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题高二生物2024.1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答题纸2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及答题纸内的信息项目填涂清楚。3.第Ⅰ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上所对应的信息涂黑,第Ⅱ部分上所有题的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上所对应的空白处。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交回答题纸。一.单项选择题(本题30道小题,每道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题1.5分,共45分)1.关于种群的增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引入到新环境的种群,一定时间内都能呈“J”形增长B.在环境条件变化的情况下,种群数量都会在K值附近波动C.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都有在K值上下维持稳定的趋势D.自然界的种群增长到一定程度都会在K值保持稳定,因此,都呈“S”形增长【答案】C【解析】【分析】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2、“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3、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详解】A、新环境为理想条件,种群才能呈“J”形增长,A错误;B、环境条件变化,K值也会随之改变,B错误;C、环境条件不变,种群增长在K值上下维持稳定,C正确;D、自然界的种群数量有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的情况,D错误。故选C。【点睛】2.对一个生物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取决于环境条件。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对甲乙两地的蝮蛇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B.对生活在冻原的旅鼠来说,不同年份的环境容纳量是不同的C.当种群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时,死亡率会升高,出生率不变D.对生活在同一个湖泊中的鲢鱼和鲤鱼来说,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答案】B【解析】【分析】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的数量在环境容纳量水平上下波动,这个平均水平就是所谓的合理的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大于合理的环境容纳量时,资源压力增大(如食物、配偶、栖息地等),资源的数量、质量降低、天敌和疾病等因素的抑制作用增强,种群数量回落;当种群数量小于合理的环境容纳量时,资源压力降低、资源状况得到改善,天敌和疾病等因素的抑制作用减弱,种群数量回升。通过种群调节,种群数量可以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详解】AB、环境容纳量是可变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不同地区、同一地区的不同年份环境不同,导致K值不同,A项错误,B项正确;

C、当种群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时,增长速率为0,出生率等于死亡率,C项错误;

D、不同种群适宜生活的环境不同,K值不同,D项错误。

故选B。3.在自然界,有些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如下图所示的模型。请分析该图所示二者数量变化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并不都符合该模型,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A.该捕食者种群有多种猎物B.该猎物种群有多种捕食者C.猎物逃避捕食者的能力明显提高D.捕食者种群数量过小,不足以制约猎物种群增长【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捕食者和猎物的种群数量均能维持相对稳定,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为猎物,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猎物的数量变化在先,捕食者的数量变化在后。【详解】A、该捕食者种群有多种猎物,捕食者种群的数量变化变化不一定呈现周期性的波动,A正确;B、该猎物种群有多种捕食者,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变化不一定呈现周期性的波动,B正确;C、猎物逃避捕食者的能力明显增强是进化的结果,这不会影响捕食者和猎物的数量关系,C错误;D、捕食者种群数量过小,不足以制约猎物种群增长,捕食者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不一定呈现周期性的波动,D正确。故选C。4.某弃耕农田中的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下表。下列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年份14152540乔木0001423灌木0341219草本植物2827263034总计2830305676A.物种丰富度趋于增加 B.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C.物种丰富度呈现“S”形增长 D.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从表格中得出该弃耕农田刚开始就有草本植物28种,之后物种种类越来越多,多样性增加;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变得明显,对光能的利用能力也相应提高了,这些都属于次生演替的典型特征。【详解】A、分析表格信息可知,40年间,乔木、灌木从无到有,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A正确;BD、该地乔木灌木增加,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会发生变化,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BD正确;C、可以呈现“S”形增长的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而不是物种丰富度,C错误。故选C。5.甲、乙、丙是食性相同、不同种的蝌蚪,群落逐渐增加三者之间无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所示。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池塘编号捕食者数量/只蝌蚪存活率/%甲乙丙1087740225830253442321148323710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分析,在没有捕食者的情况下,甲的存活率最高,丙的存活率次之,而乙的存活率最低;与没有捕食者的对照组相比,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和丙的数量逐渐减少,而乙的数量逐渐增加,说明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详解】A、分析表格中数据,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多,甲和丙种蝌蚪数量迅速减少,而乙种蝌蚪数量增多,说明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A正确;B、当没有捕食者存在时,乙种蝌蚪数量最少,但是捕食者数量增多时,乙种蝌蚪数量增加,说明种间竞争受捕食者影响,B正确;C、在没有捕食者的情况下,甲的存活率最高,丙的存活率次之,而乙的存活率最低,因此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C正确;D、因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所以随捕食者数量增加,甲和丙数量减少,与乙的竞争减弱,乙可获得的资源增多,D错误。故选D。6.甲地发生森林火灾导致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答案】A【解析】【分析】甲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植被彻底消失,甲地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乙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乙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详解】A、甲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植被彻底消失,甲地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乙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乙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B、甲地原先是一片森林,因此该地具备形成森林的环境条件,所以若没有外力干扰,可演替到森林阶段,B正确;C、初生演替一般要依次经历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故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C正确;D、通常情况下,演替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故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D正确。故选A。7.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A.b+c=a B.b+c>a C.b+c<a D.a+b=c【答案】C【解析】【分析】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被这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全部能量。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有四个去路:①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②传递到下一营养级,③流向分解者,④未利用。【详解】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包括三个去路:自身呼吸、流入消费者、流入分解者,另外还有生产者体内未利用的能量,即a>b+c,C正确。故选C。8.大熊猫每天要吃大量竹子,但一般只能利用其中一小部分纤维素。研究表明,大熊猫的基因组缺少编码纤维素酶的基因,但是肠道中有多种纤维素分解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熊猫与它肠道内某种纤维素分解菌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B.大熊猫未消化的纤维素会被分解者利用C.纤维素分解菌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D.能量流动方向是竹子→大熊猫→纤维素分解菌【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由题意可知,大熊猫依赖肠道中细菌群消化纤维素,细菌则吸收营养物质,因此两者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详解】A、大熊猫依赖肠道中细菌群消化纤维素,细菌则吸收营养物质,因此两者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A正确;

B、大熊猫未消化的纤维素会被肠道中的微生物分解利用,B正确;

C、纤维素分解菌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C正确;

D、能量流动的方向是竹子→大熊猫,或者竹子→纤维素分解菌,D错误。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种间关系、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9.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B.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答案】C【解析】【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因此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农业使废弃物资源化,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但是多途径利用农作物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不能改变能量传递效率。【详解】A、农作物秸秆及人、家畜粪便进入沼气池,被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分解,微生物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正确;B、微生物分解农作物秸秆的过程利用了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化学能,B正确;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能量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D、将农作物秸秆及人、家畜粪便放入沼气池生产沼气,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D正确。故选C。10.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循环往复意味着任何生态系统在物质上都是自给自足的B.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C.只有生物才会对信息有反应,因此信息传递只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沿食物链进行的【答案】B【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2、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3、碳循环: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一是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如短日照处理能使菊花提前开花;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喷洒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交尾的环保型防虫法。【详解】A、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不需要外界的物质补给能够自给自足,但并不是任何生态系统都能自给自足,如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不断的输出,需要不断的补充矿质元素,A错误;B、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正确;C、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也可以发生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C错误;D、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群落之间,信息传递是双向的,不一定沿着食物链传递,D错误。故选B。1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与种群密度有关的表述正确的()A.一块草地上所有蒲公英的数量就是这个蒲公英种群的种群密度B.调查青蛙等活动范围不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反映种群密度变化的晴雨表,出生率越高,种群密度越大D.某池塘,第一次捕鲫鱼106条,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91条,有标记25条,则估算该池塘中有鲫鱼386条【答案】D【解析】【分析】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样方法的关键是随机取样;2、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常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为: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详解】A、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的个体数量,一块草地上所有蒲公英的数量不符合种群密度的概念,A错误;B、青蛙活动能力较强,样方法不适用于调查其种群密度,B错误;C、出生率高,但不知道死亡率,不能判断种群密度的大小,C错误;D、根据标记重捕法的公式可知,该池塘中有鲫鱼106×91/25≈386条,D正确。故选D。12.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丁为年龄结构,包括老年和幼年D.蚜虫的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标记重捕法【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分析:据图可知,甲可增加种群密度,乙可降低种群密度,丙可影响甲,丁影响甲和乙,说明甲为出生率,乙为死亡率,丙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结构。【详解】A、据图可知,甲可增加种群密度,乙可降低种群密度,丙可影响甲,丁影响甲和乙,说明甲为出生率,乙为死亡率,A错误;B、据图可知甲为出生率,乙为死亡率,丙可影响甲,丁影响甲和乙,因此,丙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B正确;C、据图可知,丁为年龄结构,种群的年龄结构包括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每种类型的年龄结构都包括老年、成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C错误;D、蚜虫的活动能力弱,蚜虫的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D错误。故选B。13.关于种群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二胎”政策将影响人口的出生率C.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密度应用标记重捕法调查D.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K/2左右【答案】C【解析】【分析】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生物)、标志重捕法(适于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黑光灯诱捕法(具有趋光性的昆虫)、逐个计数法(适于数量有限,分布范围小的生物)【详解】A、种群的数量特征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种群密度,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B、“二胎”政策会使得新生儿数量增加,从而影响人口的出生率,B正确;C、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密度应用样方法调查,因为活动范围小,C正确;D、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K/2左右,可以持续获得最大捕捞量,D正确。故选C。14.下列可以称作种群的是()A.果园里全部的果树B.池塘里全部的鱼C.山上所有的蛇D.一块田野里所有的灰仓鼠【答案】D【解析】【分析】生活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叫做种群。【详解】A、果园里全部的果树包含多个物种,不属于种群,A错误;B、池塘里全部的鱼包含多个物种,不属于种群,B错误;C、山上所有的蛇包含多个物种,不属于种群,C错误;D、一块田野里所有的灰仓鼠属于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属于种群,D正确。故选D。15.一个群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下列描述不属于种间关系的是()A.草原上非洲狮与斑鬣狗抢夺食物 B.潮间带的海星以藤壶为食C.雄性孔雀之间争夺配偶 D.消化道内的蛔虫与人体争夺养分【答案】C【解析】【分析】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两个种群的相互关系可以是间接的,也可以是直接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有利的。【详解】A、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等,草原上的非洲狮与斑鬣狗抢夺食物,两者之间属于种间关系的竞争关系,A不符合题意;B、潮间带的海星以藤壶为食,两者之间属于种间关系的捕食关系,B不符合题意;C、雄性孔雀之间争夺配偶属于种内关系,不是种间关系,C符合题意;D、消化道内的蛔虫与人体争夺养分,两者之间属于种间关系的寄生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选C。16.种群和群落是生命系统的两个层次,都是从“群体”的视角研究生命系统的。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B.种群数量的“J”型增长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实现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D.群落在演替过程中,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会彻底消失【答案】D【解析】【分析】1、种群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2、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层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详解】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当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A正确;B、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即食物充足、空间宽裕和无天敌的情况下,B正确;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密切相关,因为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C正确;D、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这种代替是指优势种群的代替,可见,群落在演替过程中,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不会彻底消失,D错误。故选D。17.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B.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C.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答案】C【解析】【分析】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3、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退湖还田、封山育林、改造沙漠、生态农业等相关措施都能促进群落良性发展,A正确;B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是初生演替,依次经过: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弃耕农田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自然演替方向为草本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B正确,C错误;D、一般情况下,演替过程中生物生存的环境逐渐改善,群落的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来越低,D正确。故选C。18.下表的群落中,数字1~5代表不同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其中丰富度最大的群落是()物种群落甲乙丙丁物种1304000物种220002物种3020358物种4302125物种500512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D【解析】【分析】每个物种的密度表示的是相应的种群数量;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详解】由图表可知,群落甲由物种1、2、4组成,物种丰富度为3;群落乙由物种1、3组成,物种丰富度为2;群落丙由物种3、4、5组成,物种丰富度为3;群落丁由物种2、3、4、5组成,物种丰富度为4;丰富度最大的群落是丁,ABC错误,D正确。故选D。19.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C.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D.群落中生物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1、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3)消费者;(4)分解者;2、营养结构(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2)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结的复杂营养关系。【详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能量)和营养结构,其中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故选B。20.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掌握能量流动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详解】鲫鱼在食物链藻类→鲫鱼→鳜鱼中是初级消费者,在食物链藻类→水蚤→鲫鱼→鳜鱼中是次级消费者,A正确;鳜鱼的营养级高于鲢鱼,所以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B正确;通气后,分解者的有氧呼吸增强,所以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C正确;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藻类固定的能量大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D错误。故选D。【点睛】要能据图判断出图中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藻类→鲫鱼→鳜鱼,藻类→水蚤→鲫鱼→鳜鱼,藻类→鲢鱼,藻类→水蚤→鲢鱼。再结合能量流动的特点,作出准确判断。2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不需要外来能量的输入B.消费者粪便被分解者分解表明该营养级的能量流向了分解者C.能量传递效率指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而非生物个体D.生态农业增加了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将提高能量传递效率【答案】C【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由于生物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骨骼、皮毛等难以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造成了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地说,再输入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详解】A、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如通过生物呼吸散失的热能不能再被利用,所以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需要外来能量的输入,A错误;B、消费者的粪便被分解者分解表明该营养级的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流向了分解者,B错误;C、能量传递效率指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而非生物个体,一般为10%~20%,C正确;D、生态农业增加了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使物质和能量得到多级利用,从而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故选C。22.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CO2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的意思是工厂、企业等团体和个人,通过节能减排等形式来抵消自身产生的CO2,实现CO2零排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减少CO2排放与大力植树造林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B.城市中CO2的排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这一过程不属于生态系统碳循环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可参与生态系统进行基本的碳循环D.城市生态系统产生的CO2可以被其他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所利用体现了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答案】B【解析】【分析】碳中和是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详解】A、温室效应是大气中CO2增多造成的,减少CO2排放与大力植树造林可降低大气中CO2浓度,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A正确;B、CO2的排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碳循环中返回大气中CO2的环节,B错误;C、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参与碳循环过程,如消费者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C正确;D、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城市生态系统产生的CO2可以被其他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所利用,D正确。故选B。23.下列生态学观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群落的桥梁,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该狼就获得了这只兔子能量的10%-20%C.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合理控制昆虫的数量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与适当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没有放牧的草原的植物间的竞争激烈程度更大【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详解】A、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群落的桥梁,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A正确;B、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每个营养级是以种群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不能以个体为单位来衡量,B错误;C、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合理控制昆虫的数量,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可以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C正确;D、与适当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没有放牧的草原的植物生长更稠密,对空间、营养等的竞争更加激烈,D正确。故选B。2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过程。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消费者没有参与碳循环的过程B.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C.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D.碳在生态系统内部主要以CO2形式循环【答案】A【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碳循环1、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的循环形式是CO2。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主要途径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CO2。【详解】A、消费者能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碳转化为无机物CO2,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参与了碳循环,A错误;B、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能将无机环境中的无机碳转化为含碳有机物,是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重要途径,因此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B正确;C、土壤中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能将有机物中的碳转化为无机物释放到无机环境中,是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重要过程,C正确;D、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是含碳有机物,D正确。故选A。25.科学家温纳通过实验认为蜜蜂完全是根据气味而不是舞蹈语言来确认食物地点的,之后弗里希侦察蜜蜂在发现蜜源回巢后,会在蜂巢上跳起“圆圈舞”或“8字舞”来表示蜜源的方位和距离,发现了蜜蜂真正获取食物地点的方式,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下列相关叙述和分析错误的是()A.弗里希提出的蜜蜂跳“圆圈舞”或“8字舞”属于行为信息B.温纳所说的气味为蜜蜂同伴提供了化学信息C.弗里希实验证明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与信息传递无关D.蜜蜂不同个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答案】C【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方面: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方面: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群落与生态系统方面: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详解】A、弗里希提出的蜜蜂跳“圆圈舞”或“8字舞”,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行为,属于行为信息,A正确;B、温纳所说的气味,是蜜蜂产生的化学物质,为同伴提供了化学信息,B正确;C、弗里希发现了蜜蜂真正获取食物地点的方式,证明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C错误;D、蜜蜂个体既能接收信息,又能传递信息,故蜜蜂不同个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D正确。故选C。26.如图曲线Ⅰ代表抵抗力稳定性,曲线Ⅱ代表恢复力稳定性。弃耕农田中,稳定性变化是()A. B.C. D.【答案】C【解析】【分析】通常情况下,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随营养结构复杂程度而越强,恢复力稳定性随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增加而减小。【详解】一般来说,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随营养结构复杂程度而越强,恢复力稳定性随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增加而减小。弃耕的农田在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增加,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不断增强,恢复力稳定性不断减弱,ABD错误,C正确。故选C。2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平衡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平衡并不是指生态系统一成不变,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B.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也就越高C.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D.河流轻度污染后的净化恢复及火灾后草原的恢复均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答案】D【解析】【分析】提高生物多样性,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详解】A、生态平衡是指相对稳定,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A正确;B、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说明营养结构就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也就越高,恢复力稳定性往往越低,B正确;C、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更复杂,因此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C正确;D、河流轻度污染后的净化恢复是抵抗力稳定性,火灾后草原的恢复属恢复力稳定性,D错误。故选D。28.下列关于“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需要考虑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B.提供的生物应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C.生态缸中生物数量越少,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越短D.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鱼和植物将会死亡【答案】C【解析】【分析】人工微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比例要合适,各种生物应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小,因此要放置在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达到稳定状态的微生态系统内的生物数量也会有一定的变化。【详解】A、由于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生态缸需要考虑能量输入以及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A正确;B、生态缸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很弱,所以其中放置的生物必须具有较强的生活力,放置生物的数量要合适,B正确;C、生态缸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维持合适的比例,有利于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保持其稳态,C错误;D、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植物无法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和氧气,则鱼和植物将会死亡,D正确。故选C。29.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为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利用,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湿地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B.湿地生态系统可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来消除轻度污染C.湿地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条件,体现了该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D.若湿地生态系统受到污染,导致鱼类死亡,进而加剧污染,该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详解】A、湿地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A正确;B、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湿地生态系统可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来消除轻度污染,B正确;C、调节气候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C正确;D、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污染导致鱼类死亡,进一步加剧污染属于正反馈,D错误。故选D。30.某林场对林下无植被空地进行开发,采用了“上层林木+中层藤本药材+下层草本药材+地表药用真菌”的立体复合种植模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林、藤、草和真菌等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该模式没有改变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渠道C.该模式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该模式利用群落的水平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答案】C【解析】【分析】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物种多样性增加,使营养结构更加复杂,从而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详解】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真菌不属于生产者,A错误;B、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立体复合种植使食物链和食物网更加复杂,改变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渠道,B错误;C、该模式增加了物种多样性,增加了消费者的生存空间,从而使食物链和食物网更加复杂,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正确;D、立体复合种植模式分为上-中-下-地表四层,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利用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D错误。故选C。二、不定向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者得2分,选不全得1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共10分)31.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生物学知识的论述。下列对我国古诗词中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生物群落的次生演替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答案】ABC【解析】【分析】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题中叙述的把“落红”化作“春泥”,其原因就是被土壤中的腐生细菌等微生物给分解掉了,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A正确;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信息传递,主要是物理信息,B正确;C、“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群落次生演替的过程,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远芳”到“晴翠”属于次生演替,C正确;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的恢复力稳定性,D错误。故选ABC。32.下列有关调查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时,发现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对菌液适当比例稀释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藏羚羊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易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小C.用血细胞计数板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应先加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D.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较强,常用样方法调查其丰富度【答案】AC【解析】【分析】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常用抽样检测法,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一般用标记重捕法。【详解】A、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时,发现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对菌液适当比例稀释,保证能够数清,A正确;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藏羚羊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易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B错误;C、用血细胞计数板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应先加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让菌液自行缓慢渗入,避免体积误差,C正确;D、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较强,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其丰富度,D错误。故选AC。33.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B.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C.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有关【答案】ACD【解析】【分析】群落的空间结构:a、定义: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b、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意义: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动物的分层与食物和栖息地有关。水平结构:是指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详解】A、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A正确;B、在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照的利用有关,B错误;C、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D、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和栖息地有关,D正确。故选ACD。34.如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中所示数值的单位是J/(cm2·a)],G为植物,H为植食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是图中G、H和C所形成的营养结构B.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5%,由H到C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0%C.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G、H和C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D.H包括多种动物,这些动物之间构成竞争关系,竞争中存在3种信息形式【答案】AB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G为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H为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C为肉食性动物,C的同化量为12.6J/(cm2•a),是次级消费者,根据图中数据计算,H固定的能量=12.6+29.3+18.8+2.1=62.8J/(cm2·a),G固定的能量=62.8+12.5+293.1+96.3=464.7J/(cm2·a)。【详解】A、图中G、H和C构成了食物网,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A正确;B、根据图中信息,C固定的能量为12.6J/(cm2·a),根据图中数据计算,H固定的能量=12.6+29.3+18.8+2.1=62.8J/(cm2·a),G固定的能量=62.8+12.5+293.1+96.3=464.7J/(cm2·a),因此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62.8÷464.7×100%=13.5%,由H到C的能量传递效率=12.6÷62.8×100%=20.0%,B正确;C、群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该生物群落在图示食物网的基础上,还应该包括这个环境中的所有其他生物(如分解者),C错误;D、H为多种动物,它们之间表现为竞争关系,竞争时可能通过物理、化学、行为信息表达,D正确。故选ABD。3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信息可来源于非生物环境或生物,传递方向往往是双向的B.鸟类突然振翅飞起对同伴报警为行为信息,通过尖锐的鸣叫报警为物理信息C.心猿意马、飞蛾扑火、花香引蝶都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D.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答案】CD【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详解】A、信息传递可以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可以在生物与环境之间,信息可来源于非生物环境或生物,传递方向往往是双向的,A正确;B、鸟类突然振翅飞起对同伴报警是一种特殊的行为,属于行为信息,通过尖锐的鸣叫报警是一种声音,声音为物理信息,B正确;C、飞蛾扑火(物理信息)、花香引蝶(化学信息)都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心猿意马不属于信息传递,C错误;D、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D错误。故选C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除特殊注明外,每空1分,共45分)36.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一种鼠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甲、丙)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鼠的种群密度在0~4年,调查结果和图乙中的____相似,在4~10年,调查结果则和图乙中的____相似。图甲中第____年该鼠的种群密度最低。(2)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是____和____、迁入率和迁出率,科研人员通过给老鼠吃“避孕药”来降低其种群数量,减少草原鼠害,从种群特征角度说明“避孕药”对鼠种群密度的影响是____。(3)若食物和空间等环境条件理想,鼠的数量会出现图丙中的曲线Ⅰ的增长趋势,此时需控制该曲线数学公式模型中的____参数来有效控制鼠害。若曲线Ⅱ是投放该种鼠的天敌后的增长曲线,则表明天敌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是____段。若投放的天敌因不适应环境而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____。(4)如果在第3年,由于未知原因,迁来少量老鼠,则该草原上鼠的K值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____。【答案】(1)①.B②.C③.10(2)①.出生率②.死亡率③.通过降低出生率而影响种群密度(3)①.λ②.ef③.增大(4)①.不变②.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迁入率无关【解析】【分析】(1)图甲表示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情况,λ=出生率/死亡率,λ=1,种群数量不变,λ>1,种群数量上升,λ<1,种群数量下降;图乙表示种群的年龄结构情况,A代表增长型,B代表稳定型,C代表衰退型;图丙表示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其中K值代表环境容纳量,是环境可容纳种群的最大数量。(2)种群的数量特征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比率、种群密度;(3)种群数量“J”形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小问1详解】①观察图甲可知,鼠的种群在0~4年间λ始终为1,即种群数量保持稳定,与图乙中的B(稳定型)年龄结构相符;②4~10年间,λ<1,种群数量持续下降,与图乙中的C(衰退型)年龄结构相符;③10~20年间,λ>1,种群数量持续上升,结合①②可得,在第10年时,种群密度最低。【小问2详解】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数量特征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避孕药”能够减少母鼠繁殖子代,从种群特征角度分析,说明“避孕药”是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数量。【小问3详解】若食物和空间等环境条件理想,鼠的数量会出现“J”形增长,根据其数学模型,需要控制模型中的λ参数来控制鼠害;若天敌发挥明显生态效应,会导致鼠被捕杀增多,鼠的种群数量明显下降,因此对应图丙中ef段;若投放天地因不适应环境而部分死亡,对鼠的捕杀减弱,鼠的种群数量下降会减慢,α的角度会增大。【小问4详解】K值是环境对种群可容纳的最大数量,K值的大小由环境资源决定,不受种群内部迁入、迁出影响,当环境条件不变时,K值始终不变。37.下列图1是以种植小麦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一年内能量流动示意图,数值单位为J/cm2;图2是图1中B、C两类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的A→B→C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____,生态系统的____和____沿着这种渠道进行。(2)统计发现图1中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尚有300J/cm2未被利用,由此可知,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有____J/cm2。由A到B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调查发现,该农田生态系统有杂草呈现斑块镶嵌分布特点,该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结构。(3)图2中乙生物在P点的出生率____于其死亡率,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4)图2中甲、乙的种间关系为____,二者的种群密度由于____调节而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这个过程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答案】(1)①.食物网##营养结构##食物链②.物质循环③.能量流动(2)①.600②.16.7%③.水平(3)①.大②.增长型(4)①.捕食②.负反馈③.调节生态系统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分析】图1中A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C是次级消费者,直接揭示了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图2中甲、乙二者是捕食关系,由于负反馈调节的调节而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小问1详解】图1中A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C是次级消费者,A→B→C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或营养结构),食物链或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小问2详解】生产者固定能量有两个去向:呼吸散失和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去向有:下一营养级、分解者、未利用(可能没有);由题意知,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200+100+300=600J/cm2;A到B传递效率是B的固定量比A的固定量,即200÷(600+200+100+300)×100%≈16.7%。镶嵌分布是群落水平结构的特征。【小问3详解】图2中乙生物在P点时种群数目增加,因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小问4详解】图2中甲、乙变化趋势相同,但一前一后,二者是捕食关系,其中甲是被捕食者,乙是捕食者,二者种群密度由于负反馈调节的调节而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说明信息传递可调节生态系统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8.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字母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表示生理过程,图乙是其中部分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