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从秦文化的转型看考古学文化的突变现象>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理論探索,目前中國學術界對考古學文化的定義已經基本取得了一致意見,“考古學文化是代表同一時代的、集中於一定地域內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徵的遺迹和遺物的共同體”。[1]對考古學文化的劃分標準,也基本採納了英國考古學家柴爾德的意見,“必須是有一群具有明確的特徵的類型品;這些類型品是經常地、獨有地共出”。[2]“對於以陶器作爲人們生活基本用具的時期……基本上一致採用陶器這種類型品作爲劃分考古學文化的標誌”。[3]在史前時期,因爲陶器被大量使用,容易破碎,而且變化敏感,對把握文化特徵以及建立文化譜系具有其他人類遺存無法替代的作用,所以考古學家一般把一個具有自身風格特點的陶器群作爲界定考古學文化的首要標準。當然,這一原則不僅適用於史前時期,而且在劃分歷史時期的考古學文化時也被遵循。進入青銅時代以後,由於銅器也被大量使用,銅器群對界定考古學文化也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正因爲上述定義和方法的科學性被學界普遍認同,並在實際工作中廣泛運用,三代及史前的文化譜系才能被逐步建立起來,極大地拓展了人類認識自身過去的視野,可以說居功甚偉。
一般說來,一支考古學文化往往縱跨數百年乃至上千年,在這麽長的時間跨度內,文化本身不會一成不變;其中典型器物的形態會逐步演變,也會有舊新器物的此消彼長。考古學文化的這種變化就其性質而言屬於事物的量變;如果器物群的總體面貌發生大的改變,文化就發生了質變,舊文化消亡而新文化産生了。換而言之,一支考古學文化器物群的變化普遍具有連續性的漸變(量變)特徵;當然,漸變也有階段性差異,根據這種差異可把文化分成若干期段。“大體說來,年代相銜接的同一文化各期,各種型式的交替常常是緩慢進行的,也可說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即舊的較早的型式逐漸消失和新的較晚的型式不斷産生,從而形成較多的交錯現象……年代相銜接而文化不同的各期,則各種型式的交替往往出現突變的現象,即相鄰的兩期型式全變,或是大部分、或是主要部分的型式已經替換”。[4]簡言之,“分期表述其時間的差異,即考古學文化的歷史過程的持續和連貫”。[5]
不可否認,分佈於某一地區的考古學文化的面貌有時會突然發生大的改變,由於異族入侵而導致原有文化的消亡和征服者所使用文化的突然介入是最常見的一種形式。這在考古發現中屢見不鮮,比如商滅夏後在洛陽盆地二裏崗文化普遍取代了原先佔據在這裏的二裏頭文化。武王克商後,原來商文化分佈的主要範圍內紛紛出現了以周式癟襠鬲爲代表的遺存。又比如西元前278年白起拔郢後,在江陵紀南城一帶出鼎、敦、壺等陶禮器或鬲、盂、高領罐、長頸壺等日用陶器的楚墓一下子被出釜、盆、缶等陶器的秦墓所替代。伴隨武力征伐的古代族群大規模遷徙往往會造成一個地區舊文化的消失和新文化的出現。
然而,這並非本文所要說的文化的突變。本文所謂的考古學文化的突變,指在缺少外力干預的前提下,主要由於古代人群共同體內部的原因,考古學文化的面貌在短時間內自行發生了大的改變。以秦文化爲例,根據目前對關中秦墓銅容器的研究,[6]可以把春秋早期至秦代前後的秦銅容器分成“春秋型”和“戰國型”兩大器群,前者的年代範圍爲春秋早期至戰國早期,後者的年代範圍爲戰國中晚期至秦代前後。二者在年代上前後銜接;但彼此面貌迥異,沒有發展演變關係,存在很大的跳躍性。如“春秋型”銅器群的基本組合爲立沿耳外撇的盤形鼎、圈足簋、“大帽壓頂”式方壺、管狀足的方體甗、盤、匜等;“戰國型”銅器群的基本組合爲附耳圓腹矮蹄足鼎、鍾式圓壺、平底的圓體甗、銅釜、銅鍪、蒜頭壺等。秦墓銅容器的演變具有斷裂型的特點,在戰國早、中期之際或戰國中期偏早階段能一刀切爲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群;兩大器群內部各自的變化是連續性的,但兩大器群之間看不出有什麽繼承關係。春秋群的主要器類如鼎、簋、方壺、盤、匜明顯來源於西周時期的周文化,從春秋中期以後開始形成了自身的特點,鼎足鼓弩開張、銅壺大帽壓頂。由於戰國中期大量吸收了附耳矮蹄足銅鼎、圓壺等三晉青銅文化以及鍪、釜等巴蜀文化因素,一變而爲戰國群。
仿銅陶禮器是對銅禮器的類比,銅禮器發生了這樣的變化,陶禮器亦隨之一變。[7]與銅容器類似,秦墓日用陶器也可分爲前後兩大器群,春秋早期至戰國早期爲“春秋型”器群,戰國中晚期至秦代前後爲“戰國型”器群,兩大器群在戰國中期發生了交替。“春秋型”器群的基本組合爲鬲、曲腹盂、豆、大喇叭口罐,“戰國型”器群的基本組合爲釜、折腹盆(或甑)、小口圓肩罐或廣肩缶、大口鼓腹甕、繭形壺、蒜頭壺,二者在年代上前後相繼,但面貌差異很大。換而言之,秦日用陶器在戰國中期發生了突變,其演變也具有斷裂性的特徵。
“春秋型”器群內部的演變是連續型的,如陶鬲的襠部逐漸變低、口徑逐漸小於腹徑、肩部逐漸變得凸鼓,大喇叭口罐的口徑逐漸大於腹徑、頸部逐漸加長等;“戰國型”器群內部的演變也是連續型的,如小口罐由鼓肩變爲圓肩、再變爲廣平肩,大口甕由瘦高變得矮胖,繭形壺由圜底變爲微圈足、再變爲高圈足。但兩大器群之間的變異已經超過了它們之間的聯繫。首先,陶釜和陶鬲根本就是兩種器物,制法不同,釜採用“倒築法”,具體地講是先用泥條盤築口部、再盤築腹部,合攏後用石塊墊住內壁,用繞繩陶拍拍打外壁,而陶鬲則採用模制法。戰國中晚期的陶釜不是由陶鬲演變來的,它應當是春秋及戰國早期秦墓中陶釜的繼承和發展。秦釜可能來源於巴蜀地區,在春秋及戰國早期的秦墓中數量較少,所占比例較小,屬於次要文化因素,到了戰國中晚期才取代了鬲的主體炊具地位,成爲文化的主要因素。這一點可以拿隴縣店子墓地的材料來說明,該墓地共發掘小型秦墓224座,年代主要爲春秋中期到秦統一後,[8]現參照滕銘予先生的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城市交通控制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氧化铝基球形团聚纳米陶瓷粉末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虹膜粘连的临床护理
- 20250504-国盛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周报-美国关税态度趋缓
- 2025至2031年中国比赛用网球拍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胆石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
- 2025-2030中国高通电子滤波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覆膜机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新质生产力新概念
- 2024-2025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 《中国健康成年人身体活动能量消耗参考值》(编制说明)
- 食堂大米采购招标文件
- 医疗美容诊所规章制度上墙
- CJT 216-2013 给水排水用软密封闸阀
- CJ-T250-2018建筑排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及管件
- 大学遗传学期末考试题库和答案
- 2024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CISP培训讲义全集
-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讲解
- DB64 1996-2024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智能化屠宰场建设方案设计
- 学校结核病疫情调查与应急处置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