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新变化单元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新变化单元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新变化单元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新变化单元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新变化单元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新变化一、选择题1.下面是1980—1989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变化示意图。这反映出()A.冷战仍然在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B.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国际化加速C.科技革命促进了全球贸易新发展D.发展中国家被动参与经济全球化2.美国对外贸易统计资料显示:1994—1998年,美国输往加拿大的贸易总额大幅增加,自1998年开始呈递减的趋势;至2000年,美国与墨西哥两国进口贸易总额每年均呈显著增长,墨西哥受惠最大。这说明()A.欧盟成立严重冲击了美加两国经济发展B.美国急需组建以它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区C.北美自由贸易区有利于成员国发挥优势D.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不平等贸易问题3.下表反映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权的使用次数。由此可推知,1946—1985年()时间中国法国英国美国苏联总计1946—1955年120080831956—1965年023026311966—1975年2210127331976—1985年091134660(说明:1949—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A.美苏对世界霸权的争夺愈趋激烈B.苏联在外交上逐步走向孤立C.制约霸权的力量不断增长D.两大阵营力量对比发生转变4.有学者指出,尽管经济全球化对第三世界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等无疑有正面效应,但从第三世界的角度看,东欧剧变后资本主义全球化在理论和实践上最轰轰烈烈的近10年间,实质上是对第三世界重新殖民化的过程。该学者意在说明()A.第三世界国际地位弱化B.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C.冷战思维意识依然存在D.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建立5.下面为《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表格反映出()国家或地区1970年1992年32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79美元21个发达国家3129美元22185美元A.发展中国家经济面临崩溃B.发达国家经济出现“滞胀”C.南北矛盾呈愈演愈烈之势D.国际经济秩序亟待改善6.亚投行(AIIB)是中国倡议成立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成员国已有一百多个,虽然亚投行的成立受到美国大力阻挠,但包括英、法、德在内的西欧国家并没有对该组织表示拒绝。该银行主要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从而促进区域内经济体的发展。由此可见()A.世界经济新秩序已建立B.资本主义内部关系破裂C.经济区域化向纵深发展D.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化—经济发展计划”等名词不断出现,与此同时,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等手段直接采购私人企业产品,政府的职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表明当时()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盛行B.政府采取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采取混合经济的模式走出“滞胀”D.逐步走上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8.据统计,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95年的30%跃升至2010年的45%左右;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占全球总投资额的三分之一。这反映了()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衰退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C.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趋势D.新兴经济体经济基础的薄弱9.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国民经济“八五”计划,最初要求保持在6%左右的中速增长,但是1992年后,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达到12%。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两极格局的瓦解10.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发动了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争取政治经济和社会平等权利的大规模斗争运动。以下对此次黑人民权运动有推动作用的是 ()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C.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D.西方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11.下图是对某时期国际状况的直观展示,其反映的主题可能是 ()A.世界多极化局面已经形成B.美苏冷战完全抑制了多极化的发展C.不结盟运动支持欧共体、日本崛起D.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1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国际地位提升B.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苏联、东欧放弃社会主义制度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关于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分期,是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在分期标准(依据)上观点不同,有的以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为依据,有的以国际阶级斗争及其力量对比为依据,有的以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为依据,因而分期各异。有“两分法”(1945—1972年,1973年至今);“三分法”(1945—1955年,1955年至20世纪60年代末,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四分法”(1945—1949年,1949—1960年,1961—1968年,1968年至今);“六分法”(1945—1949年,1949—1955年,1955—1962年,1962—1972年,1972—1979年,1979年以来);等等。——摘编自张脉强《论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分期》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现代史的史实,围绕“政治格局与阶段特征”自行选择一个分期法或提出新的分期法,并就所选分期法进行简要阐述。(要求:选择其中一种分期法,也可以提出不同的分期法加以分析说明,阐述及说明须有史实依据)(12分)答案示例一选择“两分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划分为两个时期。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对峙在全球范围内展开。1972年,中国与美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两大阵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1973年至今,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及不结盟运动力量的提升、欧共体与日本综合实力的增强,使世界格局已经不再按照美苏预期的方向发展,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所以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分为两个时期。示例二提出新的分期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说明:1945年到20世纪50年代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逐渐形成,局部性的军事对抗较为激烈,两极格局最终形成。20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多极化趋势初步出现,如欧共体的成立,第三世界及不结盟运动兴起等力量开始冲击两极格局。20世纪80—90年代至今为美苏两极格局逐渐终结和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时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其他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都极大地冲击着世界原有的格局。因此,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之一是对人类文明发展道路多元化的肯定而非否定,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资源。文化多元化不仅仅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存共荣,而且它也意味着在某一单一民族国家中的传统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以及必要时的吸收。最重要的是,文化多元化还是一种新思维,它要求人们从传统的一元式思想方式转变到多元式思想方法,从绝对论转变到相对论。——摘编自陈锡喜《“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道路世界意义的再审视》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2分)答案示例看法: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吸收了西方文化(认可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多元化或人类发展道路多元化是正确的)。说明:两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提出“中体西用”,既保留中国传统制度和伦理纲常,又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希望由此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借助孔子的名义来宣传维新思想,既保留了传统儒家思想,又宣传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科学主张,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总结: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扬弃态度,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新变化一、选择题1.下面是1980—1989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变化示意图。这反映出()A.冷战仍然在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B.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国际化加速C.科技革命促进了全球贸易新发展D.发展中国家被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解析:题干中的示意图说明1980—1989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增加,故A项错误;1980—1989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增加,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国际化加速,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科技革命,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故D项错误。2.美国对外贸易统计资料显示:1994—1998年,美国输往加拿大的贸易总额大幅增加,自1998年开始呈递减的趋势;至2000年,美国与墨西哥两国进口贸易总额每年均呈显著增长,墨西哥受惠最大。这说明()A.欧盟成立严重冲击了美加两国经济发展B.美国急需组建以它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区C.北美自由贸易区有利于成员国发挥优势D.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不平等贸易问题解析:题干材料未涉及欧盟问题,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根据题干材料“1994—1998年,美国输往加拿大的贸易总额大幅增加”“至2000年,美国与墨西哥两国进口贸易总额每年均呈显著增长,墨西哥受惠最大”,可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有利于促进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各自的发展,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积极影响,故D项错误。3.下表反映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权的使用次数。由此可推知,1946—1985年()时间中国法国英国美国苏联总计1946—1955年120080831956—1965年023026311966—1975年2210127331976—1985年091134660(说明:1949—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A.美苏对世界霸权的争夺愈趋激烈B.苏联在外交上逐步走向孤立C.制约霸权的力量不断增长D.两大阵营力量对比发生转变解析:根据题干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权的使用次数,从以苏联为主,到各国都有行使,反映出制约霸权的力量不断增长,故选C项;美苏对世界霸权的争夺愈趋激烈与苏联一票否决权的使用次数呈现下降趋势不符,排除A项;仅凭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权的使用次数不能说明苏联在外交上逐步走向孤立,排除B项;题干材料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力量对比发生了转变,排除D项。4.有学者指出,尽管经济全球化对第三世界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等无疑有正面效应,但从第三世界的角度看,东欧剧变后资本主义全球化在理论和实践上最轰轰烈烈的近10年间,实质上是对第三世界重新殖民化的过程。该学者意在说明()A.第三世界国际地位弱化B.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C.冷战思维意识依然存在D.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建立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实质上是对第三世界重新殖民化的过程”,可知东欧剧变后资本主义全球化,是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是旧的国际秩序的新发展,导致了第三世界的贫穷落后,即当今世界亟待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故选D项;第三世界国际地位弱化与“实质上是对第三世界重新殖民化的过程”不符,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经济全球化,而不是政治多极化趋势,排除B项;冷战思维指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妄图建立单极世界、推行霸权主义的一种意识与观念,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5.下面为《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表格反映出()国家或地区1970年1992年32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79美元21个发达国家3129美元22185美元A.发展中国家经济面临崩溃B.发达国家经济出现“滞胀”C.南北矛盾呈愈演愈烈之势D.国际经济秩序亟待改善解析:从题干表格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经济有所增长,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B项,故排除;从题干表格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拉大,但不是南北矛盾愈演愈烈,故C项错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拉大表明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亟待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故D项正确。6.亚投行(AIIB)是中国倡议成立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成员国已有一百多个,虽然亚投行的成立受到美国大力阻挠,但包括英、法、德在内的西欧国家并没有对该组织表示拒绝。该银行主要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从而促进区域内经济体的发展。由此可见()A.世界经济新秩序已建立B.资本主义内部关系破裂C.经济区域化向纵深发展D.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解析:材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在国际经济方面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体现了英、法、德等西欧国家在对待亚投行的态度上并没完全按照美国的意思行事,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故选D项;世界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A项;根据材料“包括英、法、德在内的西欧国家并没有对该组织表示拒绝。该银行主要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可以看出,西欧国家不反对亚投行主要是因为这个组织可能对他们的经济发展有利,而不一定是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关系破裂,排除B项;材料“亚投行(AIIB)是中国倡议成立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成员国已有一百多个”说明亚投行是由中国主导的一个国际组织,而不是一个区域集团,排除C项。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化—经济发展计划”等名词不断出现,与此同时,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等手段直接采购私人企业产品,政府的职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表明当时()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盛行B.政府采取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采取混合经济的模式走出“滞胀”D.逐步走上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国有化—经济发展计划”“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等手段直接采购私人企业产品”,可知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盛行的表现,故A项正确;自由主义经济与题干材料中“国有化—经济发展计划”不符,故B项错误;经济“滞胀”现象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故C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属于对经济的调节,不是计划经济,故D项错误。8.据统计,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95年的30%跃升至2010年的45%左右;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占全球总投资额的三分之一。这反映了()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衰退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C.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趋势D.新兴经济体经济基础的薄弱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增强,反映出世界经济重心有转移的趋势,故选C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排除A项;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B项;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基础在增强,排除D项。9.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国民经济“八五”计划,最初要求保持在6%左右的中速增长,但是1992年后,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达到12%。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两极格局的瓦解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1992年后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与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有关,说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推动了经济发展,故选A项。10.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发动了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争取政治经济和社会平等权利的大规模斗争运动。以下对此次黑人民权运动有推动作用的是 ()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C.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D.西方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它们主张民族独立、民族自决,反对种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这对美国黑人的民权运动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故选B项。11.下图是对某时期国际状况的直观展示,其反映的主题可能是 ()A.世界多极化局面已经形成B.美苏冷战完全抑制了多极化的发展C.不结盟运动支持欧共体、日本崛起D.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解析:观察图示可知,在美苏冷战时期,世界多极化趋势就已经开始出现,故选D项。1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国际地位提升B.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苏联、东欧放弃社会主义制度解析: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通过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可以判断,A、B、C三项都是这一时期出现多极化趋势的原因,而苏联、东欧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D项符合题目要求。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关于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分期,是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在分期标准(依据)上观点不同,有的以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为依据,有的以国际阶级斗争及其力量对比为依据,有的以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为依据,因而分期各异。有“两分法”(1945—1972年,1973年至今);“三分法”(1945—1955年,1955年至20世纪60年代末,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四分法”(1945—1949年,1949—1960年,1961—1968年,1968年至今);“六分法”(1945—1949年,1949—1955年,1955—1962年,1962—1972年,1972—1979年,1979年以来);等等。——摘编自张脉强《论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分期》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现代史的史实,围绕“政治格局与阶段特征”自行选择一个分期法或提出新的分期法,并就所选分期法进行简要阐述。(要求:选择其中一种分期法,也可以提出不同的分期法加以分析说明,阐述及说明须有史实依据)(12分)答案示例一选择“两分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划分为两个时期。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对峙在全球范围内展开。1972年,中国与美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两大阵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1973年至今,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及不结盟运动力量的提升、欧共体与日本综合实力的增强,使世界格局已经不再按照美苏预期的方向发展,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所以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分为两个时期。示例二提出新的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