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171-2017 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正式版)_第1页
DZ∕T 0171-2017 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正式版)_第2页
DZ∕T 0171-2017 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正式版)_第3页
DZ∕T 0171-2017 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正式版)_第4页
DZ∕T 0171-2017 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正式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I前言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 24.1目的任务 24.2基本要求 25技术设计 25.1资料收集 25.2工区踏勘 35.3工作区范围及工作比例尺选择 35.4测网布置 35.5剖面布置 35.6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及各项误差分配 45.7测地工作精度及控制网布置 45.8地形改正 55.9物性工作布置 55.10设计书编写 65.11设计书的审查与变更 66仪器准备 66.1重力仪器基本要求 66.2重力仪性能试验 76.3测量仪器设备要求 76.4测量仪器鉴定与维护 77外业数据采集 77.1重力工作 77.2实测地形改正 87.3测地工作 97.4物性工作 7.5观测质量检查 7.6剖面测量工作 7.7原始记录 7.8检查验收 Ⅱ8外业资料整理与精度评价 8.1资料整理基本要求 8.2重力资料整理及精度评价 8.3地形改正资料整理及精度评价 8.4测地资料整理及精度评价 8.5物性资料整理及精度评价 9数据处理与推断解释 9.1数据处理 9.2推断解释 9.3综合地质解释 10成果报告 10.1成果报告编写 10.2成果报告评审 11资料汇交 11.1资料汇交要求 11.2汇交资料内容 附录A(资料性附录)设计书编写提纲 21附录B(规范性附录)仪器的检验、检查与维护 25附录C(规范性附录)重力仪的检查与调节、重力仪格值标定、重力仪格值系数标定及重力仪性能试验 29附录D(规范性附录)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表格样式 附录E(规范性附录)岩(矿)石物性标本测定、资料整理及精度评价 45附录F(规范性附录)重力仪格值标定、格值校正系数计算及精度评价 附录G(规范性附录)重力资料整理及精度评价 附录H(规范性附录)地形改正资料整理及精度评价 附录I(规范性附录)测地资料整理及精度评价 69附录J(规范性附录)图件编制技术要求 70参考文献 72Ⅲ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是在DZ/T0171—1997《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技术标准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标准与DZ/T0171—199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规定了大比例尺重力勘查的范围;——修订了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及精度分配要求;——修订了中区、远区地形改正的范围,将中区地形改正范围定为20m~500m、远区地形改正范围定为500m以远,并对地形改正方法技术要求进行了补充完善;——增加了高程DEM数据进行地形改正的技术要求;——增加了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测量方法;——增加了最新的重力仪使用规定等新技术;——增补了资料整理与精度评价、数据处理与解释及成果报告编写的技术要求;——对规范中的附录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删减、归并。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本标准由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综合物探大队。本标准代替了DZ/T0171—1997。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1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本标准规定了大比例尺重力勘查工作的技术设计、仪器准备、野外数据采集、资料整理与精度评价、数据处理与推断解释、图件编制及成果报告编写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陆域大比例尺重力勘查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4912—2005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499—1993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CH/T1015.2—200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数字高程模型(DEM)DZ/T0004—2015重力调查技术规范(1:50000)DZ/T0153—2014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工作比例尺大于1:25000的重力勘查工作。由若干高精度重力点(重力基本点或引点)和重力仪格值标定场(长基线、短基线)组成的国家重力重力总基点initialgravitybasepoint某工作区测点重力值的起算基准点。相对于重力总基点的测点重力观测值。附有格值表的重力仪在国家长基线、基本点(引点)间或短基线上进行观测,求得相对重力仪出厂时所附格值表的校正系数。2闭合单元closedcell指重力仪从重力基点观测开始,经若干个测点重力值观测后并闭合于重力基点观测的整个工作过程。大样法bulksamplemethod按规则形体采集松散沉积物的标本,通过测定其质量和体积计算其密度值的方法。常规测量normalsurvey使用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进行的测量工作。4.1目的任务查明工作区重力场的变化规律及引起重力异常的地质体(目标体)的性质、规模,研究重力异常与局部构造的关系,圈定找矿靶区,配合地质勘查项目进行专题性研究,可用于矿产勘查,也可用于水文地质勘查、工程勘查及其他特殊用途的探测工作,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4.2基本要求4.2.1重力基准采用2000国家重力系统。4.2.2正常重力值采用国际大地测量学会(IAG)推荐的1980年公式计算。4.2.3测点重力值采用相对重力值,当需要与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或省级基点网挂联时,应在设计书中明确。4.2.4测点平面坐标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也可使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或1954年北京坐标系;测点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5技术设计5.1资料收集5.1.1收集工作区以往的重力工作资料,以及同类勘查任务的重力勘查方法技术资料。5.1.2物性工作应收集工作区及周边地区的密度测井、速度(声波)测井、钻井岩心标本等资料。物性成果资料的收集应广泛、翔实,包含采样点分布、标本名称、岩性描述、物性参数测定方法及精度、物性资料统计方法等内容。5.1.3收集工作区及邻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钻孔及矿产勘查等成果资料;收集工作区及邻区的交通图、行政区划图、相应工作比例尺或更大比例尺(相对于工作比例尺)的地形图。5.1.4根据测地工作需要,收集工作区内及邻区能够满足控制测量精度要求的三角点、GPS控制点、不低于等外精度的水准点等测绘成果资料;收集工作区及周围地区的坐标转换参数及大地水准面资料或高程异常值(图)。5.1.5根据地形改正工作需要,收集工作区的高程DEM数据或地形图、航片等资料。35.2工区踏勘5.2.2了解勘查对象的空间展布特征及围岩的分布特征,分析地形地貌对大比例尺重力勘查工作的影响因素,明确存在的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5.2.3实地核查已收集的测量控制点的保存情况。5.3工作区范围及工作比例尺选择5.3.1工作区范围工作区边界应规整,应将勘查对象或目标异常包含在内,并确保重力异常的完整性,使观测到的重力异常具有一定的背景场。5.3.2工作比例尺工作比例尺应依据工作区的地形类别、勘查对象的规模及空间展布特征和地质任务要求,在野外踏勘或通过方法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常用工作比例尺的点、线距可参照表1进行选择。表1大比例尺重力勘查常用工作比例尺及测网一览表比例尺规则网55.4测网布置5.4.1测网应按规则网布设,当与以往工作区拼接时,接边处应外延1个~2个测点或1条~2条测线。在目标异常区,根据勘查对象及目标任务要求可加密1条测线或每条测线加密1个~2个测点。5.4.2测线应垂直于勘查对象或目标异常的走向,当其走向有所变化时,测线应与其宏观走向垂直。5.4.3测线号(剖面号)及点号应按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增大的顺序编排。5.5剖面布置5.5.1剖面应以直线布置,其数量可依据地质任务及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确定,应保证至少3条剖面穿过最小勘查对象,每条剖面在勘查对象上有3个~5个测点。5.5.2剖面应垂直于勘查对象或目标异常走向,并随其走向变化而改变,应穿过目标异常中心或已知矿5.5.3剖面长度应大于地质体宽度的3~5倍、两端达到正常场或延伸到与该异常无关的另一异常边缘,剖面点距以能反映目标异常的细节特征为标准。45.5.4异常查证性剖面应在对目标异常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地质任务及解释推断工作需要,选择在有进一步勘查意义的地段,可布置地质、物探、化探等综合性剖面、物性剖面或专门性剖面。5.6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及各项误差分配5.6.1各项精度应满足地质任务需求,以能分辨(或研究)勘查对象引起的最弱异常为标准,并兼顾资料的延续使用和综合利用等因素。5.6.2应根据最小勘查对象在最大埋深条件下与围岩的密度差异,正演计算其引起的布格重力异常值,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应为勘查对象能够在地表引起布格重力异常的1/3~1/5。5.6.3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及各项精度分配参照表2执行。在保证总精度不变的前提下,表2中其各项精度可根据工作比例尺、仪器类型及地形类别等因素合理调整。表2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及各项精度分配布格重力IⅡⅢ5.7测地工作精度及控制网布置5.7.1测地工作精度控制测量及测点三维坐标定位测量的精度参照表3执行。在保证总精度不变的前提下,表3中的各项精度可根据工作比例尺、仪器类型及地形类别等因素合理调整。5.7.2控制网布置5.7.2.1设计的控制点应能全面控制工作区范围,相邻控制点间的距离不大于2倍的控制半径。5.7.2.2控制网的布设,宜采用网连接或边连接方式,网形可为三角网、单三角形或附合导线形式。特别困难地区,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可采用点连接。5.7.2.3在无法使用卫星导航定位测量进行测点三维坐标定位测量的地段,所设计的加密控制点应与周围控制点保持一个以上的通视方向。表3测地工作精度I士0.07ⅡⅢ士0.12士0.3555.8地形改正5.8.1地形改正按近区(0m~20m)、中区(20m~500m)、远区(500m以远)3个区进行,各区地形改正均方误差参照表4执行。在保证总精度不变的前提下,表4中其各项精度可根据工作比例尺、地形改正方法及地形类别等因素合理调整。表4地形改正总精度及各区精度分配近区(0m~20m)中区(20m~500m远区(500m以远)IⅡ士0.020士0.010Ⅲ士0.080士0.045士0.085士0.0755.8.2近区地形改正采用实测法或选择适宜比例尺的航片求取高程DEM数据,选择适宜的公式计算近区地形改正值。5.8.3中、远区地形改正采用适宜比例尺的地形图或航片求取高程DEM数据,或收集高程DEM数据,选择适宜的公式计算地形改正值。5.8.4当专门为中、远区地形改正测制地形图提取高程DEM数据时,高程和点位中误差参照GB/T14912—2005中的相关技术要求执行。5.8.5地形图测绘地物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和邻近地物点间的距离中误差,可依据测图比例尺参照表5执行,表5地形图测绘基本等高距及地物点技术要求比例尺±0.45~±0.80±0.36~±0.60±0.23~±0.40±0.18~±0.30±0.48~±0.80±0.30~±0.50±0.24~士0.40±0.15~士0.255.9物性工作布置5.9.1物性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工作区进行系统的物性标本采集、物性参数测定和物性参数统计分析,以及收集、整理以往工作中取得的物性成果资料。65.9.2物性标本采集工作布置5.9.2.1物性标本采集工作布置应依据地质任务及重力异常推断解释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工作区的交通、出露地层及岩性变化情况,设计的采样点应大致分布均匀并包含工作区的所有地层单元。5.9.2.2物性标本采集工作布置以剖面形式为主,也可采用离散采样点形式布置,必要时应按不同岩性、不同构造部位布置物性标本采样点或物性剖面。物性剖面应尽可能与已知勘探线或综合剖面重合。5.9.2.3物性剖面布置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a)沉积岩及变质岩在地层发育完整、产出齐全、出露良好的地段布置物性剖面或标本采样点;b)岩浆岩应按岩性、侵入期次布置物性标本采样点或物性剖面;c)含矿岩系在围岩及蚀变带布置物性剖面,或按矿种及构造部位布置物性标本采样点;d)在勘查对象或目标异常地段应布置物性标本采样点或物性剖面。5.9.2.4在岩(矿)石出露区,某一地层单元(组、岩性段、目标层)在不同出露区均应设计足够数量的物性标本采样点,设计采集的标本数量不少于30块;第四系覆盖区或疏松层,应按物质组分及结构布置足够数量的大样采样点。5.10设计书编写5.10.1设计书可单独编写,也可以作为地质调查项目总体设计书的一部分。5.10.2设计书应依据地质任务要求,在对工区踏勘及收集的成果资料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编写。5.10.3设计书应明确和细化需解决的地质问题,对大比例尺重力勘查方法的有效性、可行性进行分析,确保作业方法技术与精度指标符合本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工作量满足预期成果要求。5.10.4剖面性工作的方法技术及精度指标应在设计书中进行说明。5.10.5设计书应对需要明确的技术指标进行规定。特殊情况下,应在设计书中阐明理由并做出相应的补充规定,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5.10.6设计书应对地形改正方法及技术要求、地形改正值的计算方法、地形改正的质量检查方法及技术要求等进行阐述。是否采用变密度计算地形改正值应在设计书中说明;对生成高程DEM数据所使用的资料类别、比例尺,以及能否满足地形改正精度要求应在设计书进行说明。5.10.7设计书应目标任务明确、内容齐全、工作部署合理,工作量满足地质任务要求,设计书编写提纲5.11设计书的审查与变更5.11.1设计书在提交委托单位审查前,项目承担单位应对设计书进行初审,并出具初审意见。5.11.2设计书由委托单位组织专家审查,经审核批准后方可正式施工。5.11.3设计书经批准后应严格按照设计书施工,生产中需要对技术设计进行变更时,应提交技术设计变更申请报告(变更内容、原因),以书面形式上报委托单位审批,待委托单位批复后方可实施。6仪器准备6.1重力仪器基本要求6.1.1根据项目工作周期及设计的精度指标,选择适宜的仪器型号和仪器数量,投入的重力仪自身精度应满足测点重力观测均方误差要求。6.1.2在出队前应对重力仪进行检验、维护,具体要求参照附录B执行。76.1.3在开工前依据重力仪性能试验结果对重力仪器进行优选。若外业工作中增加重力仪器设备,应在同一试验场对新增重力仪进行各项性能试验,或重新选择试验场对所有仪器重新进行各项性能试验,各项精度指标满足技术要求后方可投入生产。6.2重力仪性能试验6.2.1开工前应对重力仪进行检查与调节、格值标定及格值校正系数测定,具体要求应按照附录C执行。6.2.2所有重力仪在开工前应进行静态试验、动态试验和多台重力仪间的一致性试验,各项性能试验应在工作区(或工作区周边地段)完成。重力仪的各项性能试验方法及技术要求参照附录C.5执行。6.2.3工作期间重力仪受剧烈碰撞,或工作期间发现其性能异常,经过中、大修后应重新进行各项性能6.2.4在外业数据采集工作结束后,应对重力仪进行动态试验和多台重力仪间一致性试验。6.3测量仪器设备要求6.3.1投入使用的测量仪器,其自身精度应满足控制测量及测点三维坐标定位测量的精度要求,数量以满足项目工作需要为宜。6.3.2在出队前,应对投入使用的测量仪器进行检验,保证投入使用的仪器设备性能良好。测量仪器的检验由仪器使用者完成,具体检验内容和要求参照附录B执行。6.4测量仪器鉴定与维护6.4.1正常使用的测量仪器,每年度应进行鉴定,测量仪器的鉴定由具有测绘仪器鉴定资质的单位完方可投入使用。7外业数据采集7.1重力工作7.1.1重力总基点的选择7.1.1.1重力总基点应选择在地基稳固、周围无震动源、近期不被占用、附近地形和其他引力质量近期内不会有较大变化的地段。不应将重力总基点选择在陡崖、大型建筑物、涵洞、桥梁上或河堤旁,并远离7.1.1.2在未布设重力基点网的情况下,应根据工作区的地形、交通条件合理选择重力总基点(起算点)。总基点尽量选择在正常场区,具体可依据小比例尺(相对于工作比例尺)的布格重力异常平面图或通过实测重力剖面确定;总基点的重力值建议取起算点的正常场重力值,也可自行设定起算值。7.1.1.3当重力总基点要求与2000国家重力基本点挂联时,其传递边段的独立增量数应不少于4个,其联测技术要求参照DZ/T004—2015中7.1执行。7.1.1.4当需要建立重力基点网时,其技术要求应参照DZ/T004—2015中7.1执行。87.1.1.5重力总基点应建立固定标石。固定标石顶部应为面积0.3m×0.3m的水泥平台,在顶部中心设置标记,并标明“重力总基点”字样和联建单位。当重力总基点位于某些地面固定建筑物的某一部位或与测量控制点的位置重合时,可不另埋设标石,但应在相应部位设置基点标志。7.1.2测点点位选择7.1.2.1测点应尽量选择在周边20m范围内地形平缓、近区地形影响较小、无干扰的地段。不应将测响测点卫星定位测量的地段。7.1.2.2实测点位与理论点位的偏移量应不超过点、线距的10%。特殊情况下,实测点位可根据地形7.1.3测点重力值观测7.1.3.1测点重力值观测采用单程闭合观测法,每个闭合单元内不应对重力仪进行测程调节。7.1.3.2各台重力仪的闭合时间,应不超过性能试验后确定的最大闭合时间,每个闭合单元的混合零点位移漂移应小于3倍的测点重力观测均方误差。7.1.3.3每日出工前应对重力仪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及要求参照附录B.4执行;每个闭合单元重力基点的观测技术要求按照附录B.5执行。7.1.3.4工作中应随时观察重力仪的工作状态,具体要求参照附录B.6执行;测点重力值观测技术要求按照附录B.7执行;重力仪常见问题的处理要求参照附录B.8执行。7.1.3.5测点重力值观测后,记录者及时按要求做好记录,原始记录本格式参照附录D.1执行。7.1.4.1应对布格重力异常平面图中的突变点、可疑点安排专门性的检查工作。对发现有意义的重力7.1.4.2对于原始观测质量存在问题的测点,应使用新的观测成果;若仪器性能存在问题,应加大该闭合单元的检查工作量,当检查工作量达到15%仍不满足技术要求时,则该闭合单元的工作量做返工7.1.4.3采用新格值重新计算所有工作量时,应安排不少于10%的专门性检查工作;当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则停止使用该重力仪,并对该仪器完成的所有重力观测工作量进行返工。7.1.4.4对于混合零点位移漂移超过设计书限差的闭合单元,应布置不少于该闭合单元总工作量10%的专门性检查,当不满足技术要求时,则该闭合单元的重力观测工作量做返工处理。7.1.4.5对于测点重力原始观测值与检查观测值超过设计书限差的闭合单元,应布置不少于该闭合单元总工作量10%的专门性检查;仍不满足技术要求时,则该闭合单元的重力观测工作量做返工处理。7.1.4.6对于实测地形改正原始观测值与检查观测值超过设计书限差的闭合单元,应布置不少于该闭合单元总工作量10%的专门性检查;仍不满足技术要求时,则该闭合单元的实测地形改正工作量做返工7.1.4.7对于测点三维坐标原始观测值与检查观测值超过设计书限差的闭合单元,应布置不少于该闭合单元总工作量10%的专门性检查;仍不满足技术要求时,则该闭合单元的测点三维坐标定位工作量做7.2实测地形改正7.2.1近区地形改正应按设计书规定的方法实测测点0m~20m范围内的地形坡度角或相对高差(高9程),并按设计书规定的方法计算近区地形改正值。7.2.2近区地形改正采用方域及圆域八方位方法实测时,应以正北为起始方位,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观测八个方位的地形坡度角(或相对高差),按照仰角为正、俯角为负的要求记录在地形改正原始记录本上。测点近区地形改正观测原始记录本格式参照附录D.2执行。7.2.3对于特殊地形,应测量简易地形模型,并根据地形类别选择相应的公式计算近区地形改正值。7.2.4当中、远区地形改正需要采用实测地形高程、生成高程DEM数据时,高程DEM数据的中误差应满足地形改正的高程精度要求。7.3测地工作7.3.1基本要求7.3.1.1控制网可采用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测量或常规测量方法联建,并拟定加密控制点联测工作计划,7.3.1.2测量控制网宜以导线、导线网或建立加密控制网等方式敷设,并与国家等级三角点或GPS控7.3.1.3测量控制点的平面坐标、高程联测不少于3个满足控制网精度的三角点或GPS控制点,特别困难地区联测不少于2个控制点;当控制点的高程精度要求较高时,应联测不低于等外精度的水准点高程。7.3.1.4当采用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测量方法进行控制网联测时,应采用静态模式或实时差分载波相位测量(RTK)模式完成,控制测量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测量基本技术参数应满足表6要求。表6控制测量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测量基本技术参数卫星截止高度角/(°)数据采样间隔/s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7.3.1.5当采用常规测量方法进行控制网联测时,其技术要求应满足DZ/T0153—2014中的相关要求。测量仪器的工作状态,具体要求参照附录B.12执行。7.3.2测量控制点的选择7.3.2.1控制点应选择在地基稳定、视野开阔、交通便利、便于联测及作业安全的地段。根据工作区的7.3.2.2控制点周围无截止高度角大于或等于15°的成片障碍物,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电台、微7.3.3控制点固定标志埋设7.3.3.1控制点标志可采用钢钎、水泥桩或木桩等进行设置,并设立中心标记,中心标记半径小于2mm。控制点标志应明显、易于寻找,要求现场绘制点位略图,并及时填写点之记。测量控制点点之记格式参照附录D.3执行。7.3.4控制网的联建7.3.4.1仪器安置要求:a)天线安置在觇标上时,应将标志中心投影到基板上,依照投影点安置天线,严格对中整平。天线架设的对中误差不应大于3mm。b)天线高采用互成120°夹角方式量取3次,当互差不大于3mm时,取其平均值作为天线高。7.3.4.2接收机操作要求:星导航定位控制测量观测原始记录表参照附录D.4执行。b)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时,应随时观察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c)每一个观测时段过程中,不得进行关闭或重新启动接收机、自测试、改变卫星截止高度角、改变d)观测时应防止接收机受震动或移动,防止其他人员或移动物体靠近天线,避免遮挡卫星信号;若遇雷雨应及时关机,并卸下天线以防雷击。7.3.5测点三维坐标定位测量7.3.5.1基本要求:a)每日出工前,应对测量仪器进行认真检查,检查内容及要求参照附录B.11执行。b)测点三维坐标定位优先采用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测量方法、星型布网方案施测,可采用快速静态、实时动态载波相位测量模式;在有条件的地段可优先采用网络RTK或CORS站作业方式。其技术参数满足表7要求。表7测点定位测量基本技术参数卫星截止高度角/(°)数据采样间隔/s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c)在无法满足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测量要求的地段,测点三维坐标定位测量建议优先使用常规测量方法进行施测。d)常规测量作业的技术要求参照DZ/T0153—2014中的相关要求执行。e)测点三维坐标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测量应做记录,原始记录本参照附录D.5执行。7.3.5.2基准站作业要求:a)基准站仪器安置按照7.3.4.1要求执行。b)测区内所有加密控制点均可作为基准站,当其不能满足测点定位测量的技术要求时,应按照二级控制点施测技术要求进行补测。c)基准站控制半径的确定,应按照工作方式、工作比例尺、地形地貌、接收机类型、观测时间及精度要求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控制半径,并在项目技术设计中予以规定。7.3.5.3流动站作业要求:a)流动站应在基准站的有效控制半径范围内与基准站同步进行观测。b)流动站天线架设应高于地面1m以上,观测时输入测点号、天线高等相关信息;天线高采用对角线方式量取两次,当其互差不大于5mm时,取其平均值作为天线高。c)接收机操作要求按照7.3.4.2执行。7.4物性工作7.4.1岩(矿)石物性标本采集7.4.1.1按设计书执行,可视工作任务及工作区的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合理调整。7.4.1.2物性标本采集时,应对采样点的平面坐标进行测定,由专业人员现场对物性标本进行定名、编号、确定物性标本的时代及岩性,并记录采样点的相关地质概况。岩(矿)石物性标本采集及测定记录参照附录D.8执行。7.4.1.3应以岩性单元为主采集岩(矿)石物性标本,并具有代表性,不应用某一岩性标本代替某一地层单元的岩性变化。7.4.1.4致密性岩(矿)石物性标本采集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a)在地质体出露部位,同一采样点可采集1块~2块标本,采集的物性标本力求新鲜,不应采集风化层或转石,在风化强烈的地段可采用浅钻或其他方法,确保采集到新鲜的物性标本。b)在同一地层单元的不同出露地段,应采集物性标本,采样点应大致均匀分布;某一地层单元的一套岩性组合中,在同一出露地段(每一统计单元),每种岩性应采集不少于30块标本,数量不足时可在工作区周边地段采集。c)在特殊构造部位或目标异常区应加大采集标本数量或进行专门采集,同一采样点可采集标本2块~3块,必要时可单独统计物性参数。d)钻孔岩心物性标本的采样间距可视工作需要而定,在见矿孔段缩短采样间距。e)致密岩(矿)石物性标本规格要求为3cm×4cm×4cm的长方体或4cm×4cm×4cm的正方7.4.1.5疏松层及未固结松散沉积物采用大样法完成样本采集,并按下列技术要求执行:a)采样点不应选择在非原始沉积物地段,如洪积物、汇水域等堆积区。b)大样采集应在正常天气下进行,不应在雨后采集。c)大样坑应为标准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剔除表层浮土并确认为原始沉积物时方可取土称重。d)大样采集时,应记录取样起始位置,取样称重的规格为50cm×50cm×50cm的正方体,将标本完全盛入称重容器中,用大秤称取质量,并记录每次的净质量(除皮后)、计算总质量。e)大样坑应从取样位置采用钢尺量取长、宽、高,并计算取样体积。7.4.2密度标本测定7.4.2.1致密岩(矿)石物性标本可采用浮力法使用密度计或天平进行测定,一般应在标本采集后3d内完成物性参数测定,否则在物性参数测定前,应将标本浸水24h以上,待标本表面水分风干后进行物性参数测定。岩(矿)石物性标本的测定方法及要求参照附录E执行。7.4.2.2疏松岩(矿)石物性标本可采用封蜡法测定;疏松的覆盖层或第四系沉积物可采用称重法在采集现场完成密度值测定。7.5观测质量检查7.5.1基本要求7.5.1.1观测质量检查主要包含测点重力值观测、实测地形改正观测、测点三维坐标定位测量及物性标本测定质量检查等。各方法的质量检查均采用同精度检查方式,是否需要进行高精度检查应按设计书7.5.1.2高精度检查应在同精度检查基础上,采用优于观测精度的仪器或方法进行检查,检查工作量不少于同精度检查点总数的10%。7.5.1.3观测质量检查点应采用离散点随机抽查,检查点应在平面上大致分布均匀,并在不同地形类别区及异常区均有分布。7.5.1.4观测质量检查工作应随外业工作进度同步进行,并贯穿野外工作的全过程,不应集中在某一时间段或外业工作结束前突击检查。7.5.2测点重力值观测质量检查作员、不同闭合单元”的要求进行,检查工作量不少于总工作量的3%;单台重力仪工作时,可按“二同二少于总工作量的10%。7.5.2.2检查点原始观测值与检查观测值的差值应不超过3倍的设计测点重力观测均方误差,当不满足要求时,应按7.1.4.5的要求安排专门性的检查。7.5.2.3当包含不同类型的重力仪时,检查点中应包含一定数量不同类型仪器的测点。7.5.3地形改正质量检查加密方位或其他实测方法完成,具体按照设计书中的规定执行。7.5.3.2地形改正观测质量检查点的原始地形改正值与检查地形改正值的差值应不大于3倍的设计地形改正均方误差,否则应查明原因。当采用实测法进行地形改正时,不满足限差要求的地形改正点应按7.1.4.6执行。7.5.3.3采用高程DEM数据计算中、远区地形改正值时,其质量检查可从下述方法中选择一种:a)采用高程DEM数据的高程作为测点高程,重新计算地形改正值进行中、远区地形改正质量b)采用野外实测地形图或节点高程生成高程DEM数据,重新计算地形改正值进行中、远区地形改正质量检查。c)在有条件的地区,采用更大比例尺(相对于工作比例尺)地形图或利用航片生成高程DEM数7.5.3.4地形改正质量检查工作量不少于总地形改正点数的3%,检查点数不少于30个。7.5.4测点三维坐标定位测量质量检查7.5.4.2当测点三维坐标定位测量工作采用多种方法,或多种型号的测绘仪器施测时,质量检查点应包含一定数量的异型仪器、异站观测和异种方法检查点,其检查比例不低于总检查点的5%。7.5.4.3测点三维坐标定位测量原始观测值与检查观测值的差值应不大于2倍的设计中误差,当不满足要求时应按7.1.4.7执行。7.5.4.4测点三维坐标定位测量质量检查工作量不少于总工作量的3%,检查点总数量不少于30个。7.5.5物性标本测定质量检查7.5.5.2标本测定质量检查工作量应不少于测定标本总数量的10%,标本检查测定均方误差不大于7.6剖面测量工作7.6.1重力剖面测量的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与面积性工作要求相同,设计书中有明确规定时,应按照设计书要求执行。7.6.2实测点位坐标相对于设计点位坐标沿测线方向的偏移量不大于相邻点距的10%、垂直测线方向偏移量不大于线距的30%。7.6.3剖面测量工作中,对发现的异常段应安排专门性的检查工作。7.6.4剖面测量工作的各项观测质量检查工作量应不少于总工作量的10%。7.7原始记录7.7.1手动读数型重力仪应做好各项原始记录,自动读数型重力仪应有专门的原始记录本(可不记录时间和读数)。7.7.2各类原始记录要求如下:b)各类原始记录应按项目或工作区、作业方法及仪器类别分开记录,不应混记。c)各类原始观测数据和备注应按规定格式在采集现场据实记录,不应追记、撕毁或转抄。e)观测数据均采用阿拉伯数字,有效数字依据仪器精度和测量方法按设计书规定执行。f)观测时间统一采用北京时间、24小时制,时间记录精确到分钟。g)同一闭合单元的观测资料应按观测路线连续记录,不同闭合单元的观测资料应另起一页。h)记录内容或数据出现差错时,可另起一行重记并在备注栏注明原因,或在错误数字处画斜线,在其右上方书写正确内容,并在备注栏注明划改原因。不应对正确的内容进行划改,更不允许连j)在同一页中,当测线号相同且测点号连续时,可只在首、末处记录测线号,其间的测线点号可省略不记;当观测时间的小时数相同时,可只在首、末处记录测点观测时间的小时数,其间的观测小时数可省略不记。进行记录。对影响测点三维坐标定位测量的干扰因素,在测量原始观测记录本的“备注”栏中进m)常规测量的水平方向观测,秒值读记错误应重新观测,度、分值读记错误允许现场划改,但同一n)常规测量垂直角观测中的分值读数在各测回中不应连续划改。o)常规测量原始记录的距离测量和高程测量厘米级以下的数值不应划改,同一距离、同一高差的往返或两次测量的相关数字不应连续划改。7.8检查验收7.8.1资料检查严格执行“三级”质量检查制度,即作业组自检、项目组抽检和项目承担单位的检查验收。7.8.2作业组应对取得的各类原始资料进行100%自检。7.8.3在作业组自检的基础上,项目组对外业取得的成果资料按工作闭合单元进行100%检查,并按闭合单元及工作台班填写日检查验收记录表,日检查验收记录表格式参照附录D.6执行。7.8.4在项目组检查的基础上,项目承担单位应对外业取得的各类成果资料进行最终检查,对野外数据采集及实测地形改正工作进行实地抽检,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应提出限期整改要求。a)按工作闭合单元进行抽查,抽查比例不少于总工作闭合单元的30%。b)检查记录内容是否齐全、字迹是否清楚、编a)各类计算成果、附图、附表等抽查比例不少于总工作闭合单元的10%。7.8.7测量资料检查要求:参数获取是否正确。b)对测点三维坐标定位测量的观测时间、天线高输入是否正确以及解算成果进行抽查,抽查比例不少于总工作闭合单元的5%。7.8.8野外实地抽检要求:a)对野外数据采集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实地抽检,要求不少于15个物理点。c)对外业数据采集是否按照项目设计书要求规范操作,质量是否达到设计书要求等做出评价。7.8.9对实测点位分布、测量控制网、各种观测质量检查点的分布等资料进行检查核定。7.8.10外业资料在提交委托单位验收前项目承担单位应进行检查验收,并形成验收意见8外业资料整理与精度评价8.1资料整理基本要求8.1.1应对各类原始观测记录本进行检查,主要检查记录内容是否齐全、记录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及测点的点、线号是否与测量原始观测记录顺序及工作路线一致。8.1.2每个闭合单元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将观测数据录入或传输至计算机,并在其他载体上备份,或将8.1.3使用的资料整理软件应进行验算,明确资料整理计算公式中的符号含义及所采用的单位;对原始记录数据输入应进行100%核对,各类计算结果及参数应由不同人进行验算,确保计算结果准确无误。8.1.4对每个闭合单元的工作量及各类质量检查点进行统计,对各项工作质量进行客观评价。8.1.5应及时完成当日资料整理工作,并绘制实际工作材料图;检查测点点位分布和各类检查点分布是否合理,及时勾绘布格重力异常草图;对可疑点、异常点及时安排专门性的检查工作,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安排检查或返工。8.1.6各类原始记录本及成果表(册)应按项目、测区分开使用和编录,各类计算成果册应编制详细的技8.2重力资料整理及精度评价8.2.1重力仪格值、格值校正系数计算及精度评价8.2.1.1平均读格差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3位有效数字。8.2.1.2格值计算及格值校正系数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8位有效数字。8.2.1.3重力仪格值标定、格值校正系数计算及精度评价的要求参照附录F执行。8.2.2重力仪性能试验资料整理及精度评价8.2.2.1重力仪各项性能试验计算结果精确到0.001×10-⁵m/s²。8.2.2.2根据静态试验观测重力值,绘制每台重力仪的静态观测曲线,用线性回归计算出平均混合零点位移漂移率。静态观测曲线与线性回归曲线的最大偏差应小于设计的测点重力观测均方误差。8.2.2.3多台重力仪的一致性均方误差不超过设计的测点重力观测均方误差。若超差可剔除偏离大的重力仪观测数据并重新统计精度或进行试验,满足要求的重力仪可投入使用,但剔除数据的重力仪禁止使用。8.2.2.4在多点动态试验均方误差满足项目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可利用多点动态试验观测数据统计多台重力仪间的一致性均方误差。8.2.2.5根据一致性试验观测结果,统计单台重力仪及多台重力仪间的一致性精度。8.2.2.6根据动态试验观测结果,求取段差或增量值、统计动态观测均方误差、绘制每台重力仪的动态试验曲线,对比分析各台重力仪动态试验曲线相互之间的偏离规律(特别是与平均值曲线之间的偏离),识别出偏离大的重力仪,分析原因并判定是否满足要求。8.2.2.7根据重力仪的动态观测曲线、静态线性回归法求取的直线,按照最大“混合零点位移漂移不大于3倍的测点重力观测均方误差”的要求,大致确定单台重力仪的最大闭合时间。8.2.2.8用于测点观测的重力仪,动态试验均方误差不大于设计的测点重力观测均方误差。重力仪各项性能试验资料整理及精度评价计算公式及要求参照附录C执行。8.2.3测点重力观测值、布格重力异常计算及精度评价8.2.3.1各项计算结果精确到0.001×10~5m/s²。8.2.3.2以工作区中心的经纬度作为测点固体潮改正的改算点。8.2.3.3混合零点位移漂移以时间为权、按线性插值方式进行改正,每个闭合单元的混合零点位移漂移应不大于3倍的测点重力观测均方误差。8.2.3.4正常场改正采用1980年大地测量参考系统中的正常重力值计算公式。8.2.3.5布格改正采用的中间层密度值及地形改正所采用的密度值应根据实测密度值资料并通过试验确定,是否采用变密度改正应按设计书要求执行。8.2.3.6测点观测重力值、各项改正、布格重力异常计算及其精度评价参照附录G中的公式进行计算和统计。布格重力异常成果表格式按照附录D.9执行。8.3地形改正资料整理及精度评价8.3.1应依据工作区的地形条件选择适宜的地形改正值计算公式,也可通过试验选择计算公式。8.3.2是否需要进行远区地形改正以及远区地形改正终止半径的确定,应通过数条典型剖面的地形改正试验确定。8.3.3当某半径(范围)以外的地形改正值趋于平缓、不影响对目标异常的可靠分辨和解释,此时的地形改正半径应为最大地形改正半径。8.3.4利用航空相片或更大比例尺(相对于工作比例尺)地形图生成高程DEM数据时,应使用专业软件或设备完成,并符合CH/T1015.2—2007中的相关规定。当高程DEM数据中误差不满足限差要求8.3.5中、远区地形改正高程DEM数据节点网格间距应通过试验确定,要求中区地形改正高程DEM数据的节点格距为5m~10m、远区观测DEM数据的节点格距为20m~50m。当地形起伏较大时,应对高程DEM数据网度进行加密采集。8.3.6对高程DEM数据应以实测高程为标准进行精度评价,要求中区地形改正的高程DEM数据中误差小于±2.0m、远区地形改正的高程DEM数据中误差小于士4.0m。8.3.7利用高程DEM数据计算地形改正值时,测点高程应采用实测高程。地形改正值的计算方法及精度评价可参照附录H中列举的公式进行计算。8.4测地资料整理及精度评价8.4.1测地资料整理的主要内容8.4.1.2资料整理内容主要包含测量控制网平差、坐标转换参数拾取、高程异常拾取及精度评价、测点8.4.1.3测地资料整理要求:a)每个工作单元结束后,应及时将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并在其他载体上备份。b)资料整理人员应对原始观测数据、项目编号、星历、相位及测站信息等参数进行检查,确认符合技术要求后,方可删除接收机内的观测数据。8.4.2控制网平差8.4.2.1数据预处理要求:a)当多种类型接收机施测,且数据存储格式不同时,应将观测数据转换为同一数据格式。b)同一时段观测数据剔除率不应大于10%。应对观测数据质量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可用卫星数、PDOP值等数据质量指标和数据采样间隔等设置参数。8.4.2.2基线解算要求:a)基线解算方案选择可根据施测精度及软件功能,可采用单基线解或多基线解。b)基线解算可根据基线长度采用不同的数学处理模型。基线长度小于15km时,可采用双差固定解;基线长度大于15km时,可在双差固定解和双差浮点解中选择最优解算结果。8.4.2.3平差处理要求:a)无约束平差,当基线向量各项质量检核符合要求时,以所有独立基线向量组成闭合图形,在WGS-84坐标系统内,以一个点三维坐标为起算依据,进行三维无约束平b)约束平差,在无约束平差确定的有效观测量基础上,选取精度可靠的起算数据,进行二维或三维约束平差。坐标起算点的选取应根据已知点的质量等级确定,选取次序为CORS基站点、国家大地点。当无控制点坐标时,可采用精密单点定位方式解算起算点。转换参数及精度。三维坐标与边长的数字取位保留至0.001m。8.4.2.4坐标转换参数、高程异常获取及坐标转换要求:a)已有坐标转换参数,当测区已有坐标转换参数可供利用时,应通过已知点或控制网内加密点的b)坐标转换七参数获取,需在测区及周边选择不少于4个已知控制点,采用双频或单频接收机,按载波相位静态观测1h~2h,以随机软件或坐标转换数学模型软件进行解算,利用其余控制点进行外符合检核,当检核精度均小于0.5m时,其参数可用。c)高程异常值获取,收集精化大地水准面模型直接获取点位高程异常值;或利用已联测控制点的高程(正常高)和经平差后的大地高进行解算,获取点位高程异常值;也可采用多项式拟合方法求取高程异常值,需在测区选取均匀分布的已知高程点,以双频接收机联测,按多项式拟合方法,确定高程异常值。其已知高程点的数量可依据测区的地形条件确定,当测区处于平坦、丘陵地貌时,已知高程点应不少于4个;当测区处于丘陵、山地地貌时,已知高程点应不少于7个。d)坐标转换,依据获取的坐标转换参数,利用随机软件的坐标转换功能,进行平面坐标转换及高程转换,三维坐标成果数字取位保留至0.001m。8.4.2.5控制网平差报告编写要求:换方法和结果等内容。8.4.2.6控制测量精度评价要求:a)中间精度统计,包括观测数据剔除率、同步与异步观测环坐标闭合差和各坐标分量闭合差、基线重复观测误差及相对中误差、三维坐标转换参数中误差等。b)平差计算结果精度统计,包括最弱边长相对中误差、最弱点三维坐标中误差等,通常以最弱点的精度代表控制网精度。8.4.2.7三维坐标定位测量质量检查精度要求:测点三维坐标定位测量质量检查精度参照附录I中的公式进行统计。8.5物性资料整理及精度评价8.5.1应采用正态分布或其他统计方法统计密度值的变化范围、常见值等参数。8.5.2密度值参数可依据地质任务及重力异常解释工作需要,按地层单元(组、岩性段或构造、勘查对象等)进行统计。岩浆岩密度值参数应按岩性、侵入期次进行统计;含矿岩系密度值参数应按矿种或构造部位进行统计;目标异常区或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地层单元可单独统计密度值参数。8.5.3绘制各类岩石标本的密度直方图或绘制地层(岩性)密度柱状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绘制密度值平面等值线图。8.5.4对收集的物性资料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其可靠性、是否有代表性等进行综合评价。8.5.5密度值测定质量检查采用均方误差进行评价,密度资料整理及精度评价要求参照附录E执行。9数据处理与推断解释9.1.1数据处理前尽可能使用周边地区的重力实测数据进行扩边处理。9.1.2网格化的格距应与测网的最小点、线距相同;网格化方法及参数按照保真度高的要求通过试验确定。9.1.3应结合研究区的构造复杂程度及地质认识,选择合理、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应具9.1.4应明确数据处理软件的方法原理及应用前提,应有专人对输入参数、操作步骤、计算结果进行检查。9.1.5定量计算应以剖面正演拟合及三维反演为主,也可采用特征点法、切线法等剖面曲线定量计算方法。9.2推断解释9.2.1对收集的各类成果资料进行研究,明确工作区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9.2.2异常划分应在对各种重力图件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在布格重力剩余异常平面图上,应形成明显的圈闭异常,异常幅值应大于实测总精度并包含3个以上的有效测点。9.2.4定量解释应分析地质体的规模、厚度符合研究区地质构造特征的地质一地球物理模型。在有条件的地段,应以先验信息作为约束条件;在无约束条件时,可利用传统的剖面曲线定量计算方法获取约束参数。9.2.5定量解释剖面应穿过工作区的勘查对象,对有进一步勘查意义的异常均应进行定量反演,剖面正演拟合数据可为专门性剖面实测布格重力异常数据,也可采用垂直于勘查对象图切布格重力异常数据,图切剖面要求异常形态完整、两端达到正常场。9.2.6定量解释应建立在定性解释的基础上,二者互为补充、反复进行,不断深化对重力场的地质认识。在有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应对定量计算成果进行精度评价,对误差较大的区段分析原因。9.2.7应注重图像技术在推断解释工作中的应用,必要时可利用不同参数的平面图、剖面平面图或立体图进行对比分析。9.3综合地质解释9.3.1应结合工作区的地质、地层分布及构造发育特将工作区的重力场与区域地球物理场、区域构造进行综合研究,为重力场的推断解释提供依据。9.3.2运用地质理论对取得的地质认识和结论(包括新提出的、否定前人的、修改补充前人的认识等)做9.3.3应对工作区的地层结构、控矿因素、矿产赋存特征等地质规律进行总结,并对推断的各类地质体或构造分类编号。9.3.4将平面推断解释成果与剖面推断解释成果相结合,使推断解释成果或地质认识客观合理。10成果报告10.1成果报告编写10.1.1成果报告应对任务书规定的地质任务进行重点阐述,并对深层次或有争议的地质问题进行10.1.2成果报告编写应依据地质任务要求进行编制。主要包含前言、自然地理概况、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外业工作方法技术与质量、数据处理与图件编制、重力场的推断解释、综合地质解释及结论与建议10.1.4成果报告附图(表)可根据地质任务要求及成果表达需要进行编制,附图(表)应符合本标准或按相关规范要求编制,具体参照附录]执行。10.2成果报告评审成果报告在提交上级主管部门或委托单位审查前,项目承担单位应对成果报告进行初审,并出具初汇交的资料应内容齐全、编录规范、装订整齐,并附资料清单。所提交的各类成果应经委托单位验收11.2汇交资料内容11.2.1原始资料包括以下内容:a)仪器性能试验、仪器检查调节、格值标定或格值校正系数标定等原始记录。b)测点重力观测的原始记录、检查记录(含自动记录重力仪的原始观测数据)、统计资料。c)地形改正的各种原始记录(含地形改正高程DEM数据)。d)测地工作的原始记录(含原始观测数据)、原始用图。f)工作期间收集的有关资料。g)原始资料验收文据。11.2.2成果资料包括以下内容:a)重力、测地工作取得的各类计算成果、统计表及布格重力异常成果计算表。b)重力测区索引表。11.2.3成果图件资料包括以下内容:a)实际工作材料图。b)布格重力异常平面图、经过数据处理的各种重力异常平面图及重力典型剖面图。(资料性附录)设计书编写提纲A.1.1项目概述主要包含项目名称、任务下达或发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工作周期、经费预算等内容。A.1.2目标任务主要包含总体目标任务、年度工作任务、主要实物工作量、预期成果、提交成果时间等内容。A.1.3工作区范围主要包含工作区的位置及范围、测区拐点坐标和行政区划等内容。A.2测区概况A.2.1工作区自然地理概况对工作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进行阐述,包括地形地貌、气候、交通、居民、后勤保障、生活补给等内容,为工作布置提供依据。A.2.2以往工作程度对以往完成的项目及取得的成果分类进行梳理(编制工作程度图),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对项目需要解决的主要地质问题进行探讨分析。A.2.3工区踏勘在踏勘的基础上,分析工作区的施工影响因素,依据工作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对工作区存在的技术难题及应对措施进行阐述。A.3测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对工作区的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构造及区域矿产特征等内容进行简要阐述,并附插图或附图;根据收集的资料,对工作区的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遥感影像特征、矿产分布及赋存规律进行总结,对拟采取的勘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附插图或附图。A.4外业工作方法技术A.4.1引用标准及技术指标明确执行的技术标准或其他技术文件;明确项目作业的重力基准、坐标系统、高程基准、时间系统等要求;明确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及各项误差分配,以及其他主要技术要求。A.4.2工作布置依据地质任务要求,按照本标准及相关规范要求,合理选择工作比例尺并进行工作布置。工作布置包含工作区范围、工作比例尺选择、测网布设、测线方位及点线距的确定、设计工作量及检查点工作量的统计、重力基点网及测量控制网的敷设、物性工作布置及其他专门性剖面的布置等内容。A.4.3技术路线明确重力工作的方法技术路线。A.4.4重力工作方法技术对重力仪的检查与调节要求、重力仪格值标定技术要求及使用情况、重力仪格值校正系数标定技术要求及使用情况、重力仪各项性能试验方法及技术要求、重力仪测程调节时间试验技术要求、重力仪的定拟定重力基点网联测的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基点的选择、基点联拟定测点重力值观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包含每日重力仪的检查及基点观测技术要求、重力测点点可疑点及数据采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处理要求。拟定测点地形改正(近区、中区、远区)方法技术要求。确定地形改正值计算的方法和技术要求,对高程DEM数据的生成及精度评价、远区地形改正终止半径确定、中间层密度的确定等提出明确的要求;明确测点地形改正的质量检查方法、检查比例及要求。A.4.5测量工作方法技术依据工作比例尺、精度要求及拟定投入的测量仪器类别及精度指标,明确测量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并对测量仪器的检验、维护、基线试验及采用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阐述。拟定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技术要求,包含控制测量投入的仪器类型、布网方案、施测方法、控制点的选动站观测及其他测点三维坐标定位方式等内容。明确测点定位观测质量检查方法、检查比例等技术要求。A.4.6物性工作方法技术明确岩(矿)石物性标本采集的技术要求,包含标本采集(含大样采集)、原始记录、采样点三维坐标定位等技术要求;对岩(矿)石物性标本测定的仪器类型及精度进行阐述,明确测定方法和技术要求,包含质A.4.7剖面工作方法技术A.4.8资料整理方法技术拟定外业数据处理和资料整理的具体方法和要求,应按涉及的工作方法分别阐述。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重力资料整理。明确重力资料整理计算的软件和其他配置,确定重力数据处理、检查、整理的内容和要求。包含重力仪格值计算、格值校正系数计算、重力基点网平差、固体潮改正点的选择及测点重力值计算、布格重力异常值计算的方法技术要求。测量资料整理。明确测量资料计算所需的处理软件和其他配置,确定测量资料数据处理、检查、整理的内容和要求。包含基线向量解算方案和数据质量检核的要求、控制网平差方案、坐标转换参数拾取方案、测点三维坐标解算、坐标转换、高程异常改正、成果输出等内容。地形改正值计算。拟定近区、中区、远区地形改正值的计算方法,对高程DEM数据生成方法技术及精度评价方法进行明确。物性资料整理。明确岩(矿)石密度参数的统计方法及资料整理的技术要求。精度评价。规定各类观测资料的质量评价内容、精度统计方法及技术指标要求。A.5数据处理及成果报告编写A.5.1数据处理根据地质任务要求,结合工作区的地质构造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参数,其内容包含数据预处理、数据网格化、位场转换、重力场的分离、定量计算及其他特殊解释需要的数据处理手段。数据处理方法及参数需要通过试验确定时,应在设计书中明确试验方案。A.5.2图件编制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图件编制的方式、坐标系统、软件平台、图件种类及技术要求;图外要素及整饰要求;图件地理信息的获取方式及图件编制要求。A.5.3成果报告编写依据地质任务要求,制定成果报告编写的综合研究思路、工作流程和技术路线,对重力异常解释推断的方法予以明确;明确图件编制的方法和技术要求,拟定提交的报告附图。拟定成果报告编写提纲。A.6实施方案拟定项目整体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A.7实物工作量与预期成果拟定项目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与预期成果,并明确各年度应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与预期成果。A.8提交资料明确提交的原始记录资料、成果资料的内容和数量;明确提交的相关文件(任务书、设计书、审查验收文据等)材料及数量;明确提交的最终成果及附图(附表)数量;明确提交电子光盘的内容和数量。A.9人员及设备依据项目的目标任务、外业数据采集工作内容及甲方的运行安排,拟定项目组织管理机构,明确管理流程,拟定人员编制及分工,明确项目投入的主要技术人员的数量、专业、岗位及职责,并对项目负责人的工作业绩、业务能力做出评价。项目投入仪器设备的型号、数量及性能指标等,投入的仪器设备应与拟定的工作台班要相匹配。A.10经费预算对预算编制依据、执行标准和计算方法进行说明,对预算的合理性及可靠性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预算编制按照预算标准进行编制,预算表应符合相关标准及规定。A.11项目管理及质量保障措施在对工作区踏勘的基础上,依据项目任务书要求,根据工作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如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质量保证措施、资料保密措施、后勤管理措施、工期保证措施等。质量管理措施应对项目自检、互检提出具体要求,对“三级”质量检查提出具体要求。各项管理措施应建立管理机构,落实责任人,管理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和较强操作性。A.12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主要对项目未涉及的问题进行必要阐述。主要包括测区交通位置图、工作布置图、简要地质矿产图等。(规范性附录)仪器的检验、检查与维护B.1仪器的检验B.1.1检验要求仪器检验的基本要求如下:a)仪器外箱是否完好无损、仪器外观是否完好、各紧固部件有无松动或脱落现象。b)仪器型号、编号是否正确无误。c)各部件、附件、其他辅助设备以及使用手册、软件光盘等是否完好、齐全。B.1.2通电测试要求通电测试要求如下:a)用连接电缆线将仪器与电源正确连接。b)打开仪器开关,检查通电后信号灯、按键、显示系统以及仪表是否正常工作。c)利用自测试命令或按照仪器操作要求进行测试,检验仪器是否正常工作。B.2仪器电源维护要求仪器电源维护要求如下:a)在主机(仪器主机、计算机等)处于关闭状态下插拔电源插头及数据接口。b)每年度施工结束或仪器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将电池从仪器中取出并断电。c)非施工期间的电池保养、通电周期、保养环境按仪器厂商提供的说明书要求执行。d)电源插头及插座保持清洁。B.3重力仪的保管与维护要求重力仪的保管与维护要求如下:a)建立重力仪使用档案,记录历次检验、检定结果以及设备使用情况,掌握每台设备的质量和使用状况。b)重力仪的保管和使用应建立责任制,重力仪发放单位和使用者对重力仪的安全负责。c)重力仪交接时,双方应对重力仪进行检验并办理交接手续;未经发放单位和使用者同意,他人不应随意动用重力仪。d)重力仪应放置在地基稳固、室内温度变化较小、干燥的房间内,并配专人负责看管。e)应对重力仪进行定期擦拭,目镜擦拭应使用擦镜纸或软毛刷;重力仪的脚螺旋应每周清洗、润滑一次。f)重力仪长距离运输时应切断电源,重力仪要装箱并设置减震措施,安排专人押运;重力仪不应采用车辆长途运输,杜绝意外事故发生。B.4每日出工前重力仪的检查要求每日出工前重力仪的检查要求如下:a)每日出工前,应对手动读数石英弹簧型重力仪进行充分活动,以保证重力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b)每日早基观测前,应按照不同重力仪类型对重力仪温度及纵、横水泡等进行检查,测定光线位移灵敏度,以检查重力仪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和测定结果均应记入记录本。c)自动读数金属弹簧型重力仪应左右旋动刻度盘,检验刻度盘是否会静止于同一位置,重复试验几次,保证旋钮和内部齿轮正常工作。如发现异常,应采用手簿对重力仪性能进行全面检测。d)需要进行测程调节时,可根据拟定观测点与早基点的高差及南北纬向相对变化,估算测点重力观测值(或读格数),并将重力仪测程调至合适的位置,待重力仪达到稳定时间后,方可进行基点读数。B.5每个闭合单元重力基点观测技术要求每个闭合单元重力基点观测技术要求如下:a)重力仪检查正常后,按照基点一辅基点一基点的次序进行观测读数,在基点上三次读数、辅基点上两次读数。b)基点与辅基点间的重力差不宜太小,距离适宜,两次基点读数时间间隔不小于6min。c)手动读数型重力仪在第一次读数后,应转动计数器,并检查和调准水泡,然后进行第二次读数,依此要求进行第三次读数;自动读数型重力仪,读数时间间隔设置不小于30s。d)手动读数石英弹簧型重力仪同一次基点读数中任意两个读数之差不大于0.2格,前、后两次基点的平均读格之差应不大于0.3格。e)手动读数金属弹簧型重力仪,同一次基点读数中任意两个读数之差不大于0.005格,前、后两次基点的平均读格之差不大于0.010格。f)自动读数石英弹簧型重力仪同一次基点读数中任意两个读数之差不大于0.005×10-5m/s²,前、后两次基点的读数平均重力值之差不大于0.010×10~⁵m/s²。g)基点读数不符合上述技术要求时,应查明原因,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测点重力值观测。h)闭合基点观测时,在基点上读三次数,读数按重力仪类型分别满足上述基点观测技术要求。B.6工作中重力仪使用要求工作中重力仪使用要求如下:a)随时检查重力仪箱(桶)的提把(带)、重力仪背带和保护带,确保重力仪安全;重力仪从仪器箱拿取和安放时做到轻拿轻放,防止碰撞。b)测点重力值观测时,重力仪放到脚架上后,操作员不应远离,不应在开摆(或开机)的情况下移动重力仪,观测结束后,应及时锁摆或关机,以防意外事故发生。c)工作中应经常检查重力仪的温度、电源连接是否正常、工作状态是否正常。d)在工作迁移途中,禁止将重力仪大角度倾斜或卧置。e)工作中重力仪发生故障时,应停止作业并将仪器带回驻地,由具有一定检修经验的人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检修。B.7测点重力值观测技术要求测点重力值观测技术要求如下:a)调平重力仪,水泡调平精准到1/5刻度,观测中允许变化1/2刻度。b)重力仪脚架盘平面与高程测量点的高度应保持在同一水平面,其高差应不超过2cm。c)每个测点进行两次读数,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点的读格数(或重力观测值)。d)自动读数型重力仪时间间隔设置不小于30s;手动读数型重力仪在第一次读数后,应转动计数器并检查和调准水泡,然后进行第二次读数。e)手动读数石英弹簧型重力仪两次读数之差不大于0.1格;手动金属弹簧型重力仪、自动金属弹簧型重力仪,两次读数之差不大于0.005格;自动读数石英弹簧型重力仪,两次读数之差不大于f)当观测值变化较大时,可在前一测点观测完成后,根据前两点的读数变化,将计数器转至下一点的估计读数位置,也可在观测点上调节计数器到读数位置后,停留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观测。B.8工作过程中重力仪常见问题的处理要求工作过程中重力仪常见问题的处理要求如下:a)若重力仪读数线大幅度摆动时,应停止观测,待读数线稳定后再进行观测。b)当重力仪出现“粘摆”现象时,可用手指轻轻敲击仪器面板,或锁摆后提起仪器上下轻微晃动来消除,切忌使用其他器物敲打重力仪;当粘摆现象严重时,应停止作业,对重力仪进行检修。c)当重力仪在工作期间受到碰撞,应返回受撞前3个~5个测点进行重复观测,检查重力仪掉格情况,如掉格不符合要求,则停止作业返回驻地,对重力仪进行检查,并对该闭合单元的工作量做返工处理。d)由于重力仪故障原因,无法进行封闭格值标定时,应对该重力仪完成的工作量,按闭合单元布置专门性的检查工作,每个闭合单元的检查工作量不少于10%;若某一闭合单元的观测均方误差超过限差要求时,应做返工处理。e)若格值变化超过设计书规定的限差要求时,应查明引起格值变化的原因。当确认由某种原因而导致格值发生突变时,对格值变化以后的观测结果采用新格值重新计算并安排专门性检查工作;当无法确定格值变化原因时,可依据格值相对变化率并参照表B.1执行。表B.1重力仪格值变化处理方案一览表格值变化范围新测格值前的测点重力观测值使用原格值计算,以后使用新的当|g一gπ|≤e时,新测格值前的测点重力观当|g一g新|>em时,新测格值前的测点重力观值变化的原因及变化最大的时段)B.9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与维护要求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与维护要求如下:a)随时检查基座固定螺丝;保持镜面清洁,用柔软毛刷清扫仪器灰尘,镜头有污物时,用仪器附属d)不应将仪器箱作为坐垫工具;不应使用有机溶液擦拭显示窗、键盘及运输箱。e)长途搬运时应紧固三角基座、锁紧螺丝,主机放入仪器箱前,应将内部电池从仪器支架上取下,并将仪器及附件箱放入特制的防震箱内。B.10测量仪器保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