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同步练习_第1页
第0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同步练习_第2页
第0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同步练习_第3页
第0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同步练习_第4页
第0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历史同步练习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考古工作者对泉州沿海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多处南宋时期的古代港口、码头和古海船遗址。这说明,南宋泉州()

①造船业发达②海外贸易兴盛③是闻名的大商港④是当时对外贸易的唯一港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宋朝时,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同时在这些地方还设有外商弟学校,并允许他们修建清真寺和公共墓地等。这反映了宋代()A.民族政策开明 B.重视海外贸易 C.城市商业繁荣 D.对外交通发达3.“苏湖熟,天下足”、景德镇兴起为瓷都、临安的商业超过东京反映的是中国古代()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农业的发展4.“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振全球港口发展。中国抢抓机遇,打造了上海港、天津港、宁波--舟山港等一批世界级的港口集群。其实早在一千年前的宋朝时,我们就已经有了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它们是()A.福州和泉州 B.广州和泉州 C.刘家港和南京 D.宁波和上海5.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以下谚语能反映这种转移完成的是()A.“扬一益二” B.“苏湖熟,天下足”

C.“无徽不成商” D.“湖广熟,天下足”6.我国经济重心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③所示经济状态相对应的时期是()

A.南北朝 B.唐朝 C.五代十国 D.南宋7.棉花是我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古代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南宋后期向北推广到()A.广东和福建地区 B.黄河流域

C.江淮和川蜀一带 D.东北地区8.“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是()A.西汉时,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一带粮食产量十分富足B.隋朝时,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一带粮食产量能满足全国的需要C.唐朝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一带的水稻产量已居全国首位D.宋朝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已成为富饶的粮仓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占城稻是从朝鲜引进的B.北来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C.宋代商业繁盛,出现了早市、夜市和草市D.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10.宋朝农业得到很大发展,生产工具也有创新。下列农具最早出现在宋朝的是()A.翻车 B.筒车 C.秧马 D.曲辕犁11.南宋时期,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A.蕃市 B.市舶司 C.蕃学 D.蕃坊12.给下列图片拟定一个主题,应是()

A.民族交融和江南开发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海外贸易发展情况 D.中央集权的加强13.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城市是()A.江苏南京 B.江西景德镇 C.河北保定 D.浙江杭州14.《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宋代商业贸易繁荣B.我们现在所说的现代化在宋代中国已经实现了C.宋代文化生活丰富D.临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15.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在北宋时期兴起,后来发展成为瓷都的是A.定窑 B.景德镇 C.哥窑 D.汝窑16.两宋时期的造船业有很高水平,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下列不是两宋时期造船业地区的是A.澶州 B.广州 C.泉州 D.明州17.

据上图可推定,当时()A.五口通商扩大了贸易种类B.中国处于贸易逆差局面C.中国传统经济的惯性强大D.中英贸易处于停滞状态18.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A.清朝乾隆末年,全国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B.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完成C.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明代已经推广到北方D.明朝时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工场,李扁担、李东阳是江宁著名机户19.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是在何时完成的()A.两宋时期 B.隋唐时期 C.秦汉时期 D.明清时期20.汉代“(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早在汉朝,江南已成为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B.宋代的“苏湖熟,天下足”实为夸张之语,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仍然是北方C.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D.从汉代到宋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21.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历朝历代在建国之初,都会关注民生。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这是哪位皇帝采取的措施?(2)“忆昔开元全盛口,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描写的是哪一盛世景象?这一盛世与以下农业工具有一定的关系,请写出这两种农具的名称。(3)“苏湖熟,天下足”是哪个朝代流行的谚语?当时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什么农作物?从越南引进的这种农作物叫什么?(4)清朝人口增长与推广种植原产南美洲的哪几种粮食作物有关?(至少写两种)(5)从清朝发放的开荒执照(下图)来看,清朝初年大力推行什么政策?22.从三国时期起,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唐朝中期以后,移动的速度加快。两宋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南宋诗人陆游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请回答:(1)“故都”指哪里?是今何处?(2)国家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财赋”,说明了什么?(3)简述我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原因。23.我国南宋远洋商贸船“南海一号”于2007年成功打捞出水,“南海一号”长30.4米,宽9.8米,经考证它是一艘远洋贸易商船。船中文物以行销海外的瓷器为主,集中了江西景德镇窑、福建德化窑、福建瓷灶窑、福建义窑、浙江龙泉窑等中国古代名窑的数千件完整制品。(1)“南海一号”和船上文物证实了南宋经济发达的哪几方面?(2)南宋经济的发达还表现在农业上,请结合所学加以说明。(3)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实现了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个转移的大致历程和原因。24.识别和运用历史插图是我们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据图回答:

(1)图一中的农民在从事什么劳动?宋代从国外引进的一优良农作物品种是什么?(2)图二、图三体现了宋代手工业在哪些方面的发展?(3)图四最早出现在什么地区?它是什么?它的出现有何意义?(4)图三为宋代海外贸易兴盛创造了条件,试从政府、技术两个方面简述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5)以上几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25.发展篇

(1)图一为年打捞出水的“南海一号”古沉船中的瓷器,名为“青白釉铺首执壶瓷器”,青白瓷被赞誉为“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考古学家认为,“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专家从船头位置推测,当时这艘古船是从中国驶出,赴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或中东地区进行海外易时沉没的。请你用所学知识分析,该瓷器出自当时哪个制瓷中心?有可能通过哪个外贸港口出口?说明了什么问题?(2)图二是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它出现于何时何地?名称是什么?它的出现有何意义?(3)图三是南宋时我国南方新兴的一种纺织业,纺织的原料是什么?该纺织业兴起之前,人们的主要衣料是什么?何时该原料成为老百姓的主要衣料?(4)综合三幅图可以得到以下哪种历史信息________

.南宋时,制瓷业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

.纸币的出现说明宋代的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两宋时期我国农业在经济比重已经不重要了

.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南方。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哪两个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于何时?(3)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27.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出现重大转折,为以后的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犁耕施肥,广种水稻小麦,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实行多种经营。

★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都有显著的发展。

★城市繁荣,南朝时的建康(南京)成为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都远超前代。——改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原来视为畏途的南方,使这里进一步开发所最需要的劳动力有了明显增加,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中国古代农业》(1)观察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当时人口的迁移方向和迁移原因。(2)材料二从哪三个方面反映了江南地区的开发。(3)材料三中,为什么江南地区的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28.唐宋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唐代农具的革新

材料二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材料三如图《宋代海外贸易图》(1)请写出材料一种农具的名称。唐朝农业的发展还得益于灌溉工具的革新,当时先进的灌溉工具是什么?(2)阅读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有何标志性意义?当时产量居首位的是哪一农作物?(3)阅读材料三,宋代海外贸易超越了前代。宋朝时期的海外贸易最远到达什么地区?(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发展经济需要哪些条件?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南宋大诗人陆游在日记里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意为仰仗,依靠)东南财赋,而吴中(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地区)又为东南之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1)材料一中两幅图分别反映了宋代哪一经济的发展?(2)材料二中纸币的出现说明了哪一种经济的发展?(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

回答问题:(1)材料一说明了宋朝商业贸易的繁荣,中国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出现于什么时间?出现于哪个地区?(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一现象开始时期和最终完成于什么时期?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D2.B3.A4.B5.B6.D7.C8.D9.A10.C11.B12.B13.B14.A15.B16.A17.C18.D19.A20.C21.(1)皇帝:隋文帝。(2)景象:开元盛世。

农具:曲辕犁、筒车。(3)朝代:北宋。

居首位农作物:水稻。

越南引进农作物:占城稻。(4)粮食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等(5)政策:开垦土地,大力发展农业。22.(1)东京。开封。(2)经济重心的南移。(3)南方地区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23.(1)制瓷业发达、造船业发达、海外贸易发达。(2)耕地面积扩大,农业生产工具和耕地技术有很大改进;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从越南引入的占城稻在南方普遍种植,并推广到了江淮和北方;小麦在南方普遍种植;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业不断扩大。(3)从唐末五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经历北宋,到南宋最后完成。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北方战乱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自然条件优越等。24.(1)插秧;占城稻.(2)制瓷业;造船业.(3)四川地区;交;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或促进了商业的发展.(4)政府方面:实行鼓励政策或积极鼓励海外贸易;技术方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5)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25.(1)景德镇.广州或者泉州,南宋时对外贸易活跃.

(2)北宋.四川.交.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