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强化精测(4)
学校:___________姓名:班级:___________考号: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孙何,字汉公,蔡州汝阳人。父庸,字鼎臣,显德中,献《赞圣策》九篇,引唐
贞观所行事,以魏征自况。得对,言日:“武不可赎,敛不可厚,奢不可放,欲不可
极。”后世宗奇其言,补开封兵曹掾。
何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文学嗜古,为文必本经义。王禹傅尤雅重之。尝作
《两晋名臣赞》《尊儒教义》等,闻于时。淳化三年举进士,及第又得甲科,解褐将
作监丞。
真宗初,何献五议:其一,请择儒臣有方略者统兵;其二,请世禄之家肄业太
学,寒隽之士州郡推荐,而禁投资自媒者;其三,请复制举;其四,请行乡饮酒礼;
其五,请以能授官,勿以恩庆例迁。上览而善之。咸平二年,举入阁故事,何次当待
制。
是冬,从幸大名,诏访边事。何疏日:
陛下嗣位以来,训师择将,神武冠于百王,精兵倍于前代。然腥膻得计,蛇豕肆
行,焚劫我郡县,系累我黎庶。陛下掳人神之念怒,悯河朔之生灵,爰御六师,亲幸
5亶、魏,天声一振,敌骑四逃,虽镇、定道路已通,而德、棣烽尘未息。此殆将帅或
未得人,边奏或有壅闹,邻境不相救援,梭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今大驾既驻邺下,
契丹终不敢萌心南牧,所虑荐食者,惟东北无备之城,缮完周防,不可不慎。今契丹
西畏大兵,北无归路,兽穷则搏,物不可轻,余孽尚或稽诛,奔突亦宜预备。|亦望量
屯禁兵扼其要害则请和之使不日可待
真宗览而嘉之。俄权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副使,又献疏请择州县守宰,省三
司冗员,遵选法官,增秩益奉。未几,徙两浙转运使,加起居舍人。何先已被疾,勉
强亲职。一日,奏事上前,坠奏犊于地,俯而取之,复坠笏。有司劾以失仪,诏释
之。何惭,上章求改少卿监,分司西京养疾,上不许,第赐告,遣医诊视。医勉其然
艾,何答日:“有命。”卒不听。是冬卒,年四十四。
何乐名教,勤接士类,后进之有词艺者,必为称扬。然性褊急,不能容物。在浙
右专务峻刻,州郡病焉。好学,著《驳史通》十余篇,有集四十卷。
(节选自《宋书》,有删改)
1.文中画框的句子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勾画相应位置。
亦望量屯禁兵扼其要害则请和之使不日可待。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褐,指粗布衣服,与《五柳先生传》中“短褐穿结”中的“褐”意思相同。
B.肄业,指修习课业,也指学生没有达到毕业程度而离校停学,文中指后者。
C.故事,指旧事,先例,与《六国论》中“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中的“故事”同
义。
D.南牧,此处指北方少数民族南侵,《过秦论》中“南下而牧马”与此同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何的父亲孙庸自比为魏征,借唐代史实劝谏君王不可穷兵莪武、横征暴敛,受到
了世宗的赏识。
B.孙何在跟随真宗巡视大名时,上疏赞颂真宗御驾亲征取得的功绩,也提醒他注意防
备溃逃的敌人。
C.因有病在身,孙何只能勉强任职,他在上奏言事时两次失仪,被官员弹劾,但真宗
下诏不予追究。
D.孙何心系国家。他在奏议中建议依才能授官,推荐人才时严禁收取礼物;上疏请求
裁减多余官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笃学嗜古,为文必本经义。
(2)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阕,邻境不相救援,模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
5.名教指以“正名分”为中心的封建礼教。孙何的哪些做法体现他热衷名教,请结合
选文进行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鲍永,字君长,上党人也。少有志操,治欧阳《尚书》,事后母至孝,妻尝于母
前叱,而永即去之。鲍永为郡功曹,时有称侍中止传舍者,太守赵兴欲出谒。永以不
宜出,当车拔佩刀,兴因还。后数日,诏书下捕之,果矫称使者,由是知名。
更始①二年,拜仆射,行将军事,将兵安集河东。永好文德,虽行将军,常衣皂檐
谕②,路称鲍尚书兵马。
光武即位,遣谏议大夫储大伯持节征永诣行在所。永疑不从,乃收系大伯,封所
持节于晋阳传舍壁中,遣信人驰至长安。
昔更始以鲍永行大将军,更始没,永与冯钦共罢兵,幅巾以居,降于上。上谓鲍
永日:“我攻怀三日兵不下,关东畏卿,且将故人往。”即拜永谏议大夫。至怀,谓
太守日:“足下所以坚不下者,未知孰是也。今圣主即位,天下以定,不降何待?”
即开城降。永说下怀,上大喜,与永对食。
为鲁郡太守,时彭丰等不肯降。后孔子阙里无故荆棘自辟,从讲室扫除至孔里。
永异之,召郡府丞谓曰:“方今昵急而阙里无故自涤,意岂夫子欲令太守大行飨,诛
无状也?”乃修学校礼,请丰等会,手格杀之。
为司隶校尉,时赵王刘良从上送中郎将来歙丧还,入夏城门中,与五官将军相
逢,道迫,良怒,召门候岑尊,叩头马前。永劾奏良日:“按良诸侯藩臣,蒙恩入
侍,知尊帝城门候吏六百石,而肆意加怒,令叩头都道,奔走马头前,无藩臣之礼,
大不敬也。”
为司隶校尉,行县到京兆浦陵,I过更始冢引车入陌欲下从事谏止之I。永日:“亲
北面事人,何忍车过其墓。虽以获罪,司隶不辞也。”遂下车,哭尽哀。上闻之,问
公卿曰:“奉使如此,何如?”时太中大夫张堪对日:“仁者百行之宗,忠者礼义之
主也。仁不遗旧,忠不忘君,行之高者也。“上悦。
(节选自《东观汉记》)
【注】①更始:指汉帝刘玄。②檐谕:古代直裾单衣,男女通用的非正朝之服。
6.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勾画相应位置。
过A更B始C冢D引E车F入G陌H欲I下J从K事L谏M止N之
7.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在所,也称行在。指天子所在之地,地点随所在之地而定;也专指天子巡行的地
方。
B.幅巾,又称巾慎或帕头,是古代男子以全幅细绢裹头的头巾。文中指平民的打扮。
C.“请丰等会”中的“会”,与《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中的“会”含义不
同。
D.“道迫”的“迫”与《鸿门宴》中“此迫矣!臣请入”中的“迫”含义相同。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永担任郡功曹时,有一个朝廷使者想假传圣旨给太守赵兴,而太守也很想去拜谒
他,但被鲍永极力阻拦,后来事实证明鲍永的判断正确。
B.更始二年,鲍永担任仆射的职务,同时还代理将军事务,他喜好礼乐教化,经常穿
檐谕,被人称作鲍尚书兵马。
C.赵王刘良随从光武帝送中郎将来歙归葬,在夏城仗势欺人,让门候岑尊在大道上向
他叩头,鲍永弹劾他“大不敬”。
D.鲍永巡视郡县时来到潘陵,不听从事的劝阻,也不畏惧光武帝会降罪,下车祭拜更
始帝,尽情大哭,而最终光武帝也没有怪罪他。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治欧阳《尚书》,事后母至孝,妻尝于母前叱狗,而永即去之。
(2)仁不遗旧,忠不忘君,行之高者也。
10.光武帝为何大喜并“与永对食”,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日:“不如伐韩。"王日:
“请闻其说。”
对日:“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根辕、缎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
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
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辟之
国而戎狄之长也,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
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
美。”
司马错日:“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
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
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
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
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符,而又有禁暴
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
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
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
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日:“善!寡
人听子。”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
强富厚,轻诸侯。
(摘编自《战国策•秦策》)
1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
此/王业也
B.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
此王业也
C.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
/王业也
D.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
/此王业也
1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阳,地名,居于韩、魏之间,因其在太行山以北、黄河以南,故名南阳。
B.从事,文中是行事、办事之意,现在多指将某类事情当作职业一般去做。
C.名实,文中指名声与利益,与“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之‘'名实"异。
D.“与国”的“与”指亲附,和《论语》中“吾与点也”的“与”不相同。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惠王为确定攻击目标,听取臣子建议。张仪主张伐韩,司马错主张伐蜀,二人针
锋相对,各陈已见。
B.张仪认为蜀地太过偏远,民属野蛮落后之民,即便是出征成功,对于成就威名、增
强国力并无实效。
C.在尽心辅佐惠王成就大业上,司马错和张仪的目标一致,但对进攻蜀国的利弊分析
这两人大相径庭。
D.秦惠王最终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并派遣他出兵伐蜀,秦国因此更加强大富庶,诸侯
不敢再轻视秦国。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2)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
15.张仪与司马错的主张听来都有道理,实则高下有别。两人的主张优劣何在?请简
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I天宝十
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
卫率府胄曹参用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邮州羸服欲奔行在,
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瑁为布衣交,瑁时败陈涛斜,
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
相张镐日:“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然帝自是不甚省录。关辅饥,辄弃官
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
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入其
家。武卒,崔阡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
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
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
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数尝寇乱,
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槎弱,情不忘君。赞日: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
相矜。逮开元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违。至甫,浑涵汪茫,千汇
万状,兼古今而有之,沾丐后人多矣。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
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
歌诗,独推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16.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
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B.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
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C.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
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D.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
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17.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安,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
古都之首。
B.天子,我国封建社会臣民对帝王的尊称,始于秦始皇,类似的称呼还有“皇
帝”“陛下”等。
C.右拾遗,谏官的一种,主要负责向皇帝奏论政事,称述得失,以救补人主言行的缺
失。
D.自汉武帝开始,历代皇帝都立年号,文中“开元”即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的一个年
号。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生活困顿,四处漂泊。他年轻时处境贫困不能有所作为,科考失利后困居在长
安;安史之乱中逃往三川,后来又漂泊于剑南、夔州、耒阳等地。
B.杜甫直言进谏,招致疏远。房瑁因事被罢免宰相,杜甫为此上疏,肃宗下诏让三司
审讯杜甫,后杜甫虽免于责罚,然而皇帝不太接受他的进言了。
C.杜甫忠君爱国,忧国伤时。他喜好谈论天下大事,见解深刻而切中时弊,经常登上
吹台抒发怀古伤今之情,在诗中寄托对国事的伤感,对国君的思念。
D.杜甫精于诗歌,备受推崇。杜甫创作的诗歌一改陈、隋浮艳之风,诗风雄浑苍茫,
兼具古今之长,对后世影响极大,受到元稹和韩愈的推崇。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
⑵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20.肃宗本想治罪于杜甫,为什么后来没有这样做?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1.答案:亦望量屯禁兵/扼其要害/则请和之使/不日可待
解析:句意:也希望陛下根据地域大小驻扎军队,扼守要害之处,这样敌军请求议和
的使者,不久就会前来。“扼其要害”省略了主语“军队”,语意完整,在其前后断
开。“则请和之使不日可待”中在“请和之使”与谓语“不日可待”中间断开,有舒
缓语气的作用,同时强调“不日可待”。所以断句为:亦望量屯禁兵/扼其要害/则请
和之使/不日可待。
2.答案:B
解析:A.正确。句意:脱去粗布衣服,仕为官做监臣。/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
B.“文中指后者”说法错误,文中指前者,修习课业。句意:第二,请让世代官禄之
家子弟在太学学习课业。C.正确。句意:列举入阁的先例。/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
D.正确。句意:契丹最终不敢萌发心思南下入侵。/胡人不敢向下入侵到南边来放牧。
故选Bo
3.答案:A
解析:A.“借唐代史实劝谏君王不可穷兵黑卖武、横征暴敛”曲解文意,原文为“献
《赞圣策》九篇,引唐贞观所行事,以魏征自况。得对,言曰:'武不可黑卖,敛不可
厚,奢不可放,欲不可极’”,敬献九篇《赞圣策》时引用唐贞观年间的政事,并没
有借唐代史实劝谏君王不可穷兵疑武、横征暴敛。故选A。
4.答案:(1)孙何十岁就懂得音韵,十五岁时能写文章,坚持学习,嗜好古文,所
写文章一定依照经义。(2)这恐怕是或者选将不当,或者上奏军报被耽搁,相邻的军
队不互相救援,军粮需要等待运输而造成的。
解析:(1)“属文”,写文章;“笃学”,坚持学习;“为文”,写文章;“本”,
依照。(2)“殆”,恐怕;“壅阕”,被耽搁;“模粮”,军粮;“俟”,等待。
5.答案:①写作《尊儒教义》一书;②真宗初年献五议,包含礼教方面的内容;③自
己因病在殿前失仪时非常惭愧,自求贬官。
解析:结合“尝作《两晋名臣赞》《尊儒教义》等”可概括出写作《尊儒教义》一
书;结合“真宗初,何献五议:……其四,请行乡饮酒”概括出真宗初年献五议,包
含礼教方面的内容;结合“一日,奏事上前,坠奏牍于地,俯而取之,复坠笏。有司
劾以失仪,诏释之。何惭,上章求改少卿监”概括出自己因病在殿前失仪时非常惭
愧,自求贬官。
6.答案:DHJ
解析:句意:途径更始帝陵墓,引车进入小路,想下车祭拜,从事劝他停止。“更始
冢”是“过”的宾语,宾语后断开,即D处;“车”既是“弓|”的宾语,又是“入
陌”的主语,为兼语,故“引车入陌”结构完整,在“陌”后断开,即H处;“从
事”是“谏止之”的主语,主语“从事”前断开,即J处。故在D町三处句读。
7.答案:D
解析:C.正确。聚会;总会,定会。含义不同。句意:请彭丰等聚会观看/坚信乘风破
浪的时机定会到来。D.错误。狭窄;紧迫,急迫。含义不同。句意:道路狭窄/这事很
急迫,我请求进去。故选D。
8.答案:A
解析:A.“有一个朝廷使者想假传圣旨给太守赵兴”错误,由原文"时有称侍中止传
舍者,太守赵兴欲出谒”可知,只是当时有自称侍中的人下榻在驿馆中,太守赵兴想
出城拜谒,“朝廷使者想假传圣旨给太守赵兴”无中生有。故选A。
9.答案:(1)(鲍永)学习研究欧阳的《尚书》,侍奉继母特别孝顺,妻子曾经在
母亲面前大声呵斥狗,鲍永随即就把妻子休掉。(2)仁义的人不忘记旧主,忠臣不忘
记原来的君主,这正是品行高尚的人啊。
解析:(1)“治”,学习,研究;“事”,侍奉;“尝”,曾经。(2)“遗”,忘
记;“旧”,旧主;“高”,高尚。
10.答案:光武帝攻打怀城三天没有攻破,但鲍永却不费一兵一卒成功劝说怀城太守
投降。
解析:由原文“上谓鲍永曰:'我攻怀三日兵不下,关东畏卿,且将故人往。'……
至怀,谓太守曰:'足下所以坚不下者,未知孰是也。今圣主即位,天下以定,不降
何待?'即开城降”可知,光武帝攻打怀城三天没有攻破,但鲍永却不费一兵一卒成
功劝说怀城太守投降。
11.答案:B
解析:划线句的意思是:周王知道无法挽救(危局),一定会交出传国之宝九鼎。我
们据有九鼎,并掌握地图和户籍等,(就可以)假借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天下没有
人敢不听从,这才是霸王之业啊。结合上下文可知,“九鼎”与“宝器”是同位语,
二者不可分开,由此可以排除A、D;“此王业也”是一个判断句,中间不能断开,由
此可以排除A、Co故选:Bo
12.答案:A
解析:A.“南阳,地名,居于韩、魏之间,因其在太行山以北、黄河以南,故名南
阳”表述错误。应为“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即山南
水北为阳。故选:Ao
13.答案:D
解析:D.“秦惠王最终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并派遣他出兵伐蜀,秦国因此更加强大富
庶,诸侯不敢再轻视秦国”表述错误。文中并未说明派谁人出战。“诸侯不敢再轻视
秦国”错,原文“轻诸侯”意为“秦国更加轻视天下诸侯”。故选:Do
14.答案:(1)现在三川、周室,是天下的市场和朝廷,可是大王却不去争夺它,反
而争夺戎、狄等蛮夷之邦,这就距离霸王之业实在太远了。(2)要想称王,一定要广
施仁德。这三个条件都具备,那么王业自然成就了(或:称王自然成功了)。
解析:①“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判断句;“顾”,反而,去L“去”,
距、距离。译文:现在三川、周室,是天下的市场和朝廷,可是大王却不去争夺它,
反而争夺戎、狄等蛮夷之邦,这就距离霸王之业实在太远了。②"王”,称王;
“博”,动词,广施;“备”,具备、齐备。译文:要想称王,一定要广施仁德。这
三个条件都具备,那么王业自然成就了(或:称王自然成功了)。
15.答案:张仪的主张之劣:名利两失①有违道义:挟持天子,与魏、楚始盟而后背叛。
②无利可图:使诸侯协力对付秦国,事难成而树敌众。司马错的主张之优:名利双收①
得蜀之物力以强秦富民,谓之得利。②平蜀之乱政以安民,谓之获名。
解析:张仪的主张:①结合“挟持天子,与魏、楚始盟而后背叛”可知,张仪的这个
主张是不符合当时的道义的;②根据“使诸侯协力对付秦国,事难成而树敌众”可
知,采纳张仪的主张根本无利可图。司马错的主张:①结合原文相关语句“取其地,
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可知,司马错的主张于
秦国以及秦国百姓都是有好处的;②根据原文相关语句“是我一举而名实两符,而又
有禁暴正乱之名”可知,如果第一条是于秦国内而言那么这一条则是于当时诸侯国之
间而言,可以说是得名的好机会。综上所述,张仪的主张之劣体现的是“名利两
失”,而司马错的主张之优体现在“名利双收”。
1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甫奏赋三篇”是定语后置句,“三篇”是“赋”的后置定语,中间不可断开,而且
“帝”是“奇之”的主语,主语前面要断开,排除BC。
“使待制集贤院”是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省略介词“于”,应为“使于集贤院待
制”,“集贤院”是后置状语,后置状语后断开,而且“命”的具体内容是“宰相试
文章”,是皇帝下令宰相考试他的文章,所以“集贤院”和“命”之间要断开,排除
Ao
故选Do
1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封建社会臣民对帝王的尊称,始于秦始皇”错误,“天子”在商代已经存在,周
朝时已经稳固,如周天子。
故选Bo
1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见解深刻而切中时弊”错误,文中说“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意思是“喜
好谈论天下大事,高阔而不切实际”;且“经常登上吹台”不准确,文中说“尝从白
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无法看出他“经常登上”。
故选Co
19.答案:(1)关辅发生饥荒,杜甫便弃官离去,客居在秦州,砍柴摘橡子栗实来满足
自己的需要。
⑵杜甫游历岳祠,忽发大水,过了十天弄不到食物,县令准备了船迎接他,这才得以
回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辄”前省略主语“杜甫”,“辄”,就;“去”,离开;“客”,名词作动词,
客居;“自给”,宾语前置,应为“给自”,满足自己的需要。
⑵“遽”,突然;“涉旬”,过了十几天;“具”,准备;“乃”,才;“还”,回
来。
参考译文:
杜甫,字子美,年轻时贫困不能依靠己力而有作为,离家出游吴越、齐赵之间。
考进士没有考中,困居在长安。天宝十三年,玄宗到太清宫举行朝献典礼。杜甫进奏
赋文三篇。玄宗读了太为惊奇,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竟,提升他为河
西尉,他没有接受任命,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遭逢安禄山叛乱,天子入蜀,杜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农村集体土地租用合同
- 2025年药房入口装饰合同标准格式
- 2025年房地产开发商施工合同模板
- 2025年临时工人员劳动合同书范本
- 2025年公共场所消防设施安装工程合同样本
- 2025年住宅项目承包合同
- 银行贷款三方还款合同模板8篇
- 2025年工程项目策划建设合同样本
- 2025年医疗机构装修合同范例
- 2025年企业高层领导聘用合同
- 一年级下册口算题卡大全(50套直接打印版)
- 一年级下册写字表练字帖
- 2024PowerTitan系列运维指导储能系统运维指导
- 2024年成都温江兴蓉西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申请劳动仲裁申请书8篇
- 2024年互联网行业人才发展趋势报告-猎聘大数据研究院-202405
- 成品出货检验培训课件
- 审计报告中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书面声明
- 5人小品《聚宝盆银行》台词
- SJG 148-2024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标准
- 《计算机网络(第8版)》 课件 第5、6章 运输层、应用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