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度下学期二轮复习验收九年级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共8页,满分10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涂到答题纸规定的位置。2.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答在本试卷上不得分。一、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1.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北部,是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在考古发掘中、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的灰烬层中,发现许多被烧过的石头、骨头和朴树籽,还有一块紫荆木炭。这些灰烬有的成堆,有的成层。这说明北京人A.过着定居生活B.懂得人工取火C.很好地管理火D.有了审美观念2.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成周,今洛阳)地区,后演变为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公元前3世纪,秦的征伐战争把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连结起来,“中国”一词也慢慢被赋予更多的政治和文化含义。这表明,秦的统一A.促进华夏族形成B.增强了国家认同C.推动了政治革新D.消除了民族隔阂3.创立太平道的张角,经过10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徒已有数十万人。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历时九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但余部坚持斗争20多年,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这段材料反映了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A.原因及影响B.原因及经过C.原因及特点D.特点及影响4.如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某单元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其中①处应为A.人口迁徙B.孝文帝改革C.大运河的开通D.经济重心的南移5.对下列图示意图理解正确的是A.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B.清政府推行垦荒政策,开发西南地区C.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巩固西北边疆D.中央政府不断加强对台湾的有效管辖6.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这表明A.元朝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B.人口流动促进民族进一步交融C.元朝统一后民族关系和谐融洽D.国家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7.与汉代“千里不贩伞”相比,明清时期,粮食、布匹等民生日用品已成为长途贩运的主要商品,且出现了诸多商品粮基地。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A.“交子”的出现B.市舶司的设置C.商帮的兴起D.十三行的设立8.林则徐将英美鸦片商人呈缴的走私鸦片烟土两万多箱,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英国大鸦片贩子认为中国禁烟措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材料讲述的是鸦片战争的A.背景B.内容C.过程D.影响9.“俄国租旅大,英国租威海卫,德国租胶州湾,英国租九龙,法国租广州湾。列强还在中国大量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这一情形发生在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B.甲午中日战争后C.中法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0.八年级(3)班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基于历史大概念的单元学习,他们通过表格整理的部分史事如表。据此,可从中提炼出的大概念(主题)是时间事件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举人发起“公车上书”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1915年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护国战争爆发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A.资产阶级不断开展救亡图存斗争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举步维艰C.国民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广大人民群众成为革命的主力军11.一位美国教育家于1919年5月来华,6月他在北京给女儿写信:想想我们国内14岁以上的孩子,有谁思考国家的命运?而中国学生负起政治改革运动的领导责任,并使得商人和各界人士感到惭愧而加入他们的运动,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材料说明这场运动A.以《新青年》作为重要阵地B.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C.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D.引发实业救国的热潮12.如下图所示内容的主题应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C.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D.反“围剿”斗争取得胜利13.”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陈毅创作该诗的历史背景是A.辽沈战役的胜利B.淮海战役的胜利C.平津战役的胜利D.渡江战役的胜利1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A.实现直接“三通”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5.1954年,北京市工业局选择同仁堂作为首批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同仁堂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进行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后,同仁堂在生产、销售规模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了一个新发展。这里的“历史潮流”是A.实现工业化B.社会主义改造C.巩固人民政权D.人民公社化运动16.红色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在中国共产党100年多年的历史中,红色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按照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五四精神②特区精神③延安精神④井冈山精神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①④③②D.③②①④17.202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某一学校筹办了“缅怀邓公”的主题班会,所选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②挺进大别山③南方视察④指挥淮海战役A.②④①③B.①②③④C.①④②③D.②④③①18.某市历史博物馆准备举办一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展,下列备选方案中最恰当的是A.“两弹一星”、“东方魔稻”、“神舟六号”B.《教师法》、“863”计划、“希望工程”C.“东方魔稻”、“三峡工程”、“211”工程D.“两弹一星”、《青春之歌》、“985”工程19.拜占庭帝国的军事战略与其前身罗马帝国截然不同,总体来说呈现守势状态,其目标以收复失土为主,并非开拓新疆土。由此可知,拜占庭帝国A.其前身是波斯帝国B.版图一直在缩小C.长期进行防御战争D.被阿拉伯人灭亡20.著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中讲到“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这三场革命中与“权利”或“人权”的伸张相关的文件是A.英国《权利法案》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法国《人权宣言》B.英国1787年宪法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法国《独立宣言》C.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21.在《世界史·现代史编》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战争所带来最直接、最明显的后果是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和破坏。……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生产遭到沉重打击。”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A.背景B.过程C.结果D.影响22.在《拿破仑时代》中有这样一段话:“拿破仑个人的影响诚然是可贵的,但是只有顺应正在推进欧洲文明的那些潮流,他的影响才能起作用。”其中所说的“潮流”指A.建立封建君主专制统治B.巩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和推动资本主义发展C.对外征战,建立统一欧洲D.建立真正民主、自由的社会23.他在法庭上慷慨陈词,发表了《历史将宣判我无罪》的著名演说,该演说后来成为武装斗争的政治纲领。在他的带领下人民经过5年多的武装斗争,于1959年1月取得胜利,在拉丁美洲建立了第一个摆脱帝国主义统治的社会主义国家。他就是A.扎格鲁尔B.华盛顿C.卡德纳斯D.卡斯特罗24.东欧在1989年后开始剧变。最先在波兰人民共和国出现,后来扩展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等华沙条约组织国家。这个事件以苏联解体告终,一般被认为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实质上是指东欧各国A.生活水平的根本变化B.对外政策的根本变化C.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D.文化传统的根本变化25.“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按其形式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C.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D.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非选择题(共3道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6分,共50分)。26.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起于多元,源于本土,碰撞交融,但又是一个整体,多元一体是其显著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6分)材料一秦统一后,在秦政权的内部和外部都普遍而客观地存在着潜在的分裂因素,主要是传统的分封思想和地域文化区别。——魏明枢《论桑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历史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政权为消除“分裂因素”的采取主要措施。(4分)材料二: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各民族发生大规模迁徙和融合的时期。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氏、羌等族大规模进入中原。黄河流域汉族大批南迁,与南方各族的交往十分频繁和密切。--摘编自邱树森等《新编中国通史》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存在哪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口迁徙的现象?根据材料指出这一现象的特点。(4分)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产业扶持、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提升等扶持政策,民族地区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少数民族地区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摘自李波等《“这十年”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调查研究》(3)根据材料三指出党和国家为发展民族地区实施的扶持政策,并根据材料中的图表信息说明其成效。(4分)(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的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2分)27.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百年党和人民不断努力奋斗的追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8分)材料—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图1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图2维新派运动各地重要报纸图3《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图4武昌起义各省独立形势图图5巴黎和会三巨头图6《五四运动》(绘画)(1)请阅读材料一图文材料,从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事件,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9分)材料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第一次(或第二次)“伟大飞跃”实现的标志及其理由。(6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图中③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哪些飞跃性的重大理论成果。(3分)28.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穿越历史的风烟眺望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1524年,有位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英国是世界近代以来最先崛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通观英国的崛起之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英国的崛起,既有内部的努力。也有对外部的侵略掠夺。——《西方文明史》(1)材料一中使西班牙发生“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个变化主要受益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列举英国崛起过程中与“内部的努力”有关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材料二:罗斯福曾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有数据表明,在反法西斯战争时期,英美向苏联支援战机18303架、坦克1.3万多辆、反坦克炮5800多门等。(2)材料二中罗斯福和斯大林所评价的是哪两次战役?并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主要原因。材料三:20世纪20年代,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必须改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大国崛起》(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公寓房预定合同
- 星酒店转租合同
- 北京市房屋租赁协议
- 2025-2030全球二甲氨基二硫代甲酸镍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中美贸易新篇章:(2024版)范文合同2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悬浮磁选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二零二四年度员工个人企业入股合作协议书3篇
- 23年-24年项目部安全培训考试题答案研优卷
- 2024项目部安全培训考试题附答案(培优)
- 23年-24年项目部安全培训考试题含答案【轻巧夺冠】
- 幼儿阿拉伯数字描红(0-100)打印版
- 社会组织等级评估报告模板
- GB/T 12173-2008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 2023年1月浙江高考英语听力试题及答案(含MP3+录音原文)
- 房产抵押注销申请表
- 【课件】第三课 蒙娜丽莎 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
- 新媒体研究方法教学ppt课件(完整版)
- 东芝空调维修故障代码汇总
- 建筑物成新率评定标准
- 工艺管道仪表流程图(共68页).ppt
- 五项管理行动日志excel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