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_第1页
江苏省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_第2页
江苏省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_第3页
江苏省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_第4页
江苏省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汇编:

语言文字运用I

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俗话说“小酌怡情,大饮伤身”,如何掌握好度?一起来看古人能控制酒量的“智能

杯”----公道杯。

公道杯整体釉色青翠,由杯和托两部分组成,杯与杯托的外腹部均刻有划花菊瓣纹,鸡

笼式杯座凸印缠枝莲纹,寓意“清廉”。

这只杯子最有特色的地方,是杯中有一位老人(即“公道佬”),这也是公道杯得名的

原因。与其他杯子不同,①:当向杯中注酒时,如果只有八分满,即可品尝到美

酒;但若酒高过“公道佬”的胸部,杯中之酒则迅速从杯内泄光,流到下面承接的杯托之中。

原来,“公道佬”体内有一根倒U形管,②。低的一端是出水口,穿过杯底

与杯外的大气连通;高的一端是进水口,通过暗口与杯中的美酒相连。当公道杯内液体高过

倒U形管的顶端时,容器内的液体会持续通过倒U形管,从充满液体的高的进水口一端向

低的出水口流出。蕴含物理原理的公道杯也就因此被用来讲述“()”的道理。

③,酒里彰显中庸。小小的杯子,集科学、哲理与情趣于一身,让我们不得

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18.将下列句子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有若无,实若虚B.其进也锐,其退也速

C.满招损,谦受益D.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0个字。

2024届江苏省无锡市等四地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猜想,桅灯的本意可能是指挂在桅杆上的灯,是航行的信号灯。

在乡村,桅灯也曾大有作为。早起拔秧,夜查田漏,防汛巡逻,打老黄豆等等,都有它

热情地参与。在过去的岁月,宜是小稻的一部会,是黄豆的一部分,建农蔓的一部会,是芟

村的一部分。秋高稻熟,傍晚时分,走到村外,选定一处,嵌入桅灯,微弱的灯光可以把潺

潺细流照得清清亮亮。

如今,有线的和无线的电光源层出不穷,桅灯“不怕风不怕雨”的优势已不明显。船上

是不会挂这种桅灯作航行信号了,也没人用它帮助捕鱼,或打田鸡、斩黄鳍泥纵了。即使家

里有盏桅灯,也没有煤油卖了。桅灯虽然已经退出田园,成了文物,但它明觉的那段岁月,

依然熠熠闪光。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它是水稻、黄豆、农事、乡村的一部分”,语义基本相同,

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文中加点的“照亮”,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棒槌声每天就是从这麻石上响起,把那一个又一个黎明军涉得晶亮晶亮。

B.操笔为锄,耕和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山水领域,乃是大家追求的共同目标。

C.染过的布有淡红的有深碧的,都腺中在长竿上,在太阳里闪着特别的光。

D.某些往事,让我的记忆期淮在那样一个冬天、一首唐诗里、一壶老酒里。

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模拟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不知道为什么,夏天对我有着如此一份独特的爱怜,却说不出来,也表达不出。

我就喜欢一个人在中午太阳最强烈的时候,静静地靠在窗户边坐着,没有一丝风吹过。就

这样,看着蓝天上的白云一动不动地飘在那儿,什么也不想,就单单剩下这个世界和

我一个人存在。我家窗外有一片树林,好像懂得人心,站在那儿不摇晃,不发出一丝

声响,任白云小鸟在他们头上掠过。每次,我都希望时间在此刻停住,永远也不要继续,

就这样,融入到这个世界中去。

夏日,就应当是静谧的,不需要风的做伴,.这样会打破一切静止的画面:不需要

别人的会享,.这样会减少二分美丽;一丕需要辞嘎的演奏,―这捱会增犯丕协明的声直9―就

只需明媚的阳光,高高的天空与漂浮的云朵和我这一个观赏者就够了,就因这样,我对

这情景越来越喜爱,把我所有的感情倾注于它。

观赏已经不足够了,更多的是感受。因为它静,在这时没有了喧腾;因为它美,在这时

没有了烦恼;因为它柔,在这时没有了苦涩。这样的画面足以让许多的不痛快悄然而去。静静

的,连呼吸都不能大意。美美的,快乐荡漾于脸上。柔柔的,温暖的阳光就如果子一样酸

甜。没有喧腾,没有烦恼,更没有苦涩……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意表达前后一致。可增删语句,但不得违

背原文整体意思。(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突出了夏日静谧的特点,这一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3分)

20.第三自然段中,有“静、美、柔”,也有“静静的、美美的、柔柔的”,其表现力有什

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段时间以来,作为两种①的人生态度,“躺平”和“内卷”的说法在年轻人

群体中颇为流行。而随着“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成为新晋流行语,“45度青年”一

词也②,逐渐走入网络视野,引起不少人的共鸣。

那么什么叫作“45度青年”呢?如果说“躺平”是0度,(A),那么45度就是不完

全躺平,也不完全内卷的中庸姿态。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年轻人要面对的压力越来越

多,部分年轻人面对高压力的社会环境就选择享受生活,呼吁“躺平”,却又不肯看着同龄

人就这样将自己远远落在身后。于是乎,便也就“躺不平”。③的境遇下,部分年

轻人选择成为“45度青年”,不彻底“躺平”,也不彻底“内卷”。

(B),“45度青年”的“躺平”更多是暂时性的,更像是预备跑步的姿势,虽然看

起来没有拼尽全力的奔跑,但是正在为后续的奔跑做准备。面对生活,他们的态度与“躺平”

者实际上完全相反,(C),也避免自己被社会、生活压力裹挟着被迫“内卷”。

关于一“45度J■土”我们需要为他们的后续奔跑注△力量,,为他仰的前进无拓,__为他

们的目标实现强力护航,助力他们冲锋出自己的人生精彩。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2个字。

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

原意。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但是她们正式的名称却是“包身工”。她们的身体,()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叫

做“带工”的老板。每年——①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东洋厂里有“脚路”的带

工,就亲自或者派人到他们家乡或者灾荒区域,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

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

“还用说?住的是洋式的公司房子。吃的是()o一个月休息两天,咱们带着到马路

上去玩耍。嘿,几十层楼的高房子,两层楼的汽车,各种各样好看好用的外国东西。老乡!

人生一世,你也得去见识一下啊!——②做满三年,以后赚的钱就归你啦。块把钱一天的工

钱,嘿,别人给我叩了头也不替她写进去!咱们是同乡,有交情。——③交给我带去,有什

么三差二错,我还能回家乡吗?”

这样说着,咬着草根树皮的女孩子可不必说,就是她们的父母,也会()自己没有

跟去享福的福分了。于是,在预备好了的“包身契”上画一个十字,包身费大洋二十元,期

限三年,三年之内,由带工的供给住食,介绍工作,赚钱归带工者收用,生死疾病(),

先付包洋十元,人银两交,“恐后无凭,立此包身契据是实!”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第②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几点钟?”米考伯先生问道,“我可以一一”“八点钟左右吧。"昆宁先生回答。(《大

卫•科波菲尔》)

B.夜空沉寂灯光传递着•个信念一一只要心中有光,世界就有希望。(《在民族复兴的历史

丰碑上》)

C.经济关系不管受到一一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一一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

的。(《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D.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一一有什么看头啊!(《荷花淀》)

19.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正确的一项是()

A,已经鱼肉荤腥怨恨一听天命

B.已经珍馈美味后悔一听天命

C.完全珍能美味怨恨听天由命

D.完全鱼肉荤腥后悔听天由命

20.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修辞生动,用词贴切,请分析。

2024届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一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事实上,革命文化本身具有充分的艺术空间和题材吸引力,革命文化与通俗文化并非具

有截然对立的界限,在文艺史上A,并成为一种深厚传统。

“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话剧的引入与推广,都旨在将启蒙的精神和大众化的形式相

结合。

革命主题早已被经典化,①新的传播就面临着“影响的焦虑”,②作为历史后来人的接

受者们多具有旁观隔阂感,③甚至于挑剔、逆反、冷漠,④而沉浸式体验的代入感、历史的

现场感正是对症下药的良方。⑤其“沉浸”的核心要义在于,⑥感受作为局外人、后来人的

观众变成剧中人、变成革命当事人。⑦参与者通过场景沉浸,⑧不仅从当代都市生活、安逸

生活逐步进入到八九十年前的革命时代、血与火时代,⑨反而实现从情感淡漠到逐步复苏,

⑩从看客的挑剔到当事人的主体“复活”或建立。

革命主题与沉浸式戏剧的融合焕发出新活力,既是艺术创新创造的成功,又获得了市场

和社会资本的青睐。既然化通俗人大义是一条有效路径。那就可以推动革命主题沉浸式戏

剧更进一步发展。当然,应避免B,应增加革命语境中严肃体

验感,应强化由游戏进入实景实情的真情共振,继而达到真正的身份认同,实现革命情感的

新时代迁移。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

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

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答案】18,C19.①公道杯永远倒不满②开口一端高一端低③杯中诠释公道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语段内容围绕“公道杯”的工作原理展开,八分满是其特点,过满则溢,有度则可品尝美酒。

A.不恰当,曾子求学之态读,讲虚实关系。有学问像没有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像空无所有一

样。

B.不恰当,意思是如果前进太猛,那么后退也会很快。意为欲速而不达。

C.恰当,意思是骄傲自满招致受损,谦虚谨慎会得到益处。

D.不恰当,意思是长和短是互相参照而体现其差异,高和下是相互对比而确定其高低。意为

世间万物相互转化的规律。

故选Co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依据冒号之后的两个并列分句,“如果只有八分满,即可品尝到美酒”“但若酒高过

‘公道佬’的胸部,杯中之酒则迅速从杯内泄光”,可知杯中的酒是永远倒不满的,所以此

处可填“公道杯永远倒不满”。

②处,依据后文解释的U形管两端的设计,“低的一端是出水口”“高的一端是进水口”,

可知U形管的两端一高一低,所以此处可填“开口一端高一端低”。

③处,对应参考后一句“酒里彰显中庸”,该两句相互对称,文段的话题是“公道杯”,故

可以填“杯中”,和“酒里”对应,填“诠释公道”和“彰显中庸”对应,所以此处可填“杯

中诠释公道”。

2024届江苏省无锡市等四地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答案】18.原句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四个短句,结构相似,句式整齐,不但层

次分明,且逐层递进,从对桅灯的喜爱,到对农作物、农事的喜爱,更是农村的喜爱;''是……

一部分”的反复的使用不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也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对家乡热爱之情;改

句为长单句,不能起到加强节奏感、分清层次、表达强烈的感情的作用。19.C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原句“是水稻的一部分,是黄豆的一部分,是农事的一部分,是乡村的一部分”是四个短句,

结构相似,句式整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水稻”“黄

豆”“农事”“乡村”层次分明,且逐层递进,从对桅灯的喜爱,到对农作物、农事的喜爱,

更是农村的喜爱;

原句“是……的一部分”反复出现四次,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

染力,也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对家乡热爱之情;改句“它是水稻、黄豆、农事、乡村的一部

分”为长单句,“水稻、黄豆、农事、乡村”只是作为宾语的修饰语,不能起到加强节奏感、

分清层次、表达强烈的感情的作用。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词语用法的能力。

“照亮”用的比喻义,指桅灯的价值意义;

A.“濯洗”用的比喻义,指黎明在棒槌声中到来;

B.“耕耘”用的比喻义,指用笔写文章;

C.“晾晒”用的本义,指把染过的布放在长竿上,使干燥;

D.“搁浅”用的比喻义,指我的记忆停留在那里。

故选C„

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模拟语文试卷

18.(3分)示例:不知道为什么,我对夏天有着如此一份独特的爱怜,却说不出来。

19.(3分)①用排比句式多角度表现静谧:没有风,没有他人,没有蝉鸣;

②通过想象形成对比,突出了静谧的内涵。

20.(4分)①“静、美、柔”写出了夏日的特点,由这些特点生发感受;

②“静静的、美美的、柔柔的”语气舒缓,写出了感受的过程,情感程度更深。

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答案】18.①截然相反(截然不同)②应运而生(应时而生)③进退两难

19.A完全“内卷”是90度B与彻底“躺平”的人相比C既保持着对于生活的冲劲

20.对于“45度青年”,我们需要为他们的目标实现强力护航,为他们的后续奔跑注入力量,

为他们的前进开拓道路。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下文语境中“躺平”和“内卷”两个词语的意思,一个是什么都不做,一个是

非理性地过分竞争,它们代表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本空应填写的内容应是表示两者完

全相反,故填写“截然相反”或者“截然不同”。截然相反:形容事物或事件毫无共同之处,

截然不同。截然不同:指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第二空,上文写“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成为新出现的流行语,下文写“45度青年”

渐渐走进网络空间,根据本空前面“也”字的提示,表明“45度青年”一词和“卷又卷不

动,躺又躺不平”成为流行语是相依相伴的,相互伴随的,故本空的内容应为随着它的产生

而产生,故填写“应运而生”或者“应时而生”。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

时机而产生。应时而生:指顺应时运而生,也可以理解为应天命而产生,现在则多指适应时

机而产生。

第三空,上文写部分年轻人想选择“躺平”,但又不甘心落后,于是便成了“躺也躺不平”

的状态。“躺”与“躺不平”是两种非常矛盾的状态,故本空应填写的内容应为“躺”也不

是,“不躺”也不行的尴尬处境,故填写“进退两难”。进退两难:意思是前进和后退都难;

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上文写“躺平”是0度,下文写不完全躺平、也不完全内卷的状态是45度,并指

出这种姿态是“中庸姿态”,即处于中间的状态。结合上下文可知,是处于“躺平”和“内

卷”的中间状态,根据学生平时的数学知识可知,45度是中间状态,即处于。度和90度的

中间,“躺平”是0度,那么“内卷”即为90度。故填写“完全'内卷'是90度”。

第二空,本空下文写“'45度青年'的‘躺平’更多是暂时性的”,并具体解释“45度青

年”这种人生状态的实质,故本段主语是“45度青年”,那本空应为一个提到句首的介词

结构,同时根据“45度青年”“躺平”是暂时性的,可知,本段开头是将“45度青年”“躺

平”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故填写“与彻底‘躺平'的人相比”。

第三空,上文写“45度青年”的人生态度和“躺平”完全相反,即他们不选择“躺平”,

选择奋斗的状态;根据下文关联词语“也”的提示,本空需要有关联词语的照应,故填写“既

保持着对于生活的冲劲”。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有三处语病:

语病一:搭配不当。当需要指出明确的对象时,使用“对于”,本处有明确的对象“45度

青年”。故“关于”改为“对于”。

语病二:成分残缺。动词“开拓”后面缺少宾语,故在其后加上“道路”。

语病三:语序不当。根据逻辑顺序,先定目标,再奔向目标,再勇敢前进,故三个小分句的

顺序需要修改为“为他们的目标实现强力护航,为他们的后续奔跑注入力量,为他们的前进

开拓道路”。

故句子应修改为:对于“45度青年”,我们需要为他们的目标实现强力护航,为他们的后

续奔跑注入力量,为他们的前进开拓道路。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答案】18.D19.A

20.①修辞生动:

示例1:“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运用夸张手法突出刻画了“带工”游说同乡的骗人

嘴脸,形象生动。

示例2:”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运用借喻手法,用稻草和金条两个喻体分别代指包

身工生活的艰苦事实和带工夸大其词的宣传,形象地写出了带工的骗人功夫。

示例3:饲养,这里使用了拟物手法,把人写作牲口,形象地写出了包身工身份的低贱。

②用词贴切:

示例1:嘴巴,这里故意使用口语,形象地刻画了带工的嘴脸,也照顾到了文章的读者层次。

示例2:饲养,把人当牲口写,形象地写出了包身工身份的低贱,颇有讽刺意味。

示例3:不忍,巧妙使用否定词和情态动词,写出了同乡被迫出卖儿女的无奈。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②处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换。

A.表示说话中断。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引出补充说明的话。

D.表示话题的转换。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处,“已经”表时态;“完全”表程度,程度副词往往紧挨着动词,表时态的副词可以

放在句首,据此选“已经”。

第二处,“珍保美味”是书面语,指珍贵、美味的食物。“鱼肉荤腥”是口语,通常泛指鱼

和肉。根据语境“咱们带着到马路上去玩耍”,文中用的是口语,“鱼肉荤腥”与文中语体

更搭配。

第三处,“后悔”,事后懊悔,应是已做过的事。“怨恨”指由于某些原因心里充满强烈不

满或仇恨;也指种对他人不满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是潜藏心中隐忍未发的怒意。根据语

境“没有跟去享福的福分”指还没有发生的事,所以选“怨恨”合适。

第四处,“一听天命”和“听天由命”同义,指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也

比喻碰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但前者“一”字呼应了“生死疾病”,有“全部”的意思,

语气上更强烈,所以选“一听天命”。

故选A„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修辞方面:

“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中“稻草”和“金条”差距较大,能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运用

了夸张的手法,突出刻画了“带工”游说同乡的骗人嘴脸;“稻草”代指包身工生活的艰苦,

“金条”代指带工夸大其词的宣传,这是运用了借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带工的骗人

功夫。

“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儿女饿死的同乡”中把抚养儿女说成是饲养牲口,这是运

用了拟物的手法,把人当牲口写,形象地写出了包身工身份的低贱。

用词方面:

“嘴巴”是口语,形象地刻画了带工的嘴脸,也和后文“到马路上去玩耍”“块把钱”“三

差二错”的口语语体相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