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高考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评估试卷2(九省联考模式含答案)_第1页
2024届新高考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评估试卷2(九省联考模式含答案)_第2页
2024届新高考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评估试卷2(九省联考模式含答案)_第3页
2024届新高考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评估试卷2(九省联考模式含答案)_第4页
2024届新高考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评估试卷2(九省联考模式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新高考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评估试卷(九省联考模式)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题。

科学成为一种独立的、占主导地位的精神范型,是从希腊开始的。希腊人最早对世界

形成一种不同于神话而又系统的理性看法,而且创造了一套数学语言来把握自然界的

规律。希腊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提出万物源于水的命题,奠定了西方哲学追究本源的

形上精神。泰勒斯学生的学生阿那克西米尼指出,万物由气所构成,不同的物质由气

的浓密稀疏所致,这开辟了把握世界的实体构成主义传统。这一传统主张唯有找到自

然现象背后的实体,并且通过这一实体将自然现象重新组合构造出来,才算是认识了

自然。古代希腊的原子论实际是第一个比较成熟的实体构成主义的模型:原子论者找

到了原子作为基础,并将大千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还原为原子的不同排列组合。与

构成主义传统相对照的是由毕达哥拉斯学派开辟的形式主义传统。在他们看来,理解

世界的关键不在于找出构成实体,而在于找出构成方式。他们认为,数是万物构成的

基本形式,因此,数有着至高无上的本体论地位。柏拉图学派后来进一步精致化了这

些主张,从哲学的高度强化了形式的重要性。实体构成主义和形式主义这两大传统后

来被近代科学所综合继承。希腊科学真正的大发展不在希腊古典时期,而在希腊化时

期。有三个杰出的人物代表了这一时期最高的科学成就,他们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

和托勒密。欧几里得因为《几何原本》,阿基米德因为杠杆原理和浮力原理,托勒密

因为《至大论》而彪炳史册。他们是古代世界在几何学、力学和天文学上达到的三座

高峰。在公元元年左右的几个世纪,罗马人统治了西方世界。他们在政治、管理,法

律和军事上有着杰出的成就,但在科学方面难以为人称道。虽然也出现过像普林尼这

样百科全书式的博物学者,但罗马人总的来说没有对科学的发展做出过重大的贡献。

希腊丰富的科学遗产被他们一点点地丢弃,直至文明的光辉完全熄灭,进入长达五百

年的黑暗年代。在欧洲黑暗年代(公元六世纪至十一世纪),自然科学确实处于沙漠

状态,但是同一时期,阿拉伯人却建立了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阿拉伯帝国。他们继

承了希腊人的科学遗产,大量翻译了包括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和托勒密《至大论》

在内的希腊科学著作。到了公元八世纪,阿拉伯人使希腊传统的西方科学进入了一个

新的繁荣时期。在炼金术(作为化学的先驱)、代数、天文学、光学等方面,阿拉伯

人都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今天的许多科学术语都来自阿拉伯文,这正是因为近代

科学继承了阿拉伯人的科学遗产。阿拉伯科学的辉煌时期只持续到了12世纪,而中

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却持续上升到了17世纪。从盛唐(公元7世纪)到明末(17世

纪)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由于中国政治的相对稳定,其独特的科学技术体系得以逐步

完善和发展。构成这一体系的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

术,是古代中国人聪明智慧的结晶。造纸、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四大发明,经阿

拉伯人传入欧洲后,对近代科学的诞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中国人对近代世界文

明的卓越贡献。11世纪之后,欧洲开始从漫漫长夜苏醒,十字军东征从阿拉伯人那里

带回了中国的四大发明和希腊的学术;通过翻译希腊古典文献,欧洲学术得以复苏。

大翻译运动在西班牙和意大利两个中心进行,因为它们离阿拉伯文化和希腊化文化区

最接近。大翻译运动的结果是出现了经院哲学的新气象,为基督教教义辩护的神学与

亚里士多德主义进行了成功的结合,产生了以理性论证为主导的托马斯•阿奎那的哲

学,希腊理性精神遂通过经院哲学传到了近代;此外,还诞生了实验科学的先驱罗吉

尔•培根。欧洲的第二次学术复兴也就是著名的文艺复兴。就科学史而言,这次复兴

更全面地恢复了希腊自然哲学的整体面貌,柏拉图主义重新支配了研究自然的学者们

的思想,以对抗已占统治地位的托马斯―亚里士多德主义。这一时期航海罗盘、钟表、

枪炮、印刷术等的出现,以及美洲的发现,都为科学革命提供了合适的气氛和时代背

景。人们即将从古代的知识范围里走出来,去探索无限的宇宙。世界观的重大变革确

实是从哥白尼革命开始的。古希腊及中世纪的宇宙是一个层层相套的有限的球体,地

球居于宇宙的中心。近代思想的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就在于从有限封闭的世界走向无限

的宇宙。这一思想主题反映在许多方面:在天文学方面,最终抛弃了天球的概念,将

天体撒向一望无垠的宇宙空间;在物理学方面,最终抛弃了亚里士多德目的论的天然

运动概念,提出了惯性运动概念,除非受到干扰,物体将沿一条直线无限地运动下去;

在视觉艺术的创作方面,定点透视代替全景透视,确立了欧几里得几何学在观察世界

的过程中作为先天形式的地位,人被确立为观察世界的主体,世界成为观察者眼中的

世界;在精神生活方面,对人类有限性的深刻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上帝的虔诚恭敬,

被无神论的狂妄、放肆以及对主体无限能力的崇拜所取代;在经济活动领域,对自然

资源的无限开发和索取代替了适度规模的小农经济。这一切,实际上都是“从封闭世

界走向无限宇宙”这一时代主题的表现。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哥白尼革命

对于近代世界如此重要,因为,这场宇宙论革命既是天文学的,也是人类学的,既带

来了世界图景的改变,也导致了欧洲心灵的重建。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希腊人对于世界的看法是系统且理性的,并且能用自创的数学语言来把握自然

规律,这是绝无仅有的。

B.毕达哥拉斯学派开辟了形式主义传统,他们认为理解世界的关键在于找出构成

方式,其相关主张后来被柏拉图学派进一步精致化。

C.国内政治环境的不同造成了阿拉伯科学和中国科学发展时期长短的差异,中国

的科学技术体系能够完善发展得益于政治的相对稳定。

D.11世纪之后,欧洲的翻译水平大幅度提高,开始对希腊古典文献进行翻译,

并在西班牙和意大利两个中心进行了大翻译运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实体构成主义传统,认识自然要先找到一个实体作为基础,然后通过这一

实体重新组合构造自然现象。

B.希腊的科学遗产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实体构成主义和形式主义两大传统便被阿

拉伯和近代科学继承下来。

C.中国的科学技术体系由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

术构成,是古代中国人智慧的体现。

D.欧洲经历了两次学术复兴,第一次是大翻译运动,第二次是文艺复兴;两次复

兴中希腊文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3.下列关于本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为总分结构,先提出观点,然后分别列举希腊人在科学上对于世界

的贡献。

B.文章的论述语言生动形象,如“文明的光辉完全熄灭”“欧洲开始从漫漫长夜苏

醒”等。

C.文章运用对比论证,把罗马人在科学方面的少有作为,与希腊人的科学贡献进

行对比。

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把科学发展的漫长历史划分为几个阶段进行介绍,脉络清

晰明了。

4.下列观点符合“从封闭世界走向无限宇宙”这一思想主题的一项是(3分)

A.恒星嵌在旋转的巨大球壳之上,天球是宇宙的边界,地球静止在球壳的中心。

B.认识是完全服务于信仰的,上帝决定一切,认识没有独立于信仰的功能。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外力停止,运动也就停止。

D.人是名副其实具有伟大智能的生物,能够理解并驾驭所居住的世界。

5.请简述哥白尼革命以前的西方科学发展历程。(6分)

(-)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听雨

季羡林①

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

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润物细无声”,春雨本

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被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

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

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

环境,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

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

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这声音时慢时急,时

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

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

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

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

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

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

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

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

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

是,古今对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悬殊。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

也不过五十岁。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

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

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②了。可我为

什么今天听雨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

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六岁就离开,

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

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的

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

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决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

得邪性。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

看到的是蒙蒙细雨。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

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

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犹如

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

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层,收到了这个阳台上,收到了自己的脑

子里,头顶上叮当如故,我的心情怡悦有加。但我时时担心,它会突然停下来。我潜

心默祷,祝愿雨声长久响下去,响下去,永远也不停。

(摘编自散文集《二月兰》)

文本二

综观古今中外各名家的散文或随笔,既不见“散”,也不见“随”。它们多半是结构谨严

之作,决不是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的轻率的产品。蒙田的《随笔》,确给人以率意而

行的印象。我个人认为,在思想内容方面,蒙田是极其深刻的;但在艺术性方面,他

却是不足法的。与其说蒙田是一个散文家,不如说他是一个哲学家或思想家。根据我

个人多年的玩味和体会,我发现,中国古代优秀的散文家,没有哪一个是“散”的,是

“随”的,正相反,他们大都是在“意匠惨淡经营中”,简练揣摩,煞费苦心,在文章的

结构和语言的选用上,狠下功夫。文章写成后,读起来虽然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

实际上其背后实蕴藏着作者的一片匠心。空口无凭,有文为证。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是流传千古的名篇,脍炙人口,无人不晓。通篇用“也”字句,其苦心经营之迹,昭然

可见。像这样的名篇还可以举出一些来,我现在不再列举,请读者自己去举一反三吧。

(摘编自季羡林《漫谈散文》)

【注】①季羡林:1911年出生于山东聊城市临清市。北大教授,著名学者。精通多国

语言文字。文中“死文字''指已失传的吐火罗文。②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指对生

死的通达看法。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第2段的“同一种死文字拼命”与第3段的“死文字仿佛又活了起来”相照应,

突出雨声带给“我”写作上的灵感与内心的愉悦之情。

B.文本第4段说“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而第6段又说“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

俗人”,前后表述不一,影响了“我”的形象的塑造。

C.“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一个“竟”字,写出了久旱未雨,作者急切盼望

下雨,忧心如焚,现在终于下雨了的难以控制的喜悦心情。

D.文章从下雨开篇,到盼望雨声长久响下去结尾,在写听雨的过程中,既写了眼

前的雨景,又写了想象的雨景,收放自如,主题鲜明。

7.下列对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雨“润物细无声”,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抓住春

雨细小无声的特征,写出春雨只为“润物”,不求人知。

B.蒋捷的《虞美人》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空相融合,写出了他少年、壮年和晚年

的特殊感受,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现今听雨时的惆怅心情。

C.蒙田的《随笔》确给人率意而行之印象,作者认为其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与其

说他是一个散文家,不如说他是一个哲学家或思想家。

D.《醉翁亭记》的语言极具特色,全文用“也”收束句尾,又一贯通篇,毫无赘烦

之弊,反而有灵动之妙,有一唱三叹的风韵。

8.作者曾说:“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请结合文本一,谈谈这篇文章抒发了作

者什么样的“真情”?(5分)

9.作者认为:“中国古代优秀的散文家,没有哪一个是,散,的,是,随,的……读起来

虽然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实际上其背后实蕴藏着作者的一片匠心。”请结合文本

一,说说作者是如何实践这一创作原则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

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皆积善累德之效也。

及至后世,淫侠衰微,不能统理群生,诸侯背哗,残贼良民以争壤土,废德教而任刑

罚。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

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然则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天道之大者在阴阳。

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

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天使阳出布施于上而主岁功,

使阴入伏于下而时出佐阳;阳不得阴之助,亦不能独成岁。终阳以成岁为名此天意也

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者不可任以治世,犹阴之不可任以成岁也。

为政而任刑,不顺于天,故先王莫之肯为也。

(节选自董仲舒《天人三策》)

材料二:

丞相西平侯于定国者,其父号曰于公,为县狱吏,决曹掾,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

东海郡中为于公生立祠。东海有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

肯。其姑告邻之人曰:“孝妇养我甚谨,我哀其无子,守寡日久,我老,久累丁壮奈

何?”其后,母自经死。母女告吏日:“孝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

欲毒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以上府。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此不杀姑也。太守不

听,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太守竟杀孝妇,郡中枯早三年。后太守至,卜

求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杀之,咎当在此。“于是杀牛祭孝妇冢,太

守以下自至焉,天立大雨,岁丰熟。

(节选自《说苑•贵德》)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

标号涂黑。(3分)

终阳以成A岁为名B此天意也C王者承天意D以从事E故F任德教G而不任刑。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残贼,指凶残暴虐的人,也可指对他人施以残忍暴虐的行为,文中之意为后

者。

B."是故阳常居大夏”中的“是故”与《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中的“是故”

意思不同。

C.“使阴入伏于下而时出佐阳”中的“下”与《赤壁赋》中“下江陵”的“下”意思相同。

D.“而以生育养长为事”中的“以……为”与《劝学》中“以为轮”的“以为”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董仲舒认为君主是秉承天意来治理天下的,要避免人民生怨作乱,实现社会

安定、百姓归心,使上天降下祥瑞,最好施行德教。

B.新任太守对郡中三年大旱感到奇怪,让于公占卜,查出孝妇冤情,于是去孝

妇墓冢前杀牛祭奠,当年地方即获得丰收。

C.东海孝妇很早就失去了丈夫,也没有子女,但是侍奉婆婆非常周到,婆婆一

直觉得对其有所亏欠,无奈之下选择自杀来减轻负担。

D.董仲舒依据天道的阴阳思想,阐述德教与刑罚在为政方面是有侧重的,他指

出,要想实现“治世”,还需要适当刑罚来辅助德教。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此不杀姑也。太守不听,数争不能得。

14.材料一中对东海孝妇故事中“枯旱三年”的成因有怎样的说法?(3分)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T6题。

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宿渔家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15.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村四月》前两句视听结合,写了山绿河涨、杜鹃啼叫、烟雨蒙蒙的初夏

风光。

B.“才了蚕桑又插田”,“才”“又”衔接紧密,突出农人忙碌,照应上句“闲人少

C.《宿渔家》前两句巧妙运用白描手法,写出渔家人生存环境的简陋和生活的

简朴。

D.《宿渔家》语言风格华美绚丽,从细微之处落笔,朴实中见巧思,极富生活

情趣。

16.两首诗都写到劳动场景,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岳阳楼》中“,”两句与《登高》中“万里悲秋常

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表达的情感相似。

(2)读史以明鉴,对于秦国灭亡的教训,杜牧、贾谊都认为应“施仁”。杜牧《阿房

宫赋》中的“,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说明秦若施仁爱民则可传万世;

而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3)小达到故宫游览,在九龙壁前看着威风凛凛的浮雕龙刻,不禁想到很多诗人曾

把这神奇、祥瑞的龙写入了诗词中,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含有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

论的演绎推理。它包括: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前面大前提的特

殊化陈述J、前提,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特殊化陈述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比如,

大前提是“名著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小前提是“《红楼梦》是名著“,结论是"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②当时,德军向法军猛烈进攻,法军为了避开德军锐气,

积蓄力量,巧施隐身术,躲藏了起来,德军一时失去了攻击目标。德军指挥官下令侦

察敌情。一天,德军一名军官用望远镜搜索法军阵地,突然发现前方阵地下慢慢地爬

出一只名贵的波斯猫,懒洋洋地躺着晒太阳。于是德军军官根据“凡有名贵波斯猫的

地方就有法军高级指挥官'’的大前提和“③的小前提,推出结论“前方阵地必有法军

指挥官

其实,“老马识途”的故事,从逻辑上讲,用的也是一个三段论推理。公元前663年,

齐桓公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凯旋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

大军在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怎么也找不到归路。管仲向齐桓公表达了自己认为“老

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们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走出山谷''的意思。齐桓公随

即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这些老马

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紧跟其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路。

18.下列句子中使用的破折号,与选段画横线句子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B.我是你的一一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C.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一一

D.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19.下列句中的“意思”与文中加点的“意思”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宝玉的意思即刻便要叫人烫黄酒,要山羊血黎恫丸来。

B.船价不过意思而已,每只做了五两船钱。

C.门外阴沉沉的,一股冷气灌进屋里,有下雪的意思了。

D.梨花半残意思少,客子渐老寻游非。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个文本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20字。(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认知天象、物候、时令、自然变化

规律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气”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

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

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

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①二十四节气处处体现了古老的中华智慧,②既具有安排生产生活时序的功能,③又

可以用以防灾避疫、养生保健,④还引导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⑤是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⑥其价值无论如何估量都不能说不为过。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道法自然、崇尚和谐、珍视生命的重要表现,是珍贵的文化和精

神财富。

21.文中画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

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第二段文字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

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甲骨文“及“,左上像人形,右下像手形。古人说,像一人在前跑,一人在后追,后面

的人追赶上前面的人,伸手将其抓住,抓住了就是“及”。人生路上也仿佛藏着一个个

“及”,那“及"就像一条条看不见的时间鞭子,时刻都在赶着你、撵着你。人的一生很

短暂,是迫不及待的一生,是来不及、等不及的一生,是及时追赶着的一生:追上你

想追上的,赶上你想赶上的,抓住你想抓住的。不然,你的一生都会追悔莫及的!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讲述你的故事,或谈谈自己的看

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部分参考答案:

1.B2.B3.C4.D

5.①古希腊时期,形成实体构成主义和形式主义两大传统;在古代世界的几何学、

力学和天文学上达到高峰。②公元元年左右的几个世纪,罗马人统治西方世界,希腊

丰富的科学遗产被一点点丢弃,总体来说未对科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③公元六世纪

至十一世纪,欧洲进入黑暗年代,自然科学处于沙漠状态。④11世纪之后,诞生实验

科学的先驱罗吉尔・培根;文艺复兴时期航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