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时间敏感技术的宽带工业总线AUTBUS系统架构与通信规范2022-10-12发布IGB/T42019—2022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3 53.4约定 53.4.1通用约定 53.4.2原语 53.4.3状态机描述 64数据类型 74.1概述 74.2基本数据类型 74.2.1有符号整型(INT)编码 74.2.2无符号整型(UINT)编码 84.2.3浮点(FLOAT)类型编码 84.2.4时间(TIMEV)类型编码 94.2.5日期(TIMEDATE)类型编码 4.2.6时刻(TIMEOFDAY)类型编码 4.2.7时差(TIMEDIFFER)类型编码 4.2.8字符串(STRING)类型编码 4.2.9位图(BITMAP)类型编码 4.3复合数据类型 4.3.1结构体(STRUCT)类型编码 4.3.2数组(ARRAY)类型编码 5系统架构 5.1概述 5.2网络拓扑 5.3协议栈架构 6系统管理 6.1概述 6.2系统管理流程 6.3系统管理信息库 6.3.2设备配置信息表 Ⅱ6.3.3工作模式信息表 6.3.4同步管理信息表 6.3.5系统诊断维护信息表 6.3.6通信资源管理信息表 6.3.7链路节点管理信息表 6.3.8链路超时管理信息表 6.3.9时间管理信息表 276.3.10网络管理信息表 7物理层 7.1物理层概述 7.2物理层资源 7.2.1信号帧 7.2.2OFDM符号 7.2.4资源元素 7.2.5工作模式 7.3.1概述 7.3.2服务原语 7.4系统管理-PhL接口 7.4.1概述 7.4.2服务原语 7.5DTE-DCE接口 7.5.1概述 7.5.2数据序列化 7.5.3接口信号 7.5.4信号过程 7.6MDS介质相关子层 7.6.1概述 7.6.2MDS子层规范 7.7MDS-MAU接口 7.7.1概述 7.8介质附属单元 7.8.1概述 7.8.2电气规格 7.8.3发射规范 7.8.4介质 8数据链路层 8.1数据链路层协议架构 8.2数据链路层工作机制 8.2.1节点 Ⅲ 8.2.4资源映射与调度 8.3数据链路层服务 8.3.1概述 8.3.2数据链路服务 8.3.3数据链路管理服务 8.3.4时钟同步服务 8.4数据链路层协议 8.4.1工作过程 8.4.3状态机描述 8.4.4错误处理 9应用层 9.1应用层协议架构 9.2应用层数据类型 9.2.1时间信息结构体 9.2.2时钟选项结构体 9.2.3网络配置参数结构体 9.2.4MAC映射表结构体 9.2.5IP映射表结构体 9.3数据对象模型 9.4应用层通信模型 9.4.1概述 9.5应用层服务 9.5.1概述 9.5.2应用服务元素ASE 9.5.3应用服务 9.6应用层协议规范 9.6.1概述 9.6.2ALPDU结构 9.6.3状态机 附录A(资料性)数据子帧示例 A.1示例A A.2示例B A.3示例C 附录B(规范性)RS码生成多项式系数 附录C(资料性)NodeID与MAC地址映射表结构及示例 附录D(资料性)组播映射表结构及组播工作机制示例 附录E(资料性)OPCUA数据模型与AUTBUS数据模型对应举例 附录F(资料性)业务数据映射数据传输单元报文举例 附录G(资料性)AUTBUS总线虚拟化方案示例 附录H(资料性)基于AUTBUS规范的钢铁行业应用推荐 H.1钢铁行业工业通信需求 H.2基于AUTBUS规范的钢铁行业应用系统架构 H.3基于AUTBUS规范的钢铁行业组网架构 H.4基于AUTBUS规范的钢铁行业应用效果 附录I(资料性)基于AUTBUS规范的石油天然气行业应用推荐 参考文献 图1状态机示意图 图2BITMAP数据类型示意图 图3AUTBUS线形总线网络拓扑 图4AUTBUS环形总线网络拓扑 图5AUTBUS协议栈模型与OSI各层对应关系 图6AUTBUS协议栈架构 图7AUTBUS系统管理流程图 图8资源块信息结构示意图 图9AUTBUS物理层模型示意图 图10AUTBUS信号帧及OFDM符号 图11信号帧结构 图12数据子帧的承载模式A与承载模式B 图13物理层OFDM符号结构 图15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与码块 图16资源元素示意图 图17DLL-PhL接口上数据单元之间的映射 图18Ph-Param服务过程 图20Ph-Clock-Sync服务过程 图21Ph-RESET服务过程 图22Ph-SET-VALUE服务过程 图23Ph-GET-VALUE服务过程 图24Ph-EVENT服务过程 图26DTE-DCE接口信号过程示意图 图27MDS子层过程 图28扰码序列生成过程示意图 图29码率为1/2的归零卷积编码器 图30码率为3/4比特删除过程 图31码率为2/3比特删除过程 图32m序列的产生 V图33OFDM符号结构图 图34MDS-MAU接口服务过程示意图 图35信号频谱模板 图36双绞线连接器 图37同轴电缆连接器 图38双绞线两端连接的终端电阻示意图 图39AUTBUSDLL协议架构 图40DLL与PhL资源映射示意图 图41DLL消息队列调度示意图 图42CLMA服务过程示意图 图43CLMNA服务过程示意图 图44CLMRA服务过程示意图 图45CLMRRNA服务过程示意图 图46CMA服务过程示意图 图47CMNA服务过程示意图 图48数据链路配置管理服务过程示意图 图49终端节点主动发现管理服务过程示意图 图50终端节点被动发现管理服务过程示意图 图51本地数据链路维护管理服务过程示意图 图52远端数据链路维护管理服务过程示意图 图53数据链路创建管理服务过程示意图 图54数据链路释放管理服务过程示意图 图55数据链路更新管理服务过程示意图 图56延时测量服务过程示意图 图57时钟同步服务过程示意图 图58时钟中断服务过程示意图 图59资源映射配置示意图 图60初始接入配置过程示意图 图61随机接入过程示意图 图62节点退出过程示意图 图63数据链路层业务数据发送过程示意图 图64数据链路层业务数据接收过程示意图 图65时钟同步延时测量过程示意图 图66时钟寄存器结构示意图 图67时钟同步过程示意图 图68通用DLPDU结构 图69基础配置DLPDU结构 图70通用配置结构 图71标识分配DLPDU结构 图72组播分配DLPDU结构 图73资源分配DLPDU结构 图74接入通告DLPDU结构 图75资源申请DLPDU结构 GB/T42019—2022图76资源释放DLPDU结构 图77状态查询DLPDU结构 图78状态应答DLPDU结构 图79核心配置DLPDU结构 图80时钟同步DLPDU结构 图81数据DLPDU结构 图82DLDE状态机 图83DLME状态机 图84DLCE状态机 图85AUTBUS应用层协议架构示意图 图86应用进程对象数据模型 图87数据缓冲区结构示意图 图88P/S模型示意图 图90PULL模式的P/S模型 图91C/S通信模型示意图 图92实时数据服务交互过程 图93实时非周期数据交互过程 图94非实时数据请求应答模型示意图 图95基于C/S通信模型的非实时数据通道建立示意图 图96基于P/S通信模型的非实时数据应用进程交互示意图 图97时间同步应用交互流程 图98时间查询服务交互过程 图99基于C/S通信模型的资源申请过程 图100资源ASE本地服务功能示意图 图101NAOID字段结构 图102NAOID交互过程示意图 图103IP映射表交互过程示意图 图104AUTBUSAL数据报文映射为IP有效数据载荷 图105AUTBUSAL协议报文头与IP协议报文头映射 图106IP数据报文映射为AUTBUS应用层数据报文有效数据 图107配置初始化流程 图108节点加入交互流程 图109节点被动离开网络交互流程 图110节点主动离开网络交互流程 图111诊断过程示意图 图112日志过程示意图 图113包含两个虚拟总线域的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114基于C/S通信模型的虚拟化应用进程交互示意图 图115虚拟ASE本地实现示意图 图116ALPDU消息头结构 图117包含多个DTU的消息结构 图118DTU消息格式 图119时间服务通告消息结构 图120系统管理数据报文格式 图121发布者状态机状态迁移示意图 图122订阅者状态机状态迁移示意图 图123客户端状态机状态迁移示意图 图124服务器端状态机状态迁移示意图 图125时间实体状态机状态迁移示意图 图126数据实体状态机示意图 图127系统管理实体状态机状态迁移示意图 图A.1示例A资源分配 图A.2示例B资源分配 图A.3示例C资源分配 图D.1组播组工作机制示意图 图E.1OPCUA数据模型与AUTBUS数据模型的对应 图F.1数据传输单元报文内容示例 图G.1AUTBUS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G.2AUTBUS虚拟总线拓扑示意图 图G.3基于逻辑业务功能RT1的虚拟总线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H.1钢铁生产主流程 图H.2基于AUTBUS规范的钢铁行业应用系统架构 图H.3基于AUTBUS规范的钢铁行业组网架构 图I.1AUTBUS双环形典型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I.2石油天然气行业现场总线应用数据模型示意图 图I.3数据管理工作过程示意图 表1原语类型和缩写 5表2服务原语和参数说明约定 6表3原语参数表示约定 6表4状态机转移定义 7表5INT编码表 7表6INT16类型数据编码 8 8表8UINT16类型数据编码 8表9单精度浮点(SingleFLOAT)类型数据编码 9表10双精度浮点(DoubleFLOAT)类型数据编码 9表11TIMEV类型数据编码 表12TIMEDATE类型编码 表13TIMEOFDAY类型编码 表14TIMEDIFFER类型编码 表15STRING类型数据编码 表16设备配置信息表 表17工作模式信息表 表18同步管理信息表 表19系统诊断维护信息表 表20通信资源管理信息表 表21链路节点管理信息表 表22链路超时管理信息表 表23时间管理信息表 表24网络管理信息表 表25AUTBUS物理层发送模式的参数定义 表26承载模式A支持的工作模式 表27承载模式B支持的工作模式 表28Ph-Param服务原语和参数 表29Ph-Param服务原语参数说明 表30Ph-Data服务原语和参数 表31Ph-Data服务原语参数说明 表32Ph-Clock-Sync服务原语和参数 表33Ph-Clock-Sync服务原语参数说明 表34Ph-RESET的原语和参数 表35Ph-RESET服务原语参数说明 表36Ph-SET-VALUE原语和参数 表37Ph-SET-VALUE服务原语参数说明 表38Ph-GET-VALUE服务原语和参数 表39Ph-GET-VALUE服务原语参数说明 表40Ph-EVENT服务原语和参数 表41Ph-EVENT服务原语参数说明 表42Ph-SYNC服务原语和参数 表43Ph-SYNC服务原语参数说明 表44RS码模式 表45卷积码模式 表46比特交织参数 表47OFDM符号的配置参数 表48承载模式A下的调制编码策略 表49承载模式B下的调制编码策略 表50MDS-MAU接口应支持的最小服务集 表51不同调制方式可允许的星座图误差 表52系统传输参数 表53介质接口定义 表54CLMA服务原语和参数 表55CLMA服务原语参数说明 表56CLMNA服务原语和参数 表57CLMNA服务原语参数说明 表58CLMRA服务原语和参数 表59CLMRA服务原语参数说明 表60CLMRRNA服务原语和参数 表61CLMRRNA服务原语参数说明 表62CMA服务原语和参数 表63CMA服务原语参数说明 表64CMNA服务原语和参数 表65CMNA服务原语参数说明 表66数据传送服务状态值说明 表67数据链路配置管理服务原语和参数 表68数据链路配置管理服务原语参数说明 表69CFG_PARAM_INFO结构体说明 表70TIMEOUT_CFG结构体说明 表71GROUP_IDMAP_S结构体说明 表72NODEID_MAC_S结构体说明 表73COMM_RES_CFG结构体说明 表74数据链路发现管理服务原语和参数 表75数据链路发现管理服务原语参数说明 表76NODE_MGT_INFO_S结构体说明 表77数据链路维护管理服务原语和参数 表78数据链路维护管理服务原语参数说明 表79DIAG_INFO_S结构体成员参数说明 表80数据链路创建管理服务原语和参数 表81数据链路创建管理服务原语参数说明 表82CH_RES_INFO_S结构体成员说明 表83数据链路释放管理服务原语和参数 表84数据链路释放管理服务原语参数说明 表85数据链路更新管理服务原语和参数 表86数据链路更新管理服务原语参数说明 表87数据链路管理服务状态返回值说明 表88延时测量服务过程示意图 表89延时测量服务原语参数说明 表90时钟同步服务原语和参数 表91时钟同步服务原语参数说明 表92时钟中断服务原语和参数 表93时钟中断服务原语参数说明 表94时钟同步服务状态返回值说明 表95DLDE状态迁移说明 表96DLME状态机状态迁移说明 表97时钟同步状态机状态迁移说明 表98时间信息结构体TIMEINFO_S说明 表99时钟选项信息结构体CLOCK_OPTION_S说明 表100网络配置参数结构体NETWORK_CFG_PARA_S说明 表101MAC映射表NAOID_MAC_MAP_TABLE_S说明 表102IP映射表结构体IP_MAP_TABLE_S说明 表103业务数据映射表参数列表 表104AUTBUSALASE对通信模型的支持 X表105应用服务接口返回值列表 表106实时数据服务接口参数列表 表107非实时数据服务接口参数列表 表108时间服务接口参数列表 表109资源服务接口参数列表 表110寻址服务接口参数列表 表111管理服务接口参数列表 表112虚拟服务接口参数列表 表113读服务参数 表114写服务参数 表115应用服务错误码说明 表116应用层服务类型编码 表117发布者状态机状态迁移说明 表118订阅者状态机状态迁移说明 表119客户端状态机状态迁移说明 表120服务器状态机状态迁移说明 表121时间实体状态机状态迁移说明 表122数据实体状态机状态迁移说明 表123管理实体状态机状态迁移说明 表B.1RS码(255,247)生成多项式系数 表B.2RS码(255,239)生成多项式系数 表B.3RS码(255,223)生成多项式系数 表C.1NodeID与MAC的地址映射表 表C.2终端节点保存的NodeID与MAC地址映射表示例 表D.1组播组映射表 表G.1虚拟化总线环境节点逻辑地址列表 X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沈阳工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辽宁大学、北京神经元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绵阳市维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沈机(上海)智能系统研发设计有限公司、三峡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魏德米勒电联接(上海)有限公司。唐廷龙。1基于时间敏感技术的宽带工业总线AUTBUS系统架构与通信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AUTBUS宽带工业总线的数据结构、系统架构、系统管理,以及AUTBUS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的协议规范和服务定义。本文件适用于AUTBUS宽带工业总线相关装置和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应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9387.1—1998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第1部分:基本模型GB/T15629.3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3部分:带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CSMA/CD)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GB/T17966—2000微处理器系统的二进制浮点运算GB/T17967—2000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服务定义约定IEC61158-1:2019工业通信网络现场总线规范第1部分:IEC61158和IEC61784系列标准概述和导则(Industrialcommunicationnetworks—Fieldbusspecifications—Part1:Overviewandguid-ancefortheIEC61158andIEC61784series)3.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重复并连续执行一系列命令或动作的时间间隔。现场设备fielddevice连接到生产过程或工厂中生产设备的物理实体,至少有一个信号元件通过电缆与其他设备通信。2负责统一分配、回收和调度物理通信资源的逻辑实体,物理上可能是控制设备或现场设备,或者是仅用于物理通信资源分配和调度而不参与工业自动化应用的独立设备。只能接收管理节点分配的物理通信资源,并通过被分配的资源进行通信的逻辑实体,物理上可能为控制设备或现场设备。时钟同步clocksynchronization对时钟设备的校准。实时数据RTdata要求时间确定性的数据。非实时数据non-RTdata不要求时间确定性的数据。OFDM符号OFDMsymbol在频域中包含所有子载波,在时域上最小的数据传输单位。在一个OFDM符号上频率为16.896MHz~32.256MHz的子载波的集合。在一个OFDM符号上频率为1.536MHz~16.896MHz的子载波的集合。在OFDM符号组成的可用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方式。工作模式workingmode基于特定发送模式、RS编码策略、卷积编码策略和调制方式下该系统可提供的通信环境和能力。物理层信号帧采用循环的方式进行处理,允许用户配置连续循环的信号帧个数。循环符号cyclesymbol物理层对信号帧中的OFDM符号的处理方式,允许用户配置连续循环处理的符号个数。3由一定数目的八位位组构成的八位位组序列,是物理层实体与数据链路层实现数据交换的基本数数据传输通道datatransmissionchannel由确定的物理通信资源映射的数据链路层的逻辑信道,用于传输数据链路层数据帧。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L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ALME应用层系统管理实体(ALManagementEntCLMA无连接有确knowledge)CLMNA无连接无确认的数据传送服务(Connection-LessModeDataTransmissionwithNoAcknowledge)CLMRA无连接有确认的请求数据传送服务(Connection-LessModeDataTransmissionwithRequestandAcknowithRequestandResponsebutNoAcknowledge)CMNA连接无确认的数据传送服务(ConnectionModeDataTransmissionwithNoAc-knowledge)CRC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RedundancyCheck)C/S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DCE数据通信设备(DataCommunicationEquipment)DIS数据通信设备无关子层(DCEIndependentSublayer)DLCSS数据链路层时钟同步服务(DataLinkLayerClockSynchronizationService)DLCE数据链路层时钟同步实体(DataLinkLayerClockEntity)DLDE数据链路层数据实体(DataLinkLayerDataEntity)DLE数据链路层实体(DataLinkLayerEntity)DLL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DLM数据链路层管理(DLLManagement)4DLMEDLPDLPDUDLSDLSDUFFTNAONAOIDNodeIDnRTP/S数据链路层管理实体(DLLManagementEntity)数据链路层协议(DLLProtocol)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DLLProtocolDataUnit)数据链路层服务(DLLService)数据链路层服务数据单元(DLLServiceDataUnit)数据传输通道(Data数据终端设备(Data数据传输单元(DataTransmissionChannel)TerminalEquipment)TransmissionUnit)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FourierTransform)标识(Identifier)互联网通信协议第四版(InternetProtocolVersion4)互联网通信协议第六版(InternetProtocolVersion6)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Amplifier)最低有效位(LeastSignificantBit)介质访问控制(MediumAccessControl)介质附属单元(MediumAttachmentUnit)调制编码策略(ModulationCodingScheme)介质相关子层(MediumDependentSublayer)最高有效位(MostSignificantBit)网络应用对象(NetworkApplicationObject)网络应用对象标识符(NetworkApplicationObjectIdentifier)节点标识符(NodeIdentifier)非实时(non-Real-Time)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OPC统一架构(OPCUnifiedArchitecture)功率放大器(PowerAmplifier)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rogrammableGainAmplifier)物理(Physical)物理层实体(PhLEntity)物理层接口控制信息(PhLInterfaceControlInformation)物理层接口数据单元(PhLInterfaceDataUnit)物理层(PhysicalLayer)物理层数据实体(PhLDataEntity)物理层管理实体(PhLManagementEntity)物理层协议控制信息(PhLProtocolControlInformation)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hLProtocolDataUnit)物理层服务(PhLService)物理层服务数据单元(PhLServiceDataUnit)发布者/订阅者(Publisher/Subscriber)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理德所罗门(Reed-Solomon)5RxD接收数据(ReceiveData)RxS接收信号(从MAU)[ReceiveSignal(fromMAU)]SAP服务访问点(ServiceAccessPoint)TAI国际原子时(InternationalAtomicTime)TCD时间命令编码(TimeCommandcode)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TxE允许发送(给MAU)[Transmit-Enablesignal(toMAU)]TxS发送信号(给MAU)[TransmitSignal(toMAU)]UDP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DatagramProtocol)UTC协调世界时(UniversalTimeCorrdinated)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NcRL:比特交织块的长度。Ncon:比特交织的列数。Ngps:比特交织符号的比特数。Nsp:一个OFDM符号的子载波数。Nsym:一个信号帧的OFDM符号数。NcBB:交织块长度。本文件使用GB/T17967—2000中给出的描述性约定。所使用的服务模型、服务原语和时序图是抽象的描述,不代表某一种实现的规范。用于表示服务用户/服务提供者之间交互作用的传递参数,本文件定义四类原语,其类型和缩写如表1所示。表1原语类型和缩写编号原语类型原语表示原语缩写1请求原语request2应答原语response3指示原语4证实原语6本文件以如表2所示的表格形式来描述服务原语及其参数。每个表格最多由5列组成,包含参数名称和原语类型,每个参数在相应原语类型所在列,各代码所对应的参数使用类型如下:——M:该参数是必备的;——U:该参数是用户可选的,根据用户需求使用,可提供或不提供此参数;——C:该参数视条件而定,取决于其他参数或者用户的环境;——:无该参数。在代码M、U或C之后的代码“=”表示该参数在语义上与在表中左边紧挨的服务原语中的参数相同。表2服务原语和参数说明约定参数名称请求指示应答证实parameterMUC本文件使用如表3所示的表格形式来描述服务原语的数据类型和传输方向。表3原语参数表示约定参数名称数据类型输入/输出指示见“4数据类型”中的定义其中:——参数名称:原语传递的参数;——数据类型:包括基本数据类型或原语定义的复合数据类型;——输入/输出指示:包括IN和OUT;其中,IN表示输入参数,OUT表示输出参数。本文件采用图例形式表示一个状态机。图1是状态机示意图。图1状态机示意图7GB/T42019—2022状态机的定义包括:——S1、S2等符号标识的椭圆表示设备当前所处的状态;——带箭头的有向线表示状态转移,即从一个状态转移到另一个状态;——状态转移用字母“T”表示,包含转移条件以及相应的动作,该动作也可以为空。图1中定义的状态机可用表4形式表示。表4状态机转移定义编号当前状态触发状态转移的事件/条件或原语下一状态123454数据类型4.1概述本文件中定义的数据类型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和复合数据类型。其中,基本数据类型是不能再被划分为更小的数据类型,复合数据类型包括结构体和数组。当发送数据类型长度多于1个八位位组的数据时,首先发送最高有效八位位组。4.2基本数据类型4.2.1有符号整型(INT)编码有符号整型(INT)编码如表5所示。表5INT编码表类型名取值范围长度—2⁷~(2⁷-1)1个八位位组—2¹5~(2¹⁵-1)2个八位位组—2²3~(223-1)3个八位位组—2³¹~(2³¹-1)4个八位位组二进制补码表示法:SN=0:正数和0;SN=1:负数。表6所示为INT16类型的八位位组数据编码。8表6INT16类型数据编码八位位组比特MSB76543201224.2.2无符号整型(UINT)编码无符号整型(UINT)编码如表7所示。表7UINT编码表类型名取值范围长度UINT44个比特位UINT81个八位位组UINT162个八位位组UINT243个八位位组UINT324个八位位组UINT648个八位位组UINT12816个八位位组表8所示为UINT16类型的八位位组数据编码。数据传输时,首先发送该类型数据最高有效八位位组的MSB。表8UINT16类型数据编码八位位组比特MSB76543201224.2.3浮点(FLOAT)类型编码FLOAT类型包括单精度浮点数和双精度浮点数两种类型,对应数据编码分别如表9和表10所示。用八位位组表示的浮点数编码,由指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在发送浮点类型数据时按照从MSB到LSB的顺序发送,即先发送符号和指数的MSB,再发送指数的剩余部分以及分数的MSB,最后发送分数的剩余比特直到LSB。单精度浮点数由4个八位位组表示,双精度浮点数由8个八位位组表示,对应的取值范围和编码说明见GB/T17966—2000。9表9单精度浮点(SingleFLOAT)类型数据编码八位位组比特MSBLSB765432101指数22分数3分数2-102-112-122-132-142-154分数2-162-172-182-192-202-212-222-23SN:符号比特,等于0表示正数,等于1表示负数表10双精度浮点(DoubleFLOAT)类型数据编码八位位组比特MSBLSB76543201指数22指数√√√2分数个个个个3分数2-102-112-124分数2-132-112-152-162-172-182-192-205分数2-212-222-232-242-252-262-272-286分数2-292-302-312-322-332-342-352-367分数2-372-382-392-402-412-422-432-448分数2-452-462-472-482-492-502-512-52SN:符号比特,等于0表示正数,等于1表示负数;√:对应比特编码见下一行对应比特;个:对应比特编码见上一行对应比特。TIMEV数据类型长度为8个八位位组的无符号整数,以1ns为计数单位表示时间数值。对应编码规则如表11所示。八位位组比特含义MSB765432101以1ns为单位表示的时间数值2345672282224.2.5日期(TIMEDATE)类型编码TIMEDATE数据类型长度为8个八位位组,表示日期和时间。每个八位位组的编码规则如表12所示。八位位组比特含义MSB765432101高10比特表示1s以内的毫秒值,低6比特表示1min内的秒值222300222高2比特为0,低6比特表示1h内的分钟值40002高3比特为0,低5比特表500000高5比特为0,低3比特是星期几60002高3比特为0;低5比特是当月第几天7高4比特表示月份,低12比特表示从1984年开始的年份822TIMEOFDAY数据类型长度为6个八位位组,表示日期的时刻,每个八位位组的编码规则如表13所示。八位位组比特含义MSB765432101表示自午夜0时开始的以ms为单位时间数值232452表示自1984年1月1日开始计数的天数62TIMEDIFFER数据类型长度为6个八位位组,表示时间差值,每个八位位组的编码规则如表14所示。表14TIMEDIFFER类型编码八位位组比特含义MSB765432101表示一天以内的以ms为单位的时间值偏差23224252表示以天计的时间偏差624.2.8字符串(STRING)类型编码STRING类型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组八位位组。长度不固定,为1~N个八位位组。如表15所示为字符串的编码方式。对于N个八位位组的字符串,首先发送该类型数据最高有效八位位组表15STRING类型数据编码八位位组比特MSBLSB76543210128N-128N-228N-328N-128N-528N-628N-728N-8228N-928N-1028N-1128N-1228N-1328N-1428N-1528N-14…………N4.2.9位图(BITMAP)类型编码BITMAP类型的长度为2~256个八位位组,包含位宽和掩码信息。图2所示为BITMAP数据类型示意。比特偏移NN-170位宽掩码信息注1:位宽是1个八位位组表示的掩码信息的长度,表示包含的八位位组个数。注2:掩码信息是按比特表示的信息,长度为位宽个八位位组,即位宽×8。图2BITMAP数据类型示意图4.3复合数据类型4.3.1结构体(STRUCT)类型编码STRUCT类型是由不同基本数据类型或结构化数据构成的一个有序集合,这些基本数据类型或结构化数据类型的数据被称为结构体的成员。结构体类型的数据可被完整地访问,或者通过规定成员名单独访问结构体数据的某个成员。结构体内的成员不必要求是相同的类型。ARRAY类型由同一类型元素的有序集构成。数组元素的数据类型在本文件中不做限定,但要求每个元素应具有相同数据类型。5系统架构5.1概述AUTBUS是一种采用两线介质、最大可支持带宽为100Mbps的工业现场总线,可承载GB/T15629.3可针对周期性/非周期性实时数据和非实时数据,提供固定带宽数据服务和可变带宽数据服务。AUTBUS支持总线虚拟化技术,实现主流现场总线基于AUTBUS总线网络的传输和应用。AUTBUS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可实现一个基于时钟同步的确定性时间敏感现场总线通信网络,AUTBUS采用时间触发机制。GB/T42019—20225.2网络拓扑AUTBUS网络中包含控制设备和现场设备:——控制设备:例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现场设备:现场设备分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输入设备:各类变送器和传感器等,例如温度变送器、压力传感器;●输出设备:各类执行机构和驱动装置等,例如开关、阀门。根据AUTBUS网络节点在网络运行中承担的逻辑角色,AUTBUS定义了管理节点和终端节点:——管理节点:一个AUTBUS网络有且仅有一个活动的管理节点;——终端节点:终端节点可以是控制设备或者现场设备。AUTBUS支持线形总线(如图3所示)和环形总线(如图4所示)网络拓扑结构。管理节点I终端节点I图3AUTBUS线形总线网络拓扑管理节点终端节点图4AUTBUS环形总线网络拓扑5.3协议栈架构遵循GB/T9387.1—1998OSI基本参考模型及IEC61158-1:2019中定义的现场总线协议参考模型,AUTBUS协议定义了AUTBUS物理层(PhL)、数据链路层(DLL)和应用层(AL)。图5所示为AUTBUS协议栈模型与OSI各层对应关系。ISO/OSI参考模型应用层AUTBUS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或RFC791RFC2460LLCGB/T15629.3—2014AUTBUS数据链路层MACGB/T15629.3—2014AUTBUSMAC子层注:↓和个表示这一层的功能可包括在按箭头所指的方向最近的AUTBUS层内。图5AUTBUS协议栈模型与OSI各层对应关系AUTBUSPhL基于OFDM技术,采用两线介质传输,支持全双工传输方式。AUTBUSPhL通过RS码、卷积码和交织技术实现物理信号的编解码,利用时域及频域上分配的通信资源来提供高可靠同步传输服务。AUTBUSPhL提供系统管理服务接口以满足系统管理用户灵活组态需求。AUTBUSMAC子层与GB/T15629.3的MAC适配兼容,可承载基于GB/T15629.3的以太网数据传输,AUTBUSDLL使用PhL提供的服务接口,实现AUTBUS设备之间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AUTBUSDLL向其用户提供时钟同步、数据传输和系统管理服务。AUTBUSDLL系统管理服务提供AUTBUS设备的配置、发现和维护功能,以及对物理通信资源的分配和管理。AUTBUSDLL提供兼容GB/T15629.3以太网的接口。AUTBUS应用层(AL)使用DLL提供的服务接口,定义了满足工业自动化应用需求的通信模型,提供实时过程数据、实时非周期报警数据、非实时数据传输服务,以及应用层时间同步、网络配置、诊断和日志功能。AUTBUS应用层同时提供总线虚拟化功能,实现AUTBUS总线网络与其他异构总线网络的融合。此外基于IPv4或IPv6实现的TCP或UDP应用可通过AUTBUS应用层提供的非实时应用服务完成相应的业务交互。AUTBUS协议栈中PhL、DLL和AL都存在对应的数据实体和管理实体,每一层都向上层用户提供对应的服务访问点,AUTBUS协议栈中每一层都提供面向系统管理的服务访问点。AUTBUS协议栈中DLL和AL都存在时钟实体,分别面向上层用户提供时钟实体服务访问点。AUTBUS协议栈架构如图6所示,图中灰色部分为AUTBUS协议栈内容。物理层管理实体数据链路层管理实应用层管理实体服务访间点体服务访问点服务访问点ALMC-SAPDLME物理层管理实体数据链路层管理实应用层管理实体服务访间点体服务访问点服务访问点ALMC-SAPDLME-SAPPhLME-SAPALCE-SAP应用层时钟实体ALCE数据链路层时钟实数据链路层时钟实体用户应用ALDE-SAPALTELJS应用层应用层数据实体ALDE数据链路层数据实DI.DF-SAPAUTBUS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数据实体DLDE服务访问点PhJ.DF:-SAPAUTBUS物理层物理层数据实体应用层管理实体数据链路层管理实体-服务访问点D1.ME-SA¹数据链路层管理实体DLME服务访问点PhLME-SAP物理层管理实休管理MIBAUTBUS协议栈包括AUTBUS应用层、AUTBUS数据链路层、AUTBUS物理层以及跨层的管理信息库(MIB)。其中AUTBUS应用层包含以下要素:——应用层数据实体-服务访问点(ALDE-SAP):应用层数据实体通过该服务访问点向用户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应用层管理实体服务访问点(ALME-SAP):应用层管理实体通过该服务访问点向系统管理或用户层提供系统管理服务;——应用层时钟实体服务访问点(ALCE-SAP):应用层时钟实体通过该服务访问点向用户层提供时间同步服务;——应用层数据实体(ALDE):执行应用层数据处理以及应用层报文封装和解封功能;——应用层管理实体(ALME):执行应用层系统管理;——应用层时钟实体(ALCE):执行时钟应用层同步服务处理。AUTBUS数据链路层包含以下要素。——数据链路层数据实体服务访问点(DLDE-SAP):数据链路层数据实体通过该服务访问点向应用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数据链路层管理实体服务访问点(DLME-SAP):数据链路层管理实体通过该服务访问点向系统管理或应用层提供系统管理服务;——数据链路层时钟实体服务访问点(DLCE-SAP):数据链路层时钟实体通过该服务访问点向用户层提供时钟同步相关服务;——数据链路层数据实体(DLDE):执行数据链路层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帧的封装和解封功能;——数据链路层管理实体(DLME):执行数据链路层系统管理;——数据链路层时钟实体(DLCE):执行数据链路层时钟同步处理。AUTBUS物理层包含以下要素:——物理层数据实体服务访问点(PhLDE-SAP):物理层数据实体通过该服务访问点实现与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元交互处理,包括对数据链路层时钟同步数据的交互处理; 物理层管理实体服务访问点(PhLME-SAP):物理层管理实体通过该服务访问点向系统管理或数据链路层提供系统管理服务;——物理层数据实体(PhLDE):处理接口数据,并转换为介质可发送的物理信号;——物理层管理实体(PhLME):执行包括同步处理的物理层系统管理;——管理信息库(MIB):提供协议栈系统管理相关信息数据库信息,基于参数索引对信息库中相关内容进行访问。6系统管理6.1概述AUTBUS网络采用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管理架构,其中,管理节点负责对AUTBUS网络的集中配置、发现和维护,管理终端节点加入AUTBUS网络和资源配置等;终端节点负责管理自身相关的通信资源,并具备与管理节点交互实现新的通信资源的申请、释放和重置功能等。6.2系统管理流程AUTBUS系统管理的流程如图7所示,分别在PhL、DLL和AL定义了管理实体实现管理功能。其中,本地的管理功能通过定义管理服务访问接口实现;设备之间的管理功能通过管理报文和管理帧进行管理数据交互。系统管理信息库由各层定义的管理信息表(见6.3.2至6.3.10)组成,用于实现数据存储和管理。节点1节点1管理应用层管理实体成拟化创建释放更新数据链路层管理实体物理层重置物理层管理实体事件寻址应用层管理实体节点2管理配置发现维护创建释放更新应用层管理报文配置维护重置事件获取获取系统管理信息库系统管理信息平配置发现发现事件本地操作管理数据传递注:节点1和节点2可分别配置为管理节点或终端节点。图7AUTBUS系统管理流程图AUTBUS管理节点用户和终端节点用户均可通过本地ALME、DLME和PhLME对本地系统管理信息库进行操作,终端节点的PhLME能接收管理节点PhLME的请求,并根据该请求通知本地的PhLME进行相关设置或重置操作。管理节点DLME或终端节点DLME均可接收本地用户请求,提供配置、管理、发现和维护相关功能;管理节点DLME与终端节点DLME的交互通过数据链路层管理帧完成,DLME能应答ALME的请求,完成资源通道的创建、释放和更新操作。管理节点DLME或终端节点DLME的配置发现结果应能被通知给对应的ALME,并由AL用户或系统管理用户确定ALME是否进行必要的寻址和资源管理相关处理;管理节点ALME和终端节点ALME的交互通过应用层管理报文完成,管理节点通过管理报文将虚拟化配置发送给所有终端节点ALME,并接收终端节点ALME的确认报文,在所有节点完成本地虚拟化管理处理,从而完成网络的虚拟化业务部署。6.3系统管理信息库AUTBUS系统管理信息库中维护PhL、DLL和AL的管理信息表。管理信息库中的信息以属性的形式存在,用于监视和配置AUTBUS网络参数。按照属性的存储类型,管理信息库中的属性包括如下三种存储方式:——常数C(Constant):指设备出厂即被设置的属性,设备运行过程中不会被改变,常数属性值在设备掉电或重置操作后都不会改变。——静态S(Static):指操作设备期间不可改变,但可以在设备初始化或系统配置阶段被修改的属性。静态属性值在设备掉电或者重置后会保持之前的值。——动态D(Dynamic):指设备运行过程中可以被程序或用户改变的属性。动态属性值在设备掉电或重置后会恢复为默认值。对AUTBUS系统管理信息库中属性进行操作的权限包括以下两种:——可读——可写AUTBUSR(Read):指属性值可被网络上的其他设备读取;W(Write):指属性可被网络上的其他设备修改。的管理信息包括设备配置信息(见6.3.2)、工作模式信息(见6.3.3)、同步管理信息(见6.3.4)、系统诊断维护信息(见6.3.5)、通信资源管理信息(见6.3.6)、链路节点管理信息(见6.3.7)、链路超时管理信息(见6.3.8)、时间管理信息(见6.3.9)和网络管理信息(见6.3.10)。6.3.2设备配置信息表设备配置信息表中包括的属性如表16所示。表16设备配置信息表属性索引属性名称访问方式数据类型存储方式默认值属性描述UINT16S表示设备的NodeID值(见8.2.2)。高8比特保留,低8比特有效。编号有效取值范围:0~255。见8.2.2寻址。0:AUTBUS管理节点;1~253:AUTBUS终端节点或组播组NodeID。组播组NodeID从253依次减小,最多支持16个组;254:预留给未分配NodeID的设备;255:广播地址,不分配给任何设备属性索引属性名称访问方式数据类型存储方式默认值属性描述men_bmpUINT16D0表示设备属于的组播组(见8.2.3组播)。比特0~比特15:对应组播组238~组播组253。对应比特置0表示该设备不属于该组播组,置1表示该设备属于该组播组node_roleUINT8S按比特表示的节点类型:比特0表示是否为管理节点。比特1表示是否为终端节点。对应比特置1表示是对应角色,置0表示不是对应角色。正常工作的节点比特0和比特1的取值应不同。比特2~比特7保留RUINT8D按比特表示设备状态:比特0:初始化状态;比特1:配置状态:比特2:运行状态;比特3:同步状态。对应比特置0表示状态正常,置1表示状态异常。比特4~比特7保留0x0004~保留————— 协议保留0x0090~预留———— 预留给设备制造商6.3.3工作模式信息表工作模式信息表内容如表17所示。表17工作模式信息表属性索引属性名称访问方式数据类型存储方式默认值属性描述UINT8S0表示发送模式。取值范围:0~255,有效取值见表25。0:对应发送模式0;1:对应发送模式1;2:对应发送模式2:3:对应发送模式3;其他值保留属性索引属性名称访问方式数据类型存储方式默认值属性描述work_mode_upUINT8S0表示上边带工作模式。0~9:对应工作模式A0~A9;10~21:对应工作模式B0~B11;其他值保留work_mode_downUINT8S0表示下边带工作模式。取值范围和取值说明同work_mode_upRUINT8S0表示上边带编码模式。取值范围0~255。高5比特取值对应RS编码模式,见表44,有效取值范围0~11。其他值保留。低3比特取值对应卷积码编码模式,见表45,有效取值范围0~2,其他值保留RUINT8S0表示下边带编码模式。取值范围和取值说明同cb_upRUINT8S表示交织模式。取值范围0x00~0xFF。高4比特表示上边带交织模式,低4比特表示下边带交织模式,每4比特的有效值范围0x0~0x4,其他值保留,有效取值意义见表46power_ratioUINT8S表示边带功率比。取值范围0x00~0xFF。0x00:表示上下边带功率均分,其他值保留band_flagUINT8S按比特表示的边带占用标记:比特0:下边带占用标志;比特1:上边带占用标志。对应比特置0表示未占用,置1表示被占用。比特2~比特7保留net_stateRUINT8D表示总线网络访问状态。取值范围:0x00~0xFF。0x00:未加入网络;0x01:初始化接入网络;0x02:网络组态配置;0x10:正常访问运行;0x20:拒绝访问;0x40:访问故障;其他值保留属性索引属性名称访问方式数据类型存储方式默认值属性描述reset_enWUINT8D按比特表示重置标志比特。比特0:PhL重置标志。对应比特置0表示去使能,置1表示使能。比特1~比特7保留UINT8D按比特表示环回模式:比特0:在DCE和DTE接口环回;比特1:在MAU靠近线缆侧环回;对应比特置0表示去使能,置1表示使能。比特2~比特7保留0x010B~保留————协议保留0x0190~预留———预留给设备制造商同步管理信息表内容如表18所示。表18同步管理信息表属性索引属性名称访问方式数据类型存储方式默认值属性描述UINT8D表示同步延迟信息。取值范围:0x00~0xFF。0x00:表示同步正常或正在同步;其他值N:应等待N个信号帧数后开始同步处理RUINT16D表示循环ID。取值范围:0x0000~0xFFFF。有效值范围为0x0000~0x3FFF,其他值保留RUINT8D表示OFDM符号ID。取值范围:0x00~0xFF。有效取值范围0x00~0x3F,其他值保留RUINT64D0表示信号帧ID。取值范围:0~(2⁴-1)。值2⁴~(2-1)保留属性索引属性名称访问方式数据类型存储方式默认值属性描述UINT8S表示设备当前支持的时间信息模式。取值范围:0x00~0xFF。0x00:TAI模式;0x01:UTC模式;其他值保留RUINT64S0表示设备当前的秒级以上的时间信息。取值范围:0~(218-1)。其他值保留RUINT64S0表示设备当前的秒级以下的时间信息。取值范围:0~(2⁸-1)。其他值保留0x0207~保留——协议保留0x0290~预留———预留给设备制造商0x0300~RUINT32D0表示管理节点计算出的与终端节点之间的传输延迟,单位为ns,254条表项分别对应NodeID为0到NodeID为253的节点与管理节点的延时。取值范围:0~(232-1)0x03FE~保留—— 协议保留6.3.5系统诊断维护信息表系统诊断维护信息表内容如表19所示。表19系统诊断维护信息表属性索引属性名称访问方式数据类型存储方式默认值属性描述RUINT8D表示同步错误状态。取值范围:0x00~0xFF。0x00:表示没有错误;0x01:表示信号帧同步错误;其他值保留表19系统诊断维护信息表(续)属性索引属性名称访问方式数据类型存储方式默认值属性描述RUINT64D0表示设备当前出现的OFDM符号错误(出现错误时的FrameID,SymbolID)。取值范围:0~(24-1)。0:没有OFDM符号错误。其他值:OFDM符号错误的FrameID和band_errRUINT64D0表示设备当前出现的边带错误(出现错误时的FrameID,SymbolID及上边带和下边带)。取值范围:0~(24-1)。0:没有边带错误。其他:半边带错误时的FrameID和Sym-RUINT64D0表示当出现数据发送错误的情况时,记录出现发送错误所在的FrameID,取值范围:0~(26⁴-1)。0:没有发送错误。其他:发送数据错误的FrameID,SymbolID及所在边带信息0x0404~保留———协议保留0x0490~预留———预留给设备制造商6.3.6通信资源管理信息表通信资源管理信息表内容如表20所示。表20通信资源管理信息表属性索引属性名称访问方式数据类型存储方式默认值属性描述UINT8S2表示管理子帧的符号数目。取值范围:2~62。其他取值无效UINT8S8表示循环帧长度。取值范围:0~16。其他值保留表20通信资源管理信息表(续)属性索引属性名称访问方式数据类型存储方式默认值属性描述0x0502~保留————协议保留res_blcok_ioUINT16S表示设备使用的资源块编号。取值范围:0x0000~0xFFFF。资源块定义见7.2.1信号帧,设备基于指定信号帧中连续的半边带或边带符号处理数据,则该连续的符号为资源子块,设备通过多个资源子块实现给定数据通信业务,给定的多个资源子块即为资源块UINT8S表示资源子块顺序编号。取值范围:0x00~0xFF。资源块定义见7.2.1信号帧,设备基于指定信号帧中连续的半边带或边带符号处理数据,则该连续的符号为资源子块,设备通过多个资源子块实现给定数据通信业务,给定的多个资源子块即为资源块UINT8S0表示基于符号资源发送数据的设备No-取值范围:0~255res_rt_attrUINT16S表示资源实时属性。取值范围:0x0000~0x0200。0x0000:静态资源,始终占用。0x0001~0x0200:对应资源块被循环占用的次数。其他值保留UINT8 保留字段bd_flagUINT8S按比特表示边带占用标志。比特0:上边带占用标志。比特1:下边带占用标志。对应比特置0表示半边带未被占用,置1表示半边带被占用。比特2~比特7保留bd_modeUINT8S按比特表示对应边带编码模式。高5比特取值对应RS编码模式,见表44,有效取值范围0~11。其他值保留。低3比特取值对应卷积码编码模式,见表45,有效取值范围0~2,其他值保留八位位组偏移024八位位组偏移0246812~15表20通信资源管理信息表(续)属性属性名称访问方式数据类型存储方式默认值属性描述0x0607sym_posR/WUINT16S0表示符号资源起始位置。取值范围:0~511。其他值保留0x0608sym_lenR/WUINT16S1表示符号资源长度。取值范围:1~512。取值0无效,其他值保留0x06091sym_cycle_numR/WUINT16S1表示符号资源循环使用次数。取值范围:1~512。取值0无效,其他值保留0x060A~0x060F保留 —协议保留0x0610~0x0DFF一—一——资源块0x0E00~0x0FFF保留 ———协议保留注1:索引从0x0600到0x060F对应一个资源块信息,其中索引0x0600~0x0609对应有效信息,0x060A~0x060F为该资源块保留信息。在每个设备上允许存在128个资源块信息,即资源信息管理对应有效索引范围是0x0600~0x0DFF。注2:索引从0x0610到0x0DFF是接下来63个资源块的信息,索引0x0610~0x0619保存第2个资源块的有效信息,0x061A~0x061F为第2个资源块的保留信息,依次类推。通信资源管理信息表中定义了64个资源块,每个资源块信息的结构如图8所示。比特偏移9876543210res_block_idres_rt_attrbdmodesym_cycle_numreseryed图8资源块信息结构示意图6.3.7链路节点管理信息表链路节点管理信息表内容如表21所示。表21链路节点管理信息表属性索引属性名称访问方式数据类型存储方式默认值属性描述node_roleUINT8S表示链路节点角色属性:0x00:表示是否为管理节点;0x01:表示是否为终端节点;0xFF:未分配角色属性其他值保留UINT8D表示节点接入状态:取值范围:0x00~0x03;0x00:初始化;0x01:运行;0x02:暂停;0x03:离线;其他值保留UINT16S表示配置的起始节点的NodeID,即MAC地址映射表中对应的起始NodeID值。高8比特保留,低8比特有效。低8比特取值范围:0~255UINT16D0表示接入该网络的有效节点数目,节点编号从start_nodeid开始递增:有效取值范围:0~255;其他值保留mc_numUINT8D0表示该网络配置的有效组播组个数:取值范围:0~16;其他值保留0x1007~保留——协议保留0x1080~预留———预留给设备制造商6.3.8链路超时管理信息表链路超时管理信息表内容如表22所示。表22链路超时管理信息表属性属性名称访问方式数据类型存储方式默认值属性描述0x1100R/WU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守法不违法(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网络运维笔试试题及答案
- 水王子趣味测试题及答案
- 小自考策略制定与执行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实务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
- 大理大学《光通信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传媒学院《零售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2025届五下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临床医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年中国鳀鱼干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单元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 二十届三中全会知识点试题及答案【200题】
- ICD-10疾病编码完整版
- 2023年山东青岛局属高中自主招生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Project项目管理(从菜鸟到实战高手)
- LY/T 3371-2024草原生态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考试复习题库100题(含答案)
- 北江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 DL-T-302.1-2011火力发电厂设备维修分析技术导则第1部分:可靠性维修分析
- 民政局发布的离婚协议书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