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黄病毒防治_第1页
鸭黄病毒防治_第2页
鸭黄病毒防治_第3页
鸭黄病毒防治_第4页
鸭黄病毒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鸭黄病毒病防治2010年春季以来,我国主要鸭蛋养殖地区都不同程度发现蛋鸭产蛋量骤然减少,而且减蛋幅度很大,有的超过90%或者绝产,剖检可见卵巢发生出血、萎缩、破裂等严重病变。病鸭表现肢体不稳,站立行走困难,采食量下降。鸭子会在数日内死亡等临床症状。本病有发病广、传播快、治疗难等特点,给养鸭业带来严重损失。中国农业大学苏敬良教授,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员,从病死鸭的脑部心脏等组织中分离出了一种新型黄病毒,并命名为BYD病毒。也属于在鸭上首次发现。3临床上,一般是鸭舍中的一栏或少数几栏鸭首先出现采食和产蛋量下降,1~2d后发展到整栋鸭舍,并迅速蔓延至鸭场的其他栋舍,因此推测水平传播,特别是经呼吸道感染是本病的重要传播途径。因为黄病毒属的大部分成员既可经虫媒传播,又可水平传播,所以不排除鸭黄病毒可通过吸血昆虫,特别是蚊虫传播的可能。鉴于该病在2010年深秋和冬季仍大面积流行,说明其流行和传播并不完全依赖于吸血昆虫。肉鸭、10—40日龄的小鸭开始发病,死亡率非常高,死亡量超过10-30%,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鸭黄病毒的认识和治疗手段严重不足,该病应注意做到全方位防治。本病的流行特点34

蛋鸭的临床症状自然感染病例主要见于产蛋鸭群,但育成鸭也可感染发病。感染鸭群首先表现为采食量下降,严重者在2—3d内降至原来的1/3—1/5,部分鸭停食,持续2周左右鸭群的采食逐渐恢复。

伴随着采食下降,鸭群产蛋量急速下降,处于产蛋高峰的鸭群产蛋量在3~5d降至10%以下;直至完全停产。部分感染鸭拉绿色稀粪,少量鸭出现神经症状,驱赶时出现头颈抽搐、共济失调,甚至瘫痪。鸭群的死亡和淘汰率增加为5~30%。5

雏鸭及肉鸭发病情况雏鸭最早在10日龄发病,大部分集中20—40日龄,发病雏鸭开始表现为采食量下降,拉绿色稀粪,后期以出现站立不稳、倒立不起等神经症状为主,俗称“翻下”或“坐地”,淘汰率在10-30%不等。6

7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分析及临床诊断,认为鸭黄病毒病的防治应注重以下问题:一、鸭黄病毒(BYD)为病毒感染,所以具有病毒病感染的所有特点。病毒病治疗原则:抗病毒、抗细菌、解热退烧、兴奋机体、提升免疫力。

二、鸭黄病毒(BYD)能够迅速突破血脑屏障,能迅速形成病毒性脑膜炎。临床表现有:摇头、抽搐、站立不稳、瘫痪等神经症状。脑部呈水肿、树枝状充血病理变化。所以本病的防控一定要有脑部感染的认识和防治手段。神经症状8

脑部水肿、呈树枝状充血9

三、BYD病毒严重侵害心脏及血液,表现为:心脏感染、心肌损伤、心力衰竭,继而引发的败血症等症状,本病的防控一定要考虑心脏问题。心脏病变病理图片10

肝脾病理图片11四、BYD病毒直接侵害水禽的肝脏及肾脏,解剖肝脏呈水煮熟样,形成严重的肝部病变,本病的治疗一定要注重肝细胞的修复。

卵巢及输卵管病理图片12五、本病毒感染形成高热,高烧不退,表现为:心脏、肝脏、输卵管、卵巢等内脏器官纤维化萎缩、出血、变性。如不考虑退烧减热,病后对动物机能有严重的影响。

六、本病应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所以才能最有效的防治。本病往往伴有多种疾病的混合感染,以浆膜炎表现为主,所以抗菌素的选择也尤为重要。浆膜炎病理图片13

七、本病防治一定要注重大剂量的补充多种维生素,特别的维生素B族,因为维生素B族对于维持机体的神经、消化系统有重要的作用。另外,维生素B族能促进肠道胃蠕动,增强胃动力,保护肠粘膜。八、本病的治疗一定要注重合法性、安全性。14

推荐用药组方:黄独清+浆膜清饮水,病愈后加强力金维素15++

一、抗病毒抗炎作用1.抗病毒作用:本品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I、Ⅲ型)及乙型肝炎病毒有较好抑制和杀灭作用。2.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16种常见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2黄独清

二、突破血脑屏障黄独清能突破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脑部感染,又能起到将其他药物带入脑部的载体作用。所以它是脑部感染的抢救和预防性药物。大多数病原体感染,一旦突破血脑屏障,形成脑部病变,则极难治愈。临床症状表现为;抽搐,高烧,昏迷并伴随神经系统紊乱。剖检症状为;脑部水肿出血。传统药物中,磺胺嘧啶钠对脑部感染有作用,但它只对部分致病菌有效,对病毒不起作用且副作用极大。黄独清作为能透过血脑屏障的产品,对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脑部感染起到紧急抢救与紧急预防的作用。3黄独清

三、作用于心脏及血液心脏是家禽最重要的器官,恶性传染病都会引起心脏感染,心肌损伤,心力衰竭,黄独清对上述病症有着极强的针对性作用。适用于心肌炎和败血症。4黄独清

四.保肝作用对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主要通过改善肝循环、增强肝脏的能量交换和解毒功能而促进受损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5黄独清

五、解热退烧作用恶性传染病都伴有高烧的症状,不考虑解热退烧,所有的治疗方案效果都会打折扣。6黄独清

六、药效迅速充分家禽传染病治疗原则为早发现早治疗,黄独清具有药效迅速充分之特征7黄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