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公路隧道运营规范 安全风险管理_第1页
水下公路隧道运营规范 安全风险管理_第2页
水下公路隧道运营规范 安全风险管理_第3页
水下公路隧道运营规范 安全风险管理_第4页
水下公路隧道运营规范 安全风险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下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风险管理规范本文件规定了水下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机构设置和责任体系、风险辨识与分析、风险评估、风险管控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水下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风险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对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基本要求4.1总体要求4.1.1水下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应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水下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企业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机制,积极引导全员参与,开展全过程、各环节控制,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证水下公路隧道的安全运营。4.1.2水下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单位应按照分级管理原则,明确不同等级风险管控责任,细化岗位职责,将风险管理职责纳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4.1.3风险辨识工作采用全员参与、自下而上的方式,由班组组织一线作业人员辨识本岗位的危险源并制定管控措施,逐级上报后组织实施。对新设备或首次作业的风险点,应进行专项风险辨识并落实管控措施后方可进行操作或作业。4.2风险管理原则4.2.1业务融合原则风险管理应贯穿于水下公路隧道运营全过程、各环节,并与业务管理有机融合。4.2.2系统化原则风险管理应针对相互独立的作业单元,按照人、物、环境、管理四要素,系统开展致险因素分析。4.2.3动态管理原则2水下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随运营周期、业务范围、活动区域、管理单元、作业环节等变化而动态变化,风险管理辨识、评估、管控工作应相应动态调整。5机构设置和责任体系5.1机构设置水下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单位应严格落实风险管控主体责任,建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分管运营负责人和各部门负责人及结构、设备、电气、仪表、安全等专业人员组成的组织管理机构,可下设安全管理办公室。5.2责任体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水下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单位应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分管运营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班组负责人及各岗位人员的职责。5.3管理制度5.3.1水下公路隧道运营单位应建立健全运营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控、风险预警、教育培训、档案管理等内容。5.3.2水下公路隧道运营单位应建立健全运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运行考核奖惩机制,明确考核奖惩的标准、频次、方式方法等。5.4培训考核水下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单位应制定运营安全风险管理教育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开展全员培训,使员工掌握本岗位的风险类型、风险事件、致险因素、风险评估方法、风险分级结果、风险管控措施,并保留好培训计划、签到表、课件或教材影像资料、考核结果等培训资料。6风险辨识与分析6.1风险辨识范围风险辨识范围如下:a)常规作业活动和检维修等非常规作业活动;b)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c)人为因素,包括:作业行为、人员能力(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行为);d)工作场所内、外风险因素(隧道渗漏水、隧道管涌、隧道结构裂缝、隧道衬砌表层脱落、隧道外部地质的变化等);e)作业环境、气候、昼夜及其他自然灾害等环境因素;f)变更,包括:作业工艺和方法、设备和工具、人员变动。6.2划分风险单元6.2.1设施设备类设施设备类细分如下:a)土建结构:洞口、洞门、衬砌、路面、检修道、吊顶及预埋件、烟道板、现浇弧形道板等;b)供配电系统:高低压配电系统、变电站、发电机、配电箱、供电线路等;3c)通风照明系统:通风机房、射流风机、轴流风机、照明灯具等;d)防排水系统:排水泵房、排水泵、集水池、排水边沟、变形缝接水盒等;e)消防系统:消防泵房、消防泵、消防水池、应急通道、灭火器、消火栓、火灾探测器等;f)指挥调度系统:监控系统、交通与环境监测系统、通信系统、交通控制与诱导系统、广播系统、紧急电话系统等;g)装饰装修:洞口面砖及装饰石材饰面、洞顶防火涂料及防火饰面、洞内外侧墙装饰板等;h)交通安全设施系统:护栏、光过渡段、振颠设施、隔离封闭设施、视线诱导设施、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等;i)其他:工程车辆、地下管廊等。6.2.2作业活动类作业活动类细分如下:a)车辆通行;b)通行环境巡视;c)监控调度;d)电工作业;e)巡检;f)道路清扫;g)占道、动火、高处、临时用电、有限空间、动土、吊等检维修作业;h)应急救援。6.3风险辨识方法6.3.1工作危害分析法针对作业活动的每个环节,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识别出此环节的风险源,工作危害分析评估表见附录A。6.3.2安全检查表法针对区域、场所、设备设施等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风险辨识,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估表见附录B。6.3.3其他方法水下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实际,选择其它有效可行的方法。6.4致险因素致险因素主要包括:a)人的因素包括: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分散注意力的行为;操作失误、违章作业、冒险进入危险场所、使用不安全设备、人为造成安全装置失效、未正确使用操作工具、未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在机器运转时维修保养等;未持证上岗、工作技能不熟练、工作经验不足等。b)物的因素包括:结构、机器、设备、工具等本身存在缺陷;作业方法不当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设施信号、标志、防护等存在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陷等。c)环境因素包括:隧道通行环境不良;施工场地环境不良;外部恶劣天气等。d)管理因素包括: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不明确;安全管理制度不全面或不合实际;安全管理文件档案管理混乱;操作规程可操作性不强、宣贯不到位;安全教育培训落实不到位、安全培训内容不切实际;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善、应急演练针对性不强;岗位职责不明或设置不合理;未开展班组建设活动,安全文化融入不到位等。7风险评估47.1风险评估方法7.1.1宜采用风险矩阵法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作业风险进行评估。风险矩阵法主要由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决定,相关计算见公式(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主要由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后果严重程度决定,相关计算见公式(2)。R=L×C…………(1)式中:L——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见表1;C——后果严重程度,见表2;R——风险等级,见表3。R=L×E×C…………(2)式中:L——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见表4;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见表5;C——后果严重程度,见表6;R——风险等级,见表7。7.1.2在风险等级确认过程中,可采用两种方法相互验证的方式更加精确评估风险等级。建议采用风险矩阵法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分别确认风险值大小,取其结果最大值确认风险等级。7.2风险评估标准7.2.1LC法评估标准表1可能性(L)判定标准12高易34低5表2风险事件后果严重性(C)等级判定标准人元5表3风险值(R)等级取值区间表7.2.2LEC法评估标准表4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标准1263341567表5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判定标准1263342每月暴露一次5166表6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判定标准123475361表7风险值(R)等级划分123457.3风险等级确定风险等级由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较小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7.4风险等级的调整与变更7.4.1水下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单位每年应开展不少于1次的隧道运营安全风险的全面辨识。发现新的致险因素出现,或主要致险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发生风险事件可能性或后果严重程度发生显著变化时,应及时开展风险再评估,并变更风险等级。7.4.2风险初评为“重大风险”后,水下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单位及时通过人、财、物、技术等方面的投入,以降低风险等级,经重新评估后可变更风险等级。针对因客观因素,不可降低的“重大风险”,应积极加强风险管控。8风险管控8.1通用要求8.1.1水下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单位应根据不同风险点的风险等级,明确风险管控责任、制定相关方案、实施风险管控,将隧道运营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防范事故发生。8.1.2水下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单位应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制定精准的风险管控措施。按照技术措施、组织管理措施、教育培训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安全警示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的顺序控制和降低风险,制定最佳控制措施。8.2控制措施8.2.1技术措施技术措施包括:a)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致险因素;7b)预防:当消除致险因素有困难时,可通过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风险发生,如使用漏电保护装置、起升高度限制器、水下公路隧道管养信息化系统等;c)减弱:在无法消除致险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风险的措施,如设置安全防护网、安全电压等;d)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风险的情况下,将人员与致险因素隔开,并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转动设备设置防护罩等;e)警示: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设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如设备故障报警、隧道内减速标志等。8.2.2组织管理措施管理措施包括:a)落实管理制度、作业许可、安全操作规程等;b)减少暴露时间(如异常温度或有害环境);c)安全检查、巡查;d)监测监控;e)设置警示、提示;f)建立安全文化体系等。8.2.3教育培训措施教育培训措施包括:a)新员工三级教育;转岗、复岗培训;b)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培训;c)再教育;d)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继续教育;e)外来人员培训;f)事故案例警示专题培训等。8.2.4个体防护措施当技术措施不能消除或减弱致险因素时,或处置异常或紧急情况时,或发生变更,但风险控制措施未及时到位时,宜考虑采取个体防护措施,包括:a)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反光衣、安全鞋等劳动防护用品;b)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杆、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安全工器具等。8.2.5安全警示措施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通过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对操作人员进行提示,包括:a)安全色、安全标识;b)声光报警装置;c)隧道内减速标志等。8.2.6应急处置措施应制定触电、火灾、车辆伤害、中毒窒息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明确处置措施。8.3风险管控8.3.1分级管控原则8风险分级管控遵循风险等级越高管控层级越高,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应同时负责管控的原则。原则如下:a)重大风险:公司级管控;b)较大风险:部门级管控;c)一般风险:班组级管控;d)较小风险:岗位级管控。8.3.2重大风险管控8.3.2.1针对重大风险制定动态监测预警计划,定期(每月不少于1次)更新监测数据或状态。8.3.2.2通过指定风险监测预警人员、设置水下公路隧道信息化风险监测系统,实现对重大风险实时状态和变化趋势的掌握,根据主要致险因素的管控临界值,实现异常预警。8.3.2.3针对重大风险应单独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措施,根据实际运营情况,联合交通、公安、生态环境、应急管理、海事、航道等主管部门,定期开展演练。8.3.3风险告知水下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单位应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结合风险评估结果将风险管控措施告知相关人员,使其掌握本岗位风险点、风险等级、管控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等信息。8.4风险登记备案8.4.1水下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单位应落实重大风险信息登记备案规定,其辨识、评估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明确信息登记责任人,并接受行业管理部门监督。8.4.2水下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单位应完整保存风险管控过程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清单、风险辨识与风险评估记录,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重大风险信息登记表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8.5教育培训水下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单位应组织安全管理人员、一线作业人员对致险因素及风险管控措施进行培训。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侧重管控措施的制定和管理要求等,一线作业人员侧重本岗位致险因素及管控措施等,并定期组织考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