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A.创建新中国 B.实现祖国统一 C.进行土地改革 D.恢复国民经济2.作为现代化的国家,立国就应该确立国家的根本大法,但新中国成立之初()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颁布《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D.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3.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按动按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这段材料描述的盛况是()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开国大典 D.改革开放4.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的英雄是()A.邱少云 B.黄继光 C.杨根思 D.罗盛教5.如图为魏巍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封面影印件,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开始刊登此文,它讴歌的是()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 C.中国人民人民子弟兵 D.中国人民志愿军6.“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一决策出自()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7.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屋脊’建新路!……”该诗表达了()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8.如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A.大力发展重工业 B.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C.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9.《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0.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A.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C.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D.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11.1953年《人民日报》报道:“单干户好比牛车,互助组好比汽车,合作社好比火车”。这表明()A.土地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B.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C.“一五”计划进展顺利 D.农业合作化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12.漫画中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在()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大跃进”运动时期13.对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14.邓小平说:“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一两年,放开;错了,关了就是了”。其体现的思想理念是()A.阶级斗争为纲 B.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实现共同富裕 D.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15.某同学为研究“小岗村引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选取了诸多史料。其中最为可信的是()A.小岗村村民的回忆录 B.18户村民签订的土地承包责任书 C.电影《十八个手印》 D.纪实小说《小岗村的故事》16.“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这副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7.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史论的是()A.1984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C.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D.改革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18.1984年3月24日,55位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A.优先发展工业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扩大对外开放 D.设立经济特区19.1979年1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出现了一位中国老人的画像(如图所示),其标题为“邓小平,他()A.开始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 B.解决了“文革”中的遗留问题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提出建设理论20.“……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上述表述出自()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中共十二大21.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邓小平说“我是人民的儿子”,提出“不负历史,不负人民”。由此可见,他们所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A.追求民族独立 B.建立新中国 C.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D.实行改革开放22.如图反映了1978年﹣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情况,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A.土地改革的完成 B.改革开放的决策 C.香港、澳门回归 D.西部大开发战略23.某校八年级一班在设计板报时选取了以下内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符合这些内容的板报主题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伟大思想成果 B.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社会主义理论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思想24.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在鸟巢点燃,点火方式前所未有:以“不点火”代替“点燃”,以“微火”取代熊熊燃烧的大火()A.和谐 B.绿色 C.协调 D.共享25.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反映了我国()A.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B.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C.推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的发展 D.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全国土地改革前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而占全国农户57%的贫农、雇农,仅占耕地总数的14%,获得土地。——摘自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土地改革的原因。(6分)材料二: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摘自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理解。(6分)2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摘自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1)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历史解释”素养的要求。上图是照片——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材料二:1952年和1956年中国各种经济比重表年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资本主义个体经济1952年19.1%1.5%0.7%6.9%71.8%1956年32.2%53.49%7.3%07.1%(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1956年底,我国经济发生的变化及带来的影响。(8分)2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摘自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1)识读历史地图,将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时间和具体的空间中,是“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要求,根据此图和所学知识,描述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6分)材料二:“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摘自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2)根据材料二,概括“特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特”在何处。(8分)29.(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现代史大事记(部分)时间事件1949年开国大典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3年朝鲜战争的双方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1958年全国掀起“大跃进”高潮1959年到1961年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实行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阅读以上材料,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正确答案】A2.【正确答案】D3.【正确答案】C4.【正确答案】B5.【正确答案】D6.【正确答案】C7.【正确答案】C8.【正确答案】A9.【正确答案】B10.【正确答案】C11.【正确答案】D12.【正确答案】D13.【正确答案】B14.【正确答案】B15.【正确答案】B16.【正确答案】C17.【正确答案】D18.【正确答案】B19.【正确答案】A20.【正确答案】C21.【正确答案】C22.【正确答案】B23.【正确答案】C24.【正确答案】B25.【正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正确答案】(1)农村土地占有不均,为了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2)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因而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27.【正确答案】(1)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从1954年开始,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2)变化:由个体经济为主的私有制经济变为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为主的公有制经济。影响: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8.【正确答案】(1)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4年,我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我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邻居建房责任协议书
- 车间职工劳动协议书
- 非标产品寄售协议书
- 返校就读安全协议书
- 转让商铺经营协议书
- 车祸自行赔偿协议书
- 铺面场地出租协议书
- 问题厕所整改协议书
- 部队人员离婚协议书
- 茶楼员工聘用协议书
- 中考模拟考试实施方案
- 上海市地方标准《办公楼物业管理服务规范》
-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目录(一至六年级上册下册齐全)
- 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英语试卷
- 物理-陕西省2025届高三金太阳9月联考(金太阳25-37C)试题和答案
- 智能化完整系统工程竣工验收资料标准模板
-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书分享
- 广东省江门市语文小升初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
- 阀体结构优化设计提升截止阀可靠性
-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15课《钢铁长城》教案 新人教版
- 常压储罐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