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新疆兵团图木舒克一中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11/33/wKhkFmZdGMuAOTG0AAHCWGXClDA380.jpg)
![2023-2024学年新疆兵团图木舒克一中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11/33/wKhkFmZdGMuAOTG0AAHCWGXClDA3802.jpg)
![2023-2024学年新疆兵团图木舒克一中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11/33/wKhkFmZdGMuAOTG0AAHCWGXClDA3803.jpg)
![2023-2024学年新疆兵团图木舒克一中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11/33/wKhkFmZdGMuAOTG0AAHCWGXClDA3804.jpg)
![2023-2024学年新疆兵团图木舒克一中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11/33/wKhkFmZdGMuAOTG0AAHCWGXClDA38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新疆兵团图木舒克一中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综合(20分)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杭州这个“人间天堂”里镶嵌着一颗闪亮的明珠,那就是西湖。阳春三月,杨柳夹岸,莺啼婉转,应和着清风流水,酝酿生机,令人陶醉;夏时荷花映日,荷叶接天,山色空蒙,湖水澄清;秋天树木参差,层林尽染,金桂飘香,月满平潮,那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详和的夜;冬日则余晖斜照,暗香浮动,疏影横斜,断桥残雪,大人和孩子们外出踏雪,展筋骨。西湖之美,真可谓目不暇接啊!(1)请用正楷字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是A.镶嵌(xiāng)B.应和(hè)C.酝酿(liàng)D.黄晕(yùn)(3)下列词语中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A.婉转B.烘托C.详和D.目不暇接2.(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D.那种冷清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3.(2分)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①这是为什么呢?②所以,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③因为注视屏幕的时候,屏幕的强光、闪烁、颜色和亮度会迫使眼部肌肉更加努力伸缩,以保持视线清晰。④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但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常常让我们感到眼睛疲劳。⑤另外,看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与屏幕的距离和角度也经常变化,会迫使眼睛加倍努力去聚焦。A.④①③⑤② B.①③⑤④② C.③⑤①④② D.④①③②⑤4.(2分)下面各项对本单元课文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自清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极富真情实感。他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其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C.刘湛秋,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的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曾被誉为“抒情诗之王”。 D.在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则称为歌,现代一般把它们统称为诗歌。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诗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5.(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①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②,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③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④,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⑤《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句子是:,。⑥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暗示时光流逝的句子是:,。二、名著阅读(14分)6.(2分)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长妈妈是鲁迅在《朝花夕拾》中不止一次写到的一位保姆。我们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中认识了她,还在《五猖会》《琐记》中接触了她。 B.长妈妈是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作者既揭示她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她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C.一到夏天,长妈妈睡觉时会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鲁迅没有余地翻身,但不识字的她给鲁迅买来《山海经》,令鲁迅震惊、感动不已。 D.《朝花夕拾》以其新颖的形式、幽默的笔调、高超的艺术手法呈现了鲁迅在散文创作上的成就,为现代散文的创作提供了优秀的典范。7.(8分)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下列问题。现在已经记不分明,这样地大约有一两月;有一天,我忽然感到寂寞了,真所谓“若有所失”。我的隐鼠,是常在眼前游行的,或桌上,或地上。而这一日却大半天没有见,大家吃午饭了,也不见它走出来,平时,是一定出现的。我再等着,再等它一半天,然而仍然没有见。长妈妈,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也许是以为我等得太苦了罢,轻轻地来告诉我一句话。这即刻使我愤怒而且悲哀,决心和猫们为敌。她说:隐鼠是昨天晚上被猫吃去了!(1)选文出自鲁迅《朝花夕拾》的散文《》,选文的主要内容是。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选自《朝花夕拾》)(2)选文出自鲁迅《朝花夕拾》的散文《》,文段中的“她”是,除该篇作品外,“她”还在《朝花夕拾》中的《》(篇名)里出现过。(3)结合两篇作品中“她”的相关事迹,概括并分析其形象特征。8.(4分)阅读《五猖会》片段,回答问题。①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②“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③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④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⑤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⑥“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赛会。”⑦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⑧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1)对文中父亲形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专制,封建守旧B.不了解儿童心理C.对孩子管教严格D.尊重孩子,理解孩子(2)你对文中的父亲对“我”的教育方式有何评价。三、阅读(26分)9.(2分)选出下列对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A.这首小令文字精练,只有5句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B.这首小令的首句,没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是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是他”眼中所见,提示着“他”的存在。 C.这首小令前三句是名词连排,如同一个个电影镜头展现,关联看似松散,实则紧凑,内涵丰富。 D.这首小令全是“景”语,却字字都扣着“情”字来写,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10.(2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开篇点题,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颔联写所见景色。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舟船平顺,令人心情昂扬。 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红日西沉,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 D.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故乡遥遥,书信难达,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11.(13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③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1)请梳理选文的内容。多彩的春花——(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4)第③段在描写“春风图”时主要调动了哪几种感官?写出了春风和春天的什么特点?12.(9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①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纲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②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而这只喜鹊这辈子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③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别那么独,让它吃!”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个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养一定不会差。④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空着。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里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关好门,蹑手蹑脚上了自己的上铺。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⑤而那时,也就是晚上7点多,列车里还播放着音乐。⑥一夜无话。早上列车员来换车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起初,我认为她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叠被子。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只见她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抻舒展了,那“唰啊”的抻枕头的声音听着真悦耳。⑦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因为她,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你说还需要知道女士姓什么叫什么吗?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1)本文写了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赏析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3)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4)请谈谈你对“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的认识。四、作文(40分)13.(40分)作文。题目:难以忘怀的日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在静静的回忆中,把它写出来吧。记叙文文体,不少于600字。
2023-2024学年新疆兵团图木舒克一中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知识综合(20分)1.【解答】答案:(1)荷叶接天,山色空蒙,湖水澄清(2)C(3)C2.【解答】A.使用有误,拉帮结派:意思是组织帮派,搞小集团活动。该成语属于褒贬误用。BCD.使用正确。故选:A。3.【解答】该语段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为题,最后得出结论的。故选:A。4.【解答】A.有误,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老舍。BCD.正确。故选:A。5.【解答】答案:①山岛竦峙(注意“竦”的书写)②杨花落尽子规啼③影入平羌江水流(注意“羌”的书写)④岐王宅里寻常见⑤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二、名著阅读(14分)6.【解答】A.有误,鲁迅先生在《琐记》中没有提及保姆长妈妈。BCD.正确。故选:A。7.【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联系“长妈妈,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也许是以为我等得太苦了罢,轻轻地来告诉我一句话。这即刻使我愤怒而且悲哀,决心和猫们为敌。她说:隐鼠是昨天晚上被猫吃去了”可知,选文出自鲁迅《朝花夕拾》的散文《狗•猫•鼠》,选文的主要内容是“我”多日不见的隐鼠,听长妈妈讲是被猫吃掉了。(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联系“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她便接着说道……”可知,选文出自鲁迅《朝花夕拾》的散文《琐记》,文段中的“她”是衍太太,除该篇作品外,“她”还在《朝花夕拾》中的《父亲的病》里出现过。(3)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联系《朝花夕拾》内容可知,衍太太怂恿孩子们冬天里“吃冰”、打旋子,事后充当“老好人”;在“我”父亲弥留之际,让“我”大声呼喊父亲,增加父亲的痛苦;让“我”偷母亲的首饰变卖,并散布谣言。她是一个心术不正、自私自利、表里不一的人。答案:(1)狗•猫•鼠“我”多日不见的隐鼠,听长妈妈讲是被猫吃掉了。(2)琐记衍太太父亲的病(3)心术不正、自私自利、表里不一。她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鲁迅喊父亲。她还鼓励小孩子吃冰,打旋,怂恿鲁迅看黄色书籍,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总体来说,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自私自利、爱推卸责任的典型的市侩形象。8.【解答】(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ABC.正确;D.有误,文章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忙碌的准备着,“我笑着跳着”,热切的期盼着看五猖会。“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从对父亲的语言、动作描写的内容可知,父亲是一个刻板严厉、独断专行、封建守旧、不了解儿童心理,对孩子管教严格,不顾及儿童天性的封建家长。“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明显是不对的。故选:D。(2)本题考查对文中教育方式的评价,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此题先表明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谈理由。示例一:不好。因为当幼年的“我”兴高采烈的准备看五猖会时,父亲勒令“我”背书,极大地伤害了一个孩子纯真的心灵,这种教育方式是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会扼杀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示例二:好。第④段写父亲“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让“我”背熟,是对孩子读书的重视,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父亲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也是希望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样有助于日后的成才。答案:(1)D(2)示例一:不好。一次千呼万唤始得来的赛会被父亲的不理解和专制搅得索然无味,严重地挫伤了孩子幼小的心灵。这种教育方式只会损害儿童学习的积极性。示例二:好。父亲望子成龙,可怜天下父母心。父亲近于残酷的要求是作者日后成才的基础,我们应该理解父亲的教育方式。毕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三、阅读(26分)9.【解答】ABC.正确;D.有误,小令的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抒情句,抒发了游子思乡之情。并非“景”语。故选:D。10.【解答】ABD.正确;C.有误,颈联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描写的是红日初生的早春之景。故选:C。11.【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内容分析,然后结合示例梳理每段内容即可。第一段写春花,多彩的春花;第二段写春风,结合“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可以写出柔和的春风,可以概括为“和煦的春风”“温暖的春风”等;第三段写春雨,结合“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可以写出:“温馨的春雨”“无声的春雨”“绵绵的春雨”“温柔的春雨”等。据此回答即可。(2)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首先明确观点:不好。因为“叫”只是突出了声音,而“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我们似乎看到了一群蜜蜂像孩子一样欢快地在枝头打闹着,既写出了蜜蜂的多,又表现它们的快乐,而此段写重点描写的对象是春花,可以看出写蜜蜂的“闹”还是为了侧面表现春花的多与味道香甜。而这些都是“叫”字所无法表现的。据此回答即可。(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赏析。答题的一般形式是:修辞判断+如何使用该修辞+表达的感情。“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把三个句式相同的句子排列在一起,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这句话还分别把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喻体来看,这三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春雨的细密、绵长、闪亮。表达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据此回答即可。(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第②段“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可知,从触觉描写的角度写春风,写出了春风的轻柔、温和;根据“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可知,从嗅觉描写的角度写春风,写了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突出了春风的芳香;根据“鸟儿将案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嚓亮地响”可知,从了听觉描写的角度写春风,写了鸟鸣、轻风流水声、笛声,突出了春风的悦耳。作者从多种感官描写来描写春风,将春风写得形象多样化,表达了作者对春风的喜爱,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据此回答即可。答案:(1)柔和的春风绵绵的春雨(2)不好。“叫”只写出了声音,而“闹”字不仅写出了声音,还呈现出一派喧闹、沸腾的场景,烘托出春的生意盎然。(3)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细、密、柔的特点。(4)触觉、嗅觉、听觉。写出了春风的温柔、芳香和春天的勃勃生机。12.【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解题时,要先分析出文章的行文思路(线索),再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要人物的活动,用“人+事”的方法加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文章叙写的两件事可概括为:1~3段叙写了儿子驱赶喜鹊不让喜鹊吃柿子,郭德纲对儿子进行阻止和教育;4~6段叙写了一位女士上车后不影响旅客休息,晨起后认真整理床铺。(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语句“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地表现了这位女士有良好的教养。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据此理解分析作答。(3)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作答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结尾部分的文字一般来说,结构上有总结、照应前文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严谨。内容上有突出主旨,抒发情感的作用。如果是特殊的结尾形式,委婉含蓄,意在言外,能引发读者的想象或思考。文章的结尾段用“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与题目相照应,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上,点明中心,表达了对有良好教养的人的赞美和作者对良好教养的向往。据此理解分析作答。(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题目的分析和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熟读原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揣摩作者写作意图。“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是本文的主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教养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是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也可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两个以上且能体现良好教养的示例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①郭德纲(老郭)阻拦儿子驱赶喜鹊并教育他(或:儿子不让喜鹊吃柿子,郭德纲阻拦并教育他);②一位女士上车后不影响旅客休息,晨起后认真整理床铺。(2)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写出作者的出乎意料,表现那位女士的良好数养,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软件外包服务合同范本
- 摄影工作室合作合同范本
- 现代职高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与实践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分层集训11牛顿第三定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练习岳麓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6章力与运动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时作业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九章电磁波与信息时代19.1最快的“信使”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2卤素及其化合物练含解析
- 电子商务平台的用户心理与营销策略研究
- 电子竞技产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机制建设
- 滁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 生物化学绪论
- 保理业务解决方案
- 图纸会审答疑
- 公路工程项目隐隐蔽工程管理办法
- PCCP安装与水压试验
- 中国民间艺术 ppt课件
- 景观生态学教学大纲(共10页)
- 招标工作手册
- 锻件的结构设计与工艺性分析
- 信访事项听证程序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