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国家标准《服务型制造能力评价》制定任务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
会下达,列入2021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计划号为20210673-T-604,
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完
成年限2023年,在标准研制期间,经会议讨论决定将标准名称改为《服
务型制造导则第4部分:综合能力》。
2.主要工作过程
起草(草案、调研)阶段:
本标准初稿由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服务型制
造分会牵头起草,起草人广泛收集和检索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
参考了GB/T29826-2013《云制造术语》、JB/T12516-2015《现代制
造服务业装备制造业术语》、GB/T39117-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
评估方法》等国家及行业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初稿。经内部讨论
及征求相关专家意见,对初稿进行了修改,形成本标准草案稿。
2019年8月将标准草案稿及国家标准立项建议书提交至中国机械工
业联合会,2019年11月联合会将该标准立项申请提交至国标委,于2020
年6月4日参加了国家标准立项答辩并通过答辩。随后,通过公开征集、
择优选择等方式,于2021年3月10日在北京召开了“《服务型制造术
-1-
语》等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组会议”,成立了标
准起草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工作组的成员主要来自中机生产力
促进中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服务型制造分会、上海交通大学、中车
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陕鼓动力股
份有限公司等研究单位和制造企业。会上专家及代表对标准进行了讨论,
专家认为本标准是后续研制服务型制造有关标准的基础,为了加强本标
准与其他标准的协调性,建议标准名称修改为《服务型制造导则第4
部分:综合能力》,并对标准编制提出了意见建议。经本次会议表决,
同意将标准名称修改为《服务型制造导则第4部分:综合能力》。
为了持续完善标准草案,工作组借鉴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方案,
重新编制形成了标准草案,分别于2021年4月26日、5月12日、6月
10日和6日24日召开了多次标准讨论会,同时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服务型制造分会在行业内广泛征集有关专家和企业意见。在此基础上,
工作组根据专家意见和企业调研的结果,对标准草稿进行了补充、修改,
于2021年8月形成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1.标准编制原则
工作组根据该标准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
1)保证标准的先进性、合理性及相关标准的配套性;
2)保持标准的继承性与实用性;
3)贯彻及引用最新版本的有关基础标准;
4)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
和编写》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2-
2.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服务型制造综合能力的基本要求、评价原则、评价指
标、评价流程和能力等级判定等。
本标准适用于对制造企业的服务型制造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主要内容如下:
1)基本要求
本部分规定开展服务型制造的企业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
2)评价原则
服务型制造综合能力评价时应遵循目标导向原则、全面性原则和可
量化原则。
3)综合能力评价指标
本部分给出了服务型制造综合能力评价的指标。按照《服务型制造
导则第2部分:基本模式》中规定的模式分类,服务型制造主要包括资
源服务、过程服务、产品服务、计划与控制服务及集成服务模式,相应
的给出了服务型制造综合能力评价的一级指标,包括产品服务能力、过
程服务能力、资源服务能力、计划与控制服务能力及管理能力(包括集
成服务能力),并根据每种模式的特点,细化给出了服务型制造综合能
力评价的二级指标。
4)评价流程
服务型制造综合能力评价流程主要包括预评价、正式评价、发布评
价结果、改进提升等,企业可根据该流程对服务型制造综合能力进行自
我评价或开展第三方评价。
5)能力等级判定
-3-
服务型制造综合能力等级判定采用指标加权求和的评分方式,标准
工作组根据调研情况,给出了各评价指标的推荐权重和分值,并根据最
终得分情况,将服务型制造能力等级划分为引领级、优化级、规范级和
规划级4种等级。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
本标准属于基础类标准,无试验或验证。
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
本标准未涉及专利。
五、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等情况
发展服务型制造是全球制造业的大势所趋,是《中国制造2025》的
九大任务之一。《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
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
变。发展服务型制造,对推动制造业跨越发展并由大变强具有重要战略
意义。
目前,我国制造服务业存在布局不合理、体系不完善、标准缺失等
突出问题。本标准重点研究企业服务型制造能力的评价,提出管理能力、
产品服务、过程服务、资源服务和计划与控制服务能力评价层级,并给
出服务型制造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流程。本标准着重解决企业服
务型制造能力评价问题,建立服务型制造能力评价层级和指标体系,明
确评价流程,为评价企业服务型制造能力提供参考和依据,有助于推动
企业提高自身服务型制造能力。
六、与国际、国外对比情况
本标准没有采用国际标准,制定过程中未查到同类国际、国外标准。
-4-
本标准为国内领先水平。
七、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
制性标准的协调性
本标准属于“服务型制造技术标准体系”中的“基础通用”子体系
下的“能力评价”小类。
本标准与《中国制造2025》、《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
《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
法规、规章协调一致,与GB/T29826-2013《云制造术语》、JB/T
12516-2015《现代制造服务业装备制造业术语》等国家及行业标准协
调一致。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尚无未采纳的重大分歧意见。
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建议本标准的性质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建议本标准自发布起6个月后实施。
十一、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无。
十二、其他
在标准研制过程中的研讨会上,专家认为本标准是后续研制服务型
制造有关标准的基础,为了加强本标准与其他标准的协调性,建议标准
名称修改为《服务型制造导则第4部分:能力评价》。经会议表决,同
意将标准名称修改为《服务型制造导则第4部分:能力评价》。
-5-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国家标准《服务型制造能力评价》制定任务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
会下达,列入2021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计划号为20210673-T-604,
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完
成年限2023年,在标准研制期间,经会议讨论决定将标准名称改为《服
务型制造导则第4部分:综合能力》。
2.主要工作过程
起草(草案、调研)阶段:
本标准初稿由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服务型制
造分会牵头起草,起草人广泛收集和检索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
参考了GB/T29826-2013《云制造术语》、JB/T12516-2015《现代制
造服务业装备制造业术语》、GB/T39117-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
评估方法》等国家及行业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初稿。经内部讨论
及征求相关专家意见,对初稿进行了修改,形成本标准草案稿。
2019年8月将标准草案稿及国家标准立项建议书提交至中国机械工
业联合会,2019年11月联合会将该标准立项申请提交至国标委,于2020
年6月4日参加了国家标准立项答辩并通过答辩。随后,通过公开征集、
择优选择等方式,于2021年3月10日在北京召开了“《服务型制造术
-1-
语》等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组会议”,成立了标
准起草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工作组的成员主要来自中机生产力
促进中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服务型制造分会、上海交通大学、中车
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陕鼓动力股
份有限公司等研究单位和制造企业。会上专家及代表对标准进行了讨论,
专家认为本标准是后续研制服务型制造有关标准的基础,为了加强本标
准与其他标准的协调性,建议标准名称修改为《服务型制造导则第4
部分:综合能力》,并对标准编制提出了意见建议。经本次会议表决,
同意将标准名称修改为《服务型制造导则第4部分:综合能力》。
为了持续完善标准草案,工作组借鉴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方案,
重新编制形成了标准草案,分别于2021年4月26日、5月12日、6月
10日和6日24日召开了多次标准讨论会,同时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服务型制造分会在行业内广泛征集有关专家和企业意见。在此基础上,
工作组根据专家意见和企业调研的结果,对标准草稿进行了补充、修改,
于2021年8月形成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1.标准编制原则
工作组根据该标准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
1)保证标准的先进性、合理性及相关标准的配套性;
2)保持标准的继承性与实用性;
3)贯彻及引用最新版本的有关基础标准;
4)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
和编写》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2-
2.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服务型制造综合能力的基本要求、评价原则、评价指
标、评价流程和能力等级判定等。
本标准适用于对制造企业的服务型制造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主要内容如下:
1)基本要求
本部分规定开展服务型制造的企业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
2)评价原则
服务型制造综合能力评价时应遵循目标导向原则、全面性原则和可
量化原则。
3)综合能力评价指标
本部分给出了服务型制造综合能力评价的指标。按照《服务型制造
导则第2部分:基本模式》中规定的模式分类,服务型制造主要包括资
源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借贷中的担保机制研究考核试卷
- 2025演艺场所租赁合同模板
- 2025电力建设合同范本
- 2025标准代理商合同
- 二零二五版独家代理协议书独家授权代理协议
- 租赁期间房屋买卖合同书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混凝土工劳务承包合同
- 石场承包开采合同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食堂炊事员聘用合同范例
- 本商铺租赁合同书范例
- 情绪心理学与情绪管理 课件
- 《民俗旅游学》教案-第九章 岁时节日民俗与旅游
- 软件质量证明书
- 高考标准化考场建设方案详细
- 人民医院肿瘤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 高压-引风机电机检修文件包
- 2023届物理高考二模考前指导
- GB/T 39486-2020化学试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方法通则
- GB/T 11085-1989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
- GXH-3011A1便携式红外线CO分析仪
- 2022年四川省阿坝州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