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科学 伪造人像 多光谱检验-编制说明_第1页
法庭科学 伪造人像 多光谱检验-编制说明_第2页
法庭科学 伪造人像 多光谱检验-编制说明_第3页
法庭科学 伪造人像 多光谱检验-编制说明_第4页
法庭科学 伪造人像 多光谱检验-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3年第一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

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3〕10号),国家标准《法庭科学伪造人像多光谱检验》项目计划

编号为20230339-T-312。本标准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刑标委)归口,刑

事照相、录像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照相分委会)为标准执行单位。

本标准项目是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QI重点专项“法庭科学视频人像鉴定系统证伪测试与质

量评价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成果转化形成。

(二)起草单位情况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清华大学、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最高人民法

院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局司法鉴定辅助办公室、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国家安全

机关司法鉴定办公室、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广州市公安局、大庆市公安局、上海商汤智能科技

有限公司。该标准由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负责归总、协调、完善等。

清华大学是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

“985工程”、“211工程”,拥有一大批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人才,在多光谱成像技术、伪造人

像检验技术领域始终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对该标准的技术指标的制修订具有较强的指导能力。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是公安部直属的犯罪调查实验室和实战实体部门,承担着各类重大疑难

案件物证检验鉴定的重要职责,拥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刑事技术专家和相关领域的专业领军人才,

是我国刑事科学技术领域专业最全、实力最强、最具权威的专业机构。在法庭科学鉴定领域始终

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对该标准的技术指标的制修订具有较强的指导能力。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国立自动化研究机构,在模式识别、机器学习、

计算机视觉等领域有鲜明的学科优势和技术特色,在高仿人像伪造方面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对该

标准的技术指标的制修订具有较强的指导能力。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拥有深厚的学术积累,并不断

增强行业领先的全栈式人工智能能力,在人像检验的相关方面有丰富的产业化经验,对该应用标

注的制修订有较强的指导能力。

从单位性质来看,起草单位汇聚政、产、学、研、用五大主体,既有公安部、工业信息化部

等政府部门所属单位,如公安部鉴定中心、中国信通院等,也有视频人像技术领域顶尖高校,如

清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还有知名科研院所,如中科院信工所、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等,以

及本领域头部企业,如商汤、多维视通等;从所属行业来看,起草单位覆盖公安、检察、法院、

司法行政、安全等系统,基本涵盖了本标准可能涉及的所有利益相关方和应用部门。各起草单位

都在各自行业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和影响力,也为本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和专业化的

支持。

(三)主要工作过程

2022年3月29日在北京召开第一次标准研讨会,来自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安部科技

信息化局、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4位专家参加会议并

对标准草案进行研讨并提出意见建议。专家建议本标准应聚焦建立法庭科学领域伪造人像检验流

程,界定人像伪造类型,规定伪造人像检验的通用要求。

2022年7月12日在北京召开第二次标准研讨会,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广东省公安厅、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天津市公安局、福建省公安厅

的8位专家参加会议并对标准草案进行研讨并提出意见建议。专家建议从基层实战需求出发,细

2

化标准技术指标,将多光谱人像检验在法庭科学中的特殊性作为检验流程的重要环节。

2022年11月18日在北京召开第三次标准研讨会,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

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市安全局的8位专家参加会议并对标准草案进行研讨并提出意见建议。

专家建议本标准应统一界定本系列标准涉及的共性术语定义,注重加强本标准的顶层设计作用,

促进系列标准的协调配套使用。

2023年3月21日,国标委发布立项计划,本标准正式立项。

2023年4月11日在北京召开第四次标准研讨会,邀请中国信通院相关专家与标准起草人共

同对本标准进行研讨并提出意见建议,专家建议全文应注意中英文表述的统一,如视频图像、人

像等;建议加入“挖孔照片”这一呈现攻击新形式,建议对呈现攻击样本检验一章进行重新分类

表述;建议将有关技术内容作为资料性附录。

2023年4月19日,正式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编制原则

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有关法规要求,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

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起草。

三、标准内容的起草

(一)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和依据

标准的术语和定义根据相关文献和广泛采用的表达形式,将本系列标准中的共性术语定义都

纳入本标准的术语定义部分,根据相关文献和广泛采用的表达形式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修改,以

适应我国目前的实际表述情况。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适用于本标准的仪器设备应满足的质量要求,法庭科学领域伪

造人像多光谱检验的模型数据采集要求,需进行多光谱人像检验的方法要求以及鉴定指标、意见

证明文件,及其他辅助资料性文件。标准性质根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二)标准中英文内容的汉译英情况

本标准中的汉译英内容参考了本领域学术界广泛采用的表达形式。比如,“多光谱成像”一词

翻译为“multispectralimaging”。再比如,“检验”一词翻译为“examination”,也借鉴了国际标准

ISO21043中的相关表述,相比“identification”,“examination”检验的范围更广、更全面,也更

符合检验鉴定工作的实际。

四、主要试验验证结果及分析

此标准为推荐性标准,主要的确定依据是国际标准制定时进行的相关科学研究,采标时在国

际标准基础上进行了验证并参考了其他已颁布的标准。1、对国内及国外市场上现有的人像检验

方法进行调研;2、全面梳理多光谱人像检验流程和评价标准,明确标准覆盖范围;3、确定现

有国家标准中人像检验方法与本标准的差异;4、对人像检验结果的统计并明确检测限及评估标

准是否与国际标准一致。

本标准是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法庭科学视频人像鉴定系统证伪测试与质量评价关键技

术研究”成果转化而来,与该标准相关的试验验证结果主要包括:

1.多光谱人像特征提取,包括人像皮肤波段特征、多光谱人像特征等,研发了基于人脸关键

点检测和多光谱特征提取的可量化检验模型,提高了伪造检验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

2.开发了基于多光谱成像的高仿真人像鉴定平台,提出并设计了基于多光谱成像的高仿人像

3

鉴伪方法,搭建了面向多种高仿人像攻击的多光谱人像鉴伪平台,形成了基于多光谱人像检验的

一般流程。

3.初步形成了一套标准验证指标体系,根据当前深度学习、鉴定证伪技术等发展情况,以及

产业实践情况,针对性地构建相应指标。根据数据标签体系和验证指标要求,开展验证数据集制

备和筛选工作。

五、标准水平分析

国内外目前尚无此类标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六、采标情况

无。

七、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与现行的法律法规之间无矛盾,与现行强制性标准无冲突。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过程和依据

无。

九、标准性质的建议

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发布。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建议

无。

十一、废止、替代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无。

十二、其他应予以说明的事项

无。

4

国家标准

《法庭科学伪造人像多光谱检验》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2023年4月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3年第一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

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3〕10号),国家标准《法庭科学伪造人像多光谱检验》项目计划

编号为20230339-T-312。本标准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刑标委)归口,刑

事照相、录像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照相分委会)为标准执行单位。

本标准项目是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QI重点专项“法庭科学视频人像鉴定系统证伪测试与质

量评价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成果转化形成。

(二)起草单位情况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清华大学、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最高人民法

院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局司法鉴定辅助办公室、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国家安全

机关司法鉴定办公室、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广州市公安局、大庆市公安局、上海商汤智能科技

有限公司。该标准由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负责归总、协调、完善等。

清华大学是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

“985工程”、“211工程”,拥有一大批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人才,在多光谱成像技术、伪造人

像检验技术领域始终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对该标准的技术指标的制修订具有较强的指导能力。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是公安部直属的犯罪调查实验室和实战实体部门,承担着各类重大疑难

案件物证检验鉴定的重要职责,拥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刑事技术专家和相关领域的专业领军人才,

是我国刑事科学技术领域专业最全、实力最强、最具权威的专业机构。在法庭科学鉴定领域始终

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对该标准的技术指标的制修订具有较强的指导能力。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国立自动化研究机构,在模式识别、机器学习、

计算机视觉等领域有鲜明的学科优势和技术特色,在高仿人像伪造方面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对该

标准的技术指标的制修订具有较强的指导能力。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拥有深厚的学术积累,并不断

增强行业领先的全栈式人工智能能力,在人像检验的相关方面有丰富的产业化经验,对该应用标

注的制修订有较强的指导能力。

从单位性质来看,起草单位汇聚政、产、学、研、用五大主体,既有公安部、工业信息化部

等政府部门所属单位,如公安部鉴定中心、中国信通院等,也有视频人像技术领域顶尖高校,如

清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还有知名科研院所,如中科院信工所、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等,以

及本领域头部企业,如商汤、多维视通等;从所属行业来看,起草单位覆盖公安、检察、法院、

司法行政、安全等系统,基本涵盖了本标准可能涉及的所有利益相关方和应用部门。各起草单位

都在各自行业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和影响力,也为本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和专业化的

支持。

(三)主要工作过程

2022年3月29日在北京召开第一次标准研讨会,来自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安部科技

信息化局、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4位专家参加会议并

对标准草案进行研讨并提出意见建议。专家建议本标准应聚焦建立法庭科学领域伪造人像检验流

程,界定人像伪造类型,规定伪造人像检验的通用要求。

2022年7月12日在北京召开第二次标准研讨会,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广东省公安厅、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天津市公安局、福建省公安厅

的8位专家参加会议并对标准草案进行研讨并提出意见建议。专家建议从基层实战需求出发,细

2

化标准技术指标,将多光谱人像检验在法庭科学中的特殊性作为检验流程的重要环节。

2022年11月18日在北京召开第三次标准研讨会,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

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市安全局的8位专家参加会议并对标准草案进行研讨并提出意见建议。

专家建议本标准应统一界定本系列标准涉及的共性术语定义,注重加强本标准的顶层设计作用,

促进系列标准的协调配套使用。

2023年3月21日,国标委发布立项计划,本标准正式立项。

2023年4月11日在北京召开第四次标准研讨会,邀请中国信通院相关专家与标准起草人共

同对本标准进行研讨并提出意见建议,专家建议全文应注意中英文表述的统一,如视频图像、人

像等;建议加入“挖孔照片”这一呈现攻击新形式,建议对呈现攻击样本检验一章进行重新分类

表述;建议将有关技术内容作为资料性附录。

2023年4月19日,正式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编制原则

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有关法规要求,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

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起草。

三、标准内容的起草

(一)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和依据

标准的术语和定义根据相关文献和广泛采用的表达形式,将本系列标准中的共性术语定义都

纳入本标准的术语定义部分,根据相关文献和广泛采用的表达形式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修改,以

适应我国目前的实际表述情况。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适用于本标准的仪器设备应满足的质量要求,法庭科学领域伪

造人像多光谱检验的模型数据采集要求,需进行多光谱人像检验的方法要求以及鉴定指标、意见

证明文件,及其他辅助资料性文件。标准性质根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