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汇编:
文言文阅读
2024届辽宁省部分学校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晋武帝泰始)五年春二月,帝有灭吴之志,以尚书左仆射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
阳。祜线怀远近甚彳安工汉之心与美人开也太信去煮欲去首听之减戌遂之卒以垦田八百余顷。
其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其季年,乃有十年之积。祜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
阁之下,侍卫不过十数人。初,广汉太守弘农王潘为羊祜参军,祜深知之。祜兄子暨白:“潘
为人志大奢侈,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祜目:“潘有大才,将以济其所欲,必可用也。”
更转为车骑从事中郎。溶在益州,明立威信,蛮夷多归附之。俄迁大司农,时帝与羊祜阴谋
伐吴,祜以为伐吴宜藉上流之势,密表留潘,复为益州刺史,使治水军。咸宁二年冬十月,
以羊祜为征南大将军。祜上疏请伐吴,帝深纳之。而朝议方以秦、凉为忧,祜复表日:“吴
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大功耳。”议者多有不同,祜叹目:“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七八。天
与不取,岂非零事者恨于后时哉!”唯度支尚书杜预、中书令张华与帝意合,赞成其计。三
年冬十二月,吴夏口督孙慎入江夏、汝南,略千余家而去。诏遣侍臣诘羊祜不追讨之意,并
欲移荆州。四年夏六月,羊祜以病求入朝,既至,帝命乘辇入殿,不拜而坐。祜面陈伐吴之
计,帝善之。以祜病,不宜数入,更遣张华就问筹策。帝欲使祜卧护诸将,祜日:“取吴不
必臣行,但既平之后,当劳圣虑耳。功名之际,臣不敢居,若事了,当有所付授,愿审择其
人也。”十一月,羊祜疾笃,举杜预自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晋灭吴》)
材料二:
凡战,所谓势者,乘势也。因敌有破灭之势,则我从而迫之,其军必溃。法日:“因势
破之。”晋武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惟羊祜、杜预、张华与帝意合。祜病,举预自
代。及祜卒,拜预镇南大将军,预乃启请伐吴之期,帝报待明年方欲大举。预上枣日:“凡
事当以利害相较,今此举十有八九之利,而其害一二,止于无功耳。朝臣言破败之形,亦不
可得,直是计不出己,功不在身,各耻其前言之失,故违之耳。自秋以来,讨贼之形颇露。
若今中止,孙皓怖而生计,则明年之计或无所及矣。”时帝与张华围棋,而预表适至。华推
杆®敛手曰:"陛下圣明神武,国富兵强。吴王淫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
帝乃许之。预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出于要害之地,以令贼心。时诸将会议,或日:“今大
暑,水潦方降,疾疫将起,宜伺来冬,更为大举。"预日:“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
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着手处也。”遂指授群帅,径造秣陵,所过城邑,莫不束手,遂平
孙皓。
(节选自《百战奇略》)
【注】①杆:棋盘。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不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
祜绥怀A远近B甚得江汉之心C与吴人开布大信D降者欲去E皆听之F减戍逻之卒G以垦
田H八百余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事,文中指经历此事,与成语“少不更事”中的“更事”意思相同。
B.表,一种古代公文文体。表主要为表达臣子对君主陈说政治的请求和愿望,类似于《出
师表》中的“表”的功用。
C.敛手,指拱手、两手抱拳,表态度恭敬,也可用于指缩手,表不敢妄动。
D.夺,文中指粉碎,瓦解,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勿夺其时”中的“夺”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以秦、凉地区的胡人可能成为隐患为由反对伐吴,羊祜认为只要快速行动成就灭吴
大功,胡人就自己消停了,但只是赢得一小部分人的赞同。
B.晋武帝虽然认可羊祜的伐吴之计,但是吴国的夏口督孙慎进犯江夏、汝南两郡劫掠一千
多家离去后,他也追究羊枯的不追讨之过。
C.对于伐吴一事,羊祜认为其有利方面占到十分之八九,而不利方面只有十分之一二,其
结局最差不过没有成功而已。
D.杜预在指挥作战时注意出击敌人要害之地,瓦解敌人的斗志,而且坚持利用有利态势,
一鼓作气击破敌人,平定了吴国。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祜病,不宜数入,更遣张华就问筹策。
(2)遂指授群帅,径造秣陵,所过城邑,莫不束手,遂平孙皓。
14.材料二中说“凡战,所谓势者,乘势也”,请问材料一中羊祜镇襄阳时为晋武帝灭吴之
势做了哪些方面的准备?请简要概括。
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三一模模拟(调研卷)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而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
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溪旁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伪吴时贵将,与行密俱起合犯,
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非遭逢乱
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欲而然邪?想其陂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
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
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县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不足
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范埋直落至于于羽、退选而无阚迫
欲长有此应坐?、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
哉?
(节选自宋代欧阳修《菱溪石记》)
材料二:
木之生,或集而荡,或拱而天;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
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至?之患。其最幸者,漂沉
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
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清,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
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荡,拱而天,任为栋梁而不
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出于湍沙之间,
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攀似不偶然也。
(节选自苏洵《木假山记》)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0
及其后世A荒埋B零落C至于D子孙E泯没而无闻F况G欲H长有I此石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编民,意思是编入户籍的平民,指刘氏之后已经没落,失去“富贵者”身份。
B.负,指靠近、挨着,与《登泰山记》“苍山负雪”中的“负”词义不相同。
C.斧斤,各种斧子,与《石钟山记》“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的“斧斤”意义相同。
D.理,指命运,与《六国论》中的“存亡之理”意义不同,与现在的“道理”也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篇文章均借物说理,第一篇叙述了与奇石有关的事件表达感慨,第二篇借木假山的遭
遇表达感慨,第一篇观点直露,第二篇含蓄委婉。
B.作者认为刘金虽是武夫健卒,却懂得珍爱欣赏世间奇异之物,爱好斯文雅致,可能是功
成志满、过于富贵、骄奢安逸才产生了如此雅兴。
C.欧阳修感慨人事兴废无常,怜惜石头可爱却遭遗弃,于是将两石分别立在丰乐亭南北,
以便滁州百姓游玩观赏,表现其与民共赏的情怀。
D.材料二中作者认为逃脱了种种不幸的命运,在急流和泥沙之中被埋没、经历水冲虫蛀形
成山峰形状的木头都是幸运的,都有非凡的价值。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
(2)木之生,或薨而殛,或拱而天;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
14.材料一中的石头、材料二中的木,都有为人所取的现象,两位作者对于人“取”物的看
法有何不同?
2024届辽宁省部分名校高三一轮质检(一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荆南留后高季昌为节度使。季昌到官,城邑残毁,户口雕耗。季昌
安集流散,民皆复业。二年冬十月,依政进土梁震过江陵,高季昌爱其才识,留之,欲奏为
判官。乃日:“震素不慕荣官,明公不以震为愚,必欲使之参谋议,但以白衣侍樽俎可也,
何必在幕府。”季昌甚重之,以为谋主,呼日先辈。乾化二年,高季昌潜有据荆南之志,乃
奏筑江陵外郭,增广之。乾化三年,高季昌造战舰五百艘,为攻守之具,朝廷浸不能制。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高季昌闻帝灭梁,避唐庙讳,更名季兴,欲自入朝。明宗天成元年
四月,梁震荐前陵州判官贵平孙光宪于季兴,使掌书记,季兴大治战舰,欲攻楚。光宪谏日:
“荆南乱离之后,赖公休息士民,始有生意。若又与楚国交恶,他国乘吾之弊,良可忧也。”
季兴乃止。二年春,高季兴既得三州请朝廷不除刺史自以子弟为之不许。及夔州刺史潘炕罢
官,季兴辄遣兵突入州城,杀戍兵而据之。帝怒,以刘训为南面招讨使,将步骑四万讨之。
高季兴求救于吴,吴人遣水军援之。三年春,楚王殷如岳州,遣六军使袁诠击荆南,高季兴
以水军逆战。季兴大败,请和。冬十二月,高季兴寝疾,命其子从诲权知军府事。丙辰,季
兴卒。
从诲既袭位,谓僚佐日:“唐近而吴远,舍近生远,非计也。”乃因楚王殷以谢罪于唐,
帝许之。四年秋七月甲申,以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高从诲性明达,亲礼贤士,委任梁
震,以兄事之。
梁震目:“先王待我如布衣交,以嗣王用我。今嗣王能自立,不坠其业,吾老矣,不复
事人矣。”遂固请退居。从诲不能留,乃为之筑室于土洲,从诲时过其家,四时赐与甚厚,
自是悉以政事属孙光宪。
臣光日:孙光宪见微而能讲,高从诲闻善而能徙,梁震成功而能退,自古有国家者能如
是,夫何亡国败家丧身之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氏据荆南》)
文本二:
鄙谚目:“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
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节选自西汉•贾谊《过秦论》)
10.文本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
高季兴既得A三州B请C朝廷D不除E刺史F自以子弟G为之H不许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意,指生机、活力,与现在所说的“生意盎然”的“生意”意思相同。
B.臣,指让……臣服,与《苏武传》中“空以身膏草野”的“膏”用法相同。
C.属,指嘱托,与《屈原列传》中“屈平属草稿未定”的“属”意思不同。
D.谏,直言规劝,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的“谏”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梁时期,高季昌凭借出色的政治才能让原本凋敝落后的荆南恢复生机,后野心滋生,
实力不断增强,逐渐超出朝廷的控制范围。
B.后梁覆灭后,高季昌改名季兴,打算亲自入朝觐见后唐君主,没有得到允许,于是大量
制造战舰,想攻打楚国,最后被孙光宪劝阻。
C.潘炕罢官时,高季兴领军突击,杀死防守士兵并占领了夔州城。第二年楚王马殷派袁诠
率军攻打荆南,高季兴派水军迎战,被击败。
D.梁震因为自己年事已高、高从诲没有荒废先王遗业,请求退居。高从诲留不住他,于是
为他在土洲修建府舍,每年给予他丰厚赏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季兴寝疾,命其子从诲权知军府事。
(2)自古有国家者能如是,夫何亡国败家丧身之有?
14.高季昌的为政之道与贾谊提倡的治国之道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质量检测(一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送长焉。尧
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日:“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日:“解狐可。”平公
日:“解狐非子之雄邪?”对目:“君问可,非问臣之雄也。”平公目:“善。”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目:“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日:“午可。”
平公口:“午非子之子邪?”对日:“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目:“善。”又遂用
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触,内举不避子,祁黄羊
可谓公矣。”
墨者有巨子腹黄享,其子杀人。秦惠王日:“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
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尊对曰:“墨者之法日:'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
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啰,而令吏弗诛,腹葬不可不行墨
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万斤也以行太义旦子可谓公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去私》)
材料二:
夫子行说七十诸侯,无定处,意欲使天下之民各得其所,而道不行。退而修《春秋》,
采手毛之善,贬纤介之恶,人事;夹,王道备,精和圣制,上通于天而麟至,此天之知夫子也。
于是喟然而叹日:“天以至明为不可蔽乎?日何为而食?地以至安为不可危乎?地何为而
动?”天地尚有动蔽,是故贤圣说于世而不得行其道,故灾异并作也。夫子日:“不怨天,
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故孔子行说,非欲私身,运德于一城,将欲舒之于
天下,而建之于群生者耳。
(节选自《说苑•至公》)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
子A人之所B私也C忍所私D以行E大义F巨子G可谓公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覆,指覆盖,与成语“覆水难收”“覆巢无完卵”中的“覆”意思不同。
B.遂,文中是“于是,就”的意思,与《种树郭橐驼传》中“遂而鸡豚”的“遂”意思相
同。
C.赐,文中指赐予的恩惠,与《烛之武退秦师》中“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的“赐”意思相
同。
D.毫毛,人或鸟兽身上细毛,多用于比喻极细微的事物。如《鸿门宴》中“毫毛不敢有
所近”中的“毫毛”就是这个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举荐人才时,祁黄羊向晋平公举荐解狐担任南阳令、推举祁午做军尉,晋平公采纳了
他的建议。
B.墨家巨子腹醇的儿子杀人,秦王已免其死罪。但腹醇坚持执行墨子之法,最终他的儿子
被杀死。
C.孔子游说了七十个诸侯国君却未能得志,只好隐退而修订《春秋》。他在著史时,微小的
善也要采纳,一点一滴的恶也要贬斥。
D.《吕氏春秋》中认为天地无私,日月四时普遍运行,因而万物得以生长。孔子却认为天
和地也会被遮蔽,导致灾难发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外举不避雕,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2)夫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14.“至公”的境界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一模检测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
泮然。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铃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
日:“没不俎豆其间,非夫也。”年二十举进士,甘枣集英殿。时理宗在位久,政理浸怠,
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而成。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日,是卷
古谊若龟鉴,思肝如铁石,臣将为得人贺。
祥兴二年二月,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
厘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日:“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
《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
厘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日:“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
为宰相也。”天祥法然出涕,目:“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
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帝求南人有才者甚急,王积翁荐之。天祥日:“国亡,吾分一死耳。倘缘宽假,得以黄
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积翁欲令宋官谢昌言等十人请释为道士,留梦炎不
可,曰:“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干何地!”事遂寝。帝知其不可屈,议将释之,
天祥日:“愿赐一死!”帝犹未忍,左右力赞从其请,遂诏杀之。其衣带中有贽曰:“孔曰
成仁,孟日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史臣日:“志士欲停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文天祥奉两孱主,兵败身执,
而从容伏锁,可不谓之仁哉!”许有壬目:“文天祥万变不渝,事固不可以成败论也。”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卷一百九、《宋史》卷四百十八)
文本二:
文丞相甫冠奉廷对,即极口论国家大计。未几元兵渡江,又上书乞斩嬖近之主迁幸议者,
以一人心安社稷,固已气盖天下矣。自是而断断焉弹力竭谋扶颠持危以兴复为己任。虽险阻
艰难,百挫千折,有进而无退,不幸国亡身执,而大义愈明。盖公志正而才广,识远而器闲,
浩然之气以为之主,而卒之其志弗遂者,盖以天命去宋也。虽天命去宋,而天理在公,必不
可已。故宋亡其臣之杀身成仁者不少。论者必以公为称首公。
(杨士奇《重修文丞相祠记》)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自是A而断B断焉C弹力D竭谋E扶颠F持危G以兴H复I为己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B.敢,自言冒昧的谦辞,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敢以烦执事”的“敢”字意思相同。
C.赞,常用作议论史事的文体,附于史传后以阐发议论,而文中指文天祥的遗书。
D.信,确实、实在,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烟涛微茫信难求”的“信”字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弘范认为,文天祥在南宋王朝灭亡的时候已经尽到忠孝之心了,如果效忠元人,也能
得到高官厚禄,但文天祥坚决地拒绝了。
B.留梦炎反对释放文天祥,他认为一旦文天祥回到江南再起义兵,会使他们陷入尴尬的境
地。元主虽不忍心,但最终还是杀了文天祥。
C.文天祥在被元人囚禁期间,元人敬重文天祥的忠义精神和为政才华,始终对他很恭敬,
而且想尽一切办法劝他投降归附。
D.文天祥虽然抗元最终失败,但因为他能舍生取义,从容赴死,充分体现了儒家“仁”的
精神境界,对此两个文本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没不俎豆其间,非夫也。
(2)而卒之其志弗遂者,盖以天命去宋也。
14.两则文本都评价了文天祥以身许国的行为,请分别概括其主要观点。
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一(一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高适者,渤海德人也。适少落魄,不事生业,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其性傲
于权贵,窥察洞明。及冠始留意诗什,数年之间,体格渐变,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喜为
好诗者称诵。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
子待之。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
记,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
会禄山之乱,征于翰讨禄山,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仍佐翰守南阳。及翰兵败,迄自.
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国陈败亡之赞日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反欲其勇战安可
在L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其蛋毒,未足为
耻也。”玄宗深纳之。后禄山兵恙果弗及,玄宗嘉之,寻法侍御史。
至德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
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适因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上奇其对,以适兼御史
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平江淮之乱。兵罢,宰相李辅国恶适敢言,短于上
前,乃左迁太子少詹事。
(节选自《旧唐书》)
材料二:
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沧州人。少性拓落,不拘小节,呼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便
远。后举有道,授封丘尉。未几,哥舒翰表掌书记。后擢谏议大夫,负气敢言,权近侧目,
李辅国忌其才。蜀乱,出为蜀、彭二州刺史,迁西川节度使。还,为左散骑常侍。主拳初卒。
适尚气节,语王霸,衮衮不厌。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年五十,始学为诗,即工,以气质
自高,多胸臆间语。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播吟玩。尝过汴州,与李白、杜甫会,酒酣登吹
台,慷慨悲歌,临风怀古,人莫测也。中间唱和颇多。今有诗文等二十卷,及所选至德迄大
历述作者二十六人诗,为《中兴间气集》二卷,并传。
(选自《唐才子传》)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
勇战/安可得
B.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
勇战/安可得
C.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
勇战/安可得
D.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
勇战/安可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本文中的“迁”,与《琵琶行
并序》中的“左迁”不同。
B.江东,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地理概念,古代指长江以东地区。按照地理概念,古人也称
“江东”为“江右”。
C.耻,意为“以……为耻”,与《师说》中的“而耻学于师”的“耻”意思相同。
D.永泰,文中指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禄山反叛时,高适征讨哥舒翰,哥舒翰让他做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于是他又辅佐哥舒
翰镇守南阳。
B.皇帝让各个皇子分别镇守地方,高适曾极力劝阻,但未被采纳。后来永王李璘造反,肃
宗召其商量,认为他的意见与众不同并让他领兵平定叛乱。
C.高适忠心耿耿,敢于直言劝谏,招致李辅国的嫉恨。李辅国在皇帝面前诋毁高适,高适
因此被贬为太子少詹事。
D.同为高适作传,材料一所记高适劝谏及预言永王必败的事,表明他在政治军事上有突出
的才能,而材料二所记偏重他的才学品性,其他如政治活动、为官业绩等却一笔带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
(2)负气敢言,权近侧目,李辅国忌其才
14.材料二中说高适“敢言”,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
2024届辽宁省部分学校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答案】10.AEH11.D12.C
13.(1)因为羊祜有病,不便于多次上朝,晋武帝就又派张华去羊祜那里询问伐吴的策略。
(2)杜预于是指挥众将,径直到达秣陵,经过的城镇,没有人不投降,于是平定了孙皓。
14.①对荆州远近百姓都加以安抚;③积存粮食能够吃十年;③重用王溶。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羊祜对荆州远近百姓都加以安抚,深得长江和汉水流域百姓的欢心,对待吴国军民开
诚布公讲求信义,投降的人想返回吴国都听任他们离开,减少成守、巡逻军队,并让他们开
垦八百多顷田地。
“绥怀远近”动宾结构,中间A处不能断开;
“降者欲去皆听之”是主谓结构,中间E处不能断开;
“八百余顷”是“田”的后置定语,二者中间H处不能断开。
故选AEH。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句意:这难道不让经历此事的人在事后感到遗憾吗!/年纪轻经历事情不多。
B.正确。
C.正确。
D.错误。粉碎,瓦解;耽误。句意:从心理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不耽误农作物的耕种时节。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羊祜”错,根据原文“预上春日:'凡事当以利害相较,今此举十有八九之利,而其害
一二,止于无功耳……'”可知说这话的是杜预。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以”,因为;“数”,多次;“就问”,去羊祜那里询问。
(2)“径”,径直;“造”,到达;“莫不束手”,没有人不投降。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祜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可知,对荆州
远近百姓都加以安抚;
③由原文“减戍逻之卒,以垦田八百余顷。其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其季年,乃有十年
之积。”可知,积存的粮食能够吃十年;
③由原文“广汉太守弘农王溶为羊祜参军,祜深知之……祜以为伐吴宜藉上流之势,密表留
潘,复为益州刺史,使治水军”可知,重用王潘。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晋武帝泰始)五年春季二月,晋武帝(司马炎)有灭吴的志向,任命尚书左仆射羊祜为都
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羊祜对荆州远近百姓都加以安抚,深得长江和汉水流域百姓的欢
心,对待吴国军民开诚布公讲求信义,投降的人想返回吴国都听任他们离开,减少戍守、巡
逻军队,并让他们开垦八百多顷田地。他刚到荆州的时候,军队粮食不够吃一百天,到了后
期,积存的粮食能够吃十年。羊祜在军中,经常穿着轻便皮袍,衣带宽松,不披铠甲,在他
办公的地方,侍卫也不过十多人。当初,广汉太守弘农人王;睿担任羊祜的参军,羊祜十分了
解他。羊祜哥哥家的儿子羊暨说:“王:睿这个人志气大,喜好奢侈,不能一心信用,应该对
他有办法加以控制。”羊祜说:“王潘很有才能,如果满足他的要求,一定可以任用。”王
潘又转任为车骑从事中郎。王;睿在益州,明确树立威望和信用,当地少数民族都来归附他。
不久升任大司农,当时晋武帝与羊祜秘密商议征伐吴国,羊祜认为攻打吴国应当借助长江上
游益州的地势,秘密上表请求留王港再任益州刺史,命令他训练水军。晋武帝咸宁二年冬季
十月,任命羊祜为征南大将军。羊祜上疏请求讨伐吴国,晋武帝很赞同羊祜的意见。但当时
朝廷大臣正在担忧秦州、凉州地区的胡人,羊祜又上表说:“吴国平定后,胡人就自然安定
了,只是现在应当迅速完成平定吴国的伟大功业。”朝中有很多人不同意羊祜的意见,羊祜
叹息说:“世上不如意的事情十分中常占七八分。上天赐给的东西如果不去拿取,这难道不
让经历此事的人在事后感到遗憾吗!”只有度支尚书杜预和中书令张华与晋武帝的意见相
合,赞同羊祜的计划。晋武帝咸宁三年冬季十二月,吴国夏口督孙慎进犯江夏、汝南两郡,
劫掠一千家后离去。晋武帝下诏派遣侍卫大臣责问羊祜为何不出兵追击,并想将他调离荆州。
晋武帝咸宁四年夏季六月,羊祜因病请求入朝,到了洛阳,晋武帝让他乘辇车上朝,不用参
拜就赐座。羊祜当面向晋武帝陈述伐吴的计谋,武帝很赞赏。因为羊祜有病,不便于多次上
朝,晋武帝就又派张华去羊祜那里询问伐吴的策略。晋武帝想使羊祜卧病统率众将伐吴,羊
祜说:“夺取吴国不用我亲自出征,但在平定吴国之后,陛下应该慎重考虑。我不敢贪图功
名,如果灭吴大事完成,委派大臣去治理时,希望您慎重选择合适人选。”十一月,羊祜病
危,推荐杜预代替他。
材料二:
大凡作战中所说的“势”,就是利用击敌的有利态势的问题。趁敌人出现的败灭趋势,
我军不失时机地发动攻击,那么,敌人必定会溃败。兵法说:“要利用有利态势击破敌人。”
晋武帝司马炎秘密制定一个灭亡吴国的战略计划,但交给朝臣讨论时,多数人的主张与帝意
相违,只有羊祜、杜预和张华的看法与武帝意图相合。羊祜病重时,曾向武帝举荐杜预代替
自己职务。等到羊祜一死,晋武帝便任命杜预为镇南大将军,杜预就向晋武帝请示大举伐吴
的日期,武帝回复说等到明年再考虑大举攻吴之事。杜预再次上表说:“凡事应当分析比较
它的利害得失,现在攻吴之举,其有利方面占到十分之八九,而不利方面只有十分之一二,
其结局最差不过没有成功而已。朝臣们说吴国败亡的形势还没有到来,只是因为灭吴之决策
不是出于他们的谋划,胜利后的功绩也不能归于他们,且各自又都羞于承认自己原来意见的
错误,所以至今仍然固执己见而反对伐吴。自从入秋以来,讨贼的形迹已经颇有暴露。如果
现在中止,孙皓因害怕而产生新的对策,那么明年攻打东吴的计策可能不能奏效。”当时晋
武帝与中书令张华正在下围棋,恰逢杜预的奏表送到。张华立即推开棋盘拱手向武帝说:“陛
下英明伟大,战无不胜,国家富饶,兵力强大。吴王孙皓荒淫暴虐,滥杀贤能之人,现在立
即出兵讨伐他,可以不费多大代价就可以平定吴国。”晋武帝就批准了杜预的建议。杜预多
插旗帜,在巴山之上点火,出击其要害之地,从心理上瓦解敌人的斗志。在晋军众将举行会
议时,有人提出说:“如今正值酷暑,雨季已经开始,疫病将要流行,应当等到冬季到来之
时,再大举进攻吧。”杜预说:“现在,我军已经声威大振,对敌进攻如同刀劈长竹一样,
数节劈开之后,其余的就会迎刃而解,再也用不着费力了。”杜预于是指挥众将,径直到达
秣陵,经过的城镇,没有人不投降,于是平定了孙皓。
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三一模模拟(调研卷)语文试题
【答案】10.ACF
11.D12.D
13.(1)那些出奇的事物,被丢弃在幽暗荒远之处,是很可惜的,放置在人能看到听到的
地方,喜爱它们的人又难免取回自己家里。
(2)树木生长的时候,有的刚出嫩芽就死了,有的长到两手合围的时候枝叶茂盛;幸运的
长成可以用作栋梁的时候,就被砍伐了。
14.①欧阳修认为不必取走,只要能够欣赏即可,是希望“富贵者”不要因好奇而将石据为
己有。②苏洵认为对于“木”能够被发现,能够被拿走,是一件可喜人事。表达作者对人才
被发现值得庆幸。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等到他身死之后,不过是荒芜零落,他的子孙也都沉沦民间默默无闻,何况那些希望
永久拥有这些石头呢?
“及其后世”意思是“等到他死后”,做时间状语,放在句首,起强调作用,需要与后面的
主句断开,故A处断开;
“荒埋零落”意思是“他的宅院一片荒芜零落”,主语为省略的“宅院”;“至于”通常置
于句首,表示“到了……程度、地步、境遇”,同时“至于”后面的主语为“子孙”,两个
句子的主语不一致,故“至于”前需要停顿,故C处断开;
“子孙泯没而无闻”是主谓结构完整的句子;“况”后引出另一层意思,两个句子分别阐述
不同的对象,故“况”之前需停顿,故F处断开。
故选AC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负,靠近、挨着。/背,覆盖。句意:丰乐亭挨着城墙。/青黑色的山上覆盖着白雪。
C.正确。斧斤,各种斧子。句意:最终还是受到斧头砍伐的灾祸。/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
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D.错误。意义相同。都指命运。句意:那么这里面的命运似乎不能用偶然来解释。/胜负存
亡的命运。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都是幸运的,都有非凡的价值”错误。根据原文“而荒江之清,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
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意思是:但
是,在荒凉的江边滩头上,能够这样幸运的木头能有多少?不被好事、喜爱它们的人发现,
而是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砍伐了的,哪能够数得过来呢?那么在这最幸运的树木中,又有不
幸的了。说明木头不都是幸运的。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物之奇者”,定语后置句,应为“奇物”;“幽远”,形容词作名词,幽暗荒远的
地方;“耳目”,能看到听到的地方;“去”,离开。
(2)“残”,未成年而死;“拱”,两手合围;“天”,(草木)茂盛;“则伐”,被动句
式。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意思是前来欣赏就已十分满足了,何必非
要取走它而占为己有呢?可知,欧阳修认为对于名石不必取走据为己有,只要能够欣赏就足
够了,是希望“富贵者”不要因好奇而将石头据为己有,只为一己之私。
根据材料二“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意思是让喜爱它
的人拿去制成了假山,从此它就可以脱离泥沙的冲击,免遭斧砍刀削的灾难了。可知,苏洵
认为对于“木”在经历波折之后能够被发现,能够被拿走,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借物喻人,
表达作者对人才被发现的现象值得庆幸。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菱溪的巨石共有六块,其中四块已经被人取走了,另一块虽然体积比较小,形状却很奇
特,也被当地百姓收藏在家中。那块最大的,还静静地仰卧在溪水之旁,因为它太难搬动,
故而得以独自存留在这里。每到天气转寒秋霜降落,溪水干涸后,大石便显露出来,溪旁的
人见此石形状怪异,往往把它当成神灵来祭祀。
菱溪旁边好像还有一片遗址,当地人说那是五代时期大将刘金的宅基,巨石就是刘金家
的旧物。刘金是伪吴政权时颇受宠信的将军,和杨行密一道从合犯起兵,当时号称三十六英
雄,刘金就是其中之一。刘金原本是个武夫健卒,居然能够懂得珍爱欣赏世间奇异之物,有
斯文雅致的爱好,难道不是因为遭逢乱世功成志满,骄矜于富贵之后的贪图享乐和无节制的
欲望才这样的吗?追想他当年的池塘、台榭、奇木、异草,和这块巨石是很相称的,也算得
上是一时的盛事了!如今刘氏的后代散居在滁州成为一般的农户,还有居住在菱溪旁的。
我感慨人事的兴废无常,又因此石状貌可爱却遭到遗弃深感可惜,于是用三头牛将它拉
到幽谷泉旁;又寻找那块比较小的,在白塔镇民朱氏家找到了,于是将它们分别立在丰乐亭
的南面和北面。丰乐亭挨着城墙,离城里很近,可以作为滁州百姓逢年过节游玩观赏的景物。
那些出奇的事物,被丢弃在幽暗荒远之处,是很可惜的,放置在人能看到听到的地方,
喜爱它们的人又难免取回自己家里。啊!刘金这个人虽然不值得称道,然而也算个雄杰勇武
的人,他平生的志向难道不宏伟吗?等到他身死之后,不过是荒芜零落,他的子孙也都沉沦
民间默默无闻,何况那些希望永久拥有这些石头呢?这些石头的命运可以作为对富贵之人的
告诫。而喜好珍奇玩物的人听到有这样的奇石,前来欣赏就已十分满足了,何必非要取走它
而占为己有呢?
材料二:
树木生长的时候,有的刚出嫩芽就死了,有的长到两手合围的时候枝叶茂盛;幸运的长
成可以用作栋梁的时候,就被砍伐了;还有不幸地被大风拔起,被水冲走了,有的被劈开折
断了,有的烂掉了;还有的很幸运没有被折断,也没腐烂,被人们认为是有用之材,最终还
是受到斧头砍伐的灾祸。其中最幸运的,是在急流和泥沙之中被浮沉埋没,不知道经过几百
年的时间,受到水流冲刷、虫蛀之后,形成了山峰一样的形状,让喜爱它的人拿去制成了假
山,从此它就可以脱离泥沙的冲击,免遭斧砍刀削的灾难了。但是,在荒凉的江边滩头上,
能够这样幸运的木头能有多少?不被好事、喜爱它们的人发现,而是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砍
伐了的,哪能够数得过来呢?那么在这最幸运的树木中,又有不幸的了。
我家有一座长着三个峰头的木假山。我每次想到它,总疑心在它身上似乎有一种命运在
起作用。再说,它在发芽抽条的时候没死,在长成两手合抱粗细的时候枝叶茂盛,可用作栋
梁没有被砍伐;被风拔起,在水中漂浮没有被损坏、被折断,也没烂掉;没有被损坏、被折
断,也没烂掉,却未被人当作材料,以致遭受斧头的砍伐;而是从急流泥沙之中出来,没有
让种田的人当作柴火烧了,最终到了我的手里,那么这里面的命运似乎不能用偶然来解释。
2024届辽宁省部分名校高三一轮质检(一模)语文试卷
【答案】10.BFH11.B12.B
13.(1)高季兴卧病在床,任命他的儿子高从诲暂时处理军府事务。
(2)自古以来握有国家大权的人如果能按照这样做,怎么还会有灭亡国家、败坏家门、毁
灭自身的祸事出现呢?
14.①高季昌的为政之道:安抚百姓,恢复生产,爱惜人才,善于纳谏。②贾谊则提倡君主
要借鉴历史,更要根据当代情况,做到取舍有序,适时变化。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高季兴得到三州后,请求朝廷不要任命刺史,由他自己派子弟去充当,后唐明宗没有
答应。
“高季兴”是主语,“既得”是谓语,“三州”是宾语,主谓宾齐全,句子结构完整,在“三
州”后断开,即B处;
“朝廷”是“不除刺史”的主语,二者构成主谓结构作“请”的宾语,前边省略主语“高季
兴”,句子结构完整,在“刺史”后断开,即F处;
“以子弟”是介宾结构作“为”的状语,后接宾语“之”,句子结构完整,在“为之”后断
开,即H处。
故在BFH三处句读。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A.正确。两个“生意”均指生机、活力。句意:(荆南)才开始有生机/充满生气,生命力旺
盛。
B.错误,用法不同。“臣”意为臣服,名词作动词/“膏”意为使……肥沃,名词的使动用
法。句意:舍弃近的国家而臣服于远的国家/白白地用身体使草地肥沃。
C.正确。属:嘱托/缀,指写作。句意:(他)将您托付给我/屈原的原稿尚未完成编订。
D.正确。谏:进谏,直言规劝/挽回。句意:看到细微的过失能够进谏/感悟到过去的错误已
经不可挽回。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没有得到允许,于是大量制造战舰”错误,无中生有且强加因果。由第三段可知,后梁
覆灭后,高季昌改名高季兴“欲自入朝”,并没有提及后唐朝廷是否同意,且言语中并没有
说高季兴“欲攻楚”与此事有什么关系。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寝疾”,卧病在床;“命”,任命;“权知”,暂时处理。
(2)“是”,这样;“丧”,毁灭;“何亡国败家丧身之有”,宾语前置句,“有何亡国
败家丧身”,“之”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季昌安集流散,民皆复业”“依政进士梁震过江陵,高季昌爱其才识,留之……季昌甚
重之,以为谋主,呼曰先辈”“光宪谏曰……季兴乃止”可知,高季昌据荆南时得以借鉴的
治国之道:君主要懂得安抚百姓,恢复生产,爱惜人才,善于纳谏。
从“君子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
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稷安矣”可知,贾谊则提倡君主要借鉴历史,更要根据当代情况,
做到取舍有序,适时变化。
参考译文:
文本一: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荆南留后的高季昌为荆南节度使。高季昌到任之后,看到城池残破
被毁坏,人口凋敝。高季昌于是就安置召集流离失所的百姓,百姓于是都能够恢复农业生产。
开平二年冬季十月,依政人进士梁震经过江陵,高季昌爱惜他的才能学识,将他留下,想要
上奏朝廷任命他为判官。梁震说:“我向来不羡慕荣华仕禄,您不认为我愚笨无知,一定要
让我参与谋划议事,(我)仅以平民身份侍奉在您的宴席之侧就可以了,何必一定在幕府任
职。”高季昌十分器重他,让(他)担任谋士,称(他)为前辈。乾化二年,高季昌暗中有占据
荆南的想法,于是便上奏朝廷请求修筑江陵的外城,把它增加扩大。乾化三年,高季昌修造
了五百艘战船,作为进攻防守的器械。后梁朝廷逐渐无法制约(他)。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高季昌听说后唐灭了后梁,为避后唐庙讳,改名为季兴,打算亲自
入朝(觐见)。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四月,梁震向高季兴举荐前陵州判官贵平人孙光宪,(高季
兴)让(孙光宪)担任书记一职。高季兴大造战船,准备进攻南楚。孙光宪劝谏道:“荆南遭
受战乱以来,依赖您使士兵和百姓休养生息,(荆南)才开始有生机。如果又和楚国成为仇敌,
其他国家趁我们空虚疲乏之际前来侵犯,这是非常值得担忧的。”高季兴于是作罢。天成二
年春天,高季兴得到三州后,请求朝廷不要任命刺史,由他自己派子弟去充当,后唐明宗没
有答应。夔州刺史潘炕被罢官,高季兴便率领军队突然进入夔州城中,杀死防守士兵并占领
了夔州城。后唐明宗大怒,任命刘训担任南面招讨使,率领四万步兵和骑兵讨伐高季兴。高
季兴向吴国请求教援,吴国派水军来援助他。天成三年春季,楚王(马)殷到达岳州,派遣六
军使袁诠攻打荆南,高季兴凭借水军迎战。高季兴大败,请求讲和。冬季十二月,高季兴卧
病在床,任命他的儿子高从诲暂时处理军府事务。丙辰日,高季兴去世。
高从诲继位后,对僚佐们说:“后唐离我们近而吴国离我们远,舍弃近的国家而臣服于
远的国家,这不是好计策。”于是通过楚王(马)殷向后唐谢罪,后唐明宗答应了他的请求。
天成四年秋季七月甲申日,(后唐朝廷)任命高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高从诲性情通达,
礼贤下士,重用梁震,把他当作兄长来对待。
梁震说:“先王待我如同贫贱之交,(他)将您托付给我。现在您已经能够自立,没有荒
废先王遗业,我已年老,不能再侍奉人了。”于是坚决请求告老还乡。高从诲没能留住他,
于是为他在土洲修建府舍。高从诲时常到梁震家里去探望,一年四季的赏赐极为丰厚,从此
把政事全部托付给孙光宪。
臣司马光评论说:孙光宪看到细微的过失能够进谏,高从诲听到正确意见能够改正,梁
震成功之后能全身而退,自古以来握有国家大权的人如果能做到这样,怎么还会有灭亡国家、
败坏家门、毁灭自身的祸事出现呢?
文本二:
俗话说:“过去的经验教训不忘记,就是以后做事的借鉴。”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
于上古的历史,验证以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详
知谋略和形势是否合宜,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所以历时长久,国家安定。
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质量检测(一模)语文试卷
【答案】10.ACF
11.B12.D
13.(1)推荐外人不回避仇人,推荐自家的人不回避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公正
无私了。
(2)孔子说:“不怨恨上天,不责怪他人,人学习平常的知识最后达到至高的境界(高深
的道理/通达天命),了解我的大概是上天吧!”
14.①选拔人才方面:不顾个人恩怨,唯贤是举;
②坚守规则方面:坚持原则,大公无私;
③个人得失方面:不怨天尤人,尽己所能。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儿子是人们所偏爱的,忍心割去自己所偏爱的而推行大义,腹醇可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子,人之所私也”,判断句,主语“子”单列表强调,故在AC处断开。
“忍所私以行大义”,“行大义”是“忍所私”的目的,联系紧密,“大义”是“行”的宾
语,其后断开,即F处。
故在ACF三处断开。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以及理解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覆水难收”中的“覆”,倒出或倾倒;“覆巢无完卵”中的“覆”,翻。句意:
天的覆盖没有偏私。/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难以挽回。/翻倒的鸟窝
里不会有完好的卵。
B.“意思相同”错误。“遂而鸡豚”的“遂”是“喂养”的意思。句意:它们各自施行它们
的恩德,于是万物才得以生长。/喂大你们的鸡和猪。
C.正确。句意:君王虽然为这事加以照顾;/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
D.正确。句意:表彰很细微的善事;/细小的财物都不敢据为己有。
故选Bo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D.“孔子却认为天和地也会被遮蔽,导致灾难发生”错误。原文说天会被遮蔽,大地会震
动,灾难和异象一起发生,选项中表述有缺失;此外,选项与原文逻辑不同,原文的意思是
天与地尚且会有被遮蔽和震动的情况,更何况行道,因此圣贤的学说在世上不能推行,就会
有灾祸和异常的现象同时发生。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外举”,举荐外人;“内举”,举荐自家的人;“公”,公正无私;
(2)“尤”,抱怨、指责;“上达”,达到至高境界(高深的道理/通达天命);“其”,
表推测语气,大概。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外举不避雒,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可知,选拔人才方面:不顾个人恩怨,唯
贤是举;
由“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可知,坚守规则方面:坚持原则,
大公无私;
由“夫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可知,个人得失方面:
不怨天尤人,尽己所能。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天的覆盖没有偏私,地的承载没有偏私,日月照耀四方没有偏私,四季的运行没有偏私。
它们各自施行它们的恩德,所以万物才得以生长。尧有十个儿子,但是不把王位传给他的儿
子却传给了舜;舜有九个儿子,但不传位给他的儿子却传给了禹:他们最公正了。
晋平公向祁黄羊问道:“南阳没有县令,谁可以担任呢?"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
担任。”晋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君王问的是可以做地方官
的,不是问我的仇人哪。”晋平公说:“好啊!”于是就让解狐担任,国人都很称赞。过了
不久,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没有管军事的官,那有谁能担任呢?"祁黄羊回答说:
“祁午可以担任。”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君王问的是谁
可以担任管军事的官,不是问我的儿子呀。”晋平公说:“好啊。”于是又让祁午担任,国
人都很称赞。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说法太好了!推荐外人不回避仇人,推荐家
里人不回避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公正了。
墨家有个大师腹罅,他的儿子杀了人。秦惠王说:“先生的年岁大了,也没有别的儿子,
我已经命令官吏不杀他了,先生在这件事情上就听我的吧!"腹黄享回答说:“墨家的法规规
定:'杀人的人要处死,伤害人的人要受刑。'这是用来禁绝杀人伤人的。用来禁绝杀人伤
人的是天下的大义。君王虽然为这事加以照顾,让官吏不杀他,我不能不施行墨家的法规。”
腹葬没有答应秦惠王,就杀掉了自己的儿子。儿子是人们所偏爱的,忍心割去自己所偏爱的
而推行大义,腹黄享可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材料二:
孔子游说了七十个诸侯国君,没有固定的居处,他想要使天下的百姓都有各自的归宿,
但他的学说行不通。只好退隐修订《春秋》,表彰很细微的善事,贬斥极细小的恶行,伦理
道德周全,王者治天下之道完备,精确和美王者的制度,向上让上天了解那么祥瑞就会降临,
这是上天了解孔子。孔子于是长叹说:“上天因为最光明而不能被掩蔽吧?为什么会出现日
食?大地因为最安稳而不可动摇吧?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天地都还有被掩蔽和震动的时
候,因此圣贤的学说在世上不能推行,就会有灾祸和异常的现象同时发生。孔子说:“不怨
恨上天,不责怪他人,人学习平常的知识最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电公司职业道德培训
- 每日消防巡查记录表
- 万科安全管理
- 《周意外伤害》课件
- 《品上市流程化妆品》课件
- 数学学案:课堂导学函数的应用(Ⅱ)
-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件
- 西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题库及答案(1401-1600题)
- 《红外感应开关》课件
- a10学生安全意识培养
-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说课稿)-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素养提升说课稿(统编版)
- 2024抖音短视频代运营合同合作协议书(律师修订版)
-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造价咨询项目部外聘人员合同范本
- 2025年新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语言 课件
- 汽车租赁公司车辆养护制度
- 2024-2030年船用发动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RFID智能仓库管理系统方案
- DB35T 772-2023 行业用水定额
- 手术室护理病历临床病案
- 房屋与市政工程第三方质量安全巡查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