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5分)1.(4分)【诗书粹美】漫步古诗苑,赏自然风韵,悟百味人生——(1)跟随刘桢的《赠从弟》,可以感受松柏“,终岁常端正”的刚劲和傲骨;(2)与李白一同《渡荆门送别》,在“,”中体会大江冲出群山、奔腾四野的壮观;(3)随王维《使至塞上》,在“,”中感受苍茫、绮丽的独特的大漠风光;(4)走进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能领略到“高峰入云,”的山水之美。2.(5分)【塔基坚实】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按要求答题。ㅤㅤ金秋十月,神州大地天清气朗,山河jǐn绣。迎着收获的喜悦心有yì,自飞云宇天际;梦无垠。我的诗和远方,一直在星辰大海的路上。我们时刻准备,为党冲锋,飞得更高,飞得更远(1)请给上面语段中画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jǐn绣开mù心有yì无垠(2)文段中划线句子使用了、的修辞方法。(3)请为文段拟一个小标题。3.(2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遁形(dùn)镌刻(juān)殚精竭虑惨绝人寰 B.窒息(zhì)悄然(qiǎo)和颜悦色震聋发聩 C.炽热(zhì)屏息(bǐng)鹤立鸡群藏污纳垢 D.诘责(jié)锃亮(chéng)杳无消息抑扬顿挫4.(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考生备战期中考,关键是调整生活学习状态,把握复习迎考节奏,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B.一座城市是否优美,关键不在于建筑新颖、奇特、高大上,而在于能否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C.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 D.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二、阅读与表达(47分)5.(10分)【古人风骨】ㅤㅤ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ㅤㅤ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ㅤㅤ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1)这段文字是北魏地理学家所撰的《》中的节选。(2)请解释文段中画线词的意思。①略无阙处②自非亭午夜分③夏水襄陵④沿溯阻绝(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①绝巘多生怪柏。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4)下列对文意理解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故先写“夏水”。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C.第一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二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D.文末的渔歌流露出作者悲哀、凄凉的感受,衬托三峡秋天的萧瑟景象。(5)文中的“猿鸣三声泪沾裳”中的“三”形容多。我们学过由司马光编纂的《》中的《孙权权学》,就能提炼出一个带“三”的成语:“,”。除此以外,请你再写一个含“三”含义也是表示多的成语。6.(5分)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①,馆于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馆②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③,略无矜色。元用骇服④。[注]①虏:指北方的金国。②矜:自夸。③他语:说其他的事情。④骇服:吃惊佩服。(1)请解释文中画线词的含义。①元用素强记②取纸追书之(2)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3)细读选文,说说肃王的哪些方面让沈元用“骇服”。7.(16分)【今日芳华】​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母亲的年文猛ㅤㅤ①那些年,母亲一年时光的辛劳,就是为让一家人过上好年。ㅤㅤ②猪是必须要养的,鸡是必须要喂的。农历二月二春耕节一过,母亲就张罗着到乡场上买回两头小猪,一头备着为一家人添置过年的新衣。大红公鸡是必须要喂养的,没有公鸡的鸣唱,哪怕日子过得再苦,不怕,院里还有鸡哩。ㅤㅤ③向日葵是必须栽种的。母亲总会让房前屋后开满向日葵金黄色的花朵。向日葵灿烂地开放,开放在明朗的阳光下,开放在碧翠的青纱帐里,有些地方叫瓜子,在我们重庆老家则叫“旺红儿”。旺红的日子,旺红的希望,炒香了,捧给拜年的亲戚。谁家过年连旺红儿也没有,那绝对是乡村最黯淡的年。ㅤㅤ④芝麻是必须栽种的。母亲要让过年的汤圆里有芝麻的香,让过年的院子里撒满芝麻秸,走在上面发出啪啪的响声——母亲说这叫踩碎(岁)。ㅤㅤ⑤至于大米、玉米、大豆、高粱更是必须栽种的,不仅仅为了过年,更是为了过日子。母亲信赖锄头,就连很多庄稼人忽略的田埂,母亲也会种上四季豆、高粱,那一块块被锄头挖过的土地,就是母亲一生的疆土。ㅤㅤ⑥对于备年,母亲感到最艰难的还是每个人的新衣新鞋。鞋可以熬更守夜地做,衣服还得花钱买布缝。这是母亲一年最大的揪心最大的悬念。她几乎一年到头就为了大家的过年衣服在操心。喂鸡卖蛋、喂羊卖钱、捡山菌、挖何首乌ㅤㅤ⑦撇去柴米油盐的辛劳,村里的一年其实过得挺快,秋播刚完,小麦就进入冬眠期,瑞雪兆了丰年,腊月一到,母亲把每一个日子都安排得很有过年的仪式感。ㅤㅤ⑧腊八节喝腊八粥。这天,母亲很早起床,盛好糯米、芝麻、瓜子、花生、桃仁、绿豆、杏仁,什么香甜,母亲都会摆在灶台,那是母亲土地上收获的展览会,旺旺的火熬煮旺旺的香甜ㅤㅤ⑨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过年最后的彩排。母亲领着全家把房前屋后,灶前灶后,屋顶窗根彻底除尘,也除去心上的尘土。还要熬糖。母亲不相信乡场上那些白糖、红糖,那些甜代表不了一家人心中的甜。母亲总在小年之前用谷、玉米熬好糖,糖丝就有多高。把糖装进瓦罐,烙好高粱饼,摆放灶台,母亲开始祭灶仪式,“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ㅤㅤ⑩团年那天,院子里撒满了芝麻秸,我们走在上面踩碎(岁),我们净手净脸,举着一盏灯笼,拿好纸烛,来到祖先们的坟前,祭酒,焚香,述说我们一年的收成,请他们回家团年。ㅤㅤ⑪把祖先的牌位擦拭摆好,端了茶盘,摆上鸡头鱼头、大米饭之类,到堂屋中拜祖,到土灶前拜灶王爷。最后端了茶盘中的大米饭,按几粒米饭进去,以祈求来年瓜果……我们不知道诸神和祖先们会不会下界,但我们的心暖暖的。ㅤㅤ⑫今天,乡村都过上了好日子,在我们的团年饭上,倒满了好酒,可是桌子上没有了父亲母亲,我们的好菜该夹给谁,我们的好酒该敬给谁,我呼唤父母的名讳和祖先们的名讳,过年啦,给你们准备好了地方……ㅤㅤ⑬过年啦!(选自《新华日报》2020年1月16日,有删改)(1)结合语境,请按要求赏析⑤段、⑨段的划线句子。①那一块块被锄头挖过的土地,就是母亲一生的疆土。(请从修辞角度赏析)②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过年最后的彩排。(请赏析画线词语)(2)结合选文第⑫段内容,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第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4)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哪些事表达了我对“母亲”的赞美和怀念之情?8.(11分)阅读短文,完成下列问题。印痕行为,动物的学习天赋①有一条电视新闻:一个老头养只鸭子做宠物,老头走到哪里,鸭子就跟到哪里。带着鸭子逛街散步,有趣极了。类似的报道经常出现在新闻中。可是,你知道吗?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容易②1930年,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康纳德•洛伦兹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灰鹅的蛋分为两组,一组由母鹅孵化,洛伦兹走到哪儿,小鹅就跟到哪儿。如果把两组小鹅扣在同一只箱子下面,小鹅会有两个去向,一组向母鹅跑去③很显然,这种现象是小鹅一出生就接触母鹅和洛伦兹形成的印象导致的。康纳德•洛伦兹把这种现象叫做“印痕行为”。④“印痕行为”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学习后果是由直接印象造成的,所以称为“印痕”学习,只需一次经验(或最多数次),即可形成印痕⑤印痕行为大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某些动物的某些本领也只有在印痕时期才能学到,过了这个时期,若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剥夺了它们学习飞翔的机会,那么它们以后就很难学会飞行了。目前,可能是因为在生命的早期,神经系统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也会逐渐发生改变⑥印痕行为虽然发生在早期,但对晚期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这些动物更愿意与由于印痕学习行为所认定的父母(同类、人类),甚至对其表示出求偶的意向。有一次,洛伦兹就被他饲养的八哥当成了求爱的对象⑦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当的印痕行为,自然也会影响到动物的生长发育。美国卡斯卡底猛禽中心执行主任路易丝•施美尔有一次收到了一只被遗弃的会尖声叫的小猫头鹰。送来的人说,一天前在砍倒一棵树之后,施美尔打开装着猫头鹰的盒子,那只小鸟就立即跳到了她肩膀上。施美尔急忙把送鸟人叫回来,你怎么知道的?”施救者非常诧异,但很快就承认,这几个星期正是这只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因而它对人类产生了不适当的印痕。⑧在四川大熊猫人工繁殖基地,为了避免出生的熊猫宝宝对人产生印痕,饲养员都穿上特制的“熊猫服”工作,正是为了减少可能发生的印痕行为。(1)下列关于动物“印痕行为”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印痕行为”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学习结果是由直接印象造成的。B.“印痕行为”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C.“印痕行为”对动物的晚期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D.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当的印痕行为。(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是按照顺序进行说明的。(3)第⑦段运用了说明方法,作用是。(4)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据估计,可能是因为在生命的早期,神经系统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只有这一时期才能接受这类刺激,神经系统也会逐渐发生改变,就不能再进行印痕学习了。9.(3分)阅读下文,请按要求完成任务。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1)①这段文字出自斯诺的《》,文中的“他”是(写出人名)。②请从写作手法上简析这段文字的特点?(2)同是写红色之旅的作品,王树增的《》在遵循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来表现人物。三、综合实践与写作(58分)10.(8分)6月23日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升空。至此,以北斗命名的中国自主研发的导航系统,正在以硬核科技的实力把“光芒”洒向中国大地,我国始终秉持和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发展观念,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国际合作,目前世界上已有半数以上国家用上了北斗系统。(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得超过25个字。(2)“一带一路”是借用古代的什么历史符号,由习总书记提出的国际合作倡议?这些合作都包括哪些领域,请至少指出一个。(3)北斗导航系统成功研发和使用了,对此,你有何感想?(字数不得少于30字)11.(50分)请以“难忘那一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作文内容积极向上。③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④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12.请将“成长要让自己更_______”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目,写一篇作文。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4)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

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5分)1.【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冰霜正惨凄(重点字:凄)(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清流见底【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2.【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根据字词积累,“jǐn绣”写作“锦绣”,“开mù”写作“开幕”,“心有yì”写作“心有翼”,“无垠”中的“垠”读作“yín”。(2)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判断。“心有yì,自飞云宇天际”“梦无垠,当征星辰大海”句式整齐,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自飞云宇天际”“当征星辰大海”夸大梦想的作用,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3)本题考查拟写小标题。解答时,结合关键语句“我的诗和远方,一直在星辰大海的路上。我们时刻准备,为党冲锋,为国出征,飞得更高,飞得更远,用实际行动书写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小标题可拟写为:星辰大海【解答】答案:(1)锦幕翼yín(2)对偶、夸张(3)示例:星辰大海【点评】常见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反问、设问。3.【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解答】A.有误,“潜能”的“潜”应读作“qián”;B.有误,“震聋发聩”的“震”应写作“振”;C.有误,“炽热”的“炽”应读作“chì”;D.有误,“锃亮”的“锃”应读作“zèng”。故选:A。【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4.【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解答此题要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有误,语义重复;B.有误,两面对一面;C.有误,成分残缺,应删去“使得”;D.正确。故选:D。【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二、阅读与表达(47分)5.【分析】【参考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三峡》出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撰的《水经注》。(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①句意: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阙:同“缺”、缺口。②句意: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自非:如果不是。③句意: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漫上。④句意: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①重点词:绝。极高;生。句意: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②重点词:荣,茂盛;良,甚,很,树荣,草盛。(4)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理解正误的判断。解答此题要了解各文章主要内容。ABD.正确;C.有误。故选:C。(5)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积累。“士别三日。除此以外、举一反三、三头六臂等。答案:(1)郦道元水经注(2)①同“缺”,空隙。②如果不是、漫上。(3)①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②水清,树荣,草盛。(4)C(5)资治通鉴士别三日。示例:三令五申(带“三”字表示多的意思的成语)【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分析题,解题方法: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6.【分析】参考译文:宋朝的肃王和沈元用一起出使到北方,寄住在燕山的愍忠寺。空闲时间无事可做,就一同游览寺院,偶然看见一块唐朝遗留下来的石碑,文辞非常优美,共有三千多个字。元用平日记忆力就很强,边走边朗诵,肃王一边听着一边走着好像不在意的样子。元用回到住宿的地方,想要夸耀自己的才能,就拿笔将文章默写下来,记不起来的就空缺着,一共缺了十四个字。(沈元用)写完了,肃王看后,就随即拿起笔将所有的缺字补齐,没有遗漏的地方。又将元用四五个错误的地方修正,(改完后)将笔放下和别人谈论其他的事,一点点骄傲的脸色都没有。元用既惊讶又佩服。【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元用平日记忆力就很强。素:平时。②就拿笔将文章默写下来。书:写。(2)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就随即拿起笔将所有的缺字补齐。故断为: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3)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抓住文中关键句即可分析出答案,无遗者。这几句表现了肃王的记忆力比沈元用更强。答案:(1)①平时,向来。②写。(2)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3)肃王的记忆力比沈元用更强,而且不以此自夸。【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7.【分析】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母亲为过年所做的辛勤准备和付出,以及作者对过年的记忆和感受。文章中提到了母亲买猪、种向日葵、栽种芝麻等为过年准备的过程,以及腊八节喝腊八粥、小年熬糖、祭灶、团年等过年的仪式感。文章还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怀念和敬仰,以及对过年的感悟和思考。整篇文章充满了对亲情、乡情和生活的热爱和感慨。【解答】(1)本题考查重点词句赏析。①根据“被锄头挖过的土地,就是母亲一生的疆土”分析,把“锄头挖过的土地”比喻成“母亲一生的疆土”,蕴含着作者对母亲的赞颂之情。②“彩排”意思为戏剧、舞蹈等在正式演出前的化妆排练、游园等大型群众活动正式开始前进行化妆排练,人们打扫卫生,体现出人们对过年的期待之情。(2)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理解。根据第②段“今天,乡村都过上了好日子,摆满了山珍海味,相比过去,表达出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欣喜和欣慰之情,我们的好酒该敬给谁,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是“我”内心的苦楚表达出作者对父母没能过上好日的心痛惋惜。(3)本题考查文段作用。从结构层面上看,与第①段“就为让一家人过上好年”相呼应,使得文章结构完整,表达出过年了父母却不能陪伴。(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梳理概括。结合②—⑤段可知,从母亲养家禽家畜;结合⑥段可知;结合⑪段可知;结合⑫段可知,我在城里的家中,表达思念之情。答案:(1)①运用比喻修辞,形象地表现出了母亲的勤劳能干。②“彩排”本意是指正式演出前的操练,在文中指人们在腊月二十三时打扫卫生,体现了人们对过年的期待之情。(2)①表达了过上好日子的欣慰之情。②表达了作者对父母没能赶上好日子的心痛及对父母的怀念。(3)在内容上起着表达对父母的怀念之情、深化主旨的作用,起着照应开头的作用。(4)①从母亲养家禽家畜、种庄稼中赞母亲勤劳善良;②从母亲精打细算为家人置办过年新衣表现母亲持家有方;③从母亲过年拜祖写出母亲淳厚朴实;④过年了,我在城里的家中,表达思念之情。【点评】在写作手法类题目中,要认真审题、仔细阅读文章、找准写作手法、分析其作用、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注意语言的运用以及组织语言回答问题等方面。只有全面掌握这些技巧,才能更好地应对写作手法类题目。8.【分析】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开篇由一条电视新闻引出说明对象:动物的印痕行为。然后说明了“印痕行为”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学习结果是由直接印象造成的;“印痕行为”对动物的晚期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当的印痕行为等内容。【解答】(1)本题考查辨析信息。ACD.正确;B.有误,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可知。故选:B。(2)本题考查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本文的题目直接点明了说明对象:动物的印痕行为,并解释了什么是动物的印痕行为。后两段介绍了人类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当的印痕行为。所以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本段列举了一只小猫头鹰被人类当作宠物养了几周后出现了不适当的印痕行为的实例。联系本段首句“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当的印痕行为,此处举例,自然也会影响到动物的生长发育”的特点,增强了说服力。(4)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可能”表示估计与推测,神经系统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不能再进行印痕学习了”仅仅是作者的一种估计与推测。“逐渐”表示慢慢地。在句中表示是神经系统的变化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答案:(1)B(2)动物的印痕行为逻辑(3)举例子以“小猫头鹰被宠几周产生了不适当的印痕”的例子,影响到动物的生长发育”。(4)“可能”,大概的意思,并不是定论,有一个过程、严密性。【点评】阅读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难度相对降低。解答此类题,先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答案相对应的内容,再将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通过分析与比对得出答案。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句中的细微错误,如一些限定性的词语有没有丢失,使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等。9.【分析】【分析】《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解答】①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掌握。结合积累作答即可,“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②本题考查写作特点的把握。“这时,他长着一色大胡子”语言简洁;根据“他走上前来,你想找什么人吗、动作描写。答案:①红星照耀中国周恩来②文字简洁,细节生动、动作描写。【点评】阅读名著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三、综合实践与写作(58分)10.【分析】(1)本题考查概括新闻内容。新闻的导语部分结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升空。至此,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55颗卫星全部发射入网”提炼概括可得: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全部发射入网。(2)本题考查理解新闻内容。“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据此提炼概括即可。(3)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围绕“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作为中学生的使命感”谈即可。【解答】答案:(1)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全部发射入网。(2)丝绸之路;政治、文化(答出任何一个即可)(3)示例:我为北斗导航系统的成功研发和使用感到无比自豪。作为中国人,也让我深深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崛起和强大,我深感自己的使命感,更加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点评】综合读写就是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11.【分析】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写作。一、审题:“难忘那一刻”这个题目,关键词是“难忘”和“那一刻”。题目暗示了文章需要描述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瞬间或时刻。这个时刻可能是一个人、一个事件、或者一个特殊的情境,但无论如何,它都应该具有深厚的情感色彩和深远的影响力。二、立意:立意的核心在于确定那个“难忘的时刻”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它会让人难忘。可能是欢乐、感动、启示,或者是其他任何能触动人心的情感。确定了这个中心立意后,需要围绕它来组织材料。三、构思:构思部分需要详细规划如何描述这个时刻。首先,可以从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信息开始,然后逐步深入到情境、情感和细节。可以描绘那一刻的场景,讲述那一刻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它会让人难忘。同时,也可以考虑如何使用对比、转折等技巧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四、写作:在写作时,要注重文字的选择和情感的表达。使用生动、形象、具体的语言来描绘那一刻的情境和情感。同时,也要注重细节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那个时刻的氛围和情感。此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