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夯实练49:群落的结构_第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夯实练49:群落的结构_第2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夯实练49:群落的结构_第3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夯实练49:群落的结构_第4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夯实练49:群落的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复习夯实练49群落的结构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2024·聊城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就是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空间范围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B.群落具有稳定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其结构特征不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群落中的各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D.群落演替就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2024·江苏泰州中学高三一模)如图为云南高黎贡山北段植物群落中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2600m以上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与海拔呈现负相关B.海拔2600m以下,木本植物丰富度大于草本植物的丰富度C.海拔3100m以上,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增加可能是光照条件改变引起的D.温度是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3.(2020·全国Ⅰ,6)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标记重捕法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C.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D.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4.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有分层现象B.森林群落中不同生长型的植物分别配置在不同高度,形成垂直结构C.荒漠群落植被稀疏,动物种类稀少,不具有垂直结构D.“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描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5.(2021·辽宁,11)辽河流域是辽宁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为恢复辽河某段“水体——河岸带”的生物群落,研究人员选择辽河流域常见的植物进行栽种。植物种类、分布及叶片或茎的横切面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注:右侧为对应植物叶片或茎的横切面示意图,空白处表示气腔。A.丙与丁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四种植物都有发达的气腔,利于根系的呼吸,体现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不同位置上植物种类的选择,遵循了协调原理D.生态恢复工程使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6.(2023·辽宁,6)某些微生物与昆虫构建了互利共生的关系,共生微生物参与昆虫的生命活动并促进其生态功能的发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昆虫为共生微生物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B.与昆虫共生的微生物降低了昆虫的免疫力C.不同生境中同种昆虫的共生微生物可能不同D.昆虫与微生物共生的关系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7.(2024·辽阳高三一模)共生关系是指在同一空间中不同物种的共居关系,按其作用程度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合作等,其中偏利共生是指种间相互作用仅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几乎无影响的共生关系。下列对各项共生关系的分析,正确的是()①树干上的地衣、苔藓等附生植物借助被附生植物支撑自己,以获得更多光照和空间,附生植物和被附生植物之间的关系为互利共生②鼓虾是营穴居生活的盲虾,隐鳌蟹利用鼓虾的洞穴作为隐蔽场所,同时也为鼓虾引路导航,鼓虾和隐鳌蟹的关系是互利共生③鸟类为有蹄类啄去体外寄生物,有蹄类为鸟类提供食物,鸟类和有蹄类之间的关系为偏利共生④鸵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研究人员在烧杯中加入一些稻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二者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的数量增减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草履虫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标记重捕法B.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之间的竞争力相当C.如果先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再放入大草履虫,三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与图示相同D.图中a表示的是枯草杆菌的数量变化,b表示的是双小核草履虫的数量变化9.(2024·潍坊高三期中)如表为不同环境中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种生物A、B相互作用(甲、乙、丙)对彼此所造成的影响,其中“+”表示正面影响,“-”表示负面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相互作用类别生物A生物B甲++乙--丙+-A.甲可能表示原始合作或互利共生B.发生乙类相互作用的两种生物生态位相似程度较低C.人体肠道内的某些细菌和人的相互作用类别可能属于甲或丙D.自然状态下,甲、乙、丙三种相互作用类别均利于维持群落的稳定10.(2024·山东烟台二中高三质检)卡斯威尔以3个物种系统进行模型研究,甲物种为捕食者,乙、丙物种为猎物。他把“群落”分成50个小室,模拟群落的镶嵌分布特性,生物在各室间可以迁移。模拟结果是:在这样的开放系统中,3个物种共存1000世代,直到模拟实验结束。模拟重复了10次,实验结果均相同,但如果没有甲物种,乙物种在平均64世代时灭亡。据此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乙、丙两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种间竞争关系B.此模型能证明斯坦利“收割理论”的正确性C.小室会阻碍同一物种不同个体间的基因交流D.有甲物种存在时,乙物种的生态位更宽11.(2023·海南,6)海草是一类生长在浅海的单子叶植物,常在不同潮带形成海草床,具有极高的生产力。某海域海草群落的种类及其分布如表。分布潮带海草种类中潮带低潮带潮下带上部潮下带下部海神草+++-齿叶海神草-++-羽叶二药藻++++二药藻++++海菖蒲-++-注:“+”表示存在,“-”表示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海草的种群密度B.海草叶片表面附着的藻类与海草的种间关系是竞争C.据表可知,海草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潮带是低潮带和潮下带上部D.据表可知,生态位最宽的海草是海神草和二药藻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目要求。12.(2024·威海高三模拟)某地人工马尾松林近自然恢复过程中林下植物生态位变化如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林龄中龄林(1999年植)(约60种)成熟林(1986年植)(约66种)过熟林(1960年植)(约59种)物种鹅掌柴三桠苦草珊瑚三桠苦润楠鹅掌柴纽子果冬青九节重要值9.349.336.0616.2211.454.6923.818.778.39生态位宽度2.7432.41.812.742.191.981.791.98注:重要值是反映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指标,利用重要值确定群落中的优势种。生态位宽度指数的大小反映的是物种在群落中的资源利用能力和对生态的适应能力。A.人工马尾松林在近自然恢复过程中,发生了次生演替B.人工马尾松林近自然恢复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C.人工马尾松林近自然恢复过程中,物种的重要值越大,生态位宽度也越大D.人工马尾松林下优势种变化趋势为强阳性树种→阳性树种→半阳性树种13.(2024·怀化高三检测)科研人员研究了凤眼莲盖度(入侵程度)对金鱼藻、黑藻单种及混种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凤眼莲、黑藻、金鱼藻三者之间不存在物质、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B.无凤眼莲入侵时,金鱼藻的竞争力比黑藻强C.凤眼莲盖度中等(25%)时,金鱼藻和黑藻能共同抵御不良环境D.凤眼莲盖度较高(75%)时,金鱼藻和黑藻的种间竞争加剧14.(2024·长沙雅礼中学高三期末)物种甲和物种乙都能以空间上垂直分层的5种植物为食,图1表示甲、乙单独存在时对5种食物的利用情况,图2表示甲、乙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后对5种食物的利用情况,如果继续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下列对可能发生的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物种甲和物种乙的种间竞争强度进一步下降B.物种甲对植物2的利用率超过40%,物种乙对植物4的利用率超过40%C.物种甲和物种乙取食不同植物而分布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导致生态位完全不重叠D.物种甲与物种乙食物来源完全不同,而出现垂直分层现象三、非选择题15.(2021·全国乙,30)在自然界中,竞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竞争排斥原理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某同学选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进行实验,选择动物所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需要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____________(填“有限的”或“无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当实验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时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2)研究发现,以同一棵树上的种子为食物的两种雀科鸟原来存在竞争关系,经进化后通过分别取食大小不同的种子而能长期共存。若仅从取食的角度分析,两种鸟除了因取食的种子大小不同而共存,还可因取食的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不同而共存。(3)根据上述实验和研究,关于生物种间竞争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B[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B错误。]2.B[结合图示可知,海拔2600m以上,随着海拔的升高,木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下降,因此与海拔呈负相关,A正确;海拔2600m以下,木本植物丰富度小于或大于草本植物的丰富度,B错误;海拔3100m以上,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增加可能是光照条件改变引起的,海拔较高,光照变弱,而草本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较少,C正确;图中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先下降后上升,不同的海拔高度温度有差异,因此温度是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D正确。]3.A[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丰富度,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说明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B正确;土壤小动物通过代谢活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等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吸收利用,因此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C正确;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都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D正确。]4.B[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呈镶嵌分布,A错误;荒漠群落植被稀疏,动物种类稀少,但也具有垂直结构,C错误;“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描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D错误。]5.A[丙与丁的分布是由地形的起伏导致的,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A错误。]6.B[互利共生关系表现为互惠互利,因此,与昆虫共生的微生物提高了昆虫的免疫力,B错误。]7.D[树干上的地衣、苔藓等附生植物借助被附生植物支撑自己,以获得更多资源,这对附生植物有利,而对被附生植物几乎无影响,属于偏利共生,①错误;鼓虾是营穴居生活的盲虾,隐鳌蟹利用鼓虾的洞穴作为隐蔽场所,同时也为鼓虾引路导航,二者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分开后生活都会受到影响,属于互利共生,②正确;鸟类为有蹄类啄去体外寄生物,有蹄类为鸟类提供食物,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互利共生,③错误;鸵鸟和斑马对共同御敌十分有利,鸵鸟视觉敏锐,斑马嗅觉出众,斑马和鸵鸟生活在一起相互有利,分开也能各自独立生活,它们的关系为原始合作,④正确。]8.D9.B[甲类相互作用对生物A和生物B都是正面影响,则甲表示的种间关系为原始合作或互利共生,A正确;乙类相互作用对生物A和生物B都是负面影响,生物A和生物B之间的种间关系为种间竞争,则发生乙类相互作用的两种生物生态位相似程度较高,B错误;自然状态下,甲、乙、丙三种相互作用类别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均利于维持群落的稳定,D正确。]10.C[甲物种为捕食者,乙、丙物种为猎物,推测乙、丙两物种之间可能在空间和资源等方面存在种间竞争关系,A正确;结合题意“3个物种共存1000世代……但如果没有甲物种,乙物种在平均64世代时灭亡”可知,有捕食关系的甲和乙之间存在协同进化的关系,能证明斯坦利“收割理论”的正确性,B正确;生物在各室间可以迁移,故小室不会阻碍同一物种不同个体间的基因交流,C错误;生态位是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有甲物种存在时,可以捕食丙等竞争者,则乙物种的生态位更宽,D正确。]11.D[海草叶片表面附着的藻类与海草竞争阳光等资源,二者的种间关系是竞争,B正确;据表可知,羽叶二药藻和二药藻分布的范围最广,生态位最宽,D错误。]12.BC[人工马尾松林近自然恢复过程中,随着演替的进行,物种丰富度并没有表现逐渐增加,如过熟林中的林下物种数目低于成熟林,B错误;结合表中数据可知,人工马尾松林近自然恢复过程中,物种的重要值越大,生态位宽度未必越大,C错误。]13.CD[当凤眼莲入侵时,对金鱼藻和黑藻的生长以及种间关系都有影响,因此,三种藻类生活在同一块区域时,三者之间存在信息交流,A错误;当无凤眼莲入侵时,即凤眼莲盖度为0时,金鱼藻和黑藻单种组的生物量比混种组的生物量大,说明金鱼藻和黑藻为种间竞争关系,金鱼藻和黑藻混种时,黑藻生物量比金鱼藻生物量高,说明黑藻竞争力比金鱼藻强,B错误;当凤眼莲盖度为25%时,金鱼藻和黑藻混种组的生物量都大于单种组的生物量,说明随着凤眼莲入侵胁迫变化,金鱼藻和黑藻的竞争关系削弱,转变为促进作用,二者能共同抵御不良环境,C正确;当凤眼莲盖度为75%时,金鱼藻和黑藻混种组的生物量比单种组的生物量小,并且金鱼藻的生物量明显减少,说明金鱼藻和黑藻的种间竞争加剧,D正确。]14.ABD[图2中物种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