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9中国的河流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1)①_________江②_________河③_________河④_________河⑤_________河⑥_________江⑦_________江⑧_________江,流入_________洋。(2)⑨_________江⑩_________江,流入_________洋。(3)⑪_________河,流入_________洋。(4)内流河:⑫_________河(5)⑬_________运河(6)湖泊:A_________湖B_________湖【答案】(1)①黑龙江②辽河③海河④黄河⑤淮河⑥长江⑦珠江⑧澜沧江太平。(2)⑨怒江⑩雅鲁藏布江印度。(3)⑪额尔齐斯河北冰。(4)内流河:⑫塔里木河(5)⑬京杭大运河(6)A青海湖B鄱阳湖长江:起止点: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A_________山脉,注入B_________海,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自西而东经过的地形区有_________高原、横断山区、_________盆地、_________平原。
上、中、下游分界点:湖北省的a和江西省的b。主要支流:①雅砻江、②岷江、③_________江、④_________江、⑤_________江、⑥_________江、⑦_________江。湖泊:C_________湖、D_________湖
。沿江主要城市:甲_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丁_________。
水能资源: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开发利用部分占全国的一半,被称为“”。水能资源集中分布在_________游河段,E_________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答案】(1)唐古拉山脉东海青藏四川长江中下游宜昌湖口嘉陵乌湘汉赣洞庭鄱阳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水能宝库上三峡黄河:(1)起止点: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___山脉,注入_________海,干流呈巨大的“_________”字形,是我国的第_________长河。(2)上中下游划分城市:C___________D___________。(3)冲击成的平原:E___________F___________。(4)主要支流: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最大支流是___________。(5)重要水利枢纽:(一)___________(二)___________(三)___________。(6)流经的地形区___________高原、___________高原、___________平原。【答案】(1)巴颜喀拉渤几二河口桃花峪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渭河汾河湟水渭河小浪底三门峡龙羊峡青藏黄土华北四、解题技巧:1、在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上指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河流,能够区分内流河和外流河、内流区和外流区等概念;2、了解长江、黄河的水文、水系特征及其对沿岸地区的影响。河湖概况:河流的作用:灌溉、养殖、航运、发电和旅游等。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注入太平洋:黑龙江、松花江、辽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注入印度洋:怒江、雅鲁藏布江。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内、外流区:汇集河水的地域称为河流的流域。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和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我国夏季降水多,流量大,形成汛期;冬季降水少,流量小,形成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现象。长江流域:1、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流经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省级行政区域),最终注入东海。
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长河。2、长江干支流大部位于亚热带(温度带),无结冰期。3、全长约6300千米,干流形状呈“V+W”形。
4、河段划分:源头到宜昌是上游,由宜昌到湖口是中游,由湖口到入海口是下游。5、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6、长江通航里程和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航运的2/3,被称为“黄金水道”。7、长江两个大型水利枢纽是葛洲坝和三峡水利枢纽,构成当前中国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
长江有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是三峡。8、长江最大的支流是汉江,在武汉注入长江。9、生态环境:(1)问题: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等。
(2)治理:上游营建防护林,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中下游退耕还林,加固江防大堤,疏浚长江航道;入海口主要进行污染预防等。黄河流域:1、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9个省级行政区域),向东注入渤海(内海)。
2、全长约5464千米,干流形状呈“几”字形,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3、主要支流:洮河、湟水、汾河、渭河(最大的支流)。4、流经气候区及干湿区:自西向东主要流经高山高原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以及温带季风气候区,流经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
5、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6、小浪底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
7、河段划分:源头到河口是黄河的上游,河口到桃花峪是黄河的中游,桃花峪到入海口是黄河的下游。8、生态环境:①问题:上游的刘家峡至包头河段和下游的开封至入海口河段,初春或初冬时节出现凌汛现象;宁夏、内蒙古河段出现断流;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形成“地上河”;
②治理: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黄河上游水患:凌汛(1)凌汛的概念: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2)发生地点: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3)发生时间:初春、初冬。(4)发生河段的判断依据:河水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1、试分析我国南方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1)南方地区: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冬季河流不结冰。(2)华北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含沙量大,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3)东北地区:比华北地区河流水量较大,含沙量小,结冰期更长,且春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风来临又形成夏汛。2、长江中下游地区被称为“黄金水道”,试分析其原因。①江阔水深,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量大;②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水流平稳,有利于航运;③支流众多,且南北分布,增加通航里程;④主要流经亚热带区域,无结冰期,四季通航;⑤流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货运需求量大;⑥便于与铁路、公路、运河、海运等其他运输方式实现联合运输。3、试分析洞庭湖面积不断减小的原因、危害及对策。(1)原因:①泥沙淤积;②围湖造田。(2)危害:对长江洪水的调蓄能力降低,容易导致洪涝灾害。(3)对策:①中上游植树造林;②退田还湖。4、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试分析其水能丰富的原因。①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大;②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支流众多,水量大。5、试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应对措施。(1)原因:黄河中游水土大量流失,进入华北平原,水流变缓,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2)措施:当务之急是加固堤坝,长久之计是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最新措施是小浪底调水冲沙。6、试分析黄河凌汛的形成原因、发生凌汛河段的判断依据。(1)原因: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较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堤决口。(2)依据:河水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1.读我国1月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我国河流的名称:A;B;D;E。(2)图中海口市一月均温约为℃,漠河一月平均气温约为℃,两地一月均温相差约℃。由此可推断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3)图中汛期最长的河流是(填字母),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填字母)。(4)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图中山脉F,河流C。【答案】1.(1)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2)16-3248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3)EA(4)秦岭淮河【解析】1.中国外流区面积61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内流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6%.中国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外流区,外流河年径流总量占全国的95%以上,内流河年径流总量不足5%.(1)由图可知,以上四条河流中,A是我国纬度最高的黑龙江;B是呈“几”字状的黄河;D是主要流经我国南方地区、流程最长的长江;E是位于我国大陆最南边的珠江。(2)由图可知,图中海口市一月均温约这16℃,漠河一月平均气温约为-32℃,两地一月均温相差约48℃,由此可推断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大。(3)图中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河流是E代表的珠江,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A代表的黑龙江。2.读中国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是_______(河流名称),它发源于_______(山脉),该河流上、中游的分界点是_______,图中字母a代表了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2)图中河流②发源于_______(省级行政区名称),其中、下游的分界点是_______,该河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游河段。图中字母b代表的是世界第一大水电站_______水电站,该河流下游因航运价值高,有_______之称。(3)图中数字③代表的河流是_______,它是我国唯一一条注入_______的河流。(4)图中数字④代表的河流是_______,它最终注入了_______。【答案】2.(1)黄河
巴颜喀拉山
河口
小浪底(2)青海省
湖口
上
三峡
黄金水道(3)额尔齐斯河
北冰洋(4)雅鲁藏布江
印度洋【解析】2.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干流依次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区;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干流依次流经青海、四川等9个省区。黄河和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1)从图中看出,①是黄河,该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黄河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河口至河南省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图中字母a代表了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它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2)②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湖北省的宜昌,它是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江西省的湖口,它是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b是三峡,其中三峡工程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一个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供水、灌溉和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长江下游江阔水深,终年不冻,航运价值高,被称为黄金水道。(3)图中数字③代表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它是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4)图中数字④代表的河流是雅鲁藏布江,它最终注入了印度洋。3.读“中国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划分看,A区域属于,B区域属于.(2)图中湖泊甲的名称是,湖泊乙的名称是.(3)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河流(或人工运河)名称分别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答案】3.(1)外流区内流区洞庭湖鄱阳湖塔里木河松花江辽河黄河京杭运河淮河长江珠江雅鲁藏布江【解析】3.我国外流区面积61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内流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6%,中国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外流区,外流河年径流总量占全国的95%以上,内流河年径流总量不足5%。(1)内、外流区域分界线的山脉基本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相一致,即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因此A区域属于外流区,B区域属于内流区。(2)图中湖泊甲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洞庭湖,湖泊乙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鄱阳湖。(3)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河流(或人工运河)名称:①是塔里木河,②是松花江,③是辽河,④是黄河,⑤是京杭运河,⑥是淮河,⑦是长江,⑧是珠江,⑨是雅鲁藏布江。4.读我国东部四条大河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汛期主要在季,原因是。(2)松花江在12月和1月出现断流现象,这是因为。(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汛期开始时间由向推迟(填方向),汛期结束时间由向推迟(填方向)。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4)黄河的长度比珠江长很多,但黄河的水量比珠江少很多,这是因为。(5)松花江在4月前后流量增多的原因是。(6)我国北方大河普遍含沙量较大,但东北地区的松花江含沙量较小,其原因是【答案】4.(1)夏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2)12月和1月气候寒冷,河水结冰(3)南北北南珠江黄河流域的降水量比珠江流域少4月份,气温升高,季节性积雪融化补给了河流水量北方地区大河大多流经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而松花江主要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内森林茂密,水土保持好【解析】4.(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汛期主要在夏季,原因是我国东部地区位于季风区,夏季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河流出现汛期。(2)松花江在12月和1月出现断流现象,这是因为松花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12月和1月气候寒冷,气温较低,河水结冰,出现断流。(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汛期开始时间由南向北推迟,汛期结束时间由北向南推迟。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集中在4月至9月。(4)黄河流域地处我国北方地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流域的年降水量小于珠江流域,因此黄河的水量比珠江少很多。(5)松花江在4月前后流量增多的原因是:松花江流域冬季气温较低,降水主要以固态的雪为主,而气温低,降雪不易融化,形成积雪。4月份,气温开始回升,此时积雪开始融化,整个冬天的降水在此时以径流的方式注入河流,因此出现了春汛。(6)我国北方大河普遍含沙量较大,但东北地区的松花江含沙量较小,其原因是:我国北方地区大河大多流经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而松花江主要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内森林茂密,水土保持好。5.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和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完成下列各题。(1)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位于大陆的东部,东临洋;图中C为我国第二大岛岛。(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山脉:A为,B为;非季风区内(填“夏”或“冬”)季风难以到达,河流大多为(内/外)流河。(3)右图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的共同特点是降水集中在季;从四城市年降水总量的变化来看,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呈现的规律。(4)图中甲、乙两河流量较大的是河。它们的汛期都出现在夏季,但是原因不同,甲是由于夏季气温高,多,河流水位上升,乙是由于夏季受影响,降水多,河流水位上升。(5)图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乙河的(上/中/下游)地区,分析原因:该处土质疏松,破坏严重,且降水集中。【答案】5.(1)亚洲太平海南岛大兴安岭贺兰山夏内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乙冰雪融水夏季风中游植被【解析】5.中国季风气候显著,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把中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在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1)读图可知,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读图可知,图中C是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2)读图可知,A是大兴安岭,图中B是贺兰山;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河流大多为内流河。(3)由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可以看出,四城市的是降水集中在夏季,并且武汉降水总量最多,银川最少.因此可知,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4)读图可知,图中甲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位于非季风区内,水源依靠冰雪融水,所以到了夏季高温季节河流进入汛期;乙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位于季风区内,河流水源依靠大气降水,到了夏季降水量大增,形成汛期;所以两河中流量较大的是黄河。(5)乙河是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主要原因:该处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且降水集中且多暴雨。6.读长江和黄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和黄河上游落差大,水流急,资源丰富。图中③代表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2)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后含沙量剧增,主要原因是黄土高原(生态问题)严重,下游泥沙淤积,形成“”。(3)图中黄河干流ABC三个河段容易出现凌汛现象的是。(4)湖泊D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5)①是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④是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6)E是山脉,是我国等温线通过的地方。【答案】6.(1)水能三峡(2)水土流失地上河(3)AC(4)鄱阳湖(5)河口湖口(6)秦岭一月0℃【解析】6.本大题以长江和黄河示意图为材料,设置6道小题,涉及长江和黄河概况,水能资源,黄河的生态环境等问题,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1)长江和黄河上游流经高山峡谷,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图中③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水利枢纽。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混凝土水利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2)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疏,夏季多暴雨等原因导致水土流失严重。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大量泥沙进入黄河,是黄河含沙量剧增。黄河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减慢,泥沙淤积,河床太高,形成地上河。(3)黄河河段中,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在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的时候容易发生凌汛。图中AC两个河段是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容易发生凌汛。(4)图中湖泊D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泊。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九江、南昌、上饶三市,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5)图中①河口是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图中④湖口是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位于江西省。(6)图中E是秦岭,东西走向。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南北方的分界线;暖温蒂与亚热带的分界线等等。7.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长江流域示意图中填注出赣江、汉江、湘江;(2)长江水能丰富,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干流上主要建有①水利枢纽工程和②水利枢纽工程。(3)图中ABCD四处是长江沿岸的四大钢铁工业中心,A是,B是,C是,D是。(4)据图分析,20世纪90年代与50年代比较,长江流域的森林覆盖率和湖泊面积都明显,而水土流失面积明显。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有、破坏草场、围湖造田等。该问题引起的后果是使河床淤积抬高,威胁加剧,为此应采取的措施是、退耕还湖等。【答案】7.(1)(2)三峡葛洲坝(3)上海武汉重庆攀枝花(4)缩小增大滥砍滥伐森林洪涝灾害植树造林【解析】7.本题以长江流域为材料,设置四个小题,涉及长江流域的支流、水能资源利用、沿岸的工业中心、长江的治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根据赣江从江西省注入鄱阳湖,湘江贯穿湖南省,自南向北流注入洞庭湖,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干流的交汇处填写即可,如图所示:(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上游主要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①为三峡水利枢纽,是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②是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沿岸地带的工业中心城市由东到西有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攀枝花;读图可知,A是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B是湖北省的行政中心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干流的交汇处;C是重庆市,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D是攀枝花。(4)读柱状图可知,由50年代到90年代,长江流域的森林覆盖率和湖泊面积都明显缩小,导致水土流失面积明显增大;其人为原因有滥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减少,破坏草场,导致植被稀疏,覆盖率低,涵养水土能力变弱,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缩小等;造成河床淤积抬高,洪涝灾害威胁加剧,其应对措施应为植树造林、退耕还湖,增强植被的涵养水源能力和湖泊的蓄洪能力。8.长江、黄河哺育了两岸的人民,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古有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形容黄河,今有歌词“你从雪山走来……”赞美长江。黄河、长江的发源地分别是山脉和山脉,两河均发源于(填地形区名称)。(2)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南省郑州市的。(3)据图分析,长江与黄河的上游都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为沿岸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电力。图中③代表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钮。(4)图中黄河平流A、B、C三个河段容易出现凌汛现象的是(填字母)。(5)长江的航运价值高,有“”之称。(6)小浪底水利格纽工程的建成,调水调沙作用明显,大坝下游的黄河干流输沙量明显减少,产生了巨大的防洪减淤生态保障作用。黄河中游段含沙量,是因其主要流经(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7)从协同发展的角度看,以下黄河流域各省区做法正确的是(
)①青海加强生态修复,保护水源涵养区②宁夏调整农业结构,改进灌流技术③陕西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畜养规模④山东加固沿河大堤,加强湿地建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8.(1)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青藏高原(2)河口桃花峪(3)水能三峡(4)AC(5)黄金水道(6)大黄土高原(7)C【解析】8.本题以黄河与长江为材料,涉及到黄河与长江的概况、黄河的分界点、水能资源、凌汛现象及黄河的治理,长江的航运价值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我国大江大河的掌握程度。(1)古有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形容黄河,今有歌词“你从雪走来....赞美长江,说明长江、黄河的源头地势都很高,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两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2)黄河上游与下游的分界点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河口镇;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是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桃花峪。(3)长江与黄河的.上游都蕴含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为沿岸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电力;图中③代表世界上最大的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利枢纽,位于长江上游。(4)凌汛是指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多发生于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图中A、B、C三段中,有凌汛现象的是A和C。(5)长江自宜宾以下终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长,航运价值大,有“黄金水道”称号。(6)黄河中游段含沙量大,是因其主要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7)从协同发展的角度看,青海要加强生态修复,保护水源涵养区;宁夏要调整农业结构,改进灌溉技术;为保持水土,陕西要减少耕地面积,山东适宜加固沿河大堤,加强湿地建设。故①②④正确。故选C。9.读“长江流域图”图回答问题。(1)长江发源于A山脉,注入海。(2)长江上游蕴含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因此有“”之称,长江的内河通航里程占全国的2/3,货运量占60%,因此有“”之称。(3)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为a:和b:。(4)长江主要支流:3。(5)写出下列城市名称:d,e。(6)长江(有、无)结冰期。【答案】9.(1)唐古拉东(2)水能宝库黄金水道(3)宜昌湖口(4)汉江(5)武汉南京(6)无【解析】9.本题以“长江流域图”为资料,涉及长江的概况、水能、航运、河段的划分、沿江城市、水文特征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2)长江是我国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1/2。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长江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长江干支流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自古以来,长江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人们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3)长江上中下游河段的划分:上游:源头至湖北宜昌;中游: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下游:江西湖口至入海口。(4)长江支流纵多,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水、赣江,其中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5)武汉位于汉江和长江的交汇点,位于长江的中游;南京位于长江的下游。(6)长江干支流大部分位于亚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0℃,没有结冰期。10.读长江水系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①是,②是。(2)湖泊③是,④是。(3)从上、中、下游来看,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河段。(4)长江干流中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⑤是。(5)长江入海口的直辖市是。(6)长江中游是指到。【答案】10.(1)湘江赣江(2)鄱阳湖洞庭湖(3)上游(4)三峡(5)上海市(6)宜昌湖口【解析】10.本题以图示为材料,设置6个小问,涉及长江沿岸的城市,长江的地理位置以及长江的主要水资源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1)由长江水系图可知,①是湘江,湘江在湖南省,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是湖南省最大的河流;②是赣江,赣江位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是长江的第七大支流,同时也是江西省最大的河流。(2)读图可知,③是鄱阳湖,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中国的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④是洞庭湖,洞庭湖属于长江流域的湖泊,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3)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因为上游河段位于第一、二阶梯的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4)长江干流中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⑤是三峡工程,地势阶梯分界附近,河流水位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尤其是第二、第三阶梯过渡地带,适宜建设大型水电站,将它建在此处的原因是三峡位于我国地势第:阶梯与第三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5)我国的4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庆市;故位于我国长江入海口处的直辖市是上海市。(6)长江中游是从宜昌市至湖口县,宜昌市至湖口县为长江中游,长955千米,流域面积68万平方千米,本段加入的主要支流,南岸有清江及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等四水和鄱阳湖水系的赣、抚、信、修、饶等五水。11.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山脉,注入海,图中城市是①,它是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城市②是,它是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港口名称:A,B,C。(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水电站的名称:E,F。(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长江支流的名称:D,G。(5)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这是指长江的发达。(6)长江的水能资源河段丰富,被誉为“”。【答案】11.(1)唐古拉东宜昌湖口(2)重庆武汉南京(3)葛洲坝三峡(4)汉江赣江(5)航运(6)上游水能宝库【解析】11.本题以“长江水系示意图”作为材料,设置六道小题,涉及长江的发源地、主要的支流、分界点以及长江航运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1)读图可知,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受地势影响,曲折东流,注入东海,图中①是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的宜昌,宜昌是长江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②是地处江西省北部的湖口,湖口是长江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2)读图可知,城市A是位于嘉陵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的重庆,城市B是位于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的武汉,城市C是江苏省省会南京。(3)读图可知,E水电站是位于宜昌附近,所以应该是葛洲坝水利枢纽;F水电站位于葛洲坝水电站西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水利枢纽。(4)读图可知,D代表长江的支流的汉江,G代表长江的支流的赣江。(5)长江中下游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水流平缓,江阔水深,航运便利,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长,货运量大,航运发达,被誉为“黄金水道”。(6)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长江被誉为“水能宝库”。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起止点: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A山脉,注入B海,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2)自西而东经过的地形区有高原、横断山区、盆地、平原。(3)上、中、下游分界点:湖北省的a和江西省的b。(4)主要支流:①雅砻江、②岷江、③江、④江、⑤江、⑥江、⑦江。(5)湖泊:C湖、D湖。(6)沿江主要城市:甲乙丙丁。(7)水能资源: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开发利用部分占全国的一半,被称为“”。水能资源集中分布在游河段,E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答案】12.(1)唐古拉山脉东海(2)青藏四川长江中下游(3)宜昌湖口(4)嘉陵乌湘汉赣(5)洞庭鄱阳(6)重庆武汉南京上海(7)水能宝库上三峡【解析】12.本题以长江为材料,设置七个小题,涉及长江的概况、流经地形区、水能资源开发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读图可知,长江发源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的A唐古拉山脉,自西向东注入东海。(2)读图可知,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流,依次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3)读图可知,长江上、中游的分界点是湖北省的a宜昌,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江西省的b湖口。(4)读图可知,③在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的嘉陵江;,④是乌江;⑤湘江主要流经湖南省注入长江水系的洞庭湖,⑥是汉江,在湖北省省会武汉注入长江干流;⑦是赣江主要流经江西省。(5)读图可知,C是位于湖南省北部的洞庭湖;D是位于江西省北部的鄱阳湖。(6)读图可知,甲是位于上游的重庆;乙是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干流的交汇处;丙为南京;丁为长江入海口附近的上海。(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流经我国地势三阶梯,在阶梯交界处,由于落差较大,且水量充足,因此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最丰富的河段是从源头到宜宾;E为三峡水利枢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除第6小题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10分)材料一
十九大报告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材料二
长江流域示意图(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山脉,注入海。(2)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A是。(3)图中给出的四个城市中,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4)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或中)游河段,该河段有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5)自古以来,长江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目前,长江干支流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对比黄河,从自然原因分析,长江成为“黄金水道”的优势是、。(6)“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首要任务。你有哪些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合理建议?(列举不少于两项)【答案】13.(1)唐古拉东(2)鄱阳湖(3)宜昌(4)上三峡(5)水量大支流多(6)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退耕还胡;搬迁沿江污染工厂,禁止污水排入;实行禁渔期等。【解析】13.本大题以长江绿色发展之路,长江流域示意图为材料,设置6道小题,涉及长江的概况,开发利用与保护等知识,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自西向东,流经青海、西藏、重庆等11个省级行政区,注入东海。(2)图中A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九江、南昌、上饶三市,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3)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宜昌。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宜昌这里属于我国地势二三阶梯的分界处,地势落差大,长江流经这里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4)长江上游主要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落差达5000多米,河水多在崇山峻岭中穿行,急流峡谷众多,水能资源极为丰富。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缺乏水能资源,所以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在长江上游河段三峡处,利用二三阶梯交界处的落差大,水流湍急,建设了世界最大的三峡水利枢纽。(5)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三分之二,并能够实现江海联运,被称为“黄金水道”。对比黄河,是因为长江属于湿润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长江水量大;同时长江支流众多,支流航运也较发达。黄河流经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水量小,支流少(特别是下游是地上河无支流),通航能力较弱。(6)由材料中得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了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应在上游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中下游退耕还湖,搬迁污染工厂,严禁污水排入,实行禁渔期,保护生物等措施。14.河流受地形、气候影响,也影响着人类活动,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为黄河流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地形影响河流流向,黄河大体呈“几”字形蜿蜒东流入海,是一条(外流/内流)河。地形还影响河流的(流速/流量),观察图中黄河的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分布,从地形角度解释其分布原因。(2)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受气温影响,冬季(有/无)结冰期。A、B两河段河水自低纬流向高纬,初春时节,上游河段开冻较早,河水挟带冰块而下,水势凶猛,往往导致水位猛涨,形成,可造成河堤决口,产生洪涝灾害。(3)黄河中下游地区年降水量大约在400-mm之间,与长江相比年径流量较小,加之泥沙多,无法发展现代化的航运。(4)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请从灌溉、供水、孕育文明等角度写出黄河的贡献(答出一点即可)【答案】14.(1)外流流速分布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2)有凌汛(3)800(4)黄河为沿岸居民提供生活用水;黄河为沿岸的农田提供灌溉水源;黄河沿岸形成灿烂的文化;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在下游,形成地势平坦的华北平原【解析】14.本大题以黄河流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黄河概况、黄河治理、黄河的贡献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和对课本知识的掌握。(1)据图可知,黄河最终注入渤海,是一条外流河;地形影响河流流速,地势陡则流速快,地势缓则流速慢;图中的黄河水电站大多分布在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此处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2)黄河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属于温带地区,冬季气温较低,河流有结冰期;根据题意,河水自低纬流向高纬,初春时节,上游河段开冻较早,河水挟带冰块而下,水势凶猛,往往导致水位猛涨,形成的是凌汛灾害;凌汛易使河堤决口,河水溢出,发生洪涝灾害。(3)根据图中等降水量线可知,黄河中下游降水量多在400-800mm之间,使黄河下游径流量较小,同时黄河含沙量大,这两个原因造成黄河无法发展现代化的航运。(4)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黄河为沿岸的地区的居民和农田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用水和灌溉所需的水资源;到了下游,由于黄河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所以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黄河还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5.下图是我国东部三条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1)黄河发源于峰,注入海。(2)据图判断:上游与中游的分界地点位于(城镇),中游与下游的分界地点位于(城镇)。(3)黄河干流总落差约米,其中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的落差约米。(4)黄河上游水力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①;②。(5)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泥沙主要来源于河段(选填上游/中游/下游)。(6)黄河下游有“地上河”之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②。【答案】15.(1)雅拉达泽渤(2)河口镇桃花峪(3)48001400(4)水量丰富落差大(5)中游(6)中游水土流失下游泥沙淤积【解析】15.本题以黄河干流沿河剖面图为材料,涉及黄河的发源地,上、中、下游的分界地点,落差,黄河水能丰富的原因,“地上河”形成的原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黄河有关知识的掌握能力。(1)读图可知,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上的雅拉达泽峰,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等9个省区,最终在山东注入渤海。(2)读图可知,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地点位于河口镇,中游与下游的分界地点位于桃花峪,黄河在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常有凌汛发生。(3)读图可知,黄河干流海拔为约4800米,最低海拔为0米,因此,干流总落差约4800米;龙羊峡的海拔约为2900米,青铜峡的海拔约为1500米,因此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的落差约1400米。(4)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上游补给水源充足,水量大,流经我国的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因此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5)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而该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致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因此黄河的泥沙主要来源于中游河段。(6)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进入下游的华北平原,而下游地区地形平坦,使河床变宽,水流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从而形成有“地上河”。16.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黄河发源于(地形区),自西向东流,流入(海洋)。(2)黄河是我国第长河,干流流经的四大地形区分别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3)黄河上游是指源头至的河段,该河段峡谷多、水流湍流,资源丰富。黄河在该河段还塑造了著名的“塞上江南”------和。(4)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加上植被遭到破坏,严重。(5)黄河下游“地上河”给两岸带来水患威胁,治理的主要措施是:①在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②在中游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③在下游等。【答案】16.(1)青藏高原渤海(2)二华北平原(3)河口水能宁夏平原河套平原(4)水土流失(5)加固大堤【解析】16.本题以黄河流域图为材料,涉及黄河的概况、上中下游的划分、黄河的问题和治理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的北麓,自西向东经过5464千米,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9个省级行政区,在山东省注入渤海。(2)黄河的长度为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为我国第二长河(新教材表述为第二大河),经过了四个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3)黄河分为三个河段,上中游的分界线是内蒙古河口镇,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河南桃花峪。三个河段中,上游峡谷多,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上游还塑造了著名的“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利用黄河水发展了发达的农业。(4)黄河分为三个河段,上、中游的分界线是内蒙古河口镇,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河南桃花峪。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降水集中等自然原因和乱垦滥伐、陡坡耕种、过度放牧等人为原因,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黄河含沙量大大增加。(5)黄河的治理:①在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②在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建设大型水库及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③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这样,对确保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治理黄河水患,上游要建设大型水库及保持水土中游要开展水土下游要加固黄河大堤;保持综合治理。17.读图“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乙是(海洋)。(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位于干旱地区,因得益于的灌溉,物产丰富而被称为“塞上江南”,其中②是平原。(4)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②气温较高③缺少植被保护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5)图中兰州、西安、郑州、济南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6)黄河下游流经(地形区),流速变(快/慢),泥沙淤积,形成。该河段(会/不会)产生凌汛现象。【答案】17.(1)西北-东南走向(2)青海湖渤海(3)黄河宁夏(4)A(5)分布在黄河沿岸(6)华北平原慢地上河会【解析】17.本题以“黄河流域略图”为材料,共设6个小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山脉的走向、湖泊、海洋、黄河塑造平原的能力、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等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1)读图可知,祁连山的走向是西北-东南走向,它是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2)读图可知,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位于我国的青海省,乙是渤海,是我国的内海之一。(3)读图可知,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河套平原,②是宁夏平原。(4)结合所学知识,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有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①、③、④正确;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和气温没有关联,②错误。故选A。(5)由图可知,兰州、西安、郑州、济南四个城市都分布于黄河沿岸。(6)结合所学知识,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流速变慢,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该河段位于1月0°C等温线秦岭—淮河以北,所以会产生凌汛现象。18.探究名称:黄河与长江的对比分析。资料:下图为“黄河示意图”(图1)和“长江示意图”(图2)(1)长江、黄河共同发源的地形区是。黄河发源于山脉,长江注入的海域是。(2)黄河自古多忧患,中游泥沙含量增加,下游形成了“”,历史上多次决堤改道,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3)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并且水能资源集中分布在,原因是,。C处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4)D处是黄河中游流经的地形区,该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5)关于黄河、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航运上都是“黄金水道” B.都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C.全年水量都很丰富 D.初冬或初春都有凌汛(6)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②中、下游地势低平③流域内降水丰富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了植被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7)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但历史上水患严重。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治理黄河的是(
)A.加固下游河堤 B.上游地区开荒种地 C.修建水利工程 D.植树种草,加强水土保持【答案】18.(1)青藏高原巴颜喀拉东海(2)地上河(3)水能宝库上游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三峡(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5)B(6)D(7)B【解析】18.本题以黄河和长江为材料,设置七个小题,涉及黄河和长江的发源地、黄河的治理、长江的水能资源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自西向东注入东海;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干流呈“几”字形状,自西向东注入渤海;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进入黄河,在下游沉积,是河床抬高,黄河在下游形成“地上河”。(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长江水能资源集中分布在河流上游河段,上游流经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C是三峡水利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4)读图可知,D处是位于黄河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由于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夏季暴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5)黄河含沙量大,河流有凌汛现象,不是黄金水道,排除A;黄河和长江都流经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B正确;黄河水量季节变化大,严重时期甚至出现断流现象,排除C;长江位于亚热带地区,无凌汛现象,排除D;故选B。(6)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中、下游地势低平,②正确;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流域内降水丰富,③正确,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地势低平,导致排水不畅,⑤正确,②③⑤正确,D正确;中游地区围湖造田、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了植被属于人为原因,排除①④,排除ABC;故选D。(7)黄河水患严重,可通过植树种草,加强水土保持,加固下游河堤,修建水利工程来缓解黄河水患严重,ACD不符合题意;上游地区开荒种地,会加剧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不能有效治理黄河,B符合题意,故选B。19.读“长江流域图”、“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和黄河都共同发源于(省区)。图一中湖泊A、B,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填字母和名称)。(2)图一中位于长江上游的城市是,武汉市位于(支流名称)和长江的交汇处,(城市名称)位于江海交汇之处。(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是长江的(上游/中游/下游)河段。
长江下游因航运便利,水运发达,被称为“”。(4)近几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①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资源综合评估与技术咨询服务合同
- 能源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与运维协议
- 农业种植联合体合作协议及品质保障承诺
- 2025年重庆客运从业资格考试题库
- 汽车拆解行业环保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生物农药及微生物农药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碳纤维热场材料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3年人员保密协议书
- 《蓝色的兔耳朵草》读后感
- 重庆省2025年上半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材料与构造》:纤维混凝土考试试题
- 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管理制度
- 明清时期商业发展-深度研究
- 2025年中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成人清洁间歇导尿护理(2024护理团体标准)
- 2025平面设计合同范本
- 养老服务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宁夏中卫人文介绍
- 湖南省英语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 行政执法资格证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登记表(样表)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