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4.14”灾后重建民主南规划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_第1页
青海玉树“4.14”灾后重建民主南规划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_第2页
青海玉树“4.14”灾后重建民主南规划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_第3页
青海玉树“4.14”灾后重建民主南规划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_第4页
青海玉树“4.14”灾后重建民主南规划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青海玉树“4.14”灾后重建民主南规划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目录TOC\o"1-2"\h\z前言 1一、评估任务由来 1二、评估工作依据 1三、评估的主要目的、任务 2第一章评估工作概况 4一、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 4二、以往工作程度 7三、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8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11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12一、气象与水文 12二、地形地貌 13三、地层岩性 13四、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14五、工程地质条件 19六、水文地质条件 20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0八、小结 21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2一、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22(二)不稳定斜(边)坡 26(三)危岩体 27经野外实地调查,评估区共发育W1、W2两处危岩,分述如下: 27二、主要地质灾害形成机制 30三、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32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34一、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34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 35第五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39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39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39三、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42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43结论与建议 44一、结论 44附图:1、青海玉树“4.14”灾后重建民主南规划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分布图1:100002、青海玉树“4.14”灾后重建民主南规划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1:10000附件:1、照片2、委托书《青海玉树“4.14”灾后重建民主南规划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院审意见为防治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灾害,玉树县国土局于2011年3月4日委托青海九O六工程勘察设计院承担“玉树州玉树县灾后重建民主南规划区建设工程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院项目组接受任务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收集了该地区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在此基础上依据相关规范、规程及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委托函等技术文件,编制了本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大纲,大纲经院审通过后,项目组于2011年1月5-8日进行了地质灾害实地调查工作。野外工作结束后,院总工办对野外调查资料进行了检查验收,同意转入室内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并于2011年3月1日完成报告交院审查,形成的初步意见如下:一、在充分利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采取以地面调查为主的工作方法与手段,工作量投放适宜,内容全面,获取的地质资料丰富,评估依据充分。二、评估区共发育1条泥石流沟(N1),Q1—Q44段潜在不稳定斜坡和W1、W2两处危岩体,其中N1泥石流为中型,为中易发泥石流沟,现状条件下,其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Q1、Q3潜在不稳定斜坡稳定性较差,危害性较大,危险性大;Q2潜在不稳定斜坡,其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Q4段潜在不稳定斜坡现状条件下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W1危岩体现状条件下其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工程建设中加剧Q1、Q3潜在不稳定斜坡失稳的可能性大,危害性大,危险性大;加剧Q3潜在不稳定斜坡失稳的可能性较大,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加剧Q4潜在不稳定斜坡的可能性小,危害性小,危险性小。工程建设加剧W1、W2危岩体失稳危害性小,危险性小。评估区共发育1条泥石流沟,拟建工程建设加剧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小,其危害性小,危险性小。拟建工程遭受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其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遭受Q1、Q2、Q3潜在不稳定斜坡变形失稳破坏的可能性大,危害性大,危险性大。的崩滑距小于现有临时工程的距离,遭受Q4潜在不稳定斜坡变形失稳破坏的可能性小,危害性小,危险性小。工程建设遭受W1、W2危岩体失稳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拟建县消防大队西南侧的高原生态农业园区的东南侧斜坡坡脚地带,局部可能形成3—10m及人工边坡,工程建设中或建成后运营中引发边坡局部失稳的可能性较大,其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规划区道路工程建设中或运营中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其危害性小,危险性小。四、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依据地质灾害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结合评估原则,将建设场地的土地适宜性评估如下:1、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Ⅲ1)。建设场地适宜性为适宜。2、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Ⅲ2)。建设场地适宜性为适宜。3、加吉娘东北侧地质灾害危险性大的区段(Ⅰ1)。建设场地适宜性为适宜性差。4、萨塞沟地质灾害危险性大的区段(Ⅰ2)。建设场地适宜性为适宜性差。以上结论明确可信。综上所述,本报告野外第一手资料收集齐全,评估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结论可信,满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的相关规定,院审予以通过。按评审组所提意见进行修改后同意上报国土资源厅审查备案。青海九0六工程勘察设计院二O一一年三月PAGE47前言一、评估任务由来为防治或减轻地质灾害对拟建青海玉树“4.14”灾后重建民主南规划区建设工程建设和运营的危害,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394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和《青海省地质环境保护办法》(青海省人民政府第72号令)要求,玉树县国土资源局于2011年1月2日将青海玉树“4.14”灾后重建民主南规划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委托我院进行(委托涵),要求对工程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做出评估,以满足工程建设在征用土地和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地质灾害防治的需要。二、评估工作依据本次评估工作主要依据国家有关法规、规程及项目文件有:1、法规(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2)《青海省地质环境保护办法》(青海省人民政府第72号令);(3)《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2、规程(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2)《青海省地方标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DB63/489—2004)。3、项目文件(1)《关于对青海玉树“4.14”灾后重建民主南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委托函》,玉树县国土资源局,2010年1月2日;(2)《玉树县结古镇(市)总体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玉树灾后重建规划组,2010年5月;三、评估的主要目的、任务(一)目的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目的在于约束工程活动,为防治或减轻地质灾害对拟建青海玉树“4.14”灾后重建民主南规划区建设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危害,防止与减轻拟建工程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从源头上控制、减轻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工程建设及运营中防治地质灾害提供基础性资料。(二)任务1、查明拟建青海玉树“4.14”灾后重建民主南规划区建设工程区域地质灾害体类型、分布、规模、发育特征及其稳定性或易发性,阐明评估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特征和水文地质特征等地质环境条件,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2、分析论证拟建工程自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以及工程建设中和建成后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并对其危害程度和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3、在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及预测评估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半定量的方法,结合建设工程和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并对拟建工程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估;4、根据评估区地质灾害类型、发育分布特征、危害性和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的特征,结合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提出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的措施和建议。第一章评估工作概况一、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一)工程概况1、地理位置及交通拟建工程位于玉树县辖区,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2°58′50″—33°01′23″,东经96°57′41″—97°00-′11″之间。位于玉树县中心城区西侧,扎曲以南,交通便利(图1—1)。1、建设规模依据《玉树县结古镇(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灾后重建)》。拟建民主南规划区建设工程包括居住用地、商业用地、金融业用地、宗教用地、文物古迹用地、公共绿地等。居住人口0.6万,总面积为36.7公顷。2、工程设施布置拟建玉树县民主南规划区平面形态呈不规则形状,工程建设活动主要位于扎曲的一级阶地上。工程设施布置主要为则热儿童福利院建设工程、县二民中建设工程、建筑、建材检验中心建设工程、镇西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程、农贸市场(含粮油门市)建设工程、县消防大队建设工程、高原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工程、加吉娘移民安置点建设工程等组成。图1-2规划区功能布局图3、规划用地构成。拟建民主南规划区用地构成统计一览表表1—1序号用地名称及代码1居住用地(R)R1一类居住用地2公共设施用地(C)C2商业金融业用地C7文物古迹用地C7宗教用地3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U3邮电设施用地U6殡葬设施用地4绿地(G)G1公共绿地G2生产防护绿地4、规划用地强度控制拟建民主南规划区规划用地开发强度控制见表1—2。用地性质地块面积(ha2)建筑面积(104m2)容积率建筑限高(m)R12.371.190.59R1/C2/R-S7.523.760.59R13.731.870.59R110.395.200.59C2/G1/C7/C94.884.881.015C2/G22.712.711.015(4)道路规划拟建民主南规划区道路工程,其中扎西科路红线宽度22m;南环路红线宽度20m,均为中心城区主干路。扎西科路由西向东和南北向的公园东路、公园西构成此规划区的主要道路,南环路由西向东穿过加吉娘和红旗路相接,其中扎西科路基本利用原有道路,南环为待建路。(二)征地范围拟建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县民主南规划区征地总规划占地面积36.7公顷。专项文件。二、以往工作程度项目评估区地处青海省玉树县,前人在区内先后做过不同比例尺的地质水文地质及地质灾害等区域性普查,地质灾害调查和专题性研究工作主要成果有:1、《玉树幅1/20万区域地质普查报告》(1986年,青海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队),该报告对包括评估区在内的区域地质条件做了详细的阐述,其中的地层岩性为本报告的地质基础资料。2、《玉树幅1/10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988年12月,地质矿产部九O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该报告对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其地下水类型的划分为本报告参考利用。3、《青海省玉树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2005年11月,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该报告对玉树县境内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和发育特征等初步进行论证和分析,并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了划分,其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成果资料为本报告参考利用。4、《青海玉树“4.14”地震灾区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报告》(青海省国土资源厅,2010年5月),该报告对玉树地区“4.14”地震震后地质灾害进行了排查,有关评估区各地质灾害的评估内容,本报告参考利用。5、《青海省玉树县结古镇北山区泥石流勘查报告书》(青海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005年3月30日),该报告对玉树县北山区各泥石流作了勘查工作,其成果资料本报告参考利用。6、《青海玉树“4.14”灾后重建民主南规划区建设工程方案说明书》(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2010年10月),说明书中有关工程规模、位置及工程方案等内容,作为本评估报告工程概况的依据。三、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一)工作方法青海九O六工程勘察设计院接受委托后,院总工办针对本项目成立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组,项目组技术人员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DB63/489—2004)的相关要求对该地区的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资料进行了较全面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并结合甲方提供的有关拟建工程资料,对拟建工程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和了解,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评估级别,圈定评估范围和工作重点,编制了评估工作大纲。野外地质灾害调查采用1:10000的地形底图做为工作手图,对地质灾害点采用GPS定位,对评估区内的地质灾害点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对灾害点逐一进行调查并认真填写了相应的卡片,为最终报告编写提供了较全面的基础资料。本项目的工作程序见图1—2。(二)完成工作量项目组于2011年1月5日至8日开展了野外调查工作,野外调查范围为:南以第一斜坡为界,北以扎曲为界线、东、西地势平坦,向外延伸500m。完成地质灾害调查面积约0.48km2,泥石流1条、潜在不稳定斜坡4段,危岩体2处,地貌点12个,完成实物工作量见表1—3。实物工作量统计表表1—3调查区面积(km2)实际完成泥石流(条)潜在不稳定斜坡(段)危岩(处)地质地貌点(个)照片(帧)121422565项目组对野外取得的资料进行了自检、互检后,院总工办于1月25日验收认为项目组野外调查资料翔实、可靠,工作方法和手段符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DB63/489—2004)的规定,野外工作深度可满足此项目评估所需,同意转入室内报告编写和附图编制。接受评估委托签定评估合同接受评估委托签定评估合同建设项目初步分析及现场踏勘建设项目初步分析及现场踏勘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划分评估级别、确定评估范围、编制评估工作大纲划分评估级别、确定评估范围、编制评估工作大纲地质灾害现场调查地质灾害现场调查地质灾害类型确定及评价要素选取地质灾害类型确定及评价要素选取预测评估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现状评估综合评估综合评估防治措施防治措施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提交评估报告提交评估报告评审与备案评审与备案图1—2工作程序框图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一)评估范围的确定拟建工程南以第一斜坡为界,北以扎曲为界线、东、西地势平坦,向外延伸500m。完成地质灾害调查面积约2km2,评估区地理坐标:东经96°55′49″—97°02′25″,北纬33°00′08″—33°41′49″之间,评估面积为0.48km2。(二)评估级别的确定拟建工程位于玉树州玉树县县城,拟建工程布设于扎曲右岸河谷带状平原区,全区呈条带状展布,地形地貌较简单,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良好,地质构造复杂,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地质灾害发育较发育,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DB63/489—2004)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C.1,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拟建工程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DB63/489—2004)表H.2划分,本工程为重要建设项目。根据拟建工程的重要性及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对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DB63/489—2004)中表B.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分级表综合判定,本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一级。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一、气象与水文(一)气象玉树县属高原亚寒带湿润气候区,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两季之别,没有绝对的无霜期。冷季由青藏高原冷高压所控制,风大、干燥、气温低,长达7—8个月;暖季受印度洋暖流的影响,又具有半湿润气候特征,降雨量多且集中,比较湿润,只有4—5个月。据玉树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3.2℃,极端最高气温为28.5℃,极端最低气温-27.6℃,年平均降水量为485.9毫米,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8%,年蒸发量1185.1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496.4小时,年总辐射量6245兆焦耳/平方米,均大于同纬度的东部地区。海拔在3900米以上的高山区,为多年冻土区,夏季冻融厚度在1.8米,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基本上处于终年积雪状态。(二)水文评估区内主要河流为扎曲,二者在结古镇汇合后以下河段称之为扎曲,最终注入通天河,属长江上游通天河水系。扎曲:扎曲又名扎西科河,源于县境西北部的洛荣杂加山,河源海拔4790米。呈北西--南东向径流,至结古镇汇入巴塘河。集水面积477.73平方公里,河流长约30公里,据测流资料,瞬时流量为1.05—4.65m3/s,年平均径流量0.378亿立方米。二、地形地貌评估区位于玉树县县城扎曲右岸,总体地势呈南高北低,评估区最高点标高3938m,最低点标高3686m。评估区地貌按形态、成因划分为中高山区、河谷平原区两种类型。(一)中高山区(G)该地貌单元分布于评估区北部,区域上海拔高程3706—3938m,相对高差大于200m,区内冲沟较发育,沟谷横断面多呈“V”或“U”型谷,山体坡面区内多呈上陡中下缓的形态,其中上部坡度35—50°,一般海拔高程3760m以上,局部出露基岩,大部分植被覆盖,中部坡度较缓,一般为10—20°,下部坡度10—18°,植被覆盖率50—60%,以草本植物为主(照片3、4)。(二)河谷平原区(P)该地貌单元分布于扎曲右岸,评估区发育Ⅰ级阶地,分布于扎曲右岸,分布较连续,阶地前缘高出现代河床0.5-1.0m,阶面宽0—480m,地势平坦,坡度小于5°。在拟建高原生态农业园区附近被泥石流洪积扇覆盖,坡度7—12°,扇长370m,宽约165m。(照片5、6)。三、地层岩性评估区内出露地层为三迭系砂岩、板岩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由老到新分述如下:(一)三迭系砂岩、板岩(T)分布于评估区中高山区,由浅灰、灰绿色砂岩与板岩互层组成,岩体表面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发育有二组节理,产状105°∠55°、295°∠83°,厚度大于1000m。(二)全新统早期冲洪积物(Q4al+pl)分布于Ⅰ级阶地上,具二元结构,上部为亚砂土,厚0.4-1.0m,以粉质土为主,含少量碎石,下部为碎石层,局部夹粉土层,粒径一般4—8cm,大者20—25cm,其中大于20mm者约占50—60%,其余为粗砂及少量泥质,磨圆度一般,多呈次圆状—次棱角状,层厚一般1.0-10m。(三)全新统坡积物(Q4dl)分布于中高山山前斜坡坡脚地带,以粉土为主,含少量角砾或碎石,浅黄、灰褐色,干燥—稍湿,稍密,具孔隙,分布不稳定,层厚一般4.1-11m。(四)全新统泥石流堆积物(Q41sef)分面于各泥石流沟沟口处,岩性以碎石土为主,局部夹粉土层,磨圆度差,多呈棱角—次棱角,粒径一般1—5cm,约占60%以上,中粗砂充填,厚度1.0-10m。四、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一)地质构造评估区地处玉树断陷谷地中北部,该断陷谷地属新生代断陷谷地,据调查评估区内有玉树—甘孜断裂F2通过。(图2—1)。玉树—甘孜断裂:该断裂为“4.14”玉树7.1级地震发震断裂,断裂带西起乌兰乌拉湖北,向东经风火山、治多县以南至玉树后延入四川,省内长约800公里,总体呈NWW向展布,倾向北东,倾角40°—70°。该断裂带是松潘-甘孜印支褶皱系与唐古拉准地台的分界断裂。北侧分布的上三叠统柯南群,以含虫迹化石较多为特征,并含有众多产二叠纪化石的岩块和砾岩;经强烈区域动力变质,岩石可达片岩变质相,火山岩组合以拉斑玄武岩为主。南侧出露的上三叠统巴塘群以含底栖生物和珊瑚为主,变质较浅,仅达千枚岩相;火山岩以碱性系列为特征。据此推断,在晚二叠世早期,以断裂为限,北侧柯南群为深海一半深海优地槽沉积;南侧巴塘群为大陆坡沉积。随着海槽图2—图2—1玉树县区域地质构造图该断裂带为一条形成时间早、切割地壳深的岩石圈断裂。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明显,沿带发育一系列第三纪--第四纪断陷盆地,并多处见到老地层逆冲到第三系、第四系之上,并形成沟槽、线形负地形、一系列第四纪小型湖盆和断层三角面、构造鞍部等。在乌兰乌拉湖、风火山(切断第四纪冰碛层)、二道沟一带,航片反映有一系列断错切割最新微地貌现象。断裂左旋走滑,晚第四纪速率为2.5-10mm/a,该段1981年发生过6.5级地震。在玉树一带,西起治多县那王草曲至四川甘孜一线,为由多条斜列的断裂组成,该段第四纪以来活动强烈,断层线性特征明显,山前晚更新世洪积扇左旋错断,形成陡坎。但是该段活动强度也存在很大差异,具体而言,红土山以西,断层切割下第三系、第四系并控制水系的流向及龙宝湖的形成和发展而表现出较强烈的活动性,在隆宝滩于1736年和1834年分别发生过6.5级和5.5级地震。巴塘盆地东端以东断裂活动异常强烈,在三省交界处1896年发生过7.0级地震。而两者之间断裂活动较弱,显示闭锁性。2010年4月14日7.1级地震宏观震中位于该断裂带闭锁段西端部位置,反映了该断裂现今强烈的持续活动性。(二)区域地壳稳定性1、新构造运动评估区内近期以来,以震荡式上升运动为主主要特征的新构造运动,未见断裂活动。主要表现在河流的侵蚀下切和两岸山体的隆升,区内河流切割强烈,并沿扎曲两岸不对称发育有Ⅰ—Ⅱ级阶地,其中Ⅰ级阶地前缘高出现代河水位0.5-1.0m,Ⅱ级阶地高出Ⅰ级阶地10—12m。玉树地区属青藏高原中部巴颜喀拉地震区。据《青海省地震目录》记载,公元1738至今,玉树地区共发生20余次地震,其中最大一次发生在1738年,震级6.5级,震中在结古镇附近。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相当于地震基本裂度为Ⅶ区(见图2—2)。1、历史地震概况根据《青海省地震目录》,自有地震记载以来,玉树地区共记录到Ms≥4.7级地震24次,区内最大地震为1738年玉树西北的6.5级地震和1915年5月5日青海曲麻莱附近的6.5级地震,震中据结古镇最近距离分别为65km和160km,其次为1979年3月29日玉树县小苏莽6.2级地震;而2006年7月18、19日在玉树县上拉秀附近发生的5.0、5.6、5.4级三次中强震也引起了一定的震害损失和社会影响。2、“4.14”地震概况2010年4月14日发生在玉树结古镇西侧(N33º03′11″,E96º51′26″)的7.1级地震,是有地震记载以来玉树地区最大的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地震地表破裂带长约23公里。截止2010年4月22日15时共记录到余震1374次,其中3~3.9级地震9次,4~4.9级地震3次,5~5.9级地震无,6~6.9级地震1次,最大余震为6.3级。从余震分布图可以看出,余震主要沿玉树—甘孜断裂带分布(发震断裂),严格受玉树—甘孜断裂带控制(见图2—3)。图2图2—3玉树“4.14”7.1级地震主震及余震五、工程地质条件依据岩土体成因类型、结构构造以及物理力学性质,划分评估区内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评估区可分为岩体和土体两种类型,其工程地质特征分述如下:(一)岩体较坚硬中—薄层状砂岩、板岩岩组分布于中高山区,成份由三迭系浅灰、绿灰色砂岩与板岩互层组成,较坚硬,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具碎裂结构,单轴抗压强度为30—45MPa。其中表层1—4m为强风化层,其下为弱风化层。强风化层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承载力特征值fak=400-600Kpa。(二)土体1、双层结构的亚砂土、砾类土主要由全新统早期冲洪积物(Q4al+pl)构成,分布于Ⅰ级阶地上,具二元结构,上部亚砂土,厚0.3-1.2m,稍密,承载力特征值fak=140—150Kpa;下部为砾类土组成,稍密—中密,层厚一般1.0-10.0m,承载力特征值fak=300—350Kpa。2、单一结构的碎石土由全新统泥石流堆积物(Q4sef)构成,分布于各泥石流沟沟口,松散,厚度1—12m,以碎石类土为主,土体工程性质较差。3、单一结构粉土由全新统坡积物构成,分布于评估区中高山区斜坡坡脚地带,成份以粉土为主,含少量角砾、碎石,层厚4.1-8m,具孔隙,具湿陷性,湿陷等级为Ⅰ—Ⅱ级非自重,土体工程性质较差。六、水文地质条件评估区依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特性及水动力特征,可分为基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两种类型,结合前人资料将其特征概述如下:(一)基岩裂隙水分布于评估区中高山区,主要赋存于基岩节理、裂隙内,含水层由三迭系砂岩、板岩组成,节理裂隙发育,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多在浅部裂隙中循环,在评估区内没有泉点露头,多以潜流形式补给河水,最终排泄于扎曲中或直接补给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一般单泉流量1L/s,矿化度小于0.5g/L,属HCO3—Ca·Mg型水。(二)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分布于评估区扎西科河河床,含水层由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卵砾石层组成,含水层厚度10—30m。河漫滩Ⅰ级阶地地下水位埋深0—5m,渗透系数25—35m/d,单井涌水量800—1000m3/d,富水性中等,地下水主要接受基岩裂隙水径流补给及河水渗透补给,以地下径流形式补给下游区。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评估区位于结古镇中西侧,是结古镇居民主要居住、生产、生活场所,人类工程活动主要表现:一方面,区内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外迁牧民为建房采取石料,在萨塞沟中大量开山炸石,毁坏植被,虽已停采,但沟内坡麓现仍有大量废弃碎石堆积,极易被洪水冲刷,形成泥石流固体物源;在加吉娘北侧斜坡地带农牧民修建房屋,大量开挖斜坡坡脚,形成不稳定的高边坡。总之评估区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随着拟建工程项目的实施,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将有所加剧。八、小结评估区位于玉树县城区西侧扎曲以南河谷平原区,地形较简单,地质构造复杂,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良好,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地质灾害发育较发育,综合判定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一、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通过野外实地调查,评估区区内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为泥石流(N)、潜在不稳定斜坡(Q)和危岩(W)三种类型,现将评估区各灾种类型、分布及变形活动特征(易发性)分述如下:(一)泥石流(N)(一)泥石流特征1、萨塞沟泥石流(N32°59′38″E96°57′03″):分布于扎曲右岸民主南安置区南侧,该泥石流沟位于扎曲右岸支沟萨塞沟,沟道长约5.6km,流域面积13.4km2。该沟沟谷横断面多为U型谷,沟谷两岸坡度25-45°,坡体地层主要由三叠系砂、板岩构成,斜坡中下部大部分基岩裸露,植被覆盖率70%-80%,沟区两岸山体相对高差400m左右草皮为主,泥石流物源由坡中下部坡积层及沟道中松散堆积物构成,物源较丰富,泥石流经二次切割形成的沟道切割深度1.0-3.0m,宽度2.0-3.5m,呈“S”型,沟口处地形相对平缓,开阔.堆积区老扇体上有洪水流通通道,但切割较浅,一般为0.3-0.8m,扇长约200m,扇宽100-300m,堆积厚度约0.5m,堆积扇扇角110°,泥石流老扇体现规划为民主南规划内的高原生态农业园区和烈士陵园。(二)泥石流灾害易发性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DB63/489-2004)中泥石流沟严重程度(易发程度)数量化表(表3-1)和泥石流易发程度划分表(表3-2),确定各泥石流的易发程度,判定结果详见表3-3。图3图3—1泥石流流域图泥石流沟严重程度(易发程度)数量化表表3-1序号影响因素权重量级划分严重(A)得分中等(B)得分轻微(C)得分一般(D)得分1崩坍滑坡及水土流失(自然和人为的)的严重程度0.159崩塌滑坡等重力侵蚀严重,多深层滑坡和大型崩塌,表土疏松,冲沟十分发育21崩塌滑坡等发育,多浅层滑坡和中小型崩塌,有零星植被覆盖,冲沟发育16有零星崩塌、滑坡和冲沟存在12无崩塌、滑坡,冲沟发育较轻微12泥沙沿程补给长度比(%)0.118>601660—301230—108<1013沟口泥石流堆积活动0.108河型弯曲或堵塞,大河主流受挤压偏移14河型无较大变化,仅大河主流受迫偏移11河型无变化,大河主流在高水位不偏,低水位偏移7河型无变化,主河不偏14河沟纵坡比(度、‰)0.090>12°(213)1212°—6°(213—105)96°—3°(105—52)6<3°(32)15区域构造影响程度0.075强抬升区,六级以上地震区9抬升区,四—六级地震区,有中小断层或无断层7相对稳定,四级以下地震区有小断层5沉降构造影响小或无影响16流域植被覆盖率(%)0.067<10910—30730—605>6017河沟近期一次变幅(m)0.062>282—161—0.24<0.218岩性影响0.054软土/黄土状土6软硬相间5风化和节理发育的硬岩4硬岩19沿沟松散物贮量(104m3/km2)0.054>10610—555—14<1110沟岸山坡坡度(度、‰)0.045>32°(625)632°—25°(625—466)525°—15°(466—268)4<15°(268)111产沙区沟槽横断面0.036V型谷、谷中谷、U型谷5拓宽V型谷4复式断面3平坦型112产沙区松散物平均厚度(m)0.036>1055—1045—13<1113流域面积(km2)0.0360.2—5.055.0—1040.2以下、10—1003>100114流域相对高差(m)0.030>5004500—3003300——1002<100115河沟堵塞程度0.030严重4中等3轻微2无1泥石流沟易发程度按判别因素数量化指标的分类表3-2泥石流按易发程度的分类判别因素数量化指标高易发(严重)>114中易发(中等)84~114低易发40~84不易发≤40评判结果表明,评估区内的1条泥石流均为中易发泥石流。(三)泥石流特征值计算①清水洪峰流量(Qw):Qw=kaiF(设计重现值为50年的清水洪峰流量m3/s,据DB63/489—2004表H.18);式中:F—流域面积(km2);a—产流系数(从《泥流、泥石流、滑坡防治工程手册》中查取,取值0.7);i—五十年一遇24小时暴雨强度43mm。②泥石流流量计算(Qm):Qm=Qw(1+φ)Dmφ—泥石流修正系数(1+φ从泥石流量化评分与容重及(1+φ)关系对照表中查取);Dm—泥石流堵塞系数(根据堵塞程度从泥石流沟堵塞系数表中查取),取1.3。③一次泥石流输移总量(Q1m)Q1m=0.264QmT式中:T—泥石流历时(根据1999年6月3日历时资料,取1800s)。根据以上计算公式,各泥石流沟清水洪峰流量(Qw)、泥石流流量(Qm)、一次泥石流输移总量(Q1m)计算结果见表3-4。依据计算结果,N1泥石流规模均为中型。泥石流流量计算成果一览表表3-4编号沟名流域面积F(km2)清水洪峰流量(Qw)(m3/s)1+φ泥石流堵塞系数Dm泥石流流量(Qm)(m3/s)泥石流时T一次泥石流输移总量Q1m(104m3)N113.44.361.6881.3101.1518004.81(二)不稳定斜(边)坡经野外实地调查,评估区共发育有Q1-Q44段不稳定斜(边)坡,均为碎石土类斜坡,分述如下:1、Q1潜在不稳定边坡(33°00′14″,97°00′11″)分布于扎曲右岸斜坡上,由于“4.14”地震及人工建房开挖坡脚形成。斜(边)坡为浅层坡残积层斜坡,该段斜坡坡宽约740m,坡高10-65m,坡度40°-50°,坡向2°-25°。斜坡地层由坡残积碎石土组成,斜坡下覆地层由三叠系下统砂岩、板岩互层构成,岩层产状115°∠35°,坡脚处为拟建民主南安置区。2、Q2潜在不稳定斜(边)坡(33°00′17″,96°59′42″)布于扎曲右岸斜坡上,由于“4.14”地震及人工建房开挖坡脚形成。斜(边)坡为浅层坡残积层斜坡,该段斜坡坡宽约830m,坡高15-50m,坡度,坡向340-350°。斜坡地层由坡残积碎石土组成,斜坡下覆地层由三叠系下统砂岩、板岩互层构成,岩层产状115°∠42°,坡脚处为拟建民主南安置区则热儿童福利院。3、Q3潜在不稳定斜(边)坡(33°00′16″,96°59′32″)布于扎曲右岸斜坡上,由于“4.14”地震及人工建房开挖坡脚形成。斜(边)坡为浅层坡残积层斜坡,该段斜坡坡宽约440m,坡高30-150m,坡度,坡向310°-330°。斜坡底层由坡残积碎石土组成,斜坡下覆地层由三叠系下统砂岩、板岩互层构成,斜坡后缘发育有拉张裂缝走向为近东西向,密度0.1—0.4条/m,长10—20m不等,拉裂最大宽度小于0.5m,呈拉张性质。分布高度高出坡底45m左右,坡脚处为拟建民主南安置区县民族第二中学。4、Q4潜在不稳定斜(边)坡(32°59′59″,96°58′41″)分布在结古镇加吉娘村以北山前斜坡地带,由于“4.14”地震及人工建房开挖坡脚形成。斜(边)坡为浅层坡残积层斜坡,该段斜坡坡宽约1100m,坡高8-40m,坡度,坡向230°-250°。斜坡底层由坡残积碎石土组成,斜坡后缘发育有拉张裂缝走向为近东西向,密度0.1—0.4条/m,长10—80m不等,拉裂最大宽度小于0.5m,呈拉张性质。分布高度高出坡底40m左右。(三)危岩体经野外实地调查,评估区共发育W1、W2两处危岩,分述如下:1、危岩(W1)该危岩位于扎曲右岸拟建昂丁尼玛活佛行宫西侧陡崖上,地理坐标:东经97°00′03″,北纬33°01′16″,危岩体顺坡长4m,宽2m,高3m,体积约24m3,为一小型危岩体,坡向43°。为三迭系砂岩、板岩(T),岩层产状115°∠65°,目前发育三组裂隙,主要受第2组裂隙的控制,主要有。第3组裂隙垂直于坡面,危岩体卸荷带宽1m,根据危岩变形破坏模式,属于倾倒式。图3—2危岩剖面图图3—3赤平投影图该危岩体发育发育地段为陡崖,临空条件好,为危岩的形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是崩塌发生的控制性条件。在4.14地震的强大地震力作用下,部分岩体失稳发生崩落。目前危岩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时有崩塌掉块现象发生,在暴雨或其它外力作用下,有可能继续崩塌威胁农户及规划区基础设施建设。2、危岩(W2)该危岩位于扎曲右岸拟建镇西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侧斜坡上部的陡崖上,地理坐标:东经96°59′09″,北纬33°00′04″,共发育两块危岩体(W1、W2),W1顺坡长3m,宽1m,高1m,体积约3m3,W2顺坡长2m,宽2m,高1.5m,体积约6m3。两处危岩均为小型危岩体,坡向0°。图3—4危岩剖面图图3—5赤平投影图岩性为三叠系灰岩,岩层产状115°∠65°,目前发育三组裂隙,主要受第2组裂隙的控制,主要有。危岩体卸荷带宽2m,根据危岩变形破坏模式,属于滑移式。该危岩体发育发育地段为陡崖,临空条件好,为危岩的形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在4.14地震的强大地震力作用下,部分岩体失稳发生崩落。形成的崩塌体体积约20m3,目前危岩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时有崩塌掉块现象发生,在暴雨或其它外力作用下,有可能继续崩塌威胁坡前公路的行车及灾区的重建。二、主要地质灾害形成机制(一)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机制(1)地形地貌评估区泥石流沟发育在扎曲右岸中高山区,地形高差大,相对高差达120—900m,冲沟侵蚀切割较强烈,两岸谷坡坡度31—52°,流域三面环山,形成有利于汇水的狭长或漏斗状地形;沟谷横断面多呈“V”型或“U”型,沟床纵坡降162—821‰,纵坡降较大,沟谷谷坡坡面和沟槽地形有迅速汇水条件,地形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和发育;而冲沟沟口至Ⅰ级阶地处地形相对平缓,是泥石流的堆积区。区内有利的地形地貌条件,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发育空间。(2)物质条件评估区泥石流分布区两岸谷坡主要由砂岩、板岩互层构成,岩体大部分地段裸露,在斜坡表部分布有较厚的残坡积层及弃渣,同时4.14玉树7.1级地震使沟谷两岸残坡积及强风化层较厚处产生多条弧形拉裂缝,局部斜坡呈变形体,在暴雨作用下有失稳可能,为各冲沟提供新的物源,加上沟道内原有的坡洪积松散堆积物,各泥石流沟物源较丰富。(3)水动力条件水体来源是激发泥石流的决定因素。区内季节性小冲沟平常干枯无水,但在暴雨后往往会突发洪水,加之沟谷纵坡陡,洪水沿途侵蚀沟槽,极易诱发或激发泥石流。区内年降水量,五十年一遇24小时最大降水量为43mm,加之本区是青南地区暴雨中心之一,降雨类型多为暴雨和降雨,具有历时短且集中的特点,多集中在6—9月份,此期间也是泥石流的高发期。(二)潜在不稳定斜坡的形成机制评估区位于玉树—隆宝地震活动影响强烈带,受4.14玉树7.1级地震影响,扎曲右岸中高山区斜坡中下部,坡面形态为凸型,坡体上拉裂缝发育,导致部分斜坡成为潜在不稳定斜坡,局部坡面滑塌或危岩、危石滚落。(三)潜在不稳定斜坡的形成机制崩塌危岩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区分布地段的斜坡高陡,由自重产生卸荷作用沿软弱面向临空面方向变形破坏,受到了岩土体力学强度产生的抗力阻止,当岩土体抗力远大于卸荷作用力时,岩土体变形极小,岩体稳定,反之,岩体内部就要进行应力调整,沿节理裂隙等薄弱部位发生一定的位移变形,甚至在应力集中部位产生新的裂隙,随着裂隙的扩展、延伸直至连通,岩体变形增大,脱离母体的向临空面方向位移,岩土体抗力不断减少,岩体稳定性不断下降,在4.14地震的强大地震力作用下,部分岩体失稳发生崩落再进而发生崩塌和掉快。三、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一)泥石流灾害现状危险性评估评估区共发育1条泥石流沟(N1),其中N1泥石流为中型,易发性为中易发,现状条件下泥石流老扇体现规划为民主南安置区内的高原生态农业园区,N1泥石流对沟口生态园构成威胁,其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二)潜在不稳定斜坡灾害现状危险性评估评估区共发育有Q1—Q44段潜在不稳定斜坡,其中Q1潜在不稳定斜坡现状条件下对坡脚处43户临时安置户,约260人构成威胁,其危害性大,危险性大;Q2潜在不稳定斜坡对坡脚处13户临时安置户构成威胁,其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Q3段潜在不稳定斜坡现状条件下威胁7户临时安置户,其危害性大,危险性大,Q4段潜在不稳定斜坡现状条件下威胁加吉娘8户临时安置户,其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三)危岩灾害现状危险性评估评估区共发育有W1、W2两处危岩体,其中W1危岩体现状条件下威胁坡前居民安置点的规划建设,其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W2危岩体对坡脚处5户临时安置户以及民主南的行车行人构成威胁,其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四、小结评估区共发育1条泥石流沟(N1),Q1—Q44段潜在不稳定斜坡和W1、W2两处危岩体,其中N1泥石流为中型,为中易发泥石流沟,现状条件下泥石流老扇体现规划为民主南安置区内的高原生态农业园区,N1泥石流对沟口生态园构成威胁,其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Q1、Q3潜在不稳定斜坡稳定性较差,威胁的农户较多,危害性较大,危险性大;Q2潜在不稳定斜坡对坡脚处13户临时安置户构成威胁,其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Q4段潜在不稳定斜坡现状条件下威胁加吉娘8户临时安置户,其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W1危岩体现状条件下威胁坡前居民安置点的规划建设,其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W2危岩体对坡脚处5户临时安置户以及民主南的行车行人构成威胁,其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一、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拟建工程建设中和建成后运营中,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地质环境条件改变,从而引发或加剧部分地质灾害。(一)拟建工程建设加剧Q1、Q2、Q3、Q4潜在不稳定斜坡失稳的危险性预测据《玉树县结古镇(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灾后重建)》可知,Q1、Q2、Q33段潜在不稳定斜坡坡脚为县二中、农贸市场、镇西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热儿童福利院、昂丁尼玛活佛行宫、建筑、建材检验中心、扎西科路以及部分居住用地,拟建工程在部分区域需进行开挖斜坡坡脚,经野外调查结合边坡工程开挖方段高度,并考虑工程开挖段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预测拟建工程在施工中或运营中将加剧原有潜在不稳定斜坡的破坏变形;若在工程建设中削坡顺序不合理,或建成后排水、防护等措施不利,工程建设中加剧Q1、Q3潜在不稳定斜坡失稳的可能性大,危害性大,危险性大;Q3潜在不稳定斜坡失稳的可能性较大,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Q4潜在不稳定斜坡前缘为玉树4.14地震的发震断裂,离斜坡较远处为自建的搅拌场,无规划建设,危害性小,危险性小。(二)拟建工程建设加剧W1、W2危岩体失稳的危险性预测根据结古镇规划资料可知,W1、W2两处危岩发育的位置较高,均在中高山区的陡崖上,不再规划区内,将来规划区的工程建设不会加剧危岩灾害的失稳,工程建设加剧W1、W2危岩体失稳危害性小,危险性小。(三)拟建工程建设引发、加剧泥石流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区共发育1条泥石流沟,在泥石流的堆积区为民主南规划区内的高原生态农业园区,在形成区和流通区无工程建设,拟建工程建设引发、加剧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小,其危害性小,危险性小。(四)规划区道路工程建设时引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据《玉树县结古镇(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灾后重建)》,拟建民主南规划区道路布设于Ⅰ级阶地后缘以及中高山山前坡脚过渡地带,地形相对平缓、开阔,各路段沿线均无开挖方工程,规划区道路工程建设中或运营中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其危害性小,危险性小。(五)规划区工程建设中引发边坡变形失稳的危险性预测据《玉树县结古镇(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灾后重建)》,拟建县消防大队西南侧的高原生态农业园区的东南侧斜坡坡脚地带,地形坡度一般23—32°,大部分地区人工开挖形成陡坎,地层主要由全新统坡积黄土状土构成,具湿陷性,在工程建设中可能进行场地整平,局部可能形成3—10m及人工边坡,工程建设中若边坡过陡或不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工程建设中或建成后运营中引发边坡局部失稳的可能性较大,其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拟建工程可能遭受评估区泥石流(N)、潜在不稳定斜坡(Q)和危岩(W)失稳灾害。(一)拟建工程可能遭受泥石流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区共发育1条泥石流沟,为中型泥石流,易发性为中易发,在泥石流的堆积区为民主南规划区内的高原生态农业园区和烈士陵园,拟建工程遭受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大,危害性大,危险性大。(二)拟建工程建设遭受潜在不稳定斜坡灾害危险性预测:X=h/tgα式中:X:崩滑距(m)h:崩滑体重心高度,为自然坡高的1/2;α:碎石土内摩擦角,取43°。计算结果详见表4—1。潜在不稳定边坡灾害预测评估一览表表4—1序号编号距拟建工程距离(m)坡高(m)崩滑距或塌滑区范围(m)工程建设遭受潜在不稳定斜坡灾害的危险性预测危险性1Q11-330-320滑塌区16-171拟建工程区位于此潜在不稳定斜坡坡脚,遭受其失稳灾害的可能性大,危害性大。大2Q24-720-160崩滑距11-86拟建工程区位于此潜在不稳定斜坡坡脚,遭受其失稳灾害的可能性大,危害性大大3Q32-5260-700滑塌区139-375拟建工程区位于此潜在不稳定斜坡坡脚,遭受其失稳灾害的可能性大,危害性大大4Q450-8060-160滑塌区32-86拟建工程区位于此潜在不稳定斜坡坡脚,遭受其失稳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性小小据《玉树县结古镇(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灾后重建)》可知,Q1、Q2、Q33段潜在不稳定斜坡坡脚为县二中、农贸市场、镇西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热儿童福利院、昂丁尼玛活佛行宫、建筑、建材检验中心、扎西科路部分区段以及部分居住用地,根据表4-1可知:Q1、Q2、Q3潜在不稳定斜坡的崩滑距均大于坡脚拟建工程区离斜坡的坡脚距离,以上规划区的各子项工程建设全部或部分位于潜在部稳定斜坡的影响范围内,当遇持续降雨时,地表水下渗,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发生滑塌遭受斜坡变形失稳破坏的可能性大,危害性大,危险性大。Q4潜在不稳定斜坡的崩滑距小于现有临时工程离斜坡坡脚的距离,遭受斜坡变形失稳破坏的可能性小,危害性小,危险性小。(三)拟建工程建设遭受W1、W2危岩灾害危险性预测根据结古镇规划资料可知,W1、W2两处危岩发育的位置较高,均在中高山区的陡崖上,稳定性差,一旦形成崩塌,将会沿坡面崩落于拟建工程范围内,工程建设遭受W1、W2危岩体失稳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三、小结1、工程建设中加剧Q1、Q3潜在不稳定斜坡失稳的可能性大,危害性大,危险性大;加剧Q3潜在不稳定斜坡失稳的可能性较大,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Q4潜在不稳定斜坡前缘为玉树4.14地震的发震断裂,离斜坡较远处为自建的搅拌场,无规划建设,加剧Q4潜在不稳定斜坡的可能性小,危害性小,危险性小。2、工程建设加剧W1、W2危岩体失稳危害性小,危险性小。3、评估区共发育1条泥石流沟,拟建工程建设加剧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小,其危害性小,危险性小。4、拟建工程遭受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大,危害性大,危险性大。5、遭受Q1、Q2、Q3潜在不稳定斜坡变形失稳破坏的可能性大,危害性大,危险性大。的崩滑距小于现有临时工程的距离,遭受Q4潜在不稳定斜坡变形失稳破坏的可能性小,危害性小,危险性小。6、工程建设遭受W1、W2危岩体失稳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7、拟建县消防大队西南侧的高原生态农业园区的东南侧斜坡坡脚地带,局部可能形成3—10m及人工边坡,工程建设中或建成后运营中引发边坡局部失稳的可能性较大,其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第五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结果,充分考虑评估区地质环境的差异和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特征、危险程度在区间上的差异,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量化指标,结合拟建工程特点,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采用定性及半定量分析法,进行拟建工程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区。本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主要表现为泥石流、危岩体和潜在不稳定斜坡等灾害对拟建工程的危害。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DB63/489—2004)中附录E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表(表5—1),结合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结果,按拟建工程引发或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及危险性大、中等、小进行综合分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表表5—1确定要素危险性分级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危险性大强发育危害大危险性中等中等发育危害中等危险性小弱发育危害小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依据以上综合分区评估原则和方法,将评估区划分为两个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Ⅰ)和两个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Ⅲ)(表5—2):(一)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Ⅰ)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Ⅰ),按不同地段进一步划分为二个区段。1、加吉娘东北侧地质灾害危险性大的区段(Ⅰ1)该区主要为扎西科河右岸部分河谷带状平原及中高山区,地层由三迭系砂岩、板岩,阶地、坡积物构成,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良好—较差。区内发育有Q1—Q44段潜在不稳定斜坡,W1、W2两处危岩体。其中Q1潜在不稳定斜坡现状条件下对坡脚处43户临时安置户,约260人构成威胁,其危害性大,危险性大;Q2潜在不稳定斜坡对坡脚处13户临时安置户构成威胁,其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Q3段潜在不稳定斜坡现状条件下威胁7户临时安置户,其危害性大,危险性大,Q4段潜在不稳定斜坡现状条件下威胁加吉娘8户临时安置户,其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W1危岩体现状条件下威胁坡前居民安置点的规划建设,其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W2危岩体对坡脚处5户临时安置户以及民主南的行车行人构成威胁,其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预测评估认为:Q1、Q2、Q3潜在不稳定斜坡的崩滑距均大于拟建工程的距离,当遇持续降雨时,地表水下渗,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发生滑塌遭受斜坡变形失稳破坏的可能性大,危害性大,危险性大。Q4潜在不稳定斜坡的崩滑距小于现有临时工程的距离,遭受斜坡变形失稳破坏的可能性小,危害性小,危险性小。W1、W2两处危岩发育的位置较高,均在中高山区的陡崖上,稳定性差,一旦形成崩塌,将会沿坡面崩落于拟建工程范围内,工程建设遭受W1、W2危岩体失稳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拟建县消防大队西南侧的高原生态农业园区的东南侧斜坡坡脚地带,局部可能形成3—10m及人工边坡,工程建设中或建成后运营中引发边坡局部失稳的可能性较大,其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综合评估该区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Ⅰ1)。2、萨塞沟地质灾害危险性大的区段(Ⅰ2)该区地形地貌为中高山区,地层由全新统泥石流堆积物构成,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区内发育1处泥石流,其中N1泥石流为中型,属于中易发。现状条件下泥石流老扇体现规划为民主南安置区内的高原生态农业园区,N1泥石流对沟口生态园构成威胁,其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预测评估认为:在泥石流的堆积区为民主南规划区内的高原生态农业园区和烈士陵园,拟建工程遭受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大,其危害性大,危险性大。综合评估该区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Ⅰ2)。(二)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Ⅲ)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Ⅲ),按不同地段进一步划分为二个区段。1、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Ⅲ1)该区面积较大,主要为扎西科河右岸大部分河谷带状平原及部分中高山区,地层由三迭系砂岩、板岩,阶地、坡积物构成,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良好。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不发育。现状、预测评估危险性小。综合评估该区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Ⅲ1)。2、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Ⅲ2)该区面积较小,位于评估区的最东侧,主要为扎西科河右岸部分河谷带状平原区,地层由扎西科河阶地构成,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