH3)2]}+C{[CU(NH3)3]}+C{[CU(NH3)4]{>
0.5[c(OH-)-c(H+)-c(NH:)],C错误;结合以上分析可知,
(NH)C{[CU(NH)]2+1
c333
K\=一2+K?=
C{[CU(NH3)4]
2+
C(NH3)C{[CU(NH3)2]1
2+2+
C{[CU(NH3)3]}'C{[CU(NH3)2]}
IgKi+lgK+lg&TglKiX&xK),把&、(、&代入上式,M点时,
2+2+
C{[CU(NH3)]}=C{[CU(NH3)4]},经过化简后可得
坨号+3(+炮(
IgKI+1g7(r+1g=1gc3(NH)=31gc(NH),即满足M点时,
2333
D正确。
6.答案:D
解析:平衡时,溶液n中pHnUdH+blOFmollT,
Ka(HB)='(H(:(B)=5x10-6,代入可得4B。=5c(HB),A正确。未电离的HA、
HB可自由穿过隔膜,故q(HA)=Q(HA),q(HB)=Q(HB),溶液I和H中Ka(HA)也相
等,结合K(HA)='(H)'(A)=IO-5可知,C(HA)=C"A-),因此溶液I中HA的
ac(HA)'7
电离度为-/口人B正确。由溶液n中的c(H+)=i(y6moi.「,
居(HA)=104知,Cl(A-)=10cn(HA),则cn(A)=10ci(A),故
q(A-):Q(A-)=1:10,C正确。第一步:结合&(HA)、储田8)的表达式,代入溶液
I和II的pH计算o汇总可得cn(A)=10Cl(A-)=10q(HA),
cn(B)=10Cl(B)=5cn(HB)o第二步:将计算结果与题给条件比较。结合
c总(HA)=c总(HB)可得13《(HA)=7.5Q(HB)。第三步:计算最终数据。因此
Cl(HA):cn(HB)=15:26,D错误。
7.答案:C
解析:加入NaOH溶液时,依次发生反应:NaOH+H2A-NaHA+H2O,
NaOH+NaHA—Na2A+H2O,根据物质的量关系判断:加入10mLNaOH溶液时,
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NaHA、H2A,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关系:
+2
2c(Na)=c(A^)+c(HA-)+c(H2A),A正确。加入20mLNaOH溶液时,溶液中的
溶质为NaHA,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关系:c(H+)+c(H2A)=c(A2-)+c(OH-),B正
确。加入30mLNaOH溶液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NaHA、Na?A,HA-存在
电离平衡:脩9A2-+H+Ka2=l()f83,HA-存在水解平衡:
HA-+H2。脩与H2A+OH跖2=h=10*25.42〉62,A2-存在水解平衡:
Kal
K_
2
A-+H2oe^HA+OHKhI=U=l0fZKa2〉Khi,溶液中曲一的电离程度大于
«a2
A2\HA-的水解程度,即{A?-)>《国人),C错误。第一次滴定终点时,溶液呈酸
性,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第二次滴定终点时,溶液呈碱性,可用酚醐作指示剂,D
正确。
8.答案:C
解析:根据反应Ca2++2HCO]峰为CaCO'+^O+CO2T可知,藻类光合作用吸收了
CO2,使平衡正向移动,促进珊瑚虫形成石灰石外壳,进而形成珊瑚,A正确;碳酸
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H2cO3脩?H++HCO;,所以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c(H+)c(HCO;)
%,根据题图中点(6.3,50),可计算出K.10-63,根据碳酸
c(H2cO3)
c(HCQ-)
%表达式和pH=-lgc(H+)可得pH=-lgc(H+)=-lg&+1g即
<H2CO3)
c(HCO;),
pH=6.3+lg〉,B正确;1个C。:发生两步水解时可以结合2个水中的H+,
c(H2co3)
计算总碱度时c(COj)系数应为2,
TAQc(HCOj+2c(CO:)+c[B(OH)J+c(OH-)—c(H+),C错误;由题图可知,pH
在7.8~8.3时DIC的主要存在形式为HCO",D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互助学习社团发展规划计划
- 主題班会与课程整合活动计划
- 深入分析市场竞争的工作总结计划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证知识点试题及答案
- 学生学习评估方案计划
- 优化仓库采购流程的个人计划
- 教学质量提升的路径探讨计划
- 银行机构财务健康检测试题及答案
- 黄金投资的运作机制与风险试题及答案
- 小语种考试方法论试题及答案
- 新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估:理论与制度构建
- 2025中考英语冲刺-传统文化诗词
- 金融科技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重庆工商大学
- 2025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语文一模议论文“说托举”写作导引(5篇范文)
- 2025年中考数学压轴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四川荥经县国润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宣传工作流程及管理规范
- 超尔星雅学习形势与政策(2025春)课程作业参考答案
- 2025年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原卷版)
- 江苏国电投滨海港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500千伏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