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装配康复训练规程_第1页
假肢装配康复训练规程_第2页
假肢装配康复训练规程_第3页
假肢装配康复训练规程_第4页
假肢装配康复训练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XXXXX—XXXX

假肢装配康复训练规程

Proceduresofprosthesisassemblyrehabilitationtraining

(征求意见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2023年2月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XXXXX—XXXX

目  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要求...........................................................................2

5假肢装配前康复训练流程概述.........................................................3

6假肢装配前的接待...................................................................3

7假肢装配前的检查及初期评估.........................................................3

8假肢装配前康复训练计划.............................................................3

9假肢装配前的残肢护理...............................................................4

10假肢装配前的物理治疗..............................................................5

11上肢截肢患者假肢装配前功能训练....................................................5

12下肢截肢患者假肢装配前功能训练....................................................6

13假肢装配前的心理疏导..............................................................8

14假肢装配前康复训练末期评估........................................................8

15假肢装配后康复训练流程概述........................................................8

16假肢装配后初期适配检查评估及试样调整..............................................9

17假肢装配后康复训练计划............................................................9

18上肢截肢患者假肢装配后功能训练....................................................9

19下肢截肢患者假肢装配后功能训练...................................................10

20假肢装配后的心理疏导.............................................................11

21假肢装配后的末期评估.............................................................11

22服务评估与监督反馈...............................................................11

附录A(资料性附录)物理治疗检查表..................................................13

附录B(资料性附录)关节活动度检查表................................................14

附录C(资料性附录)假肢装配前康复训练计划与评估表..................................16

附录D(资料性附录)残肢绷带缠绕....................................................17

附录E(资料性附录)物理治疗与假肢装配前功能训练记录表..............................19

附录F(资料性附录)假肢装配前患者功能训练..........................................22

附录G(资料性附录)假肢装配后初期适配检查评估表....................................26

I

GB/TXXXXX—XXXX

附录H(资料性附录)假肢装配后功能训练记录表........................................29

附录I(资料性附录)假肢装配后康复训练评估量表......................................31

附录J(资料性附录)下肢假肢装配后康复功能训练......................................33

参考文献.............................................................................37

II

GB/TXXXXX—XXXX

假肢装配康复训练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假肢装配前、后康复训练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装配前康复训练流程,包括残肢

护理、物理治疗、上肢截肢患者功能训练、下肢截肢患者功能训练、心理疏导、末期评估;假肢装配后

康复训练流程,包括初期适配检查评估及试样调整、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上肢截肢患者功能训练、下肢

截肢患者功能训练、心理疏导、末期评估;服务评估与监督。

本标准适用于假肢装配前、后的康复训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191.1假肢学和矫形器学术语第1部分:体外肢体假肢和体外矫形器的基本术语

GB/T15721.1假肢与矫形器肢体缺失第1部分:先天性肢体缺失状况的描述方法

GB/T15721.2假肢与矫形器肢体缺失第2部分:下肢截肢残肢的描述方法

GB/T15721.3假肢与矫形器肢体缺失第3部分:上肢截肢残肢的描述方法

GB/T22456残肢功能训练

GB22457假肢配置服务

GB/T24431假肢、矫形器装配机构设施设备

GB/T24437假肢和矫形器生产装配机构的等级划分

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14191、GB/T22456、GB/22457中界定的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幻肢痛phantompain

对已截去的肢体或某部分仍有疼痛的感觉。

[来源:GB/T22456/2008,3.1]

3.2

残肢痛stumppain

截肢后肢体残留部分的疼痛。

[来源:GB/T22456/2008,3.2]

3.3

残肢定型stumpform

截肢后,残肢形状基本稳定。

[来源:GB/T22456/2008,3.3]

1

GB/TXXXXX—XXXX

3.4

假肢配置prosthesesassembling

为肢残者提供评估、制作假肢、康复训练并最终交付成品假肢的过程。

[来源:GB/22457/2008,3.1]

3.5

对线alignment

在空间确定假肢或矫形器部件之间和患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来源:GB/T14191.1/2009,2.3.10]

3.6

基本装配和对线benchassemblyandalignment

根据假肢或矫形器的性能要求和事前得到的患者的资料,对假肢或矫形器的部件进行装配和对线。

[来源:GB/T14191.1/2009,2.3.11]

3.7

静态对线staticalignment

在患者静止状态下穿戴假肢或矫形器并对基本对线进行精细调整的过程。

[来源:GB/T14191.1/2009,2.3.12]

3.8

动态对线dynanicalignment

通过观察运动状态的患者而调整假肢或矫形器的对线使之更为完善的过程。

[来源:GB/T14191.1/2009,2.3.13]

4一般要求

4.1康复训练场所

康复训练场所应符合GB/T24431、GB/T24437、GB50763规定,设有无障碍设施和标识,面积不小

于30㎡,并配有桌椅、纸笔、相关康复训练介绍材料或图片,配备必要的康复训练设施设备。

4.2康复训练设施设备

康复训练区应配备符合GB/T24431GB/T24437、GB50763要求的设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

——医用门诊检查床;

——医用X光观片灯、听诊器、血压计;

——训练床、训练凳;

——身高体重秤,称重范围0kg~150kg、精度±0.5kg;身高范围0cm~200cm、精度±0.5cm;

——传导热疗设备、电疗设备、磁疗仪器等物理治疗设备;

——股四头肌训练器、上肢训练器材、上肢肌电训练仪、功率自行车、沙袋、哑铃、步行训练平行

杠、步行训练用阶梯、步行训练用坡道、步态矫正镜、肋木等训练设备;

——屏风或遮挡帘;

——温度调节设备。

4.3康复训练人员

康复训练人员应为取得相应资质并有相关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

2

GB/TXXXXX—XXXX

5假肢装配前康复训练流程概述

假肢装配前康复训练流程包括接待、检查及初期评估、制定训练计划、康复训练、末期评估五个内

容,假肢装配前康复训练流程图见图1。

图1假肢装配前康复训练流程图

6假肢装配前的接待

在假肢配置中,接待人员应询问患者的基本情况和需求,患者有既往病历,应调阅既往病历,记录

现基本情况和需求。

7假肢装配前的检查及初期评估

康复训练人员对患者进行残肢和全身状况、皮肤、疼痛、肌力、关节活动度、心理状况检查,了解

功能损伤的范围、程度及代偿能力,进行初期评估填写物理治疗检查表(参见附录A)、关节活动度检

查表(参见附录B)。

8假肢装配前康复训练计划

8.1根据患者需求,制定残肢护理、物理治疗、功能训练、心理疏导的训练计划,同时向患者说明训

练后的预期情况及注意事项,通过训练使残肢功能及身体状态达到适宜装配假肢的目的。

8.2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填写假肢装配前康复训练计划与评估表(参见附录C),并经患者签字认

可;患者无法签字或无行为能力的应由其家属或监护人签字认可。

3

GB/TXXXXX—XXXX

9假肢装配前的残肢护理

9.1残肢护理计划

康复训练人员根据对患者的身体检查(参见附录A),制定残肢护理计划(参见附录C),开展护理。

9.2残肢护理

9.2.1残肢清洁

截肢患者应每天用弱碱性肥皂或专用的护理液、润肤露清洗残肢皮肤并擦干。

9.2.2残肢脱敏

截肢患者应进行残端手法按摩、按压、拍打、残端在不同硬度表面负重等训练,以消除残肢感觉过

敏、增加残肢耐压耐磨能力。

9.2.3残肢定型

9.2.3.1弹力绷带使用要求

弹力绷带使用时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注意事项:

——大腿绷带应选用宽15㎝、小腿绷带应选用宽10㎝,长度2m~4m为宜;

——弹力绷带包扎时应8字形缠绕,松紧、压力应适宜;

——每天早起包扎,每次保持4h,晚上解开,每天松开至少两次,清洁和观察皮肤状况,有

无发红,破皮等;

——弹力绷带应用35℃~40℃温水和弱碱性的洗液洗,漂洗干净后放在平面上晾干;

——弹力绷带可使用至残肢成型适合装配假肢的形状,弹力丧失时应及时更换新的绷带。

9.2.3.2大腿残肢弹力绷带包扎方法

大腿残肢弹力绷带包扎方法按附录D图D.1所示包扎。

9.2.3.3小腿残肢弹力绷带包扎方法

小腿残肢弹力绷带包扎方法按附录D图D.2所示包扎。

9.2.3.4上臂残肢螳螂绷带包扎方法

上臂残肢弹力绷带包扎方法按附录D图D.3所示包扎。

9.2.3.5前臂残肢弹力绷带包扎方法

前臂残肢弹力绷带包扎方法按附录D图D.4所示包扎。

9.2.3.6穿戴硅胶套定型

对于没有感染、运动协调性较好的患者,开始先使用弹性绷带,然后可穿戴硅胶套对残肢进行定型。

9.2.3.7临时假肢

截肢术后,可为患者安装临时假肢,加速残肢定型。

9.3残肢护理评估

4

GB/TXXXXX—XXXX

康复训练人员通过对患者的残肢脱敏、绷带包扎定型等手段,对残肢形态是否适合假肢装配进行中

期评估,填写假肢装配前残肢护理评估结论(参见附录C)。

10假肢装配前的物理治疗

10.1计划

康复训练人员根据对患者身体检查(参见附录A),制定物理治疗计划表(参见附录C),开展物理

治疗。

10.2物理治疗

康复训练人员以减轻患者残端肿胀、粘连、残肢痛、幻肢痛等不适为目的,进行治疗,应注意理疗

的注意事项与禁忌症,并填写物理治疗记录表(参见附录E)。

10.3评估

康复训练人员根据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填写假肢装配前物理治疗评估结论(参见附录C)。

11上肢截肢患者假肢装配前功能训练

11.1目标、原则和要求

康复训练人员根据对患者身体检查情况(参见附录B),制定功能训练计划(参见附录C),进行包

括残肢关节活动度训练、残肢肌力与耐力训练、安装肌电假手前的肌电源训练、全身训练等(参见附录

F),并填写功能训练记录表(参见附录E表E.1),然后进行评估,填写关节活动度评估结论(参见附录

C)。

11.2残肢关节活动度训练

11.2.1肩关节离断患者

根据患者截肢情况,进行训练参见附录F图F.1,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训练项目:

——肩部上提训练;

——肩部下沉训练;

——肩部前屈后伸训练。

11.2.2上臂截肢患者

根据患者截肢情况,进行训练参见附录F图F.1,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训练项目:

——上臂的前屈、后伸训练;

——上臂的内旋、外旋训练;

——上臂的外展、内收训练;

——肩关节离断患者应进行的训练。

11.2.3前臂截肢患者

根据患者截肢情况,进行训练参见附录F图F.1,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训练项目:

——肘关节屈伸训练;

5

GB/TXXXXX—XXXX

——前臂旋前、旋后训练;

——上臂截肢患者应进行的训练。

11.3残肢肌力与耐力训练

根据患者截肢情况,进行训练参见附录F图F.2,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训练项目:

——肘关节屈伸训练;

——前臂旋前、旋后训练;

——上臂截肢患者应进行的训练。

11.4安装肌电假手前的肌电源训练

患者安装肌电假手前,应进行增强肌电信号源的训练,可适当选择但不限于以下训练项目:

——将电极与肌电测试仪相连,增强肌电信号训练。

——自我意识模拟开闭手训练;

——用电极控制手头动作训练;

——将电极与肌电测试仪相连,增强肌电信号训练。

11.5全身训练

患者应进行全身体系锻炼,如做体操,活动全身关节和肌肉,保持正确的体态和姿势。

11.6效果评估

由康复训练人员对患者进行功能训练评估,分析训练效果,填写关节活动度评估结论(参见附录C)。

12下肢截肢患者假肢装配前功能训练

12.1目标、原则和要求

康复训练人员根据对患者身体检查情况(参见附录B),制定功能训练计划(参见附录C),进行包

括残肢关节活动度训练、残肢肌力和耐力训练、残肢末端承重训练、健肢功能训练、上肢及躯干功能训

练、使用拐杖及轮椅训练,参见附录F所示训练,并填写功能训练记录表(参见附录E表E.2),然后进

行评估,填写关节活动度评估结论(参见附录C)。

12.2残肢关节活动度训练

根据患者截肢情况,对残肢关节进行被动、主动和牵张运动,进行训练参见附录F图F.3,记录参见

附录E。

12.3残肢肌力和耐力训练

12.3.1大腿截肢患者肌力和耐力训练

大腿截肢患者残肢有屈曲、外展和外旋的趋势,应以训练伸髋肌、髋外展肌和髋内旋肌为主,进行

训练参见附录F图F.4,记录参见附录E,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训练项目:

——矫正髋关节屈曲畸形训练;

——矫正髋关节外展畸形训练;

——髋关节内旋、外旋控制训练。

6

GB/TXXXXX—XXXX

12.3.2小腿截肢患者肌力和耐力训练

小腿截肢患者残肢有屈曲、外展的趋势,应以训练伸膝肌、伸髋肌、屈膝肌为主,进行训练参见附

录F图F.4,记录参见附录E,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训练项目:

——伸髋肌训练;

——残肢屈、伸训练。

12.3.3截肢患者肌力和耐力训练注意事项

截肢患者的肌力和耐力训练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注意事项:

——大腿截肢患者应做臀大肌的最大收缩;小腿截肢患者应做股四头肌的最大收缩;

——患者全力或接近全力收缩肌肉,保持5s~10s,然后放松5s为一个动作单位,每个动作

重复10~20次/组,2~4组/天,实际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

——患者应感觉轻松,无疼痛为宜;如伤口疼痛或感觉疲劳可暂停训练,运动强度应适当减小;

——如患者出现如下情况之一则不可进行抗阻训练:肌肉痛或关节炎或肿胀、关节不稳定、24h

后仍感关节肌肉痛、2期以上高血压或其他心血管合并症等。

12.4残肢末端承重能力训练

对膝离断、赛姆截肢的残肢,应进行末端承重能力训练,即进行膝部支撑或站立负重训练。截肢者

站立在特制的训练架上,进行训练参见附录F图F.5,残肢末端下面垫软垫,逐渐增加残肢末端承重量,

直至全身承重,以不损伤皮肤为原则。

12.5健肢功能训练

截肢患者为维持平衡和代偿能力,应进行站立平衡训练,可防止患侧骨盆下垂、脊柱侧弯,进行训

练参见附录F图F.6,记录参见附录E,可适当选择但不限于以下训练项目:

——站立位的膝关节屈伸运动;

——健腿跳跃训练;

——镜前站立训练;

——足的跖屈、背屈训练;

——足的旋内、旋外训练;

——足的内翻、外翻训练。

12.6上肢及躯干功能训练

截肢患者应增强上肢及躯干肌肌力,进行训练参见附录F图F.7,记录参见附录E,可适当选择但不限

于以下训练项目:

——上肢训练;

——脊柱的屈、伸训练;

——脊柱的侧屈(外展)训练;

——脊柱的回旋训练;

——呼吸肌的收缩训练。

12.7使用拐杖及轮椅的训练

截肢患者应进行使用拐杖及轮椅的训练,记录参见附录E。

12.8效果评估

7

GB/TXXXXX—XXXX

由康复训练人员对患者进行功能训练评估,分析训练效果,填写功能训练评估结论(参见附录C)。

13假肢装配前的心理疏导

13.1计划

康复训练人员根据与患者和家属交谈询问,制定心理疏导计划(参见附录C)。

13.2心理疏导

康复训练人员开展康复教育及康复辅具相关知识、知名人物励志事例等教育,并提供社会支持。

13.3评估

通过与患者的互动交流,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变,目标的实现;对于不足,及时分析查找原因

并改进,记录评估结论(参见附录C)。

14假肢装配前康复训练末期评估

通过对患者进行残肢护理、物理治疗、功能训练、心理疏导的康复训练及评估,最终进行患者是否

适合进行假肢配置的最终评估,填写假肢装配前康复训练末期评估结论(参见附录C)。如患者符合条

件,应进入假肢装配阶段;如达不到,应重新进行康复训练。

15假肢装配后康复训练流程概述

假肢装配后康复训练流程包括假肢装配后初期适配检查评估与试样调整、制定康复训练计划、进行

包括功能训练与心理疏导在内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末期评估、服务评估与监督五个内容,假肢装配后

康复训练流程图见图2。

图2假肢装配后康复训练流程图

8

GB/TXXXXX—XXXX

16假肢装配后初期适配检查评估及试样调整

康复训练人员按GB/T22456、GB22457的要求,在患者穿着假肢时应进行静态对线、动态对线,进

行假肢装配后初期适配检查评估和试样调整,填写初期适配检查评估表(参见附录G)。

17假肢装配后康复训练计划

根据患者需求和功能评估情况,制定包括功能训练、心理疏导在内的康复训练计划,同时向患者说

明训练后的预期情况及注意事项,通过训练应使患者掌握上、下肢假肢正确穿脱方法、控制使用假肢方

法、进行基本步态训练、日常生活功能训练,使假肢充分发挥代偿功能。

18上肢截肢患者假肢装配后功能训练

18.1目标、原则和要求

康复训练人员按GB/T22456、GB22457的要求,填写患者假肢装配后初期适配检查评估表(参见附

录G),制定功能训练计划,进行包括上肢假肢穿脱训练、基本使用训练、日常生活训练(参见附录J),

并填写假肢装配后功能训练记录表(参见附录H),并最终进行末期评估,填写假肢装配后康复训练评

估量表(参见附录I)。

18.2上肢假肢穿脱训练

18.2.1前臂索控式、肌电式假肢穿脱训练

截肢者应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训练:

——单侧前臂截肢者穿脱假肢的训练;

——双臂前臂截肢者穿脱假肢的训练。

18.2.2上臂索控式、肌电式假肢穿脱训练

截肢者应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训练:

——单侧上臂截肢者穿脱假肢的训练;

——双臂上臂截肢者穿脱假肢的训练。

18.3上肢假肢使用训练

18.3.1索控式前臂假肢使用训练

截肢者应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训练项目:

——开闭手训练;

——腕关节的旋前、旋后动作训练;

——肘关节的屈伸训练。

18.3.2索控式上臂假肢使用训练

截肢者应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训练项目:

——双重控制索系统的使用训练;

——三重控制索系统的使用训练。

9

GB/TXXXXX—XXXX

18.3.3肌电上肢假肢的使用训练

截肢者应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训练项目:

——增大残肢肌力和活动范围的训练;

——增强肌电信号源的训练;

——开闭手、取物放物训练;

——体育娱乐训练;

——日常生活训练,包括穿脱衣服、个人卫生、饮食、开关门、开关电器、炊事、拿笔写字、

打电话等。

19下肢截肢患者假肢装配后功能训练

19.1目标、原则和要求

康复训练人员按GB/T22456、GB22457的要求,填写患者假肢装配后初期适配检查评估表(参见附

录G),制定功能训练计划,进行包括下肢假肢穿脱训练、基本步态训练、日常生活训练(参见附录J),

并填写功能训练记录表(参见附录H),并最终进行末期评估,填写假肢装配后康复训练评估量表(参

见附录I)。

19.2下肢假肢穿脱训练

截肢者应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训练项目:

——穿脱小腿假肢训练;

——穿脱大腿假肢训练;

——穿脱髋离断假肢训练。

19.3基本步态训练

19.3.1站立平衡训练

截肢者应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训练项目(参见附录J.1):

——双杠内站立平衡训练;

——身体重心左右移动的平衡训练;

——身体重心左右移动的平衡训练;

——假肢单腿站立的平衡训练。

19.3.2迈步训练

截肢者应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训练项目(参见附录J.2):

——侧向迈步训练;

——侧向交替迈步训练。

19.3.3步行训练

截肢者应但不限于下列训练项目(参见附录J.3):

——平行杠内的步行训练;

——杠间的侧方步行训练;

——杠外步行训练;

10

GB/TXXXXX—XXXX

——模拟室外步行训练,模拟在各种不同路面上(马路、土路、碎石路、不平的路)训练。

19.4日常生活训练

19.4.1上、下台阶、坡路训练

截肢者应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训练项目(参见附录J.4):

——正面上、下台阶、坡路训练;

——侧向上、下台阶、坡路训练。

19.4.2跨越障碍物训练

截肢者应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训练项目:

——横跨障碍物训练;

——前跨障碍物训练。

19.4.3卧位、坐位、站立位的体位变换训练

截肢者应进行卧位、坐位、站立位的体位变换训练,如摔倒起立训练、坐下与站起训练等(参见附

录J.5)。

19.4.4体育娱乐训练

截肢者可进行站立位平衡能力、步行能力、脚步向各个方向移动的训练,如跳高、投掷、自行车、

乒乓球、立位排球等。

19.4.5使用拐杖及轮椅的训练

截肢者应进行使用拐杖及轮椅的训练,记录参见附录H。

20假肢装配后的心理疏导

参见本文件5.9。

21假肢装配后的末期评估

按GB/T22456、GB22457的要求,患者通过功能训练、心理疏导的康复训练,最终进行是否适合进

行假肢装配成成品做最终评估,填写假肢装配后康复训练评估量表(参见附录I)。如患者符合条件,

应进入假肢装配最后阶段;如达不到,应重新进行检查、调整、康复训练。

22服务评估与监督反馈

22.1评估主体

按GB/T15624要求,根据评价主体,评价分为:

——个人自我评价;

——服务对象或家属、监护人评价;

——评价小组评价。

11

GB/TXXXXX—XXXX

22.2评估内容

评估内容包括:

——服务对象或家属、监护人的满意度;

——服务档案记录完整性、及时性、规范性。

22.3评估方法

评价方法为:

——意见征询(电话、信件、网络等);

——实地调查;

——第三方评价。

22.4服务监督反馈

22.4.1应自觉接受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及有关部门和社会监督。

22.4.2应对社会公布投诉联系方式,如电话、电子邮箱,接受投诉,批评和建议,并及时回复。

22.4.3应对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由专人进行登记、整理、存档,及时核实并给予反馈。

A

12

GB/TXXXXX—XXXX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物理治疗检查表

物理治疗检查表见表A.1。

表A.1物理治疗检查表

姓名: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_年龄:_______病历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件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史:肿瘤:有□无□糖尿病:有□无□脉管炎:有□无□

高血压:有□无□过敏史:__________皮肤病:有□无□

睡眠状况:良好□一般□较差□饮食状况:正常□较差□

装配心脏起搏器:有□无□植入其它金属物:有□无□

检查记录

健侧情况:

躯干状况:正常□较差□差□运动协调能力:良好□一般□较差□

肌肉状况:较硬□正常□较软□神经状况:部分失神经□完全失神经□

肌力:零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肌肉损伤:无□轻度□重度□肌腱断裂:有□无□

关节活动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患侧情况:

皮肤状况:粘连:有□无□颜色:正常□异常□溃疡:有□无□

感觉:正常□较差□温度:偏低□正常□偏高□

植皮:有□无□水肿:无□轻□重□

瘢痕:有□无□皮肤:干燥□湿润□一般□

疼痛状况:自发痛:有□无□压痛:有□无□

幻肢痛:有□无□神经痛:有□无□

运动痛:有□无□

肌力:零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关节变形及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骨折部位及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

B

13

GB/TXXXXX—XXXX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关节活动度检查表

关节活动度检查表见表B.1。

表B.1关节活动度检查表

姓名: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病历编号:_________________

检查

关节

检查项目正常活动度(°)检查者:年月日

部位

左右

屈曲0~45

伸展0~45

颈椎

侧屈0~45

旋转0~60

屈曲0~170

后伸0~60

外展0~170

肩水平外展0~40

水平内收0~130

内旋0~70

外旋0~90

屈曲0~135/150

肘和前臂旋后0~80/90

旋前0~80/90

掌屈0~80

骨伸0~70

尺偏0~30

旋转0~45

14

GB/TXXXXX—XXXX

屈曲0~80

伸展0~30

胸腰椎

侧屈0~40

旋转0~45

屈曲0~120

伸展0~30

内收0~35

外展0~40

内旋0~45

外旋0~45

膝屈曲0~135

背屈0~15

跖屈0~50

内翻0~35

外翻0~20

备注

C

15

GB/TXXXXX—XXXX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假肢装配前康复训练计划与评估表

假肢装配前康复训练计划与评估表见表C.1。

表C.1假肢装配前康复训练计划与评估表

姓名: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________病历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肢体缺失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残肢

护理

物理评

治疗

功能划

训练

心理

疏导

假肢装配前末期评估结论:

________________(患者或监护人签字)同意以上各项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人员(签字)___________

康复训练人员(签字)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日

日期: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日

D

16

GB/TXXXXX—XXXX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残肢绷带缠绕

D.1大腿残肢弹力绷带缠绕方法

见图D.1。

图D.1大腿残肢弹力绷带缠绕方法

D.2小腿残肢弹力绷带缠绕方法

见图D.2。

图D.2小腿残肢弹力绷带缠绕方法

17

GB/TXXXXX—XXXX

D.3上肢残肢弹力绷带缠绕方法

见图D.3。

图D.3上肢残肢弹力绷带缠绕方法

A

E

18

GB/TXXXXX—XXXX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物理治疗与假肢装配前功能训练记录表

物理治疗记录表见表E.1。

表E.1物理治疗记录表

训练者:_______________患者姓名:_______________病历编号:_______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

物理治疗

治疗患者

日期签名

电疗磁疗光疗超声波疗传导热疗

19

GB/TXXXXX—XXXX

上肢假肢装配前功能训练记录表见表E.2。

表E.2上肢假肢装配前功能训练记录表

训练者:_______________患者姓名:_______________病历编号:_______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

上肢假肢装配前功能训练

治疗患者

日期签名

关节活动度肌力耐力肌电源训练健肢训练全身训练其他训练

A

20

GB/TXXXXX—XXXX

下肢假肢装配前功能训练记录表见表E.3。

表E.3下肢假肢装配前功能训练记录表

训练者:_______________患者姓名:_______________病历编号:_______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

下肢假肢装配前功能训练

治疗患者

日期签名

关节活动度肌力耐力末端承重健肢训练上肢躯干拐杖与轮椅

21

GB/TXXXXX—XXXX

附录F

(资料性附录)

假肢装配前患者功能训练

F.1上肢残肢关节活动度训练

见图F.1。

图F.1上肢残肢关节活动度训练示意图

F.2上肢残肢肌力和耐力训练

见图F.2。

22

GB/TXXXXX—XXXX

图F.2上肢残肢肌力和耐力训练示意图

F.3下肢残肢肌力和耐力训练

见图F.3。

图F.3下肢残肢关节活动度训练示意图

23

GB/TXXXXX—XXXX

F.4下肢残肢肌力和耐力训练

见图F.4。

图F.4下肢残肢肌力和耐力训练示意图

F.5下肢站立位残肢末端承重能力训练

见图F.5。

24

GB/TXXXXX—XXXX

图F.5下肢站立位残肢末端承重能力训练示意图

F.6健肢功能训练

见图F.6。

图F.6健肢功能训练示意图

F.7上肢及躯干功能训练

见图F.7。

图F.7上肢及躯干功能训练示意图

F

25

GB/TXXXXX—XXXX

附录G

(资料性附录)

假肢装配后初期适配检查评估表

G.1上肢假肢装配后初期适配检查评估表见表G.1。

表G.1上肢假肢装配后初期适配检查评估表

患者姓名:_______________病历编号:_______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

编符合

检查项目项目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