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写作指导:哲理诗歌材料作文_第1页
高考写作指导:哲理诗歌材料作文_第2页
高考写作指导:哲理诗歌材料作文_第3页
高考写作指导:哲理诗歌材料作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哲理诗歌类型素材写作训练讲评

一、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星星雷诗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渍,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注意:①联想与感悟要与整

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知识链接:这首诗,是雷抒雁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写的。据雷抒雁介绍,这是一首哲理诗。所谓“哲理”,

就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道理。写《星星》的时候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对于文学界还是整个社会都是一个思想解

放的时代,都是一个从虚幻浮躁向现实转变的时代。“星星”是人们向往的,这个意象具有广泛的象征性和暗

示性。因为人们常把自己喜欢的、崇拜的或向往的东西比喻成“星星”,它美妙至极,无以伦比。正是这种强

烈的喜爱之情使人们放弃了冷静的思考,使自己的眼睛被假象和情感蒙蔽,从而犯了一些低级的错误。这首小

诗就是那个时代大背景的写照,就是要告诉人们现实是很复杂的,也有黑暗的东西。这首诗警示人们:要擦亮

眼睛,千万别为情绪和物象所迷惑!比如盲目的出国留学,使不少青少年浪费了宝贵的时光;盲目的追星,使

有的未成年人迷失自我等等o)

二、哲理诗歌类素材的审题

(-)哲理诗的整体把握

入诗:

1、人:有哪些人,主要人物,次要人物2、物:哪些物,重要的物,次要的物3、事:主要事件,起因、经

过、发展、结果4、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与物之间的关系5、议论:看作者的

议论提示,看材料有无倾向性6、中心:想反映或揭示的是什么7、读出诗意:A、从相互关系(主次、转折、

因果、条件、递进等)中读出侧重点B、从对比中读出是与非、褒与贬、肯定与否定C、从措辞中读出情感倾

出诗:

哲理是关乎宇宙、人生和生命的道理:1、见微知著2、见一知类3、由物及人4、取譬设喻

(二)“星星”诗的审题指导

首先整体阅读,抓住主要对象;其次分析意象的深层意义(如比喻、象征的本体);第三分析重点字词句,

把握作者情感倾向;第四理清材料内在、外在关系(对比、互补);第五因果法分析材料中的现象或结果,类

比联系生活,得出作者的意蕴。

这首诗说的是什么呢?

1、距离产生美。总以为星星是宝石,是因为在仰望它,和它有一段距离;没有距离了,飞上了星星,

自然也就没有美可言了,看到的当然是灰尘、石渣。对人也是这样啊,在对一个人还不怎么了解的时候(特别

是恋人),总觉得他什么都是好的;可我们对他熟悉了,他对我们再没有什么秘密的时候,美便不存在了。实

际上,不是美不存在了,而是因为他的缺点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使得我们看不见他的优点罢了。

2、透过现象看本质。晶莹、透亮、没有纤瑕,这是星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现象,它的本质呢?正如诗

人所说,是和地球一样复杂。这是在写星星,又何尝不是在写现实生活呢?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被一些纷纭的

现象所迷惑,把现象当作了本质。

3、理想和现实。诗歌第一小节写的是理想中的星星,第二小节写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星星。我们不是常

常把现实理想化吗?正因为把我们尚为涉足的现实理想化了,所以当我们步入现实开始新生活后感到的常常

是失望。这时,就需要我们用一段时间来调整心态了。

三、优秀作品赏析

梦想在现实中起舞

(山东考生)

仰望星空,那似乎没有纤瑕的星辰在银河中闪耀,而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那不染纤尘的星空里,放飞了

多少人美丽的梦想。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里像地球一样,也有灰尘和石渣,于是他们失去了幻想的自由和权

利。我们不能一味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却也不能让自由飞翔的思想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

阮籍目睹世间的浑噩不堪和好友的身首异处,借醉酒逃避现实。他的一生一直在逃避、逃避、逃避,却终

因一篇《为郑冲对晋王笺》被人唾弃。嵇康则完全生活在现实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协,最终一曲《广

陵散》成为绝响。其实人生由阮籍的醉酒向前一步便是嵇康的《广陵散》,人生由嵇康的《广陵散》向后退一

步便是阮籍的醉酒,殊途同归的境遇竟是如此迥异。若是两人各向中间迈出一步,将幻想与现实稍加中和,也

许就不会落得生者隐入迷幻,死者融入苍穹,只留给后人无尽的怅惘。

我们如何才能让仰望星空的人了解现实,又如何才能让飞上星星的人保留梦想呢?

在那个人人埋怨的时代,沈从文先生目瞩现实的残酷却依然将那个江南小城写成了山美、水美、人美的世

外桃源。现实没有湮没他对人生的希望,他用一份最原始的情感和一颗赤子之心看待这个社会,看待自己的人

生。他没有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亦没有让现实麻木自己的心灵。

张允和先生亦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她一生经历了大富大贵,也经历了战火纷飞、十年浩劫,而她却永远保

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她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使她正视现实并战胜现实,而她那颗永不

衰老的童心则使她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不放弃幻想和权利。

川端康成浅浅的一句"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瞬间感动了多少心灵。这是梦和现实完美的结合,

让那些世俗之物顷刻间土崩瓦解,让多少在现实中日渐麻木的心灵得到了温暖。

正视现实,但不委身于现实;保持幻想,但不沉溺于幻想。让梦想在现实中跳一曲酣畅淋漓的舞蹈吧!

且行且歌,觅铁锈月光

高三14班李可

诗人有言:“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目,还有远方的诗与原野”。掩卷沉思,余不以为确然。遥望的星星有如

宝石般无瑕闪亮,飞上星星的人却会看到与地球一般的瑕疵与尘土,由此看来"眼前的苟且"与"诗与远方”是一

对虚假的对立,没有一个现实不留缺憾,但到达彼岸之人确实能看到不同于此岸的流溢华光,因此,在追求理想

的道路上,应且行且歌,寻觅着一个虽不完美却也足够丰满的理想。

划一道界限,遥望理想,拥抱现实。

”成熟意味着镇定自若地接受生活的波折,要在实际生活和理论之间划出一道界限。“意大利作家埃莱娜在

著作中如比写到。生命是一次历炼,是无人可逃逸的磨砺,无奈的人性,琐碎的沟通,窘迫的算计像针孔摄象头

一样如影随形,忠实地记录下每个人的悲欢冷暖,没有一个现能像象牙塔般温暖,桃花源般无忧。苏东坡年少时

盛名满长安,终究抵不过小人诬害被贬黄州。又在整达中自省前进,学会收敛锋芒,苏东坡在黄州完成了人生

的一次突围,在匮乏的现实中写下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几篇作品,实现了人生境界的升格。人们往往也要在这骨

感的现实中突围,实现心灵的升华,仅有这样,才能在充满“苛且”的现实中寻到飞往“星星〃的途径,在看清现

实后,仍有一颗为理想搏动的真心。

舍一种焦虑,在当下握牢幸福。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写到:“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代替另一种欲

望的过程,"尽管冷酷,我们却不得不承认,这是当代很多人生存的真实写照:难以满足,心怀不安,最终错失幸

福。现代技术带来个体视野的不断拓宽,又给平凡的生活增添了无数难以正及的梦想,“暴富”引诱着人们相信

低概率的致富事件,使越来越多人感到“难以言说的焦虑〃,不再时现有生活感到一丝满足。但正如蒋方舟所

说,再迷人的异域也有鸡毛蒜皮。更高的地位可能意味着更大的压力,更复杂的人际失系,星星”上布满了灰

尘与石渍

因此,我们更应在细水长流的日子中把握恒久的幸福,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不模糊感知幸福的初心。

从容前行,且行且歌。知山穷水恶仍坦荡释然,知世事险恶仍风轻云淡,且行且歌,走向一个不完美但你

更喜欢的理想,在荒芜的大地上追寻布满铁锈的月亮。

从仰望到摘星

高三(27)班蔡思杰

从仰望者到摘星者,是一次蝶变。仰望之人,为星光所惑,循星光探索者摘星,止步于空想者作茧。对于

真理的追求,亦是这样的一次蝶变。

一味仰望的人,终其一生只能被想象力蒙蔽。恰如纪伯伦所言:“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

远走不到的。”如果怯于尝试,那么我们只能可笑地为空想所拘,如同西红柿刚传入欧洲时,因其鲜艳的颜色,

一开始便被西欧人的想象力错冤为剧毒之物,得名“狼果“,无人敢食。也许现在我们能一边大啖西红柿一边

嗤嗤发笑,可是因我们的空想种下的“狼果“仍有几颗”?我们又在遥望哪几颗星星而不愿看清其宝石的光芒

下的污垢?也许前方已有一个大坑等待着给予我们现实的一击。

但另一方面,没有最初的仰望,又何来最终摘星的奇迹?诚如《月亮与六便士》中所言:“地上满是六便

士,只有我看见了天上的月亮。”是星辉催促了仰望者的脚步,以求知为燃料飞上了星星。

海伦•凯勒说:“当一个人感到有一种力量推动他去翱翔时,他是决不会爬行的。”而这种力量,便名为对

真理的向往。为何我国能在近几十年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成就?也许冥冥中就从万户坐上那对浩瀚星空的向

往的椅子开始,中华民族对于重新屹于民族之林的信念和对如何实现天下大同的真理的追求便在悄然生根,如

同那颗璀璨的明星,将光芒射进黑夜行路,给予我们方向与光明,由此,我们才能沿着这条道路大步流星,矢

志不渝的走下去。我们不知道它背后是否有坑洼,或只是一团借他人之光的污迹,但我们已不仅仅是一个仰望

者,更是一个追寻者,一个探索者,这样的蜕变,使我们最终能揭开星光的面纱,看见真理的笑眉。

生活之中仰望者并不鲜见,然而大抵只能沉浸于幻想中,落得腰酸背痛,更有甚者只能被生活摧压得低下

了头颅。我们不要低下想望的头颅,如果望不见明星,我们一生的认知也只能埋于卑微的尘土:但也不要只是

巴巴地望,一味地想,否则“梦想”二字便只余一“梦”。我们所应学的,是马可波罗带着对东方的幻想踏入

大都的足迹,是巴黎人民带着对平等的幻想创建巴黎公社的壮举,他们中,有人探得真理,著书立说:有人幻

想破灭,如同星星上的坑洼般令人绝望,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对于飞上星星的人来说,所向往的已经得到,所感知的皆是真理。

梦醒于星光满天

高三(27)张路遥

少时曾仰慕点缀天边的星盏,年岁渐长后方知那不过是悬浮于太空的岩石;少时曾远望白玉盘似的明月,

学识稍增后方知月宫中没有嫦娥玉兔,只有坑洼的表面和无声的死寂。

仰望星空的人,终究要在追逐星星的过程中磨灭幻想,在登上星星后认清现实。灰尘、石渍迫使他们从烂

漫的期待中抽离,却让他们得以在实际中打磨;他们咽下失望的苦水,却收获了洞悉一切的眼睛。这样的成长,

多可喜,亦多可悲。

人毕竟不可能一辈子都生活在虚幻的憧憬中。飞上星星,去审视它、认清它,才能以更成熟的态度去面对

复杂的人生。北宋才子直我年少时孤高自诩,倚一身才学对官场踌躇满志。可待到身陷官场,苏轼方觉其光怪

陆离云诡波谪,满腔抱负被连年贬迁消耗殆尽,少时高官厚禄的幻梦绞入官场斗争中支离破碎。“归去罢!也

无风雨也无晴!”,“飞上星星”后失望而归的苏轼自此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在幻灭的谷底咂摸出人生新的滋

味一一很快,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前后《赤壁赋》即将面世。纵观中国历史,历代文人都把星星一般晶

莹诱人的皇阙朝廷作为心中的幻梦,如苏轼一般认清现实并为自己的人生重辟道路的少之又少,正是这一点造

就了苏轼的不凡与伟大。

但是,人也不能一辈子匍匐在地,因为现实的打击丧失远望星辰的勇气。我们应学会在庸俗的世间保存一

颗晶莹剔透的童心,在纷乱的时代坚守一颗质朴赤诚的初心。童话作家安徒生儿时家境贫寒,生活过早地收起

了对他的笑脸,可安徒生并未在生活残酷的现实中磨灭作家细腻温柔的心。在他的笔下,一个个晶莹美丽的童

话故事跃入孩子们的梦境,温暖了大人们浸在生活苦水中麻木的心灵。安徒生没有“飞上星星”,他一出生就

在“星星”上,饱览上面的灰尘与石渍,但他却将真正的星星装进心里,将光亮容纳在一具不算高大的躯壳中,

使他自己变得晶莹透亮,成为他人眼中的星星。

“仰望星空”与“飞上星星”终归是容易的,仰望星星却能直面生活的残酷、经历失望却依旧能仰望星星

是不易的。余秋雨曾在《文化苦旅》中写道:“不再企望迁徒,听任荒草蔓路,这便是老。”从这个角度出发,

拘泥于“星星”上的灰尘石渍而丧失征服下一颗星星勇气的人就是老。余秋雨又说:“成熟是勃郁的豪情发过

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溪流汇成了河。”从这个角度看,沉迷于狂妄无际的幻想,心胸过分膨胀,

双眼为星光所迷,这样的人是幼稚。唯有如苏轼、安徒生般,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方可称作成熟。

成长,成熟,总伴随着一个个幻想的升起和破灭。在希望与失望交替进行的阵痛中,我们才能真正蜕变成

人,这样的成长,固然可悲,却更可喜。

再一次仰望星空

高三30班黎远哲

于人生的旷野中,于实践的场域里,我们常会面临着理念与现实的错位。恰如诗歌《星星》所言,仰望星

空时以为星星是宝石;在飞上星星后才知其布满尘埃。正是视野的局限和实践的匮乏,导致了我们认知结构的

断裂,造成了信息反馈的偏差。由此可见,唯有通过对事物价值认识的重构,方能触及真理的玉墀。

使客体具象化的敞视是一切价值重估的肇始。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与评价往往受限于视角和距离,得到片面

甚至错误的结论也就不足为奇。显然,寻求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