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高考语文临考押题:第25题写作(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上海高考语文临考押题:第25题写作(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上海高考语文临考押题:第25题写作(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上海高考语文临考押题:第25题写作(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上海高考语文临考押题:第25题写作(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押上海卷25题

写作

上海高考作文题汇总(部分)

年份作文题

2024春对已有知识的综合,是创新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

2023秋

识和思考

有人说,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提到过了。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写一篇文章,

2023春

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

2022秋

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园林是自然山水的浓缩,缩写读物是原著的浓缩,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浓缩……人们倾向于

2022春

认为“浓缩的就是精华”,对这一观点你怎么看?

2021秋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

有人说,你怎么做,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有人觉得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

2021春

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2020秋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有人说,没有事实的看法是空洞的,没有看法的事实是无力的。

2020春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想法。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

2019秋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高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

2018

考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

请以“被需要”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预测,是指事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

2017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

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

2016

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3)以议论文为文体。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2015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

谐的自我。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2014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

自由的。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

2013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

思考。

一、【2022年上海卷】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一、成长路上的个体省思

题目由个人成长中的普遍现象引入,贴近每位考生的真实体验,引导他们从个体经验出发,对成长过

程中从“喜欢发问”到“看重结论”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及其意义进行省察。这样,考生便能结合切身感

受,展开联想,发有温度的议论,做有深度的思考,从而提升对生命和人生的认识,为成长新阶段的开启

做好准备。

二、关联社会的深入追问

在个体成长的道路上,深入的自我反思离不开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追问。题目启发考生关注社会、关

怀现实。从“喜欢发问”到“看重结论”的变化,发生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其中既有体会成长并

自觉运用理性的欣然,也有回顾过往展望未来的凝重。如何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忘初心,投身社会,思考未

来,是每个考生都应回答的重要问题。

三、立体多元的思辨空间

题目保持了上海卷作文一贯的思辨风格,为考生提供立体多元的深层思考空间。写作时,考生既可以

写如何在成长过程中继续保有孩童时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也可以分析理性探究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实

际效用。同时,考生还可以就“喜欢发问”与“看重结论”之间的辩证关系展开写作。

题目传达了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能够唤醒考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积累,激发考生进行广泛的联想和

深切的思考。

本题是一道社会现象类的材料作文。材料在关注学生身边常见的社会现象的基础上,考查学生的思辨

能力,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将理论与现实联系起来,充分挖掘其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

首先,分析材料内容,找关键词。这道题的材料可以分为两部分,我们先从中圈画出关键词语。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这句话是对现象的描述,而“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

得正常”则是人们对于上述现象的两种观点。

其次,结合关键词,对材料进行多维度解读。

对于“现象”,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思考:

(1)一个人的时间变化维度

“小时候”是“喜欢发问的”,然后随着时间的迁移,这个人长大了,“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这

是“小时候"和''长大后”的时间对比关系。

(2)“发自内心”和“身不由己”的维度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这里的“喜欢”二字,是最终发自内心的选择,也就是说小时候是尊重了

自己的内心。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这里的“往往”二字,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性动作,往往有一些

东西在驱动你“更看重”结果,这里面,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就出来了。

(3)“过程”与“结果”的辩证关系维度

“喜欢发问”是侧重于对“过程”的探究和思考,尽管不懂,但至少努力去探究。“往往看重结论”

是侧重于对“结果”的追求,也许这个时候,长大后的你,很多事情,你还是“不懂”,但你已经失去了

“求知欲”,你也不想知道为什么,只要结果是好的,那就可以了,所以“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

对于人们的观点,可以做如下思考:

(1)有人感到担忧

之所以有人担忧,是因为一个过分看重结论的社会里,人们的结论是从哪里来的?是以前的经验,是

社会的共识,是传统的想法,是已经被证明的科学道理。一个过分看重结论的成人世界,很容易陷入僵化

的泥潭之中,没有什么创新的思想,不敢越雷池半步,造成社会文化的发展缓慢,科学技术的停滞不前。

因此成年人也需要多提问,不能够仅仅满足于结论。

(2)有人觉得正常

认为正常的人,应该是有如下考虑。孩子对大千世界还有很多的不清楚,所以会好奇会发问。成人对

大千世界已经获得了一些基本的答案,需要考虑实用,考虑结果,考虑价值。从题目的字面上来看,成年

人只是更看重结论,并不等于成年人就真的不发问。很多时候成年人的问题是放在心里的,是默默探究的。

这里我们要关注“看重”这个词,看重表面意思是指成年人喜欢利用结论,喜欢得出结论之外,它也包含

着成年人对结论的思考和争辩。因为看重结论,因为想要更好的结论,因为想让结论更接近于真理,极有

可能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所以看重结论和提问之间并不矛盾。

出现不同观点,说明这个事情在社会大众当中是有“分歧”的。我们在文章中,要学会尊重分歧,理

解分歧,分析分歧,最终争取消除分歧,形成有利的、正确的“社会共识”。

写作时,面对有人担忧,有人觉得正常,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态度倾向,进而明确立意。

【参考立意】

1.有思之问,问而有果

2.勇于探究,关注过程,重视结论

3.保持好奇心,伟大的真理始于探究

4.结论基于探究而产生,探究方可获得结论

高分作文

于探索中获新知,于总结中得规律(69分)

年幼懵懂时,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长大成人后,在总结经验中得出规律。爱发问,善总结,这是

一个人成长成熟的标志,也是人类历史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

因为爱发问,人类以积极的眼光去探索浩瀚宇宙,并在不断探索中发现了一个个宇宙奥秘。因为善总

结,人类以冷静的头脑分析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在突破与超越中破解了一个个自然之谜。

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之一。回望人类的发展

进化史,因为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所以人类慢慢学会了用火取暖、磨制石器、冶炼铁器,培养出了解

决难题的信心和勇气,有了不畏险阻、勇攀高峰的志气。放眼今天助力祖国发展的英雄人物,从“两弹一

星元勋”邓稼先,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谁不是在努力探索中一点点前进,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绩?也许他们在探索时,也曾有过惶惑与恐惧,但更多的必定是勇气和决心。哪怕探索的道路困难重重,

他们也一路坚持,奉献自己的整个人生,使祖国终于能够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人类在生命的进程中习得的本领,也是引领人类发展走上正确道路的不二法门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毛泽东通过总结历史的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唯一的正确道路坚

信不疑,又在经历过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洗礼后,总结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最终带领全国人民赢得了翻身解放,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了繁荣富强。今天的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上昂首阔步,不断前进,以辉煌璀璨的发展成就让整个世界瞩目。

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不应为发问与总结孰优孰劣而徒自烦恼,而应当认识到这是人生道路上两个

必经的发展阶段。在探索未知时,我们应不忘初心,以先辈为榜样,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在总结自身成

长经验时,我们应全面着眼,以未来为准绳,坚定信心,明确方向。这样才能培养出足够的胆识和勇气,

才能收获独属于自己的明天的辉煌。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只要我们爱发问,善总结,一定会迎来前途的

一片光明!

名师点评:好奇探索与总结经验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过程。考生由此出发,运用辩证思维,对两者关系进

行了梳理,表达出具有辩证色彩的观点。在安排文章结构时,考生先从材料出发,提炼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然后加以阐发,不蔓不枝,一气贯通。主体部分对探索与总结分别进行了深刻剖析,逻辑清晰,层次鲜明。

在表达方面,文章语言生动,行文气势雄浑,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表现出考生深厚的语言功底。

让发问与结论各美其美(66分)

人们在小时候会时常发问,每天都要上演“十万个为什么”,这种爱提问的特性是人类在童真年代对

世界充满好奇心的表现。而随着我们慢慢长大,了解了生活中的各种规律,受到了人情世故的濡染,心智

也慢慢成熟,就往往会从注重探究原因变为更重视结果。这一变化是很正常的。在每个人从懵懂走向成熟

的路上,都需要经历这样的改变。然而在我看来,我们还应该将提出问题与寻求结论结合起来,让它们既

能各美其美,又能美美与共。

如果一味注重结论,便极易沦陷在既有的经验中,被思维定式所局限。对待事物一直守着旧有的结论

与规则,不愿开动脑筋去思考其中的奥秘,甚至以“从来如此”之类的借口进行自我辩解。但正如鲁迅先

生在《狂人日记》里所提出的那振聋发耳贵的一问:“从来如此,便对么?"我们也不该以这样的借口麻痹

自己,使自己丧失发问的能力与勇气。“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没有发问就没有反思,没有发问就

没有创新,没有发问就没有更上一层楼的进步,甚至可以说,没有发问就没有人类历史的向前发展。

但是,一味地发问而不去努力探究也是不可取的,那样就会让人陷入只思考不求证的怪圈。所以,在

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大胆发问、仔细求证,带着探寻结论的好奇心去发问,将提出问题与寻求结论二者并

举,不可偏废。将发问作为严谨探索的基础,以务实的实践态度去寻求结论,这种做法才是有意义的。君

不见,古今中外取得了突出成就的人物,大多都具有这样一种发问与结论并重的思维素养:发现镭的居里

夫人,提出力学三定律的牛顿,推翻“地心说”提出“日心说”的哥白尼,勇于改革社会弊端的政治家商

鞅、王安石……他们都是勇于发问,并能够以坚定的行动去寻求结论的人。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着推动国家社会向前发展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创新、保持好奇、

保持乐趣、不断探究的同时,将发问与结论二者更好地结合,不拘泥于既有认知,不被探索中的困难所吓

倒,放开自己的手脚大胆前行,真正做到大胆发问,细致探究。

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发问与结论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名师点评:本文紧密围绕中心论点行文,以充满思辨色彩的语言对文章中心展开论述,更以名人名言,以

及古今中外的人物事例作为论据,水到渠成地得出了“应将勤于发问与探究结论结合起来”的中心论点,

层次分明,论证逻辑清晰。全文修辞手法多样,长短句综合运用,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文章开篇即提出

“让发问与结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结尾段又以单句成段的形式加以呼应,首尾圆合,使文章浑然一

体。

二、[2023年上海卷】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

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作文题延续了上海卷一贯的“思辨性”。就分析过程而言,重在对归因过程的呈现和对原因的辨析。

而对关键概念的界定又需要结合现实生活体验,社会现象,又体现出对时代的关切意识,展现出一定的“综

合性”。偏题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精准把握材料关键词和隐含逻辑的难度也不小。

构思重、难点:首先是归因分析,好奇心是乐意探索陌生世界的原因,但又似乎不是唯一的原因,还

有哪些重要的原因可作探析。

这些原因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条件,是相互作用、互为表里,相互补充,还是由浅入深,层层联系,

都需要考生梳理。

其次,概念界定也颇多思考点。如“陌生世界”的外延,外部世界还是内心境界,人生诉求还是社会

历史现象。

另外,辩证思考也需要关注。陌生与熟悉的相对性;“乐意”是冲动还是理性,是自主或是迫于生存

压力,都有正面赞扬和反面批判的空间。

【精要解析】

首先,“仅”是关键,也是审题的陷阱。它一方面肯定好奇心是探索陌生世界的重要原因,但是同时

也认可有其他原因存在。从从语气上看,好奇心这个原因还不是内在根本原因。的确如此,好奇心仅仅是

人之本能,随着人的社会化进程,会有很多干扰好奇心的元素。时移世易,好奇心也就会有诸多变化

其次,“乐意”二字强调了探索陌生世界是人内心的追求,而不是强求。可以联想的内容很多,大凡

古今中外在科技上的成就都可以作为论据来写。

本则材料精简,有探索陌生世界与好奇心两个元素,隐含着其他原因这个元素,在写作上给考生设置

了一定的障碍,命题也就有了区分度。

【写作思路】

要写好的几个要素:

第一,要有立意高度。其实人探索世界的原因很多,诸如人的主观能动性中的责任、勇气、担当、价

值……从人的社会进程来看,责任和生命价值才是最主要的,尤其是责任。

第二、要有适合的论据。在探索陌生世界中,这个陌生世界要理解,但主要主要从科学、艺术的角度

去找到佐证,这样论据就很多了。

第三,要设计自己的文章思路。一般来说,起承转合的思路是表达思考、感悟的选择,因为它便于从

正反说理,能达到深入论证的作用。

当然,离不开时时紧扣材料关键词,“探索陌生世界”“好奇心”,以及考生找到的其他原因。三者

应水乳交融。

范文展示

始于世界终于自我

在人类宏大的历史叙事之中,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的世界的背后,仅仅只是因为好奇心吗?我认为

并不全是。

探索陌生世界是逾越已知与未知的鸿沟,是直面危险与不确定性的威胁。这场探索可以是钻研学术、

全球航行、征服宇宙等形式对客观世界的探索,也可以是向世界发问、向自身诘问的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诚然,一个人探索陌生世界的主观意愿即“乐意”发自本能的求索的好奇心。祖冲之因对数学好奇而

乐意推究圆周率,成就数学史上的创举;哥伦布因对地圆说好奇而乐意冒着危险向西开辟美洲航线,改变

了世界历史进程。好奇心的确点燃了人心中探索的火种,给人带来了探索陌生世界时的激情与乐趣,但它

绝不是唯一的动因。

我们能够发现仅凭好奇心的探索是肤浅而不持久的,人本性中的带有私欲色彩的好奇心并不强大反而

具有瞬时性,但当人的目的上升至社会历史的使命和责任时,人能从探索中获取强大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探索陌生世界已然成为一种时代性的伟大征途。在病态的社会中,鲁迅有力地写道:“无穷的远方,无数

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于是他对家国的情怀和使命的感召驱使他扛起了救国救民的责任,乐意跨越无穷

的风险去探索唤醒国人的未知道路。好奇心激发本能欲望是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的第一步,而肩负

的责任则是推动一个人去探索和认识陌生世界并勇于改造世界的理性要素。

更进一步,艾略特曾言:“我们将不断探索,而最终的目的,是物归初始,此境初识。”一个人乐意

探索陌生的世界,更出于对寻求自身在浩瀚宇宙中的归所的渴望。人的出发是为了抵达,是用感官和灵魂

与世界碰撞,是为了不断向原初靠近,最终感受自身的存在,寻求内心的平和,而一个人探索陌生世界的

过程则是向终点进发所需的沉淀过程。史铁生在《务虚笔记》中说:“我曾走过山,走过水,其实只是借

助它们走过我的生命。”人探索世界,走过山水,读万卷书,最终的目的是认识自己:充盈自己的灵魂,

剖析人性的本质,提炼自身对于世界的认知。于是心有归属,将灵魂投掷于平地,与世界总是初识。

反观当下,在功利主义的社会上,人常常成为贪婪的奴隶,“乐意”出自对于金银财富的追求、卖弄

学识的虚荣以及掌控他人的欲望,而不是为了纯粹的好奇心、背负的责任与使命,亦或者是想要真正认识

自己。人的生命短暂,目之所能及的陌生世界是有限的。一个人探索陌生世界的过程需要的是“博观而约

取”的精神,是在自己所能及的有限世界中始终保持好奇的本心,选取自身所需的部分,从探索和认识陌

生世界,改造世界,直到感到自己的存在并超脱于世界。

一个人从已知世界向陌生世界出发,最终应当抵达的是心灵的归处。

点评:

本文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出自一位准高三学生之手着实令人赞叹。

首先是视野开阔、论据详实。小作者充分开掘“探索陌生世界”的外延,把它们明确区分为客观世界

和精神世界,为后文的举例奠定基础。接着运用祖冲之、哥伦布、鲁迅、艾略特、史铁生等论据,体现出

丰富的积累。

第二是结构清晰、层层推进。小作者先以简短的篇幅论证了好奇心对于探索的推动作用,然后就马上

指出仅仅如此是肤浅而不持久的。只有上升至社会历史的使命和责任,才能从探索中获取强大的归属感与

认同感,使之成为时代性的伟大征途。接着更进一层,点明探索陌生世界更是为了认识自己、寻找灵魂的

归处。最后又联系现实反思当下的“乐意”探索已被功利和贪婪掌控而误入歧途,写出了时代针对性。

第三是前后呼应、自圆其说。写作此文,同学们常常在“好奇”之外随意找几个也能够推动探索的因

素,胡乱排列顺序进行阐发,结尾再喊几句口号作为呼吁便匆匆成文。而本文的小作者还是经过了一番思

考,以“始于世界、终于自我”的逻辑勾连全文,呈现了人们探索陌生世界的全过程,也简单说明了各个

动因之间的关联。

不过,如果对小作者的思考和选例提出更严谨的要求,那么“仅仅因为好奇”的潜台词是“好奇是第

一步”,因此文章第4、5段中的鲁迅、艾略特、史铁生之例似与“好奇”几乎无关,而仅能服务于小作者

自己提出的两个推动因素。以及,第5段“认识自我”这一层写得比较玄虚,而且三层因素在阐释时是各

自为政的状态,虽然最后用“出发”和“归处”做了勾连,但前文内部仍然是互相割裂的,没有在层次推

进的过程中做到逻辑衔接圆融一体。联系社会现实的一段中,三层因素也是一并进行反思,缺少强弱主次

的逻辑关系的思考。

三、[2023年上海春季高考卷】有人说,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提到过了。你是否认同这一观

点?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解析】

“所有重要的东西”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无论我们是否认同,我们都需要结合当下将这个抽象概念具

体化,否则都是空对空,是谈玄。从可视的角度来看,“所有重要的东西”,天上有太阳东升西落、有日

食月食、有闪电雷鸣、有海市蜃楼、有陨石坠落等;地上有四季更替、有洪水泛滥、有地震山崩、有猛兽横

行,有瘟疫肆虐等。从不可视的角度看,“所有重要的的东西”实在太多,一日三餐重要、生老病死重要,

忠孝仁义重要,民主科学重要、反腐倡廉重要、社会和谐重要、独立自主重要,改革开放重要等。无论是

从可视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不可视的角度来看,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人,天下似乎无不重要的东西。

【思考1]

也许还有更重要的东西,从未有人说过?

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是吗?是的。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今天人类生存遇到的精神上的任

何困惑、情感上的任何纠葛、思想上的任何悸动,孔夫子、苏格老底、莎士比亚、歌德,他们在很早以前

就提到过了。人类对自我的确认,对未来的忧思,对永恒的向往,几乎所有的边边角角问题,都被前人提

到过了。你敢说你正在经历的思考和困惑、幸福和痛苦是你独有的?人类每个个体的惊天动地的感受,都是

过去人类经验的一部分,不过经由你的身体和灵魂重新感受一遍而已。你的焦灼、不平、忧愤、欣喜,屈

原、司马迁、李白、苏东坡,早就提到过了,而且比你说得深刻、细腻、贴切。如果你还要说你的生活比

小说精彩,那是因为你对小说有深深的误解,真正的好小说不是指那些描写曲折离奇、炫目刺激的故事,

而是“用一把斧头,凿开我们内心的冰海”。可惜,冰川之上,斧痕遍地,你想找到一块下斧头的地方都

很难。

那么,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一定是这样吗?那也未必。

如果“所有”的重要的东西,都被提到过了,那从今往后的人类,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是完全重复过往?太

阳底下无新鲜事,但每天升起的都是崭新的太阳。虽然,有很多时候,我们生活在重复体验之中,一日三

餐,心灵麻木,类似的喜怒哀乐,差不多的人生感受,让人类心生厌倦;但是,你根本不知道今天,更不知

道明天真的会发生什么。即使这世界的所有花园都盛开过鲜艳的玫瑰花,一朵新生的小小的红玫瑰,还是

怀着巨大的惊喜,在晨光熹微中展露她的笑容:“我是一朵独特的玫瑰。”难道因为王尔德写过夜莺和玫

瑰,难道因为圣埃克絮佩里写过小王子和玫瑰,我这朵寒风中的红玫瑰就无话可说了?从人类的抽象体验上

看,被玫瑰刺扎了会流血,这是人类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的事”,但是对疼痛的感受,对这朵玫瑰产生

的爱情,却是每一个个体无法被替代的体验。一一我为你说过的故事哭泣,看起来是被你”提到过的东西”

痛苦;实际上,只是你的故事触动了我,我是为自己心灵的疼痛哭泣。一一是我的痛苦,唯一的我的感受。

经过抽象的人生经验确如你所说,被以前的人提到过了。但个体感受才是“我”存在的意义。个体的感受

越精微、细致,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越大。如果灵魂粗糙,只有类型化的感受,那对不起,你的人生确

实是前人替你提及了,你只是一个简单的应声虫而己。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是这么样

吗?我该如何回答,到底是“是”,还是“否”?

首先,关注“重要的东西”这个概念前的限制词“所有”。如果材料说“有些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

就提到过了”,这篇文章就不用费力思考了。因为这样的特称肯定判断是一个“真判断”一一符合认识对

象实际情况的判断。加上范围副词“所有”,则变成了一个全称肯定判断。你必须马上追问自己:无一例

外,绝对这样?有了这样的反省和质询,你就会去思考和辨别“重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

其次,你要解释关键概念,在一篇文章之中,不得随意更改你的诠释。“重要的东西”是人文精神还是科

技发明?如果是前者,人类坚守的一些美好品质,如“善良、正直”,人类关于个体与他人关系的思考,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这些“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基本成立;如果是后者,只要大脑清醒,一般

都会认为科技永远面向未来,是解释未知困境的,必须保持创新。科技要提供的就是“从未被人提及的”

方法、策略、技能;每一次科学发明、技术革新,带来的都是“崭新的世界”。

在正确诠释“重要的东西”的基础上,你还可以细化问题。如,人文精神就一定是被人很早以前提到过的

吗?近现代的哲学思潮演变、文学艺术作品在反映人类精神生活方面的不断推陈出新,怎么可能都是“很早

以前就提到过的”?如果要说“提到过”,那也行,对“提到过”这个词再进行界定一一仅仅是对其母题和

类型“提到了一下”,而对这类主题的展开和无限丰富的演绎,则是“从未被提到的”。再如,科技发明

就一定不是被人很早以前提到过的吗?科学史上的每一项重大发明、发现,无一不是站在“巨人肩上”,那

些困扰人类的技术问题,都是前人遇到而没有攻克的难关啊,那些突破不了的困境,以前的科学家怎么会

“不提到”呢?“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就19个字,你如果没有仔细玩味“所有”“重

要的东西”“提到过”这几个词,就会很粗暴的回答“是”或者“否”。认真审视过了这些语词,你就会

觉得处处是“智慧的陷阱”,它检测的不是你敢于跳入陷阱的勇气,而是你面对复杂问题进行缜密思考、

审慎判断的能力。

建设伟大的祖国,需要的是后一类智慧青年,而不是勇于跳坑的莽夫。

【思考2】

1、”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一一人生需要反思与对规律的探求

马克•吐温说“历史从不重复,但是押韵!”意思是说,历史从来不会完全一样地重复,但是会有一定的规

律,就像韵律一样。故而,我们应具有黑格尔笔下“密涅瓦的猫头鹰”一般冷峻的目光,而后于黄昏起飞

看见整个白天所发生的一切,可以追寻其他鸟儿在白天自由翱翔的足迹。如哲学活动一般,去反思个体的

过往生活经历与群体的历史性“集体无意识”,用沉思的理性去剖析其中的美与丑,从而避免陷入自我的

认知偏差之中,囿于“信息茧房”,沦为“单向度的人”,隐入“乌合之众”,在悲剧的重复中痛苦地轮

回。毕竟,相比于关注“怎么办”的工具理性,探求“为什么”的价值理性更能体现人的本体性。

2、”生活是正着来活,倒着去理解"一一我们应警惕“后见之明”的认知“偏至”

克尔凯郭尔所说:生活是正着来活,却是倒着去理解。人生之前行永不停歇,我们在每分每秒的“正向”生

活时,可能无暇顾及那些所谓的“重要的东西”,而当时过境迁,我们跳出立场之“山”的局限,于“山

外”见“此山”之全貌时,便会觉得不过如此,“后见之明”总比“先见之明”来得容易。但它可能令我

们妄自尊大,高估了自己的智慧。实践中,我们更倾向于为那些事后看起来“显而易见”的错误决策而陷

入自责或他责之中,却视同样“显而易见”的正确决策为理所当然。故而,我们需要可验证的科学,来区

分真实与幻想,区分真正的预测与简单的后见之明。毕竟,一旦陷入“后见之明”的思维惰性温床后,便

可能再无提出“先见”的能力与勇气了。

3、生活在“此处”需要勇气,生活在“别处”需要智慧。一一无常是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诚然,“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体现在过往经验的总结对于当下

实践的大概率正确的指导上,我们需要跳出现实的机械轮回,在“别处”看到遍地六便士之上的“月亮”,

即便昆德拉对“别处”是不赞成甚至批判的,但当下身处“内卷”中的我们恰恰需要这种生活在别处的智

慧,读书破万“卷”,提升自我认知,去把握住那些很早之前便被提出的“重要的东西”。

然而,“别处”之经验真的就能完全兼容我们“此处”之体验吗?并不尽然。事物的发展并非机械性重复,

而是“螺旋式上升”,即便历史之赋押着相同的韵脚,但“同韵”于不同之意境下亦有不同之情,故而,

“很早以前”提到的“重要之物”并不一定于当下仍然重要。

或许生活本就没有所谓的“规律”,只有从内心深处去接纳一切的“无常”,才能真正认知到人生之“常”,

若是一味活在此前的“重要东西”的框架之中,我们亦会丧失前行的勇气与乐趣。毕竟,“生活中只有一

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行道

朱光潜先生曾经这样讲:“世间可想到可说出的话,从前人在大体上都已经想过说过。”至于今日,

人们也如是说:“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

基于悠久岁月里不曾改变的人性本质,和在人性互相作用中呈现出的历史的相似性,这些先人曾经箪

路蓝缕找寻到的“重要的东西”或者“说出的话”,就是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在这世上留下的不同的“道”

——当下语言体系中的真理一一自然是在后代也通用的。故而人们望着先人们走来的道路,在自己也完成

了追寻终于能够理解个中真意的时候,难免感叹一句“原来这些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已经被提到过了”。

可在人们以为一切“道”都已被先人探尽的现在,这般话语吐露的背后心态究竟是点到即止,还是欲休还

说呢?

在这个时代里,不乏这样认为的人们:“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故而我们只需效

法便是。”的确,先人的“重要”经过了时间的检验有其践行的合理性,但是从时代反映出的,人们对于

这“道”运用的“不假思索”来看,这无疑是危险的。诸行无常,基于过去情景总结提炼的“重要”与时

代发展之间势必存在着隔阂。譬如礼乐,孔子在“郁郁乎文哉,我从周”的赞赏与周游列国的宣扬中追求

的“重要”在维持社会稳定的同时也固化了阶级抑制了社会活力,其做法自然不适于今朝。而现代人所追

求的连接、自由、个体权益也不可能在封建背景下诞生,可见“所有重要的东西”这一范围的限定言过其

实。但即便是那些永恒普世的人性光辉,在不同的时代里亦是有着不同的表达,“仁”是春秋战国的为君

而死,是二战时期的“抬高一厘米”,是当今时代退后一步的尊重,所以“提到”本身并不构成对“重要”

内涵的阐释,只有结合时代赋予了的它的意义才成就了“重要”本身。

那么既然欲休,为何还说?这在我们当代自诩理性的人的眼中错漏百出的句子,为何还要被提及?因

为这是一种不得不讲的责任心和遗憾,因为我们更多的人只是在“师物”,并未“师道”,更难“行道”,

这致使我们在时光的前进里却不断与“重要的东西”失之交臂,徒留再回首时的一声懊丧叹息。学习地理

变成为了在金山银山中捞上一票,而非拥有徐宏祖步履山河绘图编志的意气;学习经济变成为了在资本市

场中豪赌一场,而非拥有当年马克思用剩余价值学说戳破资本主义的罪恶的勇气;学习政治变成为了在宦

海中谋求一席之地,而非拥有我大圣先贤澄清海内的志气,难道真要步入山河分裂、自我异化、身陷囹圄

之境时,才知“君子喻于义”、“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和而不同”早已被提及?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重要的东西”不是因为被“提及”所以重要,而是经由

了“很早以前”到现在的时间沉淀中获取的认知增长,在深入理解与践行中才具备了“重要”的内涵。

行而成道,世间之人,各司其道,天下太平。

点评:

本文选择了一个非常独特别致的角度,从材料中提出的这一观点背后的心态切入探究,看到这句话的

合理性建立在人与生俱来不变动的本性之中,并结合时代背景补充了这一观点暗含的态度,将“点到即止”

说得详尽。随后又将笔锋一转看到其中的不合理性:“所有”的限定过于宽泛、“很早以前”的判断有失

偏颇、“提及”与“理解”的概念不相统一,将“欲休之语”也说得透彻。更精彩的是再进一步思考这“欲

休还说”的观点为什么还是以显半隐半的方式呈现在作文的题目中,看到了材料观点内容及逻辑形式之外

的情感倾向,关注到时代里人们混淆或不行“重要的东西”的弊端所在,最终归结于在深入理解与践行中

确立“重要”内涵这一论点。全篇框架圆融完整,思考独到且深入,确为佳作。

解题秘籍「

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科目考试说明中,有关写作的考点内容如下:

4.1准确把握题意,主旨明确,思想健康,感情真实,选材恰当,内容充实,有独到之处。

4.2结构完整,布局合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4.3根据交流的需要,合理运用表达方式,语言通顺、准确、得体、生动。

4.4书写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以上考点,是以综合考查的作文形式来考查的,其中,4.1准确把握题意,主旨明确,思想健康,感情

真实,选材恰当,内容充实,有独到之处。主要强调扣题准确、选材恰当、立意独特;4.2结构完整,布局

合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主要强调作文结构和布局;4.3根据交流的需要,合理运用表达方式,语言通

顺、准确、得体、生动。主要强调语言表达;4.4书写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主要强调书写规范。

复习时做到以下三点:

(1)注重素材积累,包括名人名言、时事素材、观点佳句等,做到素材取胜,语言出彩。

(2)注重思维训练,叙理成论,做到思路清晰,思辨独到、议论严密。

(3)注重广泛阅读范文和写作练习,重视作文结构,做到巧妙布局、结构严谨,书写规范。

上海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附件:上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卷(63-70分)基准分67分

能准确把握题意,思想健康,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

畅,有文采。

二类卷(52-62分)基准分57分

符合题意,思想健康,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

通顺。

三类卷(39-51分)基准分45分

基本符合题意,思想健康,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

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四类卷(21-38分)基准分29分

偏离题意,思想健康,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

多。

五类卷(20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1)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说明: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3)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4)文面

不整洁,酌情扣上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评分标准:

审题立意选材中心内容感情结构语言

一类能准确把立意深中心突内容充感情真

选材恰当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

卷握题意刻出实挚

二类立意较中心明内容较感情真

符合题意选材较恰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卷深刻确充实实

三类基本符合立意一中心尚内容尚感情尚结构基本语言基本通顺,偶

选材尚恰当

卷题意般明确充实真实完整有语病

四类立意不中心不内容单结构不够语言欠通顺,语病

偏离题意选材不当

卷当明确薄完整较多

五类文理不全文不足

脱离题意*满足一项即为五类卷

卷通400字

(1)未写题目扣2分。

扣分(2)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

项(3)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

(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一2分。

加分

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押题预测

一、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找寻新的天地,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

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新眼光引领发现之旅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总以为发现之旅是踏上未知的征程,探寻新的天地。然而,真正的发现之

旅,却往往不在于我们走过了多少地方,而在于我们是否拥有新的眼光。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真正的发

现之旅不在于找寻新的天地,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我深以为然。

拥有新的眼光,意味着我们有能力从习以为常的事物中看到新的可能。当我们用新的眼光去观察世界,

原本平淡无奇的事物也会变得生动有趣,原本熟视无睹的景象也会变得焕然一新。反之,如果我们只是用

旧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即使走遍天涯海角,也只是在重复着过去的经历,无法发现新的东西。

就如艺术创作,许多杰出的艺术家之所以能够创作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往往是因为他们拥有独特

的眼光。他们能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从常见的景象中挖掘出深意。艺术大师梵高能够从向日葵中看

到生命的热烈与顽强,毕加索能够从日常物品中抽象出形态与色彩。他们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正

是因为他们拥有新的眼光,能够发现别人看不到的美。

相比之下,那些缺乏新眼光的人,即使身处美丽的环境中,也无法感受到美的存在。他们看到的只是

表面的现象,无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这就像是一句谚语所说:“心中有佛,所见皆佛;心中有魔,所见

皆魔。”我们的眼光决定了我们所能看到的世界。

同时,新的眼光也能够帮助我们超越偏见和固有观念的限制,看到事物的真实面貌。当我们用新的眼

光去看待问题时,往往能够发现隐藏在背后的真相。比如,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之所以能够发现新的

规律和现象,往往是因为他们敢于打破常规,用新的眼光去审视问题。他们能够从复杂的数据中提炼出规

律,从微小的变化中捕捉到重要的信息。

而如果我们只是用旧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很容易就会被偏见和固有观念所束缚,无法看到事物的真实

面貌。这就像是一句成语所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们的眼光如果被偏见和固有观念所遮挡,就

无法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所以说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找寻新的天地,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新的眼光能够让我们从平凡的事

物中发现美,从复杂的问题中找到答案。同学们,让我们不断地学习、思考和实践,努力培养自己的新眼

光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发现更多的美好和奇迹。

【解析】

【详解】本题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审题:

材料引用别人的话作为本次作文的话题:”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找寻新的天地”,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

其实“发现之旅体现在找到新的天地”,“发现之旅”就是到达新的地方、新的环境,看到新的东西、新

的事物。于是,我们总是在路上,想要寻找那些未曾见过的风景。

“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针对的是思想的自由。就算我们走遍天涯海角,如果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没有改

变,那一切也只是换了个地方而己,内心的感悟不会有什么新意,人生也不会真正的成长。但是,如果我

们拥有了新的眼光,哪怕只是在熟悉的地方,也能发现不一样的美好。比如,一片普通的树叶,在普通的

眼光下可能只是绿色的一片,但如果用新的眼光去看,或许你会发现它上面细腻的纹路,感受到它生命的

脉络,甚至想象到它经历的风风雨雨。

因此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我们走了多远,看了多少风景,而在于我们内心的成长和变化。当我们学会

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世界,那么每一天都会充满新奇和惊喜。

写作时,学生要紧紧扣住“用新的眼光看事物”来行文。比如开头以材料引入话题,阐述对“真正的发现

之旅不在于找寻新的天地,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这一观点的理解;然后解释新的眼光的含义,即如何从

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看待事物。可以举例说明新的眼光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发现事物的内在价

值;之后论证新的眼光的重要性,分析新的眼光在个人学习、生活、成长、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最后探讨如何培养新的眼光,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如保持好奇心、多读书、多交流等,来培养自己的新

眼光。

立意:

1.培养新眼光,探索新世界。

2.新眼光引领成长。

二、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只有怀着一颗空白之心,才能够获得想象的灵魂。

对此,你是否认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答案】例文:

谁持彩练当空舞?

人是永不满足的,即便现实已经满足了我们的欲望,但我们还需要想象;甚至正因为现实让我们无可

挑剔,我们更渴望想象。

人又喜欢截取片段,似乎神化一件事情,就可以获得浪漫。如果一个人取得了成功,我们不愿意去看

他的辛苦付出,而爱找他的“天赋异禀”。如果一个人获得了想象的灵魂,我们也只能看到他的“空白之

心”。

空者,有也。世人观“空”,为无所有,乃大谬也。空者,乃是不着实相,不拘牵于现实所有之大有

也。白者,绚烂之极也。世人观“白”,为无有色,此近乎盲。有眼之人,洞若观火,一眼见“白”,即

知此乃七色光之交融而又以承七色光者也。

孔子说,绘事后素。想象是无中生有。是想之象,是创造一个未有之物。想象的彩图不能呈现在满是

轨道的大地上,因为合于轨道是寻常,不合轨道是覆灭。只有空白的纸张给予它彩色的翅膀。想象是内心

的灵光一现,儒者说“静生定,定生慧”,智慧来自心灵的沉静;道人云“虚室生白”,高青丘唱“冥茫

八极游心兵,坐令无象作有声”,有空白之心是定,有空白之心是虚,有空白之心是呼唤,呼唤天地的声

音。

你问我东晋风流何在?风流在有“空白之心”。你问我新亭之悲在何?悲在“执”空白之心。徒见阮

籍穷途而哭,却不知其所向;徒慕刘伶酩然而袒,却不知其所袒。以空白之心捕获了想象的灵魂,就认为

想象的灵魂只来自空白之心吗?

我一直在问,想象的灵魂到底是什么?我想,你也不知道。你不知道,曹雪芹为什么能想象出大观园。

你不要和我说,那是他原来家的模样,因为甚至曹雪芹都是你的想象,你只是希望是有这样一个人写出了

《红楼梦》。你知道《西游记》是谁写的吗?不,你不知道。你知道《离骚》是谁写的吗?是的,他叫屈

原,可是他想象的灵魂从哪里来呢?一定不是空白,即便你加上了一个“之心”也不会改变。想象的灵魂

是倾听,倾听万有的声音。不是司马迁写作了《史记》,是过往的岁月浓缩了自己;不是荷马想象了《伊

利亚特》,是吟唱的盲人、听诵的孩童融汇了渴望,想象不是无本之木,想象是一片二片三四片,是“种

种人才能合成的一个人”。

愚昧啊!人!妄图看见别人的灵魂,却只抓住飘渺的影子。前进啊!人!请问你为什么渴望获得想象

的灵魂?是为了抚慰受伤的心灵,是为了满足在现实中不能满足的愿望?是啊,“桃花源”不过是现实的

反面,又有谁不想成为超出三界外的齐天大圣。原来,想象的灵魂在反思,反思你心中的那个“人”的声

音。你想要什么啊?你想要这云再遮不住你眼,你想要这地涌出佳果万千,你想要直上云天漫步在时间之

间。人啊,我们生来渺少,却不能被现实扭曲,想象的灵魂不过是你作为人之心的自然产物。

是啊,空白之心是我们获得想象灵魂的常见姿态,可是想象之魂只来自倾听万有的声音。不要执着于

空白之空白,而要倾心于世界之多彩。多彩是想象的来源,更是想象的未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选自著名作家余华的言论,论述的是人应当拥有怎样的灵魂的问题。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当时对于“空

白之心”一词的理解。对于“空白之心”,我们也可以将之转换为“赤子之心”去帮助理解。赤子之心,

即毫无伪装的、真诚朴质、纯洁的心灵。当我们的心灵保持高度的纯粹,不被世俗的功名利禄、利害较量

侵占过多空间时,我们才有足够的热情和余力去进行自由自在的想象。就像中国汉族的习俗里所描述的那

样,婴儿为什么能够看见灵魂从一个行将死去的人的体内飞走,因为婴儿的眼睛最干净。只有干净的眼睛

才能够看见灵魂,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是如此。被过多的平庸作品、庸俗追求弄脏了的心,确实会看

不见伟大作品的灵魂。所以,材料才会指出,只有拥有一颗空白之心,我们才能获得想象的灵魂。

对此,写作时,首先要对材料内涵进行阐释,说明拥有纯净心灵的重要性,以及纯净心灵与人的想象力之

间的关系:当我们拥有一颗去除了尘世俗务的空白之心时,我们才可以保持诚实、坦荡、率性,因此能够

不受功利的支配,只凭真正兴趣去展开丰富的有灵魂的想象。当然,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此展开批驳,

说明脱离了现实,没有现实依据的想象只会成为摇摇欲坠的空中楼阁,对我们的人生成长未必会有益处。

立意:

1.真正伟大的心灵与想象当是纯真无伪的。

2.想象应当是从现实里爆发出来的渴望。

3.不失赤子之心,不忘想象本真。

三、根据要求作文。

史铁生在《务虚笔记》中写道:“过去并未消失,而未来已经存在。”

请将你对这句话的思考写成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答案】例文:

今昔相应,时空共振

人生如河,源远流长。过去与未来,是时间之河的两岸,彼此交织成永恒的循环。穿越历史的长河,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能够感受到时间的力量与生命的脉搏,也领悟到自己在宇宙中微不足道的渺小。

时间是一种抽象而又神秘的存在,如同无声的音符,穿越着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似乎永远存在于

时间的回音中,它们如同温暖的阳光,永远照亮着人类的灵魂。过去的历史记忆是我们前行的支点,每一

段历史都在铸造着人类文明的辉煌与灿烂。古希腊的哲学智慧、古埃及的金字塔奇观、古中国的四大发明,

都是过去文明的杰作,也是当今世界的宝贵财富。而我们每一天所经历的现在,亦即是未来的过去,也将

被永远留存在时间的彼岸。我们所做的每一个选择、每一次努力,都在塑造着明天的面貌。因此,我们应

该珍视时间,对过去进行深刻反思,对未来保持必要的预见。

过去与未来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与共鸣。历史与现实相互呼应,每一次选择都源于过去的经验与教

训每一次决策都为未来的展望和规划奠定基础。历史是一面明镜,我们从中看到了人类的荣辱兴衰,也

从中感知到了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我们通过对过去的了解,更加清晰地认知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的特

点和问题。历史是一本永不衰老的教科书,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智慧,更好地面向未来。因此,对于历史的

记忆与教训,我们要坚持珍惜与传承。

与过去的回声相呼应,未来也如影随形,悄然存在于当下。未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由我们现在

的选择与努力所决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忙碌于琐碎的日常之余,也要拥有远大的梦想与勇敢的追求。

对未来的展望不应是简单的幻想,而是在理性思考和实际行动的基础上,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不断努

力,立足当下,勇往直前,朝着未来的星空奔跑。

历史和未来相互衔接,时间的长河将它们交织成一个永恒的回响。正是因为过去的历史记忆,我们才

拥有了前行的动力;正是因为对未来有所期许,我们在历史长河中才有了存在的价值。面对时间的流转,

我们应该用智慧的眼睛去认知过去,用勇气的步伐去迎接未来,在这个无尽的时空交响中,我们把握每一

个瞬间,珍惜每一段经历,绽放出自己生命最美丽的旋律。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未来的曙光已经出现。让我们在时光的长河里,继续书写自己的故事,为时空

的共振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让过去与未来在这片浩瀚的宇宙中交汇,让我们在其中找到生命的坚韧与希

望的光芒。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这道题目想考验我们的是关于时间的本质以及存在方式的讨论。辩证的角度,我们承认过去并未消失,未

来已经存在,是一种正确的认知结构。过去的存在给我们带来的是当下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我们现在有的,

也为未来提供物质基础。因此,过去,现在和未来存在于我们交织意识中,互相影响,所以过去只是相对

于现在而言的消失,但是实际上在人的意识结构中是存在而且会给客观赋能的。

批判的角度: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过去和未来在我们认知中的交织,而忽略于“现在”的重要性。过去的本质

决定了我们现在,而我们现在的本质决定了我们的未来,但是我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本质”,是在于我们用

无数个行为的“存在”累加而形成的。真正决定未来的,是我们当下的一次次选择,而不是那些已经发生的事

情。所以尽管过去没有消失,但是产生的作用和效果是有边界的。还可以思考,人类的存在是自由的,过

去和未来都不应该成为我们行动和思考的限制。我们需要以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来决定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并在自己的生命中发扬自由、多样和创造的精神。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笃行当下,继往开来。过去与未来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可

以同时并存于一个时空的。一、过去既形塑了现在,也提供了数不胜数的镜鉴。二、明智的人则在回溯历

史的同时,做好当下的事情。三、站在时间的纽结点上,我们必须以史为镜、铭记过去,更要踏实做事,

奋力沟通现代与未来。

立意:

1.笃行当下,继往开来。

2.在过去中汲取向前的力量。

3.不念过往,把握当下,展望未来。

四、按要求作文。

个人的成长会因为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失去天真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天真与人同在

人的天真会因为个人的成长而在经验增长之中消弭吗?这是一个令人不安以至于警觉的发问,但我们

却当真要防止自己的天真在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经验积累而像婴儿脸上的“婴儿肥”一样消退吗?

我想我们其实不必如此紧张,天真永远与人同在。它潜藏在人格结构的本我之中,而在我们的成长过

程中,它往往会因为经验增长带来的理性思维的提升而受到抑制,却并非消失了。天真是个人天性的本真,

是人灵魂中最纯粹、不加修饰的部分,他内嵌于人格之中,随着个人的成长以及经验的积累,我们接触到

了社会规则、道德准则,并且从中渐渐描摹出一个“理想的人”,希冀以此为蓝本追求“至善”。在一次

又一次照镜子般的反复对照中,我们最终选择压制部分的天真以顺应道德准则。“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的教诲古已有之,人的天真本性也因人服膺于社会的需求被深度克制,存在于潜意识之中。可

见个人的成长并不会导向天真的消失,但往往导向个人天真的被压抑。

但被压抑的天真就一定归于消失的结局吗?个人成长之中,更有少数人因为经验的增长悟出了返璞归

真的境界。陶潜为官十二年,最终选择回归田园,以顺遂他拙朴的天真;郑板桥晚年书法自成一派,不再

有追古仿前的意图,反而学习儿童的字迹。二人都是在岁月风华沉淀之际,重新回归自己的精神世界解放

了被压抑着的天真。因而个人的成长非但不会因为经验的增长而致使人失去了天真,反而可以会因经验的

积累找回、释放天真。此时的天真又不同于初入人世的孩提天真,这是人生经验的凝结后得以脱胎换骨的

天真,是真正纯粹的人性的本真。

但我们也不能过于乐观,仍应当反思这一问题背后的隐忧。我们是否在现代社会下对天真的压抑过分

地强烈以至于让人们感受不到天真的存在,进而认为在成长的过程中天真成为了一件“消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