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年级下册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年级下册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年级下册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年级下册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年级下册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下学期一模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等填写

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贴条形码区”。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I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

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K答案%工答案H不能答在试卷

±o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工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K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R答案》不准使用

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工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学者研究,商代的祖先崇拜极为发达,祖先享有的祀典远比天帝与其他自然神丰盛,

祖先神所辖范围也十分广泛。盘庚迁都后,因“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

来朝,以其遵成汤之德也”,太甲则因不行汤政而遭到放逐。据此可知,商代统治者注重()

A.维护神权B.遵守祖制

C.频繁祭祀D.推行德治

K答案可B

K解析H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商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商

代时期,祖先崇拜极为发达,祖先享有的祀典远比天帝与其他自然神丰盛,祖先神所辖范围

也十分广泛,盘庚迁都后因为“行汤之政”,才有了社会安定、诸侯来朝的局面,太甲因不

行汤政而遭到放逐,这些都说明商代统治者十分注重对祖制的恪守,B项正确;材料所突出

的是祖先神和祖制的重要地位,维护神权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A项;题目第二段材料,盘

庚行汤之政使诸侯来朝,未涉及祭祀,排除C项;题目中的“遵成汤之德”是指盘庚对成汤

祖制度的延续,而不是推行德治,排除D项,故选B项。

2.两汉时期,朝廷在立皇后、立皇太子、改元、即皇帝位、祥瑞、灾异等各种时机均会大

加赏赐,其中对“三老”基本上每有加赐,皆无遗漏。西汉以赐帛为主,东汉改为赐爵,但

赏赐对象均以“县、乡三老”为主。这些做法()

A.有利于维护地方秩序B.宣扬了君权神授思想

C.强化了官僚行政体系D.建立起社会优抚机制

k答案』A

k解析H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

准确时空是两汉时期(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县、乡“三老”在地方社会拥有极

强号召力和影响力,且在参与民间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汉统治者拉拢、礼敬的重

要对象。汉统治者以赐予帛、爵的手段,将“三老”纳入王朝统治秩序之中,强化了对民间

社会的治理,这有利于维护地方秩序,A项正确;这些做法是有利于维护地方秩序,和宣扬

君权神授思想、强化官僚行政体系以及建立社会优抚机制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3.据考古资料显示,仅在广东魏晋南北朝墓葬与窖藏中,发现的波斯银币就有三批、三

十余枚。《南史・吴平侯景传》称“广州边海,旧饶,外国舶……岁十余至”。《南齐书•东

南夷传》也称广州“商舶远届,委输南州,故交广富实”。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海外贸易占据主导B.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K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

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广东魏晋南北朝墓葬和窖藏发现了大量

波斯银币,《南史・吴平侯景传》《南齐书•东南夷传》均记载了广东地区海外贸易的发达。

这是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获得开发,促进了广东地区海外贸易的发展,B项正确;

此时仍然是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排除A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C项;

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经济结构的变动,排除D项。故选B项。

4.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大量隋唐文学写本,其内容既有描述敦煌的“乡土作品”,也有描述

塞外风情的异域作品;作者既有生活在敦煌的文士、僧人,也有途经该地的各色商人。这有

助于研究隋唐时期()

A.兼容并包的时代特征B.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C.敦煌文化的中心地位D.士商杂糅的发展趋势

K答案HA

K解析H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隋唐(中国)。从材料中可以看

出,敦煌莫高窟所出土的大量隋唐文学写本,其文学类型多样,作者更是多元,这充分彰显

了隋唐时期兼容并包的时代特征,A项正确;文士、僧人并不属于市民阶层,排除B项;敦

煌文化在当时并非居于中心地位,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主要是敦煌出土的隋唐文学写本相

关信息,未体现“士商杂糅的发展趋势”,排除D项,故选A项。

5.两宋时期,几乎每位皇帝在位期间都会成立专门的资料编修机构,将此前以皇帝、宰相

和枢密使名义颁布的“诏”“敕”“宣”进行整理,删削繁文,统一相关指示,编成综合性

的通行《编敕》。这一做法旨在()

A.完善律令体系B.施行道德伦理教化

C.规范行政治理D.维护大一统的局面

K答案』C

K解析H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

准确时空是两宋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宋代皇帝成立资料编修机构将颁发的各类文书

进行整理,统一编写成通行的《编敕》,主要是让文书行政有统一的标准,以规范国家行政

治理,维护封建统治,c项正确;材料所述做法有利于完善律令体系,当时其目的是为了规

范行政管理,排除A项;“道德伦理教化”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项;两宋均未完成国家

统一,“维护大一统局面”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6.晚明时代,社会一时尽弃实学,谈良知者满天下,出现了士大夫阶层公开蔑视传统礼法

和忠君节义观念的现象。“人人皆有良知”“人人皆可为尧舜”的学说被不断发扬光大,甚

至出现了“君父可以不恤,名义可以不顾”的思想主张。这一变化所依托的主要条件是()

A.专制皇权的强化B.社会主流思想的婚变

C.社会经济的变迁D.知识精英阶层的觉醒

K答案』c

K解析H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晚明(中国)。据材料可知,晚

明时士大夫阶层公开蔑视传统秩序和儒家伦理观念,这是该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新的经营方

式如开设工场、雇佣劳动出现的反映,c项正确;蔑视传统礼法和忠君节义不能体现出专制

皇权强化,排除A项;晚明时期,社会主流思想没有发生转变,排除B项;知识精英层的觉

醒是材料所反映的现象,而非所依托的主要条件,排除D项,故选C项。

7.下图为清代沿海与内地关税(包括常税与洋税)征收示意图。这主要反映出清代()

(两)

A.国家关税主权遭到破坏B.全国统一市场尚未形成

C.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缩小D.沿海地区商品流通活跃

1答案]D

K解析H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清代(中国)。根据示意图可得

出,1723—1905年间,无论是清代前中期还是晚清时期,沿海地区流通商品所征收的关税

均高于内地,且在鸦片战争后与内地的差距不断扩大,这凸显了沿海经济的发达程度和商品

流通的繁荣程度,D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出关税主权遭到破坏,排除A项;清王朝是统一

的多民族国家,己实现国内市场的统一,排除B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

争后,沿海地区和内地经济差距不断扩大,排除C项,故选D项。

8.作为史料,下图中的“华工墓地”可用于说明,一战期间()

A.北洋政府实行“以工代兵”B.中国参与改变了战争的走向

C.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D.力量对比决定国际关系交往

[答案XA

(解析力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一战期间(中国)。据所学知识

可知,1917年,北洋政府通过“以工代兵”的形式站在协约国一方,派遣大量华工参加一

战,法国的华工墓地正是一战中牺牲华工的见证,A项正确;“中国参与改变了战争的走向”

过于绝对,排除B项;“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不符合当时史实,排除C项;国际关系

交往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排除D项,故选A项。

9.1937年底,根据党的指示,新成立的中共江苏省委不按地区而以职业和产业设立了军事、

工人、职员、学生、妇女、文化界运动委员会等6个系统党委,并直属领导教育、巡警、海

关的党支部。这一做法()

A.汲取了城市工人运动的教训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完成

C.适应了民族革命战争新形势D.扩大了民主政权的基础

1答案]C

K解析H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

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从材料可知题干所述时间为全面抗战初期,此时日军侵占中国华东地

区,新成立的中共江苏省委以职业和产业设立党委,而非按照地区设立党委,显然是为了适

应日军全面侵华、华东地区沦陷的严峻形势,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城市工人运动,

排除A项;此时土地革命并未完成,排除B项;材料所述是将江苏省委机关按职业和产业进

行划分,并非扩大人员构成的不同成分,不能得出民主政权基础的扩大,排除D项。故选C

项。

10.下图是创作于新中国某一时期的宣传画《热爱苏联工程师》。这一时期应当是()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

K答案』B

[解析X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

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宣传画的标题和图中锦旗“深厚的友谊”可知,这一时期

中苏关系密切,工程师是当时苏联援助中国进行“一五”计划建设的专家,B项正确;“国

民经济恢复时期”是1949-1952年,此时主要依靠中国自身的力量恢复国民经济,排除A

现项;“文化大革命”时期是1966-1976年,此时中苏关系恶化,排除C项;改革开放新时

期在1978年之后,此时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再依赖苏联的工程师,与题意不

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1.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在《贝希斯敦铭文》中宣称:“我统治他们,他们向我交纳贡赋。

凡我对他们所下的命令,他们都执行;凡我制定的法律,他们也都遵守。”然而,直到公元

前4世纪,帝国的官方文书,仍需要以帝国境内多种文字发布。这表明当时的波斯帝国()

A.君主专制统治加强B.官方文书适用范围广泛

C.中央集权程度有限D.国家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K答案』C

K解析H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

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材料信息“直到公元前4世纪,帝国的官方文书,仍需要以

帝国境内多种文字发布”可知,当时中央集权程度有限,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中央政策

在地方的实施,涉及的是中央集权问题,不是君主专制问题,排除A项;材料主要讲的是官

方文书仍需以多种文字发布,并没有体现适用范围是否广泛,排除B项;“国家治理水平

不断提升”在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2.11-12世纪,在地广人稀的西欧庄园中,封建领主为了吸引佃户,会采取降低租金的

方法,甚至会让一些农奴上升为自由农。而到了13世纪,地租越来越高,有的自由农为了

获得一块耕地,甚至降身为农奴。这一变化表明,当时西欧()

A.人地矛盾逐渐凸显B.世俗王权得到加强

C.庄园农业生产衰退D.瘟疫造成人口锐减

k答案』A

K解析H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

准确时空是:11到12世纪的西欧。根据所学知识,中世纪后期,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社会

经济的发展,人口逐渐增加,劳动力数额上升,人地矛盾逐渐增大,封建领主的土地租佃有

了更大的主动权,所以出现了一些自由农为了获得土地而委身为农奴的情况,A项正确;题

干材料没有涉及世俗王权问题,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庄园农业生产状况,排除C项;黑

死病的流行时间是十四世纪,时间不对,本题也未涉及瘟疫流行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

项。

13.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相信上帝的存在,但他们又强调上帝无兴致参与到具体的事务中来,

并且认为,这个世界可以按照上帝创造的理性与自然法则运行。这一主张()

A.反映了无神论的观点B.源于理性精神的进步

C.引领了科学革命方向D.体现了未来社会蓝图

(答案』B

K解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

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据材料可知,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认为世界按照理性和自然法

测运行,虽然还没真正突破有神论,但这是理性精神不断进步的结果,B项正确;根据材料

信息“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相信上帝的存在”可知,伏尔泰并不是主张无神论,排除A项;

材料与科学革命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未涉及资产阶级的制度设计等社会构想,排除D

项。故选B项。

14.18世纪的英国,郡选区仍延续1429年的议会法令,民众需要具备祖传的自由持有农身

份且年收入40先令以上才有选举权。至19世纪初,英格兰以地产、产业来规定选举权的选

邑有70个。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英国()

A.君主仍然掌握权力B.民主政治亟需完善

C.贵族垄断选举权力D.议会中心地位确立

『答案』B

K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时空是19世纪初(英国)。据材料

可知,18世纪英国地方选举权制度仍延续中世纪的法令,以身份和财产作为选举权的前

提,说明民主政治仍不完善,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20年代,英国责任内

阁制开始形成,国王逐渐“统而不治”,且材料中未体现国王权力,排除A项;贵族垄断选

举权力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中未涉及议会与国王权力的转移,排除D项,故选

B项。

15.下图为1931—1933年苏联年度计划增长目标(单位:%)„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的苏

联()

注:数据来自徐天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苏联史》

A.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迅速B.探索经济建设的新模式

C.借鉴了西方工业发展经验D.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931—1933年(苏联)。从材料

信息可知,苏联制定经济发展目标计划,且以重工业为中心,反映出苏联在探索经济建设的

新模式,B项正确;图中展示的是目标,不是现实,排除A项;苏联的工业化道路与西方工

业化道路相反,排除C项;“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苏联史实不符,材料内容主要体现

了这时期苏联探索经济建设的新模式,排除D项,故选B项。

16.20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从大西洋到乌拉尔山的欧洲”,而不

是政治化的西欧和东欧。还宣布:法国不需要任何国家保护,法国政府单独控制本国的领土、

领空、领海以及部队。戴高乐政府于1966年退出北约,并要求北约基地撤离法国。戴高乐

政府采取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选民的支持B.强化意识形态的对立

C.彰显本国的经济实力D.提升法国的国际地位

[答案X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

准确时空是:现代(法国)。根据材料“法国不需要任何国家保护,法国政府单独控制本国

的领土、领空、领海以及部队。戴高乐政府于1966年退出北约,并要求北约基地撤离法国。”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推进欧洲联合,发对美国干预其目的在于在国家上摆脱美国的干预,

以欧洲联合推断动者的形象出现于国际舞台,提升法国的国际地位,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

及法国的选举情况,排除A项;美国与法国同属于资本主义阵营,意识形态相近,排除B

项;材料没有表现出现法国的经济实力,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一统”并不是简单的政治一统,而应该看作天人的一统,也就是德礼和刑

政,由此构成中华文明历世不衰的政道传统。尽管历史上无数次改朝换代,但后来的胜利者

往往都会承认前一王朝在政治上与文化上的合法性。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多有侵扰乃至统治

中国(中原王朝),但最终不分夷夏,都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洪流当中。

——摘编自郭晓东《中华文明何以窿续不已》

材料二历史地看,原处于边疆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在与中原地区的交往中努力吸收其他

民族的先进文化,努力寻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改革,从而形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

内在驱动力。边疆社会发展与中原地区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并趋于平衡,而新的统一的条件则

在不断缩小差距的过程中越来越成熟,最终实现新的更高层次的统一。

一—摘编自向燕南《辽金西夏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

材料三清代,边疆在空间划分上呈现出从界线模糊到边界清晰的特征,在治理上呈现

出从拱卫中央、维护统治到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目标的转移,从而完成从“天下”到近代

“国家”的转变,其边疆治理呈现出陆海兼顾的企图以及维护国家主权的倾向。

一一摘编自吴曼《从“天下”到国家:清代的边界与边疆治理》

材料四突出的连续性是中华文明最为鲜明且最为基础的特质。进而言之,历史的连续

性并非仅指线性维度上的连绵不绝,实际上具有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含义:独特的地理气候是

中华文明突出连续性的自然基础,稳定的空间规模是中华文明突出连续性的生长保障,厚重

的文化积累是中华文明突出连续性的内在支撑,深沉的历史精神是中华文明突出连续性的核

心品格。只有从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才能理解真正的中国。

——摘编自王学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连续性》

(1)概括材料一中“中华文明何以窿续不已”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古代中国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贡献。

(3)根据材料四,简述“从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史实依据。

[答案X。)“大一统”信仰的政道传统;承继华夏文化的正统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

(2)发展和完善了“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北方经济开发和南北交流;促进了民

族大交融;将边疆紧密地纳入中央,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推动国家治理方式完善,维护

国家主权。

(3)政治上,政治实体衔接有序,均未因外力打击而中断,形成一脉相承的政治谱系。经

济上,历代先民在农业上精耕细作,在生产力水平上长期领先,创造出发达的农耕文明。思

想上,从天人合一到百家争鸣再到儒家思想居于正统,礼乐文化和人文根脉弦歌不绝,创造

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文字上,由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由繁体到简体,字

形构造总是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为共同原则。地理空间上,中华文明以中原为枢纽,

既保有各地区自身特色,又体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统一基础上使国家与社会治理达到

了较高水准;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周边文明发展相对落后。

k解析X

[小问1]

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窿续不已的原因根据“由此构

成中华文明历世不衰的政道传统”得出是“大一统”信仰的政道传统;根据“尽管历

史上无数次改朝换代,但后来的胜利者往往都会承认前一王朝在政治上与文化上的合法性”

得出是承继华夏文化的正统观念;根据“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多有侵扰乃至统治中国(中原

王朝),但最终不分夷夏,都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洪流当中”得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

【小问2】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古代中国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贡献根据”

原处于边疆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在与中原地区的交往中努力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努

力寻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改革,从而形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内在驱动力。边疆社

会发展与中原地区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并趋于平衡,而新的统一的条件则在不断缩小差距的过

程中越来越成熟”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发展和完善了“因俗而治”的民族政

策;促进了北方经济开发和南北交流;促进了民族大交融;将边疆紧密地纳入中央,巩固了

统一多民族国家;推动国家治理方式完善,维护国家主权。

[小问3]

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独特地理气候是中华文明突出连续性

的自然基础,稳定的空间规模是中华文明突出连续性的生长保障,厚重的文化积累是中华文

明突出连续性的内在支撑,深沉的历史精神是中华文明突出连续性的核心品格”并结合所学

内容可知,“从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的史实依据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字、地理空

间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具体来说,政治上,政治实体衔接有序,均未因外力打击而中断,

形成一脉相承的政治谱系。经济上,历代先民在农业上精耕细作,在生产力水平上长期领先,

创造出发达的农耕文明。思想上,从天人合一到百家争鸣再到儒家思想居于正统,礼乐文化

和人文根脉弦歌不绝,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文字上,由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

楷书,由繁体到简体,字形构造总是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为共同原则。地理空间上,

中华文明以中原为枢纽,既保有各地区自身特色,又体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统一基础

上使国家与社会治理达到了较高水准;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周边文明发展相对落后。

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18世纪的大西洋贸易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三角贸易和直接贸易渠道。随着

大西洋贸易的发展,英国工业经济迅速发展,棉纺织业、玻璃制造业、丝织业、肥皂业等新

的工业部门也建立并发展起来。如果以1700年的发展指数为100,1800年时英国出口工业

指数为544。英国的出口工业中原料加工再出口工业占相当大的比重,如1700年烟草、亚

麻、印花布和糖的再出口占总出口工业品的三分之二。法国的工业生产也因大西洋贸易对工

业品需求的增加而得到政府的扶持,1787年法国出口的工业品占到了出口总额的34.2%。

——摘编自于民《16—18世纪的大西洋贸易与现代早期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材料二几百年来,欧洲都从亚洲进口大量香料、丝等产品,却很少有产品出口到亚洲I。

西班牙征服美洲I,为欧洲提供了暂时的解决办法。新大陆的金、银大量输往亚洲,其中可能

有一半运往中国,以换取欧洲人真正能消费的东西。中国实际上是16—18世纪世界上最大

的资本输入国,南海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摘编自彭慕兰《贸易打造的世界》

(1)指出材料一中16—18世纪大西洋贸易的形式,并简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16—18世纪中国南海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原因。

k答案』(1)形式:三角贸易(奴隶贸易)和直接贸易。影响:加速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

累;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使世界各地区间的贸易联系日益加强,有利于统一世界

市场的形成;造成了非洲人口的大量损失和经济上的落后;导致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等等。

(2)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的转移;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欧洲工业革命尚未完成,中国

传统手工业仍具优势;欧洲对东方商品的需求增加;全球商业联系日益密切。

K解析H

[小问1]

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16-18世纪(世界)。第一小问形式,根据材料中

“16—18世纪的大西洋贸易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三角贸易和直接贸易渠道。”得出形式:

三角贸易(奴隶贸易)和直接贸易。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随着大西洋贸易的发

展,英国工业经济迅速发展,棉纺织业、玻璃制造业、丝织业、肥皂业等新的工业部门也建

立并发展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加速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兴起

和发展;使世界各地区间的贸易联系日益加强,有利于统一世界市场的形成;造成了非洲人

口的大量损失和经济上的落后;导致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等等。

【小问2】

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6-18世纪(中国)。根据材料“几百年来,欧洲都从亚

洲进口大量香料、丝等产品,却很少有产品出口到亚洲。”得出欧洲工业革命尚未完成,中

国传统手工业仍具优势;根据材料“新大陆的金、银大量输往亚洲I,其中可能有一半运

往中国,以换取欧洲人真正能消费的东西。中国实际上是16—18世纪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

入国,南海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得出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的转移;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欧洲对东方商品的需求增加;全球商业联系日益密切

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战后期,盟国各方都期望新的国际组织权力大于国联,效率高于国联。联合国议

事依其性质不同,分别采用三分之二票和简单多数票通过,同时设立安全理事会并全权赋予

其维护世界和平的职责。对于侵略国掠夺的领土,盟国采取了坚决的剥夺措施。除了对侵略

国施以惩罚之外,盟国还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改造措施:一是对德、日领土实施暂时占领与改

造,二是实施了对战争罪犯的国际审判。五大国被赋予了“世界警察”的职责。他们可以联

合其他国家一道,对他们认为将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反之,也可以行使其至关重

要的一票否决权,否决以联合国名义发起的任何干涉。最后必须指出,盟国在战时所勾画的

战后秩序与战后实际形成的秩序有着相当的不同。这是因为构建这一体系的大国之间的关系

在战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概括二战后国际秩序的设计意图,并进行简要评述。

(答案』意图:反省一战后的秩序;强化联合国作用;维系战后世界和平;追究战争责任,

后由于冷战需要而改变。评述:二战后国际秩序的设计是建立在盟国对法西斯胜利基础之上

的,为了汲取一战后国际秩序的教训,对侵略国的惩戒采取更积极的改造措施,强化联合国

的作用和效率,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但五大国的世界警察地位和一票否决特权,使联合国

在冷战时期沦为美苏对峙和意识形态交锋的阵地,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二战后国际秩序的设

计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再次爆发,但其设计意图体现了大国意志,是

多种国际力量合力的结果。

K解析》

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的世界。二战后国际秩序的设计意图根据“盟

国各方都期望新的国际组织权力大于国联,效率高于国联”得出是反省一战后的秩序;强化

联合国作用;维系战后世界和平;根据“设立安全理事会并全权赋予其维护世界和平的职责”

得出维系战后世界和平;根据“对于侵略国掠夺的领土,盟国采取了坚决的剥夺措施。除了

对侵略国施以惩罚之外,盟国还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改造措施”得出追究战争责任,后由于冷

战需要而改变。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二战后国际秩序的设计是建立在盟国对法西斯胜

利基础之上的,为了汲取一战后国际秩序的教训,对侵略国的惩戒采取更积极的改造措施,

强化联合国的作用和效率,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但五大国的世界警察地位和一票否决特权,

使联合国在冷战时期沦为美苏对峙和意识形态交锋的阵地,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二战后国际

秩序的设计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再次爆发,但其设计意图体现了大国

意志,是多种国际力量合力的结果。言之有理即可。

20.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为2021年中共中央批准中宣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

时期人物(群)类地域类事件(物)类现象类

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

延安精神、红岩精神、

新民主主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建党精神、长征精神、

东北抗联精神、

义革命时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抗战

张思德精神

期(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精神

神、沂蒙精神、老区精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社会主义雷锋精神、焦裕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抗美援朝精神、”两

革命和建禄精神、王杰精神、塞罕坝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