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国时期历史教育研究
及其对今日启示一个服务于基础教育普通公民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赵亚夫.12.14北京西城第1页我为何要和大家交流这个题目?认清历史教学今天所碰到问题,与民国时人们碰到问题几乎没有改变,甚至变本加厉,这是为何?我试图引导老师们用另一只眼(国际比较)看历史教学研究,此努力几乎是失败,这是为何?我们能够从民国时人们历史教学研究中找到什么答案吗?我提倡历史教育以“公民教育”和“人格教育”为两翼,是一相情愿,还是有历史继承?一句话,今天历史教育研究,比较民国时期进步了吗?第2页一、民国时期历史教育研究特点批判主义立场民族主义主张含有学术担当认可科学态度多重国际视角第3页1、批判主义立场晚清“四端”:知有朝廷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此,实数千年史家识之程度也。“二病”:能铺叙而不能别裁;能因袭而不能创作。由上述四端复生也。“三恶果”:“难读”、“难别裁”、“无感触”。
——梁启超:《新史学》第4页蒋梦麟:《历史教授革新之研究》,《教育杂志》,19。故今所谓中国历史者,俱以往之陈迹,昔日之糟粕耳。愈识往古,则愈昧于今日。“泥古余焰”所集习于“聚臭腐之糟粕以酿新酒”“新历史”,受之学子则“无异饮鸩毒而甘美酒”。教授历史,不可不使儿童存处理问题之态度。人生世上,不论儿童与成人,都有种种问题以待处理。历史之用意,在取先世之经验,处理现在之问题。非然者,则历史与生活离,失其本意矣。第5页傅斯年:《闲谈历史教科书》,《教与学》,1935年设若历史只是士人装饰品,谈吐资料,文艺辅佐,胡思乱想所取材,还值得成一学校得科目吗?(历史一科)是对于“人类”及“人性”之了解,把历史知识看成“人学”。人性(我谓之人格教育关键)是难于抽象解释,尤其是人团体行动。把历史教科做成一个公民教科,借历史事件做榜样,启发爱国心,民族向上心,纪律性,民族不屈性。第6页顾颉刚:《中学历史教学法商榷》,《教与学》,1939年。现在我们教历史人,应该用披沙拣金伎俩在古代文件里把“人”找出来。可是我们所需要找出人乃是活人而不是死骸,我们要一并把他社会经济背景都找出来,尤其是要把他背景里活动时真相找出来。事实影响,不如人格影响人利害。不要只考他们知识,同时要考他们能力,目标在养成他们整理材料和解释事件技术,使得他们未来有灵活创作贡献给人类。第7页苏沉简:《论历史教育》,《经世:战时特刊》,1939年。
对四种主流史观认识“古已经有之”观念。轻视一切新事物,认为今人不如古人,社会是一步步退化。“自古如此”观念。强调一切都是先人苦心创建,后人只有守成不能改革,祖宗成法不可违。即便“托古改制”,也没有成功余地。进化观念。认为人类是渐渐演进,一件事有他因有他果,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在改变中,社会改革是必需,而且理应关注到历史潜势力或历史背景。革命观念。认为革命是社会发展常理,不论哪种主义又何等激烈,从久远看,未必是洪水猛兽,当是历史发展必定产物。第8页我基本看法:批判是新历史教育基本立场。不含有批判性历史教育,不含有当代性、进步性,自然没有学习必要。我国学校历史教育(教学)最大问题在于(1)封闭。只信教科书历史,也只有教科书历史。(2)流俗。既习惯于用“生阿猫阿狗”琐事填充生活上无聊,也强迫自己仿照“大富贵‘榜样玩附庸风雅游戏。(3)传统。孤芳自赏自我“大天下”,贬损是“大世界”,把“自古以来”发展为“自古全部”,古人一句极日常话,到以后就成了“大智慧”,欺人欺世而不知。第9页2、民族主义主张我国学校历史教育成立,始于帝国倾覆之时,成于民国纷乱之期,民族主义占据价值主流位置;中华民族复兴,不能不借助民族主义发挥,历史教育亦因民族主义而特显其时代意义;民族主义是19世纪世界风潮,到20世纪,民族主义逐步与国家主义、国粹主义,以及各种各样激进主义合流,成为正当或不正当革命旗帜。第10页李季谷:《怎样能在历史教材中充分发挥民族观念》,《教与学》,1935年。
历史教材中发挥民族观念:歌颂名臣义士之事迹;赞扬勇将忠臣之史实;贬斥奸雄汉奸以儆效尤;贬斥士大夫之骄气。上述四项外,教师宜利用乡贤之事,随时为之参拜讲述。第11页陈训慈:《民族名人传记与历史教育》,《教与学》,1935年。
中心目标:历史教学应充分表示本国民族之由来变迁与演进,提醒民族伟大事迹,而引发学生之强烈民族意识,激励他们为本国民族生存繁荣而努力。我们中国人在清中叶是过于高傲自大,以“蛮夷”视欧洲各国,及至经几次外交失败以后,则不但抛弃了自大心理,而且转而渐渐养成崇敬西洋心理,终于忘记自己历史,辱没自己人格,无形中接收中国民族是衰老落后观念。第12页曹明道:《精神国防与历史教育》,《教与学》,1936年。
民族精神是推进一切国防工具原动力。因为历史教育是最能培养民族精神一个学科。在理论与实际上,我们都能够找到相当证实。俾斯麦自己也说过:“普法之战胜利应归功于历史教员。”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当初日本国内有“日本之强盛,由日本之新历史助成”说法。外族侵略史现有刺激精神国防作用,为何我国受这一类刺激很多,而不能发生这类刺激所应有反应来,……受过教育人,这方面教育,或还是不足。……没有自信力,即使知道外族侵略史迹,也反而促进其对自己民族信心动摇。第13页谢国勋:《历史教育与民族主义》,《贵州教育》,1942年。
以民族主义为历史教育中心,以历史教育为完成民族主义伎俩。建立民族自尊自信心,国人眼看着我们民族近百年来常受着帝国主义压迫;激起爱国爱群民族意识:民族意识是由民族特征与对民族认识而产生,认识愈深,则利害与共观念愈切,爱国爱群民族意识也愈强;陶冶并改良民族之品性;明了时代进化之轨迹。第14页冯来仪:《抗战与历史教学》,《贵州教育》,1942年。
在历史抗战已进入了第六个年头了。第一,说明中国历史悠远;第二,说明中国版图逐次扩张(可见我们一寸一尺国土,无非由先民无限血肉所换来。后世子孙应该加紧保卫我们国土,决不轻易与人毫厘。以增强青年国民责任心);第三,说明中华文化之伟人(吾国历史拂晓期已经有了完备政制,宏富思想,高尚道德,均非他国所可及);第四,发扬中华民族固有精神(中华民族高尚优美人格,忠勇仁爱精神等)。第15页吴俊升:《希特勒中学历史教学》,《教育杂志》,1936年。
历史不是超国家纯粹科学。每个国家对于历史,有它尤其视野。每个国家凭着它现实政治利益,对于历史一部分,特加重视,而对于事实自下判断。我们科学不应该成为世界,却应该是德国。纯粹、公平、不偏历史,不适应一个奋发和斗争国家。
德国中学怎样依据这些标准来抹杀和歪曲历史事实,以求激发国家情绪。最终,这么历史教学,实是威胁和平一个大危机。第16页张维华:《新时代中历史教育》,《教育学术》,1948年。近世国家主义、民族思想,甚为发展,普通野心政治家,又把历史看成工具。用以激发普通国民爱国思想,所以在教授历史这门课程上,无不偏重于本国史而轻忽外国史。而且在教授本国史时,对于本国文化,民族以及一切,无不用宣传口吻及过分激动语气,表示自己优点。最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所采取历史教育方式,无不如此。好像历史这门学问,唯一功用,是培养爱国思想。我们深知凡是一个重视自己,轻视他人,只求本身利益,而不顾他人利益偏狭思想,等到发展到最高峰时,必定产生侵略行为。历史目标,在使学生受一个社会化,抵制青年自然自利天性,表明没有些人能够单独生存,各人必要为他人生活,才能够望自己生活改良。第17页我基本看法:我们历史教育在铲除过于伦理化、政治化宣传式教育模式,克服民族主义狭隘性;我们历史教育观念理应超越19世纪民族主义=爱国主义范围,理应围绕个人权益、幸福走“以人为本”路线,树立健全个人带来健全社会信念,而非总是感动于牺牲自我——其实这种牺牲从来就不是“治人”者牺牲,都是“治于人”者牺牲。第18页3、含有学术担当历史教育一开始就含有学术性,当它完全服务于政治后,就不再需要学术性,而只能就“书本”教“书本”;历史教育教学局限于历史教学、尤其是历史考试后,就一定拒绝学术性;历史教育不再被史学家关注或完全脱离史学后,就再难有学术性;没有学术担当,就没有历史教育研究存在。第19页徐则陵:《历史教学法》,《教育汇刊》,19。历史不是数千年来陈迹,是活。除非不认可现在生活是活,那么可说过去都是死。没有过去文化,那里会有今日文化?教历史人须认定过去是活,有了活教材、教法,便有有生气希望。倘教材是死,教法断不能有生气。不过历史活不活,就看你取材眼光了。历史非专讲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当然要提倡,但此不过历史所包含一个,倘使偏重此端,就有流弊。第20页梁绳筠:《历史研究法和教学法》,《教育丛刊》,1923年。
何谓历史真功用历史能使人明白当代社会之由来;能供给处理问题之历史背景;能供给经济问题之普通工具;能促进世界和平。第21页柳湜:《巩固和团结国家力量并不在这里》,《通俗文化》,1935年。自从新历史观成为当代社会科学基础以来,历史学已再不是一个记载科学了。希望他们(中学生)对于历史生出研究兴趣,在中国史中,取得一点了解当代工具智识,用它来完成时代课于他们身上任务。第22页马宗荣:《社会教育上历史教授》,《教与学》,1935年。
实质上目标:使受教育客体者取得历史智识,俾其实际生活上无所缺失。其所谓知识,并不是单研究过去事实或统计东西,而是活人类学问。形式上目标,使受教育客体者在学习历史时,于不知不觉之间,养成爱国爱民族意识,兼谋其道德判断锐敏。第23页陈安仁:《历史教学法理论》,《当代史学》,1941年。
历史所引述部分,不论说好说坏,都不宜过分,都不宜夸大;古今史家免不了附会,教历史人,应该指出其附会;不可武断历史事实,不以个人轻率意见而武断,引发学生以已见为是态度;应有精密观察力,对于前人历史看法,不要太相信,不要为因袭传统思想所蔽,又不要为自己成见所蔽;第24页要参考他国历史,勿为国史之记载所囿;要参考他民族之历史,勿为民族之成见所囿;应重视时代精神;当指导学生知道当然所住之地位,……第25页我基本看法:历史教育乃人文教育,其学科性质只能是人文性——其基本性质是人性伸张,抑或由人文性统辖其它一切特征,没有独立于人文性思想性;历史教育者担当就是人文精神担当,在本质上,即自由担当,一切对自由限制都是历史教育者批判对象;优良历史教育无一不含有思想或精神解放性质,担当即确保这种解放实现。第26页4、认可科学态度科学态度由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所表达,历史教育一样含有科学特质;科学态度决定历史教育研究含有怎样学术品质,它促使历史教育研究一开始就依赖历史哲学而多有建树。第27页吴绳海:《历史教育本质》,《教与学》,1935年。凡称为“历史”书,或“历史”这一名词,就已经是包含了有教育意义。以中国自来只要是历史,其性质无不是足以教训人民。因为如此,故不分什么“科学历史”和“教育历史”。最主要我们是需要“有意义”内容。此处所谓意义,第一,当然是国家教育目标;其次,是指史实发展彼此关系,以及文化上、社会上主要而且有价值者而言。历史学本身原来是不含有什么伦理批判性质在内,……这么史学方法和史实,我们若应用到历史教育里去,却是一件极危险事。第28页李絜非:《学习历史目标》,《浙江青年》,1937年。新历史自有新观点,昔日史家,不啻为帝王侍从,歌功诵德,不出帝王一家事,新史家则为全体人类,——最少是一个民族国家;昔日历史内容是作为政治或宗教之用,今则适得其反,则为有综合普遍演进作用存乎其中;昔日历史取材限于高贵奇异,今日则取材于普通普通事项——惟是须防止一切有害于人生乃至国家民族利益蛊惑。新历史须其是活动、是当代、是科学、是与我们生活有益。其目标:一是认识人生演进,二是明了现在环境真相,三是养成正当观念。第29页瞿兑之:《历史教学法之商榷》,《新民月报》,1936年。
教学法七病:重记诵之病;专重陈迹之病;历史与传说相牵混之病;本国史与外国史不能融贯之病;古史与当代史不能融贯之病;历史与地理不能融贯之病;历史与国文不能融贯之病。第30页吴振春:《中学历史教学法研究》,《教育通讯》,1947年。
历史教学宗旨历史事实取得:使学生取得正确历史事实,使对于人生活动,有正当了解;历史意识和线索了解:使学生含有历史眼光,认为探求古今事实因果,及未来之推测;社会化态度养成:使学生能发生所谓社会态度,因而感觉到他们现在所处地位,所享权利,所得到安逸,都是经过他们祖先困苦经营出来。第31页我基本看法:我们历史教育不能解放,根本上说还不是受考试文化捆绑,而是我们没有能力解放自己思想,故科学态度无历史教育无关;当我们把考试作为科学,越是认真打磨它,我们离真正科学就越远,就越背离科学精神,一个简单道理是,考试标准答案(尤其是政治性观点)是拒绝自主选择;科学态度、科学精神都是挑战性、抗拒性、批判性,是历史教育魂——没有它们谈何精神解放!第32页5、多重国际视角对我们而言,历史教育进步前提是彻底批判旧文化、旧传统,真正打开我们视野;不了解近代以来人类文明史,我们不可能找到进步路,“只有——”、“凡是——”、“没有什么——就没有——”“历史思维”,都是背离历史进步方向;比较不但是单向学习他人,也包含对外介绍自己,能够让我们有更宽胸怀和视野,自信地、而非愚昧地往前走。第33页陈衡哲:《历史教学与人类前途》,《晨报周年纪念增刊》,1925年。
我们怎样可以利用历史,俾将来人类,在政治方面,可以有协作和互助,而无枉费能力争斗;在情感方面,可以彼此更相了解,更能有同情之心;和人类今日在纯粹学术上互助和了解一样。第一,我们靠了教授历史机会,可认为人类解释许多误会,可以改良他们狭义爱国心,可以籍此增加他们国际观念。(假使我们研究历史人,来奖励相残相杀事业,来抬高战争身价,那岂不是所谓知法犯法,我们罪恶还容宽恕吗?)第34页我了解并赞赏是:人类爱高于民族爱第二,我们能够靠了研究和教授历史,去揭穿许多武人政客黑幕。(把他们暴露在青年学生眼前,乃是一件神圣责任,凡是研究或是教授历史者,都不容躲避。)第三,我认为历史家应该为青年们确立一个伟人定义。(我们却应该从历史事实中,为青年们找出一个人生模范来,应该为他们下一个伟人真定义,为他们指定一条人生道路。)以上三端——祛除误解,以培植国际观念;揭穿黑幕,以防止武人政客利用;确定伟人意义,俾青年们能得到一个人生模范。第35页李絜非:《学习历史目标》人类今后历史,大抵是过去所决定。“每部真正历史,必为当代史。”又说:“当代史有‘真实特征’。”这话可由两方面给予说明。一是当代史有其比较亲切比较重大特征,这是狭义说法。广义说法,当依当代眼光以读一切古今历史,易言之,依当代眼光以研究过去人类社会赓继(赓续)活动体相,而于其中善为扬弃,则以我为主动,而研究历史使历史为我所用,其价值为尤大。———对克罗奇了解第36页丁夫:《历史教育建设》,《教育建设》,1941年。
我们必须从历史搜究中,取得丰富人事经验,从历史法则里产生出来思维和行动,有倾向消极,有倾向乐观,不过我们生长在这伟大时代里,我们人生观又当怎样;我们从历史事业综合与分析,确认社会是前进,不是逆退,既认社会是前进,我们人生观,当然亦是必定,乐观,大家欢天喜地在这只容一趟过大路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版企业融资合同范本
- 化学专业培训课件
- 企业财税知识
- 功能性肠病的健康宣教
- 公寓天花吊顶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雇佣合同标准文本标准文本
- 企业贸易合同标准文本
- 储值卡服务合同标准文本
- 临时超过租房合同范例
- 2025环保能源项目BOT合同
- 市场摊位租赁合同
- 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英语试卷答案
- 水声通信组网技术第二讲-水声信道传输特性
- 2025年3月版安全环境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标准文件清单
- 2025年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2025年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春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阅读综合实践(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信息通信工程安全施工指南
- DB33T 1134-2017 静钻根植桩基础技术规程
- 信息系统监理师(中级)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3年5月7日内蒙古事业单位联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真题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