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吸浆虫防治指标_第1页
小麦吸浆虫防治指标_第2页
小麦吸浆虫防治指标_第3页
小麦吸浆虫防治指标_第4页
小麦吸浆虫防治指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麦吸浆虫防治指标引言小麦吸浆虫,又称麦蛀虫,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害虫,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的小麦产区。这种害虫以幼虫形态钻入小麦的茎部,吸取正在发育的麦粒汁液,导致小麦减产甚至绝收。因此,科学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小麦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吸浆虫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防治指标的制定以及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农业工作者提供实用的防治指导。吸浆虫的发生规律小麦吸浆虫的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成虫在小麦抽穗扬花期产卵于小麦茎部,卵孵化后的幼虫即开始危害小麦。幼虫发育成熟后,便在小麦茎中化蛹,蛹羽化成成虫后,钻出小麦,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成虫出土活动,再次重复上述生活史。吸浆虫的危害特点吸浆虫对小麦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危害,即幼虫吸取麦粒汁液,导致麦粒干瘪、秕粒增加,影响产量;二是间接危害,即吸浆虫的为害造成小麦伤口,容易引起病菌侵染,导致小麦病害加重。防治指标的制定防治指标是指根据害虫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危害特点,确定进行防治的临界值。对于小麦吸浆虫,防治指标的制定应综合考虑其种群密度、小麦生长阶段、气候条件等因素。一般认为,当平均每穗吸浆虫卵量达到5粒以上时,应采取防治措施。此外,还应结合田间调查和预测预报,灵活调整防治策略。综合防治技术农业防治通过合理轮作、深耕土地、清除田间及周边杂草等措施,破坏吸浆虫的越冬场所,减少虫源。物理防治在成虫羽化期,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减少产卵量。化学防治选择合适的化学农药,在成虫产卵高峰期和幼虫孵化初期进行喷施,常用的农药有甲维盐、高效氯氰菊酯等。生物防治利用吸浆虫的天敌,如寄生蜂等,进行生物防治,降低害虫种群密度。结语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手段,科学制定防治指标,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农业工作者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上述防治技术,确保小麦生产安全。#小麦吸浆虫防治指标引言小麦吸浆虫是一种重要的害虫,其幼虫在小麦灌浆期钻入麦粒内部,吸取浆液,导致小麦减产甚至绝收。因此,科学合理地制定防治指标对于保障小麦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指标,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防治指标的制定原则1.经济损失阈值防治指标的制定应以经济损失阈值为基本依据。经济损失阈值是指在不采取防治措施的情况下,害虫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对于小麦吸浆虫,一般认为当被害率超过10%时,就需要采取防治措施。2.生态学因素害虫种群动态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制定防治指标时,需要考虑害虫的发生发展规律、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等因素。例如,干旱年份吸浆虫发生率通常较高,因此在干旱年份应适当降低防治指标。3.农药使用效率防治指标的制定还应考虑农药使用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合理安排施药时间,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防治指标的具体内容1.虫口密度虫口密度是衡量害虫发生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于小麦吸浆虫,当平均每穗虫口密度超过1头时,应考虑采取防治措施。2.被害率被害率是指被害小麦穗数占调查总穗数的百分比。如前所述,当被害率超过10%时,应采取防治措施。3.环境影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对吸浆虫的发生有重要影响。例如,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吸浆虫的发育受到抑制,此时可以适当放宽防治指标。4.农药使用应根据农药的特性和使用技术,合理安排施药时间。例如,选择在吸浆虫的卵孵化高峰期施药,可以提高防治效果。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通过合理轮作、深耕、适时播种等措施,破坏吸浆虫的生活史节奏,降低其发生率。2.生物防治利用吸浆虫的天敌,如寄生蜂等,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3.化学防治选择合适的农药,在吸浆虫卵孵化高峰期进行施药,确保防治效果。结论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指标应综合考虑经济损失阈值、生态学因素和农药使用效率等因素。通过合理制定防治指标,可以有效控制吸浆虫的危害,保障小麦产量和品质。同时,应加强监测预警,及时调整防治策略,实现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小麦吸浆虫防治指标1.虫口密度监测定期田间调查:在小麦抽穗至开花期,每隔5-7天进行一次田间调查,每亩随机选取5个点,每个点调查20穗,记录吸浆虫成虫和幼虫的数量。计算平均虫口密度:将每个点调查的虫口数相加,除以调查的穗数,再除以调查点的数量,得出每亩的平均虫口密度。防治阈值:根据当地经验或历史数据,设定一个防治阈值,如每亩虫口密度超过500头时,应采取防治措施。2.防治时机成虫发生期:根据虫口密度监测结果,当平均虫口密度达到防治阈值时,应立即开始防治。幼虫发生期:小麦抽穗后,当田间发现有被害症状,如麦穗出现孔洞、籽粒被害等,应立即采取防治措施。3.防治方法农业防治:选择抗虫品种,合理轮作,及时清除田间及周边杂草,减少虫源。物理防治:利用吸浆虫成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如甲维盐、高效氯氰菊酯等,按照说明书进行喷施。注意施药时间应选择在成虫高峰期,且应避开蜜蜂活动高峰期。生物防治:利用吸浆虫的天敌,如寄生蜂等,进行生物防治。4.防治效果评价防治后虫口密度调查:施药后7-10天进行虫口密度调查,比较防治前后虫口密度的变化,评价防治效果。产量影响评估:在收获后,对防治区与未防治区的产量进行统计分析,评估防治措施对产量的影响。5.注意事项安全施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药剂对人畜和环境的污染。轮换用药:长期使用单一杀虫剂易导致吸浆虫产生抗药性,应定期轮换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综合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