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小册新人教版_第1页
2024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小册新人教版_第2页
2024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小册新人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1)二战后,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2)1949年,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也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3)1950年,中苏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苏联的发展与改革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措施(1)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2)经济: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失败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措施(1)经济: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2)军事: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失败原因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畸形发展,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续表)苏联的发展与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措施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后又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取消苏共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主动放弃党对新闻舆论的领导权影响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东欧剧变背景(1)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上都出现严重问题,改革成效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2)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苏联解体政变1991年8月19日的八一九事件后,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解体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易误警示1.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模式的弊端,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2.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是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知识拓展苏联解体的原因(1)根本原因:苏联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2)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3)外部因素: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4)催化剂:1991年8月19日,八一九事件爆发并很快失败,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

赫鲁晓夫(1894—1971)图片解读:此图是赫鲁晓夫在改革期间为推广玉米种植拍摄的照片。农业是苏联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成为苏联社会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赫鲁晓夫对农业政策和管理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但赫鲁晓夫改革收效甚微,虽然从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