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传承与创新》医学课件_第1页
《艾灸的传承与创新》医学课件_第2页
《艾灸的传承与创新》医学课件_第3页
《艾灸的传承与创新》医学课件_第4页
《艾灸的传承与创新》医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灸法的传承与创新AB

汉及汉以前C

晋隋唐D宋金元原始社会现代明清EF灸法趋于系统与完善

灸法机制研究灸灸法初步成形

灸法不断充实灸法逐步发展灸法的起源PART1“灸,

灼也”久用火曰灸灸疗的起源与火的应用有关《说文解字》

60万年前0204050301“北京人”

已学会了控

制性用火“燧人氏”

发明

“钻

木取火”取暖御寒是灸疗的源头“元谋人”

已知道用火170万年前5万年前PART21973

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

经》

,是现存最早记载灸法的医学

文献

。书中主要论述人体十一脉的

循行

、主病和灸法。同期出土的“脉法”和“五十二病方”则详细记载了施灸的部位,在

52

种病症中,有

23

种列有灸疗方

法,且许多病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灸疗方法。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五十二病方脉法LOREM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不少的针灸治疗条文,在有关针灸辨证施治的论述中,他阐释了灸偏

于补而针偏于泻,灸法有温经散寒

、回阳救逆之功。

并且指明哪些病可灸或不可灸,更提出灸药并用的

治法,这比先秦时代的单一疗法进步了许多。秦汉时期是灸疗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这一

时期出现了多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对灸法的理论

和应用论述较多,奠定了灸疗学的理论基础。灸材以艾为主艾灸方法以直接灸

为主灸法起源地灸量的界定灸法有补泻灸法地位阴阳俱溢者不宜灸毒邪发于胸胁部时

不宜灸仲景“三阴经病宜灸”

、“热证忌灸”的原则重视脉象,辨证施灸提倡灸药并用灸法有宜忌阴阳俱不足者禁灸气机上逆者禁灸PART3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它是根据《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3部书的内容总结整理而成。他提出了禁灸腧穴,如头维、承光、脑户、风府等穴不可灸《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东晋葛洪更是废针而只言灸,专设“明堂灸法

”一章,不仅集唐以前灸疗之大成,

而且对后世灸法的推广和研究影响较

深,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是一部以治疗急症为主的综合性医籍,

是现存文献隔物灸的最早记载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病因、病机和

证候的著作。书中兼涉治法,颇多灸《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东晋陈

延之《小品方》《小品方》第十二卷为灸法要诀唐代孙思邈隋代巢元方王焘。法重灸轻针急症用灸灸材丰富•

化脓灸•

非化脓灸•隔物灸。记载隔物灸的现存最早文献,当是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书中对隔物灸做了许多补充《外台秘要·卷四十》首次提出隔杏仁饼灸治疗狂犬咬人,•《肘后备急方》记载了管灸法和瓦甑灸法,开创了灸疗利用器械的先河。•《千金翼方·卷二十六》载苇管灸治疗卒中口歪《肘后备急方》将灸法作为急症、危症的抢救措施,

开辟了急症用灸之先河。•天时、地理定灸量•年龄、体质、性别定灸量灸量

界定•艾炷大小定灸量•施灸部位定灸量•施灸次数定灸量•根据发灸疮与否及灸疮颜色控制灸量•病情、病性定灸量

《小品方·卷十二·灸法要穴》论述:“夫针术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为师解经者,针灸随手而行,非师所解文者,但依图详文则可灸。野间无图不解文者,但逐病所在便灸之,皆良法。”为灸法普及民间奠定了基础。方法多样蜡竹茹硫黄蔓菁子

药艾结合热证可灸小儿宜灸灸顺体位艾有生熟孙思邈曰:“灸之生熟,宜樽而节之,法当随病

迁变。”“头面目咽,灸之最欲

生少,手臂四肢,灸之欲须少

熟,亦不宜多,胸背腹灸之尤

宜大熟,其腰背欲须少生,大

体皆须以意商量,临时迁改,

应机千变万化,难以一准耳。

”•

脏腑实热病证施灸•

阴虚内热病证施灸•

温热病证施灸•

狂证施灸•

疟证施灸,痈疽施灸《千金要方·灸例》言:“凡灸,当先阳后阴,言

从头向左而渐下,次从头向右而渐下,先上后下。”保健灸《千金翼方》云:“一

切病皆灸三里三壮。”施

序小儿疾病宜灸PART401

宋·窦材《扁鹊心书》02宋·《太平圣惠方》03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04南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05南宋·闻人耆年《备急灸法》灸法治疗的病症达到80余种,如书中云:

“凡一切大病小疾,以此法,触类引申,效如影响。”倡导针、灸并重,对隋唐时期部分医家重灸轻针的做

法进行了批评和纠正收录了300余首方剂,以内治为主,但有不少涉及灸疗首次记载了“天灸法”灸法救急专著强调在运用灸法时应分清病性和部位,区分季节,

以防犯虚虚实实之戒收录了大量古人灸疗经验,还提出古人用火灸病,忌松

木、柏木、竹木、榆木、桑木、枣木、枳木、橘木火等灸法有“引热外出”和“引热下行”的作用,实热证也

可用灸灸法可以“拔引热毒”,使“阳生阴长”,认为灸法可功可补,完善了“热证可灸”的理论张从正刘守真朱丹溪元代窦桂芳辑《黄帝

明堂灸经》08060709“夫病有浅深,治有缓急,若能早灸,

自然阳气不绝,性命坚牢,若

灸迟,真气已脱,虽灸亦无用矣。”急症用灸

,宜早施行根据年龄定灸量,病情、病性定灸量,灸感定灸量,施灸次数定灸量,根据发灸疮与否控制灸量,炷之大小定灸量,施灸部位定灸量灸材有所创新推崇化脓灸,麻醉药首次用于灸疗,

骑竹马灸法,增加了隔物灸的种类,《扁鹊心书

·卷上》

“一中风半身不遂,语言謇涩,

乃肾气虚损也,灸关元五百

壮。

”“中风失音乃肺肾气

损,金水不生,灸关元五百温针艾灸方法更加丰富主张“保扶阳气为本”

,提出:

“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

子第三。关于热证是否可灸,争议较大以刺激性药物作灸材,首创

天灸,

鼠粪灸灸量界定方法

灸法重视温补脾肾中风宜灸壮。

”PART5《医宗金鉴》,成书于1742

年,其“刺灸心法

要诀”中用歌诀的形式表达刺灸内容《红炉点雪》用灸

法和药物治疗阴虚

兼痰火之肺痨,完

善灸法理论和指导

临证施灸,做出重

要的贡献。《寿世保元》立“灸法”一章,

详述灸治注意事项、取穴、诸

病灸法,条理清晰,见解独到《针灸逢源》提出针

灸与方脉可左右逢源,

书中记载了用灸法治

疗外科病达20余种。《神灸经纶》总结了清以前有

关灸疗的成就,并结合作者本

人的临床经验,是一本集大成详细论述了灸疗的适应症、禁

忌症、取穴方法、灸材、灸后的调摄等,至今仍对针灸临床

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明龚居中

杨继洲

《针灸大成》式的灸疗专著。清李学川清吴亦鼎明龚廷贤清吴谦差,若见灸疮不发,用故鞋底焙热,熨之三日而发,仍以小鸡、鲢鱼、豆腐等物与食,其疮必发,若气血虚弱者,调之以药耳。”重视灸疮,灸后调护蜡神灯照法桑柴火烘法阳燧锭灸法雷火针、太乙神针,雌雄霹雳火灸草纸灸熟艾,待三年之后,燥气解、性温和方可用。用时复以手细揉坚,团作炷,或大或小,临证随宜灼用,庶无有忤。“灸后疮发病易已,疮不发病难已,

以人之元气胜与不胜也。”又认为“灸法以阳胜阴,着艾火后须要疮发,所患即艾灸补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年龄、体质定灸量•施灸部位定灸量•病情、病性定灸量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炷之大小定灸量•施灸次数定灸量艾灸方法较为丰富选艾、制炷有所创新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灸材又有创新隔物灸

器具灸

温针灸灸量界定方法热证可灸PART6公元前770年公元514年公元550年公元17世纪朝鲜欧洲中国日本麦粒灸也叫直接灸

、艾炷灸

、着肤灸,

是中国传统灸法的代表

明清以前的古典文献中所记载的

“艾灸”大多数指的是直接灸

操作方法是将艾绒攒作麦粒大小,

放在穴位上直接点燃,

当患者知

痛时按灭,

一般每穴灸九壮,

日一次。麦粒灸Part将艾条

(通常用药艾条)

燃着端,隔布或棉纸数层,

紧按在穴

位上施

灸,

使热气透入皮肉,

待火灭热减

后,

再重新点火按灸,

每穴可按灸

几次至几十次

。古代的太乙神针

雷火针灸法属此范畴

。《寿域神方》

卷三:

“用纸实卷艾,

以纸隔之

点穴于隔纸上,

用力实按之,

待腹

内觉热

、汗出,

即差

。”实按灸PartPart

百会压灸取艾绒制作成锥形如黄豆大小

首次两壮直接放在百会穴上

用线香

从炷顶点燃

不等艾火烧到皮肤

者感到皮肤稍微烧灼痛时

(

约燃至二

分之一

)

立即用压舌板或镊子由轻到

重将艾火熄灭

将艾灰取掉

其下留

有一层薄的未燃的艾绒

在其上继续

放置艾炷点燃

。灸到25

~

50壮时,

者觉热力从头皮渗入脑内

症情好转

每次根椐病证情况

灸30

~

50

多可至100壮

(

约2小时左右

)

。病

情轻,病程短者灸1次,

反之,可连灸

2

~

3日。精灸技术是采用小米米粒大小的艾灸炷于穴位上燃烧以此来治疗

全身疾病的灸类技术

(

(

约为高

3mm,

底直径2mm的圆锥体)

精灸的名称

热力集中

透热迅

刺激量大

壮可达到普通

麦粒灸多壮之效

取其精而效验

称其精灸Part

精灸热敏灸是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

激发透热

扩热

传热

局部不

(

)

热远

部热

表面不

(

)

热深部热

非热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

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

通过高效激发经气

气至病所从

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Part

热敏灸Part

雷火灸以经络学说为原理

现代医学为依据

采用纯中药配方

在古代

雷火神灸实按灸的基础上

改变

其用法与配方创新发展而成的治

疗法。雷火灸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量是红外线和近红外线

通过对人体

(病灶周围

)

、位

(病灶位)

穴形成高浓药区

在热力的作用

渗透到组织深部来调节人体

各项机能。以五行为基础

根据五脏五行的相生相克配伍而成

精选几十种

中药材制成梅花状的药香

质地

坚实

。火力大而柔和

。渗透性好,

透及皮肤快

独特的药味配伍

可以达到补泻集于

体的效果

既能寻病又能治病的双重效果。Part

梅花香灸铺灸又称长蛇灸

常取督脉施治,

铺灸面广

艾柱大

火气足

温通力强

能起到温补督阳

壮真元

调和阴阳

温通气血之功

适合于督脉诸证及

些慢性/

虚寒性之疾。Part

铺灸火龙灸是通过经络加温给药的方式以打通任督二脉,

根据所用药物的不同

分别有调阴合阳,

通经活络

固肾

壮阳

、健脾和胃之功。密制火龙灸方由巴戟天

、淫羊藿

、何首乌

艾叶

肉桂

细辛等20多味

中药炮制而成。Part

火龙灸在肚脐上行隔药灸

利用肚脐皮肤薄

敏感度高

吸收快的特点

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

透入肌

刺激组织

以调和气血

通经络

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

源而三岐”

任督冲带四脉脉气相通

共同

纵横贯穿串于十二经之间

具有

调节正经气血的作用

故可通过

奇经八脉通周身之经气。Part

脐灸艾灸使气血通畅

微循环灌注量增加

促进血液循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