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课程标准通过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保持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的重要意义。基础知识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1.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1)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这些由各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文化财富,一直受到严重威胁。(2)针对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各国也采取了不少举措,留下了宝贵的经验。2.古代世界的文物保护(1)在古代世界,收藏文物,往往是从艺术珍品开始的,成为人们拥有财富与权力的体现。(2)欧洲各国的皇室、贵族和教会,收藏艺术珍品和宗教遗物之风颇为盛行。(3)中国历代帝王、达官贵人和民间收藏家十分重视收藏各种珍贵器物、字画、书籍等,针对古代器物进行分类、著录的金石学还发展成为专门之学。3.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1)西方①大约从19世纪开始,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1834年,希腊针对古迹保护制定了法律。②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保护文物古迹的高潮。③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有着深远的意义。(2)中国①在中国,由中央政府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始于1906年清政府颁布的《保存古物推广办法》。②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并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④1961年3月,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共180处。⑤1982年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这部法律还特别提出,由国务院将“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纪念意义的城市”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从而建立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二、《世界遗产公约》1.《世界遗产公约》(1)原因①任何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人类共同财富。②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意义。(2)制定①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②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又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3)目的:《世界遗产公约》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4)主张①《世界遗产公约》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②该公约还规定,对于一部分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5)影响①1978年,确定的首批12处世界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2019年7月,列入的遗产数量达到1121处,分布在167个国家。②截至2017年1月,共有193个国家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这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2.中国与《世界遗产公约》(1)表现①1985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②2004年8月,中国又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③针对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还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④2006年审议通过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强调“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⑤2011年,中国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意义①通过上述举措,保护遗产、传承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②中国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1.西方(1)古代文明遗迹: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明遗迹主要包括雅典卫城、古罗马城、阿布辛拜勒神庙、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等。(2)近代文化遗产:佛罗伦萨就成为展示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文化遗产。这里有众多的历史建筑和藏品极为丰富的博物馆,堪称包罗万象的艺术之域。2.中国(1)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五项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泰山。(2)截至2018年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已达40个。(3)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4)国务院批准命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截至2014年共有1372项。习题巩固1.《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加入缔约国最多的国际公约之一。自1972年公约正式通过后,截至2017年1月,在全球范围内共有193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这反映出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A.有利于维系各国悠久的历史传统 B.体现各国间的文化差异C.加速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 D.符合全人类的共同需求2.【加试题】20世纪60代,有学者发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从文章和书迹两个方面否定《兰亭序》是王羲之所作。后有人发表《<兰亭序>的真伪驳议》,表示不同意见。对此,该学者又写了《<驳议>的商讨》以作回应。毛泽东当年对此形式颇表赞同。这种讨论方式说明A.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重于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史学家的使命B.学术争论以澄清事实为鹄的,并不承载还原历史真实的责任C.历史学应像其它社会科学一样提倡百家争鸣,而非定于一论D.历史的价值判断往往导致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倾向性选择3.秦始皇陵兵马持1号坑的出土文物以车兵为主体,车兵、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九个过洞(俑坑内陈列事物的特殊结构)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的庞大主体军阵,每个过洞内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御手一名,车士两名。这些文物A.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 B.还原了战场上的残酷局面C.代表了秦朝民营手工业成就 D.成为陵墓雕塑艺术的发端4.以下两幅平面图所展示的文化遗产的共同特征是A.前朝后寝的设计格局B.东西、南北两条中轴线贯穿C.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设计原则D.不同园林建筑形制的和谐统一5.“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根本的特性在于遗产的‘无形性’和‘活态性’,所有遗产均通过口、手、肢体、行为和技能来表达,因此不具备实物特性;由于它的完成过程和传承系统完全依赖于人,这就决定它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活态化'性质。”这说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A.必须关注其传承方式的保护 B.完全没有加以保护的必要性C.长期变化无常具有不可知性 D.可以不具备真实性和完整性6.滦河铁桥,位于河北省滦州市滦河街道老站村东北的滦河主河道上。光绪十八年(1892年),滦河铁桥始建,工程由北洋大臣李鸿章奏派记名提督周兰亭,直隶候补道台李树堂主办。继日本工程师和法国工程师先后失败以后,英国人喀克斯承包并聘请中国工程师詹天佑修建,历时两年半顺利完工。1948年12月7日,国民党军队自东北溃向关内时,为阻截人民解放军追击,曾炸毁了该桥北侧的新铁路桥,该桥经抢修后又复缓行火车。2013年3月5日,滦河铁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月,滦河铁桥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据此可推知()①滦河铁桥见证了唐山地区近代历史的变迁。②滦河铁桥是中国第一座公铁两用桥。③詹天佑是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专家。④保护文物古迹是尊重民族历史的体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拜占庭帝国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曾描述查士丁尼皇帝时期某一建筑杰作道:“那金碧辉煌的穹顶看起来不像是落在砖石结构实体上,而是从天上悬挂下来覆盖这个空间。虽然人们认真地察看每一边,皱着眉头观察每个细节,但还是不能理解能工巧匠们的杰作,但人们离开那儿时总是深受震撼。”这座建筑()A.初为伊斯兰教的教堂 B.以罗马式的穹顶风格而闻名C.坐落于首都巴格达城 D.是拜占庭文化的标志性成就8.世界文化丰富多样,同时不同文化之间又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下列能体现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建筑是()①桑奇大塔②墨西哥羽蛇神金字塔③吴哥窟④国子监琉璃牌坊A.① B.② C.③ D.④9.2003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报道说,人口生态学家威廉·萨瑟兰对6809种人类语言的濒危程度进行统计后发现:“根据人口规模和下降趋势来看人类语言的濒危程度比鸟或哺乳动物要大得多。”下列选项中,有助于改变这一状况的是()A.《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B.《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C.《世界遗产公约》 D.《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10.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世界遗产公约》,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世界遗产公约》()A.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B.首次以立法方式进行现代意义上的保护C.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D.充分肯定文化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11.2002年,颐和园实施大规模维修。为了不损伤颐和园的借景风貌,北京市政府增加数亿元人民币投资,将颐和园附近地上架设高压线的方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