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一、选择题1.中唐以后,“总计天下方镇凡四十八……河东、易定、魏博、镇冀、范阳……淄青十五道,凡七十一州,不申户口”。迫使政府“以江、淮为国命”“每岁赋入倚办,止于浙江东西……湖南等八道”。这表明()A.北方长期战乱不断 B.北方人民南迁进程加快C.南方经济地位提高 D.赋税制度发生变化2.唐朝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朝()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3.“亲亲尊尊”思想本为儒家的重要思想,但在魏晋时期道教的重要戒律类经典《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中规定:“凡入人家,必先问人家尊亲名讳。”这说明当时()A.道教继承和发展了先秦道家思想 B.道教融合儒家、佛教思想形成完备体系C.儒家因自身缺陷受到道家的冲击 D.道教借鉴儒家伦理纲常自我变革4.从唐朝遗存下来的雕版印刷品实物中,可考的专门刻家就有“成都府樊赏家”“龙池坊卞家”“西川过家”“京中李家”等多家。这实际上反映了唐朝()A.民间活字印刷业成为主导 B.民间雕版印刷业的发展C.政府鼓励民营手工印书业的发展 D.官营雕版印刷业发达5.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隋文帝6.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A.汉武帝的内外朝制 B.唐前期的三省分权C.明朝后期的内阁制 D.清朝中期的军机处7.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是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 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现实 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8.754年,唐朝高僧鉴真到达日本首都奈良,安宿王作为天皇的代表在罗城门外等候欢迎。日本佛教领袖道培和其他五十多名高僧也相继拜谒鉴真。不久鉴真又被朝廷任命为大僧正,并决定把过去用来供奉圣武天皇的米盐永远转供鉴真和法进二人。后来新田部亲王把自己的旧王府赐给鉴真。材料表明()A.中日开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B.佛教文化促使中日友好交往C.佛教通过鉴真传播到日本 D.仅仅日本政界认同鉴真的地位9.由于东汉后期世家豪族势力的不断膨胀,以往实行的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曹魏时期改行九品中正制,规定中正官由中央委任。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实行()A.过分重视对品行的考察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彻底解决了察举制的弊端 D.触犯了地主豪强势力10.“(唐)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高宗时“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兵、户、刑礼、枢机五房分理有关政务。据此可知,唐朝前期的“政事堂”()A.始终都是三省议事机关 B.促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C.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 D.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11.(2023·吉林辽源)两汉实行地方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C)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促进社会身份流动D.排除世家子弟入仕12.(2023·广西玉林)唐朝医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这体现了孙思邈(A)A.浸润儒家文化 B.拥有高超医术C.强调理性精神 D.注重临床实践二、非选择题13.(12分)(2023·福建宁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隋大事简表(部分)唐大事简表(部分)开皇元年,行三省六部制。开皇九年,平陈,天下一统。开皇十二年,遣使均田。开皇十九年,封突利可汗为启民可汗。大业二年,始建进士科。大业四年,穿永济渠,北自涿郡。——据《隋书》等贞观元年,玄奘西行求佛法。贞观四年,灭东突厥,分其地为六州,四夷君长尊太宗为“天可汗”。贞观十五年,嫁文成公主于吐蕃。长安二年,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大历十四年,杨炎建议行两税。——据《新唐书》等根据材料中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隋唐史的相关史实予以阐述。(12分)(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14.(12分)(2023·湖北宜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创立的背景。(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进步意义。(6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一、选择题1.中唐以后,“总计天下方镇凡四十八……河东、易定、魏博、镇冀、范阳……淄青十五道,凡七十一州,不申户口”。迫使政府“以江、淮为国命”“每岁赋入倚办,止于浙江东西……湖南等八道”。这表明()A.北方长期战乱不断 B.北方人民南迁进程加快C.南方经济地位提高 D.赋税制度发生变化答案:C2.唐朝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朝()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答案:D3.“亲亲尊尊”思想本为儒家的重要思想,但在魏晋时期道教的重要戒律类经典《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中规定:“凡入人家,必先问人家尊亲名讳。”这说明当时()A.道教继承和发展了先秦道家思想 B.道教融合儒家、佛教思想形成完备体系C.儒家因自身缺陷受到道家的冲击 D.道教借鉴儒家伦理纲常自我变革答案:D4.从唐朝遗存下来的雕版印刷品实物中,可考的专门刻家就有“成都府樊赏家”“龙池坊卞家”“西川过家”“京中李家”等多家。这实际上反映了唐朝()A.民间活字印刷业成为主导 B.民间雕版印刷业的发展C.政府鼓励民营手工印书业的发展 D.官营雕版印刷业发达答案:B5.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隋文帝答案:C6.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A.汉武帝的内外朝制 B.唐前期的三省分权C.明朝后期的内阁制 D.清朝中期的军机处答案:B7.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是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 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现实 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答案:A8.754年,唐朝高僧鉴真到达日本首都奈良,安宿王作为天皇的代表在罗城门外等候欢迎。日本佛教领袖道培和其他五十多名高僧也相继拜谒鉴真。不久鉴真又被朝廷任命为大僧正,并决定把过去用来供奉圣武天皇的米盐永远转供鉴真和法进二人。后来新田部亲王把自己的旧王府赐给鉴真。材料表明()A.中日开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B.佛教文化促使中日友好交往C.佛教通过鉴真传播到日本 D.仅仅日本政界认同鉴真的地位答案:B9.由于东汉后期世家豪族势力的不断膨胀,以往实行的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曹魏时期改行九品中正制,规定中正官由中央委任。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实行()A.过分重视对品行的考察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彻底解决了察举制的弊端 D.触犯了地主豪强势力答案:B10.“(唐)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高宗时“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兵、户、刑礼、枢机五房分理有关政务。据此可知,唐朝前期的“政事堂”()A.始终都是三省议事机关 B.促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C.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 D.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答案:D11.(2023·吉林辽源)两汉实行地方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C)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促进社会身份流动D.排除世家子弟入仕答案:C12.(2023·广西玉林)唐朝医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这体现了孙思邈(A)A.浸润儒家文化 B.拥有高超医术C.强调理性精神 D.注重临床实践答案:A二、非选择题13.(12分)(2023·福建宁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隋大事简表(部分)唐大事简表(部分)开皇元年,行三省六部制。开皇九年,平陈,天下一统。开皇十二年,遣使均田。开皇十九年,封突利可汗为启民可汗。大业二年,始建进士科。大业四年,穿永济渠,北自涿郡。——据《隋书》等贞观元年,玄奘西行求佛法。贞观四年,灭东突厥,分其地为六州,四夷君长尊太宗为“天可汗”。贞观十五年,嫁文成公主于吐蕃。长安二年,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大历十四年,杨炎建议行两税。——据《新唐书》等根据材料中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隋唐史的相关史实予以阐述。(12分)(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答案]论题:隋唐社会不断进行制度创新。阐述:隋文帝建立隋朝后,削弱丞相权力,防止任何部门滥用权力。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废除了九品中正制,这是从制度上认定通过考试,使出身庶族的知识分子能够进入政权。唐朝时期,唐太宗当政时,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唐朝中叶推行两税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其税制的基本原则为此后的历代封建王朝所奉行。[解析]首先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中的“隋大事简表(部分)”和“唐大事简表(部分)”并结合所学的隋唐社会发展状况,可具体以隋唐的制度创新为切入点。论题:隋唐社会不断进行制度创新。阐述:隋文帝建立隋朝后,削弱丞相权力,防止任何部门滥用权力。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废除了九品中正制,这是从制度上认定通过考试,使出身庶族的知识分子能够进入政权。唐朝时期,唐太宗当政时,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唐朝中叶推行两税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其税制的基本原则为此后的历代封建王朝所奉行。14.(12分)(2023·湖北宜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创立的背景。(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进步意义。(6分)[答案](1)背景:寒门庶族地主势力崛起,要求打破门阀政治;统治者要求巩固权力,加强中央集权;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日益明显。(2)进步意义:有利于打破士族垄断,扩大统治基础,促进社会阶层流动;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促进文化教育发展,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气;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解析](1)背景:据材料“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寒门庶族地主势力崛起,要求打破门阀政治;九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