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标要求:1.7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通过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史事,了解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入:对外关系:以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为疆域范围,古代在版图以内交往为内部民族关系,版图以外的交往为对外交往。举例说明汉唐宋元的对外交往实例。唐朝时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宋元时期:马可·波罗来华、海上丝绸之路繁荣西汉时期:丝绸之路一、郑和下西洋1.背景
阅读课本P70,结合地图,找到西洋的地理范围。
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及沿岸地区(1)西洋范围
一、郑和下西洋(2)目的:(为什么要下西洋)阅读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目的。材料1:成祖疑惠帝(注:建文帝朱允炆)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chái)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明史·郑和传》材料2:西洋诸国,对明朝出品之陶瓷、丝绸等,都极喜爱……在返程中,郑和官船亦购买或交换一些中国所缺之香料,染料,宝石,象皮,珍奇异兽等等。——摘编自苏明阳《郑和下西洋历史漫谈》①政治: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宣扬国威②经济:用中国的货物去交换海外的奇珍异宝,发展海外贸易一、郑和下西洋(3)条件:(为什么能下西洋)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条件。①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雄厚的国力支撑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②明初积极与周边国家地区发展友好关系。材料:当时全国各地仓储相当充裕(永乐中)“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藏蓄积甚丰。”——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一、郑和下西洋(3)条件:(为什么能下西洋)③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才智过人,勤劳谨慎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熟悉伊斯兰教地区习俗具有一定航海、造船知识【宋】水罗盘(模型)郑和远航绘制的航海图(局部)郑和宝船(局部)④拥有航海的人才。一、郑和下西洋2.概况
阅读课本P71—P72,梳理以下信息。(1)时间:(2)规模:(3)相关技术: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明史·兵志》郑和宝船(模型)长152m宽62m首次人数多达27000人。船只最多200多艘。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和航海技术。刘家港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4)范围: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中国香料、宝石、象牙等奇珍精美瓷器、上等茶叶、优质丝绸、漆器、大量金属货币等(慷慨送礼、贸易)西洋一、郑和下西洋意义:①当时中国和亚非各国存在经济贸易与友好往来。一、郑和下西洋3.意义用“三宝”命名,表明当地人民对郑和充满了爱戴和敬意。其中所含的历史信息是:说明郑和的船队到过这些地方;(意义②)郑和的远航增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郑和下西洋是和平之师、友好使者。人物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到达美洲特点时间1405—14331492—1504次数7次4次人数首次27800多人1500人船数最多共有200艘17艘船只大小长44丈(151.8米)宽18丈(61.8米)长24.5米宽6米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洲最远航程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古巴、海地等地方式海外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寻找掠夺黄金好财富时间长、早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广航程远友好交往中西对比:对比同时期西方航海家的航海,总结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和地位意义③
为人类航海事业做出伟大贡献
人类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南京·郑和墓
明朝朝贡(进贡):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
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归,于国家何益?此特一弊政。郑和之后,再无下西洋了。——《明史·郑和传》
1433年,郑和于归国途中,积劳成疾,在古里(今印度)病逝,享年62岁。七月船队回国,明宣宗赐葬南京牛首山南麓。郑和下西洋44年之后,明朝皇帝宣布:下西洋为一大“弊政”,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档案销毁殆尽……消极影响:七次大规模远航和馈赠性贸易,给明政府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一、郑和下西洋4.结果二、戚继光抗倭
阅读课本P72-P73,梳理以下信息。1.倭寇概念:2.倭寇猖獗原因:P73相关史事3.倭患的危害:4.治理:戚继光抗倭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的“戚家军”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杀民劫财,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抒发了戚继光不追求个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已任的爱国情怀。这首军歌说明戚家军军纪严明,训练有素,能征善战,上下团结,作战能力强;表明戚家军同仇敌忾、不除倭患誓不罢休的决心。这首军歌表现了戚家军面对侵略教誓死捍卫国家安全以及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坚强意志。二、戚继光抗倭5.结果:军民合力,将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6.性质: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二、戚继光抗倭7.胜利原因:①抗倭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愿望。②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③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④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寇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猖獗。所到之处,寇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威胁到沿海地区民众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因此,戚继光等人领导的抗斗争,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葡萄牙殖民者谎称遇到风浪,买通广东地方官员,许诺每年缴纳白银500两。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将500两白银改交明朝政府,获得了在澳门的租借居住权。但澳门领土主权仍属中国。1573年1887年1887年,清政府被迫与葡萄牙王国签约,承认了它对澳门的管理权。背景: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民者开始海外扩张的脚步,葡萄牙人也逐渐来到中国沿海地区。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999年12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前教育实习工作总结
- 2024年永新县县直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真题
- 2024年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
- 昏迷及窒息的抢救及护理
- 疫情期间高考英语作文范文汇编
- 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作业指导计划
- 市政道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阳光少年健康成长计划
- 腰痛中医健康教育
- 一氧化碳中毒培训
- 输电线路基础占地补偿协议书
- 2023年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库
- 蒙古国金矿开采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的开题报告
- 螺钉螺栓扭力标准
- 高级生命支持(ACLS)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发电机用柴油机说明书
-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IVAS静脉用药配置中心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静配中心细胞毒性药物的配置方法
- 10kV线路施工安全及技术交底
- 宋词-教学讲解课件(全)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Windows10+Office2016)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电网检修工程预算定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