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江苏省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江苏省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江苏省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江苏省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江苏省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1(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昔者越王勾践用范蠡、计然。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区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支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子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①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原宪②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与之分庭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白圭,周人也。当魏文侯时,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能薄饮食,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史记·货殖③列传》,有删改)材料二(1)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孔子家语》)(2)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踰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踰焉。”(《论语·子张》)【注】①废著:犹“废举”“废居”,买贱卖贵。②原宪,字子思,孔门七十二贤之一。③货殖:指商人。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B.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C.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D.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断句的能力。句意:买卖货物,凡容易腐败和亏缺的物品不要久藏,切忌冒险囤居求高价。研究商品过剩或短缺的情况,就会懂得物价涨跌的道理。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物价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易”在句中是形容词,修饰“腐败”,二者之间不可断开,而“易腐败而食之货”整体作为分句中“勿留”的对象,故应在“易”前断开,排除AD。“有余”和“不足”都是“论”的宾语,且“则”一般置于句首,故应在“不足”后断开,排除BD。故选C。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币,古人用作馈赠或祭祀的丝织品,引申为财物、货币,文中指货币。B.厌糟糠的“厌”指“满足”,与《短歌行》“山不厌高”的“厌”义同。C.分庭抗礼,以平等的礼节相见。古代宾主相见,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D.祖,形声字,文中指效法、宗仰,与“唐宗宋祖”中“祖”字意义不同。【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一词多义,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厌”:饱食/满足(或嫌弃)。句意:孔子另一位高徒原宪穷得连糟糠都吃不饱/山不嫌其高。二者义不同。D.“祖”:效法、宗仰/开国皇帝的通称。句意:因此,天下人谈论经商之道都效法白圭/唐太宗和宋太祖。故选B。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货殖生利,要洞悉“时”“用”。计然认为,应该了解货物何时为人需求购用,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B.勾践能够灭吴并称霸中原的主要原因有:按计然的策略治国十年,使国家富强;重赏士兵,使士兵勇于作战。C.谋财兴家,应择地、择时。范蠡功成身退后择陶邑隐居,借陶邑的位置优势与时逐利,富有后,还行仁德之事。D.白圭经商如治国施政、统兵作战,他认为经商需要的不是智、勇、仁、强,而是权变、决断、取予、有所持守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他认为经商需要的不是智、勇、仁、强,而是权变、决断、取予、有所持守等”错。根据原文“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可知,原文并没有否认“智、勇、仁、强”。故选D。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2)能薄饮食,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答案】(1)后来他年老力衰而听凭子孙(经营),子孙经营产业并有所发展,终致有了巨万家财。(2)他能不讲究吃喝,与雇用的奴仆同甘共苦,但捕捉赚钱时机时就像猛兽猛禽捕捉食物那样迅捷启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听”,听凭、听任;“修业”,经营产业、事业;“息”,发展、滋长、繁荣。(2)“薄”,看轻、不在意、不讲究;“用事”,雇佣来做事的,雇用的;“趋时”,捕捉(赚钱)时机。14.材料一中说“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请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子贡对孔子名声、思想的传播起了哪些作用。(3分)【答案】①子贡经商活动范围广,影响力大,人前人后传播了孔子思想;②子贡为孔子周游列国传播思想提供了物质支持;③面对质疑,子贡主动维护了孔子声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根据原文“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与之分庭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可归纳出:子贡经商活动范围广,影响力大,人前人后传播了孔子思想。根据材料二“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可以从侧面看出:子贡为孔子周游列国传播思想提供了物质支持。根聚材料二子贡所说的话“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踰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踰焉”中可归纳出:面对质疑,子贡主动维护了孔子声誉。【参考译文】材料一从前,越王勾践任用范蠡、计然。计然说:“知道要打仗就要做好战备,了解货物何时为人需求购用才算懂得货物。善于两者相对照,那么各种货物的行情就能看得清楚。旱时就要备船以待涝;涝时就要备车以待旱,这样做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经商营利的道理是:努力使物品完美;不要使货币积压。买卖货物,凡容易腐败和亏缺的物品不要久藏,切忌冒险囤居求高价。研究商品过剩或短缺的情况,就会懂得物价涨跌的道理。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物价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要使商品和货币流通、周转起来,就像江河的流水一样,流动不息。”勾践(照计然策略)治国十年,越国富有了,能用重金去收买兵士,使兵士们冲锋陷阵不顾箭射石击,就像口渴时求得饮水那样,终于报仇雪耻灭掉吴国,在中原耀武扬威。范蠡已经辅助越王洗雪了会稽被困的耻辱,便长叹道:“计然的策略有七条,越国只用了其中五条就实现了雪耻称霸的愿望。既然施用在治国很有效,我要把它用在治家上。”于是他乘坐小船漂泊江湖,改名换姓,到齐国改名叫鸱夷子皮,到陶邑改名叫朱公。朱公认为陶邑居天下的中心,与各诸侯国四面相通,流通货物十分便利。于是治理产业,囤积稀缺物资,随机应变而不责求他人。所以善于经营致富的人,要能选择贸易伙伴和把握贸易时机。十九年期间他三次赚得千金之财,两次分散给贫穷的朋友和远房同姓兄弟。这就是所谓君子富有便喜好去做仁德之事了。范蠡后来年老而听凭子孙,子孙继承了他的事业并有所发展,终致拥有丰厚家财。子贡曾在孔子那里学习,离开后到卫国做官,又利用买贱卖贵的方法在曹国和鲁国之间经商,孔门七十多个高徒之中,端木赐(即子贡)是最富有的。孔子的另一位高徒原宪穷得连糟糠都吃不饱,隐居在简陋的小巷子里。而子贡却乘坐四马并辔齐头牵引的车子,携带束帛厚礼去访问、馈赠诸侯,所到之处,国君与他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使孔子得以名扬天下的原因,是有子贡在人前人后辅助他。这就是所谓得到形势之助而使名声更加显著吧?白圭是西周人。当魏文侯在位时,白圭喜欢观察市场行情和年景丰歉的变化,当货物过剩,人们低价抛售时,他就收购;当货物不足,人们高价索求时,他就出售。他不讲究吃喝,与雇佣的奴仆同甘共苦,捕捉赚钱的时机就像猛兽捕捉食物那样迅捷。因此他说:“我干经商致富之事,就像伊尹、吕尚筹划试图,孙子、吴起用兵打仗,商鞅推行变法那样。所以,如果一个人的智慧够不上随机应变,勇气够不上果敢决断,仁德够不上正确取舍,强健够不上有所坚守,虽然他想学习我的经商致富之术,我终究不会教给他的。”因此,天下人谈论经商之道都效法白圭。材料二(1)孔子一行人被困在陈蔡,跟着他一起的人有七天都吃不上饭。子贡偷偷地冲出包围逃出去,用携带的财物向农夫请求买些粮食,得到一石米。(2)叔孙武叔毁谤仲尼。子贡说:“不要这样做!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其他贤者,好比山丘,还可以超越过去。仲尼,就像太阳和月亮,不可能超越。”江苏省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2(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洁,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善灌夫、郑当时及宗正刘弃。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上方向儒术,尊公孙弘。及事益多,吏民巧弄。上分别文法,汤等数奏决谳以幸,而黯常毁儒。上愈益贵弘、汤,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弘为丞相,乃言上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右内史。”为右内史数岁,官事不废。天子既数征匈奴有功,黯之言益不用。始黯列为九卿,而公孙弘、张汤为小吏。及弘、汤稍益贵,与黯同位,黯又非毁弘、汤等。已而弘至丞相,封为侯;汤至御史大夫;故黯时丞相史皆与黯同列,或尊用过之。黯褊心,不能无少望,见上,前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上默然。有间黯罢,上曰:“人果不可以无学,观黯之言也日益甚。”(司马迁《史记·汲黯传》)材料二:汲黯进积薪之言,武帝为之默然,是必有所中矣。已而曰:“人果不可以无学。观黯之言也日益甚。”太史氏推原其故,谓黯褊心,不能无少望,果足以知黯之心乎?天子招文学儒者,告廷臣以所欲为,则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平?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谓公孙弘徒怀诈饰智以阿人主取容,谓张汤深又巧诋,陷人于罪,使不得反其真,以胜为功。谁实为知黯者?必信褊心之言,此与儿童之见何异?淮南谋反,独惮黯好直谏,仗节死义,难惑以非卒以不敢。若黯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帝自为太子时固已惮其严矣。即位既久大将军青侍中。帝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或时不冠。至黯见不冠不见也。尝坐武帐不冠黯奏事避而使人可之。为中大夫,固以切谏不得久留,出守东海。大治。帝闻而召之,列于九卿。(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杂著》)10.材料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尝坐A武B帐C不D冠E黯F奏G事H避I而J使K人L可之【答案】CEH【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汉武帝曾经正坐在陈列兵器的帐中,当时没戴帽子,汲黯前来奏事,武帝躲入后帐,派人传话,批准汲黯所奏之事。“尝坐武帐”,是“尝坐(于)武帐”的省略,“武帐”是“坐”的后置状语,故其后断开,即C处;“不冠”,主语省略,指汉武帝没戴帽子,其后应断开,即E处;“黯奏事”,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前后断开,即H处。“而”字连接“避免”和“使人可之”,中间不必断开。故在CEH三处断开。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附,指亲附、结交,与“齐人勿附于秦”的“附”意思相同。B.原,指原因。与“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意思不同。C.望,指怨恨、责怪,与“源不深而望流之远”的“望”意思不同。D.取容,指曲从、迎合他人,与“宁令从谀承意”的“从谀”意思相近。【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句意:士人也因此不愿依附他。/齐国不依附秦国。B.错误。均为推究之意。句意:司马迁推究其中的原因。/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C.正确。怨恨、责怪;希望。句意:不可能没有一点儿怨言。/源头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D.正确。句意:认为公孙弘等人内怀诡诈而外逞智巧,以此阿谀主上取得欢心。/难道是让他们一味屈从取容,阿谀奉迎吗?故选B。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汲黯不太讲究礼数,常当面顶撞人,朝堂之上也直言进谏,招来其他臣子忌恨,其实他对自身修养不懈怠,品行正直高洁。B.对汲黯的积薪之喻引发汉武帝不满一事,司马迁认为汲黯心胸狭窄语含抱怨,陆九渊则认为汲黯仗义执言,说中武帝短处。C.在汉武帝大怒罢朝。群臣指责汲黯的情况下,汲黯始终坚守臣子的辅弼之责并慷慨陈词,陆九渊为他不被人理解感到遗憾。D.因为汲黯总是耿直上言坚守气节大义,并且难以被不正当手段诱惑,淮南王谋反时最忌恨汲黯,但最终也不敢杀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淮南王谋反时最忌恨汲黯,但最终也不敢杀他”错误。从原文“淮南谋反,独惮黯好直谏,仗节死义,难惑以非卒以不敢”来看,文中是说淮南王谋反,只忌惮汲黯的直言进谏,坚守节操,为正义而死,很难用不正当的事情诱惑他。“最终也不敢杀他”曲解文意。故选D。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故黯时丞相史皆与黯同列,或尊用过之。(2)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答案】(1)昔日手下的郡丞、书史也都和汲黯同级了,有的被尊崇、被重用甚至超过了汲黯。(2)何况我已经身居九卿之位,纵然爱惜自己的生命,又怎么能够辱没朝廷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故”,以前,先前;“尊用”,被尊崇重用;“过”,超过;(2)“纵”,纵然;“爱”,爱惜;“奈……何”,“怎么……呢”,表反问。14.汉武帝认为汲黯“无学”陆力渊则说“吾必谓之学矣”。你怎么看待他们的说法?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3分)【答案】汉武帝和陆九渊的评价立场不同:汉武帝崇尚儒学,而汲黯常诋毁儒学,汉武帝认为汲黯出言冒犯,不顾君臣之礼,是“无学”的表现;陆九渊则认为汲黯刚正不阿,坚守臣子职责,敢于直谏,是一位“有学”之士。【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汉武帝和陆九渊的评价立场不同:由“上方向儒术”“天子招文学儒者,告廷臣以所欲为,则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可知,汉武帝崇尚儒学,而汲黯常诋毁儒学,汉武帝认为汲黯出言冒犯,不顾君臣之礼,是“无学”的表现;由“谁实为知黯者?必信褊心之言,此与儿童之见何异?”“若黯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可知,陆九渊则认为汲黯刚正不阿,坚守臣子职责,敢于直谏,是一位“有学”之士。参考译文:材料一:汲黯与人相处很傲慢,不讲究礼数,当面顶撞人,容不得别人的过错。与自己心性相投的,他就亲近友善;与自己合不来的,就不耐烦相见,士人也因此不愿依附他。但是汲黯好学,又好仗义行侠,很注重志气节操。他平日居家,品行美好纯正;入朝,喜欢直言劝谏,屡次触犯皇上的面子,时常仰慕傅柏和袁盎的为人。他与灌夫、郑当时和宗正刘弃交好,他们也因为数次直言进谏不能够久居其位。皇上正倾心于儒家学说,尊用公孙弘。及至国内事端纷起,下层官吏和不法之民都弄巧逞志以逃避法网。皇上这才要分条别律,严明法纪,张汤等人也便不断进奏所审判的要案,以此博取皇上的宠幸。而汲黯常常诋毁儒学。皇上愈加看中公孙弘、张汤,公孙弘、张汤则深恨汲黯,就连皇上也不喜欢他,想借故杀死他。公孙弘做了丞相,向皇上建议说:“右内史管界内多有达官贵人和皇室宗亲居住,很难管理,不是素来有声望的大臣不能当此重任,请调任汲黯为右内史。”汲黯当了几年右内史,任中从未废弛荒疏过政事。皇上多次征讨匈奴颇有战功,汲黯的话愈加不被重视。当初汲黯享受九卿待遇时,公孙弘、张汤不过还是一般小吏而已。等到公孙弘、张汤日渐显贵,和汲黯官位相当时,汲黯又责难诋毁他们。不久公孙弘官至丞相,被封为侯;张汤官至御史大夫;昔日汲黯手下的郡丞、书史也都和汲黯同级了,有的被重用,地位甚至还超过了他。汲黯心窄性躁,不可能没有一点儿怨言,朝见皇上时,他走上前说道:“陛下使用群臣就像堆柴垛一样,后来的堆在上面。”皇上沉默不语。一会儿汲黯退了下去,皇上说:“一个人确实不可以没有学识,看汲黯这番话,他是一天比一天过分了。”材料二:汲黯进积薪之言,武帝听了之后沉默不语,这一定是有所触动了。不久武帝说:“一个人确实不可以没有学识,看汲黯这番话,他是一天比一天过分了。”司马迁推究其中的原因,认为汲黯心胸狭隘,不能内心无怨恨,果然他是了解汲黯的内心吗?皇上招揽文学之士和崇奉儒学的儒生,说我想要如何如何,汲黯便答道:“陛下心里欲望很多,只在表面上施行仁义,怎么能真正仿效唐尧虞舜的政绩呢!”皇上沉默不语,心中恼怒,脸一变就罢朝了。群臣中有人责怪汲黯,汲黯说:“天子设置公卿百官这些辅佐之臣,难道是让他们一味屈从取容,阿谀奉迎,将君主陷于违背正道的窘境吗?何况我已经身居九卿之位,纵然爱惜自己的生命,又怎么能够辱没朝廷呢!”认为公孙弘等人内怀诡诈而外逞智巧,以此阿谀主上取得欢心,认为张汤深抠法律条文,巧言加以诋毁,构陷他人有罪,使事实真相不得昭示,并把胜狱作为邀功的资本。有谁真的了解汲黯呢?偏听偏信,这种做法又与孩童之见有什么不同呢?淮南王谋反,只忌惮汲黯的直言进谏,坚守节操,为正义而死,很难用不正当的事情诱惑他。像汲黯这样的人,虽然别人说他没有学识,但我却认为他已经学会了。武帝身为太子的时候本已经忌惮汲黯的严厉。即位之后不久大将军卫青担任侍中,武帝在厕所接待他。丞相公孙弘进见,有时武帝帽子都不带。等到汲黯去进见的时候,武帝不带上帽子不接见。汉武帝曾经正坐在陈列兵器的帐中,当时没戴帽子,汲黯前来奏事,武帝躲入后帐,派人传话,批准汲黯所奏之事。汲黯担任中大夫,由于屡次向皇上直言谏净,他仍不得久留宫内,离京任(贬为)东海太守。东海郡治理政治修明。汉武帝听到了,召(汲黯入朝),位列九卿。江苏省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3(一)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题。材料一:襄子①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赏。(节选自《韩非子·难一》)材料二: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子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节选自《孔丛子·答问》)【注】①襄子:赵襄子。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②子鲋:即孔鲋,孔子八世孙。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韩非子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答案】CEG【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韩非子在他的书中说,孔子赞赏赵襄子的做法,以此来强调“礼”的根本,然后在书中批驳孔子的看法,难道不像是真的吗?“韩非书云”的意思是“韩非在他的书中说”,其后应跟“说”的具体内容;结合材料一《韩非子·难一》中的“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可知,“夫子善之”是韩非书里记载的内容,应作“云”的宾语,“韩非书云夫子善之”语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材料一中韩非先引用孔子的观点来说明“礼”的重要,这就是“引以张本”;然后对孔子的话加以批驳,这就是“然后难之”,故“引以张本”后、“然后难之”后都应断开。同时,从固定结构上看,“岂……哉”为反问句式,其前应断开。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围,指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B.劝,指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不相同。C.具臣,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D.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并不一样。【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句意: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选拔。“围”和“举”都是实词的被动用法,二者用法相同。正确。B.“不可以不劝爱人”句意:不能不鼓励关爱他人。此处的“劝”也是鼓励的意思,二者词义相同。C.正确。D.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是指捏造事实毁坏他人名誉的言论,和“诬说”词义不同,正确。故选B。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主上设置有关法令,令行禁止,群臣不敢越职侵权,也没有了奸诈之心,他们履职行事,有了功劳就能得到赏赐,韩非认为这样才叫“善赏罚”。B.在武臣看来,韩非与孔子观点不同的地方很多,在遏奸劝善等方面,韩非不一定就不对,孔子也不一定就合理,韩非也可以称得上是当世圣人。C.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低必定会以深渊作比,他们常通过引经据典、援用圣贤来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D.子鲋对韩非之类的诸子学说闭口不言,充耳不闻,而武臣却深信不疑,进而怀疑圣人,子鲋对此深感失望,认为武臣是见识短浅,不明大道。【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世人”“常通过引经据典……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中的“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可知,在言谈中一定引经据典来自我修饰,援引圣贤的事例来标榜自我贤能,想要获得民众的信任从而传播他的说辞的人是“好事而穿凿者”而非“世人”,选项的说法扩大范围。故选C。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答案】(1)我的大臣们都对我有高傲轻慢的意思,只有高赫没有失掉君臣之间的礼节,所以先奖赏他。(2)请允许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您来仔细考察它真实与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骄侮”,高傲轻慢;“唯”,副词,只有;“先”,动词,以……为先、放在前面。(2)“一隅”,一小部分、一个方面;“审”,仔细考察;“信”,真实。14.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3分)【答案】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中的“韩非书云……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可知,子鲋批驳韩非书云“夫子善之”是欺诈之言,由“何以明其然?”引出子鲋批驳韩非“实诈”的事实依据。根据“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这一时间上的梳理,以及“此先后甚远”的总结可知,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子鲋便是用这一事实依据来批驳韩非的。参考译文:材料一:赵襄子被围在晋阳城中,晋阳解围后,他奖赏有功的五个人,高赫是受赏的首位。张孟谈说:“晋阳的战事,高赫并没有大功,现在成了第一个受赏的,这是为什么?”赵襄子说:“晋阳的战事,让我的国家宗庙都陷入了危机。我的大臣们都对我有高傲轻慢的意思,只有高赫没有失掉君臣之间的礼节,所以先奖赏他。”孔子听到后说:“这是懂得正确行赏啊,襄子!奖赏一个人而能使天下做臣子的没有敢失礼的了。”有人说:孔子不懂得正确行赏的道理。善于赏罚的人,能使百官不敢越权,群臣不敢失礼。君主设立法令,而臣下没有奸诈之心。这样的话,就可以算是善于赏罚了。襄子有君臣关系密切的恩泽,掌握着令行禁止的法令,这样尚且还有骄傲轻慢的臣子,这是襄子不善于惩罚的原因。做臣子的人,谋事有功才应该奖赏。现在高赫仅仅是不骄傲轻慢,而襄子却奖赏他,这是不善于奖赏。所以说,孔子不懂得正确行赏。材料二:陈国有个武将,对子鲋说:“韩非子制定的法律,有太多和夫子的理论截然不同之处。我经常探索他们的意图并比对他们的行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们在止恶劝善这方面,韩氏未必是错的,孔氏也未必完全正确。像韩非这样的人,也是当世的圣人。”子鲋回答说:“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低必定会以深渊作比。好事而喜欢穿凿附会的人,在言谈中一定引经据典来自我修饰,援引圣贤的事例来标榜自我贤能,想要获得民众的信任从而传播他的说辞。像诸子的著作,其中的义理都是这样。请允许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您来仔细考察它真实与否。”武将答应了。子鲋说:“最近赵国和韩国一起攻打知氏,赵襄子先奖赏臣子然后才有战果。韩非子在他的书中说,孔子赞赏赵襄子的做法,以此来强调“礼”的根本,然后在书中批驳孔子的看法,难道不像是真的吗?然而这其实是欺骗。如何能够证明这一点呢?早年我国先君在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去世,直到哀公二十七年时荀瑶与韩国、赵国、魏国攻打郑国,遇到了陈恒而返回,而这时夫子已经去世了十一年,而晋四卿都还活着。后来在悼公十四年,知氏才灭亡。这两个事件之间相隔很久,韩非子竟然提到了它们,没有一点惭愧之意。所以世上有很多无事生非的人,这都是韩非的罪过。因此我对这些旁门左道的道理保持沉默、不去听取诸子的言说已经很久了。而你却使用以测日影的仪器来测量天空,用手指来测量深渊,失明于大道而不觉悟,相信谎言而怀疑圣人,恐怕不是我所期望的。”江苏省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4(一)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题。材料一: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节选自明·方孝孺《深虑论》)材料二: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圈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节选自西汉·贾谊《过秦论》)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故A秦之盛也B繁法C严刑D而天下震E及F其G衰也H百姓I怨J而K海内L叛矣【答案】BEH【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峻法严刑,天下震惊;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繁法严刑”,并列短语作主语,之间和之后都不可以断开;两个主谓短语“百姓怨”“海内叛”为并列关系,由“而”连接,之间不必断开;“故”为因果关系的连词,引出结果,置于句首,“也”,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开,即B处;“其衰”主谓关系,不断开,作“及”的宾语,之间不断开,“及其衰也”作后句的时间状语,“及”前断开,“也”,表停顿的虚词,EH处断开。故选BEH。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岂其虑之未周与”中的“周”,与《离骚》“竞周容以为度”中的“周”意思相同。B.“而灭诸侯,一天下”的“一”与《兰亭集序》“一死生为虚诞”中的“一”意思不同。C.“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中的“卒”,与《鸿门宴》中的“旦日飨士卒”中的“卒”意思不同。D.“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的“师”,与《师说》中的“圣人无常师”的“师”意思不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A.“意思相同”错误。周到;合,迎合。句意: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争相着把苟合取悦于人奉为法度。B.正确。统一;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句意: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C.正确。最终;士兵。句意:哪料想子孙后代最终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明天犒劳士兵。D.正确。借鉴;老师。句意: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故选A。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开篇指出筹划国家大事之人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这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也有所提及。B.材料一列举了秦、汉、唐等历代君主的事例,指出他们没有吸取前代君王失败的教训。C.材料二中秦王、二世刚愎自用,暴虐天下,忌讳繁多,士人言未尽而身死,不敢竭忠尽智指出过失。D.材料二中比较了秦国强盛时期和衰弱时期的不同表现,阐明了秦国不察纳谏言导致亡国的道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指出他们没有吸取前代君王失败的教训”错误。“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灭亡是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故选B。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2)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答案】(1)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考虑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2)即使非常愚笨不贤良足够使国家灭亡的,但是上天最终不忍心立即使其国家灭亡。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虑”,筹划、考虑;“图”,考虑、谋划;“备”,防范;“遗”,遗漏。(2)“肖”,才能;“亡”,使动用法,使……灭亡;“遽”,立即;“此虑之远者也”判断句。14.两则材料都在论述使国家安定的治国之道,具体有哪些方法,请概述。(3分)【答案】①深虑平时容易疏忽的事件,防范灾祸的发生。②以民为本,用诚心、大德教化百姓。③虚心纳谏,闻过则改。④以前人为鉴,并与时事相结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可知,要深虑平时容易疏忽的事件,防范灾祸的发生。由原文“而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可知,要以民为本,用诚心、大德教化百姓。由原文“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可知,要虚心纳谏,闻过则改。由原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可知,要以前人为鉴,并与时事相结合。参考译文:材料一: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突起。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呀!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后,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封建制为郡县制。满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战争动乱,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大肆分封兄弟、子侄为诸侯,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情,可以共辅江山,不生变乱,然而吴王刘濞等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封地,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便以为平安无事了,然而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哀、平)的教训,曹魏借鉴了东汉的教训,西晋借鉴了曹魏的教训,各自借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他们灭亡的根由,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唐太宗听传言说:将有带“武”字的人杀戮唐室子孙,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统统杀掉。可武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边,却怎么也没想到她。宋太祖看到五代的节度可以制伏君王,便收回节度使的兵权,使其力量削弱,容易对付,哪料想子孙后代竟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盖世的才华,对国家乱亡的诱因,他们可谓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然而,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或许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古代的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人的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政治手段能控制的,不敢滥用阴谋诡计,只是积累真诚,用大德来感动天心,使上天顾念他(对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尽管他的子孙有愚笨不贤良足以使国家灭亡的,而上天却不忍心立即灭其家国,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材料二: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自处危境,却又年幼而没有辅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然而他们所以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就是由于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重叠双脚站立,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峻法严刑,天下震惊;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上古的历史,来验证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审度谋略和形势是否适宜,做到取舍有序,根据时事而变化,所以历时长久而使国家安定。江苏省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5(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无为。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上有所长,事乃不方。矜而好能,下之所欺;辩惠好生,下因其材。上下易用,国故不治。用一之道,以名为首,名正物定,名倚物徙。故圣人执一以静,使名自命,令事自定。不见其采,下故素正。因而任之,使自事之;因而予之,彼将自举之;正与处之,使皆自定之。上以名举之,不知其名,复修其形。(节选自《韩非子·扬权第八》)材料二:秦拔魏邢丘。范雎日益亲,用事,因承间说王曰:“臣居山东时,闻齐之有孟尝君,不闻有王;闻秦有太后、穰侯,不闻有王。夫擅国之谓王,能利害之谓王,制杀生之谓王。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华阳、泾阳等击断无讳,高陵进退不请,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为此四贵者下,乃所谓无王也。穰侯使者操王之重,决制于诸侯,剖符于天下,征敌伐国,莫敢不听;战胜攻取则利归于陶,战败则结怨于百姓而祸归于社稷。臣又闻之,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淖齿管齐,射王股,擢王筋,悬之于庙梁,宿昔而死。李兑管赵,囚主父于沙丘,百日而饿死。今臣观四贵之用事,此亦淖齿、李兑之类也。夫三代之所以亡国者,君专授政于臣,纵酒弋猎。其所授者妒贤疾能御下蔽上以成其私不为主计而主不觉悟,故失其国,今自有秩以上至诸大吏,下及王左右,无非相国之人者。见王独立于朝,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王以为然。于是废太后,逐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于关外,以范雎为丞相,封为应侯。(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五》)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其所授者妒贤A疾能B御下C蔽上以成D其私E不为F主G计H而主不觉悟【答案】BEH【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被授权者嫉贤妒能,欺下瞒上,成就他们的私欲。他们不为主子考虑,而君主也不觉察醒悟。“妒贤疾能”与“御下蔽上以成其私”主语都是“所授者”,是两件事,各自断开,故BE处断开。“不为主计”承接上文主语“所授者”,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主不觉悟”,主语为“主”,与上文主语不同,故H处断开。故选BEH。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不方,指失去方向,文中用来形容处理政事失去方向,不能办成。B.举,指任用、举用,与《陈涉世家》“举大计亦死”的“举”词义不同。C.卑,使……卑微,与《苏武传》“单于壮其节”的“壮”的用法相同。D.有秩,古代官名,乡官,掌管听讼收税等事,相当于后世的乡长。【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掌握一词多义及常见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B.正确。任用,举用;发动。句意:君主以臣下的主张来任用他。/发动起义也是死。C.错误。使……卑微,使动用法;认为……壮烈,意动用法。用法不同。句意:大臣过于尊显会使君主卑微。/单于认为他的气节壮烈。D.正确。故选C。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韩非子强调,事物都需各展其才,让公鸡掌夜报晓,让猫捕捉老鼠,国家政事的处理也应如此。B.韩非子认为君主喜欢自夸逞能,臣下就会借此欺骗他;臣下卖弄口才和智慧,君主就会被利用。C.范雎认为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灭亡的原因都是君主把专权转授给臣下,自己纵酒行猎,不理政事。D.范雎先分析太后、穰侯等人擅权的现状,再借用历史故事晓以利害,最后表达对秦国未来局势的担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臣下卖弄口才和智慧,君主就会被利用”错误。根据原文“辩惠好生,下因其材”,意为君主喜欢卖弄口才和智慧,臣下就会利用这种特性行骗。故选B。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无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