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题实验题3-摩擦力、液体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原卷版)_第1页
押题实验题3-摩擦力、液体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原卷版)_第2页
押题实验题3-摩擦力、液体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原卷版)_第3页
押题实验题3-摩擦力、液体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原卷版)_第4页
押题实验题3-摩擦力、液体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押题实验题3——摩擦力、液体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辽宁省样题及模拟题,省样题考察的是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省模拟题考察的是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力学常考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包含二力平衡,测量摩擦力),浮力的影响因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测量,控制变量法),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功和能的关系)必备知识需要学生掌握力学实验中的实验探究方法,探究步骤。知道器材如何选择,选择器材的目的,器材如何组装,这样组装的原因。知道实验步骤,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能够正确读数并记录数据。能够根据实验数据或实验数据图像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知道实验的基本方法,能够说出实验的目的。会进行一定的实验评估,知道如何改进实验,能够找到实验中的错误和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进行改正和改进。解题技巧力与运动相关的实验探究1.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二力平衡间接测量摩擦力三力平衡间接测量浮力,F浮=G-F示2.控制变量法探究谁改变谁,其余物理量都不变3.转换法例如:动能的影响因素中如何判断动能的大小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1.某小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如图(a),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从图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2)按上述操作进行多次实验,每次实验前都将木板的上表面用不同型号砂纸均匀打磨,其他器材不变,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的关系;(3)用拉力传感器替代弹簧测力计,采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继续探究。装置中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拉力的。实验时,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每隔10s在木块上添加一个砝码,与拉力传感器所连接的计算机可自动生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c)所示。分析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4)在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想到推动书柜之前先将书柜里的书取出来,这样可以通过的方法减小滑动摩擦力。1.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情景。(1)实验中为使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弹簧测力计应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2)如图甲,弹簧测力计示数为N。(3)进行甲、乙实验,目的是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的关系。(4)比较乙、丙实验,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5)拔河比赛时为了取得好成绩,请你结合本实验提一条合理建议:。2.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组按照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情况进行了实验,其中A为长方体木块,B为重物。(1)此实验过程中操作的关键是,在水平方向上。(2)分析甲、丙两图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滑动摩擦力越大。(3)在进行丙图所示的实验时,改变放在木块上的重物B,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摩擦力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的关系图像,如图丁所示。分析图像,当图丙中木块A与重物B的总重为4N,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N,则木块将向右做(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4)塑料瓶盖的外缘雕刻有竖直的条纹,应用的物理道理是,可以通过分析图(选填“甲、乙”、“甲、丙”或“乙、丙”)所示的实验进行验证。(5)在通过实验探究物理规律时,应多次实验进行对比分析,下表是晓华组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设计的实验表格及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表格中的各项,针对晓华组在实验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简要说出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序号支持面木板对支持面的压力F压/N滑动摩擦力f/N1毛巾22.12木板41.63玻璃板60.23.在做“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改进。如图甲所示,长方体木块上表面比下表面更为粗糙,放在由电机驱动的水平传送带上,通过细绳与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的弹簧测力计相连。(1)本实验除了要保证木块相对地面保持静止外,还需控制的条件是(选填“A”或“B”)。A.水平传送带必须匀速运转B.连接滑块的细绳必须水平(2)若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N;(3)先后用上、下表面贴放在传送带上,在木块上放不同质量的砝码进行实验,绘制出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当较粗糙的上表面贴放在传送带上进行实验时得到的实验图像应为(选填图像编号)。4.在学习完摩擦力的知识后,小红认为物体重力也是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为了对小红的想法进行研究,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实验操作。步骤一:将平整的木板水平放置在压力传感器上,铁块放在木板上,右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相连,水桶放在铁块上,缓缓向水桶里加水,使压力传感器示数为6N。水平向右拉动木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步骤二:换用质量不同、粗糙程度和底面积都相同的铁块,重复步骤一,记录结果如表:实验次数铁块质量压力传感器示数/N弹簧测力计示数/N1轻63.22较重63.33重63.1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用到的实验研究方法有和;(2)第2次实验中,根据知识可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N;(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实验结论:;(4)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接下来老师和小红的做法是。5.小文同学在做“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改进。如图甲所示,长、宽、高均不相同的长方体木块,上表面比下表面更为粗糙,放在由电机驱动的水平传送带上,通过水平细绳,绕过定滑轮与竖直悬挂的弹簧测力计相连。(1)电机顺时针匀速转动后木块相对桌面静止时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为。若增大电机转动的速度,则木块所受的摩擦力。(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若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N。(3)先后用上、下表面贴放在传送带上,在木块上放不同质量的砝码进行实验,绘制出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仅与压力大小有关,还与有关;当较粗糙的上表面贴放在传送带上进行实验时得到的实验图像应为(选填图像编号)。6.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小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比较乙和丙两组数据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越大。(3)小华比较甲和丙两组数据得出结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老师指出这样得出的结论是不对的,理由是:。(4)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是;(5)课外物理活动的小组的同学对该实验进行改进:如图,木板B在F=6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相对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2N,地面对木板B的摩擦力为N,若物体在拉力的作用下,在水平方向做加速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增大”,“减小”,“不变”)7.如图所示为用同一木块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1)实验中应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面上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做运动。(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得到初步结论,下列实例主要应用了此结论的是。A.压路机碾子的质量很大B.汽车的轮胎有很多花纹C.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手闸D.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车轮(3)图乙实验中多次改变砝码质量,重复实验,记录数据,作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与木块对木板的压力F的关系图象为图丁中的①。仅将木板换成图丙中的某材料,重复上述实验,则得出的f和F的关系图象可能为图丁中的(选填“①”、“②”或“③”)。(4)用上述器材完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需要把研究对象换为,并添加玻璃板和。8.小明注意到很多公共场所都有如题图甲所示的提示牌,他猜想:地面越潮湿,摩擦力越小。(1)为验证猜想,他分别采用图乙、丙所示的方式,使同一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图的方式可测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两种测量方式中,木块受到摩擦力较大的是图。(2)在水平桌面上均匀喷洒不同质量的水,不考虑水的蒸发,测量出木块在桌面上滑动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记录数据如表所示:水的质量m/g024681012摩擦力f/N3.23.64.03.02.82.62.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潮湿程度的增大而变化的规律是:。请列举一个通过增大接触面潮湿程度增大摩擦力的例子:。(3)图甲所示的提示牌中,人因地面潮湿而会摔倒,是因为:。9.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创新实验小组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1)如图甲所示。长、宽、高均不相同的长方体木块,重为12N、上下表面粗糙程度不同,放在由电机驱动的水平传送带上,通过水平细绳,绕过定滑轮与竖直悬挂的弹簧测力计相连。当电机顺时针匀速转动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属于(选填“滑动”或“静”),方向向。(2)小明认为弹簧测力计读数不方便,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装置,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获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先后将木块的上、下表面放在传送带上,并在木块上叠放不同数量的相同木块进行实验,得到如表数据。木块个数12345…传感器示数F/N上表面3+1215下表面48121620由数据分析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上表面比下表面更(选填“光滑”或“粗糙”)。(3)小华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她将一根连有氢气球的绳子系在一个木块中央,并将木块的上表面放在传送带上,重复上述实验,力传感器的读数F=1N。则此时木块对传进带的压力大小为N,氢气球通过细绳对滑块向上的拉力为N。10.为了探究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是否有关,小明按照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卷线电动机的转速稳定且速度可调。(1)该实验中需要利用电动机使木块在木板上做运动,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此时二力的大小相等,如果测出了拉力的大小,也就得到了摩擦力的大小。(2)以下是他们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①用电动机拉着木块以较小的速度在木板上水平匀速运动,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②,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3)由F1F2(选填:“=”或“≠”),可以说明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11.小华使用图甲装置来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实验中,应沿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运动。(2)某次正确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N,方向为。(3)小华利用图丙中场景①和②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的关系。(4)在某次实验中,小华拉动木块在木板上运动,木块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丁所示。若用F1和F2分别表示0∼t1和t1∼t2时间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可判断FlF2。12.小明购买了两双质量不同的运动鞋,为了比较两双鞋子的防滑性,需要测量摩擦力大小,小明各取其中一只鞋A和B,在水平桌面上进行如图1所示的四次实验:(1)实验前应对弹簧测力计进行(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调零;(2)实验时均需拉着鞋子沿着水平方向做运动;(3)根据实验,可知鞋的防滑性更好;(4)小明接着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装置如图2所示,铝块和木块的外形相同。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不动,铝块通过细线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忽略滑轮的摩擦)。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在相同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5)请你判断:图丙中,铝块水平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甲中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13.小明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1)实验前检查器材,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如图甲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侧液面上方的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调节的方法是(填字母);A.将右侧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向右侧管中倒入部分液体C.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比较如图乙、丙两图,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有关;(3)图乙中,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不明显,为使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更明显,应将U形管中的液体换成密度更(选填“大”或“小”)的液体。(4)小明发现用图丁装置不仅可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还可以用它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往左侧加入深度为h1的水,测得左侧水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h2;②接着往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橡皮膜;③测得待测液体液面到容器底的深度h3,液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h4;请你选择相关的物理量,写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14.某实验小组利用双探头压强计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其中U形管A、B中装入同种液体,该装置一次测量可采集多个数据。(1)使用压强计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小明用手轻压探头C、D处橡皮膜到一定程度,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了明显的且保持稳定,说明压强计不漏气,此时橡皮管内的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压强计上的U形管(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2)小明把压强计的探头浸入水中一定深度,把探头分别朝侧面、朝下、朝上,发现两个U形管液面高度差都保持不变,说明在同种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的压强都相等。(3)通过比较高度差ΔhA和ΔhB,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同桌小华认为只进行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结论是不可靠的,于是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案:①将探头放在水中不同深度多次实验;②将探头放在液体中不同深度多次实验,并且更换不同液体进行多次实验。你认为方案(选填“①”或“②”)更合适。15.小军游泳时发现,当他从较浅的水域走向较深的水域时,会感到呼吸越来越困难。他认为这是由于液体对人施加的压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小明想到压强可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如果探究出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就可以搞明白呼吸困难的原因了。关于这个问题,两人做出了以下的猜想。猜想1: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猜想2: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1)为验证猜想,他们借来测量液体压强的工具——U形管压强计。完成了仪器的组装后,为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他们轻压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内液面有明显的高度差并保持稳定,说明。(2)两人利用U形管压强计完成了如图甲的实验操作,其中两幅图的现象能解释小军游泳时发现的问题。根据这一现象,当把一个六面蒙有绷紧程度相同的橡皮膜的立方体置于水中时,如图乙所示,能基本反映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情况的是。(3)两人为验证猜想2,对比了图甲中的DE两幅图,可得出的结论:。(4)实验结束后,两人在交流评估时反思,做实验时经常会出现原本U形管内相平的液面在每次测完压强后,无法恢复相平的情况,但重新拆装橡胶软管比较麻烦。于是两人对仪器进行了改装,在U形管接头处加装了一个“三通接头”,如图丙所示,打开阀门K,就能解决这一问题,这是利用了原理。16.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操作:(1)实验所用压强计的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应该选用(选填“薄”或“厚”)一些的较好;(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1A所示,为了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正确的调节方法是(选填以下选项的数字序号);①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②取下软管重新安装(3)在图1B中金属盒在水中一定深度,使金属盒的橡皮膜面向底部,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有高度差,此现象说明;(4)分析图中1B、D两图的实验现象,(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液体的压强与密度有关;(5)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选用图1中的两图进行对比;(6)经过测量,图1C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8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为Pa;(7)若选用管子粗细不同的两个U形管压强计(里面都装水),测量同一深度同一液体的压强时,两个U形管压强计两端的高度差(选填“相同”或“不相同”);(8)若将U形管压强计改造成如图2所示的装置,将两个探头分别放在左、右两个容器内,左侧容器中为密度为ρ的液体,右侧容器中液体为水。当U形管压强计左右水面高度差为0时,两探头所处的深度高度差为Δh,则待测液体ρρ水(选填“>”“=”或“<”)。17.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1)图甲中连接好的U形管(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2)图甲所示的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的来反映被测液体压强的大小。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水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选填“漏气”或“不漏气”)。(3)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选填序号)方法可以进行调节。①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4)比较乙图、丙图改变橡皮膜的方向,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没有发生变化,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5)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6)若保持丙图中橡皮膜的位置不变,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变大。小芳由此得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你认为她的结论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18.小明在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时,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图中,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用的仪器是(填名称)。(2)当小明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图中探头上的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管内装的是水)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几乎不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3)解决了问题后,测得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实验序号液体深度h/cm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Δh/cm1水3朝上2.62水6朝上5.43水9朝上8.24水9朝下8.25水9朝左8.26水9朝右8.2分析3、4、5、6次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在同一液体中,同一的地方,来自的压强相等。(4)如果换用酒精(ρ酒精=0.8×103kg/m3)来做实验,在深度为9cm时,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Δh将8.2cm(选填“>”“=”或“<”)。(5)小明分析表中的数据时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的高度差Δh总小于橡皮膜所在的深度h,请你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19.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1)左图A中的U形管在没有使用前属于连通器,往内注入适量的水,当管内的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选填“相同”或“不同”)。(2)重新调节器材后,小明将金属盒深入水面以下进行了如图C、D、E、F所示的实验。由(选填实验序号)两幅图可知,在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选填“增大”或“减小”)(3)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的,如果烧杯中的金属盒在水面下10cm处,则此处的压强会使U形管右边管内水面上升cm。(4)小明保持C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他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得出结论的过程是(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原因是。(5)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的,他发现可以选择染色的酒精、水和水银(ρ酒精<ρ水<ρ水银)中的一种液体,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小明应该选择上述三种液体中的装入U形管中。20.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本地大气压的大小,其中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的自重可忽略不计,活塞与针筒之间气密性很好,但摩擦较大。他进行了如下实验:(1)拔去橡皮帽将活塞推至底端,当绳端加至一定数量钩码时,针筒(针筒截图如图乙)恰由静止开始向右移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5N,则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为N,图甲中滑轮A的作用是。(2)为了忽略活塞与针筒之间的摩擦,小明找来润滑油涂在活塞与针筒壁上,再次测量后发现摩擦减到几乎为零。于是他重新将活塞推至底端,用橡皮帽密封小孔(针筒截图如图丙)。针筒开始向右移动时,活塞只受到了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压力,则测力计拉力与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是一对(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将活塞推至底端时,若注射器前端小孔内的气体无法排尽,会使大气压的测量值(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3)在第(2)题中,加了润滑油、堵上橡皮帽以后进行实验,若针筒开始移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1N,针筒内活塞的横截面积为5×10﹣5m2,则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为多少Pa?。21.探究小组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实验前,小明利用U形管、软管、扎紧橡皮膜的探头等组装成压强计后,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不相平,则接下来他应该:。(2)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反映出来的,这种研究问题的物理方法是:;(3)接下来,小明还想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的关系,他应该选择两图进行实验;(4)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组成员将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水和煤油中的某一深度处,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几乎不变,下面改进操作不能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的是。A.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B.使探头在水和煤油中的深度加大;C.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D.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22.小李利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如图甲所示。将探头放进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①水5朝上4.9②水5朝下4.9③水5朝左4.9④水5朝右4.9⑤水10朝下9.7⑥水15朝下14.6⑦酒精15朝下11.8⑧盐水15朝下15.9(1)实验前,小李用手按压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则这套实验装置可能出现的问题是:。(2)将实验装置存在的问题解决后,小李将探头全部放入水中,发现,探头的橡皮膜会向(选填“内凹”或“外凸”),这是因为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金属盒内气体对橡皮膜的压强,从而使橡皮膜发生形变。(3)比较(填序号)实验,可得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比较①②③④四次实验探究,可得结论:在同种液体中,同一深度处,液体。(5)比较⑦⑧两次实验探究,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还与有关。(6)小李又自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容器,容器中间的隔板将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若在容器的左侧装水,在容器的右侧装有等高度的酒精,则橡皮膜。A.向右侧凸起B.向左侧凸起C.保持相平,没有凸起D.无法判断向哪侧凸起23.在“物理创新实验”社团活动中,小莉利用图甲的双探头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1)实验开始前应对装置进行检查,当用手指按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的液面升降灵活,则说明该装置(选填“漏气”或“不漏气”);(2)她利用甲装置探究液体压强时,发现U形管A内的液面高度差ΔhA较小,U形管B内的液面高度差ΔhB较大,上下移动金属支架,发现ΔhB始终大于ΔhA,说明在同种液体中,越大,液体压强越大。(3)受双探头压强计原理的启发,小莉联想到浮力的来源上下压力差,于是又制作出如图乙的器材,并给乙图圆筒上下表面的橡皮膜分别连接图甲的U形管A和B,用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①她将浮筒漂浮在水中后再使其竖直向下移动,再次记录U形管A和B内的液面高度差ΔhA和ΔhB,记录实验数据如表(忽略橡皮膜形变对实验的影响):序号液体种类探头C深度hC/m高度差ΔhA/格探头D深度hD/m高度差ΔhB/格1水000.0122水000.0243水000.0364水0.0120.0485水0.0240.05106水0.0360.0612①本实验通过观察可知浮力的大小,下列实验中,用到这种研究方法的是。A.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B.探究电阻大小影响因素时给电路中接入电流表C.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用两个相同的物体比较大小D.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合理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②小莉在分析第1、2、3组实验数据时,认为同种液体中,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有关;同组的小明认为,她的实验过程是错误的,其原因是,于是她换用第组实验数据重新分析,最终得出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的正确结论。(4)【拓展】完成以上问题后,小莉又设计了测量巧克力球密度的实验:①如图甲所示,用电子秤测出铜块的质量为m0;②如图乙所示,测出圆柱形容器和适量水的质量为m1;③如图丙所示,将钢块和巧克力球用绳子系在一起,使铜块浸没在水中,电子秤示数为m2;④如图丁所示,铜块和巧克力球都浸没后,电子秤示数为m3;⑤如图戊所示,放手后,铜块沉底,电子秤示数为m4;⑥巧克力球的密度表达式是ρ球=(用字母m0、m1、m2、m3、m4、ρ水表示)。24.如图甲所示是小亮同学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1)使用时,通过比较压强计U形管来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小明使用前检查装置,当他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则说明装置。(2)如果所用的压强计U形管中可选择装“染色的酒精”、“水”或“水银”中的一种液体,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小亮应该选择三种液体中的装入U形管中(ρ水银>ρ水>ρ酒精)。(3)小明把压强计的橡皮膜和橡皮管更换后,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液面已有高度差,他接下来的操作是(填A,B,C)。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液体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液体(4)如图乙所示中U形管左侧液柱高为12cm,右侧液柱高为16cm,则U形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为Pa(U形管内液体是水,g取10N/kg)。(5)小华同学对压强计进行了改装,如图丙所示,将U形管的两端都分别连接了软管和探头,当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U形管两端的液面是齐平的,小华将两个探头分别置于装有密度为ρA、ρB液体的两容器中,当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时,U形管的液体位置如图丙所示,则pAp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为了使得U形管两端的液面再次齐平,小华将增加(填“A”或“B”)容器中的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当U形管两端液面再次齐平后,一旁的小建测出了此时两个探头在A、B两容器中所处的深度为hA和hB,则ρA=(用ρB、hA和hB表示)。25.在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所用器材为,材料相同,但体积不同的长方体物块A、B,两只相同的烧杯,内装等量清水,并利用这些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四步实验。(1)为了准确测出物体的重力,把物体悬挂在竖直的弹簧测力计下端的挂钩上,当测力计和物体都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2)物体A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为N。(3)比较以上四次实验,请你总结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的实验结论是。(4)小强同学想继续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他向乙烧杯中加盐并不断搅拌(液体体积不变),通过比较甲、乙两烧杯中A、B两物块所受浮力大小得出结论。小明认为这样的方案不可行,因为没有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于是在以上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改进的思路;①向上提物块B,,比较此时A、B两物块所受浮力大小是否相等。②向上提物块B,,比较两烧杯中液面的高度是否相同。小阳同学则认为无需调整,只要比较就可得出结论。26.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的猜想。A.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B.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C.与液体的密度有关。(1)进行探究时,实验步骤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所示。其中序号c中物体P所受浮力的大小为N,物体P的密度为kg/m3(ρ水=1.0×103kg/m3,g=10N/kg)。(2)分析三次实验,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分析a、d、e三次实验,可知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选填“越大”或“越小”)。(3)小明接着又探究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过程如图﹣2所示,其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是F1、F2、F3、F4。①探究操作的最合理顺序是(将字母排序),若图中F1、F2、F3、F4四个力之间的关系式成立,就可得出结论F浮=G排。②图2中会影响该探究结论能否正确得出的是(选填字母)。A.c中水面未到达溢水杯的溢水口B.c中物体没有全部浸入在水中27.小玲同学在做“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她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实心金属块,分别在下列四种情况下保持静止(如图1所示)。请你帮助小玲同学完成以下问题:(1)乙图中金属块所受浮力为N;(2)比较甲、丙、丁三幅图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有关;(3)小玲还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方法测量金属块的密度:①让小空筒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②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记为V1;③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将水补齐溢水杯口,将小量杯中的水倒掉并擦干小量杯;④将擦干的金属块放入小空筒,小空筒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溢出水的体积记为V2;由实验可知被测金属块的密度为ρ=。(用V1、V2和ρ水表示)28.某中学两支物理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验证阿基米德原理。(1)方案一,小刚用石块按如图甲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由甲图可知,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N,排开水的重力G排=N,发现F浮≠G排,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可能是。A、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B、最初溢水杯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C、步骤C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底部(2)方案二,如图乙,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C上,用升降台来调节溢水杯的高度。当小明逐渐调高升降台,发现随着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且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示数变化量,从而证明了F浮=G排。(3)为了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方案(选填“一”或“二”)的操作更加简便。然后小明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某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①让小空桶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甲;②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18mL,如图乙;③将烧杯中18mL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如图丙;④将金属块放入小空桶,小空桶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36mL,如图丁。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kg/m3。②在实验步骤③和④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桶,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将(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29.图甲是小型电子秤的按键示意图,其中有一个“去皮”键。例如将一个100g钩码放在电子秤上,电子秤示数是100g,然后点击“去皮”键,钩码依然放在电子秤上,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字变为0,这就表示“去皮”完成。去皮完成后如果拿走钩码,电子秤示数会变成﹣100g。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利用上述电子秤、弹簧测力计、装满水的溢水杯、圆柱形金属块(带有等体积刻度线,总高度小于溢水杯中水的深度)、细线、铁架台、小滑轮等器材,组装成如图乙所示的装置。(g取10N/kg)(1)金属块静止悬挂且未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金属块的重力为N。(2)如图乙,转动小滑轮控制金属块缓慢下降,金属块始终未与容器壁、容器底接触,金属块上刻度线每次与水面相平时,读取弹簧测力计和电子秤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根据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所受的重力。金属块浸入水中位置012345弹簧测力计示数F/N4.34.13.93.73.5电子秤示数m/g020406080100(3)金属块逐渐浸入水中时,溢水杯中的水对杯底的压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金属块完全浸没后,转动小滑轮使金属块继续缓慢下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保持不变,可初步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的深度(选填“有关”或“无关”)。(5)如图丁所示,小明将溢水杯放在电子秤上,溢水杯内装满某种液体并按“去皮”键,显示屏上示数为0。缓慢转动小滑轮,使金属块逐渐浸没在液体中,金属块始终未与容器壁、容器底接触。待液体不再溢出后,电子秤的示数为,然后缓慢地将金属块提起离开液面(忽略金属块上液体的残留),电子秤的示数变为﹣100g,这种液体的密度是g/cm3。30.2024重庆马拉松于3月24日在南滨路海棠烟雨公园鸣枪起跑,有多名重外老师参加了本次比赛。如图甲是某老师获得的本次比赛奖牌,它以“古巴渝十二景”的龙门皓月为主题,轮廓造型取自重庆市花山茶花。喜爱探索的小外同学找老师借来奖牌,想要测量奖牌的密度。(1)小外先找来天平,将其放在工作台上,将游码调零,然后将天平调平衡。当他把奖牌放在天平盘后,将所有砝码加在另外一个盘中,并移动游码,发现砝码仍然不够,于是他改用弹簧测力计按图乙、丙所示的方式来测量奖牌的密度,在测量前,小外应将弹簧测力计(选填“竖直”或“水平”)放置进行调零。(2)由图乙可得奖牌所受重力为N。将奖牌逐渐浸入水中,在其浸没前,容器对铁架台的压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图丙所示,当奖牌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N,通过计算可得奖牌的密度为kg/m3。(3)若把奖牌浸没在水中时触碰到了容器底部,所测奖牌密度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1.生活处处有物理。爱思考的小聪对家中一个圆柱形水杯的材料感到很好奇,他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家中现有的工具,设计了一个测量该水杯材料密度的实验方案。(1)他找来一个底面积为4S0柱形水槽,在水槽内倒入一定质量的水。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S0、高为h0的圆柱形水杯装满水后(水杯材料质地均匀),竖直放入水中静止后测得水面上升了h0。水杯底与水槽底刚好接触,且水杯底对水槽底的压力恰好为零,则此时水杯处于状态(选填“沉底”、“漂浮”或“悬浮”)。(2)将水杯从水槽中取出,将水杯中的水全部倒入水槽内(不考虑水杯内残留的水),再把空水杯开口向上竖直正立放入水中,待水杯自由静止后,水杯仍保持开口向上竖直正立,此时水杯露出水面高度与之前相比增加了h0。则水杯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与之前相比大小,水槽中水面高度。(3)若水的密度为ρ0,则水杯材料的密度为。(用题中已知的物理量符号表示)32.在“探究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盐水和底面积为200cm2的烧杯测量某实心合金块的密度。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1所示。(,g取10N/kg)(1)分析图A、B、C,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有关;(2)对比CE两图实验现象,说明浮力大小与有关;(3)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图装置来进行操作;(4)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的示效F和合金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如图2中。(金属块未接触容器底)(5)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合金块的密度为kg/m3,盐水的密度为kg/m3。【拓展】若把该合金块做成一个空心球,仍置于盛水的烧杯内(水未溢出),静止后恰悬浮在水中,则与实心块浸没时相比,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了Pa。33.学习了浮力的相关知识后,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桶、石块、细线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1)实验操作步骤如图甲所示,最合理的步骤顺序是(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序号表示)。(2)小明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中,由表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0.2N。小明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了实验结论并准备结束实验,同组的小红认为实验还没有结束,理由是。实验步骤①②③④弹簧测力计示数/N1.80.51.60.3(3)实验结束后,小明还想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以取(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4)另一小组利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A和B、薄塑料袋(质量忽略不计)、饮料瓶和吸管组成的溢水杯对实验进行改进,装置如图乙所示。向下移动横杆,使重物缓慢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观察到A的示数和B的示数都在变化,且A、B示数的变化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34.(一)小鲚同学用实验室的一块料形合金材料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他将该合金块标注成4等分,刚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如图甲所示,可知该合金块的重力是N;(2)如图丙所示,此时合金块只有两格浸入水中,则合金块所受的浮力F浮=N。由图甲、乙、丙、丁计算得到合金块度为kg/m3;(3)根据图甲、乙、丙、丁,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有关;(4)小暂对实验操件进行了修改,设计了如图甲、丁、戊所示方案进行探究,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选填“有关”或“无关”)。(二)同组的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己、庚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他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固定在相同的高度,下面分别悬挂两个相同的金属圆柱体,圆柱体的质量为0.5kg,底面积为10cm2。①小华先向己烧杯内逐渐加水,随着物体浸入水中体积的增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当水面恰好与金属块上表面相平时,水面高度为15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②小华接着向庚烧杯内逐渐加密度比水大的果汁,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时,液面的高度为13cm,如图庚所示。通过比较己、庚两图的相关信息,能否得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③分析己、庚两图的相关信息可知实验中所用果汁的密度为kg/m3。35.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学科。请同学们根据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乙所示的常用体温计,它是利用液体的性质来测量人体温度的;乙温度计的示数为;在探究海波熔化时的特点实验中应该选择温度(选填“甲”或“乙”)。(2)如图丙(a)所示,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取下两侧的,接下来的操作是,再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两侧摆动的幅度相同。测量某物体质量时,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b)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m=g。(3)如图丁所示利用已调零的圆筒测力计测得物体的重力为G,则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G。36.小安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时,用到了弹簧测力计、圆柱体G、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其实验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1)圆柱体G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N。(2)分析比较图A、B、C,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有关。(3)圆柱体G的体积是m3;用图示实验数据可以测出盐水的密度是kg/m3(g取10N/kg)。(4)如图B所示,将物体缓慢浸入水中,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物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物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填选项字母)。(5)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安想利用浮力知识来测量金属块的密度,于是找来了刻度尺、水、水槽、柱形的薄壁玻璃杯等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①玻璃杯漂浮在盛有水的玻璃水槽中,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槽中水的深度为h1;②金属块轻轻放入水槽中,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槽中水的深度为h2;③将金属块从水槽中取出,平稳放在烧杯中,如图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槽中水的深度为h3;④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小明测出金属块的密度表达式为ρ=;(用已知的物理量字母表示)⑤同组的小南对小安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认为将金属块从水中取出时会沾水,导致测量的密度会产生误差。你认为由于金属块沾水会导致小安测出金属块的密度将(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37.如图所示,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程0~2.5N,分度值0.05N)、水槽、相同规格的圆柱体组(铜柱、铁柱)、相同规格的圆柱体大物块、细线、水、盐水等。实验步骤:(1)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图组装好实验器材,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为物体重力G,记录在表格中。(2)打开阀门,使水和盐水进入透明水槽,并浸没金属块和大物块后再关闭阀门。(3)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将其记录在表格中。(4)计算出物体所受浮力F浮大小,并填入表格中。序号ABCDE物体重力G/N0.80.651.72.152.15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测力计示数F/N0.70.551.51.41.25物体受到浮力F浮/N0.10.10.20.750.9分析论证:(1)由A、B两组实验对比可以得出结论: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2)由两组实验对比可以得出结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体积有关。(3)由D、E两组实验对比可以得出结论,浮力大小与有关。评估交流:(4)打开阀门向水槽内放水时,水瓶与水槽构成的容器名称叫做。(5)在进行D、E两组实验时没有选用B组实验所用的铁块,而是选用两个体积更大的圆柱体大物块,其原因可能是铁块在水和盐水中的浮力差距小于弹簧测力计分度值,通过增大来增大两次浮力的差值,从而得出正确结论。(6)由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所用的盐水的密度为kg/m3。(7)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木架上,通过水瓶往水槽注水的方式使物体浸入液体中,这样操作的好处是。38.小宝同学根据经验常识,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出了猜想,如下表。序号常识猜想①人从泳池浅水区走向深水区,感觉身体变轻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②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船身会上浮一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③木头漂在水面,铁块沉在水底与物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宝同学用装有沙子的玻璃瓶做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如图所示):(1)根据A、B、C的结果,可得猜想①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根据A、C、D的结果,可得猜想①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深入分析上述现象,可得:浮力大小与无关,与有关。(2)根据A、D和E(选填“能”或“不能”)对猜想②进行验证。(3)为验证猜想③,小宝将瓶子中的沙子倒掉一些以减小物体密度,接着仿照步骤D进行实验,发现测力计示数小于1.8N。依据此数据能否验证猜想③?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选填“能”或“不能”),理由/问题:。39.某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印章,他们利用这块印章做了以下实验探究。(1)小超同学想测量这块印章的密度: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拨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如果发现指针所处位置如图1甲所示,应将移动,使天平横梁在(填“水平”或“任意”)位置平衡;②将印章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乙所示,这枚印章的质量是g。把印章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由此可以求出这枚印章的密度为kg/m3;③若天平的右盘在实验前沾了少许泥,则所测印章密度比真实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完成实验后,小超还想利用这块印章来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A.在大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某种液体,电子秤的示数为200g,如图2甲所示;B.将印章和一个气球用轻质细绳连接在一起后,将印章浸没在液体中,读出电子秤的示数为215g,如图2乙所示;C.将印章和和气球一起浸没在液体中,电子秤的示数为240g,如图2丙所示;D.将印章和气球继续往下放,待气球和印章静止时,电子秤的示数为232g,如图2丁所示;④对比丙、丁两图可知,气球浮力大小与有关,乙图中,印章所受浮力大小为多少N?⑤对比丙、丁两图,气球的体积变化了多少cm3?(保留小数点后一位)40.小虹利用弹簧测力计、实心圆柱体物块、烧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她提出如下猜想,设计并进行了实验。猜想a: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猜想b: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猜想c: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1)小虹确定了测量浮力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先测出物体的重力G,接着将物体浸入液体中静止时,读出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F,可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其测量原理利用了;A.F浮与G是一对平衡力B.F拉与G是相互作用力C.F浮与F是相互作用力D.F浮、F和G是一组平衡力(2)小虹的操作步骤及测量数据如图所示,由图中测量数据可得:B步骤中圆柱体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N;(3)分析图中三次实验的数据,可以验证猜想a是错误的;(填出步骤的序号);(4)进一步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之后,利用图中的测量数据,还可以计算出其它一些物理量(水的密度已知)。下列物理量中不能计算出的是(填序号);A.物块的体积B.物块的密度C.盐水的体积D.盐水的密度(5)如图中正确反映浮力F和物体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如图中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物体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物体未接触容器底)41.小刚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二: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所在高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们利用小桌、沙子、透明的箱子、质量不同的重物进行实验。如图所示,把小桌放在平整的沙面上,让重物从高处落下,撞击桌面的中心部位,桌腿陷入沙子。如图为实验过程中的有关情景。(1)实验探究的是(选填“重物”或“小桌”)的重力势能。(2)实验中通过比较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3)观察甲和乙两组实验,可以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当物体时,物体所处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4)通过比较(选填“甲和乙”、“乙和丙”或“甲和丙”)两图,可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所处高度相同时,物体,重力势能越大。42.为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实验小组利用斜面、质量不同的小钢球、木块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本实验是研究(填“钢球”或“木块”)在碰撞时的动能大小。(2)实验中动能大小由来判断。(3)通过比较甲、丙两图实验来探究动能大小与的关系。两次实验,让小钢球从同一高度自由滚下,目的是使小钢球滚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4)本实验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转换法,二是法。(5)实验后,同学们联想到在许多交通事故中,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有汽车的“超载”与“超速”。小明认为对比乙、丙两图实验可得出“超速”造成的安全隐患,你认为该对比是(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6)实验过程中,钢球推动木块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下来,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43.小珊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图中摆线的长度L相同,小球A、B的质量mA>mB,悬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θ1<θ2,木块C的起始位置相同。(1)图乙、丙中,θ1<θ2,目的是使小球B的重力势能(选填“相同”或“不同”)。图中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的。(2)由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速度相同时,小球的越大,小球的动能越大,超速或超载是车祸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了研究超速带来的危害,应该选用甲、乙、丙中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44.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所测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绳端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η12.00.11.00.366.7%24.00.11.80.374.1%34.00.11.10.572.7%46.00.11.50.5试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表中第4次实验所测的机械效率是。(2)分析表中第1、2次实验的数据,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时,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填“越小”、“越大”或“相同”)。(3)分析表中第3和第(填“1”、“2”或“4”)这两次实验的数据,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有关。45.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1)实验中探究的是(填“A”或“B”)物体的动能,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选填“s”或“h”)的大小来反映的;(2)如果要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则必须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撞击物体B;(3)如果用该装置继续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拿掉物体B后,改变水平面材料的,让小球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滚下,比较小球在不同水平面上,从而得出结论。46.物理课上,军军同学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他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m1和m2(m1<m2),分别从不同的高度h1和h2(h1>h2)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A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原理:通过运动的小球碰上木块A后,能将A撞出一段距离s。在同样的水平面上,A被撞得越远,小球对A做的功就越多,小球的动能就越大,通过A被撞后运动的距离远近来反映小球动能大小的方法在物理学中属于(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2)选乙、丙两次实验可得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有关。(3)在图甲中,小球撞击木块后仍然和木块一起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球撞击到木块A后将和木块一起(选填“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4)实验课上,小龙同学自己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方法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他将质量相同的小球从不同高度(h2>h1)由静止开始释放,通过观察木块A分别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表面和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因为。47.小龙发现力学中有很多相似的实验,他找了如下器材:表面平整的长木板(带斜面)、刻度尺、小车、木块、毛巾、棉布、钩码。(1)如图1,小龙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同一小车每次从斜面的(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发现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距离越长,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将做运动。(2)在十六世纪末,伽利略也进行过上述相关研究,如图2是他实验和推理的示意图,其中属于推理的是(选填“甲”或“乙”)图。(3)在图1丙的基础上,再增加木块,可进行“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撞击木块,通过木块滑行距离判断动能的大小,可以探究动能的大小与的关系。48.如图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A从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滑下,在水平面上将物体B推出一段距离。(1)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让质量不同的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让同一个小车从斜面的高度滑下,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2)实验中动能的大小无法测量,我们通过来判断小车动能的大小;(3)小车在水平面上推动物体B前进时受到4个力:①重力、②摩擦力、③物体B对小车的压力、④水平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其中是一对平衡力(填写序号)。拿走物体B,如果小车滑到水平面时受的力全部消失,小车将;(4)下表是部分物体的动能大小,分析数据,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物理问题:。物体动能/J物体动能/J步行的人约30百米跑中的运动员约3×103中速行驶的小汽车约2×105高速行驶的小汽车约6×10549.小明看到工人将货物拉上斜坡时,斜坡越陡工人们拉起来就越辛苦,对此他猜想:“将物体沿斜面匀速拉到相同高度时,斜面坡度越大,拉力做功越多”。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其猜想。(1)实验所需的公式。(2)实验器材:除了图中所示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3)实验步骤(可用画图或文字表述):50.小诚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关数据记录在如表中。实验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cm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s/cm机械效率η11.0100.63055.6%22.0101.03066.7%34.0101.630(1)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2)第三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如果忽略绳重与摩擦,所用动滑轮重为N;(3)分析1、2、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越(选填“重”或“轻”),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51.小明发现力学中有很多相似实验,他找了如下器材:①表面平整的长木板(带斜面);②刻度尺;③弹簧测力计;④小车;⑤木块;⑥毛巾;⑦棉布;⑧钩码。(1)他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平面时的相同,让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滑行目的是为了探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发现水平表面越光滑,速度减小得越,小车运动距离越远;(2)在丙图实验的基础上,小明只需要再选择序号⑤的器材就可以探究动能大小与的关系,该实验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小车(选填“撞击木块时”或“撞击木块后”)的动能;若实验中由于木板较短,木块碰后滑出木板,如何保证碰后木块能始终在木板上滑行?下列方法一定不可行的是(选填序号);A.降低小车开始在斜面上的高度B.在斜面上辅上一块毛巾C.增大小车的质量D.在木块上放两个钩码若水平面绝对光滑且不计空气阻力,该实验(选填“能”或“不能”)成功,原因是;(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选择了序号①、⑤、⑧以及(填序号)的器材。下列事例中,可用到上述探究结论解释的是(选填序号,多选)。A.在行李箱下安装滚轮B.装满书的书橱难以推动C.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D.向自行车转轴处加润滑油52.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铁球从斜面上自由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如图1所示。请回答问题:(1)为了使同一铁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相等,应将铁球从斜面的(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自由释放,该实验可以探究的是铁球动能大小与(选填“质量”或“速度”)的关系。若要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将(选填“相同”或“不同”)质量的铁球从斜面上同一高度自由释放。(2)如图2是高速公路上的限速牌,对不同车型的限速不一样,限制车速实际上是限制车的(选填“内能”或“动能”)。(3)如图3所示是“探究物体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其中m甲=m乙<m丙,木桩起始位置高度相同,甲、乙、丙都由静止释放。①比较图3中A、B两木桩扎入沙坑的深度,可以得出结论:当物体的质量相同时,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选填“大””或“小”)。②若图3中B、C两木桩扎入沙坑的深度相同,则说明乙、丙的重力势能(选填“相同”或“不同”)。53.小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分别用甲、乙、丙、丁所示绕绳方式测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升高。小华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选填“正确”或“不正确”);(2)表格中,①②③三处的数据应该是、和;实验次序钩码重力G/N钩码上升高度h/m绳端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η甲4①2.70.274%乙40.11.80.374%丙80.13.10.386%丁80.12.5②③(3)通过比较(填实验次序)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相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无关;(4)通过比较(填实验次序)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5)有的同学认为,要测量绕法确定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钩码上升的高度和绳端移动距离(选填“可以不测量”或“一定要测量”);(6)如果第4次试验中,小组同学将钩码提升0.1m用时2s,在此过程中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W;(7)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可以提高机械效率的是。A.增加物体提升的高度B.加快提升物体的速度C.减小动滑轮的重力D.减小物体的重力54.“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将小车从斜面上高h处由静止释放,运动至水平木板上后与木块碰撞。(1)此实验是研究(选填“碰撞前小车”、“碰撞后小车”或“碰持后本协”)的动能,通过来反映动能的大小。(2)比较场景①和②,可探究动能大小与的关系。(3)移去木块后,进行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